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运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电信运营企业 集团 客户欠费 管控方案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人们对电信市场的需求量也大幅度提高。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中主要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以及中国联通等企业。电信运营企业为人们提供通信服务,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给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服务。但是,近年来,通信客户的欠费问题却越来越明显,这不利于电信运营企业的健康良好发展。因此,解决好集团客户欠费问题,是现代电信运营企业的重要任务。
一、电信运营企业解决集团客户欠费问题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的发展为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保障,但是当前的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客户的欠费形式颇为严峻。集团欠费问题会给电信企业的运营商带来一定的麻烦,比如说,阻碍企业的正常资金流转、降低电信企业的管理效率、损害电信企业的经济效益等等。与此同时,当集团客户存在欠费问题,电信企业就要加强对追缴欠费问题的投入力度,这样电信运营企业不仅要加大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同时还要增加电信企业的管理费用。例如,电信运营企业为了缴纳客户的欠费费用,就要建立专门的欠费缴费部门,而且还要设立相应的法律机构,这些都需要电信运营企业投入额外的资金。因此,目前解决好集团客户欠费问题,对电信运营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电信企业平稳运行,同时也能为电信运营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1]
二、造成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客户欠费问题形成的因素
在电信运营企业中,形成集团客户欠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可以归纳出两点:一方面是集团客户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电信运营企业管理的自身因素。电信运营企业只有找出客户欠费形成的因素,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终推动电信运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集团客户方面的因素
第一,客户在消费方面存在异议。客户在自身的消费方面存在异议,就会影响客户对缴纳费用的重视,进而造成客户欠费问题。例如,在客户的电话消费清单中,如果集团客户的某月账单数额过大,客户就会对电信运营企业产生怀疑,电信运营企业没有给出客户满意的原因,那么集团客户往往会出现拒交话费的现象。
第二,客户在电信运营企业服务的方面存在不满。近些年,随着电信市场的不断扩大,电信运营企业在为客户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现代的集团客户,对于电信运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不再是以往单纯的语音服务。这其中还包括,数据服务以及增值业务方面的服务,对客户的生活和娱乐有重要影响。但是,如果电信运营企业在运营方面存在缺陷,就不能够满足集团客户的需求,最终造成客户欠费问题的出现。[2]
第三,客户自身缺少信用度。如果集团客户自身缺少信用度,就会引起欠费问题的出现。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虽然我国的国民素质都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的发展,而出现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不良行为。除此以外,一些集团客户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把一些集团用来缴费的公款私自挪用,这也是造成客户欠费问题出现的因素。
(二)电信运营企业方面的因素
第一,在缴费提示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在电信运营企业运行的过程中,对集团客户提示缴费的方式都是通过短信进行通知,这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讲缺乏一定的管理机制,如果集团客户忽略对缴费短信的通知,就会出现客户欠费问题,影响电信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二,电信运营企业对客户的收费效率较低。对于集团客户的通信费用,主要是由电信运营企业的客户经理进行管理。客户经理的收费效率是电信运营企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目前电信运营企业的客户经理负责的集团客户数量较多,就会影响对客户的收费效率,从而影响对客户费用的收取。
第三,电信运营企业的内部管控措施不完善。由于电信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对经济收益较为重视,在客户欠费管控方面缺少足够的认识,在企业内部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缺乏针对性,对集团客户的催缴欠费力度不够,就会导致客户拖欠费用的现象出现,同时也会出现集团客户欠费叠加的现象。
针对以上一系列造成集团客户欠费问题出现的因素,就需要电信运营企业制定良好的内部管理措施,制定出合理的欠费管控方案,这样才能进一步解决集团客户的欠费问题,从而推动电信运营企业的良好发展,提升企业收益。
三、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客户的管控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信用控制体系
电信运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管控能力,则需要建立健全的控制体系。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根据集团客户的信用程度实行分级管理。电信企业可以从集团的规模以及发展状况、客户所从事行业的属性、集团客户的信用情况等,对集团客户的信用级别进行分级,并给予其不同的权利与优惠,从而增强集团用户对缴费的重视,减少欠费情况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集团客户进行分级时,对于政府机构,以及与电信企业发展密切联系的集团客户,可根据其行业特点,适当的增加其缴费期限。第二,实行初定与复核的信用等级管理。该方法主要是在集团客户入网时,就对其实行信用评价,然后根据其后期的表现,对其信用等级进行相应的调整。[3]例如,某客户在入网一段时间以后,都不曾出现欠费等情况,那么电信企业就可以将其上升一个等级,使其拥有更多的权限,进而对其进行激励。第三,加强系统的应用。在进行人工评定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以及缺乏效率等缺点。因此,将系统功能引进可以有效弥补人工评定的缺点,提升电信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完善的账户预警体系
账户预警体系可以在集团客户余额不多的情况下,对集团客户进行通知,达到警示作用,减少欠费发生的概率。为此,电信客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接受对象方面。集团客户面对的是群体,如果要对其进行一一通知,则会浪费很多时间,而且效率也会有所下降。因此,电信企业应与客户做好沟通工作,选择一人作为其代表,将其对相关通知进行传达。电信企业要对联系人的信息及时更新,避免重要事务的遗漏。第二,账户余额方面。电信企业需要每月对集团用户的账户进行清查,并对其余额进行预判。如果出现余额不足的状况,则需要将其列为需要预警的客户当中。第三,通报客户方面。电信企业在做出预判需要对集团客户进行提示时,可选派专门的人员如客户经理等,以信息、电话等方式,对集团客户的联系人进行通知,进而避免出现账户欠费而导致其不能正常使用现象的出现。如果是条件较好的电信企业,可以利用系统功能,自动对集团客户联系人进行联系,从而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引导集团客户养成及时缴费的习惯
为了增强集团客户的缴费效率,电信企业可以通过引导集团客户加强缴费的习惯,将被动缴费变为主动缴费,从而既减少客户的因欠费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又减轻了客户经理的负担,促进电信企业工作效率的提高。为此,电信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集团客户缴费进行引导:第一,加强信息引导。电信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与其他行业相比要高很多,为此电信企业可以利用该优势,将集团用户每月的消费情况使用短信等方式告知集团客户,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提示。例如,“希望用户在制定日期内完成缴费,以免对您造成不便”等温馨话语,在提醒集团客户缴费的同时,不会造成客户的反感。第二,使用适当的营销手段。营销手段的使用,不仅可以增加集团客户的关注,还有助于增强集团客户对缴费的重视。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电信企业也可以对集团客户进行利益的引导。[4]例如,集团客户可以通过集团统一缴费的方式,将其转变为集团消费,在使用户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以后,减少个人用户欠费的概率。此外,电信企业还可以通过预期充值进行返现等活动,吸引集团客户,从而引导集团客户及时进行缴费。
四、结束语
电信运营企业存在集团客户欠费问题,就会阻碍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电信运营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管控方案,处理好客户的欠费问题,才能加快电信运营企业发展脚步,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襄阳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许李.浅谈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客户欠费管控[J].管理学家,2011(11):83- 84.
[2] 阮勇.电信企业客户欠费管理研究――以联通JS公司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关键词:防冻剂;浆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含水煤的冻结直接影响煤炭运输和燃煤接卸成本的大幅增加。燃煤防冻剂的使用,解决了冬季燃煤运输过程中冻煤难以清卸的问题,因此燃煤自动喷淋防冻剂系统在燃煤储运方面得以推广使用,但使用燃煤防冻剂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本文从燃煤防冻剂成分、对发电企业锅炉安全、燃煤转运设备及脱硫系统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降低燃煤防冻剂对安全运行的措施。
2 燃煤防冻剂的组成
常见燃煤运输用防冻剂组份为乙二醇、氯化钙、三乙醇胺(或羧甲基纤维素纳、氯化镁、氯化钙、硼酸)和去离子水组成。某新型防冻剂组份为:90--98重量份的氯化钙;4--8.5重量份的氟化钠;0.2--0.9重量份的碳酰胺(尿素);和0.1--0.3重量份的四硼酸钠(Na2B4O7)。从组份可见,氯化物是燃煤防冻剂的主要成分。
3脱硫吸收塔浆液指标变化情况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经电除尘器净化的烟气通过增压风机进入烟气换热器,烟气被冷却后进入吸收塔,并与石灰石浆液相混合。浆液中的部分水份蒸发掉,烟气进一步冷却。经浆液洗涤可将烟气中95%以上的硫脱除,同时还能将烟气中近100%的氯化氢除去。
盘电公司2×500MW机组于2008年6月份新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经统计发现烟气脱硫系统,每年冬季吸收塔浆液中氯根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3月份至11月份期间浆液中氯根含量在4000-7000mg/L,12月份至次年2月份期间浆液中氯根含量在7000-10000mg/L。2011年12月份至2012年1月份期间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见图1。
图1 吸收塔浆液氯根含量变化趋势
脱硫系统浆液中的氯离子含量是一个逐渐富集的过程。由于脱硫系统对烟气的净化作用及工艺水的循环使用,浆液中氯离子逐渐富集,浓度一般可达到1%。当浆液中氯离子浓度达到2%时,大多数不锈钢已不能使用,需选用氯丁基橡胶、玻璃鳞片衬里或其它耐腐蚀材料。氯离子是引起金属孔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和选择性腐蚀的主要原因。此外,氯离子的富集还将降低脱硫效率,影响脱硫副产品的质量。
4脱硫浆液中氯根来源分析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工艺水的循环使用及浆液对烟气中HCl的洗涤吸收,是导致浆液中氯离子富集的原因,石灰石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一般忽略不计。
4.1工艺水的氯离子含量分析
为分析工艺水水质对浆液密度的影响,收集了同类型脱硫系统工艺水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氯离子含量差异见下表:
表2 工艺水氯离子含量对比
氯离子含量(mg/L)
国华盘电 132.0
国华三河 14-18(循环水),61.78(中水)
国华锦州 5.32
国华定州 11.3
盘电公司脱硫工艺水水源为机组循环水,工艺水氯离子浓度远高于其他同技术派别的脱硫系统。盘电公司循环水氯离子浓度维持在130-150 mg/L范围内无显著变化,在使用水库水期间氯离子浓度可降至40 mg/L。工艺水中氯离子含量稳定,不是导致浆液中氯根大幅度变化的直接原因。
4.2烟气中的氯根含量
燃煤电厂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氯主要来源于燃煤中,我国燃煤中的氯含量一般为0.01-0.2%,平均0.02%,绝大部分在0.05%以下。盘电公司燃煤为神华煤,燃煤来源稳定,燃煤中氯化物异常增长的可能性很小。
4.3燃煤添加防冻剂的量化分析
参考铁运函(2009)818号“关于印发《铁路煤炭运输防冻作业技术条件》和《铁路煤炭运输抑尘作业技术条件》的通知”中关于防冻液喷洒量相关规定,当装卸车站点和运输过程中环境温度低于0℃,且煤炭的含水率超过4%时,应进行煤炭防冻液喷洒作业,喷洒量按下表执行。
表3 铁路煤炭运输防冻液喷洒量表单位:kg/吨煤
环境温度
含水率(H) 0~10℃ -10℃~20℃ -20℃~-30℃
空车车内 煤中 空车车内 煤中
H≤4% 可不喷 可不喷 可不喷 适量喷洒 适量喷洒
4%<H≤13% 1.0~1.5 1.0~1.5 0.5~1.0 1.5~2.0 0.5~1.0
H>13% 1.0~1.5 1.5~2.0 1.0~1.5 1.5~2.0 1.0~1.5
注:对80t敞车进行喷洒作业时,喷洒量应在此表上限基础上增加10%。
盘电公司2×500MW机组锅炉满负荷工况耗煤量为420吨,按设计核算单台机组产生HCl量为93.27kg,脱硫系统对烟气中HCl的吸收率为94.1%,计算设计煤种HCl含量为0.444kg/吨。两台机组冬季日耗煤量约8000吨,到厂煤含水量均高于13%,按上表核算燃煤中防冻液喷洒量约1.0~3.5 kg/吨煤,按平均喷洒量2.5 kg/吨煤计算,防冻剂中氯化钙含量按80%计算,氯根含量按64%计算,因添加防冻剂导致燃煤中HCl增加量2.5×0.8×0.64=1.28kg/吨,每天烟气中氯离子增加量为8000×2.5×0.8×0.64=10240 kg。
5燃煤防冻剂对电力生产的影响分析
5.1浆液氯离子浓度过高对湿法脱硫系统的影响
(1)对二氧化硫的吸收速度产生抑制作用,氢离子浓度的增加使二氧化硫吸收减慢。
(2)对硫酸钙(CaSO3)生成速度及氧化速度产生抑制作用:氯化物离子通过对氢离子的束缚作用进而对石灰石溶解产生不利影响,浆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导致CaCl2浓度增大,甚至产生大量的CaCl2析出物,将降低氧化空气运动速度,影响氧气和浆液的充分混合。
(3)对石膏的影响:浆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导致浆液中相对过饱和的石膏急剧增加,石膏晶体析出速度加剧,导致吸收塔底部发生严重的石膏沉淀和结垢问题。
(4)对吸收塔液位的影响:浆液中氯化物含量过高,导致浆液中泡沫量增加,对运行调整带来难度,甚至导致浆液泵产生严重的气蚀,需添加消泡剂降低泡沫的影响。
(5)对设备腐蚀的影响:浆液中氯离子浓度过高,加剧了浆液对金属的腐蚀性,直接影响浆液泵及金属管件的使用寿命。
(6)对环境的影响:氯盐的主要成分为CaCl2,即使除去硬度以NaCl溶液的形式排放,在内陆地区排放到淡水,也容易使淡水咸化。
5.2 脱硫浆液中氯离子富集的原因分析
浆液中氯离子来源为工艺水及烟气,氯离子排出途径为石膏携带及废水携带。通过氯离子的吸收及排放量计算,可分析导致冬季浆液中氯离子富集的原因。
每天因燃煤添加防冻剂导致烟气中氯离子增加量为10240 kg。
冬季运行期间脱硫系统日补水量按2000吨计算,按工艺水中氯离子含量150 mg/L计算,每天浆液中氯离子增加量为150×2000×1000/1000/1000=300kg。
脱硫系统平均每天产出石膏230吨,石膏中氯离子含量按0.12%计算,每天石膏携带氯离子量为230×0.0012×1000=276kg
脱硫排放废水的氯离子浓度按5000mg/L,设计排放量为10吨/小时,计算每天随废水排放氯离子量为10×1000×24×5/1000=1200kg
两台机组吸收塔浆液量为5000吨,每天吸收塔浆液中富集的氯离子量为(10240+300)-(276+1200)=9064kg,折算氯离子浓度9064/5000/1000=1812.8 mg/L,即在保证脱硫废水及石膏正常产出的基础上,每天每座吸收塔浆液中氯离子含量增加906.4 mg/L。
盘电公司受冬季运行期间脱硫吸收塔浆液氯根含量异常增长影响,为满足脱硫系统设计的氯根不超过20g/L的指标,被迫采取吸收塔浆液静置后进行清液置换,以达到降低浆液中氯根含量的目的。经试验每置换900吨静置产生的清液,吸收塔浆液氯根可降低1000 mg/L,但带来了外排水指标的恶化及外排水量的增加。
5.3燃煤中氯对锅炉管的高温腐蚀
英美等工业国家对燃煤电站锅炉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并进行了实验室造气研究炉膛水冷壁及过热器金属管的腐蚀过程。结果表明,碳钢管的烟气侧腐蚀与近壁处氧浓度有关,而最大腐蚀率随煤中收到基氯含量成线性动力学规律增大。国内外的研究发现,煤中所含的氯在锅炉管的高温腐蚀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煤中含氯量达到一定值时,他的作用远远超过硫的作用。当煤中氯含量大于0.3%时,与氯有关的高温腐蚀倾向严重。世界四大锅炉制造商也以煤中含氯量0.3%左右作为其考虑高温腐蚀的参考值。
研究还发现,在锅炉管的高温腐蚀中,硫的腐蚀是一次性的,而氯的腐蚀很可能是重复性的。一般认为,氯在煤中有三种存在形式:无机氯化物、有机氯化物和与煤中盐有关的氯离子。无机氯化物主要以岩盐(NaCl)、钾盐(KCl)、钙盐(CaCl2)和水氯镁石(MgCl2.6H2O)的形式被煤中大量的内表面所吸附。试验发现在煤燃烧过程中,煤中95%的氯转换为氯化氢(HCl)而释放出来。氯化氢的存在可以是金属表面的保护膜(FeO、Fe3O4、Fe2O3)遭到破坏,从而加大了气态腐蚀介质Cl2、O2、SOx还有HCl等向基体界面的传递速率而直接腐蚀基体金属。除了对铁和氧化物腐蚀外,氯和氯化物还可在高温下对Cr2O3保护膜和Ni合金造成腐蚀。当氯化物与硫化物共存时,借助于O2和H2O,不仅可以加速硫酸盐的生成,也有利于HCl和Cl2的形成,更加加速了高温腐蚀的进程。
因此,燃煤在运输过程中添加的防冻剂,导致了燃煤中氯化物的含量增加,对电站锅炉发生高温腐蚀有着不可估量的威胁。
5.4燃煤防冻剂对燃料转运设备的腐蚀
氯离子对金属的腐蚀机理主要是形成腐蚀电池和去极化作用。氯离子不仅促成了金属表面的腐蚀电池,而且加速了电池的作用。氯离子的存在强化了离子道路,降低了阴阳极之间的欧姆电阻,提高了腐蚀电池的效率,从而加速了电化学腐蚀过程。
电力企业接卸煤设备及上煤系统均设置有水喷雾抑尘系统及水冲洗系统,上述水系统的投入一方面解决了燃煤运转过程中的扬尘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燃煤的湿度,将加剧燃煤中防冻剂中氯离子对金属部件的腐蚀作用,造成设备的腐蚀及磨损问题。
6建议采取的措施
6.1保证脱硫废水系统排放量符合设计
盘电公司脱硫系统未设置废水处理系统,将脱硫废水排入水力除渣系统,经中和后随干渣外销。自2008年脱硫废水排入渣系统后,渣水PH值自12.1-12.6逐渐降低并稳定在8.0-8.3,渣系统设备结垢问题得以缓解,但泵类设备通流部件及管路焊缝部位腐蚀磨损明显加剧,缺陷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脱硫废水排入渣系统的水量基本符合脱硫系统废水排放设计要求,如果脱硫废水排放量降低,会进一步加剧浆液中氯离子的富集;但脱硫废水排放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渣系统设备腐蚀磨损的进一步加剧。因此确保脱硫废水排放量符合设计标准,是平衡脱硫系统及渣系统安全运行的首要因素。
6.2对吸收塔浆液进行清液置换
对吸收塔浆液控制指标进行调整,将浆液中氯根控制指标由13 g/L调整至17g/L。在浆液中氯根含量达到17g/L时,采取使用水库水进行工艺水补水,辅助进行吸收塔浆液清液置换手段进行浆液氯根的调控。
6.3燃煤转运设备的改善措施
为降低燃煤防冻剂对电厂内燃煤转运设备的腐蚀,应合理调整燃煤转运设备的抑尘系统及冲洗水的投运频次,减少中间转运环节进入燃煤中的水分。对接卸煤设备、输送机破碎设备的金属部件腐蚀磨损情况进行跟踪记录,调整设备维护策略,避免失修问题发生。
6.4建议优选燃煤防冻剂,降低氯化物的含量
发电公司作为电煤的终端用户,只能被动的承受燃煤添加防冻剂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煤炭洗选及运输单位对燃煤防冻剂进行优选,选取使用氯盐含量低的防冻剂,实现燃煤运输及终端用户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守信等,电站锅炉受热面高温氯腐蚀的机理探讨,锅炉制造,一九九九年十一月
[2]天津国华盘山电厂2X5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国华荏原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五年十二月
[3]铁路煤炭运输防冻作业技术条件,铁运函(2009)818号,二零零九年十日二十四日
作者简介:
中兴通讯结合30多年的电信行业经验,阐述了对于运营商ICT融合的深刻理解,认为在云网融合时代,VDC将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转型的必然选择,是未来网络架构的核心,是ICT业务的核心载体与容器。
展示三大场景
针对电信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机遇,中兴通讯展示了VDC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三个典型应用场景。
第一个场景展示了NFV云解决方案,云计算、大数据、SDN/NFV推动全球运营商开始新一轮的网络架构重构。
中兴通讯VDC解决方案助力运营商以数据中心为核心,构建边际NFV云、区域NFV云以及中心NFV云三级化架构,业务及功能实现云化并集中部署至不同层面的数据中心。
通过中兴通讯VDC NFV云,运营商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快部署速度,大幅缩短新业务的上线周期,更好地提升用户满意度;另一方面,VDC NFV云可实现分层的设施管理和网络维护,进行动态的资源调度和设备节能,大幅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
中兴通讯NFV云解决方案具有高性能、电信级可靠性、按需部署和易管理等优势,目前在全球市场已广泛应用。
第二个场景展示了中兴通讯VDC助力运营商构建IT云解决方案,重构运营商网络架构。
IT云带动运营商内部体制和运营模式的变革,支撑自身业务的云化,提升运营商云服务能力,全网资源实现池化、弹性。VDC IT云解决方案提供统一门户,统一管理,各级数据中心部署一套完整的资源池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级数据中心的计算、网络、存储、安全等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提供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备份服务、容灾服务、云监控等服务,服务生命周期统一建模、部署、监控、回收。
VDC IT云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构建多活数据中心,各级数据中心高效资源协同、规避能力不平衡的问题,并保障数据中心发生灾难时,自动切换到其他数据中心,保障业务高可用性。中兴通讯VDC 云平台不仅提供了IAAS能力,还具有自动部署、负载均衡、弹性伸缩、主备双机、业务自愈、业务监控等PAAS功能,帮助运营商实现类似互联网灰度等创新的模式和架构,进行业务快速创新试点。
第三个场景展示了运营商在能力开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VDC成为运营商拓展政企转售市场的核心载体和容器。
运营商具有丰富的网络能力、业务能力、云资源,但缺乏将能力整合并下沉到企业的平台载体。而同时政企客户则应用庞杂,IT资产建设成本高,运维成本高,安全风险高,难以获取到运营商能力的支撑。中兴通讯VDC结合uSmartPOD构建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正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桥梁。
运营商通过VDC云平台抽象出能力集,网络切片化、能力开放切片化、应用APP化,并利用模板快速构建云服务,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桌面、云会议、企业协同办公、大数据等应用。
uSmartPOD是软硬件一体的智能化云平台,加电即用,一键部署,并提供强大的功能组件和丰富的业务种类,帮助政企客户快速构建私有云,解决有线、无线网络接入,VoIP、网络接入安全等难题,并与运营商VDC资源池无缝融合,构建混合云架构,实现数据私有化,软件、硬件、数据剥离,企业资源控制自主化,企业轻资产运作。
VDC和uSmartPOD通过丰富的应用,帮助运营商积极拓展政企市场,助力运营商网络深入企业内部,控制网络入口,通过建设混合云将ICT能力延伸到企业内部,实现能力、应用、数据在公有云、私有云之间的合理部署,通过资源共享、合作创新、产业联盟等多种形式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环境。
支撑ICT融合
中兴通讯VDC解决方案基于OpenStack开放架构,在业务高可用性、高性能、高弹性、资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企业级优化,支持简单易用的业务定义模板,可以提供业务模板发放,并可以在多个数据中心中快速自动部署,实现业务快速上线。
VDC解决方案支持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提供一致性体验,支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环境,支持异构虚拟化环境,大幅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动态调度、自动伸缩、按需分配实现业务高弹性,VDC解决方案为运营商提供集中的、弹性伸缩的、高可靠性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服务,并通过自动实施DRS策略,自动替换失效的实例,实现业务自愈,助力运营商实现自动化运维,自动优化系统架构。
但现在,这样的企业有望摆脱这种困境,无需再使用这种落后的传统ERP系统。
企业可以与惠普、SAP合作,共同实施新一代ERP解决方案。这种灵活的ERP解决方案由HP BladeSystem、基于英特尔安腾处理器的Integrity刀片服务器和SAP ERP 6.0构成,具备内建的控制功能和集成的基础设施管理功能,能够针对具体问题提供明确的建议,帮助企业简化运营,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惠普和SAP ERP解决方案可以打破企业内外的沟通障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企业的业务规划,加强订单管理能力等,从而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加强系统灵活性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是64位HP Integrity刀片服务器。它采用一体化HP BladeSystem机箱,可通过基于SOA的环境提高效率和可扩展性。借助创新的适应性基础设施,企业可以打破技术和地理方面的障碍,连接更多流程。强大、标准的HP Integrity刀片服务器和HP BladeSystem基础设施可以实现快速的解决方案部署,缩短实施周期。这对企业成功实施并应用ERP解决方案至关重要。SAP ERP 6.0可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信息和功能,帮助他们根据情况制定明智的决策,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将用户直接连接到各业务流程。借助SAP ERP,企业还可以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
灵活应变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对其预算和项目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其业务解决方案具备出色的灵活性,以应对各种变化。具备强大的灵活性是HP Integrity刀片服务器和SAP ERP的与众不同之处。例如,借助HP Virtual Connect模块,企业可以在不影响局域网(LAN)或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情况下,随时添加或拆卸服务器和存储刀片。SAP ERP的设计旨在实现可扩展性及与第三方应用的集成,因此它可以轻松融入当前的环境中。
HP Insight Control提供了连续的系统监控和告警功能,以及基于策略的自动化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突变事件,快速实现故障恢复。此外,SAP ERP的拥有成本极具可预测性,可让企业提前进行准确预算,消除附加成本,从而加强对系统的控制。
为了确保投资得到良好保护,每个解决方案组件都支持8插槽的HP BladeSystem c3000机箱和16插槽的c7000机箱,因此企业的系统可以随时进行扩展。此外,借助惠普企业虚拟阵列(EVA)虚拟架构,企业可以轻松地进行系统配置、供应和扩展。该系统集HP Integrity刀片服务器和SAP ERP的优势于一体,可帮助企业摆脱止步不前的困境,确保长期的业务发展。
增添价值
关键词:商业模式;规模化;定制化;价值创造
一般认为,按价值创造方式的不同,可将企业的商业架构分为两类:一是数量运作结构,即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二是复杂系统构架,即定制化商业运营模式。两类不同的商业运营模式的运作原理、适用范围和价值创造方式均存在本质区别。但两者随着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或新产品的产生、发展与成熟也会出现周期替发展。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利于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决策。
一、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
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专门用于批量市场的标准化产品和事务。尽管它也有许多企业客户,但是其根源是面向众多消费者的业务,这类企业包括像国外的宝洁、耐克和索尼,国内的像海尔、TCL和美的。这类企业的运行的经济公式是,卖家致力于获取数以万计到数以百万计的顾客群,每个顾客每年交易次数高达数十次,而每次交易的价格平均为几美元不等。在此模式中,1000万顾客每月花费大约100美元,才能创造10亿美元的收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公式,其基础是系统化交易,不同于复杂系统商务中基于培养关系的交易。
在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中,单个顾客并不是系统中的稀缺资源,因此他们并不是这一模式关注的焦点。相反,稀缺的元素是一种能够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差异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方式。这使得规模运营商家以订单生成能力为中心经营其业务,其运行原理如下:
技术。在规模化商业运营模式中,作为个体的客户并不是稀缺元素,因此也就不是竞争的焦点。相反,企业是以自己拥有的,能够形成大规模差异化的技术或独特能力为出发点。
产品。目标是研发出一套差异化的商品,能够以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因此,核心技术具有两面性,既能使麦当劳的食品供应单,耐克的跑鞋系列,以及联邦快递的服 务项目得以产生,同时又对它们加以限制。
共享基础设施。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数量运营模式中的制造、物流和客户服务共享同一个基础设施。比如虽然宝洁公司拥有多个品牌系列的产品,但是它都并没有为每个品牌新建各自的供应链。
分销渠道。该模式的规模以及产品的价位都要求有一条高流量、低接触(low-touch)的分销渠道。沃尔玛不是让热心的“公关经理”去拜访顾客,而是通过超市货架向顾客们展示实物商品。实际上,与其说渠道是在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不如说是在促使消费者主动购买这些商品。
品牌广告。消费者是被品牌和广告吸引到商品面前的。两个术语在以上的图表中是分开的,这表明品牌可以离开广告独立运营,反之亦然,但当二者联合起来时力量会更强大。
客户。对于数量运营型企业来说,必须有1000万客户每年消费100美元,才能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因此,毫不奇怪,焦点要放在与客户接触上。但这并不是说要去培育关系,而是如何把交易系统化。
二、定制化商业运营模式
复杂系统架构的专长是以咨询服务为主,处理复杂问题,并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它强调了以大型公共或私有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企业经营方式。这类企业包括,国外的像IBM、思科和世界银行,国内的像华为、武汉长江动力(以生产电站设备为主)和武船重工(以生产桥梁钢结构为主)。在复杂系统模型中,其运行的经济公式是卖家致力于将其顾客群从数十名增长至数百,甚至是数以千计,而每年每位顾客的交易数量都寥寥无几(实际上可能几年都没有一次交易),但是其平均价格却维持在上万或上百万美元的水平。在这一模式中,1000名顾客每年支付100万美元就可产生10亿美元的收益。这一类型的企业运作原理如下:
目标客户。整个复杂系统模型是围绕目标客户进行组织的。因为它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一个数额相对较小的客户群,而这一客户群做出相对大数额的采购承诺,因此符合这一要求的顾客是这一系统中最为稀缺的资源,而在与卖家谈判的过程中他们一般拥有较大的主动权。
解决方案的销售团队。博得这些数量稀少而具有高价值的客户的欢心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为此,企业投资建立的是一个解决方案的销售团队,以了解具体每位客户的问题,并建立基于信任的长期关系。
咨询和整合服务。解决方案的销售团队由一组提供咨询和整合服务的人员来支持。这一部分专业人员对于企业的能力及其如何应用于某客户的特定需求具有更深厚、更专业的知识。
解决方案架构。对于某个特定客户而言,企业专门为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该客户的最佳方案,是对客户问题的综合和全面响应。就像一座摩天大楼的建筑蓝图一样,解决方案架构详细标明了需要用到哪些元素,以及它们如何结合为一个整体。
组成元素。在更为模块化的层面上,解决方案的组成元素就是指企业出售的东西。举例来说,SAP公司会为使用它的部分而不是全部软件模块和咨询资源为客户建立解决方案。此外,如果解决方案中需要的某元素SAP本身并不拥有,那么客户就会期望SAP在解决方案设计中将把第三方厂商提供的元素包括进来。
技术架构。技术架构提供一个共同平台,使各种元素可以相互协作,虽然它不为客户所见,但是对于企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却至关重要。在技术解决方案中,它们是厂商为确保兼容性而采用的标准协议和标准接口。但技术架构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概念,比如在咨询公司中,一种通用方法也许会构成一个基础平台,允许不同的专家随时参与到一个项目中去,并建设性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合平台。对于客户而言,解决方案并不存在于真空中。它来自客户业务运营的其他部分,并对其产生影响。即供应商必须提供接口,但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缓冲区,以阻止那些活动介入解决方案并导致方案进行妥协性的改动。
原有系统。每项解决方案都代替了一种原来的做事方式,但它们常常必须同原有的系统合作,这些旧的系统和流程虽然对于新方案来说不是最理想的,但它还不是过于冗赘,并不值得花费成本对其进行更换。确保这些旧的系统――无论是数据系统还是其他类型的系统――随时可以进行维护而且不被侵入,这些都是复杂系统型企业的份内工作。
三、两类不同商业运营模式的价值创造方式比较
两类商业架构在价值创造的7个层面上都截然不同,如图1所示。两者在功能实现方式上的差别如表1所示。
总之,在复杂系统模式中,定性的市场研究阶段识别了那些只能通过集成架构满足的需求,这一集成架构的资源配置原则是保证稀缺要素的供给,采用调适性方法进行构建,通过协调配合的价值链进行营销,进行高接触度说服式销售,并借助开放式咨询进行服务。这是复杂系统的经营方式。
规模运营模式与前者截然相反。在这里,定量的市场研究分析得到了可凭借模块化架构满足的需求,其资源配置原则是面向最常见的要素,通过确定性流程进行制造,通过品牌推广与促销活动来进行营销,通过低接触度的分销渠道进行销售,并通过封闭式事务模式提供服务。
四、两类不同商业运营模式间的演替与互动
复杂系统模型的发展,是对向新市场引入新商品品类这一挑战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一件完整商品的许多部件要么难以获取,要么排列不当。因此,主要卖家必须承担协调安排的责任,这也是复杂系统组织结构设计的目的所在。首先它必须遴选客户;其次它必须表明具有说服力的购买理由;再次它必须构想并设计出能够满足这些购买理由的复杂系统,接着还必须征募完成这一系统所需的伙伴和战略联盟;最后作为主要的开发承包商,它还必须真正地将整套解决方案和服务销售出去。这一过程十分艰难,其所需基础设施的很大一部分,都必须在组织内提前进行构建。因此,交易的价格和毛利都必须足够高,以抵消所需资本和所承担的风险。
与此相反,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商业方面的很多约束都跟着放松了。在已确立的品类中,有利可图的前景已经存在,而购买动机也已经建立起来。此外,基本的解决方案架构也得到进化,并在市场上许多产品中得到了体现。因此,此时已经不再需要合作伙伴和集成辅助。反过来,这又减少了对分销渠道的压力,并使得主要卖家无需再大量投资支持性基础设施了。以上各方面带来的最终影响是不再需要高毛利,因而价格可以显著地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复杂系统商业模式逐渐变得缺乏竞争,而市场转向了低成本、简单配置关系的规模运营模式。这样一来,市场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顾客不得不被分入有着普适解决方案的细分市场,而他们预期这些解决方案会逐渐标准化,不过他们仍然更中意那些能够满足他们偏好的大规模定制化商品。因此,随着一代又一代新技术或新品类的产生、发展与成熟,两类商业架构之间会出现周期替发展的循环模式,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摩尔.战略和你的“优势手”[J].商业评论,2005(12).
2、原磊.商业模式体系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3、邹胸怀.从价值链到价值群:企业战略创新[J].事业财会,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