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学习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学习模式;专与博;原理
作者简介:王蓁蓁(1975-),女,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116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金陵科技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it-b-20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214-02
在中学和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传授基础知识,学生则通过反复训练来掌握它。但是到了大学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则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训练。[5]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从精度和浏览、专与博、细节和原理三个层次对大学的学习方法模式展开了讨论,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一、精读和浏览
决定攻读一门学科时,首先应该选定一本基本教材进行精读。所谓基本是指其应是这门学科的一本全面、深刻、经典的著作,也就是说精读了它,就会基本上掌握了该学科的全貌。所谓精读是指要反复地阅读它,不仅要通晓它,还要做到对其其本内容“倒背如流”,这样学生就可以掌握这门学科的骨架。然而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因为对于该学科,其知识可能还不够“丰满”,因此学生必须浏览大批有关文献和其他书籍。所谓浏览是指对于有些材料,学生不必全部通读,可以选择有关部分阅读;同样对于有些材料,学生也不必逐字逐句阅读,可以“一目十行”扫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浏览并不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所看的内容,但是学生必须对其所看材料的基本知识要有较透彻的了解,对深奥的部分至少要做到有一模糊印象。只有通过上述“实效”性浏览,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才会丰富起来。
如果是在校学生,学科基本教材多由授课教师选定,学生基本不用操心。如果不是在校学生,或者是在校学生,但教师选定的教材不够精深,此时人们选定较深教材和钻研它就有一定的难度。在现今提倡“终生学习”的年代,应建议人们在不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下,选择经典著作作为基本教本。一般来说,不管多么深奥的书,反复阅读十几遍,总是能够看得懂的。同样,对于浏览的材料,自学者也应该类似处理。
精读使人能够站立,浏览使人能够丰满,两者结合起来,人们就可以在该专业上进行创造性工作了。
二、专与博
梁启超说:“无专则不能成,无博则不能通。”短短两句话,深刻地说明了专与博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业务上,钻研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然而要想有所成就,仅仅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时至今日,人类的科学知识早已超出了经验范畴,为了表达其深邃思想必须使用数学。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时,就曾经向数学家询问数学的最新进展,最终其使用黎曼几何表述了他的理论。自然科学也从人文学科中获得了营养,如符号学、哲学都为一些学科奠定了研究基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实证论是一些西方自然科学赖以生存的哲理基石。[1]类似地,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数学化倾向,甚至是艺术也在追求理性表达力。可以说人类各类知识在基本原理上都是相通的。美国哈佛大学规定每个专业学生都至少要“精修”本专业以外六、七门功课,这是扩大学生眼界,让知识贯通起来,从而达到上乘境界的绝妙手段。
现今的科学和技术越来越专门化,任何一种专业耗尽人的一生精力也未必能够全部精通,因此“专”是我们所处的专家时代的一个特征。同样,现今的科学和技术也出现了交融、沟通的现象,因此“博”也是学者在现今时代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只有“专”深、“博”学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最伟大的成就。
三、细节和原理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怀海特说:“大学的理想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能力。它的责任就在于使青年人的知识变成成年人的能力。”[2]而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思想深度和洞察力。所以他又说:“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在精神上是埋头在书桌上的;在大学里,他就应当站起来环顾四周……大学的职能就在于使你能够为原理而摆脱细节。”[2]
细节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具体”知识和技能,按照学生所获得的训练经验,它能以一种类似“程序”的固定方式进行学习和操作;而原理却是根本性的,它是一门学科的“抽象”思想,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人的理智和创造力。人类的科技史告诉我们,所有民族无一例外地都重视知识和技能,但是在重视原理的程度上却存在很大差异。凡是很重视原理的民族,他们的科学知识往往是系统性的,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普适性。我们知道,具有很强理性的系统知识是很容易深化的,并且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深化,它又以很大的概率保证人类的思想观念迟早会发生革命性转变,即导致人类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地突破和更新。
事实上,人类许多进步都直接来自于人类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因此重视原理的民族往往在科学技术上居于领先地位。康德在谈到几何学时,说到:有的人死盯着图形研究,而有的人却站起来,从原理上立法,于是我们就有了几何学公理体系。我们知道第一个纯粹从原理出发的学科是欧几里德几何体系。关于它,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道:“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这个逻辑体系如此精密地一步一步推进,以致它每一个命题都是绝对不容置疑的——我这里说的是欧几里德几何。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类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成就所必需的信心”。[3]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是对地心学说的突破,它导致牛顿力学和近代科学的诞生,随后又出现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性理论。类似的,麦克斯韦尔的电磁理论促使电磁波的应用。图灵关于计算本质的论述和图灵机模型的构造,直接导致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可惜的是,很多人至今仍不重视或者很少重视原理和思想,他们认为原理和思想虚无飘渺,没有实际意义。这种现象可能影响重大创造性的工作。我们知道,出现划时代的理论和技术,一方面它是历史上罕见现象,另一方面它又在短短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中不时地出现。它们之所以罕见,是因为发现它们需要非凡的洞察力。而它们之所以能不时地出现,是因为创造它们时并不需要很多“东西”,有时仅仅需要几条原理就够了,甚至凭借人类的灵感也能构造出它的雏形。[3,4]只有当丰富它们或者论证它们时,才需要人们花费巨大精力。牛顿创立他的理论,只用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只用了(如重力和加速度等效等)几个等效原理。虽然牛顿和爱因斯坦为他们的理论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那些劳动却是“细节”性的(尽管许多细节也需要高度技巧和创造性智慧),也就是说每个受过严格训练且不怕艰苦的人或许也可以完成,但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并不为一般人所拥有。由此可见,重视原理和思想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今后在重视细节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们听从怀德海的教导,站起来环顾四周,勤于思辨,寻找原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突破旧有观念,做出创造性工作。
四、结论
在大学学习的学生都处在一个新的起点,大学教育可能也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应研究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方法,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向前进,你就会产生信念”(达朗贝尔语),胜利就在那里,从而让他们攀登科学的顶峰,努力书写他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霍金.时间简史[M].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2]菲利普·弗兰克.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M].许良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6.
[3]王健吾.数学思维方法引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斯科特.数学史[M].侯德润,张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大学生 专业兴趣 建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大学生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①其中部分学生因缺乏对本专业兴趣,往往会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学生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学生只有对专业学习感兴趣,才能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在专业课业上,激发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享受学习的过程,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因此,从主、客观多方面分析研究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低靡的根源,从而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和激励措施,对提高现代大学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缺乏专业学习兴趣的原因
1.1 主观因素
1.1.1 学习态度不端正,方法不当
中学的学习习惯都是老师和父母督促、被动学习,且多数是按照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执行,忽略了自身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紧张的高中生活,使学生们都对各种描述中的天堂般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幻想。在步入大学校园脱离各种束缚后,极易忽略学习的重要性。这些学生将重心放在了其他的活动上,如热衷于各类社团社交活动,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沉醉于感情生活等。另一方面,大学截然不同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很难迅速适应。此时学生如果不及时调整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将极易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从而严重影响学习课程的兴趣,同时也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和逃避,丧失学习主动性。
1.1.2 不喜欢所选专业
高考后选择志愿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大多数是依照自身的兴趣来确定目标,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去自己想学或是适合的专业。有的是家长决定选择的志愿,并不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有的学生在选择时并不了解各专业的特点,稀里糊涂地选了专业;有的则由于分数不够高,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而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情况造成了学生不喜欢所选专业,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感,因此学习兴趣索然。
1.1.3 人生规划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对于大学的学习很茫然,没有学习动力和目标,每天跟着其他同学盲目地上课、自习,而自身却没有任何规划。有的学生观点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得过且过。也有的学生上学就为了最后一纸文凭,到时“拼爹”找一份稳定工作,根本不认真对待自己所学专业,就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
1.2 客观因素
1.2.1 高校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实施教学、开展教学活动组织者,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目前社会环境背景使得高校中部分老师把重心放在科研上,特别是某些教师评价体系也隐含此规则,由此导致教学质量不被重视。另外也有教师本身专业水平有限,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这些使得学生对老师缺乏信任,自然对其所讲课程不感兴趣。
1.2.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部分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内容也不能紧跟专业发展需求,致使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将来就业关联不大,从而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就业准备上,培养自己的能力,直接忽略甚至放弃部分专业课的学习。
1.2.3 理论与实践教学不紧密
工科高校培养计划中都设置有一定的实践环节,例如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等。但是很多情况下,大家往往只注重完成任务而不注重过程效果。实践环节有时与理论课程不匹配,使得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学生参加实践并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与乐趣,自然更提不起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2 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方法建议
2.1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又称为学习动机,②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步入大学后,轻松的环境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动力,应及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好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目标过程与兴趣培养过程相辅相成,成就感可激发学生对兴趣爱好的提升,兴趣的进一步发展则促进了目标不断提高与进步。
2.2 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人生职业规划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不成”。步入大学后,都应该以端正的心态面对所学专业,将其作为将来从事就业的首要技能。此时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人生职业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当学生自己有了合理的职业生涯定位,就会认真对待专业学习,不仅仅是完成一项项课程考试,而且为今后自身发展搭建平台,此时兴趣就逐步和将来的发展相联系起来,明确的奋斗方向会使学生正视并且注重专业学习。
2.3 提高高校整体教学水平
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合乎市场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③高校应及时改革课程体系,开发新的课程,对原有课程不断补充更新,打造特色课程,采用一系列措施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课程的同时,教师也应发挥自身的特点,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注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4 注重实践
在各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尽可能多地开展相应的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对于理论有更具体的认识。另外,参与专业竞赛也是实践的一种,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竞赛、“挑战杯”赛和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等,通过参加比赛不仅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开阔了眼界,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对学生产生对专业的兴趣起到激励和督促作用。
3 小结
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④高校要为培养专业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学生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发展目标,将专业学习兴趣与自我发展有效结合,力做有益于社会的合格专业性人才。
注释
① 林秀琴.激发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策略[J].北方经贸,2009(11).
中楼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
【关键词】唯真含情务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
政治理论素质和较为优秀的做事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
思想状态也比较特殊,需要特殊对待。对于他们的政治思想工作不应当是一味地讲大道理,不能把思想
政治工作脱离实际,形成空中楼阁。需要的是唯真;务实;含情;言传身教。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活
动有机结合,把为学生服务当作教师的首要职责,以爱岗、敬业、尽责的职业精神带动、影响学生,对
学生充满爱心,对社会充满责任,对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充满忠诚,积极践行虚心做人,用心做事,
严谨自律,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以良好的道德风尚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
最受大学生尊敬和最值得大学生信赖的人。
一、要唯真,为大学生设身处地讲前程
教师在学生面前有天然的威信,但不是所有人。从本人工作实践看,作思想工作的教师越是年龄接近学
生年龄的越好做工作。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而言,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带来的问题,大学生总是倾向于
从他们同一代人那里寻找生活的经验,因为这些经验来得更真切,更有效。年龄相近,认识问题的角度
更接近,这就给年轻老师一个做大学生思想工作带来了便利条件,因此做大学生思想工作以年轻老师,
尤其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为好。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正确对待现实问题,不能空头说教,可以结合古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范例激励学生,教育学生从身、家、国三方面规划人生的目标和理想,结合目前严峻的就业形
势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谈所学专业和今后就业问题,引导大学生尽早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职业
生涯规划,站在培育时代合格人才的制高点,指导大学生明确方向并督促其付诸行动,同时,要引导大
学生向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要积极营造道德高尚和自觉自律的良好氛围,追求德才兼备;另一
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德与才的关系,德统御人生,才支撑职业,德塑灵魂,才造实绩,德促才,才养德,
二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现实生活中德才兼备者早早脱颖而出,德高才少者也有委以重任的,唯才是举
者不乏其例但往往次之,因此矫往必须过正,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好人生德才形成的重大转折,发扬优
点,固定优点,修正缺点,在读书成才中不断的修身养性,并把德才兼备定位为终生不懈努力的方向,
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含情,顺应学生心理需求,做大学生的生活益友
当代大学生大半是在父母和亲人的溺爱下长大的,没有生活困苦的经历,没有经受过挫折,所以心理比
较脆弱。因此老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平等的身份、无微不至的关怀逐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驾驭和化
解矛盾,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感到老师不是父母,却胜似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理解你,容纳
你,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鼓的局面,只有这样,老师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容易得多。老师和
学生和谐相处,就要有良好的修养和坦荡的胸襟,语言严谨,切忌信口开河,深知"青出于蓝胜于蓝"的
丰富内涵,面对学生的不良语言、表情和气质,学生做错了事,不要过于苛求,你要想到你曾在生活中
遇到过的冷漠、难堪、轻淡,以及碰了一鼻子灰的阴暗心境,假若你视而不见,或横眉冷对,终有一日
,会有同样的场面等着你,刻薄你。教师要时时处处尊重学生,不要以"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长"而居
高临下,傲视学生,说不定老师和学生的位置某一日被置换了,没有初识时的尊重,就谈不上重逢时的
尊重,所以说,人生的哲理往往体现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老师要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职责融入到学生日常衣食住行上,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学生学习、生活、就业
、考研服务,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大学生的朋友,使学生感受到亲情和友爱,形成一种新的归属,他们有
心事愿向你吐露,有困难愿向你求助,有琐事愿让你去办理,威信在热情服务中逐渐树立,使学生产生
一种钦佩和感恩之情,也就会生发出生活的热情和奋发进取的张力。同时,老师还要与家长建立联系,
了解家长的职业,家庭生活水平、通讯方式等,听取家长对培养子女提出建议,共同促进孩子成长,介
绍学生在校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的表现,实事求是地提出学生的优缺点,加深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孩
子之间的沟通,以增强高校教育的效果。
认真指导学习方法和技巧,顺应他们接受知识的多样性,注意联系专业特点,把教学内容进行细、新、
深的设置,赋予趣味和吸引力,把枯燥变成有趣,把繁杂变成简约,把学习变成愉悦,有创新、有特色
,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积极向上,学生各个方面就会按照我们预定的目标迈进。
三、要务实,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我国劳动力已经转向"有限剩余"阶段,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学生就业难形势不会改变,有关
部门预测,今后每年有1400万人面临就业难。但每年还是有大量的大学生得到就业。什么样的学生容易
就业?什么样的学生受用人单位欢迎?什么样的学生最有前途?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一入学就要向学生讲
【关键词】掌握学习方法;努力实践;自我成才
一、明确新的奋斗目标
中学时代,不少同学的目标都非常明确,就是“考大学”。来到大学之后,必须寻求新的目标,才会有新的动力。否则,就可能昏昏沉沉,迷失前进的方向,很可能就会沉迷网络世界,整日生活在虚幻的世界里,以寻求精神的满足与刺激。关上电脑,就会空荡荡的,一无所获。最后成为同龄人的落后者,掉队者,最终只能退学走人。为了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必须有牢固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所以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也应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比如,你准备何时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什么时候通过计算机等级测试?你自己最感兴趣的知识,如何安排时间去研究?要不要选修什么科目,或者参加什么兴趣小组或社团。这些,都应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去实施。总之,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就会有前进的动力,就会百折不挠地奋敢前进,生活也不会空虚,而是有一股朝气蓬勃的向上精神。
二、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生活上要自理,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来安排,这是大学学习不同于中学的一个特点。所以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课表,合理地安排时间,充分利用好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大学课堂教学,老师往往只讲重点、难点,而其他内容则要学生去自学。为了适用这种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分分秒秒,听好每一堂课。上课之前,认真预习,把自己看不太明白,不太理解的内容记下来,这样听课就有针对性。特别要在课堂上记好笔记。记笔记可以帮助我们不走神,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听好课。对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仔细分析论证的重点内容,更要认真领会,详细记录。对于难点和老师补充的知识,可能一时听不懂,但也要记下来,课后复习时,根据笔记,对照书本和参考书,认真分析核对,对笔记进行整理补充,并记下自己的心得。如仍存疑点的内容,可以与同学们讨论,去图书馆进一步查找资料,甚至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百度网”上搜索,可能会找到问题的解答,也可能看到对这个问题的最新解答。通过预习、听课、记笔记,进一步查资料,问“百度”,做作业,你一定会发现,你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自学习惯也就养成了。这是无比重要的收获,这也正是大学教育的精髓。只有具备自学的能力,才能不断吸取新知识,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三、特别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为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成现实生产与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大学教学计划中安排了许多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这是有别于中学教育的又一重要特点。同学们对这些实践教学环节要高度重视,认真完成每个环节的实践项目,实验中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方法,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做出详细记载,整理好实验报告。在生产与认识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要熟练各种设计规范,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学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知识变成对人类有用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大学是同学们走向社会的一个实训基地,课外实践活动是衔接大学与社会的重要环节。
四、学会科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学习效果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在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大一到大四学生中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个别学生访谈为辅。问卷的调查内容涉及自主学习的安排、动力、学习时间等问题。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48份,有效问卷98%,访谈累计超过50人次。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自主学习状况
为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从制定学习目标、学习动力、期末备考等几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调查结果显示,83%的学生能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其中只有29%的人能够坚持课下学结并调整制定下一步计划;有94%的学生有学习的动力,但是能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的人数却减少到35%,56%的人会将精力用在学期末备考。这一现象表明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是仍然缺乏努力实践的过程。
2.2学生课余时间安排
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活动时间分配很不合理,其中玩手机、上网所占的比例占46%,阅读课外书的有8%,学专业课的占14%,锻炼身体的占3%,勤工俭学的占5%,这一数据着实令人担忧。说明大多数学生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不高,缺乏对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的规划。
2.3自主学习时间的分配
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时间分配情况调查表明:有81%的学生每天能坚持学习在1个小时以内;每天学习专业课2小时的人只有45%,每周累计坚持自主学习的人只有50%。这一数据反映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投入的时间很少,能完成规定任务70%的人数不足27%。自主学习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是无计划的学习,在课下自主学习时间分配上明显不足。
2.4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高的方面
本调查对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提高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数据表明:有83%的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目标明确。主要是因为对于大一年级,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基本是在老师安排下的学习,来到大学,学习环境、授课方式明显不同于高中,对未来的渴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这一阶段对于自主学习的认识还很模糊,只有10%的人能够制定计划并付诸行动。大二学生随着在校时间的延长,对大学教育的神秘感消失,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意识增加,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特别是在制定学习计划并付诸行动方面明显欠缺。大三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多一些,就业的压力隐隐表现出来,所以自主学习时间比大二年级有所下降。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即将走入社会,这时才深切体会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就业压力增大使得学生开始重新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为毕业就业做更多准备,他们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出现数据偏高的现象。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3.1将专业教育融于教学过程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在开始时选择了学校,选择了专业,但是他们没有深层次了解相关专业,对其充满了迷惑,这需要专业教师循序渐进的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逐步了解,有利于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安排自主学习的内容,这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3.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思想
教育要以人为本,“能不能搞有质量的教育,根本还是在教师,在于教师的积极性,在于教师的学业和专业的水平,在于教师的奉献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积极进取的方向发展,要引领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能力。教学中要将单一讲授式课堂教学与启发、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设计中要更加突出对学生课下学习内容的安排与设计,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学习是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的体现。
3.3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要因材施教,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范围和参考,结合课程考核要求,通过布置合适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过程。例如,在讲授高分子导论课程选修课时,因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广泛,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课下搜集高分子材料以及材料加工中感兴趣的知识,制作专题PPT,每人讲授10分钟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现场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下要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还要按照要求制作PPT,再把学习内容展示给大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且通过自主学习能加深对某一专题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丰富了学习内容。
总之,自主学习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更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自主学习过程是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几方面的结合,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和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范魁伟,杨家福.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2):20-23.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78-83
[3]章新胜.09年高校毕业生何去何从――专访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N/OL].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