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浪费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卫生间冲水控制系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进。从最初的人工冲水,到拉闸式、脚踏式冲水,再到较新的红外感应自动冲水等。
然而,通过个人体验和社会调查,我发现这些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反映在因不主动冲水导致不够卫生,手柄、踏板、红外感应失灵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以及自动冲水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导致经济性较差且不利推广等。
我从环境卫生保护与资源节约出发,尝试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马桶。
一、研究目标
出于方便、卫生、节约及便于推广的角度,我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全新的门控式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马桶,即一种利用门轴的自然转动来控制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的装置,实现人使用卫生间出门时自动冲且仅冲一次水的目标。
二、研究内容
通过分析人进出卫生间的行为习 惯,利用人进出时门的两个不同转向的运动,确保仅在人用完卫生间后,向外推门时冲且仅冲一次水,而进入向内推门时不引发冲水装置。并且为保证人进出后引发的门的自动关合,设计了配套的门的自动回归装置。
三、研究方法
在前期研究阶段,采用资料分析法收集和分析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装置相关资料,制定工作计划。
在社会调查阶段,采用问卷调查法制作调查问卷,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在方案设计阶段,采用方案对比分析法,先完成一种由门把手控制的自动冲水马桶的设计,然后参与讨论一种压控的自动冲水马桶的设计,最终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完成一种全新的门控式公共卫生间自动冲水马桶,满足了方便、卫生、节约及便于推广的要求。
在模型制作阶段,采用实践检验法完成模型制作,验证方案和设计的可行性。
四、研究方案
马桶自动冲水装置还包括转动门轴5,它能带动门板做180°运动,门板上装有自动回复装置,当门板关闭时,转动门轴5和门板处于自由状态。
如图2所示,滑动导电装置11由一根导电的金属条(游离部)11a和一个塑料杆(支撑部)11b组成,所述金属条11a固定于塑料杆11b且二者呈90°夹角(支撑部11b和游离部11a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锐角或钝角),塑料杆11b置于转动门轴5上方并与其轴向连接。
五、研究成果
2.技术科学合理。自动冲水系统包括转动门轴、低压滑动开关电路、高压制动电路和马桶等部件,通过转动门轴的运动带动滑动开关装置的闭合,从而引发高压电路控制马桶冲水,并且已完成模型制作,证明方案和设计的可行。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目前有400多座缺水城市,年缺水量高达6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多达2000多亿元。以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为特征的水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渴的北京
从1999年开始,北京面临水资源紧缺。2008年,从河北引进2.25亿立方米“河北水”使紧缺得以暂时缓解,今年年中这批“河北水”将饮用完毕。“原规划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引10亿立方米水量到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缺水状况。”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表示,由于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推迟到2014年,使未来6年北京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更加严峻。
按照原计划,南水北调工程将在2010年给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但是,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在去年年底宣布工程推迟5年,须到2014年才可使南水北调水进京。
北京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说,北京将采取调整水价、出台节水奖励办法等措施缓解用水危机。与此同时,北京还在积极准备从河北、山西等地购买“外调水”工作了。据中国水网的调查报告,2008年北京市总用水量为35.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亿立方米,地下水23.4亿立方米,再生水6.2亿立方米。
在上述的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中,还有相当部分是从河北调来的“外调水”。如今,北京地表水水源只有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这两大水库供水占地表水的2/3。而随着连年干旱,这两大水库的蓄水规模也逐年下降。密云水库从原来汛期蓄水40亿立方米,到现在蓄水规模在11亿立方米左右。
据北京市水务局人士介绍,北京每年都从河北和山西调一定规模的外调水来支持北京。2008年的3亿立方米为最大规模,平常每年外调水规模在7000万立方米左右。
但如今这一计划遇到了不小难题。河北水利厅水资源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河北调北京的3亿立方米水还没有最后完成。按照计划,供水工程可能持续到今年的6月份。另外,今年春天河北大旱,黄壁庄和岗南水库大规模放水,保证当地耕地春季浇灌。
目前,河北省廊坊、沧州等地缺水非常严重,河北省正在加快修建水利工程,将石家庄附近的主力水库水调到河北东部比较缺水的地区。与此同时,河北省今年年初还制定了《河北省严重缺水方略和近期实施意见》,将从山东引黄河水作为河北抗旱的主要策略。
山西作为北京另一个外调水主要来源,今年水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据前不久召开的山西水利工作会议上透出的消息,今年山西遭遇了冬春连旱的情况,全省受灾农田高达3100万亩。山西省已经投入数亿元作为抗旱资金,在情况下,指望山西一省今年给北京大规模调水,也不太现实。
商品水价还未市场化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破解首都缺水难题的最有效办法。为此,今年水务部门将严格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万元GDP耗水再降5%。目前,政府机关部门已接到每年用水量降低5%左右幅度的通知。与此同时,北京市还将在近期召开水价上涨听证会,准备上调水价来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水价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个部分。“自来水水费”则指工程水价,也可谓“商品水价”,因为此时的水不再是自然界中的天然物,而是经过人类物化劳动后形成的人工水体,具有了自身的价值。
2001年以来,北京连续4次调整水价,综合水价从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水价与油价不同,并不实行全国统一价,而是根据不同城市通过听证自主确定。而各个地区的水质差异也导致水价无法统一。从环保角度和最大化利用水资源角度考虑,污水处理费未来也存在调高的趋势。
目前,上海的水价上调已经进入了听证会阶段。在4月27日由上海市发改委召开的听证会上,有两种水价调整方案被提交。同时,北京的水价上调呼之欲出,此外包括沈阳在内的多个城市也在酝酿提高水价。
在上海市发改委召开的水价听证会上,提交听证的水价调整方案有两种:第一是单一制上调52%;第二是阶梯式累进调价。通过提高自来水水价来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成了上调水价的主要目的。
根据最新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供水价格为每立方米3.77元(含污水处理费),比上年同期提高4.7%。但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水价上调,一方面可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另一方面可缓解水厂的运营亏损。目前,自来水企业的普遍亏损似乎已得到了业界的认同。1998年,原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制定的《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确定了城市供水价格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加上8%-10%利润的构成原则。1998年以来,自来水价的平均增幅接近7%(包含了水资源费的增加),但是几乎没有多少城市的供水公司实现了8%-10%的利润。以上海为例,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成本监审确认,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4.18亿元,净利润为-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
一、地理学科的环境教育内容丰富多彩
初中地理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环境内容中的很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工业的发展、人口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热情。
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通过对环境问题的起因、现状以及带给人类的危害进行讲解,使学生们对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环境状况有更多客观的认识。同时,在地理涉及到环境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记录下环境问题,回来后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试探着寻求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办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人和自然关系之间的矛盾,使同学们对于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破坏和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的更为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对加强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道德意识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通过讲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任意排放有害物质、过度开采各种矿藏和地下水……使环境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这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让学生明白: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甚至加倍惩罚,努力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环境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引导学生形成对环境负责的行为习惯,能够自觉地关心周围环境,保护环境,从而为周围环境的改善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自己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报、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注意保护环境,努力做一名环境的保护者和宣传者。
二、地理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地理学科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采用讲述、图片、录像等方法,还可以开展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竞赛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调查报告会、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理解的更深刻。在这些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寻找新的环境方面的事例来支持他们的论点。例如在讲授“森林资源”时,先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考察大蜀山的环境状况,在上课时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大蜀山以前被破坏的录象片,再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课本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将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些教育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已知理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善于抓住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植树节、世界生态年、全国城市节水日等机会,向同学们宣传要保护好人类良好的生存条件,呼吁周围的人们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师也可利用这一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宣传活动,如可以引导学生为保护绿地不被他人践踏而写一些“我为您提供荫凉和美丽的环境,请您不要回报我无情的一脚”、“请您脚下留情”、“小草正在睡觉,请勿打扰”等教育性的标语。
关键词: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89
1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存留的一些问题
1.1 生态文明建设中土地利用集约型机制的匮乏
在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国内每年不断增长的建筑用地需求和建筑用地的整体审批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在持续的延伸,相对来说,国内的土地管理系统却异常的粗放,一些很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在中国土地资源的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低密度和分散的特点也十分突出[1]。此外,由于中国的有限的耕地后备资源存留现状,再加上近几年的耕地面积飞快的减少,这也导致了国内农产品的供应接近危险边缘。
1.2 生态文明建设中矿产资源管控机制的匮乏
在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很特殊,主要位于生态脆弱的地区。国内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为煤炭,而更加高级、优质、容易利用的化工能源却相对稀缺,中国资源分布和整体结构的发展已经慢慢地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此外,国内矿产资源结构的优化和一些气候上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抵触。中国相对简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一些地方反复挖掘开采的问题非常严重,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矿产资源管理必须强化优化[2]。
1.3 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地质灾害预警机制的匮乏
基于中国的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但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稳定控制项目却相对不足,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相对落后,整体工作停滞不前。面对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和不规律开采状况,国土资源领域相关部门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
1.4 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资源开发科学规划的匮乏
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项目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只有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规划审批,才能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条件上,打造完整的国土资源控制措施。然而,在近些年国内海洋资源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海洋生态系统正在迅速的退化。据可靠的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海域海水低于或等于劣4等的海域面积超过了七万平方公里[3]。
2 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分析
2.1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性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土地资源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首先,国土资源部门可以从空间规划、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管理的角度优化国土资源的布局,以达成协调发展的框架。第二,国土资源部要统筹区域项目资源管理工作,尽可能地全面发展,在国土资源范围内进行健全完善的发展规划设计[4]。第三,国土资源部要统筹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确保不同的产业都能深化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而统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发展规划的步调。
2.2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力度进行强化
国土资源部门在加强国土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同时,也要提升国土项目实效性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土资源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机制。有关管理部门应建立一个更完整的环境调查报告,集中管理的各种问题,确保监测项目规划。浅层地下水与土壤环境的集中维护与工程分析。为了确保地质行业信息更加完整,在加强监测工作的同时,保证国家土地资源的有效维护。
2.3 对国内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控制力进行强化
在国土资源项目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工作,对使用土地的项目实施合理的控制办法,提高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合理性,提高效果和现场管理质量,切实维护土地综合生产项目的发展。在利用国土资源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中,坚持节约和长远发展的态度是必不可缺的,这样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双赢的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在土地资源管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宏观的角度,充分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措施,优化国土资源管理效果,完善的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以保证整个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规划能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景芝.保证现有耕地资源红线,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J].吉林农业,2016(16):121.
[2]张朝平.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契机推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J].西部资源,2015(06):113-114.
正文:
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已经困扰了人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恶劣后果的逐渐显现,人类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活空间。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96年7月,总书记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我国近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现在初中各个学科的新课本在编排上都或多或少的渗透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而生物学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显得格外密切,因为人类是生活“生物圈”中。
人类没有预见性的盲目的生产活动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目前人类面临着诸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各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生物科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能够具备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能够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的从环境中索取一切人类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开展具体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笔者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时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导入新课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我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的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同学马上就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千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这个家园。”如此导入第一单元自然顺畅,而且让学生有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的意识。在结束第一单元的学习时我又结合课本出现的关于DDT对环境的污染的例子和生物圈Ⅱ号的资料告诉学生:“我们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作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应该有意识的保护我们的生物圈。”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对“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又能够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
•要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草场、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各方面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伦敦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噪光污染等等,不胜枚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的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而最终人类是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名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学生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让学生具备关心环境动态的意识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非常发达,现在差不多每天都会有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报道,如一些世界各国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杂志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有时这些消息对学生的震动很大。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
•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应该说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只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日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的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做着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利用课本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课本中有不少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例子,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七年级下册中有水俣病和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的例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结合课本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课本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作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中“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的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列举了现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我国与青岛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数值(世界:8000立方米;中国:2292立方米;青岛:375立方米),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这样即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和我市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
3、引导学生讨论,激发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就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
如在结束学习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我问学生:“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人类随便捕杀野生动物的现象?”问题提出后立即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说在浮山上见过有人网鸟;有的说在宠物市场有卖野生鸟类的不法商贩;有的说在南山市场见到过从国外通过不正当途径进入我国的野生蜥蜴、乌龟;有的说还在早市上见过有卖死鹰的小贩,还有的说在东部有一家饭馆专门做以蛇为原料的菜……看到同学们逐渐“进入状态”,我趁热打铁的展示了几幅《人与自然》杂志刊登的贩卖野生动物情景的照片,许多同学的惊异、义愤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说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经常说‘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在倡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就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残害动物、虐杀动物的行为。人们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为了眼前的一点经济利益,就不顾后果的肆意捕杀野生动物,也许这些行为的后果不会很快的显现出来,但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却可能是无法弥补的!同学们,如果其他野生动物全都从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我们人类,我们岂不是太孤单了?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种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环境。”在我说这些话时,所有的学生都在认真的听,包括一些平时很调皮的学生也在认真的听,也许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真的震动了他们,真正使他们开始思考一些问题。
二、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破坏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回家调查由于人类活动而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我们可以在每一年与环境有关的纪念日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举办专题墙报、黑板报,请专家做环保方面的报告,参观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02年3月我带领部分同学进行了一次“青岛市宠物市场出售的野生龟类的调查”活动。我们先后两次去南山宠物市场调查,同学们在南山市场认真的纪录,拍照,询问,搜集了详实的原始材料。然后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而后整理好,并写出了一份很不错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时正在出售的野生龟中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种来自国外。而且在出售龟的摊位上,这些野生动物并没有受到很好的照顾,看起来气息奄奄。参与调查的同学都很感义愤。毫无疑问,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可见各种形式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