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寻求音乐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契合点,力求在课程内容、教法学法、校本课程等方面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音乐教学中,对二者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1.与学生社会生活实践领域的整合
学校不应该是一堵墙。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和课本中,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残酷的折磨。音乐就是将几个不同的音符巧妙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不同的灿烂之章,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它不以地域而存在,也不以时间而消亡,它弥漫于天地间,参透于人群里。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抛开教材,向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兼顾学科知识与学生的主体经验进行教学。
例,追溯到1998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侵吞了我们的家园,当时为了挽救那些受灾的群众,我们艺术家用音乐鼓舞他们,让他们重新回到美好的生活中来,如郭峰创作的《让世界充满爱》《永不分开世界的爱》,2003年的非典时创作的《你好吗》《真爱无
限》《因为爱》,唱出了对白衣天使的敬意与挂念。由甲丁作词、苏越作曲的《姐妹弟兄》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双眼讲述着真情永恒,告诉我生命的嘱托有多重……”音乐纯真、圆润透明,深情又真切,一个爱的故事荡涤着我们的心灵,让他们重唤起对生命的希望。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传统音乐课程内容忽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整合,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音乐课程内容则既考虑音乐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但这种综合并不是盲目地实施难以把握的大综合,而是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音乐教育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
此外,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文学、地理、物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音乐剧《猫》就结合了文学、舞蹈、美术、戏剧、表演等元素。
由此可以看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链接,打破了学科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封闭局面,将学生置于多元的情境之中,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学生建立起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发展了综合解决与音乐有关问题的能力。
整合过的音乐课,集人文、科学、技能于一体,在音乐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消除了音乐学科原有知识体系的界限,既有音乐学科知识,亦有学生获得的主体经验。音乐学科知识在教学中综合、延伸,促进音乐学科知识的建构,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在音乐学习中实现一种整体的转变。同时,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拓展和升华,为音乐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有助于知识的整合,发展了学生的整合创新、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法、学法的整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探究、实验、调查、考察、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劳动实践、总结、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即“做中学”。音乐新课程也强调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所以,我改变以往以音乐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少“填”多“引”,指导学生调查、访谈、操作、交流、评述、展示,进行探究、合作、自主等学习。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九年级《爱心满天》一课的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问题,并教给一定的方法,给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分组调查,运用各种手段了解、获得与这一主题有关的故事、摄影作品、雕塑作品、宣传画等等,然后整理材料,形成调查报告,设计成形并加以运用。
这种方式使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在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情感方面得到体验。拓宽了音乐学科的教育功能,课堂教学最终达到质的升华。
三、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新课程给了教师更大的空间,安排有校本课程。我结合我校校本课程《湖鱼文化》考虑到寨桥特有的自然环境(水系发达,水产资源丰富)和社会环境,设计音乐校本活动方案《音乐中的鱼》。
例:《音乐中的鱼》设计简案
【活动内容】
1.了解湖鱼文化的知识。
2.了解学习有关鱼的各种音乐,并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3.通过开主题班会等形式,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活动过程】
1.学习校本课程湖鱼文化。
(1)学习课本第五章《文化中的鱼》、第七章《民俗风情中的鱼》完成相应的表格;(2)通过分组调查、访问、网络了解民俗风情中的鱼,完成调查报告;(3)分组调查:分四组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下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2.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进行研究与教学。
3.成果展示。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查,查阅资料,走访农家,学习有关鱼的表现技法,汇总成果,开办展览,切合学生实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音乐教学,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初步体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了音乐,增强了对音乐的关注,领悟了音乐的独特价值,提高了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个性发展。
但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音乐课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一线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加强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要有所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我们更应及时更新音乐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与框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王英奎.艺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一、苦练内功,把音乐技能素养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这也称之为基础素养,包括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这些基本技能,教师要下功夫训练、培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理论知识扎实,表演技艺精湛的优秀教师。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必须提升的必要素养。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学科交融,学科互相渗透。我们认为,音乐学科综合课程之“综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音乐学科与其他艺术学科的综合;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就是说音乐是其他艺术所必需的,艺术是非艺术学科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摈弃音乐教育的“孤立”观念,建立音乐“大课程”思想,必须把“音乐”放入“整个艺术”中来考虑。音乐教师要有“大音乐”的概念,有“大音乐”的意识,要广收博纳,从其他学科汲取更多的营养。音乐教师不能自我封闭,应该打通和其他学科的内通道,广泛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要学会继承、巧妙嫁接,尽最大努力为我所用。要不断学习研究其他学科的知识,努力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丰富、更厚重、更全面,做一个善于学习者,善于借鉴者。只有不断丰富其他学科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知识全面的人,才能达到触类旁通,才能综合驾驭,才能把自己的素养提升上去。
二、严谨治学,努力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能够上课,同时还能进行科研。音乐教师也要有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探究意识,懂得治学,学会做学问。
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教学研究需要教师有四种能力:一,教材研究能力;二,教学方法研究能力;三,教学评价研究能力;四,教学论文写作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音乐教师就必须站在音乐教育的前沿,善于吸纳新的音乐教育理论,洞察音乐教学的发展方向,摸透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向音乐教学新的领域挺进。
三、美道慎行,努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道德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
教师必须心中有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
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社会大环境对音乐教师的影响比较大。我们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力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音乐教师必须在职业道德上下功夫,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教师。
四、苦练外功,虚心向生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告诫儿子写诗的诀窍。音乐教师的敏感、悟性、灵感不仅来自课本,来自理论书籍,来自专业知识,还来自社会和所接触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抛开课本,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社会中、学生中去汲取广泛的营养。一切艺术的灵感都来自社会、自然,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和体悟。
关键词:音乐欣赏;多学科渗透;尝试
20世纪以来,各类科学研究不仅证实了音乐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学习价值,而且证实了音乐自身与社会、生活、实践及相关学科之间存在着丰富且合理的联系。对于音乐的传播方式之一――音乐教育来说,现代音乐教育也强调在立足于尊重音乐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把音乐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来感受自我。 因此,不断完善学习内容,并适当渗透相关学科知识于音乐教学,对音乐学科本身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音乐课程应该拓宽视野,寻求更多的教育途径,在立足音乐本体的基础之上综合实施,通过学科渗透的手段,一方面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验音乐,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以一堂音乐欣赏课为例,展示了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点滴尝试。
一、在音乐欣赏课中实施多学科渗透的设想
音乐欣赏课约占音乐教材内容的百分之四十,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对于各方面知识积累相对较少的小学生来说,能够让他们认真地欣赏音乐,积极地去感受和体会音乐的内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音乐欣赏课上,笔者尝试通过对历史、地理、心理等相关知识的整合,把欣赏曲目的创作背景、音乐内涵以及音乐家的概况,以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介绍给他们,使学生在对乐曲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欣赏音乐,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乐曲中的音乐形象给予提示。通过渗透相关知识的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音乐的创作背景、乐曲的情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的内涵,陶冶身心。
二、音乐欣赏课上实施多学科渗透的尝试
在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音乐欣赏课上,笔者在欣赏钢琴独奏曲《晓风之舞》的音乐课上,通过介绍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作曲家的状况、乐曲的创作背景和人文内涵都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欣赏,教师在欣赏的同时对音乐主题的出现和发展以及乐曲情绪的变化给予引导和提示。如此一来,不仅吸引了学生欣赏的注意力,而且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来,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以下列举本课的亮点所在:
(1)合理利用地缘关系。钢琴独奏曲《晓风之舞》的作曲家丁善德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昆山,同我们学校大部分的孩子一样,是祖籍不在昆山但是又出生和生活在这里的人。而这一特殊的地缘特点马上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拉进了他们与音乐家之间的距离,并且孩子们会好奇地继续追问:丁善德的家在昆山哪里?他在哪个学校读书?这样音乐家的生平和音乐创作等问题便随即展开。丁善德是江苏昆山玉山镇人。1928年毕业于昆山县立中学初中,在校读书时酷爱音乐,广泛接触民间音乐,自学二胡、笛子、三弦、琵琶和风琴,是时系昆山县中学国乐组组长。1928年秋考入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后改为国立音专)。先从李芳园嫡传弟子朱荇青学琵琶,后从黄自攻习琵琶、和声、配器。一年后从原圣彼得堡音乐院钢琴教授查哈罗夫学钢琴。1931年起在上海美专兼任教学工作。这样便为欣赏音乐做了铺垫。
(2)贯穿情感教育。在向学生介绍作曲家创作乐曲的目的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讲了一个发生在音乐家身上的小故事。193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音乐本科钢琴组高级班,并举行个人专场毕业音乐会,为中国音乐家中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此后应聘为河北女子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并在多地举行个人音乐会,以钢琴家的身份活跃于中国乐坛。但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使丁善德将重心从钢琴演奏转移到作曲上来。1936年,丁善德在京、津开独奏音乐会时,演奏的曲目中除了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和《摇篮曲》两首乐曲是中国人创作的之外,其余都是外国作品。之后丁善德便立志要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1942年起,从德籍犹太作曲家弗兰克尔学作曲,前后凡五年,有计划地转移到创作方面来。他的成名作就是写于1945年的钢琴组曲《春之旅》。抗战胜利后,一度担任南京国立音乐学院钢琴教授,1947年留法深造,入巴黎音乐学院从加隆教授学对位、赋格,从奥班、布朗热、奥涅格教授学作曲,还听过梅西安的作品分析课。留法两年间,作有钢琴曲《序曲三首》《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等多部作品,并获得对位、赋格、作曲等三项单科毕业文凭。钢琴独奏曲《晓风之舞》便是钢琴组曲《春之旅》其中的一首。作曲家的个人爱国情感使学生深受感动,在了解了这个小故事之后,学生便产生了对音乐的期待。
(3)注重弘扬民族精神。钢琴组曲《春之旅》创作于1945年的春天,那时已经进入了决胜阶段,人们从各个方面都感知了渐近的胜利的脚步。作曲家为了表达自己盼望抗战早日胜利的热切心情,在上海写下了这部作品。在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之后,更是使他们产生了欣赏乐曲的强烈愿望。于是笔者适时地播放乐曲,并引导学生听辨和理解每个音乐主题的情绪、内涵,并谈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使他们获得音乐美的愉悦的同时,更引发了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从而音乐的主题也得以深化。
三、对于音乐课上实施多学科渗透的进一步思考
当前,课程的综合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在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门学科都在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多学科的渗透。当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课程的综合化并不能与构建综合课程简单地画等号,而是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方法论。因此,完成课程的综合化应该以整合的思想观念为前提对音乐课程进行调整,在为音乐课程综合化提供切实可行途径的同时,也为其确立未来发展的方向,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每一位教师则在这个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笔者认为每个教师应从以下方面练好“内功”:
(1)学科渗透要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开放性是新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最为突出的不同之处,新的教学观突破了传统的被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范围没有太多的局限,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和探究性成为更为重要的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应更多地去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大胆地去表现,使学生成为音乐课的主体。
(2)学科渗透要求教师拓展认知范围,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教师在教授一首歌(乐)曲之前,首先自己对相关的知识正确认识,对音乐的理解准确、到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准确并且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理解、表达和表现,使学生在欣赏或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3)音乐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应在保持音乐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恰当实施。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音乐教师在实施学科渗透的同时也要非常谨慎地处理好综合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在不断地把音乐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来寻求联系的同时,避免因不恰当的综合方式使音乐成为其他学科的附属品,而是去作为一个具有同等价值学科的权威性。只有在保持音乐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实施学科整合和渗透,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全新教学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 蓓.多学科渗透的音乐课程综合观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音乐分析;写作规范;课程建设;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226-03
“音乐分析”(music analysis)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类学生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在不同院校,不同历史阶段,该门课程名称也被称为“曲式”、“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作品分析”、“音乐分析”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其基本课程内容都是围绕具体音乐作品,运用作曲技术理论知识对音乐本体进行分析,最终解读作品的材料组织及其结构原理等。该课程近年来不断扩展演变,从最初的针对作品“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进而对作品细部进行作曲技术综合分析以及对作品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文化意义层面进行研究和探讨——“音乐学分析”①,成为一门对作品技术语言和人文内涵综合分析的综合类课程。笔者认为“音乐分析”课程教学的水平层次更是代表一所音乐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准的重要指标,而个人的音乐分析能力是衡量个人音乐理论基础及综合素养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音乐分析”课程教学在本科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该课程置身于“音乐学”学科发展的大视野中,就此门课程在高师院校课堂教学及课程建设两个大方面展开思考,旨在为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师院校中音乐分析课程教学实践概况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陆续开设该门课程已半个世纪有余。在其开设过程中,受到了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周期、教学配套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该门课程的“课程性”。其“课程性”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现状,存在怎样的具体问题,需要该课程教师进行系统的整理、思考和分析。
笔者根据“音乐分析”课程的学科特点,具体的课堂授课情况设计了一份面向一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院大三学生的问卷调查,内容如下:
(一)音乐分析课程问卷统计
此次问卷调查于2013年4月开展,面向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三年级四个班级160人发放了160份问卷,除去病事假的学生,共回收问卷150份,回收率达到94%,其中有效问卷100%。
(二)问卷反应出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问卷从课程教材、授课内容、课堂教学、课前课后预复习等方面设计了11道选择题,采用匿名勾选的方式,确保学生基本按实际情况回答。从此次问卷调查中清晰的反映了“音乐分析”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问卷第1、2题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该课程重要,却只有三分之一学生表示感兴趣。这表明了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已经认知到“音乐分析”课程在对于音乐本体研究和综合完整分析方面的重要性,却没有具备对熟练使用该门课程技能的体验,几乎未曾从独立分析音乐作品当中获得过成就感和愉悦感,因此内心也没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问卷3、4题表示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该门课程有一些一般性的困难,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困难体现的方面很平均,并不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发散分析思维这三个方面都比较薄弱,说明学生音乐综合素质薄弱是一个普遍现象。
问卷5、6题显示只有少数学生对音乐分析的对象——作品,达到了很熟悉的程度,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一般熟悉,这表明学生在掌握作品数量,以及对音乐感性体验方面有欠缺。在对作品类型的选择上,各种类型风格的作品都有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中小学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期望值比较高,这说明学生当中普遍存在有将课堂知识和日后应用结合的强烈愿望。
问卷7、8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几乎没有课后复习的习惯,大多数人都是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而学生对课堂上可以获得的具体帮助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倾向性,有的学生希望能在作品分析课上巩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想拓展所掌握的具体音乐作品数量,有的学生想积极参与到分析过程独立完成对作品价值的挖掘。这说明学生对在课堂时间内掌握这门课的技能抱有不同层次的诸多希望。而根据学生对第8题三
个选项几乎平均、无侧重的勾选,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安排进大量的授课内容,以及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是否现实可行。
问卷9、10题,反映了学生对该门功课的作业态度。大部分人选择了有时抄袭,这也不难解释为何每次批改作业时都会遇到大量雷同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每次作业都亲力亲为。而第9题呈现出的问题更值得教师思考,即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依然不知道分析报告的写作方式,这也间接或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独立分析作品无从下手的尴尬情形。
问卷11题,反映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本知识,对于该门课程课外阅读和参考,并就某一问题从不同的书本中获取知识,以达到理解的目的,开拓知识面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观能动性差。
二、高师音乐分析课课堂教学定位与探讨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罗列出在高师院校的“音乐分析”课上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单一的、独立的,他们互相关联,互相影响,不同的现象背后缔结的是共同的深层原因,因此解决问题必须从根本出发。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对该门课程清晰的自身定位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建议。
首先,“音乐分析”课的开设均安排在本科高年级段,这说明该门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它既是之前基础课程知识的汇总,又是将知识转化为思维和能力的一个途径,更是支撑其它各项音乐技能发展的重要底蕴。因此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应当树立新的高度,不应是雷同或重复于曲式学的简略理论课程。
当下许多师范类院校开设的“音乐分析”课程实际上就是“曲式”课程,所用教材,授课所遵循的思路,布置作业等各环节都基本按照传统曲式课程开展,其根本上就是用“曲式”代替了“音乐分析”课。众所周知,曲式仅仅是对音乐“曲体结构”的学习认知过程,而“音乐分析”课程应该是含有曲式分析在内,但高于曲式分析,综合运用传统“作曲四大件”和部分音乐学知识的课程来对作品进行全方位解读的课程,其目的最终能够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独立分析作品、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作品打下扎实基础。因此清晰的定位“音乐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是教授该门课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在本科教学科目制定时,应当将“曲式”与“音乐分析”两门课程分开设置。如果受到学时、师资等影响,没有条件分设开课,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这两个概念加以明确的区分,以确保学生对学科范畴的清晰认知。
其二,“音乐分析”课程在全国各类音乐院校中普遍开设,笔者认为该课程开设在专业类音乐院校和开设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位和侧重点。因为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中的大部分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去向,是成为各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或者服务于当地的群众文艺工作。而专业类音乐院校的“音乐分析”课,主要是为作曲系、音乐学系、表演系等专业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创作型、表演型人才。所以,高师院校“音乐分析”课程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实际,因此,这对于高师院校该课程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教学定向有根本的影响。
“音乐分析”课分析的作品基本是教材上的范例曲目。以全国大部分高师院校所使用的音乐作品分析教材为例,主要教材是:高为杰、陈丹布编著的《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大量范例曲目为古典浪漫时期贝多芬、肖邦的钢琴曲,一小部分中外声乐曲,和少数几首中国民间歌曲。范例乐曲的优点是作品的代表性强,涵盖中外范畴,同时曲式结构典型、清晰明了。不足之处是,如选用该书对高师学生进行教学时,该书对流行歌曲、当代中小学教材歌曲、校园歌曲等没有涉及,这体现了使用该书时的局限性。
高师音乐生未来将在中小学校园从事一线工作,在音乐普及、音乐基础建设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鉴赏部分的作品作为音乐分析课堂分析的对象,这样的教学安排是做到真正面向就业,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备课合二为一,为工作面试和未来的教学做足充分的准备和练习,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积极性大大提升,也缩短了学生在日后工作中摸索准备的阶段。此外,我们也完全可以选取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进行分析,在流行音乐中寻找与传统音乐血脉相连的因素或者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创新应用,拓展课程内容
提升课堂通俗性、趣味性,既结合学生平时大多频繁接触流行音乐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将音乐分析与实际紧密联系,加深学生的体会,也为日后学生在教学岗位上灵活应对各种当下流行音乐分析、教学做好示范准备。当然,古典、浪漫派音乐作品的分析,是该门课程的基础,因为,它延续了曲式学的分析传统,为学生铺垫更深厚的学科基础。
其三,“音乐分析”课程最终赋予学生的是独立面对作品时对作品价值深刻理解的能力,由于师范院校学生主修专业不同,例如钢琴专业、声乐专业、竹笛专业等。如何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当中,运用“音乐分析”课程知识进行实际分析,并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之后加深对作品演绎的理性与深度,应当是该门课程自觉的追求方向。
在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往往给全班同学布置同一个题目,过一周时间上交批阅。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是检验基础知识学习成效的有效手段,但是在一定时间之后,教师可以采用更个性化的作业方案。笔者认为在充分了解全班每个同学的专业特长之后,应当按照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作品布置下去,例如竹笛专业学生布置分析竹笛作品,钢琴专业学生布置分析钢琴作品,声乐专业学生布置分析声乐作品。这样的安排,既尽可能的减少了学生之间相互抄袭、依赖抄袭的做法,又结合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特长,最终使每个学生都将该门课程与自己的专业实际相结合。音乐专业学生结束高校学习之后,往往从事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这种作业体验对今后工作中无论演奏、演唱、教学及研究等,都有实际和长远的意义。
以上三点都是针对问卷反应出的问题,结合高师院校实际情况对该门课程做出的重新定位,不仅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同时也丰富了课堂内容,完善了课后环节,相信这样的调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卷中反应出的具体问题。
三、音乐分析课程教学的自身建设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反观“音乐分析”课程自身的完善性,不难发现其存在一系列的模糊地带,例如,该门课程具体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以及分析报告写作规范统一性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每年的音乐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卷面中,体现尤为显著,来自全国不同地区院校的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交出的音乐分析答卷各式各样。
笔者认为,在高师院校和专业音乐学院的本科教学中,“音乐分析”课程所分析的作品内容,虽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对作品分析的各种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及分析报告写作规范等方面,应当尽量统一。而目前学界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上每一本教材都有自己的分析报告写作方式,其所用的曲式各结构的定义、分析表达符号等,都缺乏统一性。
众所周知,音乐分析报告包括谱例分析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课程规范,谱例部分的标注究竟要细致深入到哪一个步骤,文字说明部分究竟包含几个方面的要素,哪些为必须涉及的要素,都成为了模糊的概念。因此在本科阶段音乐分析报告的具体写作过程中,规范的不明确导致思维的不缜密,没有思维指导的学生往往难以下笔,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一旦考研进入另一个学校学习,曾经熟悉的写作规范又面临着调整。因此笔者呼吁学科规范能够尽快出台,从课程自身建设的方面努力以促进音乐分析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音乐分析”课程另一个值得明确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即是否加大对作品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文化意义层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即“音乐学分析”。前面提到过许多高师院校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是将“曲式”课代替了“音乐分析”课,在课堂上主要讲授音乐的曲式结构。这种现象反应了任课教师主观意识上重视音乐结构的教学,虽对传统作曲技法分析也有所涉及,或进一步涉及到了“音乐分析”各方面,但对“音乐分析”中的 “音乐学分析”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够。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对文字说明部分的研究往往仅存在于作曲技术层面,而对“音乐学分析”则浅尝辄止,一带而过。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音乐分析学科规范性的不明确,文字说明部分的广度、深度等都没有被明确要求,教师自身不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背景,或者不重视“音乐学分析”等;此外,文字部分写作比谱例分析更加主观不易把握,因此文字部分只是作为分析报告写作中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被涉及。因而,缺少了“音
乐学分析”的分析报告,好比仅仅具有作曲技术分析的“骨架”,而无“音乐学分析”的“血肉”,内容显得单一、冰冷,缺乏审美价值。
如何提升文字部分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方面是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本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音乐分析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要想学生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师自身更要具备扎实的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功底,宽广的学科背景知识。首先,音乐分析课的教师自己必须懂得作曲,曾经创作并演出过自己的音乐作品,在知识结构上,教师不仅仅掌握纯作曲技术层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在史学、美学、评论等方面的渊博的音乐学知识;其次,教师要在思想高度上能够认知“音乐分析”的广义意义,承认“音乐分析学”大学科分支下“作曲技术分析”和“音乐学分析”并列平行的地位,在学科视野上能够看到未来“作曲技术分析”必然结合“音乐学分析”且最终目的在于解释音乐作品文化价值意义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未来的“音乐分析”课程,应当视情况将“音乐学分析”的比重大大提升。可以说将音乐分析课程教授好,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
前文提及音乐分析的最终目的在于解释音乐作品文化价值意义,在达到最终目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多门学科知识进行了多层面的分析,对每一个音乐作品的分析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运用,都是对其包含和涉及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作曲技术、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具体学科知识的回顾,因此大量的音乐分析过程,对加深理解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练习巩固作用。我们在强调音乐分析课“质”的提升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量”的积累,因为“量”是该门课程体现课程意义的重要途径,不能因为要营造课堂的趣味性而压缩了该有的“量”。同时应当注重该门课程与多门课程的紧密联系性、互相促进性以及实际运用性。例如,音乐分析课程对于歌曲写作课的积极帮助,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帮助学生从大量模仿中体会作曲的规律和规则,音乐分析课之于歌曲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音乐分析课之于即兴伴奏,不仅仅停留在和声分析的层面,还应从结构的安排、音乐风格的选择等方面提升即兴伴奏的能力,使之具有自主的思想布局,不停留在呆板的和声衔接初级阶段;音乐分析课程对合唱指挥课、钢琴课也有重要影响,这两个领域都是高师院校学生日后在工作中大量涉及的工作内容。此外,音乐分析课中积累的音乐作品数量,音乐审美眼光,音乐分析能力等,都为日后具体工作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四、结语
“音乐分析”作为一门课程,其属性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在高师院校该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当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来定位其内容,勇于根据实际情况改革教学。“音乐分析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属性体现在其学科自身的探索与完善之中,我们应当跟上学科不断更新和扩充的发展趋势,重新认识学科概念和范畴,将学科思维进行清晰准确的再梳理和理解,不断使之成熟、规范,使学科的概念之于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更为深刻全面的影响,成为课程所赖以前进的学术源泉。笔者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从教学实践的课堂问卷中寻找症结,从音乐分析的综合性、规范性、发展性等属性角度反观其的自身建设,以期望该学科建设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完善,该课程教学在未来发展中不断提升。
注释:
①关于“音乐分析”、“音乐学分析”、“音乐分析学”等概念,请参看: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j].黄钟.2007(04):3-7.
参考文献:
[1]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人文精神,音乐教育,知识结构,审美素质,心理屏障
在音乐教学中即能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又能体现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科价值,使二者有机融合,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与文化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一名知识残缺、文化素养低下的音乐教师,是难以实现对学生音乐能力与人文精神培养的综合目标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感受到新课改对我们音乐教师的呼唤:
一、树立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观
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
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本主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在音乐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1、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音乐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音乐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3、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总之,人文精神就是通过人文教育,和人自身的弱点进行斗争,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是要依靠每位教育工作者自觉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饱含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观,才可以将此育人理念贯穿下去。
二、自我构建均衡扎实、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决定了音乐教师的素养必须要扎实全面。主动性、创造性、音乐能力、文学能力,即兴创造天赋、幽默、机智、热情、具有童心、幻想力与理解力,自信与引导自信的能力等等,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发展变化的,所以,教师的知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均衡扎实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本体性知识
音乐教师应该具备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如声乐、器乐、键盘、视唱练耳、指挥、欣赏、戏曲、舞蹈、创作及音乐理论修养等,这是音乐课程教学要实现诸多目标的“基本保证”,但不是“唯一保证”,因为只有音乐学科知识并不能成为一名新型的教师。
2、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文化素质是音乐教育的基础。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就必须博学众采,对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等学科都要深入学习,打破传统的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思想,改变社会对音乐教师的偏见,认为音乐教师只需要一定专业特长,文化知识略知一二就足够了;音乐作品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必须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如果文化素质跟不上,就无法领悟作者的意图,无法表达音乐作品的真谛,只有具备“博”与“专”高度统一的合理均衡的知识结构,才能将学生引向宽广的未来之路。
3、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实践经验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丰富知识和课堂调度能力,音乐教师要善于积淀这种教学实践经验,因势利导地去把握课堂教学,并且善于时刻以音乐的线索捕捉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积极性(如《春雨》)。
4、工具知识
它包括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世界知识经济全球化所必要的外语知识,进行实验研究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教师的知识如同源头活水,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活水”,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清泉流淌”。
三、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音乐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的高低。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情感和理智得到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地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实现人际间的沟通与理解
四、发挥创新精神,实施音乐育人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音乐教育呼唤教师的创新素质。长期实践证明,只有能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音乐教师,才是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教师。
创新型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创造力教育观:
1、突破阻碍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之花中最美的花朵。音乐是一种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非同一性的艺术,这决定了音乐教师应时时充满创造性,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践机会,通过师生同唱、跳、奏、演等活动让孩子在乐中学、学中乐。鼓励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突破创造思维的“心理屏障”,音乐教学中留给学生一片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提倡“鼓励——鼓励——再鼓励”的赏识教育观。
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铃木镇一认为,教孩子学音乐时应像父母教孩子说话一样,坚持不懈地赞赏他、鼓励他。创新型音乐教师也不要怕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上千次失败,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赏识,学生也会获得成功的欢乐,并提高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来时,万事俱成。”
3、树立迟播的创新种子也会发芽、结果的创新教育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员,因为没有像两滴水一样完全相似的儿童,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其创造性。
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音乐教育中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被动关系,这关系势必影响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创新型音乐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导航者,同时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
5、树立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观
创新型音乐教师应自觉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主动了解现代教育科学的前沿理论及当前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广泛阅读音乐教育资料,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