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管理 对策

高校固定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品种越来越复杂,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切实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更好的防治高校固定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

《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但是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就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对校内固定资产的管理还沿用以往按照资金来源和用途归口分类管理的方法。首先,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购置没有计划,盲目购置,从而造成了高校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其次,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了资产管理的非科学化。在资产管理方式上,管理方法陈旧,不利于高校资产的有效管理;再次,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对资产制度建设不够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实不符,家底不清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账实不符和家底不清是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首先,高校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在高校管理过程中,高校固定资产品种繁多,包括自购、自制、捐助以及委托加工等多个方面,这些固定资产都应该及时入账。但是,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些资产没能及时入账,比如说,有些社会捐赠的固定资产,由于成本无法估计,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缺少价值依据,就没有及时入账,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其次,报废、报损固定资产的账目核实不及时。在高校资产管理中,有些实验设备报废,但是因为手续不完整,相关财务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核实,造成了账目不清。

(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验收机制不规范,验收不及时

首先,在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有些固定资产在购入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进行及时的验收。在高校基本建设完成之后,有些固定资产的账目没有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有的直接作为费用支出,从而造成了资产账实不符,不利于高校资产的有效管理;其次,由于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高校基建财务和事业财务存在两种账目的情况。在高校基本建设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验收。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虽然对资产进行了验收,但是没有进行决算。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高校建筑等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入账,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

高校固定资产作为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995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做出了系统性的规定,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单位资产进行管理。首先,明确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高校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财务部门应该设立相应的职能科室,对高校各个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其次,积极完善高校固定资产购置制度。在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过程中,要按照学校的实际发展规划和科研情况进行,要防止设备的重复购置。同时,要采用公开招标的资产购置方式,实现固定资产购置的合理透明性;再次,建立积极有效的奖惩制度。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和评价工作,做到奖罚分明。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性进行奖励,对于破坏或者是危害固定资产管理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资产管理风气。

(二)优化高校固定资产的验收环节

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购置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首先,在高校固定资产的验收过程中,要加强资产使用者的质量鉴定,进而提供完整的质量验收报告。固定资产的专职验收人员要进行抽检,以便更好的入账,保证固定资产的质量;其次,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实物验收。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验收人员应及时采用抽检方法,对资产进行全面的实物验收,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的有效性管理,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奠定重要基础。

(三)转变观念,重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人员的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相关部门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高校资产管理。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提高到学校发展的高度,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其次,要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加强相关人员对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再次,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杨新.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举措【J】.河北水利,2003年第3期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2篇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起因分析

(一)管理与执法不严

如今国家《刑法》明确规定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罪,但是仍然无法有效地抑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现象,并且很大一部分责任人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管理执法不够严格,导致各项法规与制度“形同虚设”。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

从外部环境的影响来看,如今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相关法律与法规与企业相比表现得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约束与控制机制,并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无法反映出准确的固定资产损耗程度,并且随着不断的累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的价值相差越来越多。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也显得不规范,有些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为财政部门,而有些管理部门为国资部门,两者之间职能交叉,不便于管理。

(三)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从内部环境来看,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重视不足,只注重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政治方面的制度建设,忽视资产的保管和监督的管理制度,不重视资产的效益性。并且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任划分不清,现有的制度中,往往使用者本人对固定资产不承担任何的责任,这种管理制度导致长期下来形成的管理意识的淡薄,使得使用更为随意。

(四)内控制度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完备

如今,许多中职学校的内控制度不健全,许多学校没有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维护、报废与盘存等制度,缺乏相应的检查和惩罚机制,导致内部控制松散,内部控制报告失实,很多制度就成为摆设和一纸空文。同时,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许多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由财务部门监管,人员配置不足,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属性不了解,由于专业的限制,导致管理效果的不理想。

完善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有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的利用率,改善教学条件,文章认为应重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

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教职员工的共有财富,分设于各个部门,这就要求学校须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全员教育,从学校领导做起,从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做起,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意识培养,将经费观念改变为资产观念,将管钱与管物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正确地处理好资产的管理与使用的关系,克服重使用而轻管理的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另外,要促进工作人员严守法律与法规,树立起牢固的法律意识,坚决执行政府的相关采购制度,以节约使用国家资金为宗旨,建立起牢固的依法管理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的意识。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形,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购置审批、验收管理、出入库、保管使用制度。建立购前分析评价制度,对资产的必需程度进行专业的分析,对设备的配置设定统一的标准,避免管理混乱和资金浪费。建立一个系统、健全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尽量避免日常管理的随意性。固定资产管理与验收管理体系、实物资产管理体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结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全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同时,完实行各级责任人管理的制度,并定期考察责任人的责任履行实际情况,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在建立起全面的资产管理机制的前提下,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按照合理分工、相互牵制、落实责任的原则进行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实物的管理,设立卡片,统一编号,设定固定资产的账簿,进行明确的核算。各部门指定固定资产协管员,登记好本部门固定资产账册,做好申请领取、转移、报废等工作,定期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财务部门负责做好固定资产的总分类账,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电脑来管理数据,会计信息与实物信息容易比对,提高管理效率。管理系统应涵盖学校各类固定资产,覆盖固定资产验收、增加、处置、变动、调剂、分布、清查、统计、分析、账表、上报数据等所有的业务活动,并由各级管理人员在校园网上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传递管理信息,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制、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

(五)科学编制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优化资产配置

采取各基层部门层层上报数据,各资源调配部门归口统一管理的办法,让尽可能多的部门主动参与预算的编制,按需要提出合理的资产配置要求,多沟通,避免预算编制和执行脱节。资产调配部门做好调查分析,科学调配学校资源,合理利用资产,调配不了的才做购置预算。同时,建立采购组织体系,构建采购的实施与监督程序,使采购管理处于规范运作与有效监督的控制之下,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建立相应的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和标准,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做出准确、完整的评价,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六)加强日常监管

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得到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要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财经法规,从购置、领用至报废,都需要进行全程的管理与监督,并定期进行盘查,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需要及时地处理,建立起可行的处置制度,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要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管理的有效性,发现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七)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团队意识

员工素质是固定资产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中职学校应当定期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他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加强责任感,规范账务的管理与处理。同时注重培训员工的团队意识,使之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力、执行力。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影响因素;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部分内容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新的发展需要,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部分未能解决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因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以下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其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虽然在制度建设、机构设立、人员配备等方面加强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部分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上,往往较为随意,固定资产处理方式极不规范,甚至还有单位出现私立金库、帐外资产的现象,资产损失严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固定资产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管理在制度方面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内的日常财务管理中,部分单位过于强调对公用经费的规范化管理,在固定资产制度构建与管理上,较为懈怠,日常管理工作往往敷衍了事,各项日常具体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在固定资产实物登记方面,并没有详细的台帐或报表,也无固定资产转移记录,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追究难度大。同时,缺乏科学的外部监督机制,监督效果不佳。对于事业单位内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违规现象,相关部门应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结合违规情节的轻重,给予合理的处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监管不力,未能给予其处罚。

2、在当前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会计记录方面的问题。

许多事业单位未能构建科学的账务体系,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台帐制度,账面无法反映出固定资产的管理动态,只片面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原有价值总额。

3、未能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

在部分事业单位内,往往由相关部门人员自主处理固定资产的调拨、变卖、转让等各项事务,较少按照规定请示上级或相关财政部门,审批手续办理较为随意。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的影响。

(1)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

尽管国家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5号令、36号令与地区的相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已颁布执行多年,但一些事业单位仍然因各种原因没有认真执行好,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违规现象;另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管理办法还未颁布,各单位在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和管理上各行其是、五花八门,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资产闲置。

(2)管理机构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国有财产的管理上,许多事业单位往往是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但也有部分事业单位是由国资部门负责管理。还有一些地方则是财政、国资委、国有资产投资公司、政府机关事务管理部门来对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进行分别管理。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职责被严重削弱。

(3)管理执法不严格。

尽管国家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35号令、36号令与地区相关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都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作出了规定,对于在国有固定资产处理上,没有遵循法规规定,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或损坏现象的,应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结合固定资产损失状况,依法采取处罚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浪费、损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相关责任人问题的追究上,处罚执行力度较弱。

2、内部因素的影响。

(1)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全面认知,忽视了对其的监管,较少过问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懈怠。

(2)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漏洞,在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使用、保管、维护等方面,并未制定与之相应的制度,内控实施不全面。

(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身因素。在许多事业单位内,主要是由财务人员兼任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各项事务的管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情况,对管理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着直接影响。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强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操作流程,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化使用。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固定资产的调拨、报废、变卖等,都有与之对应的申报程序。

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为达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标提供机制保障。在制定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前,应主动与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政府人员沟通,在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受认可的管理机制。明确固定资产管理各项事务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并确保各项职责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等方面的监督工作,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固定资产的流失。对于监管中发现的个人乃至单位的违法行为,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

3、提高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养,实现账务处理的规范化。

作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应主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规定,处理账务,并自觉规范工作行为与方式,确保账实相符。

4、严格落实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点上,也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盘点工作,掌握固定资产处理的最新动态,对于其中存在的盘亏、账实不符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在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理上,应结合事业单位需求及固定资产实际用途,在科学评估资产后,通过公开拍卖、竞价出售、依法捐赠转让等方式,进行固定资产的处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处置、盘点监督机制,严格把关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及资产数额,规定具体时间,固定开展对预算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工作。

5、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加强国家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检查,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实行分级管理及分工监督,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入账、转让及处置报废等整个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监督,发挥政府的核心监督作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建立离任核查制度,在事业单位领导或资产管理人员离任时,要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和监交手续,以确保人走账清。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逐步增加固定资产各项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及相关组织的监督。

四、结束语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与控制,是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客观需求;是进一步转变固定资产管理观念的基本要求;是提升相关资源使用效率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各项固定资产的基本效能的全面发挥,保证各项事业能够有效完成和实现。

参考文献

[1]宋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2)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4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尽管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在2006年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核实国有资产的数量、分布和结构等情况,基本摸清了家底,但依旧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一是未按规定设置或未完整设置账目,未按规定实行卡片登记,未定期清查资产的情况,造成账实不符;二是在国有资产的购置和处置环节,未实行有效的登记和注销办法,与财务部门数据不衔接,造成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脱节;三是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一些单位未设置固定资产的岗位和配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资产清查人员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随意性较大,把一些应该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实物未纳入,使清查数据不准确、不全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资源分配不公。长期以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总量较大,特别是在房产和车辆等资产方面,造成了分配不公,占用不均。但一些单位随着工作职能的扩大,房屋和相关办公设备需要增加,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未能按要求进行配备,这样就造成了资产总体短缺和局部过剩的现象并存。主要是在当前国有资产总体短缺的情况下,缺少有效的整合、共享、共用和调剂机制。

(三)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随意性较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上,未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按程序进行办理。特别是在处置环节,只要经单位领导批准,不通过财政部门审批直接处置,有的根本不通过拍卖的方式,低价转让或出售,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四)经营性的资产管理不规范,效益低下。目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主要是房产租赁,大多存在合同文本不统一,签订不规范、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管。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大多未实行收支两条线,未纳入预算管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视力度不够,认识存在偏差。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处置均作了明确规定,各单位也建立了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制度,但是执行落实不到位。大多数的单位还仅仅停留在财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收支核算上,忽视了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大多财务人员工作事务繁忙,又对固定资产的属性不了解,无法真正投入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同时单位认为国有资产大多是国家配备,无偿投入,在利用上,既不讲成本,也不讲收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监管和制度缺失。一是在资产的形成与配置环节,缺少预算的刚性约束机制,资产标准执行不到位、不彻底,缺少财政部门有效的监管,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严重;二是在资产的使用环节,目前由于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不能动态地了解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大多单位的资产使用效率较低,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导致存在大量的账外资产;三是未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单位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内容;四是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未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管机制。目前由于监管不到位,时常出现“监管缺位,单位越位”的现象。

(三)信息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落后。虽然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清查中,配备了资产清查的管理系统,但未建立日常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存在“前清后乱”的现象。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只建立了简单的手工固定资产账簿,查找起来很不方便,不能随时了解和掌握国有资产的变动情况。财政部门从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角度,也很难动态地了解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从节约行政成本、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角度提高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一是要提高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单位负责人的培训班,提高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二是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岗位,配备具有会计或统计等专业基础,又掌握国有资产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加强和充实国有资产管理的队伍,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三是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国有资产管理的培训班,强化全体职工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国有资产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率。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一是财政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资产配置标准、配置办法、处置办法、闲置资产调剂共享办法、专项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办法、非经营性资产收益管理办法、对外有偿使用办法等制度,以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各种资产的采购管理、审批论证、验收、核算、处置、效益分析评价和资产管理责任等制度。坚持先入库后领用、先鉴定后报废、先报废后购买的原则,规范资产管理部门的权利与责任,严格购入、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制度,建立各部门相互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确保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三是要加快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步伐,变革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国有资产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可先在事业单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试点计提折旧,进行成本核算,掌握资产的实际价值,便于绩效考核。

固定资产制度建设情况范文第5篇

在中国经济增长轨迹转变与新增长源泉的支撑下,中国经济增长一方面依然具有高速经济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也将出现总体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降的趋势,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

在向未来经济增长新的源泉转变过程中,需要给予合适的政策配套,有以下七点政策建议。

一、防止短期刺激政策损害中长期目标

一般说来,周期性经济调整具有强制调整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功能,在调整期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提升在下一轮经济增长中的竞争能力。因此,要防止短期过激应对政策导致的周期性经济调整不到位,而损坏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特别是,此次周期性调整是全球性的,如果其他国家调整到位并成功转型,我们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处于被动状态。从保持较长时期的持续较高增长速度的要求出发,我们应对此次周期性调整的宏观调控对策将在较长时期内发挥作用,我们尤其要注意防止短期政策损害中长期目标。

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以内需为主的需求结构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确实可以对居民消费需求起到相当大的扩张效应,这个效应要比仅在居民部门内部缩小收入差距带来的消费扩张更大。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点,通过企业合理地增加劳动者报酬、增加分红和政府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居民部门在初次分配中和再分配中的收入比重得到合理增加,从而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具体而言,首先,需要推进提高居民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的制度改革。(1)形成劳动者报酬决定的集体协商谈判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单个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在谈判中的不利地位。(2)进行税制改革。将目前的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因为税制的转变,必然引导地方政府关注重点的转变,使其由招商引资转变为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自觉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刺激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使税收增加。(3)建立健全涉及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各项法规,严格保护劳动者权益。这包括严格的劳动保护制度、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根据物价指数调节居民劳动报酬水平的制度,等等。

其次,需要推进有助于增加居民财产收入的制度改革。从法律和产权制度上保证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财产。因此,更大力度保护普通居民的财产权,以及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靠劳动吃饭的机会,是最应该被“创造”的“条件”之一。加强和完善资本市场立法,创新金融及其管理制度,为居民获得和拥有更多的财富创造出更多的金融工具。

再次,调整居民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可以起到扩张居民消费的作用,但这个作用要远远小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居民消费的扩张效应。因此,从长期来看,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是大力提升消费率的重要路径,也是未来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源泉的必然选择。

三、积极、稳健推进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是促进投资、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国内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方式是多元化的,城市化不仅和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而且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城市化的推进,有利于促进投资、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由城市化带来的社会保障、教育及卫生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将有效扩大国内需求。同时,城市化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并且是维持投资增长速度的重要载体。

鼓励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要积极规范城市化进程中住房价格的定价机制,继续规范、完善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的分类定价环节。

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始要素累积。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探索并推进农村土地,尤其是宅基地的资产化,给予农民一次性的财产性转移支付,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始要素累积。

四、构建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

无论从扩大内需的角度,还是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我们都有必要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要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等,还是城乡“低保”等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这样安排产生了若干不良后果。首先是存在效率损失。社会保险作用的大小和参与保险的规模相关,现行的安排事实上形成了若干分割的地区保险市场。养老、失业和医疗等风险不能在地区之间分享。其次,地区之间支付水平差异过大,社会保障的属地化不利于劳动力在全国各地合理配置。第三,地方政府面临平衡预算约束,在财力衰退时期,可能会减少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社会开支的减少既不利于地方稳定,也减少了经济复苏的动力。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有必要建立全国统一、由中央政府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例如,由社会和劳动保障部统一负责全国社会保障中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事故险;由民政部统一负责全国的“低保”和其他救济事宜。

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保障资金需求,各级政府首先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控制行政事业经费支出的过快增长,政府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以进一步压缩建设性支出,相应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多渠道继续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在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可通过发行社会保障特别国债适当平滑财政支出,减轻当期压力。地方财政也可视财力增长情况下建立相应的保障储备基金。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平衡机制。

再次,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以农村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落实对农村、农业“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向农村和农业倾斜。通过加大中央和地方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调整财政资金和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另外,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一是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鼓励个体工商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二是加快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三是完善城镇医疗保险方案。四是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五是适应城镇化加快的需要,加快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尽快建立适应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最后,加快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供养制度,继续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并确保落实到位;积极发展城乡医疗救助;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和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优抚安置政策,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的实际生活水平高于群众平均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五、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

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的战略,特别是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摆脱高技术产品的低附加值化的关键,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结构转型的关键。

明确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一个高附加值竞争源泉是未来中国经济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中国在成本优势削弱的情况下新的经济增长源泉。结构调整不仅应当关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更重要的是应当落实到新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上,因此,新行业的战略规划、新行业进入的开放、新行业技术的研发补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还应重点支持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改变我国的出口结构。

对于产能过剩的治理应当是目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落后产能的淘汰以及亏损企业的淘汰应当是任何危机治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当避免不分技术水平和行业分布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生产型补贴。

政府可以考虑推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的补贴计划,但对于更新的固定资产要制定较高的技术和环保标准。这样的补贴不仅有利于投资需求的提升,同时也达到结构调整的目的。

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和培养中产阶级的产业载体

中国服务业发展未来提升的空间巨大,未来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的根本来自于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生产型服务业围绕制造业的展开与深化,最终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竞争能力是中国增长源泉转变的重要因素,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成为中国结构转型的重要产业政策。

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使生产型服务业围绕制造业的展开与深化、使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

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与境外服务企业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区服务等服务领域,加快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服务业的市场化水平。

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做大服务业的总量规模,扩大消费需求。

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下,建设公民社会与公共财政

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政府提供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和保障民生的制度。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保障中国经济进入次高速增长目标也需要社会需求的释放和公共财政的支持,特别是针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相关政策措施。我国是在社会转型、经济欠发达和体制转轨背景下推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这就需要有公共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因此,建立公民社会要求必须建立与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