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依据本校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的情况,我校提出了将小学生“环保教育”采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的设想。我校小学生环保教育实践活动,从XX年5月开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召开了家长、学生、教师座谈会,设计师生问卷调查表,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对环境问题知多少。开展了以环保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动员所有学生了解有关环保知识,撰写有关环保论文,征集各班优秀环保论文进行评选。
各班围绕小学生“环保教育”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形成良好的氛围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1)了解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初步掌握简单的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关心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通过开展小学生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亲自参与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心理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环保资源,面向社会开发环保地点、场所,通过学校组织的系列活动,我们先后确立了《潍河环境现状调查》、《大气污染调查报告》、《白色污染》、《小区的绿化与植被》;《爱水、节水》、《城市居民噪音的危害》等20多个主题。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不少同行也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困惑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便累积为现实的教学困境。通过对当前现实困境的分析,需要从三个主要方面来破解困境。在进行了思考后,对策可围绕着: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思想人文元素、完善现行测评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现实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44-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越发显示出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小学生将具备对计算机应用和办公软件使用的初步能力,这就为他们搭建起了对文化课程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信息化平台。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同行也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困惑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便累积为现实的教学困境,如,怎样使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融合;再如,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等等。不难发现,当前的教学境况需要得到优化。为了使本文的主题讨论更为具体,笔者选择“课程内容设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融合”作为对策构建的落脚点,并以“综合应用已学信息技术知识”为立论出发点来对此展开论述。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实困境分析
1.教学板块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笔者通过调研知晓,不少教师都是严格按照教材逻辑来进行课程教学的,从而能保证课堂教学进度与教学大纲要求之间形成吻合状态。但这种似乎合理的教学板块处理方式却可能不太适应小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具体来说,小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水平还难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力来将已学知识点进行逻辑联系,这就导致了本身具有完整性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该活动所涵盖的知识逻辑与教材体例逻辑不同)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没有成形。
2.教学内容结构缺乏校本特点。通过笔者的校内听课和校际交流体验发现,同行在讲授同样章节内容时,往往采取的都是相似的结构设计,这种整齐划一性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校本要求。显而易见,城镇小学生和农村小学生都使用同样的教材,都面对同样的计算机设备,但他们在上课之前所储备的“先验知识结构”却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根源于他们生活实践内容的不同,从而就必然会上升到他们在对相同知识点认知能力上的不同。如,“计算机与网络”的知识板块,城市小学生基本上可以给予省略,而对于农村小学生则不行。
3.教学效果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教学评价不仅是对小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也将倒逼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现阶段较为单一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则无法真正做到以上两点,包括部分学校开展的上级应用测试,也仍然是在应试的路径下所进行的效果评价,它无法增强教师对课程知识逻辑完整性的重视程度。
二、破解困境的途径思考
那么,如何破解当前的现实困境呢?对此,笔者认为,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固然紧迫,但在创新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教师们的适应能力,若最后成为了“邯郸学步”,还不如维持现状不变。在这一价值取向下,破解困境的途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思考:
1.破解教学板块之间缺乏逻辑联系的困境。教材构成了教师教学的蓝本,而教材体例又与教学大纲结构相匹配。因此,若是通过重构教材体例来破解教学板块之间的逻辑性问题,不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还会在实施时面临诸多技术性难题。那么,能否在尊重现有教材体例的同时,借助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来支撑起教学内容的重构呢?笔者认为,这是可以尝试的。
2.破解教学内容结构缺乏校本特点的困境。诸多同行未能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学校生源特点相适应的现状,导致同样的教案却获得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不难理解,城区小学在与农村小学结对子后,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仍难以复制城区小学的做法和模式。那么,怎样破解这种困境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教师潜心感受和体验当地的生活元素,从中来获得内容结构优化的灵感。
3.破解教学效果评价模式较为单一的困境。毫无疑问,信息技术教学尽管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却无法提升教师的课程创新意愿,这就说明目前的评价模式是有问题的。借鉴国外小学的优秀做法,应将撰写调查报告作为当前评价体系中的一环,通过小组借助信息技术合作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以综合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思考引导下的对策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思考引导下,对策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构建:
1.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不改变教材体例的情况下,只能从设计课堂小练习入手了,而此时就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例如,为了将学生的word文档编辑能力与网络资源利用能力形成逻辑联接,在已经学习了word文档编辑知识之后,在新知识点“计算机与网络”板块中,便可以设计出“用文字介绍家乡”的题目。然后,现场编组在小组合作下来完成关于家乡资料的查询和文字撰写任务。
2.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客观、有效地把握好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和具有先验性的经验图谱。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期间,借助网络资源和自身对当地生活元素的体验,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如在讲授PPT编辑知识时,教师应在图片的选择上给予重视,并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分别对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进行分类处理了。针对城镇学校的小学生可以选择自然景观图片,这样就能因新鲜的产生而增强学生的关注度;针对农村学校的小学生可以多选择些与高铁、建筑有关的图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突出思想的人文元素。当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同质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在科学视角下来进行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该技术所承载的人文信息。因此,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想人文元素,将有助于教师在校本特点下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不少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中都涉及到了“家乡”、“环境污染”等内容,这就为教师把握校本特点提供了现实载体,通过深入到对当地人文环境中来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面貌,来认清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性,则成为了该课程需要包容的人文元素。
4.完善现行测评体系。完善现行测评体系的关键在于“完善”二字,而不是“抛弃”。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小学所开展课外活动的机会,让小学生分组围绕着一个有意思的题目进行线上和线下调研,最后形成总结报告。例如,针对发生在小学生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来图文并茂地撰写总结报告,这样就在突出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考核了各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本文主题的讨论。
四、展望
以下再就教师应重点掌握的两种教法进行教学展望:
1.讲解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学生易于理解一些常识性的、一说就清楚的知识点。例如,在小学生初识电脑时,可采用讲解法与直观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边看边讲,帮助学生认识电脑的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一些外部设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演示引导法。教师利用网络演示软件操作(如多媒体教室),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过程。例如,进行word文档编辑教学时,教师亲自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来操作。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思想人文元素、完善现行测评体系等四个方面展开对策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导入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9).
[2]侯艳.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23).
关键词: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由于语文具有文道合一、文以载道等重要特征,因此这就决定了环境教育和语文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文字或语言了解环境知识,掌握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环境是促进人类发展与前进的重要保障条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将环境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增加语文教学的内涵。
一、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例如水土的流失、森林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的污染、稀有动物的濒临灭绝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小学生有所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一)文字描述,语言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归纳总结、背景介绍、新课导入等多种手段,向学生描述环境问题,从而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在《特殊的葬礼》课文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向学生描述塞特凯达瀑布以前的美丽景色,它位于风光美丽的巴西,是世界上最大、最宽的瀑布,气势恢宏,站在它的面前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但是现在这条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让学生带着环境问题进入《特殊的葬礼》的学习中。
(二)利用数据向学生说明环境污染的现状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相关的数据向学生说明环境污染的现状,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例如在《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教师介绍淡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利用现状。目前,世界上的面积有70%左右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只占总水量的2.5%,并且在淡水资源中只有0.3%的水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六十多个国家面临着用水困难的局面,从而树立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又例如在《沙漠中的绿洲》的课文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描述阿联酋人们治盐碱、治沙漠、栽种花草树木、绿化环境等措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数据,增加说服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环境现状的认识。
(三)图片展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关于环境的图片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带给人类的灾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这些图片的内容可以包括土地龟裂、森林火灾、酸雨降落、河流干枯等。
二、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中,才能使得环境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通过朗诵,强化学生的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 的课文中,向学生讲述孩子都长大了需要去履行,植物妈妈的孩子由于不像牛马那样有脚,不像小鸟那样有翅膀,但是植物妈妈们利用各种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实现了旅游的梦想。这篇文章的情感丰富,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强化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让文章与小学生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小学生爱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交流感受,丰富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感受,这对丰富学生的体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生命桥》阅读完成后,教师可以向同学提出问题: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话需要对小羚羊、老羚羊以及猎人说的吗?如果你是老羚羊你会怎么做?你学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们就会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此时就应该利用学生们的这些观点和看法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
(三)角色表演,深化学生的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加深自身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深化自己的体验。例如在《珍珠鸟》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珍珠鸟落到了作者的肩膀上,并且睡着了这个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他们在扮演过程中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赖的那种美好感觉。又例如在《云雀的心愿》的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在树林飞行的过程中,看到人们对树木进行乱砍滥伐的场景。教师可以就此把文章改写成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使他们深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合理开放延伸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较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并且合理的开放延伸文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放延伸的范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向课外作业延伸,例如在《特殊的葬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两个作业,一个是在瀑布的葬礼上,想象巴西总统会说些什么?另一个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写出一份关于环保的约定;其次是向科普读物延伸,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例如《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大自然》等,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了解;再次是向日常生活延伸,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环保问题,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环境教育不仅渗透到课本中,还应该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制定一份用水计划,并落实到平时的生活中;最后是向社会延伸,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见到效果。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通过调查、宣传、访问、建议等手段融入到社会的环保工作中,例如在学习《沙漠中的绿洲》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对学校或小区作一个绿化环境的调查,并写成调查报告,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环境的现状,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环境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化教材内容,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探索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儒芳.刍议环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东方文化周刊,2014,(5):105-105.
[2]周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之我见[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12):73-73.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关键词:社会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060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政治化及综合化,生态危机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好方式是从小让他们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和社区环境建设中,动手、动口、动脑,才能达到动情的目的。因此,环境教育在中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而社会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中学环境教育中担负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责任。探讨初中社会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寻找在初中社会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不仅有助于成熟的环境教育模式的形成,也有助于社会教育本身价值的实现。
在初中社会教学中,环境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社会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渗透、促进、强化环境教育,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一、 树立教学中的环境观念
1. 初中社会教材中的环境内容
初中社会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环境内容中的很多问题(见表1),教师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热情。
表1初中社会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2. 在初中社会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在整个初中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环境问题的起因、现状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当前世界、中国的环境状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在社会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人地之间存在的矛盾,即由于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破坏和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对环境现状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
3. 创新课堂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社会课本知识体系是以我们生活的世界为开端的,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世界自然环境、中国自然环境,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总之,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贯穿着整个教材。
例如:在学习资源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但实际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多,通过了解我国的资源状况,可以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把时政热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国际互联网等媒介收集一些有关环境问题的时事资料,让学生明白这些环境问题的危害,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寻解决的办法、措施。如新闻联播报道了我国中东部雾霾天气的情况,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雾霾天气实况录像,了解雾霾对空气的污染和对城市、农村的破坏程度,明白雾霾的危害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沙雾霾天气产生原因: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如汽车尾气排放增加有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学生应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环境道德价值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教育
1.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环境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其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强烈意愿。如开展以环境为主题的演讲会、诗歌朗诵会、课外阅读地理游戏、知识竞赛等活动,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利用板报、广播开展宣传纪念活动,组织“环保监督岗”等活动。
2. 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开展气象、水文、地质等野外观测考察,比如这几年温州关于母亲河温瑞唐河的治理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周边河流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及走访环保局,并且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做调查报告,思考解决方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接触社会,在真实的环境活动中有了亲身的体验,增强了环境意识,形成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环境保护和治理活动中。
3. 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教师系统地阐述某一方面的环境知识,包括其概念、内容、对人类的重要性、当前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解决的措施等。邀请有关专家或环境管理人员做有关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及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如何保护和治理事例的报告。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对环境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