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社团活动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的一种特殊的群众组织,是大学生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自身需要等为基础而组成的自主开展学生活动的志愿性团体。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全国学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逐步实施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逐渐发生了变化[1]。他们不仅需要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对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更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社团得到迅猛地发展,各个大学社团组织的类型、数量和会员的数量都大量增加[2]。虽然当今大学社团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大学生社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各种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及影响因素值得关注。本文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和大学生社团建设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调查分析
(一)问卷调查。(1)大学生社团参加率比较高,但性别和年级分布失衡。调查数据显示有98.06%的大学生至少有参加过一个以上的社团,可见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比较高。但参加社团的更多是女生,其所占的比例为59.22%,而男生则占
40.78%。可见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参加学校社团。在样本的年级分布数据来看,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数量从大一至大四呈现递减的状态,其比率依次为49.51%、29.13%、17.48%、3.88%,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大一、大二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积极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目前高校社团成员主要以大一学生为主,社团干部一般为大二学生,每年换届一次,只有极少数大三的学生愿意继续留在社团里。(2)大学生参加社团的途径单一,参与存在盲目性。调查显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社团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达到了80.58%,有45.63%的大学生选择了与所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社团,还有22.33%的大学生是参加老师或者同学推荐的社团,而根据社团的知名度和口碑参加社团的大学生仅占17.48%。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参与社团、了解社团的途径单一,缺乏有效可行的途径。这也说明了社团的特色模糊和宣传力度弱。新参加社团的许多学生对于社团这个团体认识模糊,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他们往往在周围环境或者同学的影响下,抱着一种美好的想象加入到社团的生活,参与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同时这也成为日后多数高年级学生选择退团的原因。(3)大学生参加社团类型的倾向性明显,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不高。在被问及“您参加的社团属于什么类型?”这一问题时,文化娱乐型社团位居首位,其所占比例为55.34%。与社会实践型社团的44.66%相比,理论学习型社团以47.57%略胜一筹。而志愿服务型社团(如青协)和体育竞技型社团则只占一少部分。这说明大学生更注重学习和文化娱乐,对服务他人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意识较差。此外,对社团活动表示十分满意的学生仅占4.85%,有49.51%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感觉一般的占40.78%,这说明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后,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较低。(4)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其主要参加的社团举办活动时,有59.22%的成员表示比较积极,偶尔会请几次假。而参加活动很积极的大学生只占25.24%,不是很积极,只去过几次的同学占15.53%。
(二)访谈调查。(1)不同类型的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同。目前福建江夏学院社团总数约98个,包含了文艺类、社科类、实践类、体育类等。每个社团主要设置了会长、副会长、部长。副部长、干事、会员等职务。文化娱乐型社团与体育竞技类社团的总人数普遍大于理论型、实践型社团。文化娱乐、体育竞技类的社团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2)学生对社团的期望值有所偏差。社团成员的积极性随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的降低,学生对社团的期望值有所偏差,造成其积极性降低。社团负责人反映,如今社团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是一部分成员在加入社团之后,其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一些学生加入社团之后,由于社团方面或者是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3)社团活动形式缺少创新元素的加入。大部分社团一直只是持续着以前的活动形式来举办活动,活动的举办形式上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社团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创新。这就要求各个社团在原有的特色活动中加入创新元素或者是在举办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活动。
三、影响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一)学校对社团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社团的经营和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投入。社团要运作发展不可缺少的就是资金。社团除了要自己筹集资金拉赞助外,还需要学校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一些社团虽然有很好的精品活动,但由于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或者是学校社团活动经费的划拨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导致这些活动被搁置,影响到社团成员的活动积极性,最终导致活动无法顺利有效的开展和完成。另外。如果有时遇到社团活动时间或者场地与教学时间或场地发生冲突时,社团活动往往要委曲求全,为教学让步,致使一些社团活动被迫改变时间或场地,不能正常开展,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当然,高校社团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虽然一些高校会给社团配备指导老师,但由于老师并非专业或者这些指导老师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社团的指导和管理缺乏,甚至是“徒有虚名”,这些非常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
(二)社团自身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一些社团可能存在自身建设方面的不足,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透明机制等问题。一是社团内部沟通不足,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一些社团缺乏自身的运作和发展机制,存在较大随意性,平时各个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缺乏沟通,有些社团成员之间甚至存在互相不认识的现象,这些情况会影响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二是社团举办的活动内容单一,缺乏独具特色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原本的一些社团活动或其举办形式缺乏新意,内容单一,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造成一些学生对社团活动产生疲劳感,丧失积极性。
(三)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不够明确。大部分社团的主要成员是大一学生,进入社团的主要途径就是依靠各个社团的宣传及老师的推荐。一旦进入到社团后,如果发现社团与自己的期望不一致时,就会对这个社团产生抵触甚至是反感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参加社团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在评优评先时加综测分,他们的这种思想严重偏离了参加社团的初衷,其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自然也不高。一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或者是考公考研的压力,没有太多的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于是就逐步退出社团。这也说明社团活动与学习未能相互协调。
四、提升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积极性的对策
(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视。社团的发展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导者。学校对社团发展的支持和投入其实也是对其自身发展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在社团经费方面,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来辅助社团发展,尤其是对那些成立初期知名度不高、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的社团应加大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在社团活动场地方面,学校应合理规划教学和社团活动场地,为其提供一个独立的活动场地,以保证其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社团指导方面,学校应聘请一些专业的老师,对社团成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指导和培训。
(二)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内涵和机制的建设。一是完善社团内部的沟通。社团在举办特色、大型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内部趣味性活动的举办。如今的社团会议大多是为了社团活动能够正常举办,由会长或相关负责人直接进行任务分配,缺乏成员之间的沟通与意见交流。提倡会议民主性、开放性,针对问题,每位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通过商讨确定方案。设立意见反映箱,有效的纵向沟通在干事与上级意见发生冲突时起到很大的作用,能使干事自身价值有重新的定位,增强自我认同感,从而增加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加大社团经费投入。社团经费不足造成协会活动难以很好的举办,从而使社团活动减少,成员对于社团的认同感降低,使其积极性减弱。要提高社团活动质量,争取得到校外企业的赞助。每个社团必须精心规划社团举办的活动,到校外争取赞助。同时,节省社团开支。对于社团开支要进行控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三是改革社团活动内容。在原先的特色活动基础上加入新元素。特色活动是一个社团的标志,能使成员增加对社团的认同感,但是没有新元素的加入会使特色活动没有亮点,因此,必须在每次举办社团特色活动中加入切实可行的、增色的新元素。同时,探索新活动。在保持社团特色活动的同时,社团应该不断探索新活动,增加社团活动的多样性,增强成员对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四是培养社团成员的团队精神。增强社团成员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使成员之间心连心,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社团内部彻底抛弃等级观念,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提高成员的素质,保持良好的社团发展环境。在团队精神动力的推动下,社团将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三)激励大学生端正参加社团的动机。首先,教育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心态要摆正,要意识到参加社团的真正意义是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在评优评先中略胜他人一筹。其次,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来选择社团,而不单单是依赖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才会有激情和热情去参与到社团今后的活动中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再次,帮助大学生合理处理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一些高年级学生可能会认为就业压力大,社团活动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其实,良好的社团活动也是增加自身实践经验的机会,同时也是课余时间的自我身心放松。
参考文献:
天津城建大学天津300000
摘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职能与优势、大力加强专业社团建设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激发自身潜能与创新思维、提升就业能力、辅助就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社团建设;发展
1 高校专业社团的内涵及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认同之下, 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 经学校职能部门同意并经过一定的程序成立学生团体。它拥有自我监督机制、和谐的学习氛围、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 具有系统思考和团队学习精神。高校专业社团是在学院、系、专业教研室指导下,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导向,以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为了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学习的学生团体。
2 高校专业社团的组织活动形式
高校专业社团聘请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负责定期指导社团活动,同时帮助社团联系企业单位、组织参观实践、指导社团成员书写科研论文、参加专业比赛。专业社团成员以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为主体,社团设立团长和常委,协助指导教师制定每学期社团学习、活动、实践计划,组织学生安排学习研讨、参观实习活动。
3 高校专业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3.1 坚持以就业能力的培养指导社团活动全过程
高校社团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个人适应能力为社团活动原则,坚持以培养就业能力指导社团活动全过程。专业社团组织活动突出个性培养和共性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以规范的企业选材标作为指导社团活动的准则。近几年,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对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刻苦踏实的精神、执行力、团队协作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社团的各项活动中由指导老师或社团管理部门针对各项能力的培养制定社团活动的“必修课”,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3.2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专业社团活动的多样性是社团发展的动力。以津城建学院为例,工程管理专业下设“图量价”工作坊、工程管理学社;电子商务专业下设“BIT”学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下设“地3”学社;营销专业下设“房地产”联合会。社团活动围绕专业学科特色、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开展活动,通过讲座、研讨、实践等活动方式,提高社团成员专业学习兴趣,丰富专业知识,扩大专业知识面;通过实践走访企业,了解行业用人标准与规范,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3.3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专业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专业社团以专业性为社团特色开展活动。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多以本专业知识背景作为入职手段,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成功求职、考研、创业,所以专业社团的活动必须紧密围绕专业知识学习展开。通过社团活动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扩大专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规划职业道路。
3.4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自主性辅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社团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策划到实施都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社团负责人及其活动骨干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组织社团活动,同时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社团活动有很强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在社团活动中虽然没有考核,但潜在的竞争压力为同学们营造了一个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学习环境,社团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参加竞赛、论文写作、实地调研、暑期实践、认识实习等方式,使每个同学加深对岗位和行业的了解,从而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3.5 坚持以社团活动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团活动不同于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社团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社团发展的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理论应用于实践需要过程,所以社团活动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校企结合,利用招聘会、毕业生的人际资源和关系单位的企业资源,帮助社团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企业专家开办讲座,组织学生走访企业,了解岗位要求,针对岗位要求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达成就业意向,解决学生“就业难”和企业“选人难”的问题。
4 高校专业社团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果凸显
虽然该校专业社团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但通过近两年毕业学生成功就业的事实证明了完善的专业社团建设机制对于培养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学校育人体制起着重要作用。
4.1 社团成员成功就业案例营造积极的奋斗氛围
该校“怀远房地产联合会”三届会长都在自己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取得了成功。2009 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成功应聘金地地产销售经理助理,2010 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成功竞聘到世联地产策划部,2011 届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2011 年参加北京龙湖地产招聘,与研究生同台竞技,最终成功竞聘。2009 年“怀远房地产联合会”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
4.2 社团优秀的科研项目成果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BIT”电子商务学社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研发专业论文答辩、选课、导师选聘系统,该系统成功运用于教学实践,深受教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4.3 社团良好的专业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图量价”学社、工程管理学社成员每年参加全国广联达算量大赛,2008 级工程管理学生荣获第三届“浙江五洲杯”高等院校广联达软件算量大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2010 年“图量价”学社团支部被评为市级优秀团支部。同时由于该学社紧密结合工程管理专业,造价预算从业人员社会需求量大,该学社成员毕业后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学校就业率平均值之上。
总之,高校专业社团的发展与建设弥补了高校教学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毕业、就业、择业的过程被提前融入了社团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更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学习不再盲目与茫然。明确的专业社团发展目标、完善的专业社团建设机制、成熟的社团发展规划确实发挥了辅助教学、辅助学生成功就业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社团;问题;对策
一、高校社团活动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学生社团活动都是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结合学习、生活的实际,自愿选择的对象性活动;是大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探索人生的重要实践活动。
(一)高校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们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社团组织,在没有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学生们就进行着潜移默化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他们自律自控的能力,逐步形成高度的自觉性、强烈的事业心、紧迫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繁荣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完善使学校教育功能得以延伸。学生在校园文化中,不断体验、熏陶和升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相应地不断提高。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既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又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高校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弱点是社会实践能力差,社会经验少,加之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以后,适应性差,适应周期长,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开拓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社团组织的建立,正好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组织学术性活动、服务性活动、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去了解认识社会,锻炼自己,为今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对学生社团的性质、作用、组织制度、管理办法等的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高校社团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社团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管理较为混乱
各高校学生社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成员几乎覆盖了校内不同的院系、专业、年级和班级。在高校学生社团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管理比较混乱的问题,部分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权交给学生会,对学生社团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学生社团的发展比较盲目;学生社团内部管理也相当混乱:有些学生社团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量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大。
(二)社团特点突出,但活动质量有待提高
相对于传统的娱乐健身型学生社团而言,一些理论学习型、专业研究型和管理服务型等社团仍存在吸引力不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另外在学生社团类型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其各类社团活动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一些高校学生社团数量众多而活动却很少,或根本不开展活动,社团成了空架子,名存实亡;或者虽开展一些社团活动,但许多社团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指导,只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复活动,影响了社团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高校社团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社团管理机制
在社团管理机制上要根据每一个社团的特点,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来达到增强高校社团凝聚力、影响力的目的。同时,随着社团管理机制的完善,也会增强社团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让学生感受到社团是一个有纪律的组织。通过将有共同兴趣的年轻人集合在一起,让每一个会员都参与到社团的发展当中,找到自身的存在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样一来,大学生通过在社团中参加活动,自然而然地营造了校园文化的高尚氛围。
(二)提升社团活动层次
社团门类繁多并不代表真正的繁荣,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才是大学生社团的生命力所在。只有不断创新的社团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社团文化。社团必须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通过举办高质量活动,争取向高水平、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在活动的创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工夫,不断提高社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避免 “为活动而活动”、“为宣传而活动”的功利行为和错误观念,增强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坚持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力求出精品、上档次;倡导积极高雅的文化内容,祛除消极庸俗的内容和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鼓励和指导精品活动的开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寻求资源保障
学生社团的发展要以改善物质条件为基础。高校应该在政策上加大对社团的经费投入,在每年的学生经费预算中要安排一部分专项经费在学生社团活动上;可以建立学生社团活动项目申请答辩制度,学生社团根据学校活动的安排制定出自己活动的策划书,学校组织统一答辩、立项,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为学生社团提供稳定的办公、集会场所,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宣传阵地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优惠和支持,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戴钢书.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7)
[2]杜大鹏.高校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2011(1)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发展问题 社团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77-02
大学生社团组织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其实质是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在帮助青年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团的存在和发展,是整个国家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的反映,更是适应了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且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也越来越彰显其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1]
一、大学生社团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社团思想建设层面
目前许多学者从社团的思想层面对社团发展进行研究,对学生社团的思想进行了凝练,认为只要社团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就能良好发展。他们认为导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偏移;社团管理不够规范;学生社团思想教育意识比较薄弱;缺乏专家型老师的指导。[2]并有学者提出了大学生社团组织主体性的培育,应当从观念、制度、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社团的主体意识的培育策略。[3]
(二)大学生社团的内外环境层面
无论是社团内部环境(如社团成T的参与度),还是外部学校所提供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对社团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学者研讨出了以下五方面的对策和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会共青团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家长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大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社团发展总体情况乐观积极
1.社团数量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主要受众面的范围广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进入高校学习的学子增多,客观上为社团发展提供了助力。以西南医科大学为例,社团由无及有,由小及大,目前全校共有39个社团,较大的社团社员数达数百人。同时,高校有相对独立的社团联合会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校园内社团活动,并依据一定的规章条例对社团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调节,并在大型活动上为社团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社团良性发展。
2.社团类型的多样化
高校社团类型由单一的娱乐健身型社团逐渐向理论学习型、文化艺术型、专业研究型、实践参与型社团和管理服务型社团等新兴、多样化学生社团转变;由简单的兴趣型到务实型的转变,更加注重社团的实用性及在未来社会生活及工作中的有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西南医科大学不仅有北武跆拳道、排球协会等娱乐健身型社团,也有市场营销研讨会、汉传中医社等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社团。
3.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社团发展提供助力
在西南医科大学内的大部分社团除了依靠本身做点宣传活动、社团联合会统一活动外还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和传播媒介向外宣传和展示其社团风采。社团发展不再局限在小范围内,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将打造出来的社团文化逐步推广,扩大了社团及社员的活动舞台。[4]
4.竞争促进社团发展
据调研,59.88%的学生是赞同利用竞争机制促进社团发展的。而据笔者的调查,西南医科大学的社团在2013年―2016年之间虽然数量维持在39个,但是社团的种类是有所改变的。并且社团在竞争中开展了更多具有特色的社团活动,例如假面舞会、环保创意大赛等。
(二)社团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
1.社团活动单一,受众满意度低
很多社团活动的局限性一方面表现为活动形式的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社团活动内涵的淡薄上。例如很多社团在成立之初红红火火,但由于后劲不足,总是简单重复活动的内容,缺乏活力与创新。[5]目前大学生对社团活动有一定的关注度,一般关注度及以上的占受访人群的66.47%。但是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型活动也仅有8.98%的受众被强烈吸引并积极参与。而74.52%的同学对活动质量不满意,也印证了当前社团活动流于形式、质量欠佳。
2.社团经费短缺,财务管理不规范
社团经费除学生活动经费、社会力量赞助、会费等来源外,基本没有其他方面的经费,经费的短缺,使学生们精心设计的一些活动大多时候不能顺利审批,致使活动开展大受影响。[6]社团经费紧张时,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社团财务管理由一人负责,且预算、使用、报销等步骤一人完成。学生的理财能力有限,一人负责制度会使经费问题更加突出。
3.社团成员流动性大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加入学生社团时往往带有随意性和无目的性,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参加学生社团。[7]由于学生对社团没有归属感,对社团活动参与度也低,当学生失去加入社团的新鲜感后便会脱离社团,造成社团成员流动量大。
4.管理机制和后备人员培养机制的欠缺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一社员,大二干部,大三退部”的模式为大部分社团成员运行的主要模式,干部转化周期短,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机制。在西南医科大学这样一所医学院校,大部分学生都面临平时学习压力重,尤其是在大三以后由于学生需要考虑实习、考证、考研、就业规划等问题,导致学习压力倍增。因此,大三退部退团的现象特别突出。
5.社团的精神、文化和理念建设不足
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形成的组织团体,它的精神、文化和理念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社团文化的建设不仅是对文化、理念的研讨,更要做到对文化、理念的推广。仅有47.9%的社团向社团成员宣传了该社团的文化、理念,并且在这些有所宣传理念的社团中宣传频率在频繁以上程度的仅占28.75%。可以看出目前社团文化、理念的推广在社团内部管理中是做得不够的。社团精神文明建设不足不仅对社团本身凝聚力有负面影响,也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管理有阻碍作用。
在笔者的调研中,据西南医科大学社团联合会负责同学称,“目前西南医科大学只有部分社团配备校方指派的指导老师”。且据调研显示,超过50%的受访同学希望社团的发展能够得到专业的老师指导。现实与期许之间的差异降低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也阻碍了社团的发展。
2.高校对社团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的方式单一且僵硬
目前高校对社团的资金投入只涉及社团的某一活动,而不涉及社团的其他建设方面。并且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对于社团大型活动的支持也是有选择性的。据笔者调研所知,西南医科大学的社团活动资金是按照各个社团举办活动计划书的优劣来选择资助的,而对活动本身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是不足的。
目前许多高校将社团视为团委领导下的非正式组织,对于学生在社团生活中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不够重视。社团作为学生群体性活动的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重视。笔者认为在社团生活中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播真善美,比n堂上通过书本灌输更有效。
三、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社团自身规范化管理建议
1.对每一次的社团活动进行评估
“活动前评估”可以减少低质量活动的产生,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活动中评估”可以及时纠正社团活动进行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活动后评估”可以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次社团活动提供帮助。
2.强化社团内部制度
如进出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等。社团虽说依赖于兴趣,但是整体而言,作为一个学生组织,需要相关的制度去约束每一个成员,由此获得更好的发展。
3.强化管理机制和后备人员培养机制
在社团成员进入社团之日起,对社员做形成性评价,发掘优秀的具有管理才能的成员进行培养。依靠形成性评价选举社团管理人员,而不是由社员自荐和前任管理者任命,避免了主观性,增强了客观性与公正性。
4.强化社团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在现在新媒体和自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外界的时间多于实地考察。因此,好的社团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更能让社团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加社团在学生中的曝光率和关注度。
1.对社团进行形成性评价式的管理,精简社团数量
高校社团需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低质量的社团自然不能策划和开展出优秀的社团活动。高校对社团的成立、制度建设、日常活动、大型活动等等方面都应该做到监督与评价。
2.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老师
从某种层而上看,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教师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活动的继续和自身知识积累的升华。[8]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在专业的指导下能更有方向性,也能强化课外高校师生之间的联系。
3.将社团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思政、心理教育范畴
大学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思想最为活跃的阶段。社团文化作为学生较为接受的一项精神理念。从社团文化入手进行思政和心理教育,更能让学生接受,也能维持学生社团文化的正确性。
4.为社团提供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虽然笔者在本文中未重点讨论社团资金和社团政策问题,但是社团资金不足和政策支持度不够是常见问题。社团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拥有较多的资金才能开展优秀的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生活。
5.引导社团活动进入宿舍,引导学生走出宿舍参与社团活动
现在不少大学生长期蜗居于宿舍,社团活动进入宿舍能够丰富学生的寝室生活,也能增进学生对社团的了解。当学生了解社团活动后,学校再加以引导,就能促进学生走出宿舍,参与社团和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许芝钺.浅析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J].办公室业务,2013
(07).
[2]李安英、樊习英.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03):12.
[3]牙韩高.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J].学术论坛,2008(02):181.
[4]张东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作用与管理[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
[5]邓纯余.大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02):167.
[6]施技文.大学生社团组织主体性的缺失及其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3):61.
我们部门一共四个小组,四个小组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办公小组活动小组宣传小组财务小组
在今年11月的社团巡礼节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绿指协会,蒲公英志愿者协会,雨儿志愿者服务站和吉他社都积极参加,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开幕式上,由社团活动管理部向各社团发出真诚的呼吁,倡导社团带领同学们走向更为丰富的大学生活,同时,各社团负责人也汇报了社团近期的发展情况及后期的活动。在社团活动管理部积极宣传、合理规划下,巡礼节获得了圆满成功。
接下来将为大家具体介绍来自我们建工院的五个社团:
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简称科协,成立于2019年9月,是以丰富大学生科技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协会以调动科研热情,树立时代精神,启迪创新思维,推动科学实践为宗旨。今年,科技创新协会成功开展了以下活动:第三届“让鸡蛋飞”结构设计大赛、华东区CAD竞赛、第二届建筑景观手绘大赛(展示ppt)这些比赛旨在丰富大学生生活,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及实际动手能力,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以致用。
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9年,是长期致力于发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社团。原旨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者通过自筹书籍和社会募捐,建立流动图书馆,向农村地区各贫困的学校输送图书。不仅如此,蒲公英志愿者协会承包**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公益创投项目,获**市第六届“志青春,益起来”志愿服务公益创投大赛一等奖;同年蒲公英志愿者协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协会在疫情期间举办了网上防疫视频活动,给留守儿童进行了一次防疫抗疫的网课教育,教会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并在今年四月举办了网上授课大赛,为留守儿童们带去新的知识等。
雨儿志愿者服务站与**市特殊需要儿童康复协会进行合作,致力于为孤独症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教育,并给与他们无障碍有尊严的生活空间。雨儿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爱心义卖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锻炼学生生活综合能力;组织黄河救援队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急救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多次组织社员去自闭症康复中心关爱自闭症儿童,通过志愿者活动,呼吁社会关爱自闭症儿童,为他们打开一扇连接世界的窗户。
绿指协会是在专业老师的领导下,由热爱园林植物的在校生组成的学生社团。绿指协会以探索植物奥秘,增加自己对自然的认知学习与兴趣并存为目的,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服务同学,奉献社会为宗旨。绿指协会开展的“寻找护社神树”活动,让参与其中的学生去观察校园中的树木,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树木拟人化,充分展现参与者的个人能力。“沉淀之美”活动,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七个有关干花项目的实践,提高了同学们对校园的观察,采集鲜花的过程感受校园之美,从鲜花到干花的变化中感受到生命的变化。
吉他社团成立于2002年,与母校同龄。在通过吉他等各种乐器的教学与交流,陶治同学们的艺术情操,为有音乐才华的同学展现自我提供一个平台。一年度一次的元旦晚会活动,让同学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节日氛围。疫情期间,吉他社承办的“抗疫我们在行动”主题专场演出在海豚湾完美上演,为封校期间的大学生活增添崭新乐章。“我们的夏天”主题专场活动,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团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味。
活动期间,我们建工院团总支社团活动管理部与各社团相互配合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各部门各司其职,为各项活动的成功展开和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派社团活动管理部的部长们参加社团所举办的活动,在监督社团活动开展的同时积极拉近社团活动管理部与各社团间的联系,促进友好关系,使社团活动管理部与社团一条心,一齐前进。
我们建工院团总支社团活动管理部积极开展了一些特色活动
剪纸文化活动:为了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剪纸文化,逐渐形成勤于动手,积极探索的美好品德,建工院社团活动管理部于5月5日—5月10日举办以“纸为你,剪世界”为主题的剪纸活动。面向建工院的全体学生。同学上交50多份作品。独特新颖,活动圆满成功。
战役主题摄影活动:同学们观察并记录下疫情下的校园,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摄影能力,参加此次摄影大赛人数众多,深刻的体现出了疫情下同学们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弘扬家乡文化:同学之间的倾心交谈,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外省同学的家乡,也让外省的同学感受到同学们之间的友好。
最后是我们下学期的工作展望,主要分为两部分
1、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专业部门发展
对于雨儿志愿者服务站这一新社团加强管理和指导,在保证各社团工作均有进步的基础上,我们将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专业部门发展。继续支持蒲公英这一老牌社团,支持发扬其自身特色。加强指导力度,帮助其搞好内部建设。通过以上措施促成超强并存,以超带强,以强促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团发展新格局,促进校园文化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