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学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一工作过程中,我自身也提高不少,收获颇丰,总结起来我自己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打铁还得自身硬”——首先要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
要想做好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普法宣传教育,首先自身就必须知法懂法,学法用法。但在具体行政与执法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工商人员自身法律知识储备不够,法律意识不强,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去解决,看着令人痛心疾首!为了能切实增强全系统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素质与意识,提高执法效率,使之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能准确无误,相机灵活的正确运用工商法律法规,杜绝在公务活动中作出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我们系统相继实施了一系统人员培训与考核上岗的制度与方法,效果确实明显。
1、通过定期实行法制学习培训,储备积累法律知识。如今,我们已经以市为单位,形成了每三个月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每次培训,各局都必须选派骨干人员参加与学习,俗话说“学法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在学习培训过程中,我们把领导带头学法放在重要位置。各级领导是干部队伍的表率和榜样,也是行政执法的决策者,每次培训活动,各局有关领导都必须放下手头工作带头学法。据统计,四年来,执法人员及领导干部参加法制培训都在16次以上。而对于所有职工,我们采取以局为单位,在每周四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增加了学法内容,截止目前,我们共培训学习了6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法律解释、实施细则,职工学习次数达百次以上;此外,还组织了8次包括领导参加在内的大型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培训期限累计60天,参加人员1200余人次。通过这些学习培训工作,许多职工普通感觉到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上确实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想法法律知识的掌握较全面熟练,有效解除了对法律是懂非懂,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等,为新形势的工商执法工作增强了知识储备量。
2、顺利通过法律知识考试,成为普法业务骨干。考试是检验知识掌握情况最有效的方式。为此,针对执法人员,我们采取“一季一法”考核和专业职务聘任等方式,即对一季度学习完毕的学员进行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而对普通职工则采取半年一次的考试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聘任相关业务岗位,这样以保证培训的连续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四年来,我们共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局、县局组织考试15次以上,全员颁发普法合格证,除此之外,我们工商系统还制定并实施《学法考试和技能竞赛暂行管理办法》,定期举行法律知识实践技能竞赛,激发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试成绩与技能竞赛获奖者我们如数登记造册,并且对重要考试成绩由人事专门存档,作为评先、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措施实行后,员工无论从学法的积极性还是责任心方面都增强了许多。同时,我们还不断丰富学法形式,在各级工商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开辟法制论坛,畅通业务交流渠道;还通过开展专题法制调研活动、撰写命题理论性调研文章,定期编辑《法制信息》、《行政执法文件汇编》期刊,指导行政执法工作。
二、“对症下药”——对经营者和消费者推行有效而实用的普法宣传工作
其实,早在很早以前,工商系统就一直把加强对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普法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例如每年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月普一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但是尽管“例会没少开、专栏没少出、材料没少发”,许多经营者和消费者但反映宣传教育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呈现的问题是1、部分经营者的法律观念还比较淡薄,违法违章现象时有发生,极少数经营者对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存在着抵触情绪;2、一些消费者抱怨工商法律法规宣传的太少或者实用性不强,他们对真正遇到假冒伪劣商品时还是很难辨别,不知道怎么维权。
俗话说: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近几年来,我通过多方走访个私业主,召开会员、消费者代表会,进行认真总结分析,终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普法与用法、依法执政原因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工商执法人员自身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用法意识不强,在管理中仍重行政手段和个人的意志权力,轻法治手段、习惯用老办法、旧经验。二是对宣传工作责任性不强。过去,往往热衷于例会开了多少场、黑板报出了多少期、听众多少多少、学习多少部法律法规等等,至于会员听没有听、学的怎么样却很少去想,也不愿去问。三是宣传教育的方法不对路。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我认真地备了课,在例会上进行了认真的讲解,但没有真正调动会员的学法积极性,因此出了“台上一头汗,台下无人看”的局面。四是宣传教育的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我们的宣传,照本宣科,灌输法律条文的时候多,以案说法、以身边的事说法比较少。五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普法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物资装备匮乏等等,影响了普法依法治理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了将普通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加强宣传的力度,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
其实并不是以前的宣传形式不好,而是我觉得宣传不能流于形式,近年来,我与同事们依然坚持采取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注重阶段性的集中宣传,极大加强法制宣传力度。坚持利用“双节”、“两代会”、“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春、秋两季“药交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之日等有利时机,采取在主要街道、路口设立宣传咨询台,开展现场维权咨询;设立投诉举报站(台)等形式宣传法律,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通过遍布全区商场、社区的94个“红盾维权点”充分发掘社区的宣传阵地作用;悬挂横幅、展示打假成果,散发传单,以及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形势,大力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同时让群众了解工商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法经营者,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接受群众对我们日常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支持。
(二)宣传方法由灌输法律向注重渗透法律拓展
工商部门对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普法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的理论灌输,填鸭式的方法,这样产生一定的阻力,甚至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和同事在工作时十分注重渗透这一方法,把法律渗透到民众生产、工作、生活中,由偏重务虚向务实拓展,如采取讲座、授课等方式给消费者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们充分吸收了央视《法律讲坛》节目的讲授方法,讲授人员多采取群众身边发生的鲜活例子现场讲解,指导群众怎样用法律知识维权,这样极大地提高群众学习法律的兴趣和运用法律的能力;对于群众遇到的问题要悉心指导解决,特别对于告急访、无理访、纠缠访,坚持了热情接待,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从法律和事实的角度,分清是非对错,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收到良好的普法效果。在查办案件过程中,我觉得也是对经营者进行普通宣传的好机会,我们不能就案办案,而是从教育、帮助的角度出发,对违法当事人进行耐心的法律政策教育,敦促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
三、“严是爱,松是害”——严格规范监督自身工作过程
为防止工商执法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发生,督促其更好地执法行政,近年来,我们逐步探索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从多方面入手,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用制度强化监督制约自身行政过程。我要求自身严格遵守《工商所以自己名义实施处罚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操作规范》、《扣留、封存罚没款物的管理规定》以及《暂停结算违法当事人在金融机构存款的管理办法》《重大执法行为预先备案制度》《重大案件通报制度》《当事人陈述、申辩复核审批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从程序、手段、纪律等方面约束执法人员,规范自己执法行为,有效强化对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几年来,我基本上没有出现随意执法、执法不严、不作为等现象。
一、实践新课程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
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
政治新教材换成图文并茂的彩色新装,并且用富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知识。教师可以立足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有选择地利用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政治生活更是从学生可感、可知的社会实际出发,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生活,以生活为主线来讲授新知识,使政治教材不再远离学生实际、脱离生活、板着脸孔说教的、抽象的理论。
教材变了,授课的老师不可能和以前一样“深挖掘、细加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由原来的“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新教材只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工具,教师可以大胆地进行取舍或拓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上经典而且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提倡“用教材教”,并不是否定“教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品位教材中落实“双基”目标。因此,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不能作肤浅的、表层的理解,应当全面体会“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的教学关系。
适应新课改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重任。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载体作用。只有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政治教科书,才能积极主动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
2.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学生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评价改革,不管是评价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还是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都是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根本变革。新教材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出发,所以,教师讲授知识时,应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学生学习到新知识。在这一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变成主动探究的“研究员”和“知识的探索者”。在实践中,我们要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在评价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更好地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做到三点。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最后,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打通教材的前后联系,打通教材与热点问题的联系。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科素养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与时俱进,讲授好新教材。
(1)辩证涉猎名人、圣贤的书籍
政治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就必须拓宽文化视野,除专业书籍外,还应该广泛涉猎我国历代优秀的文化典籍,尤其是那些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力作。比如《老子》《论语》《庄子》《孟子》《墨子》等。在对经典书籍的反复阅读和揣摩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
(2)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收整个光的海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一定要专,同时必须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科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
(3)广泛阅读本学科的经典巨著
要想教好本学科,教师还必须广泛阅读本学科的经典巨著。比如必读的经济学名著有《资本论》《经济学》《国富论》《人口原理》《政治经济学概论》等。如果政治教师能抽出一定的时间,认真地阅读上述书籍,对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肯定大有裨益。提升心灵品味,促进人格完善,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是教育的真谛和道德境界的升华。
2.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提升政治学科价值
当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冲淡内容、阐述理论观点不到位的现象。加强理论教学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合理界定和安排概念教学;第二,找准理论逻辑基点;第三,分清理论层次;第四,把握理论内在联系;第五,突出理论的实质与核心。
二、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大问题与困惑
1.新课程与高考之间的问题
高考如果还是旧体制,新课改的本意就可能落空。高考能力、知识目标、内容呈现形式、命题要求、编写思路等方面与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2.新课程与教学评价之间的问题
虽然使用了新教材,但许多学校的教学评价没有改,仍然把高考上线率作为考核和奖励教师的标准。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教师只能是占课时、抢时间、争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则加班加点,高一就开始为高三准备,成了旧教学评价机制下的“苦行僧”。旧的教学评价不变,新课改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3.新课程与新教材之间的问题
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所以教材也进行了新的修订和编写。新教材虽然贯彻了新课改的一些精神,在呈现方式、版面设计、内容等方面与旧教材有很大不同,但新教材有很多内容仍然沿用了旧教材。政治生活尽管淡化了政治学的痕迹,避免了政治观点的概念化、抽象化,但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政治学科的痕迹。学生对于政治制度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这就增加了教师讲课的难度,教师只能找相关资料说明政治现象,但很难找资料讲授制度本身的内容,在讲授过程中不免陷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老路上去。
4.新课程与普及高中目标之间的问题
高中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由于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高中学生的入学率也不同。随着很多学习水平、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进入高中,在使用新教材上也出现了难度,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有些学生可以做得很好,而有一部分学生却做得不好。
5.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对应的问题
课改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知识的内在联系被压缩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加,影响了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6.教育要求与学生的综合评价之间的问题
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评价就必须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那么,指导学生如何尽快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如何随堂、随课进行学习评价,学生修习过程的评价如何做到公正、客观呢?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拿出一套既符合政治学科实际,又方便教师操作的评价方法。
强化教师素质,塑造人格魅力。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该先做这种人。”教师的言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课标下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学得更活新教材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只是导演、配角,学生才是演员、主角。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舒畅、合作的教学氛围,意味着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关注学生的发展,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围绕论题进行有效讨论,有助于自由地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有利于使学生丰富对事物的认识,进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开启政治学科殿堂之门的金钥匙。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政治教学只有把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从骨子里喜欢政治课,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第一位的。从我的教学体验看,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他们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并保持积极的态度,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通过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和形象性。这样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和探究精神;有利于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感投入:构建和谐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人性化。常听到这样一个教育术语: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作为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学生能够乐于听你传道授业,首当其冲是让学生亲敬你,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进行情感的投入,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在教学的过程中投入爱心、恒心、信心去呵护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暖意融融,使教学步入人性化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你教鞭下的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现代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 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互动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要求师生有伙伴式交流,这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信息技术是新时期开展政治教学的有力工具。它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扩大教学容量,提高学生的分析与判断能力。这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政治课程的学习信心无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1.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明显提高。
思想政治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如果采用理论灌输方式,长此以往会令学生感到政治课无兴趣可言,而“生动活泼”就是对教学形式的要求。多媒体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
例如,在讲商品的基本属性时,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然后播放视频“三鹿奶粉事件庭审实录”。使学生通过亲眼目睹的真实情景,深刻感受到只有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最终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等理念。这就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可视的感性材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刺激学生们的各种感官,促进思维活跃。使学习环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化,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方法等全方位得到优化和拓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2 极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练习容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设计的整合实验中,教师利用制作的各种课件。具有一般教学工具所达不到的理想的功能,具有快捷性、形象直观性、优美性、容量大、可反复演示再现情景。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完美的整合,融合它们各自的个性,交互她们优越的特性,让它们有机的结合,把教学的难点、抽象性形象地展现出来,借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产生良好的效应。
1.3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的素质。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学生具备了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及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了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就为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这正好是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是竞争必胜法宝之一。
1.4 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校为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业务能力,会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对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等的培训。老师在课件制作和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也会主动的寻求解决。通过种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有些教师也把自己撰写的心得体会、论文及课件等发表在一些报纸和杂志上,成果卓然。
2 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2.1 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追求表面,处处滥用。
进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此来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些教学内容传统的朴素的教学方法也许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又何必非用课件不可呢!例如,在讲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时,课本上有一幅题为相关的的漫画辅助教学,学生直接看书很好,而有些教师偏要把它弄到电脑中去再放出来,效果又不是很清晰,这种做法效果反而不好。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要为了赶时髦,一味的使用电脑,而书本上、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这种做法将会造成教学的失误。
2.2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必须坚持现实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性、知识性和时效性是都比较强的,但不论多深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现实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选择的音像、图片等材料时,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选择学生有所见、有所闻的现实的真实材料,要避免人为的编造材料。如有真实图片,应尽量少使用漫画,避免华而不实。二选择是典型的、时效的材料。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选择的材料应该是最近的或是最新的,而不能够使用那些陈旧而过时的材料,以免影响政治课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因此,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必须坚持现实性原则。
2.3 紧扣教材重点,避免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政治学科 教学工作 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01
1 引言
当前,政治学科教学更多的是提倡对学生采取全方位教学的方式,力求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均衡发展,并且为今后的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才。总的来讲,政治学科的教学有实践性、理论性、时效性等特征,而长时间以来我国的政治学科教学更多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所以难以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往往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改进。而当前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建设,为新时期的政治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广大教师应当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为政治教学工作的发展创建出新的机遇。
2 思想政治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当中,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更好地顺应时展和变迁的步伐,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与时展相呼应的知识与能力,进而适应当前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般需求。而所谓的将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指的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至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现代化教学工作中的探究合作和自主学习。所以广大教师需要通过自身对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的理解,详细地制定出教学组织方案,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优化教学的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内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无限的知识。
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相互结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学效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手段单一,并且一些概念、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等非常抽象,学习起来往往使学生感觉力不从心、枯燥而又乏味,记忆相关知识点非常困难。久而久之,对政治这门课程就失去了积极性,不少学生甚至产生了抵触的情绪。而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切、直观地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魅力,全面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潜力。
2.1 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措施
根据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整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全面分析,可以对实践教学活动中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的必要性有全面的了解。下文将针对两者整合的有效措施进行探究,旨在更进一步地推动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2.2 注重思想政治教学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需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技术,但是不能够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整合,并不是指完全地抛弃传统教学手段,而是借助新的技术方式,诸如视频、图片、教学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提升,然后再开展教学工作。
2.3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全面、充分、彻底地运用教学资源,诸如学校内部所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和网络上的相关资源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点掌控为基本的教学宗旨,以创新精神为教学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