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行为教育

健康行为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行为教育

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第1篇

一、中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便是养成教育。那么,我们一直在提倡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所谓的养成教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的教育。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注重于分数,导致有的家长与学生忽视了与考试内容同样重要的健康教育。但是,实际上,体质健康也是中学生成长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因为,学生在智力发展与知识填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自己的身体。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发展起来。否则的话,没有健康的体质也只是没有根基的大厦而已。要让中学生养成健康体质,那就需要其养成良好的行为。由此可见,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是相当重要的。

二、中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1.时代的进步

现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时期,同时也是新旧交替变革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界也面临着新旧变革与交替的冲击。其中,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养成教育也有了时代的新要求,这样的情况之下需要的是高校养成教育顺应潮流,采取相应措施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进行培养。

2.新旧教育理念的冲击

中学生在未参加高考进入高校之前,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或者是家庭,对于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程度都是以升学作为标准的,这样的标准会存在学校和学生都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修养、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只有知识就够了,其需要的是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人才。这样的新型教育理念无疑对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来说是一种冲击。

3.学校自身忽视体质养成教育

当前社会,中学生的升学压力巨大,是否能升入好的高中或者大学是作为衡量中学教学质量的硬性指标之一。所以,很多学校在中学生步入学校开始就把中考与高考摆在第一位,这样一来,就把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教育弱化了。

三、体质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中学生体质健康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参与体育活动量、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父母和学校的鼓励、身体营养是否能跟上等等。

1.参与体育活动量对于体质健康的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或者是那些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质评分为66.54±13.30,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质评分则为63.06±13.21,说明经常锻炼的学生体质要明显优秀一些。概括来说,便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质比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优秀。

2.体育活动的认识对于体质健康的影响

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和体质健康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有些学生认为每天锻炼有利于体质健康,对于考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进行锻炼对于考试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抑制作用。根据资料显示,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主观认识对体质健康有着明显影响。认为锻炼有用的学生体质评分高于认为锻炼无用的学生。

3.父母、学校的鼓励与体质健康的关系

父母与学校的鼓励占了很大的影响因素,中学生并没有步入社会,对其影响最深的便是家长和学校。那么,只要父母支持、学校鼓励,大部分学生都会因此而进行体育活动。反之,如果父母和学校不支持的话,学生可能也会因此懈怠。研究显示,父母与学校支持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质健康评分要优于不被支持的学生。

四、利用体育课堂养成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

1.利用体育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便是中学时期,这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段。在这个时候,通过学校的思想教育模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利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质健康行为,让学生在课堂之上潜移默化地养成正确的思想。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体育课堂,体育课是中学生锻炼的有效时段,在这个时候可以让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时段之内逐步成为喜爱锻炼的人,从而成为体质健康的人。

2.充分利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约束力,因为学生的不自觉性会让学生以自我意愿进行行为活动,而其自我意愿不一定是能促进其成长发展的。所以,学生需要的是制度的约束与督促。在这个时期,学生不断通过重复的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大课间、体段课等等。还有平常的体育课不能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而是应该在这个时候用制度让学生强制性地进行锻炼。学生一开始可能会因为强制性而不得不实行,但是只要学生在重复之中养成了习惯,就能够更加长久地坚持下来。

3.加强教师与班主任的教育作用

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言传身教”,在面对学生体质健康行为养成的方面也是如此。只有以体育教师为首的任课教师自身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让学生也去实践,从而培养体质健康的学生。而中学的班主任应该在自身做好的同时,利用自身条件深入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之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质健康形成习惯。

五、学校将相关方法和政策落到实处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行为的养成教育已经提出了诸多方法,但是任何方法都只是书面或者口头上的理论。实际上,要让养成教育落实,需要的是实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便是这个道理。在将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落到实处的时候,首先需要的是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上,用一定时长的课时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让老师根据政策备教案、根据实际情况授课,这样学生才会从根本上接受体质健康的教育。

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围生期;健康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现代医护模式的逐渐改变,产妇的身心健康日益被人们重视。为了进一步满足产妇的健康需求,围生期的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1,2]。自2012年2月开始,我院对孕妇实施全面健康教育,内含指导产妇营养合理、进行产后母婴知识宣教、鼓励母乳喂养以及出院指导等,促进产妇科学合理的"坐月子",做到科学健康的自我护理,从而安全度过产褥期,同时确保母婴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32例孕产妇。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例。对照组16例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5.5±2.9)岁;顺产26例,剖宫产6例;文化程度,初中20例,高中12例;头胎19例,二胎13例。观察组在年龄、生产方式、文化程度、胎次等临床资料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围生期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

1.2.2.1心理护理 每个产妇在历经怀孕、分娩及其产后恢复的过程中,其心理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部分产妇由于惧怕疼痛、角色转换等情况造成产后情绪不佳,严重的甚至导致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住院以后,根据每一位的具体情况,对其及家属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密切注意产妇的情绪,鼓励其自然分娩,讲解在分娩过程中需要产妇正确对待的一些情况,如阵痛时的深呼吸、消除存在的顾虑等。指导家属或朋友多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关心与慰藉,尽最大努力的排除她们产后的各种顾虑和担心,创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坐月子氛围。

1.2.2.2对产褥期的生理变化、子宫恢复和新生儿的护理 由于产妇在分娩之后耗损较大且抵抗力减弱,必须做好此时的卫生指导与护理工作,保证产妇的舒适度,增强免疫力,有效进行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等,使其健康度过产褥期,防止感染情况的发生。指导其房间适时通风,室温在22℃~24℃,湿度约50%~60%。提醒产妇注意自身卫生,可擦浴,勤换会阴垫、内衣裤及床单。另外,需注意子宫收缩与阴道出血及恶露的情况,禁止与盆浴。指导母乳喂养,留心宝宝的面色、黄疸、大小便等,教会产妇与家属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1.2.2.3饮食指导 鸡蛋、猪蹄等营养丰富,有助于乳汁的分泌,但过量食用极易造成动物内脏、奶类及水果摄入不足,易导致缺钙或贫血[3]。因此,指导产妇制订科学的食谱,合理调配饮食,与这一时期的身体需要相符。

1.2.2.4指导产妇早期开始形体恢复的锻炼 合理选择科学的锻炼形式,以床上形体操为主,逐步进行。

1.2.2.5早教工作 指导其对孩子的早教工作,护士需将早期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知识教给家长,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均数比较以t检验;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P

2 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知,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43.7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87.5%,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3 讨论

产妇围术期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产妇进行较好的自我护理,保持健康行为,这也是产妇康复的关键。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决定了大部分产妇属首次分娩,经验不足,极易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4],更缺少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在产后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不少的错误观念,比如下床活动少,大量食用鸡蛋、红糖等,这些并不利于产妇的健康。在原有的观念中,新生儿出生后不进行喂水、喂奶,未及早充分的哺乳,造成新生儿脱水热。所以,对产妇的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说明分娩的特点,告知其选取正确认知行为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耐心认真的服务于产妇,清除其消极情绪,保证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本次研究充分表明,健康教育对于产妇的重要性[5,6]。

本研究中,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43.7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是87.5%,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围生期对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产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其自我护理的技能,保证健康行为,更有利于产妇的早日康复与产后形体的恢复,保持健康美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江洪.围生期保健与护理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67-68.

[2]郑桂香,刘春华.27家医院孕产妇围产期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3-36.

[3]陈艳红.围生期健康教育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2):109-111.

[4]何育萍.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3-44.

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第3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9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stomach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49 patients with stomach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74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7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health education. Comparison was made on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situation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higher health knowledge scores of disease cognition, operation purpose, preoperative diet requirement,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mode of life, mental regulati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care, notices and punctual subsequent visi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14.13, 13.21, 13.56, 16.53, 19.54, 18.90, 13.79, 13.67, 8.72,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ll higher active attitude score, self-decompression score, self-decision score and total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4.58, 3.02, 12.87, 4.11, P

【Key words】 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health education; Stomach cancer; Health knowledge; Self-efficacy

胃癌是我??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每年死于该病的患者约有16万人。近年来,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胃癌, 但手术具有创伤性, 加之癌症本身及其治疗对患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负性生活事件, 患者术前心理压力较大。自我效能是指患者内心死亡变化和行为行动外在的具体体现, 其直接影响着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术后康复。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 是一种规范化、科学化、易操作的护理健康教育管理标准体系, 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具有积极意义[1]。本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随机选取74例胃癌手术的患者实施知信行健康教育,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自我效能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49例胃癌手术患者采用软件编号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中男55例, 女19例;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63.19±10.07)岁;受教育年龄6~18年, 平均受教育年龄(12.5±4.5)年;病理类型:腺癌65例, 其他9例;肿瘤分期:Ⅰ期22例, Ⅱ期26例, Ⅲ期26例;手术类型:全胃切除6例, 胃大部切除68例。对照组中男59例, 女16例;年龄29~78岁, 平均年龄(62.91±9.53)岁;受教育年龄6~19年, 平均受教育年龄(13.2±5.2)年;病理类型:腺癌65例, 其他10例;肿瘤分期:Ⅰ期21例, Ⅱ期25例, Ⅲ期29例;手术类型:全胃切除8例, 胃大部切除6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出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胃癌诊断标准[2];②年龄18~80岁;③未发现肝、脾及胰等远处转移;④初治的患者;无幽门梗阻、穿孔及大出血;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意治疗方案;⑥无其他恶性肿瘤史;⑦患者意识清楚, 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②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肌肉系统疾病;③严重营养不良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⑤活动性感染性疾病;⑥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1. 3 方法 两组除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同外, 其他护理方法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由当班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按照健康教育处方对患者讲解胃癌住院过程中的治疗护理过程, 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口头讲解相关知识或患者有疑问时针对性讲解。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 内容如下。

1. 3. 1 知识

1. 3. 1. 1 科室成立健康教育小组, 制定内容丰富全面的胃癌疾病知识手册, 并对护士进行培训, 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发放胃癌疾病知识手册, 由护理人员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给患者胃癌的疾病知识, 包括发病机制、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吸烟、胃炎等]、治疗方法、治疗进展以及预后等, 传递胃癌可预防、可治愈的信息。结合宣传画册讲解术前饮食、术前准备、咳痰、大小便等内容, 采用示范、重复的方法加深患者的印象。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提问, 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讲解。

1. 3. 1. 2 采用手机或iPad播放手术室相关视频, 让患者及其家属观看。视频以柔和的音乐作为背景, 介绍温馨整洁的手术室环境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皮肤消毒、手术、麻醉、手术过程、送回病房的整个过程。告知患者麻醉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麻醉起效后的感觉, 指导患者通过简单的动作缓解不适[3]。引导患者说明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告知会有专门的护士在术中陪伴患者, 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

1. 3. 2 信念

1. 3. 2. 1 责任护士每天至少2次到病房与患者互动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增加患者的信赖感。告知不良情绪对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的负性影响作用, 鼓励患者调节情绪。在交谈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有的放矢的进行心理疏导, 采用暗示、保证、非语言沟通等形式帮助患者确立信念和改变态度。

1. 3. 2. 2 成立胃癌病友俱乐部, 组织胃癌病友之间进行相互交流, 互谈感受、困惑、讨论问题。术后康复效果较好的患者介绍经验, 发挥同伴效应, 传达积极的信号, 提高患者的手术信心。

1. 3. 2. 3 制定胃癌患者心理评估单, 管床医生及护士负责评估, 帮助患者的家属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期间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鼓励其给患者真诚的理解和支持, 使患者勇于面对现实,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提高治疗的健康信念。

1. 3. 3 行为

1. 3. 3. 1 强调自我管理在术后康复及预防复发中的重要作用, 鼓励患者参与到自身护理中来。结合宣传资料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康复保健措施、术后生活方式以及复诊等内容。出院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方法, 通过微信平台、短信、电话、QQ等方式进行院外康复指导, 促进患者形成健康行为[4]。

1. 3. 3. 2 放松训练:包括肌肉放松训练和呼吸放松训练两种, 其中肌肉放松训练时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 50~60 dB, 60~80拍/min的与人体心率接近的旋律, 循环播放, 让患者心理放松, 全身肌肉处于舒适状态, 引导患者从双手放松开始, 吸气5 s握紧双拳, 呼气5 s放松双拳。然后采用类似的方法依次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腹及下肢, 每次放松1个肌肉群并保持30 s左右。呼吸放松训练主要采取腹式呼吸的方式, 嘱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指导患者想象“气从口腔顺着气管进入到腹部”, 腹部和下胸部在气体的填充下徐徐隆起。吸足气后稍微屏息一下, 想象气体在血液中进行交换, 之后通过口和鼻慢慢的呼出气体, 腹部下降。指导患者术前每天进练习。

1. 4 观察指标

1. 4. 1 健康知识 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胃肠肿瘤健康知识调查问卷, 术前1 d晚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疾病认知、手术目的、术前饮食要求、术前准备、生活方式、术后康复保健、心理?{节、注意事项、按时复诊, 每个项目包括9个条目, 每个条目评分1~3分, 表示完全不了解、一般了解、完全了解, 每个方向满分5~15分,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越好。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12。

1. 4. 2 自我效能 采用中文版健康促进策略量表(SUPPH)对胃癌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调查, 该量表由积极的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3个维度组成。用于评估患者对照顾自己的自信程度, 每个维度包含若干个条目。每个条目5级评分, 1~5分, 代表没有信心到非常有信心, 评级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13。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疾病认知、手术目的、术前饮食要求、术前准备、生活方式、心理调节、术后康复保健、注意事项、按时复诊的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效能感各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积极的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3.02、12.87、4.11, P

3 讨论

3. 1 知信行健康教育增加了胃癌患者的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转变对临床治疗能够起到增效作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包括获取知识, 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 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5]。护理人员实施的健康教育和信息是形成积极、正确的健康观念与态度的基础, 而态度是改变行为的动力。以往的健康教育是一种单项灌输的过程, 患者真正的健康需求并不能得到满足。知信行健康教育通过干预患者的知识、观念和行为, 向患者传播健康知识, 协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 最终帮助患者自觉采纳健康行为[6]。本研究结果显示, 相对于对照组, 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有关胃癌各方面的健康知识得分显著提高。

胃癌是一种致死性疾病, 患者对治疗和预后具有不确定性, 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图文并茂以及影音手段进行知识干预, 将患者所需信息, 如胃癌知识、手术目的、手术过程、预后、术后注意事项、康复保健知识等, 更加直观地展现在患者面前, 使抽象的讲解变的直观而且准确, 既能提高对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 又能提高宣教效果, 有利于帮助患者重新认识和评价现状。一方面能够使患者做好充分的住院手术准备, 另一方面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以及即将接受的治疗, 增加了患者对治疗和生活的信心, 改变了面对疾病的态度, 进而使患者对手术本身和自身配合能力坚定信心, 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了解包头市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及特点,为开展该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包头市医科、工科、师范三类院校1 513名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结果:不同院校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端正预防艾滋病态度及树立预防艾滋病健康行为方面程度高低不一,医科院校学生优于其他院校学生。结论:不同高校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宜根据各类学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关键词】 艾滋病;学生;健康教育

艾滋病健康教育作为防控艾滋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广大人群接受和认可[1]。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其影响范围较大,能更好地向社会传播、扩散预防艾滋病的科学知识及观念[2-3]。然而,由于高校类型不同专业各异,以及在未来社会分工中发挥不同作用,因此在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为寻找各类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共同点和各自特点,更具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对包头市三种类型院校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态度及行为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以分层整抽样方法在包头市抽取医科、工科及师范三类院校1年级和3年级大学生1 513人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1.13±3.04岁,其中医科类大学生719名(47.5%),工科类大学生366名(24.2%),师范类大学生428名(28.3%)。采用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国内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研究资料自行设计。共发放问卷1 589份,回收1 513份,有效回收率94.06%。所获资料在SPSS10.0软件包基础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不同院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表1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的认知(略)

各校学生预防艾滋病信念和态度比较见表2。表2 三所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与信念的认同率(略)

三所院校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比较见表3。表3 三所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表现(略)

3 讨论

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寻求并建立有效的方法,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增强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促进安全行为以及增强对艾滋病人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包头市大学生易接受新鲜事物,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较积极的参与意识,但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信念及行为方面与其文化层次相比仍显不足,这与国内一些地区的有关报道结果相一致[4-5]。对各类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信、行比较中看出,在知识掌握上医科和工科类大学生明显好于师范类大学生;而在信念和态度方面,工科及师范类大学生表现较为消极;在预防艾滋病行为方面,医科类大学生表现较好。

医科类大学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致使他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知都高于其他院校大学生。所以易于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端正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师范类大学生肩负着为人师表、传授健康知识和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师范类院校更应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连续系统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信念和态度的转变、规范行为、树立典范。工科类大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宜加强有关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健康行为,使他们在社会中的信息传递起到积极作用。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应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宜根据各类院校特点、学生需求和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和策略。高校有关领导应高度重视,为其创造一个和谐环境。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活动来加强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 徐韬,胡俊峰,侯培森.艾滋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2):111-114.

[2]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3.

[3] 王彦超,贾文祥.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04.

健康行为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体检; 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R19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48-02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Medical Complianc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fter Medical Examination/LIU Chun-hui,LIU Min,CHEN Che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6,14(6):148-149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medical compliance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after medical examination.Method:90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45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radi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The medical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the complianc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Examination; Compliance behavior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Liangshan,Liangshan 615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6.082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1]。体检已逐渐变为保健的一种主要措施,各项体检项目也随之出现。健康体检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体中未被察觉的异常变化,并尽早采取防御及治疗措施[2-3]。据此选取2012年

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且检查结果显示有异常需进行治疗和复查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28~62岁,平均(46.0±2.2)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9~61岁,平均(44.0±2.3)岁。两组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如下。

1.2.1 体检前的健康教育 成立特殊服务全程护理小组,制定体检时健康教育路径,并严格执行。首先,对体检对象进行健康情况的评估。医护人员通过与其进行交流,熟悉其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按照不同体检者的个人信息制定相应的体检项目。体检者主诉出一些疾病的典型表征或发生明显的体征时,建议其去专科门诊,以防延误病情。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前常规指导,如B超和采血均需空腹进行,因此在进行体检前1 d晚餐应当饮食清淡,晚8点后禁食,晚12点后禁水一直到体检日早晨,当日进行采血时间点尽量控制在9∶30以前,若时间太晚会由于机体内部分泌生理性激素而使检测结果不准确。

1.2.2 体检时的健康教育 在体检时除给予患者相关知识指导外,还应根据体检者的文化水平、经济状况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主动为其讲解医院领先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设备,与体检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需要做胃镜的体检者应首先完成空腹B超的检测再进行检查,避免胃镜检查对B超清晰度产生干扰。如果需做子宫附件、膀胱、前列腺检查者,应当于完成上腹部B超后,大量饮水,保证膀胱充盈才可进行检查。为了使体检者的空腹时间减短,可以告知体检者先进行抽血和空腹B超,然后进食早餐,再继续其余体检项目。测量血压和心电图前半小时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1.2.3 体检后的健康教育 (1)体检结束后,医生应当按照各项检查和化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体检进行总结。根据检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糖尿病组、心脏病组、高血压组、慢性支气管炎组、胆固醇异常组、肝肾功能异常组等,建立各组的网络和短信平台,由全程护理小组负责各组的健康教育,将相关疾病的研究成果视屏放在网上,定时短信提醒体检者服药、锻炼、合理饮食等相关内容。(2)个性化健康教育:根据体检者的检查结果,由护理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每次20 min左右,了解体检者体检后的遵医情况,对于没有遵医或不完全遵医的患者进行提醒和督促。(3)建立就医绿色通道:影响体检后遵医行为的重要因素是部分体检者工作繁忙,无闲暇时间就医,针对这类人群,想起提供方便、快捷的门诊预约、就医等服务,从而提高体检后的遵医行为。(4)开通健康服务热线或网站等,为体检后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内容包括就医建议、体检结果的解释、相关健康知识的咨询等。

1.2.4 针对体检者不良情绪的心理干预护理 体检异常患者常会对异常结果较为担心,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心理疾病。对于体检异常患者医务人员应耐心进行心理指导,告知患者可能找出检查异常的原因,询问患者近段时间的日常生活情况,帮助患者进行原因分析,避免患者出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4]。

1.3 评价方法

干预后6个月采取电话随访方式通过自行制定的问卷对体检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每个方面体检者能够完全达到为5分,部分做到为3分,无法达到者0分,满分计3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时治疗、按时复诊等遵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由于人们对医疗知识的缺乏以及受家庭或社会的影响,体检后遵医率一直较低[4]。研究调查显示多数患者认为无明显的身体不适感、无严重的问题,就会产生无所谓、轻视的心理,造成遵医率低。另外工作性质与文化程度也对遵医行为有重要影响,研究调查显示入院体检者多数为个体户,个体化大多工作繁忙,无闲暇时间就医,并且大多数体检者均为自费者,当查出的问题自认为暂时不会影响其身体健康时,就不会积极就医。另外研究指出学历大学以上体检者的遵医行为相对较高,这可能是文化水平高对疾病知识的认识水平较高有关[5-6]。此外,由于我国医学领域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健康体检与医疗还未规范化的相互结合,使体检异常患者并未得到良好的后续观察,导致多数体检异常患者不能有效的自行处理[7-8]。如何提高体检患者遵医率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

有研究显示,健康教育对于卫生知识的推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9]。尤其对于体检异常患者,对自身健康安全较为关注,对于此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熟悉每项体检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及治疗方法,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而根据不同体检者性别、职业、文化等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不仅能增加其对医生的信任,提高遵医率,还能使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研究报道指出,对体检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其体检后的遵医行为,提高其对疾病的重视,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研究健康教育在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观察组正确服药、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时治疗、按时复诊等遵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其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先勇,王家宏,王晶,等.体检者对健康体检项目的关注度和知晓度调查[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0(6):582-584.

[2]彭茜苑.探讨健康教育在医院健康体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12):257-258.

[3]姜丽.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C]//浙江省衢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丽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2006:4.

[4]臧惠珍,张青梅,秦玉花,等.健康教育对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4,13(4):25-27.

[5]陈卫权.健康教育对单位职工体检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7):124-125.

[6]魏洪莲.对体检女性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40-141.

[7]张国方,罗美香,林燕.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5-97.

[8]杨菊.2640例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