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to explor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of knee join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Methods To choose between April 2011 and December 2011, our hospital of 60 patients with 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instruction,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to Lysholm knee function score and score to assess Tegner move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Lysholm knee function score (78.53 ± 3.49) and the Tegner movement score (3.8 ± 1.1)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Lysholm knee function score (68.53±3.24) and the Tegner movement score (2.8±0.9). Both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By giving 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joints ha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The arthroscopic surgery. The knee joint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膝关节镜手术是关节镜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许多膝关节手术在不切开关节的微创条件下完成。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软骨损伤、急性膝关节损伤、关节内骨折的辅助处理以及骨关节病灶的清理等治疗。膝关节镜是一种集诊断、治疗为一体的内窥镜手术,它利用不同直径的显微镜,直接观察关节内的结构,能准确清楚地认识和观察关节、骨膜、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疾病,并对病变进行清理和修复手术[1-2]。适应症:半月板损伤、韧带断裂、游离的骨和软骨碎片、关节面破坏、关节内滑膜的炎症以及构成关节的诸骨对合不良[3]。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5.3岁。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在术后3 个月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同时进行手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评分[4]。采用spss13.5软件进行统计,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评分采用t检验。P

2护理

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关节镜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很多病人对手术还不十分了解,担心治疗效果不好,而产生一些焦虑和紧张心理,针对这一问题实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2)术前3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3)皮肤护理 为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术前保护皮肤极为重要,如有破损、毛囊炎均不能手术,应报告医生给与处理。

2.2术后护理[5] (1)回病房后应密切观察麻醉反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文献报道,关节镜术后可发生空气栓塞和脂肪栓塞,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抢救措施。(2)术后平卧位6小时,抬高患肢15-20°,指导病人踝关节背屈,股四头肌收缩及直腿抬高训练等,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肿胀。(3)术后1天可以下床活动(交叉韧带重建除外),患肢不负重。(4)术后注意观察患肢足趾运动及疼痛、出血情况。如发生小腿肿胀和疼痛,应结合足背动脉搏动、足趾肤色、皮肤温度、患肢感觉、小腿肌张力情况,判断有无发生间隔综合征,以便及时处理。

2.3功能锻炼[6]:功能锻炼原则:无痛、冰敷、动作缓慢。冰敷:1周内:每隔2-3小时一次;根据肿胀程度,可增加次数;1周后:可每次锻炼完后,立即冰敷;每次10-15分钟。活动度:0―2周:被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练习;2周后: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练习;1周内:完全伸直,恢复坐位工作;4-6周内:完全屈曲至正常时角度。肌力:足背屈同时伸膝并缓缓抬腿,收缩小腿肌肉(踝泵),使下肢抬高30~50o,坚持5-10秒,5-10次/组,3组/日。

2.4健康教育 讲明练习股四头肌力量的重要性,股四头肌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膝关节的各种损伤均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麻醉消失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根据医嘱做主动伸屈膝关节练习,下地行走时,避免患肢过早负重。康复出院时。继续以上功能锻炼,术后2―3周可负重行走。1个月后到医院门诊复查。

3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78.53±3.49)及Tegner运动评分(3.8±1.1)均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得分(68.53±3.24)及Tegner运动评分(2.8±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关节镜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具有检查和治疗作用的微创手术,其优点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关节外科医疗临床经验不断提高,关节镜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除患者痛苦方面将起到更大的作用[7]。近年来,关节镜对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等一些疾病亦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腕管综合征、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本组资料显示,通过给予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关节的功能改善及康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Siddiqui MA,Chong KW,Yeo W.Subtalar arthroscopy using a 2.4-mm zero-degree arthroscope:indication,technical experience,and results.Foot Ankle Spec,2010,3(4):167-171.

[2] Federico Morelli, Dario Perugia,Antonio Vadala. Modified Watson-Jones technique for 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in athletes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mid-tolong-term follow-up. Foot and Ankle Surgery . 2011, 17(5): 247-251.

[3] 陈慧燕. 腰椎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14,17(1):3842-3843.

[4] Lee JH, Bae DK, Song SJ,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results and second-look arthroscopy findings after arthroscopic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3 different types of grafts[J]. Arthroscopy,2010,26(1): 41-49.

[5] 王淑芬,宋晓丽. 186例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 全科护理,2014,19(6):1764-1765.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优化设计;价值工程;投资控制

1. 项目施工阶段以优化设计为手段进行投资控制的背景

(1)莱钢特殊钢系统产品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是莱钢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在钢铁行业不景气,市场形势严峻,资金严重紧张的情况下,实施的生命线工程。

(2)项目建设全过程控制投资尤为重要。以往,工程项目建设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严重,研究工程投资控制对减少工程建设投资浪费和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莱钢特殊钢系统产品技术升级改造项目在建设方面积极推行制度改革,加大对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的管控力度。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严控投资估算的审批程序,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基本控制,采取多渠道有效途径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是摆在面前的主要任务。

(3)积极开展优化设计工作,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使项目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了工程质量、投资、功能共赢的目的,项目投资控制取得显著效果。

2. 项目施工阶段优化设计投资控制管理的主要做法

优化设计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对工程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是控制造价的一种有效方法,其目的是论证拟采用的方案设计技术上是否可行、功能上是否满足需要、经济上是否合理、使用上是否安全。优化设计通常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并最终完成的,他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措施。优化设计不仅可以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投资。施工阶段进行优化设计就是对以确定的建设方案、施工图设计进行再优化。

2.1 构建组织机构。

为了有效开展工作,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组建了土建组、机械设备组、运行保障组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都有使用单位技术人员、设计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四个层次的人员为组员构成。针对生产工艺方案的选择、技术先进性、建筑材料选用、结合现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等开展施工前的设计再优化。

2.2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的原则。

(1)处理好经济和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的关系。

经济和理性要求工程造价尽可能低。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果,则可能导致项目的功能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但若在技术先进行上执着地追求尽善尽美,则可能出现工程造价偏高的现象。因此,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和理性这一矛盾不可分离,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而在资金有限制的情况下,尽力充分发挥有效资金的利用率,提高项目功能水平。

(2)兼顾建设与使用。

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的变化,又会影响将来使用成本。盲目优化设计方案,简化工艺,有可能造成运行成本的提高;降低造价的结果必然建造质量得不到保障,最终导致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的提高。所以在优化设计时应高度重视,兼顾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力求项目全寿命费用最低。

(3)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工程建成后,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如果按照目前的要求设计施工,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出现由于项目功能水平无法满足需要而重新建造的情况。如果按照未来的需要设计施工,又会出现由于功能水平过高而资源闲置浪费的想象,所以要兼顾近期和远期的要求,合理选择项目的功能水平。同时也根据远景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地。

2.3 优化设计控制投资的方法。

2.3.1 运用技术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法优化设计。

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主要应突出主要评价指标,分清主次,权衡其重要性程度的大小。一般程序为:

(1)列出方案共同的具有可比性的各项指标。

(2)根据方案各项指标的效果进行量化打分。

(3)引入相对权重系数,以考虑各项指标在方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反映各项指标的主次。

(4)把不同的计量单位的指标转化为无纲的综合评分。其计算公式为:C=∑ciwi,式中C为方案综合评分值,ci为方案第i个评价指标的的分值,wi为方案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5)根据综合评分结果评价方案的优劣,并提出提高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2.3.2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优化设计。

价值工程又叫价值分析,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科学。它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去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因此,价值工程是研究如何在提高功能的同时不增加成本,或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影响功能,把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统一在最佳方案之中。基本公式为:

价值=功能∕费用

价值工程的工作步骤如下:

(1)选择研究对象。

(2)收集有关资料、数据。

(3)进行功能系统分析,功能评价。

(4)方案创新,提出各种不同的实现功能方案。

(5)方案评价,从技术经济等方面综合评价各种方案达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

(6)提案编写,将选出的方案及有关资料编写成册。

(7)进行方案实施并进行跟踪检查。

(8)成果评价。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危机管理;静态;要素;绩效模型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必然会涉及很多方面和很多学科。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所研究的具体内容相当庞杂。甚至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认识出发,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某个侧面或某一具体问题加以研究。虽然涉及的内容庞杂,但归纳起来可以发现。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研究和对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构成要素研究。

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与静态要素

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重点作不同的阶段划分,有时被划分得比较细,有时则划分得比较粗,如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及六阶段等划分方法。无论哪种划分方法,其共同之处是都以时间序列为基础,从前向后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加以分析。以四阶段划分法为例,可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分为减灾、预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公共危机管理实施中的一些具体操作,如预案及计划的制订、危机信息的、应急决策、媒体管理、危机公关、应急场情景管理等内容,实际上都是整个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某个侧面或片段。

公共危机管理动态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以静态系统为基础。所谓“静态系统”是指危机管理系统中相对比较稳定、常设的部分,由各种静态要素构成,如危机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等。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静态系统与动态过程是同等重要的,也是不可分割的,静态系统为动态过程的运行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动态过程则是控制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除不良后果的直接手段。静态系统是为动态过程服务的,动态过程是否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静态系统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用一个可能不很恰当的类比,如果说公共危机管理的静态系统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那么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则相当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从以往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大多数研究论著都以公共危机管理的动态过程的时间序列为框架展开,对危机管理的风险评估、预案的制订、危机预警、应急决策、媒体管理等具体操作内容的研究都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危机管理的静态要素的研究则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以往国内外对危机管理的研究中,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更早,积累的研究成果更多。相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企业危机管理涉及的静态系统的要素要简单得多,因此对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忽视对静态系统的关注。而对公共危机管理则不同,相关的静态系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静态系统的建设不科学、不完善,那么再好的动态管理技术也将无济于事。

对公共危机管理系统静态要素加以分析,目的是将各种要素综合起来,概括出一个决定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综合绩效模型。这样一个综合模型是有意义的,因为影响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因素众多,而且各因素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逻辑关系,难以全面把握。通过综合绩效模型,可以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尽量全面、直观地显示各因素的作用,这无疑对深入分析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有很大帮助。本文尝试运用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概括出一个决定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效果的综合绩效模型。

二、使用控制论分析方法的合理性说明

影响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静态要素甚多,要想把各类要素有机地统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上个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现代系统论和控制论方法是比较有效的。正如控制论创始人之一的艾什比所说,“对于那些以复杂著称而其复杂性不容忽视的系统,控制论给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种种方法里,控制论是数一数二的”。控制论事实上已经成为研究复杂系统组织的一个一般性原则,虽然控制论初创时期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系统、机械系统的控制和工程控制,如控制论的另一位创始人维纳把控制论定义为“关于在动物和机械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但人们很快就发现控制论方法适合分析所有存在着信息和控制的系统,社会系统显然也是一个存在着信息和控制的复杂系统,可见控制论方法同样适合对社会系统加以研究,如维纳在他后来的著述中就对法律的社会控制机理进行了分析。

按照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存在着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统。坎农(W.B.Canno)提出了开放系统存在的“稳态(homeostasi)”的概念,并分析了生物稳态与社会稳态的关系。所谓稳态是指开放系统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同时系统内部也会经常出现扰动,系统通过内部调节机制来应对各种变化和扰动,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使其能够维持相对持久的平稳状态。而系统的调节机制实质就是通过负反馈实现的控制机制。社会系统的稳态是人们期望的社会常态,是通过社会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而这种调节机制也就是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反馈和控制过程。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目标也就是通过控制的实施来维持和恢复社会系统的稳态,因而控制论的分析方法在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中是有效的。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系统的控制过程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 危机管理工作 现状 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也在不断的深入,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多发的时期。而高校在面对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上高校自身的人员密集,容易成为危机的多发区。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具有重要的职责使命,如何建立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进行预防、干预与实现危害的最小化,如何加强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是我们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目前形势下的一个新的问题。

1 高校危机管理内涵和特征

借鉴学者们对危机管理含义的界定,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利益受威胁的情境下,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有效防御、及时处理、合理控制、恢复善后的动态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化危为机,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健康的高校环境。

1.1全程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存在,不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事件应对和处置阶段,还存在于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应对阶段和危机事件处置结束之后的总结恢复阶段,是一项贯穿危机事件全程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危机的事前预警相比,高校危机的预防和恢复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不同阶段体现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有整体连贯性。

1.2实践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与普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事前预警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如果预警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会使得理论无法良好运用到事件中。高校学生的聚集惯性和教育体系使得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模拟训练把理论知识带入到了实践训练中,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工作者的应对能力。

1.3教育性

高校,作为成熟的教育机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得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能系统地通过教学传递给大学生,这种方式在其他的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无法实现。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能对高校和社会公共危机有系统的认识、对危机的形成、发展、应对和恢复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来应对。

2危机管理教育现状

(1)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常常被大家奉为象牙塔,危机和高校仿佛从来没有关系一样,所以大家往往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古时候,就已经有人非常注意对危机的预防,古人云“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绝大部分学生是自身通过网络、电视的途径了解的危机应对知识,专业的危机意识教育还很匮乏。

(2)缺乏相应的应急体制。在危机应对阶段,许多高校往往没有建立系统长效的危机应对体制,导致在实际危机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进而使危机进一步扩展和蔓延,类似与“多米诺骨牌”形成连锁效应,造成人员、财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对高校形象的有所损害。

(3)缺乏危机管理A警系统。危机管理的防预阶段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潜在危机的排查和评估,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实现及时的发现危机,处理危机。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危机管理的思想教育

针对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比较敏感的特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和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潜在期,发生期,发展期,善后期。

(1)潜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公共危机事件尚未发生或没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迹象时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高校学生以及教职人员在潜伏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高校人员对于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发生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刚刚开始发生,尚未引起重大后果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快的稳定局势,降低群众的恐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精神受创以及财产损失。

(3)发展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在发生后并未及时止住,有发酵迹象或已经开始发酵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尽量的安抚受伤人员及家庭的心灵创伤,并缓解其他高校人员的不安和担忧心理,将所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善后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得到解决或已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的时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反思与整改,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制度,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从而提高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水平。

4小结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危机意识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建设,为祖国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

参考文献

[1] 禹华美.四川高校安全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 康棵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公共危机管理阶段范文第5篇

(一)政府危机管理。“政府危机管理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针对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组织相关力量在监测、预警、干预或控制以及消解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演进与影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1]危机管理不仅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还包括对事前预防和事后恢复的管理。它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针对潜在的或当前的危机,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除危机。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措施、办法、条例等的总称。公共政策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它是为解决某一具体政策问题而制定的,必须付诸实施。

(三)政府危机管理与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决策者以一定的理论原理和价值观念为指导,对已确认的政策问题进行科学策划、统筹安排、做出对策,使其转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政府危机管理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管理,它可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机,恢复社会稳定。在政府危机管理中,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及其良好绩效,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效处理危机。

二、当前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早在2003年SARS之后,中国就在加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明确我国要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这次雪灾所暴露出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应急体制并不乐观,在面对复合性突发事件时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包括预警预防、应急反应、评估恢复三个阶段的机制,其中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是两项最基本的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预警机制和预测机制,不能将危机的前期控制过程纳入各级政府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与日常管理中,危机的信息预警能力不足,以致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时比较被动。另外,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危机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应急反应迟缓,跨部门协调动员机制不顺畅。在各级政府之间应急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急响应过程中条块部门的衔接配合等方面,还缺乏统一明确的界定、尚未完全形成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分级响应体制。

(二)政府危机管理机构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的现行行政机构,危机爆发时,一般是针对特定危机,由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临时机构。这种临时性机构不能对危机准确预测和预警,加之缺乏政府危机管理专业人员以及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严重影响了危机的处理效率。此次发生在南方各省的自然灾害表明,我国现行的以部门为龙头的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机制存在很大问题,各级政府下属的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能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应急预案缺乏情报学支撑

应急预案应该是情报学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和情报分析系统,缺乏情报学基础就会导致信息不畅,难以作出科学的决策。此次雪灾也暴露出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信息不畅,部门和地方应急机制不够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1月25日京珠高速公路之所以出现严重大堵车,与各方通车信息混乱有关,致使许多不知情的车辆进入湖南后无法出去。

(四)政府和公众危机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的安全观一直固守传统的国防和外交安全,而忽略了经济、生态、信息、文化和公众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政府部门对全社会防范风险和应急管理处置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不够,社会危机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程度都十分薄弱。早在全国降雪的初期,1月份时,有些地方还在赞叹瑞雪兆丰年,没能对大雪成灾有预期,更没有将雪灾与全国春运结合在一起全盘考虑,加之五个关于自然灾害救助的国家应急专项预案中,并不包括雪灾,所以导致了这一复杂性的全国性灾难。

(五)政府危机管理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没有对危机的来临做好科研、组织、人力、物力、信息等各方面的准备,在公共管理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应对危机事件的公共财政支出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在危机出现时,各级政府不得不临时集中各类资源,临时研究。

三、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但却可以管理控制,以减少危机的发生数量,把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危机多发期,政府要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对其全过程实施控制管理,在危机预警预防阶段、应急反应阶段、评估恢复阶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系统。

(一)预警预防阶段

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看,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加强危机的预警和预防,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危机的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应急救治机制。各级政府必须将危机管理寓于日常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之中,建立完善的符合本地实际的危机预警机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快捷、通畅、及时、准确的沟通渠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建立统一的危机处理指挥机构和协调机制。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大部委制改革”的思路,很适合改革现行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的要求。可考虑设立集中统一管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具有大部委性质的“应急管理委员会”(或者“应急部”),设立常设性、专门性的危机预警部门,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制定长期危机管理计划,加强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3.建立危机管理教育、培训系统。政府、学者、科研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政府危机管理的研究,为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要加强对政府官员的危机教育和危机处理培训以演练,增强干部危机管理的能力。此外,政府还应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加强对公众的反危机宣传和训练,普及有关危机知识,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

4.加大政府危机管理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公共风险来决定财政支出,合理地调整公共财政支出范围,专款专用,确保应对复杂危机事件的正常运转。

(二)应急反应阶段

危机出现后,政府运用所有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

1.迅速启动应急反应机制。政府应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积极查找危机产生的根源,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及时化解危机。“在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由政府出面的有效组织、协调和调控是迅速控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最重要保证。”

2.及时公正地信息。正确引导媒体进行公正的报道,将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公众披露,避免社会的恐慌,稳定公众的信心。要建立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召开例行的新闻会,公布信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并告知公众在危机事件中的注意事项。

3.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公众的参与作用。在危机处理的过程中,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充当志愿者参与,将对危机事件应急救助起到重要作用。

(三)评估恢复阶段

危机消除后,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科学地评估各种应对危机的预案和危机处理措施,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1.重塑政府形象。当人们度过危机后,政府应做好危机后的沟通工作,向公众承诺今后的措施,表达政府的诚意,安抚公众的恐慌心理,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心。

2.强化责任追究。在应对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各级政府要建立政府官员承担与职权相应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当政府公务人员不能履行或背弃责任时,必须受到相应的行政惩处。

3.建立评估机制。政府应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危机评估小组,进行有关方面的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对危机处理全过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为以后危机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难以避免的各种突发危机事件,作为承担公共事务管理者和公共安全责任者角色的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出最有效的公共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努力化解各种危机,保障国家、社会和公众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维平.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84.

[3]林爽.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8).

[4]鄢龙珠.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5,(6).

[5]中国现代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