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众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并注重与鼓励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尝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以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为例,总结我们两年来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做法与取得的经验,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本文探讨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性教学;专题报告;软件工程教学

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第六批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JY2010G09);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1Z00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京教高办20083号)。

作者简介:孙昌爱,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服务计算;王昭顺,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王成耀,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已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虽然是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培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有一段距离[1]。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目前700余所高校都设置了该专业,但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说来,众多高校的培养方案基本相同,没有侧重点[2];在课程教学方面,基本沿袭“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方式;教学内容依然比较陈旧,缺乏学科前沿的最新进展;考试方式上,仍然采用传统标准化考试方式[3]。这样的培养方案与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面,支持与鼓励教师探索研究性教学,众多高校近年来开始设置相应的教学研究基金,如北京科技大学每年资助大约15项“研究型教学示范课”教改项目。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多年来一直从事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针对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我们在“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等软件工程类课程中开展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尝试[1]。本文进一步总结研究性教学实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报告两年来“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学生评价与反馈;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增强研究性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 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

两年前我们开始探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博士生课程“软件测试理论与自动化”、硕士生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开展以专题报告为载体的研究性课程教学尝试。本文以研究生课程“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为例,简要介绍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面向全校的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教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也是难点)是听课学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几乎涵盖了我校所有的工科专业(如电子信息相关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采矿工程等),包括全日制硕士生和博士生、工程硕士生、部分优秀的本科生。来自非电子信息类的学生基本上是首次接触软件工程,而来自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软件工程基础,针对听课学生在软件工程方面基础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做到差别性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共计36学时,教学大纲与课时安排见表1。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考虑到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软件工程(甚至软件开发的经验很少),教学内容中涵盖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学;针对已经具备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安排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与过程等基本内容,同时还兼顾软件工程新进展,包括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

根据实际教学时数与学生特点,专题报告的主题、组织方式与进度稍有变化。表2总结了2009年度与2010年度专题报告的设置情况。

1) 专题报告的主题通常安排在如下几个方面。(1)面向对象方法或技术的新发展,如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面向服务的软件开发;(2)软件工程技术的新发展,如软件测试新进展,需求工程新进展,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3)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或环节,如基于UML的需求分析,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自动化。

2) 通常在课程第一讲中列出本年度拟开设的专题报告主题与进度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报名,一个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鼓励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如果报名的学生超出预期人数时,通常将专题报告优先安排给有软件工程基础的学生。

3) 专题报告的组织方式分为教师报告与学生报告。其中,教师报告一般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介绍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本领域的最新发展(如有足够的教学经费支持,可邀请工业界资深工程师做报告)。学生报告从选题、文献收集、讲稿准备与演讲、回答问题全部环节由学生完成,通常由组长安排与协调报告的分工,任课教师监督报告的进展情况。为了保证学生报告的质量,任课教师在专题报告前组织试讲,指出报告的不足之处。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进行,任课教师主持专题报告,学生演讲并回答观众(包括教师与听课学生)问题。为了鼓励讨论,专题报告中演讲环节不超过70分钟,提问环节不少于20分钟。

在讲授软件工程类课程时,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设置课程大作业环节。课程大作业可选择“专题报告”、“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一个小型实例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很多学生选择专题报告,原因在于专题报告不仅有助于上述诸多能力的培养,而且对研究生后续培养环节(如学位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有很大的帮助。受限于课时,我们不得不限制专题报告的数量。另外,我们发现专题报告是否成功涉及众多因素,报告选题、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的态度与投入、学生的演讲能力、演示文稿的质量、教师的引导与反馈(对专题报告的准备、试讲与演讲等诸多环节的指导与建议)等,其中学生的投入与态度最为关键。

两年多来的经验表明,引入专题报告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诸多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说来,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专题报告涉及的主题一般都是学科发展前沿,由学生完成这样的专题报告,可以领略该领域前沿发展,同时促进教学相长。

2) 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专题报告按照学术研讨会模式实施,学生提问与回答环节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接受。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准备专题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查找资料文献,快速把握文献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由于专题报告的准备与演讲都是按照小组的方式完成的,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

5) 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专题报告要求学生将自己在短期内的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方式呈现给众多听众,并能回答来自听众的提问,这个环节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

2 基于调查问卷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围绕教材、任课教师、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手段、专题报告的投入、专题报告的收获、课程学习的收获、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改进建议等,设计了调查问卷,见表3。其中,问题5与问题6是针对选择专题报告的学生设置的,选择“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的学生回答其他类似的问题。

注册2009年秋季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37人,其中16人完成4项“专题报告”(原计划完成5个专题报告,因准备不充分取消“净室软件工程与形式化方法”专题报告,每个专题由4人完成),121人完成课程论文。注册2010年秋学期“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课程的学生人数为103人,其中27人完成6项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其中部分专题由5人完成),69人完成“课程论文”,7人完成“课程设计”。表4总结了2009年与2010年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为了确认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是否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其中包括(1)不存在适合研究性教学的教材;(2)课时量不足;(3)以考试为主的课程考核方式。调查问题(1)、(3)和(8)与上述问题紧密相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5),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92%和85%)回答不存在或不清楚,仅有小部分学生推荐了合适教材。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合适,少数学生(2010年仅为5%)认为深度不够;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5%)认为内容过多。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5%和89%)赞成采用开卷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只有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5%和11%)反对采用考试的课程考核方式,并且给出了反对的理由。

调查问题(2)和(4)与学生对任课教师以及课程教学手段的满意度有关。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6),绝大多数的学生回答任课教师胜任课程教学任务,只有1名学生(2009年)回答仍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88%和95%)满意课程教学的手段与方法,很多的学生认为专题报告的教学形式新颖,部分学生觉得可以进一步增多专题报告的数量;少数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12%和5%)认为还需进一步改进。调查结果表明,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能力与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到学生的认可。

调查问题(5)和(6)试图了解学生在专题报告中的投入与收获情况。返回的调查问卷中(见表7),超过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超过15小时(或阅读文献超过10篇);少于半数的学生回答专题报告投入少于15小时(或阅读文献不超过10篇)。然而,100%学生认为专题报告收获大,相当多的同学回答锻炼了文献搜索与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讲稿准备技能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但部分学生投入不足,影响了专题报告的质量。

调查问题(7)和(9)与本课程学习的收获与改进意见相关。返回调查问卷中(见表8),绝大多数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均为92%)回答收获较大,相当多的学生反映对软件工程有了新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8%的学生未回答课程学习的收获。半数以上的学生(2009年和2010年分别为68%和54%)对课程教学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如部分学生提出应增加案例分析、增加课时等。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有较大收获,部分教学环节仍需进一步改进。

基于上述学生评价与反馈的调查结果,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有助于培养诸多的创新能力,包括主动学习能力、文献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等。必须指出的是,从专题报告中受益较多的前提是,学生能够认真对待专题报告并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开展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水平,还应熟悉学科前沿发展情况。此外,开展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限制,如建设合适的教材、适当增加课时、鼓励灵活的考核方式等可以促进研究性教学效果。

3 关于提高研究性教学成效的几点建议

为了使研究性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我们认为如下几点非常关键。

1) 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配合与投入研究性教学。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并认真对待。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实质成效令人怀疑。国外(如德国、荷兰等国家)在本科生层次上已经广泛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发现我国学生在专题报告环节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不足,缺乏对学术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

2) 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与教学评价制度以适应研究性教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要求任课教师(研究性教学的设计者与实践者)不仅熟悉传统的教学内容,而且要花相当多地精力组织学生探索前沿领域,辅导学生准备专题报告。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投入增加了很多。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与定额教学工作量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发挥研究性教学的积极性。

3) 制定有助于研究性教学的合理培养计划与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研究性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革新,它牵涉到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授课规模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大部分高校的培养计划是“大一统”,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课程设置零散、部分课时量设置过少;课程考核仍强调以考试为主;授课规模庞大[3]。如不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性教学实施起来必然举步维艰。

4 结语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尖端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我们探索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并在北京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类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取得的经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并分析了学生对研究性教学的反馈与评价。基于已有经验与学生反馈,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性教学的质量与成效的建议,此项调查及探讨基于专题报告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与举措对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昌爱. 面向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1):37-40.

[2]陈笑蓉. CDIO模式的软件人才培养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23):45-48.

[3]孙昌爱,骆四铭. 适用于软件工程技术的高质量教辅并重的小班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8(20):25-28.

Seminar-based Exploratory Teaching: Practic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SUN Changai, WANG Zhaoshun, WANG Chengyao

(Schoo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普通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已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当前,学校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普及体育及其健身理论,就必须把握好保健班学生体育这一环节,保障其接受体育教育的均等机会。为此,笔者从构建高校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保健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编制等几方面提出了一点思考,为完善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提供参考。 

 

一、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保健体育与保健体育课 

保健体育教学是通过对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等有关知识的传授, 帮助学生懂得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鼓励学生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引导学生合理而明智地利用已有的保健措施, 养成有益于健康的锻炼行为,并知道在必要时,如何寻求适当的帮助,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有某种疾病(暂时性或终身性)和身体某部分器官存在某种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 

2、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采取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 对由精神压力和冲突引起的心理障碍和躯体性不适反应,进行预防性教育和处置,以便达到指导青少年讲究精神卫生、帮助解决心理困惑、预防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心理变态。高质量的保健体育课教学,可以改变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的作用。保健体育课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虽内涵不同, 但它们的确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对高校病、残、弱“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要做到身体与心理健康教育合二为一,才能符合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保健体育课的现状 

1、对保健体育课认识不足 

教育部于1992 年、2002 年先后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已把保健体育课列为高等学校体育课的一种类型, 并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2、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的组织与方法针对性不强 

普通高校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都不一样, 但大同小异。说明多数学校已认识到身体康复,不仅仅是生理机能的康复,更是通过体育手段,增强对生活、学习的信心,形成积极的期望。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校把许多中国传统的养生、康复手段拒之门外,只有少数学校在开展,其原因是:多数教师因以前没有触及过此类教材,而不能适应教学。此外,多数学校未能安装健身路径等器材,康复体疗器材匮乏,不能更好地、各尽所需地开展体疗康复运动。由此可见,保健体育实践部分选择教材单一,重统一轻个体差异,这就很难激发保健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难以体验到保健运动的愉悦感, 其影响学生终身健身习惯的养成。 

 

三、保健体育课课程的构建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树立新的保健体育教学思维模式 

加强对高校保健体育课教学的组织领导, 重视体育保健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实施力度,并推广传统康复、医疗体操及适应性康复体育的教材。任课教师加强对传统医疗体操,如练功十八法、八段绵、五禽戏、易筋经等进修学习,以适应教学。同时还应打破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逐步走向以增进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终身锻炼能力和习惯。将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有机地结合,构建一种新型的保健体育课教学模式。 

2、完善残疾体弱学生的教育体系, 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残疾人体育教育纳入本地区教育总体规划, 建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 使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向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结合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现有的学生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调整, 以便教师对各类残疾学生进行有效教学, 使体育保健课更加符合残疾体弱学生个体的需要,适应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要求。 

3、构建合理的保健体育课教材体系 

保健体育课教材的选择和构建, 应根据保健体育课程目标,在充分考虑保健班学生身体特点的基础上,选编教材。从保健体育资料及目前病残学生的现状看,保健体育课内容应包括保健知识,即为保健理论部分;身体练习,即为实践部分;个人选用部分,即为终身体育能力(自己创编锻炼方法组合或擅长项目的某此创新)。高校病、残、弱学生的康复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而且需要营养和生活卫生方面的配合,因此,保健体育课理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身体练习的内容应根据个别情况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选择。 

4、建立合理的保健体育考核办法 

客观地评定学生的成绩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考核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在校期间体育水平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考核评价来提高高校保健体育教学质量。高校保健体育课的考核应根据教材内容体系而定, 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体育项目相结合,对病、残、弱学生加大课外体育活动考核比例,以创编锻炼方法组合和擅长项目选择考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做到以人为本,遵循病、残、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四、总结 

总之,新形势下的高校残疾体弱的体育教学,要将“康复、保健、健身”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掌握康复、健身的基本手段、方法和保健的基本常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与保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晓阳.关于健康教育内容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2,(4). 

[2]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教育部颁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 

[4]虞荣娟.高校运动保健教育的几个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6,(5). 

[5]于蕴,虞荣娟.对普通高校身体病、残、弱学生开设保健体育课的探讨[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1,(2). 

[6]邹继豪,等.面向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与内部保障各有优势与缺陷,高等学校作为学术自治机构,必须构建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目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在由谁来保障、保障什么、如何保障方面认识不足,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分工协作的保障主体,在输入质量、过程质量、输出质童和系统效率上进行保障,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从而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1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及其优势与缺陷

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是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或者是专业进行质量审计和评估活动”。亦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也就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以高等学校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学校及其专业教育质量进行审查与评估的活动”。还有学者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概念具体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三层含义,一是实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二是高等质量保障具有连续性,追求质量达标,达标后又改进标准,不断进步;三是质量保障手段方式具有多样性”。综合以上几种观点,可以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界定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评价与质量控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是在两者的基础上,促进高校达成教育质量目标,满足相关群体的利益的过程。

按照质量保障的主体,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可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外部保障主要指政府保障和社会保障,内部保障指高校自我保障。政府保障主要通过教育职能部门对高校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质量督查、质量评估和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并把质量检查和评估的结果与学校的利益进行挂钩的方式来保障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其主要手段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机制。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民间机构或政府授权中介性机构,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并通过对高校进行排名和评议等方式,为高校反馈意见,促使高校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是指高校自身高度重视质量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机制,采取积极的手段和措施,对教育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和反馈,从而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政府保障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加之行政力量的推动,约束力很大,但由于这种保障的方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容易忽视各类高校的特殊性。社会保障的优点是比较客观公正,同时可以把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及时反馈给高校,加强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联系与交流,但这种质量保障权威性不够,并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比较专业性的民间机构,导致这种保障方式常常流于形式。高校内部保障的优点是有利于针对高校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建立比较具有操作性的机制,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当然这种保障也有不足之处,如这种保障容易造成主观性,忽视外界对高校的期望和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政府仍然高居教育质量保障金字塔的顶端,发挥主要作用,高校还主要听命于政府的指挥,直接面向社会和市场,自我约束、自主质量管理还很不够,高校作为与政府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平等保障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阎。

2构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意义

前面提到,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分为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外部保障主通过政府的政策、立法和管理机制和社会的评价、排名等方式实现的。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日益多样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对教育质量保障难免缺乏针对性,加之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类高等教育的政策还处于逐步完善中,政府论证、出台和实施政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教育质量进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出现大量不依靠政府的财政性拨款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所以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的手段去激励教育质量建设的措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再者,目前虽然我国出现了一些社会中介组织,通过社会评议、大学排名的方式对高校教育质量建设施加影响,但由于这些机构出现不久,专业性不强,对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欠客观和公正,且不能准确地反映社对高等学校人才规格的需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明确质量是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自觉主动地保障教育质量,把自身放在质量保障的主导地位上,构建以内部保障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体系,并通过自我积极的努力而实现高质量的教育,从而赢得社会的赞誉和人们的信任,获得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从高等教育本质来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工商业产品质量相比,除了要求获得外部的认可外,还须具有超脱世俗的内涵。这是因为大学是探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虽然现代大学己经从象牙塔走了出来,但仍然具有学术自治的传统,所以其知识传授与创新活动依靠自我约束。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说:“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外界的压力。”体,1987年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指出:“高等教育质量主要靠高等院校在维护与提高标准上所作的贡献,虽然政府和消费者可以建立种种体制对高等院校进行保障,但是毕竟高校自身才是质量控制的中驱,外部对高等院校的保障主要是通过制度和财政拨款等方式实现的,但这些方式并不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在国外流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中,西发达国家往往是通过将质量评价与政府的财政拨款直接挂钩的方式对高等院校的质量进行控制。但这些外部保障方式,并不是主导方面,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基本依托高等学校自身的自觉、主动的质量管理行为和措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在教育质量建设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战略等等,是通过自我检查和监督来保证的。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自主权增大,国家对高等教育开始由集权管理转向宏观调控,高校取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增强自身对教育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自觉性。实际上,外部保障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也只有在高校的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才能实现,比如说,我国教学水平评估,就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的。

3高等学校如何构建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高等学校质量内部保障的最终目标是高等学校自身通过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管理和评价,发现制约质量提高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改革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内部保障体系是由涉及到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各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和环节所组成的整体,这主要涉及到由谁保障、保障什么、怎样保障三个方面。当前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中的三个主要环节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保障主体不明确,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障机构职能不明确,质量管理行为不协调,各所高校纷纷成立了关于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专门机构,如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学评估办公室等部门,但这些机构的设置缺乏制度保障和固定的运行机制,组织成员多为兼职,这样的多主体下教育质量保障的效果难以保证,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另一方面,质量保的具体人员角色错位,由于学术权力弱化的情况普遍存在,学术管理的质量保障本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但行政人员代为行使这方面职责,使得教育质量最关键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由“局外人”保障,自然严重影响教师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许多高校对于教育质量保障的内容不明确。如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队伍建设不力,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得到科学论证等等,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些方面才是教育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许多高校大谈要保障质量,却不知如何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顾此失彼、“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学校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例如,许多高校在内部评估机制方面,对评估技术手段缺乏科学的论证,评估的过程存在随意性,评估对象存在被动性。信息反馈机制方面,教育质量保障信息交换渠道不畅通,在外部竞争加剧的环境下,高校不能积极主动与外界交换信息,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由于信息交换不畅,使高校内部各部门对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总体把握,形成片面看法,采取不当措施。如何进行教育质量保障己成为制约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这些问题在有些高校甚至己经成为综合症,严重制约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和提高,有学者就把这些情形概括为:“松散的部门联系,微弱的教师保障,缺乏学生的参与,严重的传统约束”。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探究教学作为与知识授受教学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来已久。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由此可见,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就教学体系相比,探究教学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体现了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具有新颖而丰富的内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要实施好探究教学却并非一件易事,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经常出现教学目标制定都是探究式教学理念,课堂实践中则是“穿新鞋,走老路”。灌输、记诵、被动接的本质并没有多大改变。这样想要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恐怕很难达到了。这中间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核心是我们老师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正是基于这种事实,我校于2010年12月申报了――空间与几何领域中“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得以立项。旨在真正解决小学数学空间与几何领域中几何概念课堂教学中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得以改变;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意识提高探究能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课题围绕五个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即:“空间与几何”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对 “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 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不断完善“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从而构建我校“学科教学特色”,真正凸现我校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特色,塑造富有个性的品牌学校形象。

(三)研究目标

1、成果目标

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特色的发展,全面构建我校的“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特色。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明确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揭示自主探究性学习与发展学生能力的关系。进一步凸现我校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特色:探索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特点;继续优化自主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开放性、探究性、智慧性。构建自主探究性评价体系框架。

2、教师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真正树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质量观,促进教师在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中实现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3、学生目标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捕捉和发现生活、学习、大自然中的有价值的思维对象及问题;具有积极实践、乐于探究的愿望,能掌握独立解决问题一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精神和合作能力,初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成长会学习会创造的智慧型人才。

(四)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美国数学教育界在80年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建构主义数学学习理论指出,数学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于教师所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按照建构的观点,教师应该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建构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传授不应是力图从书本上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他应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体育教学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特征及内涵

收稿日期:2006―10―24

作者简介:张译文(1972―),女,籍贯,广西柳州,广西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高等教育学硕士。

成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成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关键是看成人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如何,尤其是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必须为教学工作服务。尽管这些工作的质量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也会对人才质量产生影响,但影响和关涉人才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成人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也是成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命线。为此,成人高等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一套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形成严格规范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以确保教学质量。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永恒的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引起了世界高等教育界广泛的关注。特别是中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关注这一主题尤其显得迫切和必要。教学质量的生成,是诸教学要素优化的结果。要确保教学要素的优化,健全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要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又有着其独特性。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独特性

1.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控制的要素特征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是一个综合性指标,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多种要素,学校的教育环境、实验、实习设备的情况、图书条件、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等硬件因素和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办学思想、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时的安排和教材建设等软件因素可视为学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学生的自身条件、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智商以及在学习中所能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等等可视为学生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它认为高水平的毕业生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也关系到我们的培养目标的选择。因此,我们的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是社会需要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由此归纳,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函数体系。如何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考察教学质量变化,是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评价,我认为它是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仍然由教师、学生、教材和其他教学物质条件因素(实验、实习、图书等)以及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非教学物质条件因素所组成。影响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无疑也应该是构成教学系统中的各个基本要素中最活泼的两个要素:老师和学生。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的重点是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策略体系等的监控及评价。

综上所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保障体系重点应如图1所示。

2.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结构特征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包括: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近几年的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中体会到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应从教师专业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各方面做到监控和评价并重、对教师的监控、评价和学生的监控、评价并重,这样才能科学和比较符合实际地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正确的监控和评价。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结构参见图2。

在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中,常常着重于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和评价只是注重考试成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规格、素质、能力的要求和毕业生自谋职业的压力,不得不使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应针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修改教学方案,注重能力素质培养,增加素质教育体系,积极推行“多证制”,例如:推行除毕业证外鼓励学生在本专业上通过培训考试获得其他证书,如监理、会计、工程核算、汽车维修、驾驶等证。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内涵

从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活动来看,学校的工作有许多方面,但所有工作必须为教学服务。因此,其他工作服务的好坏不仅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会影响其工作质量。成人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教学观念体系、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管理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等)、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设备、实验室、校园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工作。因此,我们除监控教学这一事物“内部因素”外,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影响的“外部因素”也要予以考虑。因此,在实践操作层面,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调控系统、教学评价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等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各司其职,协调运作。

1.教学调控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教学调控系统是成人高教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系统的一级子系统,负责分析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提供的反馈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相关的教学质量控制点如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执行等的运作。它直接影响或决定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系统功能的发挥。该系统按调控的范围及功能又可分为学术调控子系统和行政调控子系统。

(1)学术调控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学术调控子系统由校学术委员会及其分委会组成,成员主要是学校各学科的有关专家。其运行是从专家的角度对成人高教教学实施调控。该系统受行政调控系统的领导,并为行政调控系统提供信息及决策咨询。

(2)行政调控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行政调控子系统由普通高校主管成人教育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组成。与教学有直接关系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有校、成教院、系,该系统在成人高教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和指挥中枢作用。

2.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教学评价系统负责对教学质量的产生、过程、产出实施全程、全面评价。评价系统的运行需要拓展教学评价主体,明确教学评价内容,确定教学评价标准,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全员、全面、全程实施教学评价。

(1)拓展教学评价主体,全员参与评价。要想发挥教学评价的“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管”的功能,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全员参与评价是必要举措,这同时也是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一般而言,不同的评价主体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特别是目前,学生评价在运行机制上仍然是“形式主义”,有过程而无结果,学生的要求不能及时反馈并得以重视。有鉴于此,拓展教学评价的主体,全员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公正性、权威性。

(2)明确成教教学评价内容,全面进行评价。根据教学质量产生模式说,分析影响要素,我们可以把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三类:教学投入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结果质量。以此为基础,有利于我们进行全面评价。具体来说,可细分为以下指标:德即思想政治品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责任感等;智即智力和智能,主要包括他们的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的收获;体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确定成教教学评价标准,形成指标体系。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必须统筹成人高教系统内外的需求,坚持外适性标准、内适性标准与个适性标准的统一。所谓外适性的标准,是指成人高教教学质量对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所谓内适性的标准,是指成人高教教育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质量的取得遵循成人高教客观规律的程度;所谓个适性的标准,是指成人高教教学活动对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质量标准因专业、课程、年级而异,要由各教学单位与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协商制定。此外,教学评价标准还要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评价指标,形成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4)丰富教学评价形式,科学实施评价。教学评价的形式有多种,依据教学评价机能分类,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依据价值标准分类,可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分类,可分为状况评价、人力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依据评价是否采用数学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可分为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等等。评价形式不同,评价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而评价形式的选择最终取决于教学评价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现实需要。

3.教学信息反馈系统的构建与运行

成人高教教学信息反馈系统负责收集、整理教学评价系统的评价信息以及来自教学过程、社会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反馈到教学调控子系统。因此,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应当包括:成教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成教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校领导、专家、成教教学管理干部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成人高教社会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

(1)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学生评教是普通高校成人高教开展教学管理,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人高教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主要运作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系为单位,抽取班级优秀学生建立学生信息员小组,建立学生教学信息联络员制;其二,形成每月汇总,整理《教学日志》制度;其三,形成系、教研室,成教院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制度,采用逐级向对口上级教学管理部门的信息反馈方式。信息处理方式为由系或成教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向任课教师直接反馈。其结果,一方面向任课教师反馈,促使其扬长避短:另一方面,给予排序前列的教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晋升职称方面享有优先权。

(2)成人高教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建立成人高教教师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目的有三点:其一是获得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学风等信息;其二是推动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其三是严格要求教师履行教师工作规范,尽职尽责。教师教学信息联络员反馈的信息经成教院相关部门反馈给班级辅导员,并由其及时向学生反馈,加强教育和管理。

(3)校领导、专家及成人高教教学管理干部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该子系统的运行机制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建立校领导、专家和教学管理干部(成教院、各系分管教学的系主任)三级听课制度;其二是建立由成教院相关部门组成的教学信息收集小组;其三是开展常规教学检查和专项教学检查活动。以上三个措施所获取的信息由专家评教系统处理,其结果既可以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和教师的年度考核提供可靠的依据,又促进了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4)成人高教社会教学信息反馈子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该子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四点:其一是定期向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表,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性、知识掌握状况、技能改善状况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反映和评价,改善教学管理;其二是建立校友信息员网络,通过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亲身经历,向学校反映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新要求以及对原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建议等;其三是开展应届毕业生质量调查和衡量,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达到了学校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其四是结合招生宣传定期派专人到各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质量实地调查,并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基本掌握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是否合理,并在精心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专业学科设置,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及管理,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并更加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完善成人高教教学质量内部保障系统的运行机制是进行系统调控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l〕马东太,王晓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完善.中国成人教育,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