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本文以南京地铁为例,通过在通道接口管理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道接口的设计要求、产权分割、管理界面的管理模式,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接口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通道接口;管理

一、绪论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捷、安全、准时、运量大的优势成为各大城市的宠儿。而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对接也逐渐由抵触到热衷,成为各类开发商孜孜以求的目的。通道接口在给市民带来出行便利、给开发商带来更多客流、实现浓厚商业氛围的同时;大量的人员集聚在密闭的空间里,也给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管理压力、运营成本的增加。

如何实现规范管理,确保运营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二、南京通道接口管理的现状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可达性,而周边物业的开发和通道接口的无缝对接,更增加了集聚效应。商业经营需要客流,消防安全需要人员能及时疏散,但现实中的封闭空间,狭长的连接通道、多方的管理系统、生疏的协调反应机制、疏松的管理制度,使得通道接口管理成为空谈。

1.管理制度缺乏

目前,南京市地铁虽然有《南京市地铁通道接口暂行管理办法》,但该办法主要的目的是明确通道接口的收费项目、大致的收费标准和地铁公司内部的办事流程,对通道接口的在设计阶段要求、开通运营阶段的管理阐述的很少。这导致了后期不论申请人还是地铁方都很难说请管理的要求、标准、以及管理的界面,因而也就谈不上不服从管理时的处罚手段。

2.申请人与使用人前后不一

一般情况下,接口申请人在报建时都是中规中矩,会按地铁方的要求签订相关协议。但是接口开通时,也意味着申请人的开发项目竣工并投入了运营,这时申请人一般将项目出售了或者交给运营商,实际使用人往往对管理协议持不认可态度或者浑然不知,这就给运营管理带来困难。

3.运营时间不一

地铁相邻物业运营商的运营时间一般是跟随自身业态时间确定,或迟或早,五花八门,给运营管理带来了困惑,也给乘客通行便利造成了障碍。

4.导向标识不一

地铁相邻物业运营商往往会从自身宣传需要或自身文化出发,设计不同的导向标识,让乘客无所适从。甚至,有的商家为了达到乘客能长时间地滞留在自己物业内的目的,而故意混淆标识导向或遮挡标识。这些做法,不仅影响了乘客的通行便利,在突发状况下,更容易造成混乱局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5.运行系统不一

由于设计单位不一致,规范不统一,通道内的机电、电梯等设备系统与地铁车站内的往往不匹配。这就会出现在突发状况下,地铁人员无法及时实现车站区域内的应急联动反应。

6.管理方式不一

地铁车站内的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而周边相邻物业的管理人员一般是从事简单物业管理的人员,不一样素质的人员,不一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应急状态下,无法实现步调一致、协调统一。

三、国内相关研究和概念

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接口日益受宠;另一方面密集人群事故的频繁发生,促使轨道交通企业对通道接口管理越来越重视。

1.国内现状

(1)苏州市

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轨道交通地下对接接口项目管理办法》,用较多篇幅来阐述对接接口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较明确的提出了管理界面。

(2)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政府出台了《哈尔滨市地铁沿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主要是针对地铁建设工程与地铁沿线地下空间同时开发建设的,提出坚持统一管网拆迁、统一水电气配套、统一施工标准、统一开工时序、统一出口建设和统一文明施工,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的六统一原则。对于管理界面、管理措施没有更多的说明。

2.通道接口分类

按连通条件分,通道接口可分为结合连通型、通道连通型两种类型。

(1)结合连通型

地铁车站出入口与申请连通的建筑物完全结合,该出入口的地铁乘客必须经连通部分才能进出地铁车站(如新街口站与金陵饭店连接的通道接口)。

(2)通道连通型

地铁出入口通道增设一个连通接口,使建筑物与地铁车站连通,地铁车站原设计出入口仍保留,该出入口通道的地铁乘客可选择是否经过连通部分进出地铁车站(如珠江路站4号口与金鹰新天地连接的通道接口)。

3.相关概念

通道接口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1)通道接口产权

指投资人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应通道接口工程的规划、土地、建设、不动产登记等手续,完成相应投资而依法取得通道接口的所有权、使用权。

(2)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依照产权划分的原则,不动产所有人依法拥有相应通道接口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以及由以上权利产生的他项权,如抵押权、广告权等。

四、基于南京地F的“通道接口”管理模式研究

1.报建阶段

通道接口项目的设计必须符合《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满足地铁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紧急疏散指示、导向标识等相应设备设施的配备,确保照明、消防、环控通风、防灾防淹、保安、卫生、紧急情况下的疏散等符合地铁运营要求。

2.施工阶段

(1)政府审批

通道接口项目必须依法取得相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规划、土地、建设手续方可施工。

(2)方案审批

通道接口项目申请人应按照地铁集团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完善与安全有关的消防、监控等相关设施以及与乘客出行相关的车站改造及导向标识。申请人所属管理界面内的导向标识不得故意误导乘客顺利乘坐地铁。同时,申请人应做好所属管理界面的防汛评估,防止雨污水向地铁车站倒灌事件的发生。

(3)验收备案

通道接口开通前应经质监、消防、安全等部门验收合格取得相应备案证(或合格证明)后方可开通。

3.运营阶段

(1)运营管理内涵

以各自产权界面界定相应管理界面,管理责任区域内的安全、消防、治安、卫生、保洁、导向等维护及管理工作。

(2)运营管理协议

通道接口正式开通前,申请人须与地铁集团签订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管理界面及通道开启、关闭时间等。通道开启、关闭时间需服从地铁运营时间,不得超出该站点地铁运营时间。

(3)突发状况

当遇有大客流或突发状况,地铁集团出于安全需要,有权临时关闭通道内侧卷帘门。

(4)管理界面

通道接口启用后,通道接口的使用权界面以各自产权界面界定:隶属于地铁集团的通道接口区域,地铁集团具有广告、信息的权利;隶属于申请人(产权所有人)的通道接口区域,申请人(产权所有人)拥有平面广告、信息的权利。但权利所有人均不可在通道内设置商铺、可移动花车、进行展示等活动,或堆放杂物以及其他阻碍客流通行的设施,且墙面广告不得遮挡交通导向、紧急疏散等安全标识,不得遮挡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等,保证接口和通道畅通。

(5)分割要求

在通道接口的连通分界处,应设置防火卷帘门和管理卷帘门各一道,防火卷帘门、管理卷帘门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由申请人(产权所有人)承担,防火卷帘门及管理卷帘门开关朝向地铁车站,由地铁集团负责控制开启。

(6)火情控制

申请人(产权所有人)楼宇物业内的火灾控制系统须能向轨道交通车站给出火灾信号,当申请人物业项目发生火灾时,轨道交通车站FAS系统接收到火灾信号后,通道接口处防火卷帘门立即全降,封闭此通道;当轨道交通车站所辖区域发生火灾时,通道接口处防火卷帘门先半降、后全降,以疏散乘客并隔离火灾区域。

(7)管理卷帘门

在申请人(产权所有人)物业地下主体建筑出入口处,申请人应设置一道管理卷帘门,管理卷帘门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费用由申请人(产权所有人)承担,此处的管理卷帘门控制权由申请人(产权所有人)负责。

(8)视频监控

在连接通道内,申请人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并覆盖整个连接通道,连接通道处的监控系统纳入轨道交通车站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管理。

五、结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不断扩大的同时,轨道交通车站越来越多,通道接口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轨道交通系y的完整性和通道接口连接的不确定性、设计的不规范性、施工的突击性、接口使用人的管理缺乏性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安全隐患更是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城市轨道交通通道接口管理办法,明确通道接口的产权人,界定产权界面、管理界面,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义务,形成通道接口的设计、运营、管理规范体系,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通道接口安全有序运营。

参考文献:

[1]李平,刘剑,卢文龙,吴艳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应急疏散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5).

[2]白亚飞.大客流条件下地铁车站的脆弱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12).

[3]孙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工程接口管理[J].城市轨道交通,2001,(9):40-44.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1 地铁运营管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1生产人的不安全因素

生产人忽略和遗忘工作准则,工作态度不佳,懒惰、不按规定办事。在运营过程中判断失误、联络失误、操作工具不当。还有某些生产人故意的行为、下意识的行为、侥幸心理、逆反心里、凑兴心里、下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等。并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让人工作接近于极限状态、没考虑人的可靠性。

1.2乘客的不安全因素

乘客在平时乘坐地铁时不需要熟悉坏境及地铁的应急装置,地铁安全管理要求,并且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地铁站。 当遇到恐怖袭击时,乘客没能及时报警或提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制止这类行为。当安全门正在开启、关闭,有警告声音提示时,强行上下车.。 有些素质低的乘客向轨道交通区域抛掷杂物、垃圾。这一系列因素都是由于人的不负责或者没有公德心导致,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据统计94.5%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1.3客流不安全因素

准确把握线路成网速度及规模。地铁建设初期通常以线或环为单线建设运营,环、线结合既是线网。单线运营,因受线路单一,客流无回旋余地限制,乘客流量并不明显,有时甚至低于规划的客流预测量,这在单线运营初期,是正常现象,是过渡阶段。只要线网形成,甚至只要实现两条单线的交叉,可以换乘,地铁的优劣势态便会迅即凸显出来,客流激增,站车拥堵,效益提高,运力不足,呈现出一派拥挤混乱的不安全景象。

深刻认识地铁工程建设的不可逆性。一旦开通,基本不能进行大的工程改造,会直接影响运营甚至停运,因此,各项工作的科学预测至关重要。若先期预测信息有失偏颇,加之后期受客观条件限制,车站输送规模和技术设备能力又无法改造,必定导致乘客输送能力严重不足,严重危及运营组织及行车和人员安全。

1.4 地铁内部不安全因素

地铁内的隧道、站台都设有紧急通道可以直接到达站厅,在发生险情下可以紧急疏散,乘客可以通过紧急通道到达站厅,可以大大的减少事故损失。站台内设有紧急停车按钮,在发生紧急事故时,任何人都可以按下,防止事故的发生。每个站厅都设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并且在站口附近50米内设为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内要保持畅通,禁止搭建任何建筑物、堆放物,防止交叉区域带来的安全影响。站台和轨道之间采取了安全门装置,设置特制的玻璃相隔离,安全门和车门相对应,车门开启时不得差±300mm,只有在列车进站停稳后,车门与安全门同时打开;乘客上下车以后,车门和安全门同时关闭,另外车门和安全门设有自动检测夹物系统,当夹到宽带大于150 mm的物体将会自动弹开。

2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主要对策

2.1完善安全规章制度

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目前,国内许多地铁都开展了ISO9001 质量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国家也出台了《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都为规范运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应不遗余力地宣传贯彻。

2.2完善地铁运营风险管理软硬环境

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硬环境,这主要是要不断引进各种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地铁运营企业要联合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借鉴国外相关的技术标准来安装、运营相关的硬件设施,增强发现各种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新研发的硬件设备及其相应的软件程序,要进一步强化其技术测试,避免由于技术漏洞而带来各种风险。其次,要不断完善风险管理软环境,包括加强风险宣传,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地铁公司的全体员工乃至于乘客树立风险意识,努力营造出一种“时时、事事、人人关注地铁风险”的氛围,为风险管理提供环境支持。

2.3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是基于对潜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地铁安全运营事件的预测,对应对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规划,落实应对过程中预测、预警、报警、接警、处置、结束、善后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环节的责任部门和具体职责,是实现“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有效途径。所以地铁安全管理人员在平时编制应急预案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并在较大的范围内征求意见、深入论证,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并通过应急预案的研制,可以增强运营管理部门和地铁员工的风险意识,加强对危险源的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体系可以组织地铁相关部门进行经常性的演练,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应急体系的综合处置能力。

2.4严格安全检查

随着社会治安的急剧变化和防恐反恐形势的迫切需要,地铁安检势在必行。地铁必须安装安检门和安检机,凡进入地铁,要人过门,包过机,一人不漏,一包不拉,从硬件设备抓起,配以软件服务质量,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绝对安全,在安全领域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达到全方位 ,立体化,让人民群众乘坐地铁舒心,安心。

2.5实行“上下分离”的管理方式

应加快地铁体制改革,实行“上下分离”的管理方式,按照“上下分离”的改革思路,进行地铁运营体制改革的准备。可参考两种运营体制:一种是“融资、建设、运营、监督”的四分开体制,组建运营公司,以企业化、市场化运作,集中力量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增强赢利能力,不断开拓地铁经济的利润区;另一种是地铁运营模式,主要学习借鉴香港地铁运营体制,建立商业化的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在运营管理体制方面避免“融资、建设、运营、监督”内部体制的摩擦和矛盾。

2.6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处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运营单位的领导和全体员工必须正确认识运营安全,不能过高过好地估计地铁运营的安全形势,而是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另外,单位员工还应及时转变观念,对已经发生的事故不能排除就停止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应该由此及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充分依靠公安力量,保障地铁的平安秩序,建立《警地联动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联动例会制度,工作联系机制及联动应急机制。通过双方精诚合作,共保地铁平安。

3 结语

总之,地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有着诸多的优点,但是我国的地铁发展较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关于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问题。人们乘坐地铁是为了高效、快捷,如果地铁运营管理部门疏于管理将造成巨大的事故,给国家、企业、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国家高度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安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 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参考文献:

[1]王娟.国标《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编制思想[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2(2): 3.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铁;BT模式;物资集中管理

在实际地铁运营过程中,物资管理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地铁物资供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地铁物资的供应要及时的与现场需求响应,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营;另一方面,地铁机械物资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机械物资供应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车辆、供电、轨道、通信、信号等系统[1]。

一、地铁机械物资集中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大规模的进行建设,在地铁建设运营管理中,为了有效避免地铁机械物资管理不当所导致的工作人员与地铁运营设备重复配置,论文在地铁运营物资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物资的分级管理、配送方式、库存控制、物资采购等方面的内容,为提高地铁运营物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针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面积不断增加、交通压力不断增加的现状,我国各大城市纷纷加快了地铁的建设与发展。根据地铁运行需求,在地铁运营管理中应加强地铁物资的库存管理,以此满足建设。根据地铁机车设备故障、电气故障以及地铁站照明、通风、通讯等需求的不同,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内容也相对较大。这时必须运用现代库存管理理论指导地铁物资的库存管理,以此确保满足地铁维修养护工作的同时减少库存量。在我国地铁物资库存管理中,由于各线设备的差异使得物资库存量较大,同时也带来了库存管理的困难。

二、当前地铁机械物资集中管理的现状

受地铁建设时间差及技术更新等因素影响地铁维修养护物资种类较多,这也造成了地铁物资库存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的困难[2]。而且,地铁运营过程中,维修编制计划外的事件的发生也使得地铁机械物资管理面临着多储备的困境,造成了物资备件管理中难以精确控制,加上地铁各线路设备更新带来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地铁物资库存的增加。随着近年来地铁网线的不断完善,维修人员需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一部分年轻、缺乏具体工作经验的人员进入到了地铁维修养护体系,由于经验不足只能通过配件更换满足维修需求,进而造成了物资库存量的增加。种种因素使得现代地铁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物资库存管理这一难题,同时也要求地铁物资库存管理机构加快现代物资管理理论的研究。针对地铁机械物资管理的特点以及现状确定适宜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方法及理论,满足城市地铁交通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在地铁运营初期,由于物资管理部门的员工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单位,有着不同的学习与工作经历,其管理理念与工作方式存在着差异,对物资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掌握也存在不同。一般情况下,地铁物资采购采用具有严格控制、规范有序特点的申购计划,该方式虽然能够顺利完成物资采购,但其降低了物资采购的效率。从地铁物资采购的长远发展来看,需要在建立物资需求预算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地铁物资采购。

三、地铁BT模式下的机械物资集中管理对策

1、制度建设与人员配置

在管理办法的制定上,项目公司遵循充分讨论、事前明确、事中修正的原则,在项目开工之初就编制了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种材料的采购权限和采购方法,并汇编成册下发给各个施工单位,书面明确各类物资怎么管、谁来管、管什么。在过程控制过程中,项目公司又制定了《月度工作例会制度》、《季度检查与考评制度》等工作制度,保障和促进各项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随时发现和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3]。

在组织机构设置上,项目公司成立了物资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线物资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招标采购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项目公司的物资设备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全线各类物资的采购、供应和日常的业务工作;物资供应中心是甲供物资的具体供应部门,负责完成大宗主要物资的统一采购和配送工作;参建的各个施工单位在项目部和工区均设置独立的物资部门负责各自管段的物资管理工作。在现代地铁物资库存管理中,管理团队的能力决定了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地铁物资的稳定保障。因此,现代地铁运营机构应根据物资库存管理的需求及现状加快管理人员的培养,根据地铁机械物资管理的需求制定科学的人员培养计划,并通过调班培训以及持续性培养的方式提高地铁物资库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管理水平。通过物资管理队伍建设促进地铁机械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现代地铁运营中对物资的需求。

2、采购管理与质量控制

对于地铁BT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问题,项目公司实行重要物资材料分类管理原则,将土建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分为甲供、甲控和自购三类物资。其中,甲供物资的种类有钢筋、水泥、防水材料、盾构管片等四类材料,对这四类材料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全线统一价格,由物资供应中心根据需求计划直接从定点生产,定点供货,集中供应,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甲控物资有商品混凝土、砂石料、爆破器材、人防门、型钢、铜材等,这些物资由项目公司物设部和深圳地铁公司共同确定合格生产厂家名录,项目公司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和供货单位沟通,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照顾和厂家的价格优惠,各标段在供货协议价格和合格厂家名录内选择供应商自行组织货源。

3、物流组织与配送供应

鉴于地铁工程建设对建材物资需量巨大,以及中国中铁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雄厚资金实力,吸引了本地的许多有实力的物资供应企业主动上门联系业务,项目公司通过招标遴选,实地考察这些生产厂家、供应商以及物流公司,很快就实现了主要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配送一条龙专业化服务,有效地把这些当地社会资源融入BT项目建设物资供应链条上,既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成本。土建工程施工高峰期,平均每天大约有近100台运输车辆穿梭在地铁的沿线,完成钢材、水泥、盾构管片、商品砼、砂石料等主要建材物资的配送供应。企业物资和物资企业的强强联手与紧密配合,对于地铁快速推进起了间接地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成为了地区物流合作模式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4、物资储备与物资使用

物资储备与物资使用作为机械物资集中管理全程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把握物资进场、使用、盘核三大环节的管控。在磅房收料过程中,项目公司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认真执行双签制度,即物资入库,两人过磅,磅房开票,现场签票,公正计验,拒收次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物资使用,各施工单位千方百计节约降耗,即减少定额内的物资消耗,主要做法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推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优化试验配合比等减少定额用量来实现。为了准确掌握项目现场材料储备收发存以及材料使用状况,加强对各标段项目材料管理力度,项目公司成立了材料盘核小组,按月盘点库存材料,核算材料盈亏。材料盘核小组由物设部牵头,财务部、经营部共同参与,每季末,材料盘核小组都深入施工单位库房和施工现场,全面清查库存材料[4]。盘点工作中,各部门分工协作,物设部盘点原材料、统计周转材料使用部位,提高使用效率,经营部盘点半成品,统计施工产值,为项目中期结算提供依据,财务部盘点库存现金与账面数,清查存货,核实损溢,掌握盈亏现状。

结论

地铁BT模式下的机械物资集中管理,发挥了物资集约化管理优势,物资供应体系科学建立,重要物资材料分类管理,物资质量控制严格把关,物流配送引入社会资源,精细化管控物资储备和使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类似项目借鉴。

参考文献:

[1]何小锋. 试论地铁物资库存管理的重要性[J]. 民营科技,2013,02:189.

[2]佘晶晶. 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南京地铁物资配送方案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3:131-132.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一、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方式

1、资金管理中心

集团公司始终将资金管理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内容。为适应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和运营需要,特别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积极筹措资金,降低资金风险,集团公司在实行二级公司财务主管委派制的基础上,设立了资金管理中心,通过《上海轨道交通资金管理中心管理办法》、《上海轨道交通资金管理中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现金池方式实现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管理中心承担资金的计划管理、统筹、监管和综合分析研究等职能,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分级清算”原则,采用“财务分级、资金集中”模式,操作上实行“快捷、准确、安全、规范、实时”,通过统筹账户的集中管理实现各项目之间的资金统筹平衡,力求各项资金的“无缝衔接”,同时对各项资金收付以及流向进行监管,最终综合分析资金统筹管理的效率。资金管理中心还对各下属公司的资金账户开设、销户实行严格管理。

2、资金管理的集权与分权

资金集中管理应达到既能集中,又能调动和发挥下属企业的积极性的目的。一方面,集团公司将资金集中管理,统一预算、统一调度、统一监管、统一结算、统一信贷,重点监督和管理项目公司重大投融资、对外担保和账户开设销户,同时还要控制不合理资金支出。对于下属公司预算外资金,则支付必须向集团公司履行必要的报批手续后才可批准。另一方面,集团赋予各项目公司适度的资金自主管理权限,以调动其积极性,如一定限额内日常资金使用权等。

3、资金来源分类管理

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资金有着清晰的来源渠道。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集团公司按照资金不同来源渠道和性质,建立起资金分类管理台账,项目建设资金、运营资金、财政专项大修更改资金补贴、财政专项还本付息资金、集团各种融资等几大类资金分门别类结算收、支、余,专款专用,使各类资金的使用情况清晰明了。

(1)项目建设资金包括资本金和项目贷款,一般情况下,根据年度预算,集团公司先向市财政预报年度资本金需求、向银团预报年度提款需求。再由各项目公司根据自身的工程进度向集团公司申请拨付资本金和向银团提贷,进行工程款支付。如遇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则可向集团公司申请暂借资本金。

(2)根据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营资金暂需集团公司内部自行统筹平衡。每月运营收支有结余的线路上存集团统筹运营账户,运营收支有缺口的线路则向集团统筹运营账户暂借资金。集团公司轨道交通网络内各线路项目的运营收支基本能统筹平衡。

(3)大修、还本付息等所需资金,由集团汇总按需按季向市财政申请拨付,并且设立专门的科目予以核算。上述各类资金都已开设专户进行核算。资本金进验资专户。贷款资金进工程账户。各项目的运营专户分别核算运营收支、还本付息、大修更新改造资金。

4、资金运作安全保障

集团把项目建设资金纳入国家项目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引入社会投资监理监督机制,每笔建设资金支付要投资监理出具审核意见;建立大笔资金进出复审制度,由银行与企业财务主管人员电话复核,确保重大资金调拨安全;建立人员备案制度,对有权影响资金调拨的管理人员进出海关进行备案登记制度;建立统一支付平台,做到了“三个实时监控”,即:资金流向实时监控,集团能够实时、在线查看各项目公司每个银行账户余额;业务过程实时监控,随时掌握每笔通过系统收支的业务明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实时监控,实时汇总各项目公司收支计划执行情况,及时发现下属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二、争取多样的资金筹集方式

为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和建设需求,集团公司通过资金管理中心收集金融产品最新信息,积极筹措资金,探索多种资金筹集工具,拓展各种融资方式,有效地解决资金不足难题,同时还降低了资金成本。目前,集团融资形式是以银团担保贷款为主,辅助以信托借款、委托贷款、人寿资金贷款、融资租赁、发行短期融资和中期票据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

1、银团贷款

轨道交通融资具有融资规模大、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等特点,为有效规避长期、大规模资金供应和管理风险,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集团积极研究创新银企合作、银银联手新的投融资模式,组建包括各项目子银团在内的网络总银团。总银团由12家银行组成。总银团合同(含各子银团合同)标的包括项目贷款、项目试运营初期的短期资金贷款以及车辆设备专项贷款等。总银团合同具有三个特点:(1)一揽子解决:预计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成需融资总额达到1610亿元,通过合同的形式由银行一揽子承诺加以落实;(2)两个捆绑:通过组建银团,将郊区线路的建设资金与市区线路的建设资金捆绑,将运营资金与建设资金捆绑,保证了所需资金的长期稳定的供应,确保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3)三个统一:对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及合同文本做了统一,使银团能在统一的条件和规范下运作。银团贷款按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规律,贷款期限统一延长到20-25年,宽限期延长到8-10年,有效地减轻各线路项目运营初期的还款压力;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统一下浮10%,并且将来如果采用市场化利率,也将采用国内同类品种同档次最优惠利率。按当前基准利率水平和贷款期25年计,可节约100亿元左右的利息支出,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2、企业债券

2003年,通过上海久事公司面向全国发行总额为40亿元的“2003年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债券”。本期债券的信用级别为AAA,期限15年,票面利率4.51%,每年付息一次。债券发行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和轻轨道交通通莘闵项目的工程建设。

3、人寿资金贷款

2007年,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2007国寿资产——申通集团债权投资计划”获得中国保监会核准,这是中国人寿首个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该投资计划规模为25亿元,期限10年,综合利率6.37%,投资资金用于地铁二号线及其西延伸线轨道交通项目的资本负债结构改善和运营。

4、融资租赁

2010年9月,集团将上海地铁2号线17列地铁车辆向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售后回租,形成融资租赁,租赁物的转让总价为13.54亿元,申通筹集资金13.54亿元,租赁期限10年。融资租赁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来说资金成本较低,集团公司此举是一个大胆尝试。

5、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或公司债券

上市子公司申通地铁股份公司和子公司申通地铁资产经营公司曾向社会公开发行短期融资券或中期票据的方式筹集资金。2013年3月集团公司也成功发行60亿中期票据,弥补了部分已运营项目公司以前年度累积下来的付息差额。短期融资券及中期票据具有条件宽松、融资规模大、资金成本适中、手续相对较简便等特点,解决了一定期间内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确立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特点,构建完善的全面财务预算,通过预算来达到管理的目标,而预算中一个重要科目就是加强中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现金流量预测,为运营决策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1、中长期资金预测中长期资金预测是以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运营规划为起点,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编制相结合,未开通项目的测算参考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工程进展状况并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测算;已开通项目的测算,以历史运营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未来预期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与变化,遵循“稳健客观”的原则进行测算。测算内容里未含财政补贴资金。测算表明,上海轨道交通业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人工费用、电力成本以及车辆维护费用的增加,将直接导致运营成本的大幅上升;而还本付息的压力更是日趋沉重,不堪负担。

2、短期资金预测短期资金预测主要用于辅助做好短期资金的精确安排,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由于现阶段资金平衡的重要性,集团公司的预算编制侧重于资金预算,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计划及工程用款预算、还本付息预算、资本金预算、运营收入及成本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收入及成本预算、损益、资产负债及现金流量(资金平衡计划)预算等等项目,各预算指标确定后内细分至各下属公司、部门。以年度预算为基础,细化月度资金预算,分建设和运营两大板块,分别由各下属公司申报现金流入流出项目,遵循“金额和时间能够预知的项目按照确定性原则,金额或时间不能确定的大额项目按照谨慎性原则,金额或时间不能确定的小额项目合理分配原则”,形成各项目月度资金计划表,为合理进行资金调度和资金使用预测提供决策依据。预算执行贯穿于整个资金管理过程,以年度预算指标统管财务工作,资金的支付以预算指标为依据,资金调度、资金平衡管理、融资管理等等都以预算管理为主线,把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资金管理监控为核心,形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审计的管理控制体系,达到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风险防范

地铁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民用通信设备 设备管理 维护措施 维保模式

引言:地铁作为当代交通的主要交通工具,其民用通信设备的重要性相对较高,需要将其对应通信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充分提高,保证其硬件设备设施的有效性。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从而提高作业效率。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对整体管理工作而言,是提高服务等级的重要部分,需要加强维保模式的优化管理,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一、地铁民用通信设备及维保模式分析

1.1民用通信系统概述

相比于传统通信系统而言,地铁民用通信系统差异较大。一般该系统与专用体系是分别工作,自身独立性较高,其运行稳定性对地铁通行的影响相对较少;为了保证民用系统的合理性、经济性,一般是多厂商共同管理,对应设备匹配效果、优化能力有待提高。增加了后期改造的难度,对系统维护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此外,民用系统的用户较多,对服务性能和后期质量保证等工作而言,其负面效应报道较多。对应系统运营商的技术含量、监控等级需要进行全面合理分析。系统故障状况下,需要及时做出应对反应,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避免客户满意度过低等状况的发生。

1.2维保方式概述

国内地铁运行中,维护管理方法属于计划模式,分工全面、专业细化,但是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当下地铁通信设备管理要求。原因在于:维保机构数量增加,导致管理层人员过多,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对应人力资源的成本增加,引起相关作业员工的薪资有限,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同时,相关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由于地F民用通信投资较大,技术新且发展快,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涉及通信领域很多专业。对地铁公司而言,在使用、维护、维修和改造等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因地铁维护人员在实际维护维修、故障诊断和排除中往往依靠设备供货商,由于对设备的各系统关联程度把握不足,会影响设备维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二、地铁民用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

2.1以地铁通信网络设备基础信息的分析为基础,确定维护工作重点

为了确保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设备故障对地铁列车运行的影响,在现代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前应强化对通信网络设备基础信息的分析。以地铁通信系统设备说明书等文件的分析为基础,结合实际使用过程中环境、使用频率、设备运行工况等内容,确定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作的重点。 根据地铁通信设备及线路的实际使用情况、设备的基础信息,确保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方案的科学性,提高维护工作效率。

2.2建立健全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管理体系,促进维护工作的开展

建立完善的通信设备管理维护体系是提高维护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基础,随着我国地铁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需求逐渐递增,因此,必须加强各地区地铁民用通信网络设备维护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地区地铁通信网络的安全管理办法,规范通信设备维护作业,监督和规范维护人员的操作流程,从而提高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3建立预防性维护机制,提高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能力

在现代设备养护管理中,预防性养护管理机制能够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保障生产运行活动的开展。 这一理论在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中的应用能够保障地铁通信系统的安全与稳定、降低地铁通信网络设备故障率。 根据预防性维护理论应用需求,现代地铁运营管理机构应在通信网络设备基础情况调研下强化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根据地铁通信网络设备运行环境下易损部件的实际应用情况,确定预防性维护工作内容。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确定预防性维护周期,避免零部件损坏对通信网络系统的硬性,保障地铁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2.4强化维修工作现场技术监督,保障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质量

现代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维护中技术监督是关键问题,通过有效的技术监督能够加强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操作规范性,因此,应建立科学完善的现场技术监督管理体系。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现场监督指导,能够及时发现现场维修过程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指导改正,避免不规范操作带来的故障以及严重后果。同时,也能够加强维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维修、维护工作质量,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 考 文 献

[1]夏建军.地铁民用通信设备管理维保模式探讨[J].河南科技,201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