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第1篇

实训资源是培养职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践训练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它是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物质基础保障,是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和必要前提条件。根据我们课题组实践和调查发现,教育教学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实训资源是培养职业人才的瓶颈问题。探索和实践培养职业人才实训资源的使用和共享的理论方法,是我们职业人才培养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也是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实训资源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实训资源是指学校已投资建成的专供学生实验实训使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实验基地、实训场所、仪器工具等;动态实训资源是指教师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学生实训任务,确定共享使用的非静态实训资源,如网吧、超市、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等,原本的功能都不是供学生实验实训使用的设施设备,但在不影响原本的功能使用的前提下,供学生实验实训使用。笔者结合多年的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工作实践,探索动态实训资源使用共享的理论和方法。

二、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现实意义

教育教学资源是为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设备等,广义也应该涉及到教育政策等内容。教育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就培养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而言,通常意义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满足培养该职业理论知识的需要,但无法满足培养该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践训练需要。因为,一是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快速调整和不断升级的新局面。二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外国公司的入驻对我国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和衡量都有了新的标准及要求。三是职业岗位时时在推陈出新,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也在与时俱进;四是社会上的工商企事业单位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对工商管理职业人才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此背景下,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实训资源,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无法根据培养学生动态多变职业能力需要及时开设配套实训基地,模式化的一个或几个实训基地也难以培养学生动态多变的职业能力。

有调查资料显示:物流实验室基本上是投资400多万元~1000多万元建的仿真实验室,开展和完成了相关的实训项目,但是空置率较大;而在教育资金短缺的一些高职院校则无法建立物流仿真实验室,或只能建有简单的仓库和货架,开展某些项目实训。建设工商企业管理实训基地也会遇到类似问题。因此,构思如何挖掘、使用共享校内现有的其它用途的场所和设备,开辟、构建具有真实的、变化的、动态的、可操作性的社会资源使用共享平台,既能缓解学院教育经费、实训场所和设备的不足,又能把学院现有归属于其它用途的设施设备利用到最大化,还能借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实现原设施设备的拥有者、学生、学院三方利益“共赢”,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三、构建动态实训资源使用共享平台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是围绕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育。提供必要的实训资源是满足学生的实践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实训资源使用共享的平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主动的利用资源来满足实践的需要。那么,如何为学生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创造条件呢?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工作,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确认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只有基于正确合理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动态实训资源使用共享平台,才可能收到良好的资源利用效果。因此,在探讨构建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平台的方法和技巧之前,有必要先充分分析和确定工商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谓职业人才培养目标[4],就是教师在实施了教育活动之后,学生因此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方面变化程度应达到的指标,如学到了哪些理论知识,掌握了哪些职业技能,提高了哪方面的职业能力。通常,在各年级的专业教学计划里,已经明确了该年级专业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需要将目标分解和落实到不同阶的不同课程,以便具体实施。如在2010年级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里,明确了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背景下,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掌握本专业必备的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基本方法与专业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及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能满足商贸、流通、生产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实训项目

实训项目是针对职业技能目标和职业能力目标设计的。例如,针对培养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的专项职业技能目标,设计的实训项目是:布置学生就某具体调查项目“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针对全面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创业能力、沟通能力、策划能力及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设计的实训项目是:布置学生“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一般而言,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多层次多目标的,分解和落实到不同阶段的不同课程的分目标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与之对应的实训项目也应该灵活多样。例如,为了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思维,我们设计的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三)设计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

在确定实训项目之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设计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即对实训工作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进行通盘考虑。设计实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是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实训项目的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之前,对实训工作总任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通盘考虑和安排,提出相应的实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出合理的工作程序。通常这一工作过程包括确定实训目的、确定实训学生、确定实训内容、确定实训时间和地点、设计实训方式和执行计划、预算实训经费等工作内容。

下面以实训项目“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的实施方案为例说明如下:

1.实训目的。全面训练学生从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包括:⑴训练专项能力:策划能力、调研能力、管理能力、创业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等;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行驶管理职能的方法技巧;⑶训练学生创业思维,实践创立企业的工作程序和管理企业的工作方法技巧。。

2.实训学生:2010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3.实训项目: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4.实训时间:第二学期课内外时间,主要是课外时间。

5.实训地点:校内外的任何场地,根据实训需要随时确定。

6.实训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以设计创业计划书为载体,一案贯通,随管理课程进度同步开展实践训练。

7.执行计划:管理课程的授课计划和实训进度计划。

8.实训经费预算:调研与交通费约100元,问卷与创业计划书印刷费约50元,合计150元左右。

小组成员协商自愿承担此费用。

(四)明确实训资源

在认真分析实训项目实施方案之后,确定需要哪些实训资源。例如,分析上述的实训项目“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的实施方案,需要实训资源主要包括时间、信息资料等。为了获取二手信息资料,需要电脑与网络、书刊与报表等资源;为了获取一手信息资料,需要到校内外各处实地调查,这里需要的场所可能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工商企业、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等,主要利用课外时间实施实训项目。显而易见,此实训过程中,主要使用动态的实训资源。

(五)构建动态实训资源使用共享平台

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与使用静态实训资源不同,这需要使用共享原来功能不属于专供学生实训使用的资源,在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中,不能影响原来能力的发挥。在前述的“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的实训项目的不同阶段实训的子项目不同,需要的动态实训资源不同。这为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笔者在多年的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中,成功地为此构建了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实训平台。其做法是任务导向,一案贯通[3],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某一案件为载体,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而齐头并进,贯通于整个课程活动,如“以设计一份创业计划书”这一案件为载体开展实践训练。

在这里,学生得亲自到网上查找创业计划书的模板和创业信息,得亲自联系调查的个人或单位,并亲自实施调查,通过网络传送电子邮件与教师沟通而不断修改创业计划书,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要进行团队管理和服从团队管理。学生可以在上厕所的时间构思创业计划,小组成员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商讨小组活动内容,在与朋友聊天时寻找创业机会,在上网、看电视、听广播时留意创业信息和思索创业计划书的设计问题,等等。显而易见,在这实训中,互联网络、电脑、创业计划书的模板、创业信息、厕所、被调查的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小组成员本身、吃饭的时间、广播、电视,等等这些本原功能不属于供学生实训使用的资源,都成为了学生实训资源。从而,这一做法为学生构建了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实训平台。

四、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障碍

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是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社会资源,减轻教学资源短缺,实行低碳办学的有效途径,避免了使用静态实训资源的一些弊端,它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提高职业人才教养质量。但是,在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中常常遇到一些障碍。

(一)思维定势,难得领导的认可与支持一般而言,多数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只有具备足够应有的静态实训资源,才能开展实训活动。当实训资源不足或缺乏的时候,就不组织学生实训。在这种思维定势之下,教育行政管理领导不认可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实训活动,因而,在时间和机制上不给予支持与保障。

(二)职业人才实训质量评估标准不具体明确或缺失实训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具体专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但是,笔者调查发现,有些年级专业教学计划中只有笼统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把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能力目标混为一谈,没有明确不同阶段的不同课程的具体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任务。这造成职业人才实训质量评估标准不具体明确或缺失,动态实训的效果评估不完善或缺失,教师组织实训活动动力不足,实训活动随意性较大,如果没有足够或缺少静态实训资源,就不会考虑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组织实训活动。

(三)难于如何制定合理的实训项目和实训方案专业教学计划通常由教研室主任制定,实训项目和实训方案由课任教师制定。课任教师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了解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对于如何制定合理的实训项目和实训方案来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觉得困难。设计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实训项目和实训方案,难上加难。

(四)实训涉及到的第三方个人或单位有时不配合不支持例如,学生想到一个物流企业了解该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时,该企业可能借故工作忙等各种原因拒绝学生调查访问。

(五)实训进度跟踪难度大,实训指导难以到位由于利用动态实训资源实训涉及的人或单价和内容多,实训小组较多,实训指导教师因精力和时间有限,往往难以及时跟踪每小组的实训进度,给学生到位的指导。

五、推进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工作思路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推进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工作。

(一)改变观念,积极为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创造条件任何职业院校都只能在某些专业的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上拥有办学优势,而不可能拥有全部的优势。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训资源紧张是所有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等待教育经费建成足够的静态实训资源之后,才开设实训课程,势必影响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各职业院校应改变此观念,树立静态实训资源和动态实训资源并济的观念,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尽量采用校内外现有的静态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组织实训活动。笔者在工商企业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课程教学的设计能力,为《市场调查与预测》和《管理学基础》两门课程,分别设计了实训项目“关于我高职院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和“设计创业计划书”,为学生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创造了条件。

(二)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职业人才实训质量评估标准不具体明确或缺失是影响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关于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组织实训活动的制度和标准尚属空白。因此需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与建设,其主要工作可从五方面着手:一是职业院校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认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职业人才实训方式,基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实训规划,确定实训内容,按照社会职业岗位标准编写实训教材和实习指导书。二是.以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作为实训质量的最终评价标准。三是由教学主管部门,以专业教学计划、实训课程大纲和学生实训成果(如前述的创业计划书)为依据对实训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四是指导和鼓励及认可教师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开展实训活动,在时间安排、课时计算、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例如,学生在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进行实训时,教师和学生可能都不在教室,教学主管部门对此不能定为旷课,而是在调查确认之后,确定为实训课。五是在对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开展实训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根据投入/产出的效率大小评价和奖励实训指导教师。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实训项目和实训方案的设计,以及实训项目的实施。对于像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这种没有典型、固定的业务流程,而重视实际技能的实训课程,需要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开展实训活动,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专业素质水平。

(四)教材建设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用书都是教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根据教材来安排。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能够方便教师使用共享动态实训资源开展实训活动的教材几乎是空白。笔者和杨凤敏共同编著的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和《管理学基础与应用》第二版(农业出版社出版,2007年教育部的精品教材),填补了这一空白。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第2篇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045)

[摘要]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中国职业教育正在进入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时期,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这个时期最为紧迫的重大任务。电子商务专业,我院骨干专业之一,校企合作重点建设专业,也是辽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以“运营企业真实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零对接”为特色,打造品牌电子商务专业为载体,开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条件、实践技能的创新课程体系构建、职场心态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多维度进行整体设计及改革,旨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中国千强商业互联网企业培养具有项目实战经验的高级应用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

关键词 ]电子商务;特色;无缝对接;职业化人才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6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实习生在我单位的岗位适应性非常强,熟悉电子商务运营流程,对营销推广的各阶段和环节很熟悉,了解到他们在圆梦商城实训项目中,经历了招商、供货商洽谈等环节,所以在工作中与客户的沟通洽谈非常讲究谈判策略与技巧。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实训内容与企业工作任务相统一,希望今后能继续吸收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这是阿里巴巴东北营销中心总经理曹文悦的评价。

为实现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胆改革与创新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重心,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建立长效的、系统的、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建立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高薪就业的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建设、实训课程体系、实训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方法、实训项目平台、实训室建设、企业项目引入、学生实习实践与就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内涵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公司行业技能培训及企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工学交替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办学特色。实现了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1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基本前提

在当前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大形势下,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建设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共同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组成校企专家委员会,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大纲以及制作内部讲义及实训指导手册。

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将3年6个学期的教学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第1、2、3学期的“学中做”,第4学期的“做中学”,第5学期的“校中企”和第6学期的“企中校”。在“学中做”阶段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1~2周的实训教学,同时通过行业专家讲座、企业认知参观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并完成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做中学”阶段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学生是实训主体,项目是实训载体,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通过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学生自主运营“网上商城”真实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行业的基本职业技能,并提高职业兴趣;在“校中企”阶段引入企业项目进入校园,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完成学校人到企业人的转型;“企中校”阶段使学生成为职业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这四个阶段在内容中逐渐丰富、在强度上不断加大、在考核上不断贴近企业的真实项目式教学。

2全真企业化实训教学环境搭建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备条件

电子商务专业已初步建成集学生学习实训、就业指导、创业引导、师资培训、大学生校园商城、行业企业项目辐射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全程全网真实项目运营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进行实训。是目前沈阳最大且有企业真实项目的商业互联网实训基地。实训室的布局与规划均由电商企业项目负责人为我院量身打造。其中,全程全网实训室是让学生掌握各自专业方向的行业工作流程,从而具备电子商务行业基本职业技能;流程实训室分为仓储分拣中心和图像采集中心,是让学生掌握商品E化及仓储物流业务,培养学生图像数字化能力与现代电子物流操作流程;企业协作运营中心主要承接合作企业离岸外包项目,引进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校园便可真正参与到企业工作中。

3电商名企校园行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嫁接桥梁

电子商务专业重点打造“电商企业校园行”活动,通过邀请电商企业高层领导进校园参观、考察、宣讲等活动架设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实训实战项目平台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基本手段

创建东北首个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校园圆梦商城,校园圆梦商城是典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果,其实训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统一,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自上线以来,受上万网友的关注,点击量已突破13万,百度搜索排名高居榜首。一个大学生实训教学平台,正在逐步走进大学校园,正在成为校园师生购物的首选网站。

这里汇集了互联网平台搭建、商品E化、网络营销、仓储、物流快递等电子商务的整条价值链,一切都是真金白银的运营,互联网商学院大二的260多名学生在这里像企业的员工一样工作。

辽宁省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马会杰亲临实训现场向同学们介绍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电商企业用人标准、并用B2C平台作为案例,加上翔实的数据使同学们详细了解运营校园商城的流程。

圆梦商城提供休闲美食、化妆品、学习用品、礼品等日常用品,还提供二手货交易、校园团购等项目,圆梦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服务,也为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休闲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圆梦实行按需求时间送货,一般情况下,当天订单当天送货上门。自营电商未来的趋势是降低物流费用提高收益,所以圆梦也紧跟趋势采用0运费制,不收取任何费用。

圆梦秉承“源自校园,服务校园”的理念,为了满足师生者一站式购物需求,一直在致力于拓展丰富商品品类、快捷购物平台、优质销售服务,圆梦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打造大学生校园第一品牌而努力。

圆梦商城项目使同学们在大一学习的电商理论知识得以转化和应用,营造出全真的岗位和企业环境,使专业教学实现了全真的校内实训,使实训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统一,实现了“毕业与上岗零过渡”,实训课堂成了一家正在校园运营的公司。

通过以学生为实训项目主体,以项目为实训载体的校园商城项目,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行业实战能力及项目运营管理能力,提升专业建设质量,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5参与实际项目是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

5.1出色完成五爱购外包项目

2012年11月,为给互联网商学院学子营造一个更为真实的“实战”环境,引进企业外包商业项目交给学生组成项目组协作完成,首次参与合作的企业是坐落在东北最大商贸物流集散地五爱市场旗下电子商务平台——“五爱购”。目前,由学员完成两大品类共110件商品的图像采集和E化作品顺利通过五爱购验收,并赢得了五爱购市场部一致好评;在这样的实践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就可获得深入真实商业项目的参与机会,了解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企业的工作模式并能接触到最实用的岗位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学生团队完成外包项目期间,电子商务专业实训教师团队负责学生工作情况的跟进,指导学员完成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对以前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提炼,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规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参与外包项目的11级电子商务2班同学吴琼说,通过商业项目的操作,感到自己的经验又增加了不少,并且能够感受到项目团队的真实工作氛围,对平时实训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亲身实践。

为了使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陆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将传统的、单一的理论传授转变为形式灵活多样的专业技能素质综合培养体系,为电子商务行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5.2迎战双十一,承接“国美旗舰店在线客服”代运营项目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活动,发端于2009年的淘宝商城,短短几年内即已盛行于国内各大电商平台,成为一种行业集体行为和商业现象,是以电商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颠覆。“双十一”促销活动已成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零售平台声势最大、效果最显著的大型促销活动。

2013年引入“国美在线淘宝旗舰店双十一在线客服”真实服务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本项目分为岗前培训和项目实施两个阶段。国美在线运营团队为140名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并进行活动全程跟踪指导,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发货时间、沟通技巧及对产品的材质的详细讲解。经考核共有120人正式上岗。自10日21时40分起,120名学生分为三批轮番“上岗”,保证关键的17个小时内有60个旺旺在线。截止到11日24时,学生连续奋战30个小时,实现81.5万元业绩,学生最高单人业绩达到3.03万元。

目前,国美在线双十一项目已经作为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常规大运营项目,2014年的双十一,国美在线天猫旗舰店“双十一”活动纳入到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校中企的人才培养环节,让学生在实战中升华商业互联网业务技能。

2014年代运营项目整体的运作机制更加成熟,由国美在线运营团队优中选优,通过7天,两轮理论+测评+实战模式的培训,从近百名学生筛选出77名学生,分成六个组别,分别在四个关键时间段由77名学生轮班上岗。

截止到11日24时,学生连续奋战20个小时,完成近1万笔订单,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学生最高成单量22万。

在办学实践中,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紧跟行业发展,为满足行业需求,探索出强化实践教学、开展项目实训、参与实际项目的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积极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学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几年来,工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人才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是辽宁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明莉,陈义辉.应用型本科院校“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4(44).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第3篇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一线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等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学生不但懂得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相关岗位所需技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不断改善教学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应具有生产经营功能,不仅完全独立自主运行和生产,也具备教学、培训等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教学与生产有机融合,实行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项目概况

我院在上海市教委、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帮扶下,机电与信息工程系新建电子商务专业。该项目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指导下进行了行业调研,结合遵义地区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并制定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14年正式招生。项目将电子商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建设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独立提出。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通过招标等方式进行流程化建设,于2014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基地建有现代化的图像采集室、生产性实训室、专业实训室,包括高速网络平台的搭建,博星卓越网上支付与结算教学实验系统、网络营销教学实验系统两套专业软件的购置等,总投入近80万元,采用产教融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从事生产性实践,有效促进并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在 “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方面,都起到很好的开拓性和示范性作用。

二、建设原则

1.贴近生产原则

是生产性实践基地建设首要遵循的原则,强调真实性、生产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它的建设要着力打造职场氛围,建设企业职业环境。本着实践环境真实、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系统性的要求,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建设与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实践基地。

2.满足教学原则

生产性实践基地要有生产,但不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生产目标。作为生产性实践基地,在追求效益之外,满足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是第二个目标。在建设内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运转方面要做到“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作业与产品(作品)合一”等六个合一。

3.先进性原则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发展的思路,以产业发展趋势和先进水平为标准,在实施设备、技术水平、管理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能体现高水平、高标准。引进的合作企业应该具有技术水平高、产业集聚程度强的特点,保证实践基地的高技术水平,以达到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标准、新设计的掌握、使用、设计和开发能力的目的。

4.共享性原则

生产性实践基地要实现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真实情景下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及职业岗位能力积累的环境。要获得真实业务,只有依靠企业提供,必须站在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建设生产性实践基地,包括校企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与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等。合作的过程,是学校将人力资源、实施设备、生产场地与企业实现共享,企业将真实业务、先进生产技术与学校实现共享,最终达到各取所需、互利双赢的目的。只有校企双方实现了资源整合、利益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才有生命力,才有利于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三、功能定位

1.“造血”功能

生产性实践基地利用其劳动力(学生)、专业技术的优势,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承接企业相关业务的服务外包,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生产性实践活动,使实习学生不但能学到相关技能,还能获得经济收入,从而变消耗性实验实习为创造效益的生产性经营活动,实现“造血”功能,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与实训功能

利用先进的实施设备、企业的规范管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企业化的实训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

3.创业孵化功能

基地是创业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基地实现创业的愿望。授就业之能育创业之才,电子商务专业在学生就业上有自己的特点。不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设备不需要大块的场地,有电脑、有网络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几十平米的屋子即可。基地建设是考虑到创业孵化的功能定位,基地在建设之初就开辟了多少平方的场地作为毕业生创业孵化园。即是毕业生的创业园,也是在校生的实习园。

4.社会服务功能

4.1培训

生产性实践基地具备生产和教学方面的专家,利用宽敞的教室、完整的实施设备和师资团队可以对外组织短期培训、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性锻炼。培训包括两方面,一是开展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和自主创业人员的培训,二是开展兄弟院校和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师资培训。对企业来说,大量的技术工人的岗前培训在这里进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对学校而言,教师在企业环境中接受培训和锻炼有助于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很有帮助。

4.2职业资格鉴定

对外开展技能鉴定,这是社会服务的第二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师资、设备和场地除发挥培训功能外,还可以申请资质,申请职业资格鉴定。让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员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使他们顺利就业和创业,也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之一。该基地建成后,学院也通过向有关部门申请,获得职业资格鉴定资质,获准针对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技能鉴定。

4.3外包服务

利用生产性实践基地、专业技术团队资源来承接企业的专业技术指导、分包项目等,提供社会服务获得收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质决定的。

四、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生产性实践基地要正常的运行,必须有企业的支持,要找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

要形成一套主动适应,自我调节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以育人为宗旨,建立了“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我们组建了以系主任、专业主任、专业教师、企业负责人与技术人员组成的一个指导小组,聘请两名专职人员作基地的常规工作管理,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包括:基地实施设备管理、企业合作管理、财务管理、业务拓展管理、技术服务管理等。讨论与制作出实践基地的发展规划方案;不定期的组织讨论,共同商量基地的运行和发展问题,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问题,做好教育与和生产的协调等。

2.以契约为纽带,权利与义务并行的运行机制

依托国家对遵义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与政府、企业通过协议等形式,以效益为中心,围绕教学和生产互相促进为目的,以区域电商为基础建立校企共赢的生产性实践基地。管理上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学校有责任承担企业员工的培训任务,并组建团队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有利于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实践锻炼,为专业教学搜集来自企业的真实教学案例,专业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对“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奠定基础。企业的师傅承担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导,确保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功能。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增加企业对实践教学的指导与管理能力。

电子商务有明显的淡旺季特点,作为校方,我们适度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时间等方面做了调整与安排,尽量考虑企业的生产性需求,实行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等管理方式。既解决了企业生产紧的问题,又能让学生得到技能的集中训练。做到企业生产与学校教学两不误。

3.聘用专职管理队伍抓日常管理

实践基地的功能发挥主要靠专门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学校通过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建立了灵活的聘用机制。近一年来,我们聘请了3名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担任课堂与实践教学,还聘请郭晓峰、李洁等电子商务业内人士开展了两次专业领域的专题讲座,要求我们的教师也参加,对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五、建设成果

1.教学中的“教、学、做”实现了一体化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践基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为教学的多元化提供支持,使“教、学、做”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一体化。“做”是核心,紧紧围绕“做”来实现教学过程,用“做”的活动成果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学生可以通过“工学结合”的形式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来完成学习任务。近一年来,我们引进企业项目5个分别应用于《商品采编》、《网络营销》、《网店实务》等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完整的项目教学,让学生实践企业真实业务,通过具体的生产操作提高技能水平。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对于推荐参加相关技能大赛的学生,我们也引用企业真实业务来强化学生,让他们在训练中不断提升技能水平,今年6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首次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取得贵州赛区三等奖的好成绩;9月参加邮储杯电子商务大赛初赛,晋级参加西南赛区总决赛资格。训练中我们除了用仿真软件模拟,还引入企业的真实业务,效果较好。

2.申请开办“黔茗驿站” 网店

根据教学需要,于2015年3月我系在淘宝平台上申请注册并顺利开办了“黔茗驿站” 网店,主要经营正安的特产“琼和茶”,有白茶、绿茶、红茶三个系列。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高级绿茶”、“贵州特产茶”等,在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便能找到“琼和茶”,搜索结果的下方有“zyzytbd(遵义职院淘宝店) 贵州 遵义”,通过搜索结果就能进入我们的店铺“黔茗驿站”。

3.外包服务

基地刚投入使用之初,利用2014年寒假由系组织28名学生承接了来自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淘宝创新实践中心的包括母婴用品、食品、日化品、家用或办公用物品等2000多款商品的详情页设计与制作,之后又不断的承接近5000多款商品的详情设计与制作;至今已与遵义国际商贸城毅启电商服务公司、八角山茶业有限公司、尚澄鞋业,电商中国遵义特色馆,遵义新舟电商金钟特色小镇,包括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卤制品、蜂蜜、辣椒等)、特色小吃、茶叶、服装等的企业进行合作,为他们进行商品的拍摄、图片处理、详情设计,网店LOGO、店招设计,网店装修,宝贝上架等服务。

4.社会培训

我们组建了一个电子商务培训团队,与政府、企业、学院合作,至今已为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 桐梓县、绥阳县等培训了近300名学员,培训内容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学员们通过学习后基本了解了什么是电子商务,怎样做电子商务。培训后大多数学员敢于尝试将自己一直以来的线下经营模式向线上经营模式转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培训工作我们将会长抓不懈,努力为地方经济培养电商专业人才。

5. 2015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关系到对学生的培养方向,面向的就业岗位,创业信心等。目前由于国家与地方的政策支持,通过我们对地方电子商务行业的调研,掌握了地方电商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今年直接能提供的岗位仅遵义市就多达800多个,能从事本行业的人才不足200人,大量的企业在努力的提供条件吸引人才。目前的岗位需求包括:电子商务培训师、美工、网络营销、客服等,当然他们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上手快,各块业务都能懂一点,学习能力强,善思考懂经营管理、团结协作能力强,心理承受能力好的学生。为此我们对2015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如:针对美工岗位增设了《摄影技术》、《平面设计》、《动画设计》、《色彩构成》,客服岗位的《客户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等,针对实训增强了《专业实训》等。

6.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我院与企业根据生产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专业实训与顶岗实践,完成了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运行流程。打算请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专业实训项目、综合实训项目、顶岗实训项目的任务标准。今后教师根据实训任务标准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教学,并按实训任务标准考核。可以达到质与量的同一性,管理的可控性,评价的一致性。避免学生到不同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不一致、工作量不均衡、管理难度大、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的现象出现。

六、展望和思考

在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帮扶与指导下,我们建成了本地较为先进的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践基地,并且正发挥着应有的功能,该基地得到了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士的认可,建成至今,已有多所院校和相关企业来参观考察。该基地的建设,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改革及推动校企合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人才培养;应用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F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高职应用英语英语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仅2016年8月进出口总额就达到三千多亿美元,而电子商务也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万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电子商务第一大国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的诞生在推动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中起到相当重大的意义,跨境电子商务在传统外贸当道的外贸大环境中迅速崛起,其交易额从2011年的1.7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5.4万亿元,年增长速度30%左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不断的稳步快速发展。2015年3月,国家在杭州成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6年1月,增设天津、上海、重庆、合肥、郑州、广州、成都、大连、宁波、青岛、深圳、苏州十二市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随着网络普及力和物流水平的提高,国际人均购买力将不断增强,我国跨境电商将维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应用英语人才需求的变革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掌握外语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具备英语应用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应用在涉外旅游、涉外会展、对外贸易等中。现如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国兴起跨境电商模式,大量的跨境电商平台的兴建,许多传统贸易公司进行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对应用英语的人才需求进一步的具体化――具备电子商务和传统外贸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还需要拥有外贸知识,并且熟悉电子商务的运营,甚至还需具备客户管理的能力。这种变革趋向于人才的综合性,仅仅具备英语或外贸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

二、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应用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国内大多数应用英语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语言+技能”的模式,既为以英语语言能力为主,同时具备外贸、涉外旅游或涉外秘书等技能。在教学中,无法将语言和技能有效的进行结合,许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专项能力,而对于其他能力的培养仅靠开设几门课程来实现,学生无法系统的将英语和技能融会贯通。然而随着跨境电商大发展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应用英语人才的需求变的多元化,院校对学生的过于单一的培养模式已略显疲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多的加入综合性技能的培养,例如:电子商务运行、商务沟通、网络操作、外贸业务等能力。语言是基本的思路保持不变,技能应更多样化,并且将技能与英语有效的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的高度结合。

(二)师资跨境电商实战经验欠缺

师资力量对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既然要培养在跨境电商环境下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那么对教师的要求也会有所提升。然而跨境电商作为专业方向只是近年来才得以实现的,因此目前没有教师具备该专业的学位,极少有教师接受过跨境电商系统的学习。而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专任教师大多来毕业于英语、英语语音文学等英语类专业,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缺少企业一线实战经验,更别提跨境电商的实战经验。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

我国教育部在教办[2010]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要求,各地高等学校应当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然后几年过去了,大学生船业的形式并不乐观,困难重重,其中最显著的既为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增强其创新创业的精神和理念,给予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基础。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企业就业所需人才培养的层面,并未将创新创业思想植入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未能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现如今,跨境电商的兴起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外贸知识和英语能力等方面的技能,实现自我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目标。

(四)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项目建设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的外贸校内实训项目主要以传统外贸业务流程为主,配合综合外贸业务流程实训软件进行软件模拟外贸交易实训,缺乏跨境电商实训软件,学生对跨境电商知之甚少,对其操作技巧和流程更是一无所知,而其他的涉外旅游、涉外秘书等涉外英语实训更是难以展开。校外实践方面主要依赖于校企合作,其中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学生很难接触到企业真实订单,难以独立胜任独立完成外贸订单的任务,对于学生参与的订单并无实质性的奖惩,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观察和旁听的方式进行实践。对此学生兴趣难以提升,而企业对于这种参观式合作也比较敷衍。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改革方案建议

(一)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整合相关课程设置

当前许多传统外贸公司和进出口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由单一的传统国际贸易模式,转向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模式,对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量巨大,企业急需人才开发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因此,制定培养具备外贸、外语、物流、跨境电商销售等技能的人才培养方案刻不容缓。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应用英语人才不再仅限于具备“英语+技能”,而是多项技能融会贯通并熟练运用。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培养学生多项技能的综合实践能力,需掌握英语语言、国际贸易、涉外旅游、涉外会展、跨境电商等专业相关知识,拥有语言交流、进出口业务、国际物流、商务沟通、客户管理、网站运营、国际市场营销、图像处理、商务谈判等综合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吃苦耐劳等优秀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涉外旅游会展、对外贸易、跨境电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课程设置方面要配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切勿将英语技能与其他技能完全脱离,语言训练课程应更多符合实际业务需求;其次,增设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例如图片处理、网站运营、客户沟通等,以便于让今后从事跨境电商行业的潜在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最后,增设跨境电商实践环节,速卖通、亚马逊、eBay是现在较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在课程教学中仅仅纸上谈兵来谈这些平台的操作很难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真谛,因此进行真实交易操作,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跨境电商的运行过程。

(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吸引行业精英进校指导

要解决当前高职院校英语老师无一线实战经验的尴尬问题只能从建设师资队伍出发,对专业教师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才有可能获得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果。所谓“双师型”教师,既为具备教师资格的同时还具备职业资格。在此之前,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教师具有职业资格的并不多,部分教师具备传统外贸公司或涉外旅游公司的工作经验。然而,在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英语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英语和外贸知识,还应拥有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鼓励本校教师走进外贸或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真正投入到业务中去,感受真实的项目流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邀请企业员工走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师生带来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革新,避免让学生所获的知识与行业脱节。目前跨境电商的专任教师少之又少,校方唯有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才能获得跨境电商的教学经验和实战技术。

倡导学校与企业共同设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教师与行业精英共同担任课程教学,共同辅导学生技能实训项目,不断学习,不断切磋,相辅相成,使教师在边学边教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让企业与学校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三)建设创业教学条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在传统外贸时代,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较难实践,然而跨境电商可以很好得调动学生得自主创业激情。可通过学校、教师乃至学生本人寻找本地企业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鼓励学生现在较易操作的平台上进行网上创业,如敦煌网,待技能成熟后,可自行寻找货源,在更多广阔的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较易,如eBay和亚马逊。由于较易都是真实有效的,其中的经验和利益均可激发学生努力、勤奋的创业精神。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团队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或注册跨境电商公司,课内学习专业知识,课外进行实践操作,育教于实践,让学生掌握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意义。

(四)增设跨境电商实践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将传统外贸公司或其他涉外机构引入学校困难较大,有许多的商业机密和操作环节的限制。然而跨境电商是非常适合进行校企合作开发的一个新兴行业,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培养实用型人才,达到信息共享的双赢效果。

目前跨境电商岗位人才缺口较大,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辅助企业完成跨境网络销售、发货、售后等工作,而企业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或创业技能,以及行业最新的理念和信息。学校还能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公司进校,成为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甚至就业岗位,起到互惠双赢的效果。

除了在实践缓解中,课堂教学中也应极力开展校企合作。可完善“双导师”制度,既为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老师。许多院校目前的“双导师”制仅应用与毕业实践环节,并且校外指导老师的指导内容含金量不足,敷衍了事。加强校企合作之后,可将“双导师”制沿用三年,校内指导老师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校外指导老师可利用实践课程和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能真正成为拥有多项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崛起,标志着全球经济通过制造业产业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趋于一体化。高职院校需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时具进,应用英语专业更应根据国际贸易的新形势和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知识技能素质,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适应时展和企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浩,丁红朝.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视-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0):03.

[2]李军征.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6(03).

[3]徐艳艳.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背景下新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5(08).

电商实训教学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 工学结合 校企融合 多层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63-02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理论教学应当是辅助的,实践性课程教学应当是主要的。但是在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往往占据主体地位,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反之,实践性课程体系则处于辅助地位,并且实践性课程在开设中往往处于理论教学的附属部分,结构零散,没有形成科学的课程体系。本文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探讨多层次校企融合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整合。

一、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校内实践性课程缺少整合。尽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实践性学时不能少于50%,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对实践性课程学时要求达到上限66%,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院校的实践性学时不能达到50%。造成实践性课时不能足额开设的原因是教师缺少实践教学经验,校外实践性教师引入不足,实践性课程体系未能构建。另外,实践性课程往往是伴随着理论教学体系,例如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进程表中,国际商业单证英语、国际贸易合同写作在本科教学模式中就是一门理论课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过是增加了若干实践性学时,就成为高职实践性课程。因此高职实践性课程体系是零乱、分散的。

(二)校内实践性课程开设缺少科学依据。校内实践性课程应当是在学生具体就业的岗位群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将学生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进行分解,形成若干个工作模块,每个工作模块形成一个校内实践性课程。但是,目前实践性课程往往只是在本科理论课程体系中生硬地加上若干实践性学时,衍生成实践课程体系。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整合思路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仅是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练习中学习,而且是在工作过程中的实践相结合。

(一)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性课程开设。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性课程开设,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模式。德国“双元制”模式是基于企业工厂和职业学校双重培训实现的,但是在我国工学结合的模式中并不具备“双元制”模式的基础,企业工厂只是要求学校提供适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并未向学生提供培训岗位,因此高职教育很难做到双元模式。生产性的培训模式或者实践性的培训模式是高职工学结合模式可以借鉴的,学生从事的专业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岗位,通过学生具体的工作岗位及与之相对应的技能倒推出相关实践性课程。学生通过工作导向的教学模式学习相关的实践性课程后,再进行综合实训,达到全面掌握国际贸易技能的目的。

(二)推行课证深度融合。推行课证深度融合,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实际业务之间联系还不够紧密,尤其是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将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将国家在行业内已经推行的单证员、外贸会计、国际商务英语和国际商务秘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综合素质证书纳入专业人才质量指标体系中,将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将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

(三)为实践性课程提供相关的硬件支持。国际贸易商务单证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在面试过程中,企业往往会要求学生填写相关的外贸单证,学生在工作初期接触到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要求能够准确填写外贸单证或者根据外贸合同修改相关信用证。因此能够准确地填写外贸单证是国际贸易首要实训技能。在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相关的全套国际贸易单证资料。对外经贸大学开发的simtrade软件是目前进行国际贸易实训较为成熟的软件,不仅包括有全套的国际贸易单证,还涵盖有成本核算、出口退税等国际贸易成本核算方式,可以进行国际贸易磋商、谈判、外贸制单、外贸跟单、外贸结算等相关的国际贸易总和实训。另外,国际贸易实训室还应购买国际金融模拟软件,使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市场外汇交易的规则、外汇交易技巧和国际贸易外汇避险机制。国际贸易谈判软件也是组建国际贸易实训室必备的软件之一。

国际贸易实训的演练模式一般有手工演练、电脑模拟、角色扮演等模式。手工演练是国际贸易实训最常用、最基础的演变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外贸单证进行演练,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国际贸易全套单证分发给学生,由学生进行练习。手工演练的好处是实训室投资较少,效果明显,缺点是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实训,搜集全套外贸单证需要较多的前期准备工作。电脑模拟是目前运用最普遍的实训模式,一般学校都是以相关国际贸易实训软件为基础构建国际贸易实训室。电脑模拟的好处是,教学软件的单证是由外贸行业的专业与企业共同协作缮制的,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另外也大大减少了教师前期的准备外贸单证的相关工作。角色扮演是目前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的一个前沿方向,学生在模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海关、商检、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模拟,相互配合,完成一个综合的实训过程,学生在实训中还能掌握外贸函电、外贸磋商、成本核算等相关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角色扮演对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也需要掌握完整的国际贸易流程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