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经营情况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资本经营与两权分离
所谓资本经营是以资本为纽带,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企业全部资本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转让和处置,从而实现有效运营的一种经营方式。它反映的是出资人与受资人的经济关系,出资人为获取资本报酬而投出资本,并监督资本的运用。资本经营是以两权分离为基础,以资本转移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实行的两权分离、政企分开等措施其实就是资本经营的基础,而资产重组、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等手段亦是资本经营不可缺少的组成内容。
2、资本经营目标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资本是各种经济活动得以实现的条件,而其本质特征是价值增值,资本只有通过营运才能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并达到增值的目的。当然,这种增值首先应保证资本保值才能实现。因此,我们认为,资本经营是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的一种有效经营方式。资本是否实现保值增值应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数量信息,也可以是非数量信息。
3、两极分离与资本经营目标的实现
出资人为了确保所有权权益即资本保值和增值,必然会对企业或经营者运用其资本的情况进行监管,并需考核、分析和评价资本保值增值的结果即资本经营目标实现的程度。无论是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对资本运用的情况进行监管,还是在一定时期后对资本经营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和评价,出资人理所当然地要找到合适的依据。这样,不可避免地要求经营者主动提供关于资本运营的实施情况和结果。经营者也负有法律上的责任,必须提供这样的报告。这就是所谓的“财务报告”。
4、财务报告的意义与作用
提到财务报告,人们自然会想到企业经常向外界提供的财务报表,但这是不全面的。财务报告是指企业用于对外界公布,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旨在帮助信息使用者分析企业过去经营状况等有关经济事项的一个有机报告体系。财务报告可以是数据报告,也可以是文字报告,但是,财务报表不仅局限于一种“表格”形式,而且一般只能以数据填列。我国规定的财务报告除了包括企业根据完整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财务报表外,还包括必要的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其中,财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按照规定,企业应当定期向有关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满足需要
1、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本是经济学中两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但供求定理适用于任何商品,包括“财务信息”这种特殊的商品。
(1)需求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企业对外提供的信息,也不是人人对企业所有的信息都感兴趣,具体来说,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者主要有企业的出资人(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职工等,但出资人,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出资人,由于向企业提供了承担较大风险的资本,并享有收益权和剩余资源的所有权,而成为财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作为投资者,必须也只能通过财务信息评估企业经营者受托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了解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
(2)供给财务信息的供给是由经营者完成的,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信息目前主要通过其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从财务报告中可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决策信息。但是,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不完整的。就我国现状而言,企业的经营者理所当然负有对出资人绝对的受托责任,应该及时而且准确地提供反映企业财务信息的详细资料。但实际上出资人往往得不到相应的信息,究其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为了保证企业在投资者眼中的投资价值,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企业经营者一般不愿对外披露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差、未来发展前景暗淡的有关信息。二是财务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也限制了财务信息的供给。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信息提供者只须对外公布有关规定的信息,而对决策者真正需要的非常有用的信息反而没有提供,也就是信息缺乏相关性。同时,企业出于商业保密、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等原因,也会节制财务信息的供给。
(3)有效性与供求的不平衡性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只有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才能说明,但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不能将信息的需求者与供给者的供求矛盾予以解决。财务信息的供求不平衡是普遍存在的。投资者希望了解企业资本运营及保值增值情况,但仅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很难准确、细致地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同时,不同地位的投资者,其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不同。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企业上市,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除董事会成员和少数大股东外,其他的广大股民所获得的信息只眼于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范围之内。即使是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取企业大量有用信息的投资者,也无法真正满足其投资的最初愿望。
2、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缺陷
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批评,是与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批评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财务报告所具有的缺点和弱点,也就是财务会计所具有的缺点和弱点。因此,要改进财务报告,其实就是要改革财务会计所固有的局限性。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信息缺乏一定的相关性。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是以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为基础,财务会计本身是面向过去的,而报告的重点往往放在法律形式上,对于交易或事项的报告形式重于实质。比如,财务报告中没有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的因素;财务报告中未能反映某些资产、负债项目,如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价值、企业自创商誉价值等。信息使用者希望得到预测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特别是未来的现金流动的信息,但财务报告仅仅对企业过去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做了描述。同时,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许多新事物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影响较大,但从现行财务报告中不能得到应有的反映。
另外,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也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
改进财务报告:明确资本经营的方向
改进财务报告,明确资本经营的目标是使资本得到最大的保值增值,使财务报告反映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情况,进而使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部门等,都可以从这些改进后的财务报告中获得更加有用的财务信息,确保决策更明朗和可靠。
1、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改进财务报告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份反映权益的所有变动或不是由业主资本交易和对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同时又指出,鼓励企业在财务报表之外披露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评述,该评述应描述和解释企业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主要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事项,诸如决定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企业筹资来源、举债政策及其风险管理政策,以及价值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实力和资源等。另外,该准则还鼓励企业提供诸如环境报告和增值表等附表。
英国的财务报告体系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相似,但其财务报告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容:一是在损益表之外,还要求提供确认的利得和损失总表,专门反映一些在法律或会计准则规定下可以直接计入留存收益的未实现利得、固定资产重估增值等。二是英国的财务报告体系除了基本报表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信息揭示,如董事会报告、增值表、分部报告、盈利预测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等。
我国也应正视现实,借鉴国际先进做法,改进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我们认为,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引进一些新的财务报告方式,比如增值表、财务预测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描述企业业绩和经营状况主要特征的财务评述等。对于这些新增加的项目,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非强制性的。版权所有
2、改进计量模式,确保资本的保值增值
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可以通过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获得。按我国现行的考核办法,将企业期末的所有者权益与期初的所有者权益相比,若二者相等,即表明实现了保值;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表明实现了增值。这里,一方面要扣除企业本期新增投资及资本公积金的增加;另一方面应结合利润表,综合比较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的真正来源是企业实现的利润。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只要将企业期末的所有者权益与期初的所有者权益相比,就完全可以反映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呢?答案是否定的。众所周知,现行财务会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那就是历史成本原则,在财务报告之前的确认、计量和记录行为中,都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使得财务报告实际上只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历史”。在币值不变的条件下,历史成本无可非议地能成为一种恰当的会计计量手段,但存在通货膨胀时,历史成本便会有很多缺陷,因为在通货膨胀下的历史成本不仅会虚增企业利润,还会侵蚀企业未来的财务营运能力。通货膨胀使得企业重置存货和固定资产时所需的货币量增加,但与现期销售收入对应的存货或折旧可能是很长时间以前发生的,这种收入与费用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利润虚增的现象,违背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即使盈利较多,也并不表示实现了资本的保值增值。因此,为了体现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真实业绩,企业应提供通货膨胀对企业影响的报告,这就要求企业运用通货膨胀会计手段,正确地确认、计量和报告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企业损益和资产使用情况,反映期末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
3、拓展信息披露的范围,使信息更具有相关性
内部报告的内涵及体系
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上通常所称的财务报告是外部报告。相对于外部报告,内部报告是由企业内部编制,在企业内部传递,为企业董事会、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所使用,满足企业决策与控制需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报告。内部报告包括内部报表及相关资料。内部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需要所编报的成本费用表、资产使用状况表等,其种类、数量、格式等都可根据公司管理的需要而设计。应当明确的是,对外报告的报表与内部报表的界限划分受主观影响较大。如果企业自愿披露一些会计准则强制披露以外的报表,那么,对外报告可能包含上述内部报表。同样,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必然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所谓外部报告信息,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报告也可包括财务报告。
与财务报告的设计不同,内部报告体系的设计不是由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或相应的机构来完成的,而是由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决策与控制需求所设计的。内部报告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应是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决策信息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可分为资本经营决策、资产经营决策、商品经营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四个层次,以此为理论依据,形成了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生产经营报告四大内部报告系统。
1、资本经营内部报告系统。资本经营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其活动领域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反映资本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要实现资本经营目标,一方面要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即搞好资产经营);另一方面要搞好资本运作,降低资金成本,特别是降低负债成本,优化资本结构,用好税收政策。因此,资本经营报告系统应包括:资产经营报告、资金成本报告、资本结构报告、所得税报告、EVA(经济增加值)报告等。
2、资产经营内部报告系统。资产经营是指企业以资产为基础,通过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反映资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企业要搞好资产经营,一方面要提高销售利润率或商品的盈利能力(即搞好商品经营);另一方面要搞好资产配置与重组,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速全部资产周转。因此,资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经营报告、资产结构报告、资产利用程度报告、对外投资报告、资产损失及不良资产报告、资产利用效果报告、资产重组报告等。
3、商品经营内部报告系统。商品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商品,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反映商品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经营利润率,企业要搞好商品经营,既要提高营业利润率,也要扩大销售规模与水平。其中,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即产品经营)是基础,同时注重产销平衡、提高商品销售价格、降低采购价格及相关费用。因此,商品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产品经营报告、营业收入报告、商品销售价格报告、市场占有率报告、采购价格报告、管理费用报告、营业费用报告、财务费用报告、营业外收支报告等。
4、生产经营内部报告系统。产品经营是指企业在统一战略计划指导下,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按时、保质、保量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反映生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产值(或收入)成本率。要降低产值成本率,一方面要增加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价格;另一方面要降低生产成本,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因此,生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产品成本报告、单位成本报告、材料成本报告、人工成本报内部报告的价值与应用领域
明确内部报告的内涵和体系,为我们理解内部报告的价值和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内部报告作为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完全信息的报告系统,对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反映、评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
(一)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企业内部控制从目标角度可分为实现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和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在这三种控制中,经营活动有效性控制属于内部管理控制,会计信息相关可靠性控制属于内部会计控制,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属于法规控制。企业无论进行何种内部控制,都必须具备控制标准信息和控制报告信息,只有将实际报告与控制标准相比较,才能发现偏差,进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第一,从内部控制目标看,企业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本身就包括对外报告信息和内部报告信息;另外,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作业目标,关键在于内部经营管理决策,而内部报告信息的相关与可靠程度将决定这些内部决策与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二,从内部控制要素看,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报告。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无论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五要素,还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八要素,或是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信息沟通、监督控制等十要素,其中的报告信息都是必要和关键的要素。
第三,从内部控制系统程序看,确定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标准、编制控制报告、评价控制业绩、进行管理激励是重要的程序和步骤。其中编制控制报告是进行内部控制的中心任务,控制报告实际上是根据控制目标和标准,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的报告。而内部报告又是控制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内部报告,就没有内部控制报告,也就没有内部控制。
(二)内部报告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目前人们主要将管理会计定位于满足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对管理会计内容的划分有两种:一是分为完全成本会计、差异会计和管理控制会计;二是分为预测与决策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虽然从表面上看其定位和划分都符合会计的本质与内涵,但实质上都是强调如何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不是研究为进行预测、决策、规划与控制而如何提供会计信息。因此,现在的管理会计学实质上不是会计,也不是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作为会计学重要分支的管理会计应是能为组织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系统,它应是基于管理的会计。因此,管理会计改革与完善的方向应是将管理会计置于会计学大框架下进行研究,将围绕管理会计本质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本内容和方法。提供管理会计报告应是管理会计目标与方法所决定的,正如财务会计要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一样。
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应当报告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为决策与控制提供有用信息这一会计本质和目标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管理会计实务的规范与完善,解决了管理会计实践中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等问题。
基于管理会计的内部报告(或称管理会计报告)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使用的、用于内部决策与控制、评价及沟通的各种会计报表及说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虽然也编制成本报表等,但编制这些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最终完成财务会计报告服务,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因此,对我国企业而言,管理会计报告不是改进问题,而是创新问题。
告、制造费用报告、各产品产值成本率报告、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报告、废品情况报告等。管理会计报告的创新离不开管理会计目标,特别是管理会计的相关性。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需求看会计相关性,就是要为管理者提供内部决策、控制、评价、沟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特别是会计信息,这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及其内容创新指明了方向。笔者从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角度设置内部报告,可以说是对管理会计报告创新与发展的有益尝试。
(三)内部报告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取决于内部报告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只有全面、系统地理解与掌握企业的报告系统,即处理好财务报告与内部报告的关系,才能为决策与控制提供完整的依据。然而,目前无论是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往往都重视和使用财务报告而轻视内部报告。其实,内部报告不仅可以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与控制提供信息,而且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全面、系统、相关、可靠的内部报告对完善财务报告系统同样至关重要。
第一,内部报告是财务报告的基础与补充。财务报告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综合情况的报告,而形成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内部报告中更详细、更系统的分类信息。所有财务报告信息的基础往往都来自于内部报告,同时内部报告也是对财务报告信息的补充。
第二,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决定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报告的可靠性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至关重要。通过内部报告体系的建立和对可靠性的重视,一方面为企业自身经营决策与控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从而为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
(四)内部报告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利益相关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内容和格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作为综合反映企业单位年末财务状况、全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报告, 在沟通企业单位管理层与财务报告使用者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尽管我国财务报告模式随着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建设得以不断改进,但是现阶段,对财务报告的变革仍然相对缓慢,在信息披露中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许多局限性。
一、企业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
(一)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非财务因素
财务报告要对决策有用,必?以大量提供企业相关信息为前提,当今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声誉、产品的销售渠道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表达,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随着企业经营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信息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更需要了解大量的非财务信息,尤其是有关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
(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及时性不足
现行财务报告定期编制和报送,信息的特性是时效性。正确而及时的信息可为企业及投资者带来利润。而传统财务报告周期过长,如我国企业的年度报告要求在年末结束后四个月内报出,中报要求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及时性是财务报告信息的灵魂,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巨额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在市场波动大的情况下,这段时间足以让一个企业由盈利走向破产。英国的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994 年底其帐面净资产为 450 亿美元到 500 亿美元,而 1995 年 2 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 94 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由此可见,现行财务报告由于缺乏时效性而失去了它的有用性。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从财务报告的全面性来看,传统财务报告只重点披露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收益,对于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收益则采取简单合并披露。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体现的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导致的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并没有对企业某一资产未来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披露。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 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 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思路
(一)改进企业报告的模式
从原来着重于财务信息,扩展到非财务信息,从原来着重于最终经营成果扩展到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非财务信息一般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以及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等;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这些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以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披露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加以说明。
(二)切实实现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用于报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通过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有助于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促使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从而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披露以下内容:企业经济效益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人力资源的投资与使用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企业对社区建设的贡献等。
(三)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效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
与旧的金融工具相比,衍生金融工具目标物是股票、债券、汇率、股价指数等,具有更高的风险性,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赢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由于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利率和汇率瞬息万变,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带来巨大损失,如英国巴林银行的破产,我国上交所“3.27”事件就是相当典型的事例。这种巨大的金融风险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重视,广大用户强烈要求企业揭示、报告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方面的信息,但现行财务报告却不能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四)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
FASB将全面收益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股东投资、股利分派)外,由于一切原因所导致的权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动,企业的全面收益应分为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两个部分。对已实现净收益的确认,要求企业不仅要披露与传统业务活动已产生的收益有关的信息,而且还应该披露企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收益信息;对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的披露就是要求企业从长远出发,及时披露与企业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因此,引入全面收益披露模式是对企业获利能力全方位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列报模式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必然要求。
(五)实时报告
现行财务报告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而编制的,一般按年、按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的财务状况。通过提供实时报告的财务信息, 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 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 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 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随着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导致信息产生、传输成本大幅度下降,使实时呈报财务报告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通过网络和建立实时报告系统,彻底解决财务信息滞后的问题,及时向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财务信息。也就是财务报告的及时化、网络化。
关键词 管理会计 报告 体系
通常人们认为的会计报告仅包括财务报告,不包括管理会计报告,这种想法使得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构建体系层面上,这种研究没有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立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用经验急需加以总结和提高,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研究,正成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
管理会计更注重内部管理,与企业实践联系起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因此以实践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研究将成为会计领域的研究重点。研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
1、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是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即管理会计报告的需求主体,一般包括:最高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基层管理阶层。
2、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
确定管理会计目标是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起点,明确的目标能够为经营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财务报告提供经营者所需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信息,除这部分信息外,管理者所需的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需要管理会计报告提供。
财务报告和管理会计报告应互为补充和相互依存,形成完整的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和外部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企业管理会计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以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为对象,注重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形成和增值过程,通过优化使用价值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参与决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的目标是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做出决策。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
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体现在:(1)规划的功能。以财务会计所得的历史数据及相关信息,通过对企业未来情况的科学预测来制定专门和准确的决策分析,从而帮助管理当局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此外,利用所得的决策信息编制企业的责任预算与整体规划方案,确定层次目标,指导当前与未来的运营活动。(2)组织的功能。结合企业的运营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工作程序与责任制度,达到人、财、物资源的优化配置。(3)控制的功能。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各种信息,得到企业预期可能发生的信息,并将此信息与规划功能所得到的目标对比分析,调节、控制与目标相背离的经济活动,从而使经济活动按预定的目标有序的进行,使目标顺利实现。(4)评价的功能。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的业绩情况,将管理会计报告中的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考核各个责任单位的业绩,实施奖优和处罚,根据管理会计报告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分配管理,从而有效的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可归结为:(1)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共同作用,组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2)管理会计作为内部报告会计,它是连接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利益的纽带;(3)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决策,具有前瞻性,它弥补了财务会计报告滞后性的缺陷;(4)基于多方原因,企业财务信息未必相关和可靠,而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结合,促进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5)随着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单纯的财务会计报告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求,因此管理会计报告应运而生,它可向管理者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制定决策;(6)与财务会计报告不同,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多样,没有严格的期限限制,不受传统形式的拘束,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需要,因此,管理会计报告更具人性化的特点。
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
1、以目的性与实用性为核心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注重目的性与实用性,将目标理论作为其核心理论。面向企业管理层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不遵从任何的规范性理论,突出目标理论,在不违背管理当局需求的情况下,提供信息和备选方案的方式灵活多样。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可以书面,可以口头;与财务会计不同,企业对内的管理会计报告无确定的期限,报告期限可以是定期的,可以是不定期的;只要是满足管理者需求的信息,均可作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
2、具有动态发展性。
企业面临的因素是瞬息万变的,由于目标的多变性、环境的不定性、方法的随意性、外界的复杂性使得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也随之变化,这种多变性使得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日趋成熟,这种动态性报告体系成为管理会计的一大特性。
3、服务于企业。
企业提供管理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均是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但管理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预算和全面预算来规划企业未来发展,评价与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与经营有用的信息,它强调事前与事中控制;财务会计报告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投资者与债权人。
4、更加注重相关性。
企业从整体出发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告上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符合会计准则,提供的信息的首要特征是满足可靠性;管理会计报告不同,它仅要求提供的信息对生产经营决策相关即可,只要能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能力、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的信息,就是管理会计报告需要披露的信息,这说明了管理会计报告更加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5、注重时效性。
管理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不同,它注重时效性。管理会计报告要求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及时的实际信息、预测信息和对比信息等。
四、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框架
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分为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和责任考评报告模块。预算报告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决策控制报告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经营决策和控制分析;责任考评报告包括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
五、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指由战略管理会计各种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该体系中的各种方法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可以使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完善和高效。因此,建立科学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
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设计,主要解决编报单位和报告内容两个问题。就编报单位来看,由于管理会计报告主要是面向企业各个战略管理层面的,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及时调整和控制管理策略。因此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应该区别于纯粹面向外部使用者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单一编报单位模式,而是应该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按照公司的战略层面来设置。首先由职能部门提供与战略相关的管理会计报告信息,可以按照设计研发、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生产等不同的职能部门来划分,这一层级的编报的重点因职能部门在实施企业总体战略中的责任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这一层级的基础上将各个编报中心的信息汇总,提供给经营单位战略层级。经营单位战略着眼于企业中有关事业部或子公司的具体产品和市场,其编报重点侧重于该单位产品各种信息。最后,由各经营单位将信息汇总到制订公司总体战略的最高管理层,高层管理者可以根据管理会计报告的信息制定企业总体战略,推动企业的总体发展。
就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来看,管理会计报告不仅要提供企业内部经营的信息,还要提供竞争对手的信息;不仅要反映企业的利益,同时还要关注客户的利益。基于战略思想下的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把战略置于中心地位,它是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设计确定测评指标,并通过将员工报酬与测评指标联系起来的办法促使员工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去达到这些目标。这种管理会计报告的指标体系应把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行为有机的联系起来,使公司各个单位的战略与整个管理体系相吻合,并把战略方法和财务控制两者中很强大但被相互分割的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现实的管理决策离不开财务指标,但没有一项决策是仅仅通过这些指标计算完成的,而应考虑各种难以或无法计量的因素,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应用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对外部市场的各种信息和需求及时做出对策,调整对内和对外的战略部署。概括而言,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主要从顾客利益、企业利益和发展前途两方面入手,对应的管理会计报告指标也可以根据这两部分来设计。
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除了传统的管理会计报告中涉及到的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生产经营报告之外,还需要与企业的业务战略、全面预算、业务评价、内部审计、经理人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最终的面向企业战略层面的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围绕企业战略为核心,通过业务战略体系构建战略,通过全面预算体系落实战略,通过管理报告体系和内部审核体系监控战略,通过业务业绩评价体系和经理人考核体系执行战略。
六、小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的财务会计报告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需要,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在事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在信息提供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管理者需要的是实时的决策信息,企业当事人不但要了解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也需要了解企业相关的管理运营信息,企业最高管理层需要利用这些独特的信息进行管理决策,这些问题均能通过管理会计报告有效解决。本文详细探讨了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与目标、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与作用、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框架、以及基于战略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等相关问题。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整合企业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WILLIAM .Beaver. An Accounting Revolution.World Publishing ,2009(4):6-7.
[2] ROSS L.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European Journal,1996,30(2):19-30.
[3]MAURICE. 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Second Edition,1990,20-26.
摘 要 目前,我国少数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上提供虚假信息,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本文通过研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帮助认识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各种手段,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财务报告 虚假信息 原因 控制措施
财务报告是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也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做出科学投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即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编制的过程中违反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采取一些不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人为影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会计附注等相关信息及资料,使财务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从而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行为。虚假的财务报告之所以会产生并不是公司会计人员的过错,而是公司股份的持有者或高级管理层的意愿,比如经理、厂长、上级领导、大股东等。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财务报告造假的现象不断出现,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事件也日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究竟怎样才能使企业财务报告客观、公正,需要了解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最后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报告的职能与作用
(一)反应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最能反应企业目前资金的运转状况,资金来源和资金去向,也可以了解企业的投资方向和企业管理方针。更进一步的反应企业的财务是否稳靠、以此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
(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许多的企业经营中,通过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在这一点上,企业财务报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通过对财务报告的分析,总结企业发展的利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这样就能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三)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对过去进行总结
企业财务报告是反应企业过去经营的一面镜子,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要对报表上的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总结。以此来了解企业过去生产经营业绩、销售数额和现在资金运转的情况。从而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管理的状况和企业发展得失。
二、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
企业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有许多,总体而言主要是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比如,个人为了获取巨大的利益、提升和推卸责任及企业为了获取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偷税、漏税等目的,所以在企业财务报告上产生了虚假信息。下面将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一些政治意图
这种情况适用于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为一些国有企业为了扭亏为盈、创造良好经营业绩,所以就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因为对他们来说达到良好经营效益,已不仅仅是经济任务,而是一项政治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会在财务报告上做虚假信息。
(二)较少纳税,获取更多利润
众所周知,企业的净利润多少与税收直接挂钩。依据税法: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率而得出的。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净利润,就在财务报表上动脑筋。
(三)增加效益考核
财务报告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基础。它不但关系到公司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评价,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评定,影响到他们的工资、奖金及以后的升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能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
(四)获取更多的银行贷款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出现了亏损、倒闭现象。他们不得不去求助于银行进行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会向已经亏损和即将倒闭的企业贷款。所以有些企业为了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及其他途径的资金,一般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以此来获取银行贷款。
(五)达到公司股票上市的目的
根据我国的《证券法》对企业股票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其中企业近几年的盈利状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此,有些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就有计划的进行做虚假财务报告。甚至有些企业与社会中介机构串通,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三、控制财务报告产生虚假信息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保障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第一、要严格执行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事人员必须是通过正规的程序和途径取得执业资格证。第二、还必须要对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教育。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运用所学的法律道德知识保证自己行为的合法化。对于会计从事人员不仅要加强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更需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道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更好的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二)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不仅是会计工作的基础,而且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应当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的分析利用全过程的管理,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和要求,落实责任制,确保财务报告合法合规、真实完整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