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SWOT分析法;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9704

1 引言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1994年11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的基础上设立的集生态观光、动物观赏、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特色景区。目前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各项旅游服务设施已逐步完善,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喜爱,已成为对外展示我国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成果的窗口、西部乃至全国荒漠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示范区、武威市旅游定点单位、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观光胜地。

由于武威市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投入相对较少,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在展馆建设、动物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与国内其他大型野生动物园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2015年武威塔尔湾滑雪场的开放以及武威周边自驾游线路的增多,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竞争优势不断受到挑战。

2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旅游资源状况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旅游资源涉及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3个主类,不同性质旅游资源构成见表1。

根据旅游资源分级标准评分,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旅游资源具有较高品味,其中三级旅游资源5处,为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野生双峰驼、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二级旅游资源15处,一级旅游资源28处。动物园旅游资源丰富,专门性和特色性明显,尤其是动物展示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提升空间,在甘肃省乃至全国都独具特色[1]。

3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SWOT分析

3.1 优势

3.1.1 区位优势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美称的古丝绸之路重镇武威市,周边旅游景点众多,如沙漠公园、威龙万亩葡萄园基地、腾格里沙漠、塔尔湾滑雪场、雷台、文庙、罗什寺、白塔寺等。动物园可与周边众多景点联动形成热门旅游线路,共同开发。

3.1.2 交通优势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距离武威市区仅20 km,由凉古公路相连。武威市对外交通便利,东南距离省城兰州280 km,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贯穿全市。武威及周边区域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建设优化,将会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奠定便捷的交通基础。

3.1.3 资源优势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内的动物主要为荒漠类型的野生动物。通过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长期的保护繁育研究,园内野生动物已形成良好的繁育体系,种群得到一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繁育优势和种群优势,目前共展出金丝猴、普氏野马、赛加羚羊、野骆驼、黑颈鹤、孔雀、鸵鸟、天鹅、熊、狒狒等珍稀野生动物43种400多头(只、匹),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1种,300多头(只、匹),展出各类动植物标本400余件。其中赛加羚羊是国内唯一的人工驯养、保护种群,野生双峰驼是国内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普氏野马是国内第2大人工饲养种群,川金丝猴是国内迁地保护成功范例[2]。动物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开发潜力。

3.1.4 科普教育成效良好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传统的展板、标本、发放手册等方式向游客宣传动植物方面的科普知识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并且组织幼儿园及中小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保护教育主题活动,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及家长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和社会反响[3]。

3.2 劣势

3.2.1 缺乏建设资金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隶属的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一直以来,动物园旅游资金的招商和筹措都有很大的难度,资金缺口是影响动物园旅游产业长足发展的主要瓶颈。

3.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动物园目前动物笼舍较为陈旧,是最传统的笼养式展出方式,基础设施陈旧,动物丰容进程不快,整个动物园只有大门口有监控设施,监控设施缺乏;动物场馆安全防护设施少,游人游览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配套设施严重缺乏。

3.2.3 动物种类特别是明星动物偏少

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动物园较多,很多动物已经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明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老虎、狮子、大象、犀牛、大猩猩等观赏效果好的动物,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但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虽有40多种动物,但大多是荒漠类或者观赏性一般的动物,缺乏明星类亮点动物,影响了游客的参观积极性。

3.2.4 旅游淡旺季明显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具有明显的旅游淡旺季之分,动物园从“五一”开始进入旅游旺季,尤其在“五一”、“端午”、“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游客较多,门口停车场基本爆满。但是从10月中旬进入淡季以后,游客数量急剧下降,很多旅游接待设施又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3.3 机会

3.3.1 国家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推动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等文件,将旅游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集中合力共同打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政策上和资金上全力扶持旅游业的发展。

3.3.2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的推动

在武威市旅游规划之中提出,充分发挥武威市旅游的品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建设旅游市场,形成旅游产业体系,突出基础设施和亮点景区建设2个重点,集中打造一批特色景区,而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正属于这一批特色景区之一。

3.3.3 法定节假日增多

近年来,国家法定假日中新增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小长假,为市民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参观休闲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时间。通过这几年的统计,游客高峰都集中在小长假和暑假期间,所以小长假的增多为动物园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和经济收入。

3.3.4 人类回归自然愿望增强

近年来,人们回归自然和亲近自然的愿望愈加强烈,并将返璞归真、追求自然作为时尚,游客需求的提升拓宽了动物园的发展空间。

3.4 挑战

3.4.1 物价水平上涨,动物园的成本增加

随着近些年来物价水平不断上涨,使得动物园在饲料购买、笼舍改造、园区绿化、人员聘用等方面的运行成本增加,导致动物园的负担。

3.4.2 周边景点竞争激烈

武威市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周郊自驾游景点也越来越多的被推出,如天祝小三峡、冰沟河景区、布尔智草原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尤其随着武威塔尔湾滑雪场的开放,抢夺了动物园很大一部分客源,这对传统逛公园的旅游休闲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4.3 野生动物资源开发的限制

各种濒危野生动物是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内容,是其核心的旅游资源,但是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大量游客的涌入,以及一些游客不文明的行为,将造成野生动物生活环境的改变,对野生动物正常的生长繁育产生很大的影响。

3.4.4 自然与生态

脆弱的隐患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带,园区内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十分脆弱,很多开发或尚待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都相对非常脆弱。而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园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动物园的游客接待量迅速增长,在给动物园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如何协调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动物园旅游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战略分析

4.1 建立SWOT分析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自身条件和外部因素,建立SWOT分析模型,并进行SO(优势-机会)、WO(劣势-机会)、ST(优势-威胁)、WT(劣势-威胁)战略推导。

4.2 SO(优势-机会)战略分析

4.2.1 依据规划,倡导保护性开发

目前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已完成由甲级资质单位的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设计的《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旅游总体规划及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正在设计编制国家沙漠公园规划,积极争取将动物园纳入国家沙漠公园序列,多方争取建设资金。同时要积极倡导可持续生态开发、低碳消费等生态理念,打造绿色品牌,使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协调有序进行。

4.2.2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与市内各大旅游景区合作,主动出击,营造氛围,加大对武威周边市区的宣传力度,每年赴兰州、白银、金昌、张掖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介绍园区特色旅游资源,扩大动物园的知名度吸引周边市民来动物园参观。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与同程网、携程网、驴妈妈、链景旅行等网站合作,利用网络销售宣传动物园,增加认知度。

4.2.3 积极开展智慧景区建设

在甘肃省启动智慧旅游的大背景下,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也积极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园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完善游客信息咨询服务平台,引进自助导览系统、二维码扫描讲解系统。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展在线客服、游客互动科普等各种互动活动,提高动物园的认知度。

4.3 WO(劣势-机会)战略分析

4.3.1 广开渠道,争取设施建设资金

动物园建设作为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应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借助武威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时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4.3.2 加大宣传,树立园区明星动物

作为一种明星动物,除其自身具有的特色外,更需要人为的宣传和形象的塑造。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镇园4宝: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野生双峰驼以及川金丝猴,这些在国内其他动物园很少展出,园区要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包装塑造,打造现有动物明星地位。

4.3.3 积极开展动物福利建设

动物福利是野生动物园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动物福利绝不是完全不利用动物,而是要科学、合理、人道地利用动物,对于现在野生动物园内的动物,除了保障其基本的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让动物的生存环境丰富化、行为多元化[4],这样不仅有利于动物更好地表达天性,同时动物丰富有趣的行为也更加吸引游客,更加符合国际上普遍关注动物福利的大潮流。

4.4 ST(优势-挑战)战略分析

4.4.1 加大科普教育设施建设

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科普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建设能与游客互动的具有保护教育功能的展区,这种展区附近除了有说明牌等必需的设施外,还应有其他一些视听手段如播放幻灯片、影相、录音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以从多角度展示野生动物的科普知识[5]。同时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如与动物亲密接触、动物故事会、体验饲养员等项目。

4.4.2 游客参与,举办爱心认养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在日常野生动物救护的基础上,推出动物爱心认养活动,使热爱动物的朋友有机会直接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增加动物科普知识的学习。通过这一活动搭建的平台,让热爱公益、关注野生动物生境的社会人士、团体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来。

4.4.3 整合资源特色,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依托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独特的旅游资源,凭借周边景区如沙漠公园、威龙万亩葡萄基地、大唐生态葡萄园、黄羊河农场休闲旅游区等的联动开发,规划线路,完善设施,丰富产品,组成以动物园为主的武威东线生态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者的体验需求,着力打造武威城东线生态旅游品牌。

4.5 WT(劣势-挑战)战略分析

4.5.1 开展动物征名、庆生活动

利用动物园内珍稀动物的出生、满月、新物种引进等,开展为动物取名、为动物举办生日庆典等活动,并通过相关媒体提升动物园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

4.5.2 扩大旅游产品开发

依据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的市场定位,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改造,同时积极开发新的旅游产品,设计出一系列供游客参与、观赏的项目。建立完备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对售后服务满意程度进行跟踪调查,获取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和意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建立一个完备的资料库,助推动物园建立口碑效应。

4.5.3 做好人才管理工作

要促进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能否拥有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园区可通过人才引进、人员交流等形式引进具有较高旅游相关素养的人才,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培训、脱产进修等方式提高现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与省内、市内高等院校合作交流,提供实习基地,培育生态旅游专业人才,提高动物园经营管理水平。

5 结语

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作为西北地区对外展示和保护濒危动物成果的窗口,应当通过品牌筑园、文化凝园、营销名园、管理提园、科技兴园等方式,扬长避短,抓住旅游业发展和动物园职能转变的机遇,积极探索,努力发展,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为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旅游总体规划[R].甘州: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13.

[2]康玉花.野生动物园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对策初探[J].绿色科技,2014(12).

[3]沈志军,白亚丽.基于SWOT分析法的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发展战略分析[J].野生动物,2011,32(6).

[4]卢宝泉.世界动物园发展方向[J].野生动物,1998(3).

[5]齐新章.基于SWOT分析法的西宁野生动物园的发展战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技,2014(22):7482~7485.

[6]马冲亚,徐 矗刘吉平.基于SWOOT分析的长春南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4(4).

[7]颜珂,邓仁静.重庆永川乐和乐都主题公园SWOT分析[J].城市地理,2014(22).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第2篇

作为科普基础设施之一的科普场馆,是指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常年对外开放、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的场馆,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现行章程中有关博物馆的定义和分类,科普场馆的真正内涵应该是指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包括了自然博物馆、科学技术博物馆、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天文馆、水族馆等,还包括动物园、植物园、生态园、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等。而这些自然科学博物馆又被称为科技类博物馆,有收藏、研究和展教的功能,科技类博物馆的展教工作即为科普工作,也是其主要工作,因此又将它们称为科普场馆。

我国自1980年起,科普场馆建设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新时期(见表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政府提倡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下,我国科普场馆更是加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科普法》、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1998年~2008年间我国迎来了科普场馆建馆和开馆的期,据统计,1998年~2008年10年期间建馆192座,占科普场馆总数的57%。大量科普场馆的出现,使得大众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科普场馆,而大量科普场馆开展教育活动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力也更大。

2我国科普场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整体布局不平衡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对科学普及工作的大力推进,特别是2002年《科普法》、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后,我国迎来了科普场馆建馆和开馆的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科普场馆数量已经达到721家,场馆的新建和扩建主要集中于1998~2008年的10年间。在数量的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科普场馆在整体布局上却存在不平衡。据《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监测评估》课题组的统计,在全国科普场馆中,东部地区11个省、市共计有301个,占48.7%;中部地区8个省、市共计有179个,占29.0%;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共计有138个,占22.3%。由此可见,我国科普场馆集中在东、中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各类科技博物馆的数量与规模也在全国居于首位,而西部地区科普场馆的建设滞后。在最近10年的新建馆中,东部地区最多,中部次之,西部最少。大型馆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此外 ,科普场馆建设规模也存在地区差异。面积的制约导致中西部的科普场馆在展览布局、展教内容、教育模式上都受到限制,该地区大多数展馆都属于基础科普类场馆,缺少专业类科普场馆,同时由于西部人口密度较小、高校数量较少、公众科学素养相对较低,科普场馆在寻求与社区和学校的合作上资源缺乏,财政投入也相对较少。

2.2 专业类科普场馆数量较少

据《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状况监测评估》课题组的统计,在全国科普场馆中,自然史类博物馆165个,占总数的27%;科技馆(科学中心)240个,占总数的39%;专业科技博物馆105个,占总数的17%,其他博物馆108个,占17%。可见,目前我国科普场馆中的科技馆占了大部分,科技馆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几乎各省份都拥有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的科技馆。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其他类型的科普场馆如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等数量少、参观人数少、很难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普工作。

2.3 科普场馆财政来源和隶属关系制约其发展

我国当前的科普场馆,多为政府部门以及某行业财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资助而筹建,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宣传某一行业的科技知识,立足于某行业的科技发展,注重科技史料的收集、研究和展示,但长期忽视了展馆对于公众教育功能的发挥,导致了社会各界不善于利用科普场馆。教育界对科普场馆教育的性质、特点、形式以及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缺少必要的理论研究,以至于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对科普场馆的利用上还缺乏宏观指导,这也是导致了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发挥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2.4 对外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科普场馆与社会尤其是教育界之间的沟通尚停留在表层,缺乏更深、更广的横向联系,这既阻碍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没能起到它对社会所应起的作用,同时也减弱了其自身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广泛接受程度。

3科学建设科普场馆的思考

3.1 整体布局分散化

基于我国科普场馆发展区域差异大,我国科普场馆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将科普场馆布局分散化的经验,设定区域布局分散化的战略。首先可以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设置在郊区或小镇的分散化。这么做可以避免继续把大量资源放在少数传统教育优势的大城市。其次可以从大型博物馆分支出科普场馆的分散机构,深入乡镇,科技具有更灵活的结构,使用新的互动技术,也可以专门研究某些主题(例如,天文学、气候变化或者农业科学),锁定特定受众,也可以先进行调研了解受众教育需求再设立相关的博物馆。通过分散化,可以保证地区可利用的博物馆数量增加,使得大众有机会接触博物馆的同时可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这种战略的一个例子是英国,据ECSI UK(TE-英国科学中心的网络)估计,超过90%的英国人目前居住在距离科学或发现中心2小时车程的范围内。

通过科普场馆的分散布局,可以使得更多的受众接触到科普场馆,从而才能开展科普活动、达到科普目的。

3.2 教育理念全局化

在过去,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作为一个教育工具将知识向受教者的单向传递。而当今我国科普场馆教育中传播给观众的知识信息量越来越大,新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多,知识的传播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交流,互动影响。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转变,普遍意识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教”,而在帮助观众“学”。科普场馆的教育理念正在由简单的教育工具向成为帮助受众学习的互动场所而转变。

我国科普场馆虽然已经树立了“帮助受众学习”的展教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在全国并没有普及,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教育理念没有很好的被认识。因此在科普场馆未来的发展中,教育理念应该考虑到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适合本地区的教育理念,同时又应该兼顾大局,有全局思想,将先进的科普教育理念普及到全国各地。

3.3 模式增强互动性

目前我国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互动性虽然大大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教育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将追求互动成为一种项目。

首先科普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就在于它拥有种类繁多的展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了可以直接观察和操作的物理展品。如果受众有机会观察和亲自操作展品,他们就能够更加积极地探索展品的原理,对于科学原理的理解远比被动的听课效果要好。例如,北京自然博物馆设计了放大40万倍的庞大“细胞屋”科普项目,由观众自己动手拆装、移动细胞结构,亲自参与,加深对细胞的了解。在科普场馆的发展中,也应该加强互动化项目的设置。

其次,科普场馆应该尽可能的向受众提供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开发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的项目,使他们有机会在合作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此方面,科普场馆具有天然的优势,其自由开放的人际氛围,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众可以借助这种人际互动,从他人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或者与他人一起完成一项任务。这种与他人共同协作的方式,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提高了受众参与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外,科普场馆的教育模式还应该使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互动性,使用视频、音频、互联网取代过去的图片方式,如温哥华科学馆开发了“互动电影”,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在一定的节点提供选择,观众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电影根据观众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通过这种电影的互动使观众对其中的科普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科普场馆的发展中,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开展互动。

3.4 展教内容专业化

纵观几百年来科普场馆的演变历程,科普场馆整体建设呈现多样化、系统化的走向。尽管最早出现在欧洲的几个大型的工业博物馆中,其丰富的馆藏使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但是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博物馆几乎不断的增扩面积,也不能容纳下迅速增多的展品,于是出现了交通、通信、矿山机械、纺织、化工等门类繁多的专业博物馆。从科技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来看,我国的科普场馆的内容也应当日趋专业化,专业博物馆要增多,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受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需求。

3.5 受众区分对待化

受众的不同层面决定了科普场馆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影响博物馆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原因。受众(包括实际和潜在观众)由于知识水平个人背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对科普场馆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不同层面采用同样的传播方式,提供相同的内容,势必会大大影响科普场馆信息传播的效果,减少人们对博物馆的喜爱和向往,破坏博物馆在受众心目中的积极形象。因此,我国科普场馆未来的发展中的受众定位需要分析了解不同受众的特征,挑选与其吸收能力相符合的信息,采用与之适应的信息传播方式。

研究表明,对于传播过程来说,高学历者希望传播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解说严谨周密,信息含量大。而低学历者则希望解说简单易懂,轻松明了,对信息量的大小要求不高。受众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渴望获得更具体,有深度的信息。又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在思维方面又各具特点,科普场馆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比如,针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和简单性,设计比较简单而有趣的科学活动或游戏;小学生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因此可设计具体的主题活动,提供具体的材料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当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思维的抽象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通过科学实验或小组活动,从具体问题出发,为他们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做准备;高中是逻辑思维发展和形成的时期,还可以将具体问题深化,为高中生提供探讨科学、哲学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机会。

3.6 对外合作制度化

在未来我国科普场馆的规划应该由单一部门行为转化为群团行为,具有宏观管理社会各界参与大科普格局,形成科普教育社会化的新局面。这就要求科普场馆未来的对外合作中,形成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按照制度进行合作,有章可循才可以将对外合作成功的开展下去,科普功能才能很好的发挥。

我国科普场馆在对外合作的制度化中可以参考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模式。如在英国学校的校外教育基地众多,其中包括众多的博物馆,并且他们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合作关系。合作包括以下形式(1)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学校的学生到博物馆上课,由工作人员担任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并讲解(2)博物馆建有学生游艺室、中小学生校外教室,学校经预约可以带学生进这些带有各种专题性的教室内学习,由博物馆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当老师,介绍演示各种专题的科学知识,学生游艺室中有各种设施,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各种科学现象及原理获得感性的认识(3)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义务为学生讲解辅导。

参考文献:

[1] 何波.浅谈当代科技类博物馆的建设与创新途径[J].科学教育, 2008(8):116-117.

[2] 任海.科普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3] 谢娟、尚修芹.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J].科普研究. 2009, 6(3).

[4]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9)(科技类博物馆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 孙春福.英国中小学教育考察散记[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1): 74-76.

有趣的动物行为科普知识范文第3篇

野人出版成立于2003年,是隶属于读书共和国的出版品牌。张莹莹是一位“地理人”,大学就读于台大地理相关科系,是最早加入台湾公益社会团体“荒野保护协会”(1995年创立)的成员之一,对自然生态和环保怀有深厚的感情,并在此领域有了可观的积累。因此,野人出版创立之初设定的主轴便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关。

好运气与用心并存

与其他只做社科类自然生态环保书的出版社不同,野人出版设定在创社三到五年内不限定书本类型,只要跟自然生态有关,任何文体都被纳入出版的范围。开放式的选题方式让野人出版的出版方向更灵活,创社不到三年便有了《手斧男孩》这样在一般定义里不会被当成自然相关的作品的引进出版。

美国作家盖瑞·柏森(Gary Paulsen)的《手斧男孩》是一系列荒野求生小说,一套共5本。这是野人出版的第一套小说,在此之前,出版社的三位编辑都没有做过小说文类。正好张莹莹想尝试小说领域,通过朋友介绍,他们找到了满足“小说”和“自然生态”题材的这本书。看过样书之后,野人出版没有多作考虑,一口气5本全签下了。

很多故事也都是在签完后才发生的,张莹莹用“傻气”形容当时的行为,一是因为当他们签下书之后才发现它已经在国外出版了近二十年,是一套旧书;二是一直到快要出版,去跟书店沟通的时候,编辑们才知道这套书在书店里被归类为青少年小说(在台湾,青少年小说是最难经营的一部分);甚至,在上架之后,才知道此书的第一集在十年前被翻译成中文,由圆神出版社出版并被拍成电影上映。“圆神出版社在台湾有多厉害大家都知道,如果当时知道他们出过,我或许不敢签,至少不敢一口气签下5本。”

自2005年由野人出版引进至今,《手斧男孩》销售超过十万本。张莹莹庆幸野人第一次做小说的好运气。事实上,伴随着运气的,还有他们做书时的用心。

在对《手斧男孩》原文进行整理时,编辑特意将章节重新分割,把精彩的篇章或者具有标志性的段落独立出来,让小说情节更具节奏感和吸引力。同时,对分好的章节重新命名,达到“光看章节的标题就让人感觉很特别,有想读的欲望”的效果。另外,编辑部请来熟悉野外求生的老师,对照书的内容在每个章节中加入野外求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在书中设置了测验生存指数的进阶测试题,让读者代入角色,对比书中主角成功生存54天,以测试在同等境况下能存活几天。这些原版书没有的附带内容让读者,特别是让青少年读者有很强的参与感,书的大卖也就不足为奇了。

野人出版在“中规中矩”和“战战兢兢”的状态中走了前三年,这样的状态不算消极,却不是长久之计。所幸在2007年有了转机,用张莹莹的话来说,“2007年开始才确定出版这条路能继续走下去。”这个转机是《群》的出版。

经验的力量

《群》是野人出版的代表作,这是德国小说家法兰克·薛庆(Frank Schtzing)的环保题材小说。这部小说出版中文繁体版时分成上下两册,且不分售,自2007年出版至今销量已达13万套。然而若按过往的经验分析,《群》是“不可能大卖”的作品。除了之前倪匡的小说和《侏罗纪公园》等作品外,人们很难想到哪一本科幻作品是大卖的;其次,它很厚,堪称“大部头”,内容包含大量深奥的科普知识,并且是德文小说,作者也从未在台湾出过书。虽然这部小说在德国是年度畅销书,整年都没有下过畅销榜,但也仅限于欧陆地区,此书讯在台湾各大出版社“流浪”了一两年之久,几乎所有一线出版社都评估过,却没有人敢接。

《群》抵达张莹莹的手里,大卖的程度令其他出版社懊悔万分。“有的时候只是你能不能相信它是特例,没有其它原因。”张莹莹如此解释她的选择,“选书的经验越多,命中的几率越高,至少目前我们的经验是这样。也许有一种可能是不论用哪种条件去分析都不可能成功的作品我会放掉,但我们的选书并不应该是根据过往的经验去排除什么,因为选书的经验指的是,选得越多越会发现市场不断在改变,才不会永远用过去的经验去评断。”

类似的“特例”在此后野人出版的多数出版品中得到印证。历史小说《隋乱》在出书前的“遭遇”与《手斧男孩》一模一样,野人出版一口气签下六本,却被列为小众品类,书店不看好。直到作者出到《隋乱》第二卷,才让人们相信历史小说也是好看的。书的陆续推出,也逐渐奠定了作者在历史小说的标杆地位。此时,野人出版也渐渐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不论做任何书,重点都在于你心里有没有读者。如果真心地了解你的读者,并一心想要满足他们,就会去考虑他们发出的问题,编辑就应该虚心地去考虑怎么做才能让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经验是不会被,关键在于编辑有多了解这个作品的好与不好,以及编辑是否对它有足够的热情。”

《群》出版之后,野人出版继续朝着原定的方向前进,同时他们决定不再只做自然生态这一领域的图书,而是针对社会的变化以及编辑的属性来做方向上的调整。他们迈出的第一步是亲子教养书。野人出版通过调查发现台湾读者对教养书有可观的需求量,在编辑属性上又有这方面的特长,这一块就顺势建立起来。“等于说我们把对市场的考虑和编辑的喜好两者放在天平上去权衡。我尽量去了解编辑,并尽量去了解读者还有什么样的需求,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选题在市场上有需求,但编辑对这块没有热情不想去了解,而我又强迫他去做,那必定做不好。如果市场上有需求,但我找不到适合的编辑,我可能就放弃了。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人,读者需求的书很多,如果我做不好,那就宁可不做。这其实就是我们选书的标准。”张莹莹对选题与编辑的“适配”要求很高,这是她不仅作为一个编辑,更是作为一个主事者的标准,只有真正了解了书与编辑的关系才能让二者之间互相发挥最大的效用。她明白每个编辑都有局限,但让她觉得有趣的是,那些很有局限,只擅长一两种方向的书的编辑,往往特别专心;反而是那些兴趣广泛的编辑,相对来说比较不那么专心去做。这两种编辑都有发展的长项,不同的主事者会用不同的人。张莹莹自称“杂食动物”型,兴趣广泛,这种特质的好处在于可以跟不同类型的编辑沟通,“很多领域我也许不那么熟悉,但可以作为一个读者来发言,跟对这一块熟悉的编辑沟通。”

此后野人出版的其它不同类型作品,都是依此概念发展起来。这些经营成功的类型让人误以为他们已经出版了很多这样的作品,但实际上作品并不多。以亲子教养书为例,台湾很多读者谈起野人出版都会想到亲子教养书,但其实野人出版2008年才出了第一本相关书籍,到目前为止总共才16本。不过,这16本中有10本销量是破万的,所以才给读者“野人出版了很多亲子教养书”的感觉。“每一本亲子教养书相对于上一本都有突破,这个突破我认为对读者是有意义的。但我不会认为过去的教养书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不出,反而是颠倒过来,大部分的选书都应该要问自己还有什么是可以突破的。”这种情况下,只有对以前曾经出过的此类作品了若指掌,编辑才能了解什么是新鲜的,是读者迫切需要的。张莹莹在自己和其他同仁身上看到了这样的成长。她亦坦言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比如看到不错的书但最终放手,或者先前认为有机会的书做出来却不受欢迎,“这样的几率都存在,但目前来看,这个概率是越来越精准的,不论是我还是我们的编辑,命中率都越来越高。”

未来三五年是野人出版的扩大期。所谓的扩大是指面向的延展,以及在既有面向上增加产品的种类,让编辑在所擅长的领域里面都能够崭露头角。“我的目的不过就是让编辑有更大的舞台,并希望让读者和渠道开始把野人出版当成一个平台来认识和看待。以往可能读者想到野人出版就会想到我们出过的类型,未来我希望在某一个类型上,你想到这个类型就会想到野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