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意识;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63-02

传统文化是集体的记忆共存,它由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世代传承,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并由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凝聚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意识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构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笔者在所任职的高校组织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本科一到四年级、不同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数民族生源占6.32%。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从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现实需要关系不大,76%的学生更喜欢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法交融和协调发展,35%的学生认为国外教育会比国内教育提供更多的个人成长空间,38%的学生渴望有出国学习交流或深造的机会。

2.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创新的内涵。37%的学生认为传统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系不大,26%的学生认为按部就班比发展创新更重要,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

3.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正呈现出淡化的倾向。92%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国学经典;17%的学生不能正确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利益为上;16%的学生承认发生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9%的学生承认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资助力度而产生过谎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为。

4.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政府部门、民俗学家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47%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洋节。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以上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课程设置。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甚合理。以笔者所供职的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课程中,学生只需在“大学语文”、“国学基础”、“应用写作”三门人文课程中任选其一,只有两个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大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此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在点上形不成系统,在面上也达不到普及。

2.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主义等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享受,对成功存在错误和歪曲的理解,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3.多元文化共生。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当代大学生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对“传统文化”等话题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4.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书本知识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敏捷好学,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即时的、热点的问题。在信息充沛的时代,他们以感性的方式获得认知,并经过思考和判断,形成理性认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那个“传统”的年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到位,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难免会日趋淡化。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

1.更新课程结构。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从更新高校课程结构入手。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需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节,传统文化教育无关紧要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课程覆盖面,在内容上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讲述传统文化的精妙,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民俗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民俗的氛围。

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体现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教育作用;传统文化能揭开历史的帷幕,具有传播历史知识和激励民族希望、维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应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理念。

4.实施传统仪式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传统仪式教育为手段。高校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赋予学生大学精神和文化力量,以庄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赋予学生新的规范与义务。仪式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象征符号的应用,在形式上体现礼仪性和程序性,营造庄严、隆重、热烈的仪式氛围。仪式教育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爱国荣校、成才励志、勇担责任为主旋律,融入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以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有效提高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如高校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志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或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参观和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传统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围绕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构建较为完备的民俗文化教育机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仪式 隐性德育 日本现代成人礼

学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即青少年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又有易受暗示性和具有强烈的归属动机等心理特征,因此易接受教育意图隐蔽的隐性教育。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当前,在学校道德教育的显性教育中存在很大难度,由此,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隐性德育对显性德育进行补充和辅助就显得愈发重要。而成人礼在我国许多地方和学校渐成制度,由于它是青少年成长历程中重要的仪式,是一生仅此一次的人生片段和人生体验,由此可以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隐性德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成人礼盛行的日本为例,来探索该仪式背后的隐性德育。

一、日本现代成人礼的源流和演变

(一)日本成人礼的历史追溯。

“成人礼”,亦称“成年礼”或“青春礼”,是指为达到性成熟或法定成年期的少年举行的一种仪式,以此确认其为成年,接纳为社会的正式成员,或一种宗教团体的成员。成人礼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一个逐渐本土化和民族化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1.局限于贵族的“元服”成人礼。

日本的成人礼最初叫做“元服”,源于中国的“冠礼”。随着中国文化传人的成人礼首先被日本的贵族阶层所接受。尤其是在593年圣德太子时期,以礼教思想为基础的加冠风俗被日本贵族广泛接受。元服是古代日本的男子成人礼,即新成人穿大人的装束,变成大人的发式,举行戴冠的仪式。当时,元服成人礼只在日本上层社会流行,影响并不大。

2.武士阶层的“乌帽子”成人礼。

戴乌帽子(染成黑色的帽子),举行乌帽子礼在中世纪的武士之家盛行。新成人被称作乌帽子。行此礼还需要邀请有权势或社会地位高的人作为新成人的乌帽子父母,并由乌帽子父母给新成人取一个乌帽子名。从不戴帽子到戴帽子,认新父母、取新名字,这种类似于诞生的过程寓意着一个人的新生。

3.古代日本成人礼的全盛期――“发髻时代”。

到了中世纪末期,流行“中剃”,即剃去头顶前部的头发,以此作为成年人的标记。“中剃”在商人、农民和一般庶民中流行,并形成一大潮流,被称之为“发髻”时代。与“中剃”相对应的一种祝贺礼仪,是穿兜档布。即在13岁或15岁时由外婆家,最好是由姨妈送一块红色的棉布即兜档布,以示祝贺。届时一般会去神社参拜氏族神,邀请近亲参加祝贺宴会。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

4.边缘化的女子成人礼。

古代日本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成人礼不受重视,只有贵族的女子才举行成人礼。女子主要是以“加笄”和“着装”来表示女子成人。加笄就是插簪,而着装就是换掉孩童时代的装束。女子的成女式大约在13~17岁之间举行,不单单看年龄,很多地方在女子初潮之后举行成女式。届时垂发结起并插上簪子,初次穿内裙腰卷,有的地方用铁浆把女子的牙染黑,做糯米红豆饭以示祝贺。

明治维新日本学习西方,废除了元服礼仪,政府全民皆兵的征兵令,满20岁的男子要接受征兵体检,这样除了传统的成人式外,一些地方把接受体检作为男子成人的标志,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战末期。

(二)日本现代成人礼。

现代日本的成人礼始于1948年。政府规定每年1月15日(现改为一月第二个星期一)为成人节,这是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届时全国放假。这一天,凡满20岁的男女青年都要身穿节日盛装(和服),到公会堂或区民会馆等处参加各级政府为他们举办的成人仪式和庆祝活动。成人仪式一般首先由町长或村长致词,勉励青年们努力学习、工作,担负起未来的责任。然后青年们高声宣誓,决心改掉稚气,以严肃的态度步入成人的行列。接着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其形式主要有典礼、纪念照、文娱表演等,活动还邀请新成人的家人、周围居民、母校的师生等参加。各地鼓励新成人参与成人礼的策划与举行,并通过媒体向社会报道成人礼的状况,以加强人们对成人礼的关心和新成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日本现代成人礼的类型

世界各民族基本上都有或者曾经有过成人礼。这些成人礼在各自民族的发展中曾经扮演着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关键性的角色。但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的不同,形式各异的成人礼可分为“教导型、考验型、标志型”。教导型着重于对新成人生活知识、社会规则等文化内涵的传授;考验型则通过各种不同“难题”来考验新成人生理和心智是否达到“成人”的标准;标志型既有服饰标志型,也有人体标志型,或借助于其他的装饰为标志。

粗略地看,日本现代成人礼似乎只是标志型的成人礼,但对日本成人礼的终极目的和过程细究后发现在标志型成人礼外壳之下,隐含着教导型成人礼的内核。正如露西・本尼迪克特所言:“事实上,人们所认识到的青春期是个社会问题,为这一时期而举行的各种仪式便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明孩子将进入成年人的阶段。……所谓的进入成人阶段,其标志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期,而是文化制约的青春期仪式。”在现代社会,由于教育和法制的发展,成人礼中的生产生活知识的传授功能和具有强制性的标志作用已被法律所取代。现代成人礼就更加成为一种“文化制约的青春期仪式”,成为对个体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的传承和个体道德教育,只不过这种文化制约仍依托于“成人”这一标志性的时刻来进行。

三、解析仪式背后的隐性德育

具有演示性的仪式和仪式化这类教育实践在所有社会领域中都发挥着作用,其背后深藏着对参加仪式的个体的隐性的教育。例如,

“礼拜时的神圣气氛会扩散到家庭之中,信仰、知识和能力之间也产生了新的联系。又如一年一度的全家度假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仪式,共同的经历会产生凝聚力”。口’这种隐藏在仪式背后的对个体的教育就是隐性德育。所谓隐性德育是指在一种环境中,通过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而获取的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德育有意识地将教育意图隐蔽在受教育者不可或缺的经济文化活动、日常活动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淡化德育目的的强制性、外显性,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方式;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把个体真正当作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观念及要求的影响和塑造。从日本现代成人礼中可以发现,这种隐性的德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表层德育――成人“角色”教育。

成年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成熟的标志,更意味

着一个人将在这个世界上承担起一份厚重的责任。成人礼提示他今后将要担负起对长辈、师长、朋友,乃至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提示他已正式跨入社会,获得全新的人生角色。在日本现代成人礼中包括换装、祈祷、宴饮及一系列象征性活动。这些外在的变化及仪式中庄严的行为,强调的正是参加者的角色转换。现代法律替代成人礼赋予了个体作为成人的权利和义务。成人礼作为“成人”的硬性的标志作用已经不存在。但是,成人礼的文化传承和德育功能却凸显出来。成人礼通过其庄严隆重的仪式唤醒青少年的成人意识,暗示他们角色的转变,提醒他们已经是一个要独立承担责任的成年人。在日本,成人礼之后,新成人可以喝酒,也可以抽烟,可以离家独立生活了。

(二)深层德育――民族认同感教育。

在日本的成人礼上有民间庆典和工艺等传统文化展示和表演,如在石川县七尾市的2008年成人仪式上,就安排了七尾曼达拉和鼓的表演。“七尾曼达拉”是一种远古以来被传唱的祝典歌,庄严而高雅。为了把七尾优秀的传统文化传达给会场的所有新成人,“执行委员会全员(活动组织者)在七尾曼达拉保存协会的指导下,经过3个月的努力练习后,向大家表演七尾曼达拉的歌曲和舞蹈。进行3个月的训练之后,由执行委员中的男士表演‘20岁的太鼓’,舞台背景上放映七尾传统节日的画面”。在隆重的成人礼中安排民族文化节目的表演,让青少年在自己人生只有一次的仪式中,在即将成人开始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体验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因素,使其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宝贵,培养新成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加重要的是将个体成长与民族发展联系在一起,增强新成人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目前开展的成人仪式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成人宣誓仪式这三个环节。其中,民族传统文化所占的比例几乎为零。不可否认,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充满了封建纲常伦理的糟粕。但只要以理性的态度检视民族文化,剔除其糟粕成分,保留其优秀的部分,充实成人礼的内容和形式,就可以让参加成人礼的个体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认同感。因此,在成人礼中应该取传统成人仪式敬畏、庄重、神圣、和谐的精华,并且注入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和地方特色等要素。

(三)终极德育――生命・实践教育。

如果说个体脱离母腹是自然生物性的诞生,则成年仪式就标志着个体社会文化性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成人仪式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次身份角色的转换。参加成人礼的个体从此成为一个担负社会责任的成人。那么,什么是成人资格?获得成人资格的前提首先是一个对生命充满敬意的人,一个珍惜自己生命也尊重其他生命的个体。正是基于生命的尊严,一个成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担当责任,从而领悟到对自身、家人和社会的责任,建立起与他人、国家的生命关联,并唤起他心灵深处的一种神圣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 意义 实施策略

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领会十精神,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里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而传统美德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核心内容,礼仪教育即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可见,新形势下,礼仪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是中国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公民的主力军。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应该承担起“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历史重任。

一、普及礼仪教育的历史意义

“礼之用,和为贵。”礼仪教育在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礼仪教育还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礼仪的核心是尊敬,礼仪教育的目的是弘扬真善美,维护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构建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因此,新形势下普及礼仪教育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一)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大学生头脑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简单的说教起不到作用,只有采取深入人心的教育方式才能被人接受,从而在大学生思想中树立起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证明,礼仪教育是大家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起效快、传播速度快、学生运用得快。故而,通过礼仪教育这个载体,可以有效地将“文明、和谐、公正、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播种在大学生的心中。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受各种思潮的影响,目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不明确、不正确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大学生思想中是大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普及礼仪教育是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提升大学生公民道德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法治国”固然重要,“以德治国”也必不可少。中国经济近三十年虽然快速发展,但公民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譬如诚信的缺失、美丑的颠倒、不守秩序、廉耻观念淡薄等;“飞机上群殴事件”“大学生毒害同学”屡屡曝出;“拜金主义”和“自私自利”思想泛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宁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成为女大学生的口头禅;公共设施遭到破坏、公共秩序被扰乱的现象屡见不鲜;国民言谈举止缺乏修养、国民国际形象不佳的事实存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十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贬斥假丑恶……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礼仪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德育教育,礼仪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教会公民为人处世的文明行为规范和高尚道德标准。礼仪的核心是“敬”,如果相互交往中以尊重为前提,人人和睦相处,事事顺畅而行,社会必然和谐安定。通过普及礼仪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和美德,养成文明习惯,必将大大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修养,从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国家文明程度。

(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礼仪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公设月制礼”,中国产生礼仪文化。礼仪的产生让人们有了“廉耻荣辱”之分,孔子、孟子等儒家思想家进一步弘扬发展了礼仪文化,逐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礼仪文化的传承一度遭到破坏,导致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西方文化,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他们对西方节日的礼仪文化耳熟能详,却不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文化。丢弃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导致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中国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在国家,是与中国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群体,普及礼仪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使“礼仪之邦”的美誉代代相传。

十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赋予了礼仪教育新的使命,普及礼仪教育是构建传承体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既然普及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普及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普及礼仪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5%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88%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培训,96.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开设礼仪课。调查结果证明,现在高职院校还没有把礼仪教育提上日程,而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可见,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既然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有着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因此,如何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成为当下德育教育探索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扩大礼仪课程开设范围,完善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修养的弊端。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只是作为选修课或只在某个专业开设,无法实现普及的目的。若要普及礼仪教育,必须扩大开设礼仪课程的范围,就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样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并且对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量化达标考核,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礼仪修养,把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评价大学生的参照之一,考核结果直接与学生的评优与毕业挂钩,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大学生的礼仪教育。

(二)丰富礼仪教育形式,营造礼仪文化氛围

传统礼仪教育普遍局限于课堂,由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理论学习能力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高职学生。因此,礼仪教育应该是理实结合,注重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通过讲座、仪式、环境文化宣传来营造一个大礼仪文化氛围。

“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单纯的课堂教学避免不了流于枯燥的说教,只有灵活多样的形式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聘请礼仪专家定期为大学生开展礼仪专题讲座,不但可以让学生吸收礼仪大家的思想精华,而且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与不足。此外,学校可以在不同阶段为学生举办一些大型的仪式,如 “军训阅兵式”“开学典礼”“成人礼”“毕业典礼”“庆典仪式”“颁奖仪式”“升旗仪式”“捐赠仪式”等,让学生在仪式中学习礼仪文化,感受仪式的庄严感。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践行礼仪规范,如形象礼仪比赛、职场礼仪大赛、礼仪文化沙龙等,这样可以大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强化礼仪教育的实践环节,活跃礼仪学习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礼仪素养测试,如“乘车礼仪”“服饰礼仪”“行进礼仪”“乘坐电梯礼仪”“拜访礼仪”“接待礼仪”“交换名片礼仪”“西餐礼仪”等,强化学生的礼仪修养。除此之外,学校可通过墙体标语、橱窗、校园网来宣传礼仪文化,营造时时礼仪、处处礼仪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知礼、重礼的理念。

(三)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效果最明显的教育途径。古代礼仪教育渗透到了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说话要“穆穆皇皇”,即语言的美在于谦恭、和气、文雅;仪态方面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缓揭帘,勿有声”;仪表方面要“衣贵洁,不贵华,冠必正,纽必结”;卫生方面要“晨必浴,兼漱口”。此外,古代礼仪还主张对儿童要“教以洒扫,应对进退之礼,爱亲,敬长,尊师,亲友之道”。这些优良的传统同样适用于当今社会,并且已经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

在高职院校普及礼仪教育,应该把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中。礼仪教育的难点不是掌握礼仪规范,而是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行为习惯。尽管开设礼仪课,学生也明白礼仪规范,但生活中仍有学生说话不讲文明、对人不讲礼貌、行为缺乏教养,这与学校日常管理缺乏引导有关。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手册里大部分强调的是纪律,而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缺乏有力的监督。对于学校来说,纪律固然重要,制定文明礼仪管理制度同样不可忽视。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校日常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来抓,并且落到实处,必然对养成学生习礼、守礼的良好习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科技兴国离不开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是学生思想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普及礼仪教育的力度,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从而推动“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宏伟目标的实现。

课题编号:SZ123074。

参考文献:

[1]杨狄.社交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建营,熊诗华,张明如.大学礼仪教程.学苑出版社出版,2005.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寻根祭祖”游;传统魂魄观;仪式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66―04

尊宗敬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此影响,近年来,以“寻根祭祖”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日益兴盛,尽管大部分的焦点都聚集在如何挖掘“根、祖”文化来设计旅游产品,但是对“根、祖”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具体的显性特征,并没有凸显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忽视了“寻根祭祖”旅游事象中的游客心灵、精神记忆等人文情境,由此,本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寻根祭祖”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者的精神世界进行解读,为基于二者的复合动机推动下的旅游行为提供合理诠释。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旅游者之所以产生“寻根祭祖”的文化渊源是传统文化的敬祖尊亲祖先信仰,而产生祖先信仰的文化内涵则是传统文化中的魂魄观,发展为以“寻根祭祖”为主题,以旅游为形式载体的实质是中国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结果。

综观“寻根祭祖”主题旅游的现有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基于热点效应的分析,如梁留科(1997)、许顺湛(1998)、赵保生(2003)、田迎芳、郑耀星(2006)均以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应大力发展“寻根祭祖”游。颜丽金、王元林(2003)指出“寻根”文化应是闽南侨乡发展旅游文化的重心所在,认为发展闽南的寻根旅游应充分考虑它的“根”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二是关于“寻根祭祖”游的开发对策研究。毛勇(2001)分析了我国发展东南亚华人华侨寻根旅游的有利条件,并提出综合利用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实施开发的设想;吴良生(2003)以珠玑古巷为例,探讨了寻根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其开发不能停留在浅层次上,应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全面的挖掘,并找出这些文化与寻根旅游的契合点,将所有旅游资源整合成一个综合产品,提升旅游层次;一鹤(2005)认为最能体现客家文化特征的是广东梅州、福建汀州、江西赣州,这“三州”也日益成为海内外游客“寻根祭祖”旅游的热点,应多从客家文化的角度加以开发;有学者也从协同开发角度认为海外华人寻根祭祖热的兴起,带动了黄帝文化的旅游开发,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是各地黄帝文化资源整合最明智的选择石振奇(2005)。王庆云(2002)、朱月顺(2002)、陈艳红(2002)则从文献利用的技术角度,提出可从地方志、档案、家谱中“寻根”,以促进“寻根祭祖”游的设想。

不难发现,关于“寻根祭祖”游的开发研究是重点,而基础理论研究则严重匮乏。事实上,对“寻根祭祖”游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者精神世界的理性关注,有助于深化对此种主题旅游的主体和客体的深度理解,对有效指导其形式设计与市场开发均具有“元”理论价值。

二、“寻根祭祖”游表象下的文化内核:中国传统魂魄观

传统魂魄观认为生命的开始、存在、结束都受到“魂魄”的影响,人的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都与“魂魄”紧密联系,在民间也有三魂七魄的说法,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早已深深地留下了民族文化的烙印。现代科学无法证明“魂魄”的存在,在当代人的观念中,魂魄观是迷信的糟粕。在笔者看来,扣除封建意识形态中的迷信垢疾,实际上,“魂魄”是个体的生命象征,是人们对彼岸世界的理性思考,甚至代表着整个族群的精神,如民族魂。本文的“寻根祭祖”游是指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形式,其蕴涵的根、祖文化内核就是中国传统魂魄观,这种魂魄观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生命观、伦理观的集成。

从中国传统的魂魄观所揭示的内涵来看,其反映了古人对自身生命过程的认识,“魂魄”进入人的身体以后,成为了人生命的一部分,并且各有作用,当人的生命终结时,“魂魄”会离开人体,幻化为鬼神。鬼神是不属于现实世界的,所以,人们对鬼神的特征加以了想象和虚构,甚至认为鬼神拥有强大的力量,对鬼神抱着既害怕又敬重的心理,认为以礼祭之,会得其庇佑。当鬼神不是一般的鬼神,而是与生者有着血缘关系时,如亲人、祖宗,人们也就开始把鬼神崇拜移植进了祖先崇拜,认为祖先的“魂魄”永世不灭,并且拥有巨大的力量对后辈们的命运有着保护与庇佑,于是,以“魂魄”观念和鬼神崇拜为基础的祖先崇拜也深入人心。祖先崇拜的集中展现就是寻找祖宗的发源地和对祖宗的祭礼,通过寻找和祭礼表达了后人对于祖先的崇敬。

“寻根祭祖”游的深层内因是传统的魂魄观,通过“游”这种现代形式,将根、祖与“魂魄”这三者的关系密切起来。根的本义指植物生长于水中或土中吸收营养的部分,后来引申为事物的本源、根基和依据之义。祖指从示,且(jǔ),“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后来其含义又拓展为祖宗、祖先,即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魂魄”,前文已说过是阴阳二气,观其内涵,可知在“寻根祭祖”游中,“根”是最基本的,是凝结人们内心抽象的归宿情感的一种所指;“祖”是“根”的具体形象,是由“根”的抽象情感显现在一个具体的能指上,这一能指和寻根祭祖之人有血缘关系,成为其归宿情感能够有所依托的实际载体;“魂魄”是实现由“根”的所指向“祖”的能指转变的情感信号,因为人们相信祖先的“魂魄”还在其扎根的故土中,所以当寻到自己的“根”后,便开始了自己的祭祖行为,以此作为自身归宿情感的一种展现,同时也是自身的身份认同。

随着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的蔓延,根、祖和魂的外延也随之扩大,由家庭之根到家族之根,再到民族之根,由家祖到宗祖,再到民族之祖;由家祖魂到宗族魂,再到民族魂。可以看出,根、祖、魂紧密相连,“魂魄观”符号的解码是所指“根”和能指“祖”,中国传统魂魄观在“寻根祭祖”游中起到了内在的连接和导向的作用。

三、“寻根祭祖”游与“仪式化”的命题:基于两对关系的解析

传统的寻根祭祖仪式是在对祖先魂魄敬畏推动中的穿越生死域界的精神回归,而“寻根祭祖”游则是传统魂魄观程式化的当代仪式,其中既保留了“寻根祭祖”的传统基本元素,又赋予了“游”的现代元素,从寻根祭祖到“寻根祭祖”游,我们将其称作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进程。这里,引发出两对关系必须澄清,一是仪式与仪式化,一是游与仪式化。

仪式是一种具有固定程式化的行为表现形式,并且一直被作为一个特定行为和社会实践来看 待,由此可知,祭祖仪式是一种具有固定程式化的行为表现的形式,通过这种程式化的行为体现出“魂魄敬畏”的话语符号,而话语符号则组成相应的社会价值,如“孝”,这就是寻根祭祖仪式的内涵,程式化的寻根祭祖行为是仪式的外显。仪式化是仪式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体认识的改变而发生的,与寻根祭祖仪式相比,“寻根祭祖”游保留了仪式的内涵:社会价值外显,则促成了寻根祭祖仪式的单一程式化行为到多元化形式的转变,这种留其核转其壳的变化实为寻根祭祖仪式在当下的表述。

旅游活动中“旅”指旅行在途,即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空间位移,“游”指游览,即在目的地的观光、游览,“游”为核心,“旅”为手段。在游中,人们可以让自己从繁杂的日常世界中暂时解脱出来,寻求某种心理紧张感的释放,“从而使自己在日常生活困惑之际,获得一种心理上深刻的调整、治疗、康复与提升”,实现一种从日常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转换。由此,人们在远离故土、怀念先祖和摆脱琐事、回归安宁的交织心境下引起了某种紧张感,而传统“寻根祭祖”中的各种“寻根”、“祭祖”活动,如择吉日寻找和祭祀、祭礼前的沐浴、供奉牺牲、燃香招魂、祭师引领、穿祭服出席等传统魂魄观的严格仪式往往又无法“真实性”地实现,当引入了旅游方式后,使“寻根”和“祭祖”活动成了一种实地、实景加上真实仪式的“完美化”行为,这种将“游”也“仪式化”了的创新,在格雷本(Grabum,1989)看来,“游”的介入为游客实现从日常原始状态到神圣精神状态再到日常更新状态的仪式化朝圣成为可能。

四、“寻根祭祖”游:传统魂魄观仪式化呈现的过程解构

从传统魂魄观的寻根祭祖单一仪式到现代“寻根祭祖”的仪式化呈现,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两条主线,分属于“宗教系统”和“伦理系统”,他们之间由时间紧紧维系,平行发展,终于以旅游的方式实现了“(寻根祭祖)仪式――(寻根祭祖+游)仪式化”的转变,使得现代旅游者的传统魂魄观通过“寻根祭祖”游方式显现。

传统魂魄观是根、祖的联系纽带,国人对根、祖的心理情感是神圣的,表现出敬畏的宗教价值,而“寻根祭祖”是表达敬畏的一种极其虔诚的仪式,其中的程式化行为是“寻”和“祭”。“寻”,即是寻找自己的根――家庭之根、家族之根和民族之根,如自古流传的家谱、族谱的姓氏寻根,寻的是家庭之根、家族之根;历史上各个朝代对炎帝和黄帝的故地的几番考证,寻的是民族之根;“祭”,即是在寻到了根以后,开始对代表根的具象所指(如家祖、宗祖和民族之祖)进行祭祀、祭拜,如对姓氏之祖的祭祀、对炎黄二帝的祭祀;“祭”的时间多数在新年来临、家庭、家族或国家有重大事件发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主持祭祀之人为家族或朝廷中的专职祭师,有相当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寻”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正本清源,找到根所在的正确位置,为“祭”做好准备;“祭”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祭祀的仪礼向祖先的魂魄供奉并祈求,祈求得到其巨大力量的庇佑,帮助自己实现某种愿望。此时“寻”体现的话语符号是“敬”,“祭”体现的话语符号是“祈”,“敬”和“祈”的话语符号共同组成的社会价值已是以敬畏为主的宗教系统。

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高度工业化、文明化的现代社会已经到来,人们的宗教意识逐渐淡化,对“魂魄”、“鬼神”、祖先的虔诚度已急剧下降,传统魂魄观中对根、祖的神圣之情也转变成亲近之情,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的是浓浓的孝道,宗教系统转变成了伦理系统,与旅游的方式相结合,产生的“寻根祭祖”游已是传统魂魄观的仪式化。“寻”和“祭”的行为已被安排在“游”的行为中。此时的“寻”同样是寻找自己的根――家庭之根、家族之根和民族之根,如2005年连战、宋楚瑜到陕西祖坟的寻访,寻的是家庭之根;国人到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寻游,寻的是的家族之根;海外华人到陕西黄帝陵的寻访,寻的是民族之根。“祭”同样是在寻到了根以后,开始对代表根的具象所指(如家祖、宗祖和民族之祖)进行祭祀、祭拜,如连战对祖坟中母亲、亲人的祭祀;国人对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祭祀;海外华人对黄帝的祭祀,“祭”的时间或在所祭对象的诞辰,或依据自己出游的时间来安排,固定性不强,主持祭祀的人有的为普通人所扮演的祭师,有的为地方行政官员。此时的“寻”主要目的是找到自己的血脉归宿、情感依靠;“祭”主要的目的是寄托对祖的思念、怀念。“寻”体现的话语符号是“访”,“祭”体现的话语符号是“思”,“访”和“思”的话语符号共同组成的社会价值是以“孝”为主的伦理系统。

传统文化的仪式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民族旅游;文化传承

1 文化创意与民族旅游

Landry认为,创意是一种工具,利用这种工具可以尽可能地挖掘潜力来创造价值(Landry,1994)。文化创意是指元素融合多元文化,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文化创意的核心就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而民族旅游是旅游的重要部分,民族旅游区别于其他地区最重要的标志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而文化特色则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1]

2 民族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意的重要作用

2.1 文化创意提高了民族旅游开发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民族旅游业的兴起,很多地区的旅游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市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地方,拥有创意的旅游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2]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一种依托,两者紧密相连。在旅游业中,文化的差异是最能吸引游客的地方。但是如今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仅靠传统的文化差异已经很难立足于市场。因此,在当今的民族旅游中应该注重文化创意,只有突出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创意,才能打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2 文化创意体现了文化传承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一些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要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将文化进行合理的创意开发,才能有利于人们识别和认同,使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因为文化向前发展了,文化的真实性就变了,民族旅游文化的真实性不等于文化的原生性。[3]文化具有延续性,而民族旅游就是将文化展现在人们眼前。时代在进步,文化也需要发展,文化创意就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在民族旅游的开发中,从古建筑、音乐、舞蹈、传统文化节日、旅游纪念品等载体进行文化创意设计,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内涵。在文化创意方面,凤凰古城就做得很好。它通过挖掘民间文化资源,举办中国凤凰民间文化节,通过文化创意展示凤凰独有的茶灯戏、阳戏等民间文化,彰显了凤凰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进行整合,体现了民间文化的传承,又具有市场价值。

3 文化创意在民族旅游中的应用

文化创意在民族旅游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3.1 通过政策指导文化创意产业在民族旅游中的发展

用文化创意理念进行民族旅游的开发,需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4]政府通过参与和推广各项民族旅游活动,激发创意的需求。但是政府要明确在文化创意中的角色,不要太过于干涉创意文化的发展。政府在文化创意发展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要在主要的战略上进行指导;在实施环节,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

3.2 通过文化创意进行商业化开发

将文化创意运用于民族旅游的开发是市场的必然结果。旅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传统的民族旅游开始在逐渐走下坡路。市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旅游开发的关键。在现今的经济背景下,旅游行业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价值。而传统的民族旅游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需要文化创意来给现今的民族旅游市场带来生机。但是在进行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过于商业化。例如,壮族的“拦路酒”活动,在游客的必经之路摆拦路酒,直接或间接地向游客索要费用,这种过于商业化的行为,体现了文化创意的匮乏,不仅没有达到文化创意的要求,对于传统文化更是一种伤害。所以民族旅游开发的文化创意中,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意开发。

3.3 将文化创意融入民族旅游开发中,必须符合大众化、普遍化

从国外的很多经验中可以看出,要想将文化创意做好,必须面向大众,并且无处不创意。在民族旅游中,文化创意是很关键的因素,但是这种创意要面向大众,让广大人民都能参与到民族旅游开发中其,更切实地体会到旅游地的地域特性;而且创意不是单一的,在一个民族活动中,可以有多个创意,一环扣一环,这样才不会显得单一。文化创意普遍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避免文化创意中的庸俗化和一致化。每个地区应该有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这也正是民族旅游有别于其他地区旅游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4 外国文化创意理念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4.1 英国王室文化创意旅游

英国是国际创意的标杆,而且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源地。英国人很注重文化的发展,以本地风情为特色的文化,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其中王室文化是英国旅游业的一大特点。

去英国旅游,就不得不提到英国的王室文化旅游。到了伦敦,你会发现所有重要的景点,都跟英国王室有关系,都有不同的故事在里面。你可以通过景点介绍、导游讲解等了解英国的历史故事,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文化。英国的王室文化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去游览,它无疑是成功的。

在文化创意上,英国的角度选得非常好。首先,它抓住了人们对王室文化的好奇心理,吸引游客;再者,它将王室文化普遍化。在英国,随处可看到英国王室文化的景点,如白金汉宫、伦敦塔、温莎城堡等。然后,让游客参与其中,如白金汉宫卫兵换岗仪式,游客可以免费观看英国皇室卫队换岗的盛况。

4.2 日本多样化的文化创意开发

日本是亚洲文化创意最发达的国家。[5]亚洲地区文化总产值一半以上都来自日本,2005年日本的文化总产值大约为13万亿元。

日本有如此大的贡献,在于它对文化创意的重视。在日本的文化产业中,几乎无处不创意。在旅游产业中,日本的寺庙文化占了很大一部分。日本保留原来的寺庙文化,比如祈愿。而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创新。文化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的,寺庙文化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创新。在祈愿文化中,若是抽到上签,人们便会高高兴兴地带回家,而若是抽到不满意的,就会将其系到树上,以求逢凶化吉。这样的文化创意,满足了游客抽签祈愿的心理,又解决了游客抽到不满意的签的郁闷心理。

日本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但是从不包办文化,都是将文化投入市场,让文化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不断地发展进步。因此,日本的文化产业呈现出一种百花争鸣的现象。

4.3 极具特色的美国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第一强国,其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产业结构中位居第二(首位是军事工业),在出口方面则是第一大产业,其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总额近几年高达数千亿美元。[6]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美国也运用了文化创意的理念。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位于世界最发达农业之列。然而美国不仅仅发展于此,它将农场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方式――生态农庄旅游。这种方式将美国的农庄文化以旅游的方式展现在游客眼前,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体验农场的乐趣,参与农场的活动,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

5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案例对中国民族旅游开发的启示

中国虽然也有农家乐等旅游休闲方式,但是这些往往规模不大,而且游客可以体验的地方比较少,涉及的文化也比较少。从这些国家我们可以得到很多的启发,不论是英国的王室旅游、日本的寺庙旅游还是美国的生态旅游,都离不开文化创意。

5.1 充分运用文化的仪式感,提升民族旅游的层次

从英国白金汉宫的文化旅游中,可以给民族旅游开发以启示,即通过文化自身独特的仪式,比如王室自身的一套礼仪方式,让旅游者亲子体验,从而具有了独特的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正式文化独特的魅力,也增加了旅游的新奇感,同时也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所以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善于运用少数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仪式,可以增加用户的体验层次,从而提升旅游者的参与性。

5.2 充分挖掘用户心理,开展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旅游

在民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挖掘用户心理,比如日本寺庙祈福旅游,就给人以很好的借鉴,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了旅游者祈盼好运的心理,将旅游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就体现了出来。同样在很多国内的民族旅游中,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将民族对美好生活向往,且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的活动开发出来,让游客参与,可以让用户具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5.3 因地制宜,运用文化创意进行民族旅游开发

借鉴美国农业旅游的开发,可以让民族旅游有更多的开发途径,比如三江侗族景区,大部分侗族村寨依山而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侗族吊脚楼建筑群,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子具有很好的生态型和环保性,因地制宜地开展很多具有山村特色的文化活动,可以让旅游显得真实,让旅游者有更好的现场感,让环境的场域价值呈现出来。

6 结语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应该参考国外旅游文化发展的经验,首先以全新的视角来进行文化创新。美国基于一个新的旅游角度――农业,发展生态农庄的旅游产业链,再者发挥扩大本地区的优势,日本、英国就是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并将其扩大,所以才会有现今的寺庙旅游和王室旅游。在借鉴国外的文化创意经验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在文化创意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旅游的开发,找出一条适合的创意旅游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丁健,彭华.民族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及开发模式[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98- 101.

[2] 马晓京.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J]. 广西民族研究,2002(04):77-83.

[3] 陈宽.基于文化创意理念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0(05):56.

[4] 汪曼.英美日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解读及启示[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5): 32-37.

[5] 任红伟.韩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广东经济,2011(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