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心理学心得

消费心理学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消费心理学心得

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观念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时代信息化的极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1]。在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总额越来越大,其消费心理与消费观念对其同龄人群甚至整个社会群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因此,我们有必要去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分析其消费心理,并随时关注大学生消费理念的变化,加强探索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开展相关的学习指导,引导大学生们建立一个健康的价值观、消费观、人生观。本研究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分析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并探讨其消费理念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的消费心理指导提供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某院校临床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全部42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12月。

(二)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遵循尊重、知情同意、保密的原则,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班级内发放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立即回收。

(三)研究内容

问卷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特征。

(四)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经过反复设计、论证和修改,以确保问卷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调查员为接受过统一培训的大学生。调查问卷现场回收后,由调查小组负责人审核,对无效问卷进行剔除,对合格的问卷统一进行编号。

(五)统计分析

问卷经EpiDatav3.1进行双机录入,检核、校对后,建立数据库,用EXCEL2003和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

(一)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20份,回收问卷417份,回收率为99.29%。剔除7份调查信息遗漏超过50%以上者,有效调查表410份,有效回收率为97.62%。男女性别比为0.63:1;汉族348人,占94.05%,其他民族22人,占5.95%;家庭居住地为城市的226人,占66.00%,城镇的88人,占21.84%,农村的49人,占12.16%;学费为4800元者229人,占55.85%,5600元15人,占3.66%,16500元114人,占27.80%,其他情况为52人,占12.68%;学生家庭月总收入2000元以下者61人,占14.99%,2000~5000元者171人,占42.01%,5000~10000元者126人,占30.96%,10000元以上者49人,占12.04%;学生每月生活费800元以下者114人,占27.80%,800~1000元者139人,占33.90%,1000~1500元者118人,占28.78%,1500元以上者39人,占9.51%。(见表1)。

(二)消费心理的特点

本次问卷调查有5道题涉及到消费心理的特点。大学生在某项消费时,考虑价格高钱不够用者110人,占26.89%;考虑该商品实用性者275人,占67.24%;考虑该商品的档次16人,占3.91%;其他8人,1.96%。购买过程中,最注重产品的品牌有50人,占12.20%;最注重质量有270人,占65.85%;最注重外形美观有53人,占12.93%;最注重价格的有26人,占6.34%;其他有11人,占2.68%。消费中对于”勤俭节约”的理解,赞成”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有177人,占43.48%;赞成一定范围内可以提倡“勤俭节约”,有213人,占52.21%;赞成”勤俭节约”以前曾经有用,现在已经过时,有12人,占2.94%;其他选项6人,占1.47%。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中,选择量力而行,不能入不敷出有330人,占80.68%;选择不能只讲吃穿,娱乐休闲也很重要,有37人,占9.05%;选择只要自己喜欢,价格贵贱无所谓,有22人,占5.38%;选择讲究品味,追求个性,选择品牌,有8人,占1.9%;选择分期付款,超前消费,有2人,占0.49%;选择有多少花多少,作月光族,有10人,占2.44%。在消费理念中,选择物质者35人,占8.56%;选择精神者78人,占19.07%;选择物质精神并重者292人,占71.39%;选择不知道者4人,占0.98%。(见表2)

(三)大学生消费观念及其影响因素

消费观念是指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2],主要分为理性消费和非理性消费。本次调查选取4道能够反映消费理性与否的题目(消费时节省程度,支出的记账频率,生活费的分配规划,盲目花钱的频率),赋予分值总分Y,发现Y大小与人数呈正态分布趋势,从而将Y分为二分类变量,0为理性消费人群(小于等于8分),1为非理性消费人群(大于8分的)。以消费理性与否作为因变量,探讨消费理念与居住地,父亲文化水平,母亲文化水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月消费总额6个因素的关系。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得出,家庭月收入、月总消费额两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和月总消费额亦是消费观念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OR=1.279(95%CI:1.045~1.565)和OR=1.714(95%CI:1.415~2.077)。居住地,父亲文化水平,母亲文化水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与大学生消费观念无统计学关联(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最终筛选出月消费总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总消费额为消费观念的危险因素,OR=1.753(95%CI:1.399~2.198),居住地,父亲文化水平,母亲文化水平,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家庭月收入与大学生消费观念无统计学关联(P>0.05)

四讨论

“消费”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广义上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以及生活的需要,进而对物质资料消耗和使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则主要指生活消费[3]。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校大三学生家庭月收入大部分都能多于2000元,学生的月生活费平均在800至1000左右,其消费水平与2013年中国大学生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大学生人均月消费支出945.6元相符合[4]。在消费心理特点方面,大学生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有很大不同:他们追求个性,倡导新潮,具有较强的购买欲望,并在消费时会有情绪化表现[5]。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能够体现出这些特点,并且我校大学生消费心理总的特点是: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重视产品的质量、实用性和价格,其消费心理是相对理性和成熟的;多数大学生追求物质精神并重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理念方面,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总额越高,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表现为越不理性,这种现象可能与以下两方面有关:首先,由于大学生处于较年轻的年龄阶段,他们心理还尚不够成熟,得到过多的生活费而缺乏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他们会追求时尚而盲目消费,心理上的攀比趋势会逐渐加强,因而造成不理性消费的观念形成。其次,大学生的生活费大多依赖于父母,其经济独立性观念并不强烈。家长每月给予的生活费相对稳定,即使出现不够花的情况,父母还是会给予支持,这使得大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大学生在消费时没有太大的顾忌,使得其经济独立意识薄弱,逐渐形成不理性消费的观念。基于以上的结果,学校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并培养学生们形成独立经济意识,合理计划自己的消费支出,使大学生们的思想逐渐成熟,消费更加理性。

作者:李鑫 彭洪 张微 郑晓荣 张琳 李彦坤 赵亚双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参考文献

[1]林梅.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及其对策设计——基于S市若干高校的调查数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

[2]刘珺.大学生消费现状的心理学分析——以中南大学为例[J].神州,2011,11:091.

[3]于霄鸣.消费的哲学解析[D].河南大学,2011.

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第2篇

    一、学校要正确引导小学生消费

    学校在引导小学生消费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会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知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小学生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到自己家庭的承受能力。小学生的消费完全要靠父母,小学生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往往不能体味父母挣钱的艰辛。父母维持一个家庭的经济运转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小学生不应该让自己的超限消费加重他们的负担。尽管一些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小学生在消费时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也不能养成随便消费的坏习惯,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消费要适合自己的正常需要,如身体发育需要的饮食,增长智力需要的书籍,符合学生身份的必要衣着,为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去参加一些文艺和体育训练等。在享乐方面可以少消费一些,如不要为了追求时髦而去讲吃;讲穿、讲玩,互相攀比。

    2.在小学生当中宣传消费常识,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自觉抵制错误消费

    现在有很多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不会合理地消费。

    有些小学生常常拿着钱到商店、书店胡乱地买一通,并不能考虑到所购商品的实用性和价值。这与学生缺乏消费知识有关。学校也要教给小学生生活方面的常识,让他们掌握一些消费知识。第一,饮食要注意结构合理。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小学生认识到不能偏食,不能乱吃零食和各种小食品。第二,流行不等于美观。小学生的衣着不宜赶时髦,流行的东西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且不一定适合小学生健康、活泼的特点。第三,智力投资不能过于慷慨。小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而不能随心所欲,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小学生进行消费咨询,使他们能把因为消费带来的困惑和烦恼告诉教师,教师及时地帮助他们排除因消费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3.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

    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小学生在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中可以得到锻炼。亲身参加劳动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从而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家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消费

    家庭是小学生消费的经济来源,小学生消费习惯的养成与父母的态度有直接关系。现在的家长都有一种补偿心理,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尽可能地都给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在消费方面表现为盲目满足孩子的要求。因此,要想教育小学生形成科学、文明的消费方式,必须首先从家长做起。

    1. 学会对孩子的频繁消费要求合理拒绝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也越来越成为家庭的“中心”,许多家长一味地娇惯孩子,对他们的消费不加限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完全满足孩子的消费要求会形成孩子依赖心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家长应该拒绝孩子提出的过高消费要求,决不能任由孩子虚荣心的膨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孩子。

    2.公开经济收入,与孩子一起制定消费计划

    对于靠工资生活的家庭,每月的收入是基本稳定的。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工资收入告诉孩子,让他知道自己的消费水准应该是怎样的,从而掌握自己的消费尺度;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与孩子一道制定一个家庭财政计划,要求孩子按消费计划行事,月末进行总结。对于计划执行得好的要给予鼓励,而对于超出计划的消费要给予批评。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有助于他形成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习惯。

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第3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消费品市场迅速发展,买方市场逐步形成,消费者在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的自主意识、成熟程度远远高于以往的任何时期。与此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从其经营实践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是上帝,消费者是企业利润的来源,消费者的货币选票的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争夺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便成为企业营销管理者的主要内容,随着从事消费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日益增多,我国许多大中专院校的相关专业都开设了《消费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应用类学科,尤其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企业的市场调查,还是企业的营销活动,都离不开对消费者心理的研究。研究消费心理及其行为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从他担当起“教师”这一角色开始,他就会知道教学的重要性。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因此,其着力点必须是学生,必须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方法、态度、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必须是讲求课堂效益和效率的。换句话说:第一,必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其“想学”;第二,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第三,必须基于一些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第四,必须建立在情感和阶段基础上,努力促进学生“坚持学”。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针对《消费心理学》这门实用性强、理论知识面广的学科,教师如何深入和扩充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如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如何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妨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当前该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1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教学中,师生关系仍然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管“教”,只管把教学任务完成或把书讲完,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兴趣、爱好、动机和情趣;也没有考虑知识本身的价值取向。《消费心理学》涉及到心理学很多基本理论,内容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对于这门有基本理论又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如果教师只管教,学生没兴趣学,这样会让我们教师也没兴趣教。从而,进入教学的恶性循环。

1.2教学目标单一。《消费心理学》是探究消费者的心理情感和购买行为的课程,如果教学目标仅仅是讲授书本内容,教师不能把教学与实际相联系,只是空谈理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可想而知的。

1.3教学内容过于封闭。教师在《消费心理学》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主要来源于教材,而对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需求;学生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重视不够,未能使其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1.4考试方式单一。传统的《消费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检验方式就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也就是120分钟的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不外乎是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以及论述题等等。这种纯理论的考试,使学生、教师还在以“考试”为中心,这种考试方式需要改革。

2 针对现状提出教学思考

2.1加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讲到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气质学说分析自己的气质,自己分析不同气质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表现,然后,和学生一同分析作为营销者应怎样注意利用消费者气质特征的积极方面,控制其消极方面,提高商品营销艺术。

2.2结合理论教学,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消费心理学》的教学不是单一的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还要联系实际,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源于美国MBA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宗旨,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之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属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当前一些热门的政治经济现象如房贷利率的上涨,成品油价的上涨等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带来什么影响等等,这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2.3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消费心理学》是一门实用较强的学科,教师应该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一些热门的资料,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比如在谈到广告媒体的心理效应时,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自己心里印象深刻的广告,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也很好。

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性 教学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是谈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而审美教育的实质现在通常被理解为情感体验的教育,所以,音乐是情感性的,音乐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带着情绪带着冲动去探求,这样的课堂才更具审美有效性。如何使音乐课更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音乐课,进而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所以,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进行环境,不仅包括教学设备,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最后,教师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给予奖励。不仅如此,音乐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与对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展开教学。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或多媒体画面,就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边听、边唱,充分调动感官参与,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设计教学环节,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成功的课堂总有吸引学生的地方。例如:在教学《我快乐》时,就这样的处理歌曲环节,让学生自己表演歌词快乐、着急等。大家积极的分组讨论,然后大胆上台进行表演,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把课堂气氛也推向了。这个环节既完成了歌曲处理这一目标,而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设计教学环节还包括教师能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音乐教师代课的班级往往较多,要能够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接受能力,灵活的调整教学环节。如:在不同的班级中,能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作不同的对待。对那些乐感较好、表现力较强的班级,加强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那些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那些乐感弱、接受慢的班级则采用"你最棒"的评比等,游戏激励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有效方法。

三、巧妙的设计提问,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音乐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把它运用好就能受益于课堂教学。这其中关键是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例如:在教学《野蜂飞舞》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积极动脑思考,会有哪位小动物到来?这个问题让他们活跃起来,有的说是蜜蜂,它们飞的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有的认为它身体后有刺等等。于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愉快的歌声中表演起来。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还使得他们对歌曲的深入欣赏,在学唱和表演中更加喜爱音乐。

四、围绕审美特征,促成师生有效的互动

音乐课不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特征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学生们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但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例如:在学习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就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那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唱起来。接着介绍《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为什么一首歌曲能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为什么今天的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因为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这时激励学生:"大家说的真好,一首好歌曲总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不会受到国界的限制,可以传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这个情境设计非常浅近,也非常的煽情,调动了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师生之间默契的互动达到了,学生们也深刻理解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

五、进行教学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

自我评价是小学音乐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不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学习的信心,而且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性,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敢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坐在座位上时还能神态自若,站起来发言就会惊慌失措,甭说唱歌和表演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学生只有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经历才能增强自信心,当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自我评价恰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平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音乐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自信和勇气。如果不能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学生就无法去掉对教师的教学依附,课堂教学的民主化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自我评价也是教学的延续,它给音乐教学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活力,能使每个学生心中蕴涵的向往和渴望得到满足,当课堂上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之时,也就是有效课堂实现之时。

参考文献

[1]陶晓勇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

消费心理学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受灾 消费心理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大地震,地震还波及与之邻近的甘肃、陕西等地,灾情非常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作为高校教师,则须第一时间了解家庭受灾的大学生的身心变化,以便有针对性的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受灾学生更好地应对灾后各阶段的生活,逐渐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对于家庭受灾的学生,经济支持问题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地处四川省的乐山师范学院,学生大多来自本省,很多学生家庭都受到地震灾害不同程度的影响,仅仅靠师生捐助和国家资助,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帮助所有的学生解决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期了解震后受灾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倾向,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并进一步为其提供适时、适当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四个院系的部分受灾学生。

2.实施。因为本调查不适合教师亲自进行,也不适合采用正规问卷形式,故采用学生之间调查暗访的方法,安排4名普通学生志愿者在宿舍或其他课余场合进行隐藏身份的聊天式开放访谈,让学生志愿者将每次访谈内容做事后记录。然后由教师汇总资料进行分析。

二、结果

经过一个半月的资料收集,以及最后的资料汇总分析,发现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四个主要的倾向。

1.“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依赖心理。具有依赖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车到山前必有路,要享受今天,要相信政府和学校会帮助我们的”,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也表现得比平时随意,有个别甚至大手大脚,因而导致到处欠债的窘境。

2.“花一块钱想半天”的无助心理。具有无助心理倾向的学生,其代表性的消费心理观念有“家里的房子都垮了,父母生活都难了,以后不知怎么生活,不能乱花一分一角”,这些学生在消费行为方面,表现得比平时拘谨一些,有的学生平日在学校的打饭都要算着账,挑最便宜的时令蔬菜,而不是平时那样,打自己比较想吃的饭菜。还有个别学生“两天吃三次泡菜”,走向了另一个消费的极端,连基本的营养和身体健康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络世界才安全”的逃避心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的消费行为表现为沉迷上网,其观念主要有“你想那么多也没用,我什么都不想,网络世界让我忘了自己,觉得有安全感”。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具有逃避现实世界的倾向,把很多时间与精力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有些女同学还领养了虚拟的宠物。一些以前就有虚拟家园或者虚拟宠物的学生,则在这一时期对虚拟世界给以特别的关注和热情。这就使得他们把本来就比较紧张有限的经济来源中的一部分用在了虚拟世界里,这样做一方面让其心理得到暂时的解脱和释放,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日后的经济负担,增加了今后日常消费困难的可能性。

4.“你说我怎样帮自己”的沟通心理。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助和寻求他人理解支持与帮助的行为,其代表性的观念有“天助自助之人”,“你说我应当怎样帮爸爸妈妈,应当怎样帮自己”,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情绪比较稳定,应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面对,经常和同学交谈、沟通,主动找到辅导员、任课教师或相关领导寻求帮助,同时积极申请各种资助、贷款、奖学金等,其灾后消费心理较灾前没有明显变化,生活则比灾前忙碌充实。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是这部分学生的共同特征,这种积极的心态令教师感到放心和欣慰,也为逐渐投到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讨论

通过一个半月的调查分析,发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有依赖、无助、逃避、沟通四个主要的倾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能够面对现实,积极沟通,消费心理乐观稳定,也有不少学生出现了极端或偏差消费心理。有的学生同时表现出的2种以上的消费心理,有的学生消费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受他人影响很大。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现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高校教师和社会工作者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帮助纠偏;另一方面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状况存在综合性和不稳定性,也为教师的帮助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这种不稳定性,使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相对更容易进行。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偏差心理的存在,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大手大脚”、“谨小慎微”甚至“上网逃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暂时摆脱心灵的创伤,生活在一个相对自我中心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暂时的消费心理偏差就像偶尔的“心灵的发烧”,发烧是我们应对体内细菌的自我保护措施,但是不能让病症一直持续下去,否则就会伤到身体。对于震后受灾学生的消费心理出现的偏差,则应及时了解和把握第一手信息,从而应针对不同的偏差消费心理倾向,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更多的学生真正走出阴影,过上健康、愉快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金 磊:加强我国城乡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建议――写在汶川“5・12”大地震后的科学思考[J].安全,200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