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1篇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一贯重视安全教育,对安全工作常抓不解。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等成员组成的安全自查小组,对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开展得细致扎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有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踏实。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领导任组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强了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健全,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工作条例、安全教育制度等。

二、签订了学生安全目标责任书

学校安全工作千头万绪,仅靠几个人是不可能忙过来的,因此,学校与各室的专任教师和各班班主任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的同时,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进一步细化职责,使广大教师能与学校领导上下一心,使学生家长与学校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三、加强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师生的交通安全,特别是学生的交通安全。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在全校进行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宣传交通法规,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拯救篮球女孩》和《流泪的花季》等,各班班主任也利用各种时机、各种手段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

四、重视学校消防安全。

学校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行政领导任组员。由学校总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消防安全工作。经常组织检查督导,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总务部门加以解决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制订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制度、消防安全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和考核,对检查考核情况进行记录,做到有案可查。学校各楼层、楼道口均配备好灭火器,实验室、档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重要场所配备好灭火器。学校在许多公共场所、易发生火灾的地方、重要场所都悬挂好消防安全标志,起好警示作用,提醒全校师生严格执行防火管理措施。学校电器设备较多,用电安全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因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学校加强了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和维护各室的照明设备、电器设备,检查防静电和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尽量做到细而实,避免而疏忽大意而造成消防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教育,要求正确使用好液化气、电器设备,确保安全。

五、加强防盗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防盗工作,对各类电教仪器,尤其是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等贵重仪器均有专人保管。学校在会计室、微机室等重要场所均安装了防盗门和防盗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现金不过夜。学校制订了值班制度,节假日均有人值班,值班为24小时制,特别加强了夜间的巡视。学校门卫实行24小时在岗制,门卫责任心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平时能对进出学校的人员、车辆、物资作好登记、核对工作。制订了较为详细的门卫职责,从制度上对门卫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学校对防盗工作从细处、实处入手,力求万无一失。

六、学校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学生的活动安全也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

首先我们对学生活动加强了教育和管理,教育学生课间、课后开展正常的活动,不进行带有危险性的游戏。学校每天都有数名值日教师,他们在课间加强了巡视,确保学生的课间活动能有序、正常地开展。其次学校对学生活动场地进行了扩展,对一些存在危险因素的地方进行了整改,更换了一批活动器材。并经常对这些场所、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目前学校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均符合安全。学校对开展的重大活动和校外活动能进行审批,同时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认识,组织有序,管理到位,保证每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出安全事故。

七、存在的问题。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2篇

一、安全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安全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对全校师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急救技能,确保全校师生的财产生命安全。

二、本期工作要点及措施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对学校安全工作都应该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的思想观念,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各司其职,做到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2、实施目标管理制度。校长对全校安全工作负总责,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具体负责,施行层层负责,层层管理,层层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

3、全面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各级各班要利用“安全教育月”和“安全教育日”,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要利用班会或活动课等时间,向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疾病,防煤气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4、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学校制定的“师生安全教育规定”,使师生以安全教育规定为准则,自我规范自己的言行。

5、加强后勤管理工作,学校供水供电供暖楼梯等设施要施行谁受益谁负责的制度,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排除隐患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6、加强对全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严禁体罚或变向体罚学生,坚决杜绝随意性赶学生的不良行为。

7、各班级组织的体育课和活动课,任课教师要严密组织,精心安排,认真上课和辅导,切不可掉意轻心。

8、各值周组成员在值周期间切实尽职尽责,按时开锁大门,负责护校,负责值同检查学生的安全、纪律、学习、卫生等情况,做到认真检查登记,进行评比,总结,面向全体师生通报。

9、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评估学校各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对有突出贡献的师生要给予表扬,对成绩不足者或工作行动缓者要给予批评,限期整改,绝不姑息迁就。

10、不断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实行安全工作汇报制,值周组负责检查学校的安全工作,发现隐患,要立即上报于学校领导,凡不及时上报者要追究责任,一切后果自负。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校内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健全完善校舍管理、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第三条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寄宿制学校应当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规模较大的学校不仅应有专职保安员,还应设专职的保卫干部,负责住宿学生的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四条配备教师或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寄宿制学校应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坚持对寄宿学生实行晚点名和定时查铺制度,并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五条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寄宿制学校应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

第六条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寄宿制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第七条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应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对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状况异常的学生,学校应当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妥善保管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信息资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并注意依法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第三章安全排查制度

第八条建立校内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寄宿制学校应注重学校安全排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重点检查学生宿舍、楼梯走道、食堂餐厅、饮用水源、图书室、实验室、教室、会议室、锅炉房、配电室、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安全情况。

第九条建立专项安全检查工作制度。在日常安全检查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应专门组织消防设施、危房、破旧校舍、卫生等综合性或专项安全检查,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条坚持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登记制度。排查后应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表”。排查过程中发现有危房和其他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学校无力解决的,要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

第十一条积极协助公安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排查整治,严厉打击校内外暴力侵害师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治安秩序。

第四章楼梯走道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楼梯间应有警示标志;学生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间;在容易拥挤的时段应有专人定岗疏导,切实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第十三条加强对学生在楼道和在大型活动地方等拥挤场所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

第十四条学校应定期对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随时检查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校舍楼梯、通道的设置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改进。

第五章学生离返校安全

第十五条建立学生返校和回家接送制度。根据学生档案注明的详细家庭住址,与家长联系合作,制订详细可行的接送方案,确保寄宿制学生安全往返学校。

第十六条针对寄宿制中小学学生集中在节假日前后离校和返校的特点,应根据省公安厅等四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学生接送车管理的意见》要求,严格执行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准入制度,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和驾驶人员档案。

第六章安全教育

第十七条建立经常性安全教育制度。应结合中小学生的特点,用好《人•自然•社会》等地方通用课程,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要求。利用班会、墙报、广播等途径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用电、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第十八条建立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在开学初、放假前,要结合当地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做好学生安全回家教育工作,教育学生在回家、返校和放假期间自觉不搭乘超载、违规车辆以及农用车辆,防止各类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寒假期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烟花爆竹燃放常识教育。针对学生溺水事故多发频发的特点,开设专题防溺水事故的自护自救教育,切实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十九条建立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针对本学校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势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各校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体师生参加预案演练,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一次全体住校生参加的夜间逃生疏散演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第二十条加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措施,切实提高其安全意识,切实防止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积极探索加强家校共同实施安全教育的工作机制。

第七章安全责任

第二十一条寄宿制学校实行校长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校长是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职责,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第二十二条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各校制订目标管理细则,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人员,给予奖励;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人员,给予批评、限期整改;对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第八章附则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身安全;学校保障网络;建设

为国家培育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重要前提,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都是安全责任主体,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人身安全保障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

1 研究意义

常近年来,大学生人身伤亡事故频发,如2010年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我爸是李刚”),2013年复旦大学投毒案等甚至成为网络炒作、社会关注热点,有的家长到学校拉横幅、摆花圈、烧纸钱、占领办公室、操场搭灵棚等等,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严重威胁学校的安全稳定,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学校建设好学生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学生人身安全保障现状

2.1 安全意识不到位

安全意识不到位主要是指安保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会议上的比较多,说起来都很重视,做起来流于形式,全员、全程、全方位抓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意识不够。重事后处理,事前预防不够。依法处理的观念落实不到位,花钱买平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大闹多得、小闹少得和不闹不得的非理性赔偿补偿现象,没有把学校、学生、家长的合法权益限定在法律的框架内。

2.2 机制建设不到位

2.2.1 安全教育内容不系统

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个性化教育不够,泛化要求性的教育现象普遍。

2.2.2 安全保障主体认识有偏差

高校内部对学生人身安全保障往往被认为是保卫、学生教育部门的事,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对专任教师等其他人员要求的比较少。

2.2.3 与家长沟通机制不到位

学校来自于家庭,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性格特征等情况最了解,这些情况对于学校做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至关重要,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很少,一般是学生在学校发生事故时才与家长联系,缺乏正常的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家校联合的学生安全保障机制。

高等学校基于大学生为成年人的观点,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手册等管理文件均未规定与家长间要主动地沟通等内容。这就导致家校彼此间缺乏了解,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在河北省高校学生意外死亡事件处理登记看,近三年(2010-2012)中,84%的学校与家长间联系是在学生出现事故时进行的被动性沟通。有的家长甚至为了保住孩子的求学机会,还故意对学校隐瞒孩子的特异体质、疾病病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2.2.4 信息搜集不到位

一般学校都出台了系列制度,但信息搜集制度往往落实不到位,因为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不够,不能及时搜集到危及学生安全的重要信息,失去源头处理的机会,总处于被动“接招”的状态。

2.2.5 处理机制不规范

在学生人身伤亡事故处理原则、机构、赔偿标准等内容上,没有明确的依据,处理结果差异明显,从河北省近三年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统计数据看,占比前三类的交通事故、自杀、溺水等赔偿,除了交通事故外,其他两类赔偿额度各高校均不相同,差距大的在10万元左右,高校内部同类性质的事故也有很大差距。同时,高校应对医闹等非理性甚至违法的行为应对能力不足。

2.3 责任落实不到位

很多高校建立的安全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主要是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追究不到位,这三个不到位形成了安全保障工作的恶性循环,这样的一种现实造成学生人身安全保障工作人员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效果不到位。

3 学生人身安全保障的对策

3.1 树立科学观念,承担社会责任

在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方面要树立预防为主、依法保障的观念。学生安全保障要下大力气做好预防工作,降低事故发生率,安保每一项制度、每一项措施都要扎实到位,将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考核、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学校的保障措施要符合法律规范,履行法律责任,履行教育义务,在学生人身伤亡事故处理过程中要依法办事,理性赔偿,不能花钱买平安,无论家长以何种方式表达诉求,学校都要依法调查事实,自觉依法承担应有责任,保障学校、家庭、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能发生“大闹多得、小闹少得、不闹不得”的现象,使平等、公正、法制的社会价值取向落到实处。

3.2 加强机制建设,建立保障体系

3.2.1 完善安全教育制度

加强安全专业知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常识教育,形成安全知识体系,加强基本安全技能训练、灾害预防演练,提高学生灾害科学预见和应对能力。

加强案例教育,丰富间接经验。从河北某高校对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发现,在面对直接的人身侵害时,92.2%的同学选择报警(拨打110或校保卫处报警电话)。但在电梯安全、同学争执、精神问题、食品安全等其他人身伤害问题,选择回避、迁就、忍耐、无所作为等消极对策的比例则高达41.3%。而对大学生人身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问题,选择缺乏了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高达74.2%。究其原因,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导致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完成课业过程中度过,普遍缺乏社会实践体验、缺乏危险体验,特别是身处校园时对危机预防意识、预见能力、处理能力普遍偏低,因此通过案例教育弥补自身经验不足。

做好适应性教育,减少大学生过渡性危机。大学生过渡性危机主要指刚刚进入大学和即将大学毕业处于高中到大学,大学到社会的过渡期的大学生。从人身伤害案件统计结果看,自杀、心理疾病、交通事故等主要集中于两个过渡期。过渡期内,心理过渡性危机、学习方式过渡性危机、管理方式过渡性危机,社交方式过度危机等成为大学生人身伤害的主要诱因。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逐步减压式的学生管理模式,实现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平稳过度,从高考单一目标、教师主导的高压教育模式逐渐转换到成长成才综合目标、由教师引导的教育模式,使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心理转化、环境转化、方式方法转化和生活习惯转化,确保身心健康发展,最大限度降低过度性风险几率。而对于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考研等学业压力,则应重视毕业生就业和考研等的心理咨询和学业指导,化解和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和考研压力,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做好抗挫折教育,提高抗挫折能力。认真学习心理常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妥善解决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学校要善于在评优评先评奖等涉及个人荣誉、尊严、得失的过程中适时加强引导、提高抗挫折能力。

做好安全保障方法教育,制定个性化的安全防控预案。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嗜好特长、行为方式、活动范围等方面都不同,每个人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也就各有不同,教育学生可为自己制定一个个性化的安全预案,并自觉落实,提高人身安全保障水平。

3.2.2 明确全员安保责任

高校的每个人对学生安全保障都负有责任,学生保卫部门、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学生群体组织有安保责任;党政、学生教育管理、教辅、后勤服务等人员都有安保责任,保障学生安全是全员育人的重要内容。

3.2.3 建立家校合作制度

学校主动搭建家校合作平台,成立家长委员会,构建家长参与学生人身保障防控机制。向家长宣传学校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在学校拟定学生安全制度、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征求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家长委员会可以对学校安全教育制度落实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积极引导家长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保护。明确家长的权利和义务,学校与家长互有告知义务,家长对学校安保问题有知情权,家长应如实向学校通报学生上大学之前身体、心理和特殊经历情况和上大学过程中在思想观念、行为方面发生的不正常逆向变化,便于学校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和安全预防工作。

3.2.4 建立信息处理制度

建立学生人身安全危机信息搜集处理机制,加强危机系统检测、评判、预警、干预等功能,提高防控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辅导员深入班级、宿舍、学生活动制度,全面搜集各类信息;建立学生教育、保卫、公寓管理等后勤服务部门联合信息搜集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有效预防、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机率;建立新生心理健康信息筛查制度,全面掌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态,重点掌握危机个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保障措施;建立学校和家庭合作机制,及时获取学生相关病史、特异体质、心理疾病等方面信息。

当然,为了确保学生权益和信息的真实准确,还应建立学生信息保密制度。对获取的信息,尤其是涉及学生特异体质、疾病病史和特殊经历、校园监控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

3.2.5 规范事故处理制度

为规范事故处理制度,高校应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建立由院(系)牵头、学生保卫部门、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律师参加的事故处理组织,依法调查事实、自觉承担法律责任。对事故处理要掌握统一原则,明确人道主义补贴标准幅度,建立案例制度,规范同类性质的人身伤亡事故补贴标准,保障处理结果的公平公正。

3.3 落实责任制度,提高保障效果

建立学生安全教育、措施落实、责任追究一体化机制,安全保障纳入安保主体岗位职责,明确各类主体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度,确保安全教育到位、措施到位,如果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人员要追究相应责任,使责权利有机统一,最大限度激发安保主体的工作热情,提高安保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维平,瓮莹秀.校园安全法立法原则性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19-23.

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文第5篇

一、安全教育的基本内涵

安全教育内容广泛,一般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意识的教育、生命财产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卫教育、突发事件灾害的应急救护教育、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中小学安全教育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指导,根据一系列具体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则、规章进行的教育。根据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经验及学业安排等方面,使全体中小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及具备安全能力的一种有计划的规范性的教育活动。所以,高中学生安全教育有着很大的特殊性。

二、高中安全教育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安全教育实施流于形式化。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在教学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各地区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会根据学校管理要求制定班级安全教育计划、实施方案等。但就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流于形式化,可执行性不强。首先,班主任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错误观念,认为安全主要是依靠“管理”来解决。“安全教育”其实就是“安全管理”。班级安全教育更多是指向于管理与约束学生的行为以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甚至认为是为了应付教育局及各级各类部门的检查而做准备的。安全教育是为了拿一些考核分而做的一些虚的工作。其次,有的班级在每周的课程设置表上已安排安全教育课。但大多安全教育课只在班会课上偶尔会有相关的讲解内容。而不是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注重引导学生如何避免事故、如何处理事故,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

第二,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不强。学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系统性和组织性。但高中安全教育中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安全教育的体系,对学生缺乏深入性、系统性的教育。当前绝大多数高中班主任把教育重点置于各学科学习上,认为高中生的学习重点在于成绩的提高上,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关系。总之,与系统的课程相比,单纯的宣传教育的效果是不容乐观的。另一方面,安全教育没有系统的考核评比措施,没有纳入学生的综合考评中,未形成一套整体的可操作的考核体系,监管措施未形成常态化。

三、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第一,将安全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安全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班主任不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班主任可以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结合,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把各种安全知识、规章制度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安全观念。如,班主任要适当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教育知识演讲比赛等。班主任要从纠正学生的行为出发,严格要求请销假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度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相结合,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日常教育方式。对于高中学生实施安全管理,除了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外,采取灵活多样的日常教育方式,加强不同时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日常教育,形成严密的校园安全网。班主任要与其他的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齐抓共管。为了增强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为了使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更为直观,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学校可以请民警同志到学校来,通过社会实例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普遍关注安全问题,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法制安全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班主任可以可以将学生因缺乏安全防范知识而引发问题的案例编印成册,组织开展灭难演习活动,训练学生当各种灭难来临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安全防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