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互联网;信息产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05-0000-01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et

Yuan Yua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of Tibet University,Lhasa850012,China)

Abstract:Internet of Things is a network between objects, it is a information revolution, its developmen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In this paper, we will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first, then describe in detail its development status, on this basis to discus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of thing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Internet;Information industry

物联网是从英文“The Internet of things”翻译而来,也称“全联网”。从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有两层含义:首先,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是互联网在“物的世界”的延伸和扩展;其次,它的终端可以包括任何物体,目的是为了实现物体和物体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因此,物联网的完整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因此,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涵和特征

(一)内涵

物联网通过使用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仪、红外感应器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特征

物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虽然它的核心依然是互联网,但是它依然有着自己一些独立的特征。第一,它大量应用了各类感知技术。物联网信息的获取源就是分布在网络末端的各种类型的传感设备,这些传感设备就是物联网的“耳”、“眼”、“鼻”。第二,物联网中的“物”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到互联网上,从而实现信息的上传或指令的下发,进而达到和互联网的融合。第三,物联网不仅通过传感设备交换各类信息,其本身对信息也具有处理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控制。

因此,物联网技术其实就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模式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的结合。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近年来,物联网在我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提出要重视传感网的开发与利用;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在物联网研究及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目前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环境等领域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某些行业已经积累一些成功的案例。如:上海浦东机场2009年率先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防入侵系统。在国际上,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其中较具影响力的包括国际电信联盟的《ITU 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欧洲信息社会与媒体委员会的《2020年的物联网:未来之路》、IBM的“智慧地球”项目。同时也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比如,日本与韩国2006年开始相继实施U-Japan计划与U-Korea计划。这些项目和计划中,以IBM的“智慧地球”项目最具代表性,根据不同的应用,“智慧的地球”战略规划了六个行动方案,包括电力、医疗、城市、交通、供应链以及银行,目前此项目已经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

三、发展趋势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首先,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其次,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提供动力;还有,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大大方便我们的生活。在物联网的世界里,每个物体都具有了一定的智能,可以自动完成一些以往需要人类干预才能完成的事情。

物联网虽好,但是要建立一个真正高效实用的物联网,有两个因素必不可少。首先是规模性,就是说接入网络的物体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只有具备了规模,智能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例如,某个城市的道路上有上百万辆汽车,如果我们只把其中的一万辆汽车接入到网络中,就不能对整个城市的交通有全面的了解,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其次是流动性,物体通常处在运动中,要能保证物体在运动状态,甚至是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进行数据的交换,这就需要建立配套的信息高速公路,尤其是大容量移动互联通道。

EPOSS在《物联网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射频识别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等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目前,第一阶段的功能在国内外已经实现,正在向第二阶段的目标迈进。

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讯)未来,全球物联网应用将朝着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以物联网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将是各国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规模化发展:随着世界各国对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推进,物联网的应用在各领域中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尤其是一些政府推动的国家级项目,如美国智能电网、日本i-Japan、韩国物联网先导应用工程等,将吸引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物联网领域,大大推进物联网应用进程,为扩大物联网产业规模起到积极作用。

二、协同化发展:随着产业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物联网应用将朝智能化和协同化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物体间、不同企业间、不同行业乃至不同地区或国家间的物联网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最终形成可服务于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全球化物联网应用体系。

三、智能化发展:物联网应用将从目前简单的物体识别和信息采集,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感知、网络交互和应用平台可控可用,实现信息在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之间的智能化流动。

四、重点应用领域:结合各国国情、优先发展重点行业应用以带动物联网产业。现阶段,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支撑力度不足,行业需求尚需引导。一个成熟的应用需要多年培育和扶持,更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和扶持。未来几年,各国都将结合本国优势产业,确定物联网应用的重点行业和领域,尤其是电力、交通、物流等全国性基础设施以及能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经济领域,将成为物联网规模发展的主要方向。(编选:)

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近几年,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探测精度提高、制作成本降低、芯片体积减小,大大促进了物联网产业的快速扩张。从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来看,物联网传感器及传感网络主要应用在公共管理、行业、个人(大众)市场等三大领域。

其中,城市应急(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资源环境管理、智能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公共卫生是近期公共管理领域的重点市场;工业控制、智能建筑、现代精准设施农业、智能物流与食品溯源应用、智能电网是近期行业应用领域的重点细分市场;个人(大众)应用领域近期的重点细分市场主要包括智能社区、家庭应用等。

传感器在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对传感器提出的越来越高的需求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现代技术突飞猛进则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物联网应用已从政府政策扶持进入市场导入期:物联网应用已在全球各地试点;随着技术和标准的成熟,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以点带面的应用局面将出现。

目前传感器以闭环(在企业或行业内部)应用为主,可在高成长的应用市场中挖掘项目。

传感器行业将实现由点及面的高增长,物联网产业已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

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物联网的结构公认分为三层结构,底层是传感网络,往上是数据传输的网络通道,最上面一层则是内容应用。物联网产业链因此也基本明晰,即传感器研发厂商、网络运营商以及提供应用软件和工具的系统集成商。而传感网应该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是底层的神经网络系统。传感网的核心部件RFI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在2010年Gartner的报告就已显示RFID在全球供应链市场的应用的规模就已达到600亿美元。RFID已从第一代基本功能、第二代RFID的抗碰撞、可重写、外天线和识别功能,到第三代的RFID的半无源、传感、监控、数据处理、通信、功率管理等,再发展到第四代的有源设备、监控、传感器、数据处理、通信、本地化管理,目前已发展到第五代的智能设备、无源―有源、监控、网络通信、功率管理、本地化―定位、与用户交互功能,因此正因为核心传感网络部件RFID的发展使得物联网的智能化应用得到很大提高,这也是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由于RFID技术智能功能的提高,使得RFID智能化应用领域种类更加细分,如图1所示。

正因为RFID应用的细分,使得我们能感触我们生活在物联网智能化应用的包围中,智能化将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方向。据统计,中国2009年RFID市场规模85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同期增长29%,仅次于英国、美国,居全球第3,2010年已达到100亿左右。

物联网可以说是一个产业链发展的代名词,他不是某家企业独立就能完成,而是由相关产业相互推动才能完成,正因为物联网的行业发展是以产业链为主的行业发展,因此行业联盟资源整合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行业资源整合为主突破行业应用是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标志及趋势是以成立各应用联盟为主的跑马圈地。

各地物联网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物联网产品产业链将发挥各自优势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北京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

2009年11月1日,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优势的4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理事长单位,北京移动、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软件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十二家产学研用代表机构成为副理事长单位。

联盟未来3年的目标是,推动建设10-12项标志性示范应用工程;培育8-10家行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及国家或行业标准5项以上,使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

杭州物联网产业合作联盟

2010年1月22日,由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发起的“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物联网产业合作联盟”在杭州成立并召开联盟成立大会暨交流研讨会。

杭州物联网产业合作联盟将以推进杭州物联网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联盟成员单位的深入交流、精诚合作,共同研发物联网产品、推广物联网应用、营造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氛围,提升杭州市信息化建设水平,助力杭州市政府打造“天堂硅谷”的建设目标。

成都物联网联盟

2010年4月19日,“3G暨信息新技术国际高峰论坛”上,举行了成都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揭牌仪式。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23家单位发起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灵活开放的管理运营方式,增进政府专业组织相关联系与交流。加强物联网企业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物联网品牌,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业调研数据,技术引领方向和招商引资方向积极发挥参谋作用。

武汉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0年4月25日,武汉东湖开发区提出创建“智慧光谷”,发起成立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包括武汉邮科院等47家单位。

联盟成立大会上,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和省长李鸿忠联名发来贺信,提出“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出会并指出,希望47家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开展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新产品开发,促进物联网技术成果向产业转化,形成湖北省新的千亿支柱产业。

河南物联网产业联盟

2010年5月26日,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在郑州正式揭牌,并在7月9日举行的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首次会议上,产生了53家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21家,理事长单位由中国电科27所担任。

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联盟将结合《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凋整振兴规划》的要求,进一步聚集河南物联网产业上下游各方面的优势力量对河南省物联网产业进行顶层设计规划,研究适应河南特点的物联网技术、产业体系、产业架构、产业链等各个方面,致力于交通、农业、制造、物流等各类物联网典型示范工程研究。

陕西(西安)物联网产业联盟

陕西(西安)物联网产业联盟成立于2010年5月28日,20家西安地区涉及物联网上下游产业链研发、生产、制造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成为联盟的成员单位。这些单位包括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陕西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西安分公司、世纪互联(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优势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谷微功率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西安成峰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弋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博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阿法迪信息技术公司、西安佳速信息集成有限公司、西安罗克赛思自动化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西安好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精理坊软件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

联盟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提高西安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扩大物联网在西安的应用面。

上海物联网产业联盟

上海首家“物联网产业联盟”于2010年6月21日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揭牌,22家物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共同启动了“物联之约”,标志着政企联手占据物联网产业制高点新里程。这22家“物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IBM、上海电气等。

此联盟成立后将成为物联网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协同推进产业化的示范项目,开拓政府客户和企业客户的应用市场。

“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

“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于2010年6月26日在无锡成立,“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由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电信物联网应用和推广中心等60多家单位自愿缔结成立。

“感知中国”物联网联盟将广泛吸收全国有志于研究和从事物联网产业的单位参加,共同推进物联网产业链各方价值创新与共同发展。物联网联盟将协调联盟成员各方的技术、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源,协助会员共同申请物联网领域的专利等,推广物联网标准及其成功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协调物联网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共同推进物联网标准应用和大规模产业化,树立“感知中国”中心的品牌,在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

南京物联网产业成立于2010年7月9日。南京市政府在调研基础上,从120家重点企业中选择了20家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发起单位,其中包括江苏三大电信运营商、国睿集团、莱斯电子、三宝科技、南瑞集团、江苏集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它们将成为建设重大示范工程的主体。

南京物联网产业联盟是由南京物联网产业和技术领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旨在规范行业规则,促进会员单位有效整合,形成整体优势共享市场资源,提高南京物联网产业核心竞争力,扩大物联网产业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文明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为南京地方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天津市物联网产业联盟

2010年9月14日,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本市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运营商、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发起成立天津市物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包括中国联通天津分公司、中国移动天津分公司、中国电信天津分公司、天津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电科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大唐电信(天津)通信终端制造有限公司、中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中环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星际驰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天津海河工业区等30余家单位。

天津市物联网产业联盟旨在加强天津物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从以上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 应用与技术相结合推动物联网发展,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以北京交通委为物联网应用契机,建立产业示范点,推动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第二 各地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的成立,说明各地已经把物联网作为下一个本地区信息化推进的亮点,作为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本地产业链应用,快速获得本地在物联网应用的竞争力及话语权,这样对各地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物联网应用客户普遍头痛的问题是标准的建立,建立标准是物联网建设的下一个目标

目前国内物联网应用大都集中在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这两大行业占M2M终端总数的86。5%,而金融和安防等行业与领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凸显。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M2M业务规模化商用过程中,由于大多数M2M应用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具体行业应用层面,M2M市场集中体现着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产业集中度低、终端形态多样、产业链各环节缺乏协同等题目。市场上大量M2M业务现在由小型的系统集成商提供,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运营商的M2M业务推广十分困难,更形不成规模效益。缺乏规模效益反过来又使得M2M终端设备本钱高,经济效益较低。另外,由于M2M会对企业整个的生产流程进行很大改变,企业所有的相关流程和制度都要进行相应的变更,一些行业不愿接受这种改变,另外行业壁垒也阻碍着M2M的应用发展。

那么,如何破局呢?我们认为首先,网络运营商要牵头建立基于WMMP的M2M业务开放式产业链。我们认为重要的是先在规模化应用的行业开始,找几个试点领域开展,例如,可以先在交通行业、智能电力等方面开展。 第二,建立好大量信息处理的通道。为推进我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工作,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标旗集团等五家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中机国信公司,作为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这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物联网建设工程,同时也将是人类进入物联网时代的第一张完整的物联网。

第三,大力创新发展适合物联网网络运营商网络承载的M2M业务。第四,网络运营商应与应用开发商、终端厂商加强合作,建设标准化的行业应用,形成运营商建设、用户租用的运营模式。同时,网络运营商要利用网络搭建全网统一运营平台。

产品融合是物联网产品建设

主要趋势

第一、物联网应用已从简单的基础应用发展向信息化的综合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转移是对应信息化趋势之一。

目前信息化对物联网的要求已从基础的无线抄表、车辆位置监控、移动POS应用发展到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信息化应用趋势重点在物联网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例如:气象感应系统预知台风来袭时,交通感应单元自动通知渔船返港,高速公路封闭,规定居民转移区域;当车祸发生时,路面监控系统自动通知急救医院并提供最佳路线,GPS系统提示来往该路段的车辆绕行;每月公共服务系统自动记录水电煤气用度通知户主后在银行账号中自动扣款,目前现有的M2M应用也是物联网的构成基础。就如人体各个系统的不同性能一样,不同的M2M系统会负责不同的功能处理,通过中心处理单元协同运作,终极组成智能化的社会系统。

我国正处在产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网络化推进阶段,产业控制需要实现智能化、远程化、实时化和自动化,M2M推广应用正当其时,潜力巨大。而3G网络建设带来的无线宽带突破,更为M2M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承载基础,中国移动下一个上亿级用户规模的应用将是M2M,而全球运营商都已开始积极推动M2M业务的发展。据统计,往年全球M2M运营贸易务收进约为15亿美元,主要来自于交通、能源、安防及零售产业。

海外网络运营商BT也利用物联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例如:该公司部署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零售库存解决方案。新的RFID解决方案将能够跟踪实际库存移动情况,并根据最小存货单位(SKU)跟踪单品周转率,同时可提前向零售店面经理发出实时补货提醒,带来可见性。这种实时可见性将实现接近100%的跟踪准确率和理想的预测库存水平,这将帮助零售商大幅提高员工生产力。

第二、手机与物联网终端融合

目前手机如何与物联网终端融合更好的发挥手机的利用率是运营商在物联网信息化应用的重要发展趋势。例如:新的电子钱包:iPhone和iPad将采用NFC技术即传感网技术发展手机替代支付系统,这对用户来说也很有好处,因为它可以帮助削减与信用卡手续费相关的成本。英国 MoCo 公司帮助用户采用 NFC 手机追踪人员和资产,这套系统通过将 RFID 标签放置在固定或移动位置,或需要追踪的物体上,帮助用户追踪供应链的资产,或确认工作场所里员工的位置。举个例子,上下班时,员工可以将各自的 NFC 手机轻碰一个固定的位置,生成实时的考勤记录,以便管理人员监测。机构用户只需让员工将他们的 NFC 手机轻碰或靠近标签,就可以实时获取人员和资产的位置及活动信息。位置或资产信息接着可在用户手机和服务器间进行交换。

由此可见,手机与物联网终端的融合是运营商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目前联通已经与重庆的NFC签署联盟发展物联网手机。

第三、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包括动物溯源、温室监控、森林防火监控等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主要开发领域

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的信息实时采集,利用M2M运营支撑平台和GPRS、ESGE网络传输,利用短信息、WEB、WAP等手段,让从事农业生产的客户是谁掌握这些信息。

动物标识溯源:面对国内日益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动物溯源是物联网应用的又一亮点。物联网应用集成商已经与农业部合作开发动物溯源系统,这将为溯源扩充到动物领域之外的农业产品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智能家居开发是物联网应用的蓝海

智能家居已逐渐成为潮流家装的诉求重点。更为舒适、智能化的生活体验俨然成为我们重新定义家居内涵的新标准。围绕智慧型家居所应运而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层出不穷,不断助力家居新气质的愿望达成。而作为调节居室温度与空气的家用空调,更为引人关注。

例如,目前的U-home智能家居在物联网时代为客户打造的多网融合智能化解决方案其特点实现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电力网的“多网融合”,将“家庭小网”联向“社区中网”,并最终与“世界大网”网网互联、互联互通。消费者生活中的楼宇对讲、安防功能、视频监控功能,以及家庭内的灯光、窗帘控制和家电控制等,乃至家庭能源管理、社区信息查询和社区服务等等,都最终融合汇总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解决方案。家中的电视屏、电脑屏、智能终端屏以及3G手机等任何一块屏都是家庭的信息中心和管理中心。U-home的智能终端作为家庭的管理中心,不仅可以管理家中各类家电,还可以打电话、可视对讲、视频监控、进行外出布防、看天气预报、查询各类社区资讯等,真正实现了电视、手机、电脑以及小区对讲屏等多个终端的“N屏合一”,让消费者在生活中切实享受到“多网融合”的便利与舒适。

总之中国在2009年将物联网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RFID作为物联网感知与应用的核心技术,中国政府推动力度明显增加,使得物联网产业有很好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具有自主开发生产低频、高频与微波电子卷标与读写器的技术及系统集成能力,低频和高频RFID的产业链较为成熟。高频领域的厂商生产的产品已达国际水平;超高频领域逐渐迈向成熟;微波领域多半处在研发阶段,尚未量产,成熟产品少。另外,在芯片设计与制造、卷标封装、读写器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与管理软件、应用开发等,取得较大进步,市场培育和应用示范也初见成果。

物联网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驱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023-02

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使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监控处于庞大网络中的物品运行情况,从而实现对物的智能化、精确化管理与操作。物联网巨大的应用前景,引起各国政府和商业界的极大关注,被誉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但由于标准化问题、成本问题、商业模式问题、信息安全问题、关键技术问题、行业壁垒问题,使得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大多是特定企业或科研机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的局部尝试。本文研究从具备相关条件的特定行业应用出发,积累技术、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广泛推广的需求驱动发展模式。

1 需求驱动发展模式

产业发展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进化过程既包括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产量等量的变化,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产业主导位置等质的变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产业在特定的发展阶段、特定国家或地区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方略,包括产业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策略、产业政策措施等。

行业应用形成的市场需求,是物联网发展的基本动力。按照波特的钻石理论,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关键在于要素条件、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的整合。波特认为,国内需求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本土的预期型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

行业应用有利于促进适用技术标准的快速形成。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运营模式作为支撑,技术标准的统一要靠强有力的主导力量,形成主导力量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美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极力推广使用TCP/IP协议连接因特网,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通过TCP/IP协议接入因特网,以及越来越多的商业信息通过因特网传递,TCP/IP协议的不可替代性也不断增强,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国家热衷于接入因特网,并逐步成为全球用户普遍遵循的网络协议。结果尽管TCP/IP协议与国际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却比国际标准更有影响力、更有市场价值。

需求驱动发展模式是从产业政策的角度出发,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刺激需求为主,以需求拉动引导资源配置。新兴产业的最终发展,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以较大的市场需求为支撑。

2 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的转变

当前,国家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更多地是从供给角度出发,通过提供公共研发支出和促进产学研合作,以期加快由研究到产品商业化的周期。政府通常制定向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公共资金资助的政策工具,包括资助高校的基础性研究以增加对企业基础性知识的供给,资助国家实验室的定向研究以增强面向民用目标的技术溢出,通过资金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加大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及制定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在供给驱动模式下,虽然政府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实施结果却并不十分理想。尽管也有一些基于需求角度的政策,如政府采购、补贴厂商等,但由于政策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所带来的市场效果并不明显。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具有很大的国内市场,具备通过本土市场培育,进而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

3 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实践

从行业应用角度看,可以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行业,利用现有的技术,构建行业内的物联网应用模式。中国烟草物联网的实践就展示了物联网行业应用发展的良好前景。烟草行业物联网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完整统一、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烟草物联网。

从烟叶种植到卷烟仓储运输的整个烟草供应链,都应用了相应的物联网技术。在烟叶种植环节,湖南郴州烟草建立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通过识别装置、传感器、自动剪叶机等设备,使烟叶生产实现了监控集成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还被运用在烟叶工厂远程监控管理领域,实现了实时传感采集、历史数据存储、智能分析与远程联动控制等功能,对烟叶生长实施精确干预、人工调节,及时精准地满足烤烟生长对各项环境指标的要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采集基地内湿度、光照、土壤养分等烤烟生长环境的数据;通过电脑或3G手机操作,可以远程指挥基地内的灌溉、通风等设施。

在仓储管理环节,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实行 “一库式仓储分拣、接力配送、低成本和高效率运行”的管理模式,通过采用国内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卷烟自动分拣系统,使北京烟草物流中心实现了作业的现代化、管理的数字化及全市范围内集中统一管理下的仓储、分拣和配送的自动化。

在物流配送环节,江苏烟草应用高清摄像头、温控器等感知、识别设备,对卷烟生产打码、传输、仓储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对卷烟仓库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识别;建立生产仓储监控系统、工商卷烟物流在途信息系统、工商卷烟运输托盘系统和工商仓储信息共享系统等四个互相关联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可靠传递。

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了数字仓储管理系统,对烟草商业企业卷烟仓储进销存和分拣配送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采用电子标识、电子标签等技术进行准确数字化货位定位管理,同时,应用RFID托盘有效地实现了同城卷烟物流的信息共享和系统无缝对接。在烟草商业物流配送中普遍应用了GPS技术实现线路优化和车辆实时调度等功能;在仓储监控等方面也应用传感技术。

烟草行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物联网技术的实践和试点,再利用行业的体制优势将各试点的经验向全行业推广开来,通过行业的统筹安排和有力组织,形成封闭运行、标准统一、实用先进、完整的物联网体系。根据《烟草行业物联网总体框架与卷烟物流物联网规划》,到2013年,中国烟草基本完成卷烟物流物联网建设,实现对卷烟物流资源的全面感知,确保卷烟物流资源始终处于可知、可控、可信状态;实现对卷烟物流作业流程的全面优化,确保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实现卷烟物流基础管理的精细化,确保卷烟物流的经济实用性和高效性,最终达到卷烟成品物流作业可视化、流程最优化和管理智能化目标。到2014年,基本完成烟草行业资产和烟叶物联网建设,实现对行业重要资源和烟叶生产、初烤、复烤过程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行业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中国烟草物联网。实现对整个烟草产业链的全面贯穿,实现烟草行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基本建设成 “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全面提升”的中国烟草物联网。

4 基于需求驱动的发展建议

4.1 物联网优先应用产业的选择条件

物联网优先应用的产业应该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选择。烟草行业之所以可以率先打造一个相对完整的物联网,其优势在于:一是有完整的产业供应链。烟草行业整个产业链都集中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管理下,便于统一技术标准以及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由于技术应用于整个行业,研发和使用的单位成本将大大降低。二是有扎实的信息化基础。全行业地面通信骨干网已建成并全网投入运行,国家烟草专卖局与各直属单位及所属卷烟厂、分公司、烟机厂和进出口公司之间有600多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入网率达到100%;各直属单位与所属单位的联网率达到96%。三是有闭环运作的特点。烟草行业采取行业内封闭式的运作模式,网络模块结构比较清晰,便于统一规划。同时,烟草行业安全认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形成。

4.2 积极鼓励产业链比较完整的行业先行试点

政府应采取“试点先行、各个击破”的方式,对产业链比较完整的行业实行试点,实行优先发展战略。试点的对象主要针对有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或以国有控股为主的行业,充分利用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力量,对它们的物联网进行优先开发应用。

4.3 加大对试点行业或企业的扶持力度

国家物联网产业发展机构应当将技术、项目和资金向试点行业进行适度的倾斜,使各试点行业的物联网体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的特点。同时,要协调主要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商组织好应用型技术的攻关。对试点行业的技术需求建立帮扶机制,为试点行业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4.4 整合各试点行业或企业的物联网资源

建立数据库,及时掌握各行业或企业物联网发展的动态。发挥好国家“物联网”标准工作组的作用,在试点行业或企业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运用过程中确保技术标准全面统一,切实提升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标准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郝凤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驱动效应[J].重庆社会科学,2011(2)

[2]柳捷烟草行业物联网建设初探[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2)

相关期刊更多

智能物联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明胶科学与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