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永恒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新要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房屋建筑学实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实训是什么?实训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训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训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训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从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实训教学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环节在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这是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单纯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实训教学,是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过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一次尝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实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建筑师的基本素质,并加深对建筑构造设计,即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包括:了解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利用建筑设计专用软件绘图;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房屋建筑学实训的目标:房屋建筑学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践,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房建实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训。在实训中,采用真题假作,让学生逐步接触实际工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转贴于  那么,房建实训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建筑是一个工种复杂而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的配合。因此,房建实训也需要构造、设备、经济、施工等许多课程的知识都纳入到房建中。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在五天的时间里,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等多类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的工业建筑等。学生参与评图。评图是对学生设计成果的检查评定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参与,只是给出一个概括的分数,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利用讨论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水平的双重作用。对一同学的作业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汇总意见;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交往、表达等综合能力。最后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谈设计体会;指导教师进行总结,肯定长处,提出问题,指出改进方向。有条件时,将优秀成果予以展览,以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将部分好的作业留下来作为范图为以后的学生参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国家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业的发展依赖于学校输送大批的建筑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这正是房屋建筑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正是我们探讨房屋建筑学实训改革的宗旨所在。

房屋建筑实训是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难以进入是普遍的现象。教改的重点应放在指导教师的精心策划上,通过循序渐进的指导,使学生渐入佳境,步入专业学习的正确轨道。通过对《房屋建筑学》实训各主要环节的问题分析和学生在设计中存在的心理状态分析,提出了搞好《房屋建筑学》实训的改革措施。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大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让学生通过《房屋建筑学》实训,使他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一直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李必瑜.建筑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供配电 实践教学 教学管理

1.引言

建筑供配电是楼宇智能化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定数量的实验,理论教学结束后有一周的实训环节。针对近几年生源质量下降,理论课时减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和巩固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因此在其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供建筑供配电技术由于其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要全面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理论课程教学,还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楼宇智能化专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沿袭以往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以往的建筑供配电实验和实训就是参观变压器室,或者认识一些低压电器,这种方式对实践教学帮助不大,体现不出高职特色。有些老师虽然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工程上的建筑供配电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实践教学仍以演示为主,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2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我们学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成,改制后,时逢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速度。高职院校为地方办学,它的发展往往受地方财政的影响。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添置和更新教学设施,以至于实验室设备老化陈旧,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2.3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本科院校招聘而来,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实际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在教学方面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实践教学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管理,打破系(部)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全院实训设备进行统—的综合管理,以期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有些学校既开设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又开设了楼宇智能化专业。而电气自动化专业需要建工厂供电实训室,楼宇智能化专业需要建建筑供配电实训室,但是两门课程的内容有大量的重叠部分。这就可以考虑两个专业共同建立一个实训室,最大限度地进行有效配置,减少浪费。建筑供配电主要侧重低压部分,学生通过对相关项目的操作,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

3.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供配电实训是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实训结束后,学生在暑期有三个月的顶岗实习。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校外顶岗实习是教学环节中很重要的实训环节,可以使学生亲临生产现场,使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生产的所有基本环节,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校要加强同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选择符合学院专业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部分企业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确保教学质量。顶岗实习结束后,有些同学会与实习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一方面有助于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就业。

3.3利用专业知识自行开发软件实验系统

随着我校计算机房的增加和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较以往越来越强,我们可以把软件实验的开发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在第三学年,学生有8周的毕业设计,对于毕业后有志于从事建筑供配电工作的学生,可以由老师指导学生针对某个硬件实验项目进行软件模拟,通过硬件实验的结果验证其正确性。这样不仅加强了本课程的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计算机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

4.总结

建筑供配电实训教学是楼宇智能化专业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建立健全不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多方面的协调,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认真的实施。相信通过全体同行的共同努力,建筑供配电实训教学一定能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5.

[2]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王纪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4).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初学建筑制图课程时因空间想象能力差感到学习困难,在识读建筑工程时因缺少感观认识和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知识难以识读建筑施工图;在大学二年级时,建筑识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惧怕在专业课中识读工程图,也影响了相关专业课的学习,然后所学的知识都是零散的,没有接触实际的工程图纸,在一些顶岗实训中,有些学生看到一叠叠的图纸根本无从下手,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识图训练。对于一些制图标准由于也没有接触实际的工程图纸也掌握不了。

2建筑识图基础理论的培养建筑施工图识读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是根据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去解读房屋建筑图纸所表达的建筑物的形状、大小、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年级学生初学建筑制图课程时因空间想象能力差感到学习困难,在识读建筑工程时因缺少感观认识和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知识难以识读建筑施工图;在大学二年级时,建筑识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惧怕在专业课中识读工程图,针对这些问题,采用了现场教学法,模型教学法,工程案例教学法。

2.1模型教学法

(1)观看模型,掌握建筑工程投影原因

在学习《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中,教学中让学生看基本形体如棱柱、棱锥或者基本模型,增加他们对三视图之间投影关系的感性认识,验证投影原理。同时课后布置根据投影图转换绘制作业,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模型制作与施工图识图相结合

对于结构施工图,由于现场教学不好组织,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很难看到钢筋的配筋情况,因此,从图纸到实际有很大的难度,也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同学们对结构钢筋图看不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小型结构模型的制作,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让同学们明白一些钢筋的具体布置,与结构图识图理解过程不谋而合。此方法作为提高识图能力的辅助手段,发挥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上,省去了繁琐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引导过程。

2.2现场教学

在学生识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提一些看似简单却又不怎么好解释的问题,如:“这是什么呀”,“什么是散水、女儿墙”等,其实这些在课堂中都已经讲解过,但是由于一些构造抽象,讲解过后没有留下任何印象,有些即使了解,但也弄不清楚,其实很多问题在课堂上解释半天,只要带学生到现场一看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带学生进入现场进行实际现场教学试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一些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而言,由于安全问题,不愿接受学生到施工现场学生,因此,目前进行现场教学对象主要是已投入施工的工程,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对于现场教学要进行很好的组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如下几点。

(1)教师应事先确定教学的实际工程,弄清该工程的构造特点,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

(2)将学生分组,每小组5-7个人。

(3)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以至于使学生不至于走马观花。甚至无所事事,比如要求学生带好小图版、笔记本、卷尺等用具,对实际工程构件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制在图板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建筑工程构造做饭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相关构件含义的理解。还能将建筑工程制图方面知识加以运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方面的能力。

2.基于工程实践案例教学

在学习完建筑工程制图、建筑构造以及建筑结构课程后,为了学习能够系统的接触工程中的图纸,安排了一周建筑识图实训课程。实训时间的安排:我们的建筑识图实训周安排在三年级开学初,恰好在学生学习完基本专业知识之后,走入岗位之前,为以后顶岗实训和零距离就业创造条件实训周的任务:让学生读懂一套来自实际工程的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精选施工图纸很重要,图纸的内容不易过难,由于学校是新建的学校,考虑到学生可以与实际相结合,选用的图纸基本是学校工程的图纸。实训的组织方式与内容:学生进行分组,一组4-7人,一套实际工程图纸,分组进行讨论,一起进行解决问题。实训最后进行考核。考核先进行笔试,然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口头答辩。

3.结论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学生取得预算员、造价员资格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考取建造师、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的主要考试科目之一。在以往的教学目标中比较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能力培养列为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而且本门课程独有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政策性和时效性都十分突出,涉及建筑工程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也融入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教学内容多,学习难度大。不少学生就因为基础知识薄弱或部分专业课程未学好而产生为难情绪,也有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重点是建筑结构设计或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从而轻视了对本课程的学习[1-2]。

2 现状

目前,计量与计价这门学科的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笔者调查发现:该课程内容远远偏离学科发展前沿方向,有些内容陈旧而且过时,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这门课程教材的地方性较强,授课时应该重点突出其地域性;教学方法大多限制于书本教学,不能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教学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造价工作岗位距离较大,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与企业接轨[3]。

3 课程改革研究

3.1 结合岗位需求,调整课程体系

在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往往是教师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在实践阶段往往难于实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开设有待调整,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前置课程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工程认识,导致本门课程在实践时难于实现。第二是本门课程的实训内容比较系统,若是内容过于细则时间安排不够,或是内容粗则达不到实训效果,所以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只能被动的“照本宣科”,过多的强调课本上的内容,而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厌学情绪上升。对学生来说这是残忍的,也无法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的,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学方法应该是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与岗位零接口就业,除了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必须分析企业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授课前,我们要充分调查相关的房地产企业、建筑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公司、招投标公司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掌握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通过这个调查,可以得到学生的第一就业岗位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2 案例教学为主,与实际工作接轨

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另一个特点便是课程的案例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紧,而计算量大,在课程上一般难以实现整个计算过程。但案例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调动学生主动计算的积极性。在制订《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这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本门课程的特点适当增加实训课课时,同时适当压缩理论课课时数。由于本门课程实训的特殊性以及延续性,建议在课程理论课程授课完后增加适当课时用于集中安排实训环节,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实际操作时间的不足,而影响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熟练度,学习能力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实习教学环节来培养。在课程实训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指导实训教学,以实际工程造价的编制为例,模拟真实的职业岗位情境,要求学生把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课知识都调用起来,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图预算书[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高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训,缩小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与造价工作岗位距离,以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真正实现顶岗就能上岗。

3.3 启发示教学,调动学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建筑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实际规范条文计算规则相对呆板,记忆起来比较烦锁、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程图纸是千尽相同的,每个工程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的理解计算的规则,找到最恰当的计算方法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在建筑面积的计算这一教学过程中,同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种算法,计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答,没必要全班都是一种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出方向性指导性的意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选择自己理解和认识的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最后再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的不足,最后教师再对其进行总结讲评,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经过笔者实践,这样教学方式既可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5]。

3.4 小组式学习方法,加强学员团队合作能力

建筑类职业岗位要求团队合作能力强。这是因为今后的工作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何一个项目,无论多小,都是一个团队来完成的。所以在这方面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尽量加强学员这方面的培养。笔者在所在的工作单位做过试验,笔者将建筑1班分为10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6-8人,每组由组员推荐二位组长,要求组长在自己掌握所授知识后,带动组员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特别是带动后进同学,这增加了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团队意识。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笔者所教的建筑1班的学习成绩与动手能力,明显高于同是笔者所教的建筑2班。这是因为小组式学习方法有利于加强学员自学能力,并且学员通过与同组同学的交流,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认识,自我改正这个途径,真正的掌握学习知识。同时,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某些认识的差距,有一些可能教师认为很简单的细节问题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很关键的知识没有讲解到,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跟不上进度。而通过小组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就不会存在此类问题,因为小组成员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认识能力大致相同。

3.5 改革考核模式

据笔者调查发现,大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大多采用闭卷考试。受限于形式,考试时间一般只有二小时,且本课程大量定额不可能记忆,所以闭卷考试只能考核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概念、问答题、简单理论计算题。这样的传统考试方式比较死板,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作业容易出现大量抄袭现象,不注重实际应用,分数高,但是能力低。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可以把该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考核+小组考核+实训考核+笔试考核的形式。其中平时考核占10分,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小组考核占10分,考核方式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训考核占30分,主要考核学生实训环节的成绩;笔试考核占50分,采用开卷考试,题目选取难度适中一套小型单层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做为试题,考试时间为8小时,主要考核学生编制工程预决算的能力。这种考核形式能考核学生对本门功课的基础知识,还能通过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使学生掌握整个预算书涉及工程量计算计价计费部分数据相辅相成。考核重点不在某个单一的知识点、单一的概念,而是需要学生掌握读图算量查找量套价计费全过程[6]。

四 结论

作为培养土建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之一的专业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究,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合岗位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加强案例教学,深化与企业无缝对接;启发示教学,调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式学习方法,加强学员团队合作能力;改革考核模式,建设“要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学生培养真正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利娟.中职《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变革实践与反思[J].中国建设教育,2009.8,(52)

[2] 翁其能.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2,(37)

[3] 翟丽. 如何改进《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程教学[J]. 考试周刊. 2008, (36).

[4].朱平.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 2009, 4.

建筑认识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学;建筑专业;任务教学;CAD

1、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应用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个给高职建筑专业院校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随着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如何在高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高职教学的根本目标一直是高职教学者思考的问题。所谓的任务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所需要讲授的知识融于一个个单独、独立的任务当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就能学到将来在工作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尽早的进入工作状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记忆的深刻程度。

2、任务教学法在高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高质量的专业课程设置对于确保学生知识面的全面性以及将来顺利进入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而科学合理的专业课设置是建立在可靠的职业分析及专业分析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进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其所处的工作及职业环境,对职业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有利于下一步教学行动的开展。同时,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根据时代的最新要求进行设置,通过市场需求来指导教学,对所选的课程进行实时的调整。以人才培养、基本的工作需求以及职业能力来构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建筑专业课程。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个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涉及的工艺流程较多、施工现场变化较大以及手工参与较多的一个连续性极强的工种。以土力学基础的教学为例,土力学基础是一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课程较多,而且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紧密的基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类专业的特点和该课程的培养方案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和确定:以培养学生具有能对土进行工程分类和土工试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挡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分析计算、验算的能力;具有能识别和应用工程地质勘查资料的能力;具有对基础沉降量及地基承载能力进行核算的能力;具有对一般性的浅基础与桩基础进行设计并绘制成施工图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这些零碎的环节用一个典型的任务串接起来。例如,可以通过以地基的设计及防沉降为目的,以地基的基底压力为线索,通过任务的设计来贯穿整个课程体系。这样,就通过一个典型的任务既可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本门课程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概况,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知识的整体性,还能使学生的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任务教学法在高职建筑专业CAD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CAD是建筑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采用,识别CAD图纸,并能熟练的操作CAD软件来绘制建筑施工图纸是一个现代的建筑行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典型的CAD图纸,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张图纸要尽可能的具有典型性,可以相对较复杂。之后,教师再对该图进行一定的分析,是学生对基本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对软件的具体操作进行讲解。这是任务教学在建筑CAD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程序,下面将对具体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论述。

首先,应该是任务项目的提出和选择。在建筑CAD的任务教学过程中,任务项目的选择相当重要,它对于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应该以所需要教授的知识作为主线,然后根据教学的基本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尽量保证任务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初学时,可以适当的简化任务,但是要保证就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创造及思维能力。

其次,在任务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这样的程序来进行:教师确定任务项目——相关专业知识的教授——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进行任务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任务项目方案的设计——方案的修正和完善——任务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任务项目的相互评价——教学反馈与总结。

再次,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性来确定合适的任务。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任务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合理分散,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在进行项目的评价过程中,尽量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来进行,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加容易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对工程实训基地加以充分的利用。

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加以充分合理的应用,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应用技术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教学要结合工程实训来进行。例如,学生可以在工程实训基地通过边学边练的方式,对建筑实践中需要完成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计算机的应用以及绘图实训等任务进行现场的学习。同时,对导线、高程以及地形的测量,建筑工程放样等项目也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由于实训场地一般都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成四等以下的平面与高程的控制测量,为地形图的测绘、相关数据的采集及定位放线提供条件,这对于任务项目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5、结语。

任务教学法能突破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局限,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较好的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这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的应用水平而言,任务教学方法能尽早的使学生进入以后的工作状态,熟悉工作环境,进而对达到高职教学的目标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元庆.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建筑CAD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