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
一、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
传统文化对实现室内设计的优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促进良好室内环境的形成。室内设计的重要目标在于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传统装饰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于古代,而且对当地的室内设计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设计人员可以提取、掌握传统装饰元素,并将其应用于室内设计,丰富室内设计元素,从而起到营造良好室内环境的作用。除了挖掘传统装饰元素之外,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也能够引导设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室内设计工作。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辩证统一等思想理念,对于室内设计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设计人员依据这些理念开展室内设计工作,能够使设计的风格与特点更加符合国人的审美需要。这能够增强用户对室内环境的满意度。
2.丰富室内设计的技巧
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还具有丰富室内设计技巧的重要功能。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一些思想与技术来源于国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也大多应用来自国外的理念,这容易导致室内设计单一化。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够改变这一情况,为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可能。传统文化因素能够丰富室内设计的技巧,从而便于设计人员根据室内环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设计技巧与理念。这可以保证设计技术同室内环境相互契合。另外,丰富的室内设计技巧还能够提高室内设计的水平。设计人员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丰富的设计技巧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这对于增强室内环境的美感与舒适感具有积极的意义。3.推动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的传播与宣传。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随着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范围的增加,公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的认可度将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一情况下,公众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并在生活的其他领域对其进行应用,这无疑能够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并促进其应用水平的上升。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在室内设计应用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改进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因素具有历史局限性,这就要求公众能够及时发现与改善。室内设计的应用是公众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措施
1.积极利用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
传统装饰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对于当前的室内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设计人员应该有效挖掘传统装饰元素的价值与作用,并将这些元素有效应用到室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应该积极应用传统文化中的装饰元素。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这为设计人员提取与利用传统装饰元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能够提高室内设计的文化价值。如,设计人员可以选用明清家具作为家居陈设。明清家具能够为室内环境营造传统的氛围,增强环境的文化底蕴。又如,设计人员可以融入传统植物。松、竹、梅、兰等传统植物具有较强的人文寓意,引入这些植物可以增强室内环境的人文气息,从而增强用户的舒适感。同时,这些植物往往代表着一种性格特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性格特点选用相应的植物,这能够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2.巧妙利用传统符号
设计人员可以采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对传统符号进行合理的应用。这些设计手法主要包括三种:一是抽象简约。设计人员可以对传统符号进行必要的提炼,获取符号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并将其应用于室内环境设计。二是符号重构。受制于室内环境的特点,一些传统符号并不适合直接进行应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与现代美学的要求,对传统符号进行必要的变形。这可以强化传统符号与室内环境的联系,从而提升室内环境的整体美感。三是移植。设计人员可以将儒、道、禅等传统文化移植到现代技术与工艺上,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装饰设计的统一。这能够使装饰既具有现代的特点,又富含传统文化因素。通过这一技巧对传统符号进行利用,能够增强符号的艺术感,并更好地发挥其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3.借鉴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观念。传统文化强调整体统一,传统文化认为世间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这一理念,设计人员在进行室内设计的时候要从整体的理念出发,统筹安排好各项设计任务。设计人员要围绕室内设计的整体目标,处理好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室内空间的整体美感。二是辩证的思想。辩证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维方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辩证思想完善室内空间设计。如,室内人员在进行色彩设计的时候,要处理好明暗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室内空间的艺术感。三是因势就成。因势就成要求人们以实际环境作为实践的指导方向。根据这一思维方式,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与情况,采用合适的室内设计特点与风格。
4.融入天人合一的理念
关键词:当代建筑;传统建筑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J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如果我们能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并加以创新,我们就能和我们的祖先一样,将引进中国的世界文化同化,而向世界提供宝贵的经验。但传统建筑的现代化继承,并不是简单的重返过去、简单的复古,而是要研究和认识形式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当代建筑创新。
1.传统文化给当代建筑留下的痕迹
对传统民居及其文化的深入研究,不仅在于对传统建筑的系统归纳和总结,更重要在于吸取传统建筑的精髓,运用传统元素应用并服务于现代建筑设计。一般来说,当代建筑常常运用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如形状、色调、质感、线条、纹样等,或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抽象为符号,局部运用于创作中。从官式建筑到皖南民居,用直白的中国式文法,玩足了传统的功夫。不仅展现出了中国民居潜藏的文化力量,同时在这种精神和气质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对古典文法借用的“中国式”建筑。并且,这些设计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扬弃式继承,无论从手法还是心态都比过去更加成熟。
2.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延续
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使得建筑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在对传统建筑进行现代化解释的基础上,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推进中国特色建筑创造的思想资源和人文智慧。
2.1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来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符号、色彩、装饰与构件,是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形式因素,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中国传统建筑的肌理具有强烈的程序感和对称均衡性。这些原则采用了几千年还在继续流淌于时间的长河中,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总平面构图方式。
2.2 从当代建筑设计构思整合来看
在建筑研究的学术领域,统治性的话语不再是宣言式地谈论传统继承之有无必要或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实现,而是转向以冷静理性的态度开展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研究,并逐渐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建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2.3 延续历史性和创新传统民居特色
在全球化的时代,如何做到既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又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是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时,要突破传统局限,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构思上、造型上、艺术上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和审美意识,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而传统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革、不断增加、不断减少、断减少、不断积累、不断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一直要发展到未来。
3.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原则
过去与现在,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中曾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而在未来这些问题仍可能出现,所以,在在传统建筑文化下,当代建筑应坚持的一些原则。
3.1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继承传统文化并非眷恋过去,而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而传统文化的更新的过程就是将适宜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等传统因素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现代的新生活特色等现代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并且,在继承传统建筑文化这个问题上,除了“形似”还应重视“神似”。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建筑设计的永恒目标,建筑设计以满足特定人群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为目标。
3.2 解放思想,跨文化交流
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对文化的源流不应限定,要吸收外来文化,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对待外来文化,我们不能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当代西方流行的建筑思潮,尽管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在某些方面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在设计中,应立足于本国文化,对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己知彼方能融会贯通。只有把引进来的东西与本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方可创造出一种既具有活力又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东西来。
3.3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
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一般来说,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其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当人们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4.结语
全球化对地域性和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今天多元化文化环境,建筑创作既要多样化,又要不满足于多样;既要反映各民族的民族形式,又不局限于单个民族。而中国建筑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对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所以,对传统文化与建筑创新的联系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对地方传统文化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进行建筑创作或建筑创新,它更致力于探索对于建筑的地区性如何进行正确的理解、认识,并且保持和发展,创建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因此在建筑创作中,构建出多元的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都,孟岩,王辉.用“当代性”来思考和制造“中国式”[J]. 时代建筑,2009(3).
(一)现实状况
国外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日本学者在他的论文中提出:政府不但要用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而且要付出一定的实际行动来实施政策;韩国学者在论文中指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特点是不仅仅把确立遗产项目作为目的,而且要提供这个文化项目得以继续传播的体系,而这个传播体系要有严密的结构。”法国的学者则表示:“对遗产的保护一方面标志着它社会属性的死亡,但另一方面,也变成了传承的关键因素。传承是遗产本身所特定的属性,它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且还可以通过技能和掌握这种技能的人的不断革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说的,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研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在中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已经为数不多、后继无人了。收集、整理、调查、记录等工作也缺乏人力再加上资金缺乏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渐衰落,使得前人传下来的文化支离破碎,只剩形式上的东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其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像社会环境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现代人很少依赖口头相传的形式;方言在入学考试中并不被接纳,造成农民子女受不到教育、学不到技能;内容老套、缺乏创新和时代感;经费不足、好演员的流失;政府忽视、缺乏保护;剧团不景气、后继无人、资料流失、缺乏市场等等,这些都是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的原因,直到现在,通过这几年政府的觉悟和努力,不断呼吁民众,不断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和研究、保护工作的进行,使得一些专家、学者都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上来,大家共同努力来挽救我们正在遗失的文化。
目前,我国的基础中缺少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我国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多年来一直沿用西方系统,对于真正具有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文化却很少关注,甚至因为应试教育的压力使得有些初中、高中的音乐课都被其它文理课替代了,这对于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有选择受各种教育的权利,学生到学校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江西的高校音乐教育也是如此,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都非常陌生,而江西本土的,就读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对“江西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更是全然不知,许多学生即便是结束了大学的音乐教育课程之后,也不了解什么是“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可见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这方面的教育是个空白,因此,为了弥补音乐教育课程的不足,学校应当加强传统音乐教育的学习,把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内容加入到音乐课程当中去。
(二)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教育传承
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迫在眉睫的,稍微的犹豫和停顿都会导致音乐文化的无形消失,特别是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更需要重视和保护,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它需要通过学习去了解、从中受益;需要通过教育去传承,而教育是传统文化建设的基础,民族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其实,我认为对于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工作应当从娃娃抓起,早期的文化修养对于文化观念、意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中、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知识框架建构的重要阶段,因此,我建议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应当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合理开发、构建课程,旨在增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培养青少年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民族认同感
在调查对象中,4.83%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十分了解,62.97%的学生认为自己还算了解,27.9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很了解,4.29%的学生认为非常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了解传统文化的是否受高中文理分科影响方面,12.69%的学生认为文科生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较多,24.63%的学生认为文科生对传统文化比理科生更感兴趣,而27.61%的学生认为理科教学中也渗透着传统文化,35.07%的学生认为对传统文化的知晓与个人喜好有关,受文理分科影响较小。对于谈到传统文化首先联想到的内容,传统节日、传统文学作品和儒家思想居前三名,分别为27.61%、23.36%和21.10%,而传统美食和传统建筑仅占8.83%和19.10%。21.92%的学生对手工艺类型的传统文化较感兴趣,38.32%的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较感兴趣,25.54%的学生对传统文学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较感兴趣,14.22%的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科学技术的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较感兴趣。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11.43%的学生通过教材,34.64%的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19.82%的学生通过老师,21.34%的学生通过父母长辈,11.70%的学生通过朋友,还有1.07%学生通过展览等。被调查者中,有12.12%的学生完整地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一部,37.61%的学生完整读过两部,10.16%的学生完整读过三部,9.62%的学生完整读过四部,还有30.49%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仅有所涉猎。此外,25.27%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6.22%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32.57%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5.94%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落后和封建。
2我国社会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当问及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时,39.00%的学生认为在义务教育及中学教育中已经缺失,过度重视升学考试;28.35%学生认为是学生本身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9.10%的学生认为义务教育教材编排不合理;8.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不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难以发展;还有15.16%的学生认为整个社会没有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当问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时,14.36%的学生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他文化无法与其相媲美;76.41%的学生认为各国文化均有优势,可相互借鉴;4.79%的学生认为外国文化更加优秀。17.10%的学生认为麦当劳和肯德基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24.53%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47.00%的学生认为影响不大,9.10%学生认为日常生活离不开。对于当今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冲出国门,在国外掀起了一股“儒家热”,但是在国内却倍受冷落的现象,10.38%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35.30%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的畸形发展,我们应积极纠正;29.29%的学生认为这反映出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力;25.03%的学生认为这说明中国人对本土文化了解很浅薄。对于高考降低英语考试比例的说法,20.50%的学生表示十分赞成,43.88%的学生表示反对,29.73%的学生无所谓,5.89%的学生表示愿意服从政策安排。对于一些高校将英语四六级与学位挂钩的现象,19.54%的学生表示赞成,36.81%的学生表示反对,29.7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3.86%的学生表示服从学习安排。当问及可以选择语言考试种类,27.72%的学生选择了英语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21.23%的学生选择了日语,32.46%的学生选择了医古文,18.5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3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问到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活动时,65.68%的学生倾向于传统节日,34.32%更倾向于西方节日。当问及对“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而冷落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说法的看法时,4.2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崇洋,中国传统文化已被西方文化所取代;5.85%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大学生更热衷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节日才受冷落;19.15%的学生认为西方节日可以带来新鲜感,大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只是一时流行;70.74%的学生认为“洋节流行”只是表面现象,因为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严肃内敛,大学生才通过庆祝西方的节日进行娱乐、宣泄情绪,其实中国传统节日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动摇。
4高校传统文化普及和推广情况
52.11%的学生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开展了四届传统文化节;40.71%的学生知道有传统文化节,但不知道已经开展了几届;还有7.18%的学生不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有传统文化节。被调查的学生中,29.27%的学生参加了传统文化节中的经典诵读活动,24.39%的学生参加了汉字听写大赛,17.69%的学生参加了相关社团体验感悟活动,10.37%的学生参加了誊写大赛,13.57%的学生参加了传统文化状元榜知识竞赛活动,还有4.71%的学生未参加任何活动。当问及本校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效时,15.99%的学生认为效果显著,58.92%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19.52%的学生感到收效甚微,5.57%的学生认为没有效果。8.00%的学生认为平时的课堂教学,教师经常讲解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常识,74.09%的学生表示只有个别科目教师讲解,12.23%的学生表示教师很少讲解,5.68%的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讲解。当问及所在的大学进行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时,17.46%的学生表示接受所在大学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31.26%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开展的传统文化各类活动,39.93%的学生参加相关社团活动,还有11.35%的学生认为所在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对于是否希望所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7.31%的学生表示不希望,理由是担心增加课业负担;20.91%的学生希望开展一些校内外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67.07%的学生希望所在大学能开展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如书法选修课、国画选修课等;还有4.71%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不同的体验活动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当问及中医药院校是否应该有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时,57.45%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19.2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13.92%的学生无所谓,还有8.35%的学生表示服从学校安排。在对30名相关课程和辅导员教师的访谈中,有90%的教师认为十分必要,10%的教师认为服从学校整体教学安排。对于所在的学校是否专门开设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49.1%的学生肯定开设了相关课程,而50.9%的学生否认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对于现行教材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份量方面,5%的学生认为过多,不能完全接受;28.35%的学生认为尚可,基本能够理解;32.85%的学生认为很少,不能满足需求;还有33.8%的学生表示无法判断。当问及哪些课程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21.16%的学生认为是语文科目,26.67%的学生认为是哲学科目,7.2%的学生认为是外语科目,20.85%的学生认为是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课程,24.12%的学生认为是历史科目。8.2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教育效果最佳,29.34%学生认为实践课程效果较佳,28.42%的学生认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效果较佳,22.27%的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活动效果较佳,11.68%的学生认为相关竞赛活动效果较佳。对于何时应该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17.71%的学生认为应当从幼儿园开始,25.28%的学生认为应当从小学开始,7.93%的学生认为从初中开始,5.54%的学生认为应大学开始,23.24%的学生认为应当从研究生开始,10.2%的学生认为应当贯穿教育全过程,还有10.10%的学生认为应凭个人兴趣爱好自学,无需纳入教育体系。当问及中国是否应该加强外国人士申请在中国求学或工作,对其中文语言等级考试要求,类似中国人出国考托福、GRE和雅思考试,53.1%的学生赞成,24.9%反对,2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5教师对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推广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