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沙盘教学;模拟实训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是一个年轻而又有前途的专业,其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历史不到10年。多年来,围绕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所达成的共识是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全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把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作为突破口,以期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过硬实际操作能力的具有竞争力和独特个性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究竟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却莫衷一是,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熟体系,很多院校几乎照搬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不外乎增加一点财务分析。其实,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其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一、构建与完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迫切性

(一)是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各个高校对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若干不同的定位,但其中都着重强调“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是实务界和学生就业的迫切要求

当前,一方面不少企业找不到熟练、合格的会计,另一方面则存在众多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生抱怨由于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应聘时每每因财会经验不足,屡试屡败。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张英明等,2006)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占90%)认为“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课教学效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此外,76.3%的学生认为应“开展案例教学,增加师生互动”;74%的学生认为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①这些数据均体现了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

(三)财务管理教学现状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理论脱离实际是目前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一方面,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从教,以前基本没有理财工作经验,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 课堂教学只能以教材为中心,以理论讲授为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 使学主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另一方面, 在我国现行招生制度下, 学生来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几乎没有一点实践经验, 从而给学习专业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堂单项实训、课堂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环节。

(一)课堂单项实训

课程实训应涵盖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主要课程,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法》、《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等,其实训内容要突出联系性。根据《会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整套会计核算基本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其他专业主干课可以是阶段性的分步实训,如对《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课程实训,不求全过程,根据各课程内容的侧重点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如《财务会计》主要组织货币资金、存货核算、应收应付往来等分步实训,《税法》各主要税种的申报实训,《财务管理》组织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项目投资等的预测与决策分析实训,《成本管理会计》组织成本核算及预测决策等实训。

(二)课堂综合模拟实训

1.会计综合模拟实训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而言, 会计学属于最基础的专业课程, 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建立在会计核算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虽然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会计电算化, 但手工会计仍然是会计处理的基础。只有了解并熟练掌握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 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 以达到财务管理的目的。另外, 考虑到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和社会认知上存在很多共同性,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也是从事会计工作, 其很强的应用性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因此在学生到校外进行毕业实习之前, 组织校内的模拟实训, 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就成为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效的模拟实训应设计为“双重模拟实训”,所谓“双重模拟实训”是指利用一套数据,同时采用手工模拟和电算化模拟两种实训手段,并将其紧密结合所进行的一种会计实训模式。

在实训过程中, 必须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发掘财务分析和预测职能。在对核算资料进行了相应的账务处理后, 还应当对其结果进行必要的财务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资料中所提供的基础数据以及本期核算结果, 运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等; 借助财务软件的相关功能, 对当期成本、资金周转、报表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此, 在资料选取和设计上, 最好能够提供必要的财务指标标准、前期数据、同业资料等, 以便学生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发现所存在的问题, 给出合理的解决建议或方案。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等特点,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流程包括提出案例、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和学习评价等四个阶段。提出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的案例。学生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引导、鼓励学生的分组讨论或集中讨论。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氛围,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充分探讨;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案例主题展开讨论, 当偏题时要巧妙引导到被忽视的关键点, 当讨论不够深入时要引导学生视线进入那些尚未深入的关键点。最后,学习评价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查学生对本课程掌握、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

3.财务管理“沙盘”教学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就是以独特直观的“沙盘”来模拟企业生产经营运行全过程,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师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在虚拟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从事筹资、投资、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一种体验式教学方法。将“沙盘”和“沙盘”演示教学法移植到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领域中来,使其在实训教学环节发挥独特的作用。

财务管理“沙盘”演示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步,组建模拟公司;第二步,召开年初财务计划工作会议;第三步,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第四步,开展财务活动;第五步,编制年度财务决算;第六步,召开年末财务工作总结会议;第七步,教师分析点评。

(三)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课程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

1.课程认知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指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到企业参观、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比如:在讲授《成本管理会计》课程中的成本核算程序时,学生感觉很复杂、抽象,可安排学生到一些典型的工厂、企业参观其工艺流程及成本核算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专业实习。这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和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广,包括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税收、金融等诸方面的业务。通过校外实习,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

三、实施实践教学的注意事项

财务管理专业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实施实践教学时必须统筹兼顾,具体地讲,有如下方面需重点关注: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大纲

实践教学大纲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无论采用什么实践教学形式,都须制订实践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必须明确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的内容等。

(二)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建立了一支实践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理论研究先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所谓“双师”是指要建立一支既是擅长理论传授的优秀教师又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队伍,这样的教师既会教学又会做实务,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从根本上保证理论紧密联系实际,说理透彻,指导有方。一方面,可以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及时将社会的需求引入教学。另一方面,可通过聘请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理论知识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事务所、税务财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其他院校的总经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专业改革、教学、专题讲座,指导实训、指导论文写作、参与论文答辩,不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形成一支过硬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

(三)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

通过建立专业模拟实训室,精心设置实训项目,使学生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到财务分析等每个知识点,都能在一种逼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专业岗位的模拟训练。

(四)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学生在模拟实训室中虽然可以进行一些岗位模拟训练,获得一定的知识应用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否有用,还须在实践中予以检验。为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了解、调研企业财务问题,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学年实习与毕业实习,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管理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才干。

(五)加强对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

在学生认识性实习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实践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应组织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查岗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配合学生实践单位,使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完成会计岗位实践;另一方面,通过教师与企业会计界的直接沟通和联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上岗实践中发现的会计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的要求及建议。

同时,及时取得学生实习反馈,是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每年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必须召开“毕业实习交流会”,组织学生与教师参加,让学生畅谈在会计岗位实习、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反馈用人单位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通过学生反馈,了解用人单位还需学生加强哪些方面的实务能力,就考虑增加这些方面的相关实务课,同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担任这些课程。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课程建设,使我们开设的课程紧扣职业岗位的会计工作需要。

(六)成绩评定

专业实训(模拟实习) 的成绩,将采用综合测评的方法加以评定。(1) 学生的实习态度(20 %);(2) 案例报告质量(30 %) ;(3) 研讨发言情况(20 %);(4) 现场实习成果的评价(30 %) 。前三项成绩由校内指导老师给出。毕业实习成绩由校外指导老师给出。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同时又有别于会计学专业的应用型学科,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VBSE 财务综合实训 教学

鉴于我国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企业在招录财务会计岗位人员时往往都期望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前来应聘,显然对于财务会计工作者的实际能力要求相当高。在此情况之下,VBSE财务版综合实训平台宣告诞生,该平台为用友新道教育所生产的一个财务管理仿真性实训教育平台,这一平台能够依据学校的具体状况,在最大限度上为学习者们提供最为逼真的实训环境,从而通过综合实训,让其坚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企业会计工作者。

当前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是财务实训教育模式往往会偏离原来的培养目标。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实训教育中,通常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做账,而新形势下的财务综合实训也往往会沿袭传统,只关注学习者的知识掌握状况却忽略了学习者们综合技能的培育,从而与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

二是教学和财务实训教学的环节联系不够密切。会计专业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学生们往往是照抄了事,导致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训教育之间存在较大脱节,因而难以实现提升学习者实践技能之目的。

三是传统会计实训教育课程设计中未能顾及到单纯财务理论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应当说,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本来就相当抽象,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学习显得十分枯燥,而且学生们普遍缺少实训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转换成为更加容易理解的具体操作。

VBSE财务综合实训软件分析

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课程运用新的形式解决了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够弥补以上实践教育的不足。就总体而言,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课程主要有以下突出作用。一是能够产生更加健全的实训教育体系。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设置VBSE实训课程,有利于建立起更加健全完整的财务教学实训体系。完整的财务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财务单项实训、财务综合实训和校内财务实训等内容。学习者们在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唯有通过财务会计岗位的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学有所成和所得的目的。二是促使考核方法更趋规范化。VBSE实训教学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考核形式,应用更具规范性的评价手段,其评价内容主要有按时完成各项工作情况、为企业节能情况、利润情况、竞争力提升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三是能够提升会计专业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设置VBSE财务综合实训课程,能够让学习者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之中实施岗前实训,着力培养其团队合作以及财务管理等能力,进而提升学习者们的综合能力。首先提升了学习者的财务管理能力。在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在财务经理、成本会计、税务会计与出纳等岗位上的实训,不但能够深化其对于财务岗位的了解,而且因为亲自处理过具体的财务业务,所以实际财务管理能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其次是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模拟实训的开始,学生们因为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且所掌握理论知识不够完整,往往会造成各岗位人员在工作中不够协调,但在碰到问题之后,学生们会进行相互合作。

实施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学的策略

1.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财务综合实训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在会计专业上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与模拟教学却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严重影响了学习者们对于企业具体财务管理工作的理解。学习者对于企业的宏观会计管理往往缺乏清晰的认识,对于微观会计实践的理解则不够深入,以致于在短时间之内无法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实操习惯,学生们自然也就难以形成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基础构建而成的财务综合能力。引入翻转课堂,主要是立足于运用云平台来实施教育改革,与学生们共同分享全球最新教育成果。这样,也就能够让教师们真正意识到技术给财务综合实训教学所带来的变化,这就对教学工作者今后的财务实训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提升了实施的难度。对此,必须考虑到以下因素:

一是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学课件不应单纯地强调观赏性而忽略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也不应片面地追求内容上的充实而不在技术上进行处理,如此就很难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同时,VBSE财务综合实训课件完成后应当放在本校网站等公用平台上供学生们下载学习,这就需要校方在硬件以及网络设施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二是教师角色需要加以转换。以往的财务综合实训教育以教为主体,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致于教育成效无法得到保障,由于资源的限制,教师也难以真正做到对症下药,然而翻转课堂却全面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而学习者们带着问题进行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解答其提出的各类问题,这样就能够让教学的内容变得更为深入。对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采取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在问和学之中持续探索最新的知识,而且在教学中,通过合作探究,让学习者们致力于探究与自行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而且还能提升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

三是学生的习惯需要加以培养。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们已经习惯了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被动式的学习,这样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产生了惰性心理,造成学生不愿意进行主动的思考,甚至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然而,翻转课堂却能够很好地培养学习者们的主体意识,持续而深入发掘其内在所具有的潜力,进而改变了其思维的方式,从而让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取得了更好的成效。

2.不断提升VBSE财务综合实训课程的总体性

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侧重于财务课程的实战性演练,不仅能够提供与今后职业需求相符的实训类项目,而且与现有的财务管理专业主干性课程全面对接,且所面向的专业范围极为宽泛,具备了非常大的开放性以及兼容性。运用对实际商业环境之中典型单位的会计部门进行不同岗位的全面模拟,让学习者们能够体验到实训的价值,从而认知并且更加熟悉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组织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其特点,进而培养学习者们从事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综合判断、会计决策以及创新等能力,让其能够具有更好的全局意识以及综合素质。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习者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者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实际操作能力,运用VBSE财务综合实训课程,还能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以往的工作内容搬入到课堂之中,模拟本企业的具体工作流程,让学生们真正亲临实际场景,切实掌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做到在细节上完全没有死角,到了企业财务管理岗位上能够迅速上手,减少所需的时间与精力,将注意力全面集中于业务钻研以及学习上,进而真正促进学校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课程教学、实训、考核等环节的一体化,从而真正打造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加以融会贯通的复合型现代财务管理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VBSE财务综合实训教育所关注的主要是财务管理岗位具体工作过程之中的实际训练。因为该课程的设置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一般均设置于财务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之中。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全力改变以往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在内容上所具有的不系统性,依据会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实施财务综合实训教学,以求更好地提升学习者们综合实训等方面的能力,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淑英:《信息化时代财经院校实践教学模式――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第8期。

[2]周媛:《财经院校运用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期。

[3]蔡雪莹:《基于“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应用平台的研究》,《商》2014年第7期。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摘 要 财务管理专业在我国高校学科体系中,属于新兴专业。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该专业实践教学相对比较薄弱。本文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的教学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 模拟实习

一、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及与问题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相对于企业管理的迅速发展来说,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不足。

(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由于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严重制约创新型和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二)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知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就是案例陈旧,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财务管理研究,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及教学都相当薄弱。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教学被当作学生提高财务管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许多专任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穿插一些案例分析,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不可否认,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且案例分析不需要单独开课。但由于案例是事先组织和规划好的事例,相关条件和问题不需要学生去确定,要求学生按照约定的条件去解决问题;因此,案例教学对培养、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还是有限的。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连贯性强。这对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是在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三、选择和编排案例要有如下要求

1.高度的仿真性。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发性,这是案例的关键特征。

2.鲜明的针对性和启发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财务管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构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模拟实习的设想

为了规范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行为,保证实践教学时间,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全面,组织更加合理,教学效率更高,必须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主线,贯穿于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建立校内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模拟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分析问题、适应社会需要等方面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采用多媒体实训教学。多媒体实训教学是利用实训教学软件,通过电脑进行大量的仿真实训,相对手工模拟实验而言多媒体实训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教学软件所提供的是仿真资料,包括包括原始凭证,如多联的银行汇票,其填写、盖章等与实务中的操作相差不大;此外学生可以看到大量的仿真原始凭证,这是手工实训无法做到的,这也是多媒体实训教学受学生欢迎的首要原因。

2、系统智能判断学生的实训错误。

3、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效果好。

(二)利用EXCEL软件的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里面都要开设《计算机财务管理》等类似课程,以介绍EXCEL工具的使用和一般性的管理决策为主,并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业务方面作强化。由财务管理专业老师在实践环节开设这个实验,可设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财务管理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创建、基本财务分析图的绘制、财务管理常用函数的运用等内容。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资决策实验。高校一般每年都要举行大学生创业大赛,校级获奖的学生还有机会参加省级甚至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这也为我们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提供了实践环境。以一个创业项目作为实验背景材料,既可以帮助参赛学生作出决策,也可以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得到锻炼。

(四)证券投资模拟实验。进行证券投资,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特别要熟练掌握财务管理课程和证券投资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模拟实践,学生应掌握证券投资的过程,会分析证券价格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判断单项证券的投资风险及价格走势。在模拟实践过程中,学生进入证券公司网站,通过互联网查询同步、真实的股市行情做出投资决策。

(五)ERP沙盘模拟实验。财务管理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的核心。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对企业各个职能的工作流程都要熟悉。该实验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企业经营运作来组织的,需要以模拟团队为单位进行。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分别承担模拟企业不同的角色,共同营造实验环境,共同构建模拟企业团队。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诊断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内容接近企业实战。在实验中,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这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广谦.创新教育需贯穿教育全过程.中国教育报.2008.05.16.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具有应用能力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是既应通晓财务核算的技术、方法和财务管理程序,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更应从战略上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整体的运筹谋划能力的专业理财人员。因此高校应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

一、当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专业在1998年被教育部设置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这个热门专业,但由于各高校开设的时间较短,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尚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体系设置中缺乏专业特色

目前很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仍然在借鉴会计学和金融学,缺乏专业特色。存在课程体系庞杂、课程门数多、每门课课时少、各门课之间的系统性、层次性差等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不便于学生完整地掌握专业知识,也不便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很多高校在思想上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课时比重较低;其次,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缺乏总体设计,没有形成前后衔接、层次清晰的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从实践教学的方式来看,没有完整的校内、校外实训平台,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课程体系设置中追随“考证”,轻能力

有些高校重视学生考会计系列的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等,重考证,轻能力,以考证为教学目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考证相关的课程,使专业课程内容与考证内容保持一致,目的是让学生在短期内通过各种资格考试,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职称考试的内容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所掌握的知识还是相差很多,学生为了考证而学习,课程体系中让学生多思考、多分析,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课程不多。

二、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基本思路:在进行课程设置上坚持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找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的统一规律,全方位、多视点地构建规范、完善、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树立新理念,设置新体系,突出专业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要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理念,对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聘请企业的财务高层和高校中的专家教授一起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以扎实的会计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以及精深的财务管理知识和以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决策、资金运营为核心运用能力的综合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财务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财务管理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进行整合归纳制定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分成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试验大纲,依次施教,突出专业特色。

(二)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个专业,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关注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

(三)职业资格考试辅助嵌入课程体系

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准入要求,从事不同的岗位也有不同的资格要求,因此证书考试的内容可以适当嵌入课程体系,但不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程顺序的安排由基础到专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既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中的资格准入,提供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入场券”,又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职位提升,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与职场的竞争力。

(四)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是为企业当家理财,管理涉及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财务管理工作这个特殊的岗位要求每一个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社会人文素养,熟知并能够遵循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应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去,塑造学生的职业操守。

三、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途径

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改革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实施。

(一)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1、为提高综合素质,设置基础教育课程组

财务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纪律素质等方面。通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综合素质将转化为组织和协调能力、应变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课程设置上必须相对应的开设政治理论、哲学类、文学艺术、自然科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组来提高综合素质。

2、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设置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组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就必须设置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原理、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投资学、经济法、税法等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组的设置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掌握该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知识。

3、为提高学生的执业能力,构建专业主干课程组

专业主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较完善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原理、财务会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资产评估、税务筹划、财务管理电算化、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

4、为拓宽学生视野,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组

开设专业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了解财务管理研究前沿动态。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财务诊断、风险管理、国际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理论专题、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

(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转变观念,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财务管理专业老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熟练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灵活分析和解决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理念,构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训(基础实训、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实习(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国家承认的资格认证培训三个部分。三个实训是逐步递进的。基础实训主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主要有会计手工实训;专业实训是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财务软件处理企业经济业务,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实务操作,主要有成本会计学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RP沙盘实训、审计实训、税务实训;综合实训是在学生毕业前,针对学生的就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专业实习作为一种“亲验式”实践性教学方法,其精髓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实践、亲自操作、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学生初步认识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硬件保障,也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高校应为实验室建设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撑,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室、ERP沙盘实训室、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室,目的在于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感受较为系统的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活动、方案设计、角色扮演中,真实地感受到账务处理、资金管理的真谛,培养实战能力。为保证实训效果,实训室还应配备必要的财务软件、实训指导书以及完整、真实的财务管理各环节的操作文件资料。

3、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各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在毕业前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投资公司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制度,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

实训教师是保证实训教学质量的软件保障。学校必须加强对现有实训教学人员的培养,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高水平理论的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学校也应为实训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研讨、考察交流等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并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

5、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针对企业财务岗位都有准入制度,高校根据国家对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加强技能训练,理论教学课程应综合本专业的应知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应融合本专业的技能部分。通过正常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过考核与鉴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会计证和助理会计师证,使其综合能力更接近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其就业能力。

财务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校企合作

一、研究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文件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财务管理人才。但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商业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悄然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构建多元化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深度有效合作、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等成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调研

(一)数据来源。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考虑,本文主要选取河南省80家工商企业、企事业单位。通过对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一般企业进行电话联系以及网络关注、特殊行业开介绍信等多种方法搜集相关资料,收回76家企业的有效问卷及相关资料,最后运用专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近几年来,很多利好消息落户河南,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河南企业在农林牧渔、建筑交通、金融、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都有很大发展,本研究所选取的行业涉及餐饮服务、农林牧渔、电子信息、建筑交通、能源、金融、制造业及其他行业,各行业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分别为:10.53%、15.79%、11.84%、15.79%、7.89%、10.53%、15.79%、11.84%。(二)财务管理应用分析。1.财务管理岗位独立性。根据被调查的76家企业设置财务管理及相关岗位的情况看,21家企业设置了财务管理岗位,仅占企业总数的28%;剩余55家企业由于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的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设置财务管理岗位,主要由财务经理负责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进一步分析,在已经设立财务管理岗位的21家企业中,财务管理岗位兼顾会计核算的有6家,真正独立的财务管理岗位仅15家。从数据呈现结果分析,样本企业中财务管理岗位的独立性较差,财务管理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大幅提升财务管理岗位的重要性。2.财务软件利用情况。财务软件可以提高企业在财务数据输入、财务数据处理、财务数据共享以及财务分析方面的效率,帮助管理者作出基于客观数据和主观判断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从一定程度上说企业财务软件的利用情况可以显示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从样本数据来看,河南企业对财务管理软件的利用情况并不乐观,32.89%的企业没有利用财务软件。3.企业对高职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状况。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情商、文化水平、责任心、学习能力、危机意识等方面。通过对样本企业的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责任心、职业道德、后续学习能力、危机意识等方面,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分别为:22.2%、20%、18.11%、12.05%、22.2%。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分析决策能力、软件操作能力、沟通纠错能力、高效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其他能力等,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分别为:24.2%、13.21%、17.4%、20.44%、18.4%、6.35%。

三、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充分市场调研。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主要参考国家相关文件确定,国家文件的说法很多是顶层的一个设计理念,缺乏具体生动的内容。据调研,诸多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表述传统,数年基本不做变动,专业教学委员会基本起不到应有作用,学校亦不提倡或者不重视市场调研,企业需求因素考虑较少,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难以开展。(二)教学模式传统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更加便捷的信息技术及教学手段可供教师采用,但是受制于教师课时量大、学校配套硬件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落后,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鉴于师生比悬殊,有些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采用合班上课的方式,教师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加之学生接收知识的途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三)校企合作有待加强。校企合作是国家和高职院校近年来一直提倡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一些院校也积极尝试实施校企合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评估文件中,没有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以及正规的合作文件,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学校不愿意投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企业兼职教师仅仅是一个证书复印件,校企合作没有实质性进展。(四)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薄弱。财务管理专业目前的教材主要是参考市面上高职院校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实训教材案例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专业课教师虽然也在尝试编写校本教材,但是目前尚没有全面建成,网络资源和立体化资源正在建设中,有的院校建立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偏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积极性不高。

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解决方案

近年来,我国专家和学者对特色专业研究兴趣浓厚,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黎铁新提出,特色专业建设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学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1]。黄月明提出特色专业建设要分四步走[2]:学习研究—思考规划—投入实践—总结提炼。徐美华认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能力特色创新目标、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3]。本文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具体情况,认为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制定前瞻性的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关注河南粮食核心区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区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对财务管理人才的动态需求,掌握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变化及专业人才培养供给情况。高校应根据当前以及未来的人才需求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课程内容体系,为创品牌、出特色做好重要的上层设计工作。(二)着力打造执行力强的优秀教学团队。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高校一是可以通过培训进修、挂职顶岗等形式,提高现有师资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水平,鼓励和督促青年教师考取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证书;二是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三是通过以老带新、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培训,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尽快成长;四是积极从企业引进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优秀财会专业人才,担任本专业专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努力,高校可以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改革意识强、教学理念先进、爱岗敬业、“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三)制定全面的专业教研制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综合工程,仅凭一个或者几个教师的能力无法实现,需要制定专业教研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校企合作、教师待遇、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专业教研活动的开展、岗位分工等。制度的完成需要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其中,系统地、有条不紊地分阶段地完成各项工作,并要有学院及系部的相关资金支持。(四)以实践教学为抓手提高实训技能。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进行仿真实训,进行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管理的模拟,但是目前财务管理实训课程几乎没有实施,财务软件没有到位,实训教学目前还是该专业的软肋,这也正是以后努力的方向。(五)建立“四方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不能再停留在宣传层面,专业负责人要在系主任的领导下与不同企业、行业的管理者进行协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以调动企业及学生积极性为手段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并建立实时反馈机制,不断调整校企合作方案,切实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四方共赢。(六)完善多方位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家长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开座谈会、走访、电话采访、发放问卷、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及其家长、人才市场等第三方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评价。了解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毕业生毕业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学生管理等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

【参考文献】

[1]黎铁新.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高教论坛,2007,5:145

[2]黄月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培育方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3:85

[3]徐美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建设的相关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2016,13:154

[4]胡爱荣,黄东晶,李禹桥.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8,34

[5]吴贤华.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及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5

[6]王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特点及结构优化探索[J].财税会计,2011,7

[7]陈能华.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8]孙建强,崔雯静.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财会通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