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我们始终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基点和重要支撑,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密切与科技部的合作,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实施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项目,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模式,更好地发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着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部要始终立足于加快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国家863计划的品牌、专家、技术优势,全面加强与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我们将以试点为契机,深化部市合作,做好服务工作,不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科技成果对接和转化的体制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发展新模式,使成为国家863计划实施效果的展示区、国家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为建设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863计划伙伴城区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滨海新区863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政策措施等。首批90个国家863计划合作项目在会上签约,其中来自高等院校的项目有12项,科研院所的项目有29项,企业的项目有49项。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一般而言,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存在着以下三种主要的模式:

(一)“学校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区

1、“学校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及其典型代表

“学校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是指以大学为主导的科技园发展模式,科技园完全以大学为主导来运行和管理,政府对此类大学科技园的支持仅起辅助作用。以“学校主导型”模式运行的国内典型大学科技园有武汉大学科技园、浙江大学科技园和厦门大学科技园等。武汉大学科技园是由武汉大学为主组建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该科技园主要以大学优势资源结合地方科技和经济及优惠政策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园区。武汉大学科技园下设公司,由武汉大学和当地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但武汉大学绝对控股,政府仅派了相关人员担任公司副总,专门协调科技园与政府的关系,该副总的工资由公司支付,但保留公职及档案工资。其它人员实行招聘制,并实行月薪制,档案归人才交流中心托管,所有人员从公司领取报酬。

2、“学校主导型”大学科技园的制约因素

大学重点关注的是教学和科研,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科研技术人才以及众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的重点课题等资源;而且各个大学希望在科技成果转化不影响教学、科研的前提下,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与此同时,也希望在保障高校科技成果权益和经济收益的前提下,促进更多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在建设的过程中,虽然有上述优势,但也存在着障碍:首先,作为高校,大学区别于政府行政单位,在科技园的经营管理上,社会资源整合力度及协调力度相对较弱,导致后续发展乏力。其次,大学强调科技园主要功能是进行项目的孵化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无疑是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任务。最后,大学过于强调科技园是大学的唯一性,在科技园的规划和管理上都逐渐集权以学校为主,以这一目标为导向,不利于吸纳其他共建单位及其他高校和社会资源,因此不能充分地把其他高校的科技优势和政府资源优势在科技园发挥到最大化。

(二)“政府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区

1、“政府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及其典型代表

“政府主导型”的大学科技园模式是指由政府联合其区域内的主要大学共同建设和管理大学科技园,这种模式往往形成“一府(政府)几校”或是“一园(科技园)几校”的情况。“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区的典型代表有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深圳虚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由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和南京大学发起,联合了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八所驻鼓楼区高校共同创建的,集研发、孵化和科研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一府九校”的共建模式。该科技园借助“官、产、学、研、金”相结合的体系,有效链接起了政府、高校、企业、市场等互补性资源,成功打造出南京高科技专利创业园、易发创业园等8个创业分园,形成了以广州路科技街等基地为主体的“两街一城一地”的科技孵化园区构架。

2、“政府主导型”大学科技园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有整合区域内相关社会资源的能力,并且能就区域内经济、教育、科技等发展制定统一的计划及发展规划,而且政府还有对重点项目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的权力。但政府希望在投入不大的前提下,大学科技园能够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成为科技资源整合利用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平台,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显示度,促进税收和就业,从而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在建设科技园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主要是所创税收的多少、增加的就业机会以及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这主要与当前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密切相关。因而,在大学科技园的运营过程中,政府看重的是如何利用科技园的牌子,重点引进和发展立竿见影的科技产业,从而忽视了大学科技园应该具有的项目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导致只重视发展比较好的大企业,忽视了那些正在创业和进行孵化的小企业。

(三)“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区

1、“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及其典型代表

“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或称“市场化”模式是指由政府或大学牵头建立,但其运行方式完全按照公司化管理和操作。“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以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为典型。东南大学于2008年2月出台《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管理办法》,肯定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制度上对科技园分园的设立和运作模式进行了规范。东南大学先后以校资产公司和江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形式出资组建苏州东大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河西、江宁等园区引入市场化机制,建立相应的运作平台。

2、“公司化运作”大学科技园的制约因素分析

“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从运行效果来看,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如复旦大学大学科技园,其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上海复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使复旦科技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有些地区,并不具备市场化或公司化运作的条件。部分大学科技园在成立之初也建立了科技园公司,目前这些公司有的已经基本停止运行,濒临倒闭,如果贸然公司化,不仅原有的历史包袱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新问题。因而,“公司化运作”的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应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需要在良好的基础上来运行。所以,从发展阶段上来看,“公司化运作”的模式选择需谨慎。而且,以公司的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需大量的资金来支撑,同时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二、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优化的对策分析

笔者以为,在科技园的经营管理上,府校双方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对双方的责、权、利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建立一些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包括决策层面、工作层面等,具体而言,一是科技园战略规划机制(战略层面);二是科技园工作机制(操作层面)。

(一)大学科技园战略规划机制

1、科技园战略规划制度

政府与大学双方的中高层领导、执行层面员工需要及时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兼顾双方的利益和诉求,制定一个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和战略规划。在制定大学科技园的战略规划时,要充分关注战略的层次性和体系性,包括长期战略、中期战略与短期战略等。

2、科技园投入产出循环机制

大学与政府的合作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进行。作为公共服务部门的政府和非营利机构的大学在科技园的软环境建设方面起主导作用,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政府的职责,此外还应提供完善的政策体系服务。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能抑制市场机制,相反,要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很大的投入,不能单靠政府,还需要市场机制吸引社会企业和风险资本的投入。政府要为科技园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培育发达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向国家大学科技园汇聚,实现其“造血”功能。

(二)大学科技园工作机制设计

1、管委会工作制度

一要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由大学科技园的管委会组织召开,就有关科技园发展的重大问题、科技园的长期战略规划以及科技园的年度发展目标、计划等进行研究,安排部署近期工作。二要建立定期督查工作制:由学校和政府派人轮流主持科技园工作完成情况汇报,督促检查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情况。

2、办公室工作管理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包括会议制度、文件管理制度、工作信息定期通报制度等。与科技园有关的会议等原则上应双方派人参加,如有一方不能参加,则参加方应及时向未参加方传达会议精神或相关情况;上级及有关单位颁发的文件、资料无论哪一方收到,都应及时按程序传阅;科技园发展规划、企业情况、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均属科技园共有。

3、利益分配制度

科技园实际的所得政策返还资金应该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入园企业发展,工作经费和协调费用,绩效考核奖励,其他共建费用,用于招商引资、成果转化和工作的经费等,需接受审计或上级财政的监督。

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简称“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尤其是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高新区成为了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产学研合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基于调研数据,对高新区产学研合作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展望,为制定产学研合作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1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发展现状

无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还是高新区管委会,都越来越重视产学研合作,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1产学研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规模与质量,是产学研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高新区培育了一批卓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08年底,注册企业达到12784家,经营活跃企业有80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3亿元的企业达到72家,规模以上科技企业达到720家[1]。随着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和引导,科技型企业重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主体意识增强。例如,凯迪电力、华中数控、烽火科技、长飞光纤研发并产业化了大批新产品或新技术.

高新区汇集了42所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结合,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作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的本地转化主要集中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在机械、电子、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比较明显的转化优势;武汉大学在本地转化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测绘、化学化工、水电利设备及生物医药等行业;武汉理工大学在机电、汽车、材料等专业转化能力较强;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优势集中在畜牧、养殖、生物等专业方面[2].

高新区汇集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家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高新区始终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推动科研院所加快成果产业化、院所企业化,加速释放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其中,邮科院、化学所、生物所、高压所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研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的转化;中核武汉核动力所、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直接产业化[3].

1.2产学研合作环境日益完善

产学研合作水平与外部环境的支持密切相关。高新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改善产学研合作环境.

(1)创新服务平台日益多元化。高新区积极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组建了“国家光电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为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行业核心企业建立10多个不同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了多元化的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如软件开发与测试服务平台、光电子产品测试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

(2)孵化器逐步专业化。围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高新区开创专业化孵化器发展道路,完善了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的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孵化器的建设,逐渐建成或正在建设武汉留学生创业园、光谷创业街、光谷软件园、南湖农业园创业中心、生物医药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光电子企业孵化器7个专业孵化器。截至2009年7月,高新区的孵化面积达90万m2,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4].

(3)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成长链的关键环节。高新区已形成校园周边、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孵化器相结合的多层次孵化网络。尤其是武汉长城创新科技园、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华中师范大学科技园等的建设,加快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例如,截至2008年底,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168家,累计毕业企业85家.

(4)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高新区在改善投融资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①扶持和促进企业上市,出台了《关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暂行办法》;②发展风险投资,已建立了华工创投、东湖创投、光谷创投、武大创新、创业者中心等7家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汇丰控股公司、IDG创业投资基金、Intel等境外创业投资机构;③完善了产权交易平台。中国(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在全国首创非上市公司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开展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08年年底,为高新区内的艾维通信、武汉安能、江通动画、银泰科技、绿世界环保等28家公司融资35笔,总资金超6亿元[5];④促进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例如,光谷基金与华夏银行签定协议,形成“贷款+担保+投资”的投融资新型融资模式,为中小城市企业提供超过1亿元的融资支持[1].

(5)促进成果转化政策推陈出新。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办法》、《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和《中国光谷创新奖暂行办法》、《关于推进科技人员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中国光谷创新奖,鼓励科技成果的股权化、资本化。例如,在红光高清NVD项目的产业化过程中,科技人员和管理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650万元,占股比例达27%.

(6)人才特区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高新区已累计吸引海外留学人才1300余人,创办520多家企业,涉及200多项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经营[6]。200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在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3551”人才计划的暂行办法》,得到海内外相关人士的关注和响应.

(7)产学研联动机制初步形成。高新区定期召开由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家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参与的产学研联席会议,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光电国家实验室、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的建设,加强了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动,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1.3产学研合作模式多元化

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形成了多种富有生机活力的合作模式.

(1)松散型合作。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区内企业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15家。例如,楚天激光聘请中科院姚建铨院士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聘请国内外一批知名激光技术专家组成顾问团。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企业规模较大、研发力量较强,属于创新型企业的典范.

(2)大学院所直接将研发植入产业。即高校、科研院所依靠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以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和高校老师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到高新区创业,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楚天激光、凯迪电力、凡谷电子。大学科技园逐步发展成为高校和科研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数控、天喻信息、达梦数据库,武汉大学的武大弘元、武大吉奥、武汉立得空间,武汉理工大学的南华高速、理工光科、港迪电气、理工光学等。华烁科技、中冶南方、烽火科技等则是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科研院所依靠自身的科研能力、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资源,直接将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运作的典范.

(3)共建产学研经济联合体。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为了整合和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高新区建设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心)为核心的多层次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方共建的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拉动了产学研集成。其中,2002年,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东湖高新集团合作成立了我国第二个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产学研各方共建企业推进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例如,武汉大学开发的“OSMAR-S型便携式高频地波雷达”,选择凡谷电子公司作为实现雷达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4)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的技术和产业资源,以联盟的方式提升整合能力,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软件外包产业联盟、激光行业协会、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产业技术联盟、光纤到户(FTTH)联盟、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5)“产业基地+研究院”集成模式。高新区采取资源集聚战略,依托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其中,光电国家实验室由教育部、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由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717所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由武汉大学牵头,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凯迪电力等单位组建.

1.4产学研合作国际化初具雏形

东湖高新区的产学研开始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1)谋求全球产学研资源的整合。目前,高新区内的产学研主体已开始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积极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例如,长飞光纤由中国电信集团、武汉长江通信集团与荷兰德拉克公司共同投资、合作研发;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的Farley和Laserlab,通过集成创新研制出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机和高性能激光切割机.

(2)吸引跨国公司到高新区建设技术中心。例如,微软技术中心、IBM软件创新中心、英特尔创新技术体验中心、EDS全球服务外包中心等.

(3)聘请国外专家。例如,光电国家实验室聘请了美国、英国等8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布立顿?强斯博士,成立了“布立顿?强斯生物医学光学研究中心”;凯迪电力聘请世界著名干法脱硫专家孜默担任技术顾问,引进了7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波兰等国家的脱硫技术专家.

(4)举办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例如,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留学生创业会以及光谷国际论坛等.

1.5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

(1)从联合创新走向创新集群。高新区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如华工科技、长飞光纤、烽火科技、凯迪电力、中冶南方、楚天激光。2001—2008年,高新区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共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创新项目320多项[7],开发了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尤其是烽火科技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长飞光纤的“光纤链路测试方法”,均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高新区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由区内企业牵头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成立了光电国家实验室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开始走向联合创新。这标志着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已朝市场化、长期化方向发展,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2)科研成果不断转化成社会财富。产学研结合的浪潮日渐高涨,科研成果正源源不断地被产业化,转化成社会财富。例如,由国家光电实验室研发改进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红光高清视盘机NVD研制成功,武汉全真LCOS大屏幕投影仪产品试生产.

(3)国家级示范基地纷纷落户。高新区已拥有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研发基地、光电器件生产研发基地、光通信产品研发基地、激光设备生产基地、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新区也先后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全国第一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创建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和全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和“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的落户都是官产学研合作所带来的成效.

2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面临新的形势,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发展依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集中突现如下:

2.1校企的价值取向差异依然严重

高校注重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往往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单纯以获得国家经费多少、数量、参与人的学术地位高低、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例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职称评定和考核标准,依然以论文或著作、研究项目及教学成果为依据。虽然高校、科研院所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正逐步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科技人员创办公司越来越多,例如,武汉东湖创业中心自成立以来累计孵化中小型科技企业886家,其中近20%的企业由高校或高校教师创办[8]。但是,武汉高校产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产业相比,在数量、规模、产业实力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科研成果的市场效益或市场前景.

目前,区内企业在创新上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大多数企业的创新属于自创。据湖北省统计局2007年的《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报告》显示:2004—2006年,湖北省由企业独立完成的产品创新占71.9%,独立完成的工艺创新占65.2%,只有28.1%的产品创新和34.8%的工艺创新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的合作完成的[9].

2.2产学研合作联盟亟待升级

跨“产学研”平台的产业联盟是现阶段高新区推进产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新区的众多产业技术联盟,由高校或企业牵头,由研究机构、企业,甚至金融、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组成(如表1所示)。但是,高新区的产业技术联盟成立时间比较短,停留在共同开发市场的初级阶段,需要经历“联系、联合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六部委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且,随着产业联盟的逐步推进,产学研联盟中存在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可能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因此,转向产学研相结合、整合有效资源的技术创新联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2.3在汉高校的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低

高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可进行产业化运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远落后于其科研能力。尤其是本地高校及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向本地企业转化的比率比较低,由武汉地区企业承接的项目不足20%[8],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例如,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项目总额大约在3~4亿元,其中涉及到武汉本地及武汉周边地区的项目转化总额只有大约5000万元,仅占转化总量的25%左右[2]。武汉大学2006年以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形式实施具有发明专利的项目13项,武汉企业承接的项目只有2项[8]。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其它高校及科研机构也存在类似现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对象大部分是江浙、广东等外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合作反而比较少.

例如,武汉大学2002—2006年通过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8项,其中与武汉企业合作开发的专利技术项目不足10%,华中科技大学2002—2006年与武汉企业也只有29项专利技术合作开发项目[8].

2.4产学研合作地区性明显

高新区的官产学研合作大多局限在本地区,以整合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为主,在积极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资源,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一方面,外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各部委所属单位的科技人员带科技成果来东湖高新区实施转化的很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东湖高新区在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开始引入国外科研力量,包括与国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独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与扩散等。例如,与法国政府联合建设P4实验室,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切割系统公司,凯迪电力高薪聘用外国专家。但是,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地区性过于明显,未能在更开放的环境中推进,尚未形成与国际接轨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难以融入国际性创新网络.

3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对策

为促进高新区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结合产学研发展趋势和高新区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3.1以战略规划引领产学研合作持续发展

产学研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产学研合作过程的重要运用,也是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正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点到线到面,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转型时期,明确产学研的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因此,必须结合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经验,制定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明确产学研合作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以规划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规范开展,引领产学研工作纵深发展.

3.2以战略联盟和合作网络驱动产学研合作国际化

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发展,产学研合作不能局限于区内、国内。扩大产学研合作的外延边界,走出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化道路,是高新区成功嵌入国际性创新网络,逐步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推进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随着产业技术联盟的不断发展,利用现有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联盟或产业联盟,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和大型跨国企业开展合作,成立跨国产业联盟,谋求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另一方面,通过在汉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合作网络,以“请进来、走出去”思路开展产学研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化.

3.3吸引和促进区内外产学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世界一流科技园发展的经验证明: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来推动高新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一方面,依靠辖区高校、科研院所的支持,实施产业与科技的对接。以高新区优化的产业结构,积极与在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优势和学科链实现对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实现本地转化。另一方面,借鉴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项目和产学研合作,鼓励省外乃至国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根据东湖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高新区建立转化基地,借用外省的科技能力为高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3.4以产学研平台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军人才

优秀的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后,如何留住人才,使用好人才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营造引才、留才、用才的综合环境,从而使人才从愿意有为到可有作为,从希望发挥到能够施展。例如,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邮科院等科研院所,凯迪电力、长飞光纤等创新型企业,以国家光电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国家级实验室为平台,引进和留住海外科技领军人才.

3.5借助“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发挥辐射效应

高新区创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应该说既有需要又有可能。自主创新体制和优化产业布局是武汉城市圈作为“新特区”的重要试验内容,东湖高新区作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龙头和示范基地,则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

正如李健[10]教授所说“两型社会离不开两型经济,两型经济离不开两型产业,两型产业离不开两型技术”,两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新区在优势产业上已具有优越的产学研合作条件,为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该结合“两型社会”建设,建立“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实验区”,探索建立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东湖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武汉东湖高新区产学研合作发展情况汇报[R].2009-2-20.

[2]武汉市产学研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武汉市产学研工作发展报告[R].2006-11.

[3]夏亚民,陈丽娜.东湖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区,2007(2):80-84.

[4]王宏斌,陈捷.武汉东湖高新区玩转资本市场[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07-08.

[5]何亚斌.关于产权市场促进产学研合作情况的汇报[R].2009-3-27.

[6]夏斐,李宏.武汉吹响“人才集结号”[N].光明日报,2009-03-02.

[7]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极目楚天论光谷[EB/OL].

/,2008-06-19.

[8]董宏伟.武汉市教育部直属院校专利转化情况调查./,2008-01-14.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一、具体措施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区的中心环节。我街道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目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发展优质教育,完善基础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数字城区,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渗透;构建人才高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一)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创新主体集聚。以知识型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高人力资本、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内外资企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外资研发机构技术创新成果本地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切实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二次创新的能力,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

(二)加强科研合作。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建立健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鼓励联合攻关和开发,促进专利成果转化。有效利用旧厂房等资源建设科技园区,集聚一批科技企业。

(三)优化企业自主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推进计划,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能力。完善技术作价入股、科技成果参与分配激励专利发明创造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发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交易、专利等服务机构,形成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优化创新环境。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等紧缺人才,加快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和归国留学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鼓励企事业单位员工积极参加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到2010年,在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0%以上,中高级技术职称占20%以上。

(五)加强国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国内大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不断提高内资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鼓励区域内企业跨地区投资,拓展国内市场,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扩大同友好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提高对口支援工作成效。

(六)稳步发展对外贸易。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扩大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出口,推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升级,重视发展进口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利用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二、取得成果

我街道全面贯彻落实全区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区,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建成了创业园;二是发挥国际教育园南区在我街道的优势,搭建企业与教育园的合作平台,提供科技人才,科技支持。吴中职教中心校与宏利来服饰,工艺美院与太平洋印务联动。三是辖区企业科研情况:皇冠涂料、开明节能、越海拉伸都拥有自己的专利、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一、“高”点引领,强力推进

(一)高水准定位。在省领导帮助下,南河村聘请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原则,突出前瞻性和科学性,经过反复实地勘察,多方征求意见,编制完成《行唐县南河村精准扶贫产业规划》和《南河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高水平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引领。

(二)高强度推动。一是下手早。在该村确定为省领导扶贫联系点后,省政府办公厅联络员作为“先头部”,察实情、摸底数,提前进村入驻,实地调研,制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为工作组开展帮扶厘清了思路。二是行动快。工作组不等不靠,第一时间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制定帮扶措施,并积极开展外出考察、申报项目、跑办资金、协调项目落地等各项工作。三是决心大。结合村情科学分析,深入研判,明确提出力争提前一年完成脱贫任务的工作目标,以攻城拔寨的气势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三)高效率协作。许宁副省长两次到村调研指导,多次听取进展情况汇报并作出指示,关键节点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省政府办公厅充分发挥组织联络、督促协调职能,省国土资源厅认真履行帮扶主体职责,省科技厅、省科协、河北农业大学积极提供项目支持和技术指导,当地县乡干部靠前指挥、现场办公,村“两委”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形成了高效运转、行动有力的扶贫工作机制。

二、“准”向聚焦,精准施策

(一)情况摸得准,打牢基础。一方面,精准识别贫困。工作组把入户走访摸排和精准识别贫困户作为重点工作,对贫困户家庭成员、生产经营、经济收入和生活情况进行摸排核实,精准识别评估,核定贫困对象,建立帮扶手册,真正把扶贫对象摸清摸准。另一方面,精确掌握家底。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实地勘察等,全面了解村庄产业发展、自然生态、人文地理、历史沿革等方面情况。运用无人机技术精确掌握全村土地存量规模,邀请省农林科学院专家对土壤、水文等情况进行专业量化分析,为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二)产业选得准,多点发力。立足南河村种植基础、养殖习惯,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科学选择扶贫产业。一是改善提升传统种植业。改进改良品种,建立谷子种植示范和脱毒甘薯示范基地,建设甘薯储藏恒温窑,提高附加值,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引进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结合南河村水文地质条件,引进黑皮鸡枞菌种植,实现了当年洽谈、当年建设、当年种植,使近一半的贫困户参与其中,收益可期。

(三)政策吃得准,增强实效。坚持把吃透吃准扶贫政策作为关键,精准对接“五个一批”普惠性政策,切实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用足用好、落实到位,让每一个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认真落实山区教育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培养长久脱贫致富的“希望”。同时争取特殊政策,发挥南河村土地资源优势,通过占补平衡项目,以地生财,助力脱贫攻坚。

三、“新”处着力,创新探索

(一)以新思维谋划新发展。为增强发展后劲,工作组将全部耕地、村庄用地和未利用地纳入土地综合整治范围,整治土地5100多亩,提升改善地力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在整合区块发展上,打破“一亩三分地”惯性思维,将产业发展定位、交通设施互通、旅游资源共享等与周边村庄协同谋划、综合考虑,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

(二)以新科技打造新业态。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向科技要效益、增收益,引进的黑皮鸡枞菌项目,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稼圃麟(霸州市)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智能化工厂栽培技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目前总投资410多万元的项目一期已竣工,建设15个大棚,吸引90户贫困户参加,据测算,仅此一项户年均增加收入3万多元。力争通过2-3年“精耕细作”,将项目基地建成集种植、深加工、物流观光为一体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三)以新模式提升新效能。贫困群众致富缺信息、少门路,仅靠一家一户难以适应市场。省政府办公厅会同驻村工作组超前谋划,帮助南河村在市场营销、打造品牌上出思路、想办法。该村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成立农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黑皮鸡枞菌项目上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采用“六位一体”(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股份合作模式,建立“四统一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来源、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规范、分户生产经营)经营管理机制,贫困户通过按股分红和劳动用工获取收入。

一年来,南河村精准扶贫脱贫取得了积极成效,饱含了各级干部的无悔付出和默默奉献,饱含了当地群众的奋发图强和勤劳打拼,也积累了宝贵经验,收获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是精准扶贫脱贫的前提保障。省、市、县、乡有关单位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精准扶贫脱贫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为南河村发展指方向、明路径,协调问题、解决困难,使南河村在脱贫致富路上走得明朗、走得扎实、走得顺畅。各级领导的关心、各个方面的支持,从根本上保障了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启示二:科学统筹、精细谋划是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基础。工作组将谋划扶贫思路举措作为首要任务,高水平编制完成精准扶贫产业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所有措施都围绕规划制定,所有产业都依据规划布局,量身定做、精准细致。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必须要有高起点、高水平的科学规划引领,找对方向、找准路子,精准扶贫才能扶到点上,精准脱贫才能脱到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