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科学化学主要知识归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科学》习题教学是《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载体。它是深化《科学》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科学概念、揭示科学知识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科学知识。
一、初中《科学》习题教学现状的分析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或者因为自身认识的局限,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中,还不能很好地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意图。
1.习题教学中的不足。
(1)目标定位单维化。习题教学中主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对“过程与方法”重视不够,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习题选择方面,把习题纯粹当成反复训练知识点的载体,以此强化概念,巩固加深所学知识点,习题背景单调,与实际生活脱节。
(2)教学过程单向化。通过大量的习题讲练巩固科学知识,甚至只把习题当成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检测,用题来评价学生,给《科学》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
(3)教学方法简单化,忽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提炼的习惯。
2.造成习题教学不足的原因。
(1)学生的日常作业量较大。调查发现:学生每天作业时间一般都在4~5小时,远远超出了教育行政部门一再要求的初中生课外作业时间一般要控制在1.5小时以内的要求。
(2)课堂讲多练少,强调知识的灌输,不注意学生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学生参加各类课外辅导班较多。
(4)无效劳动、重复性的劳动多,教师在留置课外作业的时候,没有对习题进行精选,以致造成课外作业的重复性内容很多,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学习负担。
(5)教学用书不规范,按照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每一学科只能配备一套由省级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配套练习册”的要求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学校教师组织学生自购练习册现象也仍然存在。
调查还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还要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作业,考试频繁。除了正常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之外,还有学校设置的周周清、单元小考、阶段过关、月考等。这些考试是否科学有待商榷。考试频率过密,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又可能影响学科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初中《科学》习题教学的理性思考
针对在科学习题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借鉴“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初中《科学》习题教学进行精细化研究,开发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习题元素,优化作业设计和内容选择,凸显轻负高质的目标和意图,使习题的效用达到最优化。
(1)习题的设计编选要突出目标定位。习题的设计编选不能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训练,还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训练,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训练,从而实现课程目标。
(2)例题和习题的思维功能要充分开发和拓展。教师如果穷于应付繁琐的科学内容和过量的题目,还不如适当选择某些有意义但有不太复杂的典型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题目多方面的功能,在指导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才智和解题能力。对课本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再开发”,对于理解课本知识的内涵,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反思习题,善用错题资源。错题正是学生学习科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十分宝贵的一种“利教研学”资源。“错题”作为一个载体,解剖它、研究它、转化它,有很多具体的事可做,如错题分析卡、错题资源库、防错探高招、纠错好诀窍,等等,其研究过程师生均可从不同的视角参与。
(4)科学习题的解题思维、习惯和态度研究。“态度”能否属于习题教学的教学目标?“习惯”能否属于习题教学的教学目标?如何把学生的习题训练改进成目标科学、程序清楚、形式多样的优化过程,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三、优化初中《科学》习题教学的策略
1.优化习题设计和精选。由“精选习题”发展到“习题设计”,不仅仅是作业选择方式的变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嬗变。因为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对习题的需求亦各不相同,教科书上的例题、习题并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任教学科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从题目的典型性和规律性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习题的“品位”,同时,还应注意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真正发挥经典习题的多种功能。总地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习题要关注三维目标。在习题的选编、设计中不但要注意培养、训练“知识与技能”,还要注意对“方法与过程”的训练,加强学生对科学情景、过程的分析、解题规律的总结,要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更要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训练。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自觉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识行动,最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学科的兴趣。这是在轻负高质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自觉追求的习题教学的功能。
如在加油站里,驾驶员为什么都选右边的加油站?这一题目可以用学生喜爱的漫画方式展示与密度有关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兴趣引领学生探索科学真理。
(2)习题要有生活性、实践性。科学习题的设计、选取、编制应体现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科技的意识。科学习题一方面要从实际问题出发,习题的选择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相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多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习题,让学生利用感兴趣的科学知识、现象、模型、仪器,解决科学问题,让学生享受解题乐趣,体验成就感,体验科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如右图是两扇玻璃窗户的示意图,右边的一扇被一块飞来的石头击裂;左边这扇同样的窗户被与石头同重的网球以同样的速度击中但却没有裂。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这是一个典型的科学试题,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压力和压强两个概念的区别。但与传统测验不同,本题的背景是日常现象,它测试了学生能否应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习题所创设的情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把科学习题跟生活、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将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注重社会实践,将应用问题科学化,科学问题应用化,让学生很自然地接受身边就有科学,科学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
(3)习题要有典型性、层次性。在选择习题时,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课标要求,尤其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讨论一些典型问题或易犯的错误,通过习题的讲解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在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和重点知识重复率的前提下,同时还要考虑层次性,根据不同教学层次的不同教学要求;在练习的方式、练习的侧重点和要求方面,都应区别对待。要循序渐进,防止不分层次不适当地提高练习要求。
例如,护士用体温计测量一个病人后,体温计示数为38.5℃。然后仅用酒精消毒就去给一个正常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为_______,理由是_______?
此题大部分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解答,或者是答出了温度又说不清楚理由,找不到解题的关键。很显然,学生对于此题没有真正理解,没有形成正确的解答思路。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此题,形成正确的解答思路呢?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系列子问题的方法加以解决:
问题1:体温计在结构上有别于实验室温度计的是什么?
问题2:正因为这种特殊的结构,体温计在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的温度计有什么不同?
问题3:如果不用力往下甩,会有什么后果?
问题4:如果被测体温刚好是38.5℃,缩口处是否还有空隙?
问题5:如果被测体温比38.5℃高,细管中的水银柱高度会有何变化?
问题6:如果被测体温比38.5℃低,细管中的水银柱高度会有何变化?
问题7: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
问题8: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正常人的体温,示数是多少?
在上述8个问题充分解决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此题的解答。这样通过一系列子问题的设计、解决中引导学生逐步得出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不但每一个小问题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同时问题的设计符合启发式和循序渐进的要求,学生能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从中体会到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优化教材例题、习题“再开发”。课本例题、习题的“再开发”,对于理解课本知识的内涵,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一是对例题、习题题目的背景进行“再开发”;二是对例题、习题题目的条件、结论“再开发”。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习题教学中围绕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恰当地引伸、扩展和变更,通过对原题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变换问题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来呈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加深难度,拓宽考查范围,开阔思路,举一反三。通过一法多解,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并抓住这几个简单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三是对例题、习题题目原型题的“再开发”。
3.优化错题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生层面上,可以从收集整理错题、正确解答错题、错题分享交流和创造性地开发应用错题等四个方面进行开发利用。在教师层面上,分析表明:教学中导致学生“重负低分”甚至是“重负低质”的重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备课轻率——教案、PPT;二是误读集体备课,一味拿来主义;三是上课随意,复杂问题更难懂、简单问题复杂化;四是课后狠抓,作业错误率高反复讲、做题强化;五是考后狠骂,考分比别班差严厉批评。
导致这一后果的原因是教学重心后移,研究表明,这些现象在习题教学中尤为明显。要实现习题教学油画,达成轻负高质的目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精心选题,将教学的重心前置。学生曾经做过的错题如果被教师充分利用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途径,这样选题会提高习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题库初步建立后,教师利用错题的基本策略是: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要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好错题本和错题库,特别是复习课,要做到有的放矢,更要在课堂实践中体现错题资源的教育价值。
测试设计上的有效利用,借助学生错题本和教师错题库中的资源,在测试设计中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以便更好地反映学生对原错误的利用情况。
个别辅导上的有效利用,针对学生错题本上反映的长期问题,在进行个别辅导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错误认识突破。
分层作业上的有效利用,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错题本上所反映的共性问题,在进行分层作业布置时,要根据错题本有针对性地选择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的有效利用,借助学生错题本,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反思、互相交流等渠道,提高学生析错与纠错能力、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的能力。
学生的错题集可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一本活教材,对于学生错题集中的错题,特别是学生所分析的错因,可以使教师直接深入了解错题的内因,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备课思路、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一位哲学家曾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
4.优化试卷的讲评课范式。试卷讲评以准确及时,详略得当,对学生有激励,体现学生的主体,并有适度的拓展为基本准则。试卷讲评课的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二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三是开阔解题思路,优选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地来说就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强化学生的应试品质。试卷讲评课的重难点应该是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与解题方法分析。通过认真阅卷,统计并分析相关数据,清楚学生出错的症结所在,发动学生自救自查,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课前要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课堂中要进行课堂调查,师生共同分析出错原因;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根据试卷讲评研讨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试卷讲评课的操作程序结构,在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教学的强化功能、示范功能等的目标指引下,归纳出实现试卷讲评课的基本范式。基本流程如图所示。
5.优化作业弹性设计。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作业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让作业成为学生自立的作业,有个性的作业,以最终实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理想。
A类作业:针对基础较差、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设计,作业的分量较少,难度较低,方法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一个知识点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了,真正减轻了学困生的心理压力,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B类作业:针对基础一般、学业中等的学生而设计,面对的是班级的大多数学生。资料可来源于课后作业和相对应的学习指导训练题。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其变式、判断比较和一般综合题等。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基本技能,完成学习目标,并通过一定量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C类作业:这类作业面对的是班级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业内容属于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智力训练题、提高题及一些灵活性较大的作业。以综合性、拓展性为主,一个题目尽可能安排多个知识点的综合练习。它综合面广、操作灵活、创意性强,让学优生吃得饱,达到拓宽学生思路和知识面,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的目的。
6.优化习题教学的灵活方法。
(1)重视“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在遇到陌生复杂问题时常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思维方式是“回忆”,即搜索脑海中教师讲过的例题类型,看本题和哪种类型的例题吻合,套用解答这种例题的公式,或者直接用这例题的结论进行解答。另一种思维方式是“分析”,是根据题目的文字叙述,把它转化为具体的科学情景,并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科学条件或数学条件,明辨题目情景所体现的科学变化特征,思考科学条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选择恰当的科学规律,运用合适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及时检测与反馈。每节课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课堂上的“形成性课时训练”,或者是“学案”,就是一般在下课前五六分钟时,将本节课新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当堂完成,教师即时给出评价。这是检验反馈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敏.初中科学教学的若干调查与思考[J]. 杭州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2009.
[2]陈志伟.初中科学课程评价的几点思考[EB/OL]..
[3]丘名实.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