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容变化快的成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风行雷厉: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2、风驰云卷:形容迅速席卷。
3、风樯阵马: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4、骨腾肉飞:腾:跳跃。形容奔弛迅速。也形容神魂飘荡。
5、鬼出电入:比喻变化巧妙迅速,不易捉摸。
6、高才捷足:才:才能;捷:迅速,快捷。形容人才能出众,行动快。
7、风驱电扫:形容像刮风、闪电那样迅速驰赴和扫除。
8、风起云蒸: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9、风旋电掣:掣:闪过;旋:奔跑。你风一样飞驰而过,像闪电一样一角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10、飞刍挽粟: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11、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
12、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13、风行电掣:掣:闪过。像风一样飞驰而过,像闪电一样一闪即逝。形容非常迅速。
14、飞云掣电: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15、干霄凌云:高高地耸起,直逼云霄。比喻前程远大,能够迅速成才。
16、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17、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18、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19、风驰云走:形容奔驰疾速。
20、追风逐日:形容速度极快。
21、光阴如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22、风行电照:形容迅速威猛。
23、幡然改途: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24、风掣雷行:掣:闪过。风闪雷鸣。形容像刮风和响雷那样迅速。
25、快如闪电:速度快的就像闪电一样。
1、快马加鞭: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2、过隙白驹: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3、先我着鞭: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4、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5、五行并下: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6、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7、疾如雷电:快提就像雷鸣闪电。形容形势发展很迅速。
8、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9、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10、一日九迁:九:形容多次;迁:升职。一日之内多次升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11、健步如飞: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12、脚不点地: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13、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14、疾如旋踵:旋踵:转动脚跟。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形容变化很快。
15、高材疾足: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16、奔逸绝尘: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17、兼程前进: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18、一泻千里: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9、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20、举步生风: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
幽默型广告词
有一家手表公司的广告词这样写道:“我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这一句话谁看了都会忍俊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笑声,因为他用了风趣幽默的一句话表明了他们公司的手表质量非常好,不会坏。这样才能使购物者因为“放心”二字而来购买自己的产品。同时也说明,就算手表出了问题也不用担心,因为——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维修人员。相对于那些直接性的语言,他就显得十分生动,给人一种活泼、愉快的感觉。
在生活中要多用幽默的语言啊!
华丽型广告词
华丽型的广告词一般在售楼广告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美无言,给您贵胄般的尚品生活。”看了这则广告,我不禁眼前一亮,只听说过大爱无疆,这大美无言从字面理解就是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吧!这贵胄的意思我是在字典上查到的,是指贵族的后代。先是美得无法形容,再是享受贵族后代的时尚生活,这经过精心设计的华丽楼盘就在人们脑海中浮现了———幢豪华住宅!这就是设计者先要给人心灵上的一种震撼,好凭借这吸引买家的“计划”,这不太常见却又处处张显华丽的词语,可是他们的好帮手,和华丽的词比起,普通词就相形见绌了。
在文章中要多用华丽的语言啊!
为了吸引顾客,店老板们各出奇招,于是“巧妙”型广告词就出现了。“骑”乐无穷、默默无“蚊”、百“衣”百顺等等,他们是把成语“偷梁换柱”后得来的。这样的词语虽然新颖巧妙,但就会对人产生误导,特别是小孩。一个字的变化可能就会使词句本身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习中我一定要争取不写错别字,防止闹出笑话。
在广告中,这样的词还是不要有吧!
有个成语叫“一马平川”,所谓的平川,就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人们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没有高山的阻挡,没有河流的隔断,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就是美丽的平原。
平原通常都形成于沿海地区,海拔较低,多为0~500米。其主要特点是地势起伏较小,没有大的坡度变化。这里交通方便,而且有充足的水源,所以都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印度恒河大平原、中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欧平原、北美大平原,以及中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的形成,一般都与大江大河有密切关系。河流在前进的途中,往往会携带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到了下游的时候,地势渐渐变得平坦,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因流速不够快而逐渐沉积下来,特别是当洪水泛滥的时候,大片的土地都被洪水淹没,许多泥沙就沉积在河流两岸。历经成千上万年,冲积平原就逐渐形成了。如中国的黄河,流经西北地区辽阔的黄土高原,每年平均输沙量高达16亿吨,自西向东冲刷,然后将泥沙堆积到东部的低洼地区,结果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形成了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
此外,也有其他原因形成的平原。如:在海洋沿岸,由于长期遭受海水冲蚀作用也能形成平原,这样的平原叫海蚀平原;由于大陆冰川的长期磨蚀作用形成的平原叫冰蚀平原。但这些平原与冲积平原相比,规模较小,也不常见。
“望山跑死马”的高山
《西游记》中有这么一段小插曲,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方圣地灵山脚下,唐僧迫不及待地下跪叩拜,不料孙悟空却哈哈大笑起来。他说:“师父,这还不到叩拜的地方呢,常言道‘望山跑死马’,灵山离此还有好远呢,你现在就开始跪拜,一直到山顶上,你要磕多少个头才行啊?”
“望山跑死马”,有时也被称作“望山走倒马”。意思是说,明明已经看到了山,可是真要是走到,还要花上很长时间,走上很长的路。
其实,在大山里面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高山与峡谷仿佛是一对亲兄弟,总是会交叉出现,远看是一座山,要想走到山顶,可能要穿过很多绵延起伏的沟沟坎坎,这就是山地的典型特点。通常来说,地球上高大的山峰一般都是由于板块相互碰撞而引起的,因为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但是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原本呈水平状态的一层层岩石变得像拱起的书本一样,每一层都变得弯曲了,这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就叫褶皱,这样的山峰就叫褶皱山。众多的山峰彼此相连,若干条山岭和山谷连在一起,沿着一定的方向连绵不断,这就成了山脉。比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长2500多千米,宽度为150~400千米,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000米以上高峰14座,迄今为止,仍有山峰未被人类登顶。由此可见,攀登高峰并非易事。
如今,我们常用“望山跑死马”这句话来警示大家,不可好高骛远,盲目攀比,必须脚踏实地,山在眼前,但路在脚下,只有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才能征服一座又一座高峰。
“悬崖勒马”保安全
并非所有的山峰都是褶皱山。地壳运动中,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如果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就会“咔嚓”断开,从而形成断裂带,其中一侧上升,另一侧下降,这种断裂活动造成的山为断块山,它的特点就是具有陡立的山崖。
在挪威有一处著名的景区,名叫“圣坛岩”。这是一片面积很小的山顶平台,但吸引游客的是,平台的边缘竟然是犹如刀切一般的绝壁,而断崖之下是河流的水面,断崖平台距离水面的垂直高度达到了604米!站在断崖平台之上,游客们可以一边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一边感受惊险刺激的心跳。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导入;体会
导语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始,有计划,有目的的运用一定的方法所设计的教学语言。导语要交代学习任务,引入新课,唤起兴趣,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下面,仅就是语文教学中导入的几种方法和作用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以设疑“导”,具有悬念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的设疑置难,制造矛盾,使学生产生种种疑难,激起追根溯源急于寻求答案的学习欲望。如学习《这不是一颗流星》这课,课题本身就带有悬念色彩,在做如下导语:教师板书课题后,问:什么是流星?你们见过流星吗?流星很快的在天空移动,一转眼就消失了。这“一转眼就消失”的现象可以用那个成语来形容?――“转瞬即逝”(板书)“这不是一颗流星”是说这颗流星是怎样的呢?(一直存在不会消失的)这颗流星是指什么呢?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以情境“导”,具有意境美
1.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创造意境。
作为语文教师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上课时的导入应做到简洁、明快、鲜明、新鲜、活泼。用抑扬顿挫的语调,以丰富渊博的知R,娓娓道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样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中。
如有位教师教学《听潮》就是很好的典范。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听过有关海的故事吗?回忆一下你们在电影、电视、书刊、报纸中看到的海的形象,列举一些词语来形容它的情况。(放手让学生说)海,无边无际、辽阔壮美、神秘莫测、变化无常。有时它平静温柔,海鸥掠过水面,在海空之间盘旋翱翔;有时它汹涌澎湃,怒吼咆哮。生活在海边的人,目睹海的情态,耳闻海的呼啸,熟悉海的脾气,热爱大海;远离海边的人读描绘海的佳作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海的壮观。鲁彦《听潮》一文,着力描写了海潮涨落的情景,让我们认真阅读仔细体会。
这位老师的这段导语,开头连用两个问号,启动学生思维。接着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大海多姿多彩的形象,有对主观感情的浓烈抒发,有粗笔勾勒,有传神的细描,词汇丰富句式长短结合。如此优美的语言,配上老师那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语调,学生听起来如沐春风,马上进入情境。
2.教师也可用其他手段,创造情境,唤起美感,使学生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在内心产生一种等待接触的内趋力。
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读《海冰仲夏夜》一课时设计的导语:教师走进课堂,面带笑容,对学生说:“我很喜欢听《军港之夜》这首歌。同学们如果愿意和我一起唱的话就共同来唱,好不好?”于是教师打开录音机,师生随着音乐伴奏一起唱,不会的同学则静听。歌声甜美,旋律优美。大家完全沉浸在那静静的大海美丽的夜色中,回味着那甜美的微笑。随着歌声的停止,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海滨仲夏夜》的课题。
三、以故事“导”,具有趣味美
要使学生尽快了解该课的主题并对它感兴趣,教师可以借用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现代故事或事实新闻,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在兴趣盎然中进入主题。
如在讲《大自然的警钟长鸣》时,有位教师导入时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报道:1990年冬,西方某国的情报人员照例把卫星拍摄的胶卷输入电脑,当地形复原图在到大屏幕上时,一张照片引起专家们的注意:奇怪的是兰州在地图上不见了。西方人认为是中国正在实验一种城市伪装的新方法。为了证实这个判断,一行人到兰州后,从天空到陆地,从空气到河流,广泛采集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是污染超标所致。我们今天学习《大自然的警钟长鸣》一文,看看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破坏到何种程度,想想为了目前和未来的利益,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导入模式,要为学生所能接受,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弄巧成拙了。
四、以联系“导”,具有结构美
一位教师在教读《济南的春天》导语是这样设计的:“一年有四季,春为四季之首,冬为四季之末。我们刚刚欣赏了朱自清笔下的《春》,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景色,从而激发起我们热爱春天的感情。但是否只有春天才惹人喜爱呢?不,冬天也一样有喜爱之处,不信?我们就来看看语言大师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文中所描绘的就是冬景。”这则导入,不必说文学韵味之浓,情境之高,也不必说语言精练,无闲言杂语,单就其层次分明,就给人以信息明确,条理清晰之感。他先概括复习了就知识,再随势导入新课的教学内容,语言严密结构清晰,使人印象深刻。
五、以调侃“导”,具有理趣美
调侃要诙谐明快,它是文章内容进行变异的诠释,可以给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带来幽默式的轻松和欢乐。是素质教学中的乐教乐学的艺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