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21年交通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校园师生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交通事故处理指挥小组的主要职责:
1.发生交通事故时,负责应急救援指令,向“120急救中心”报告;
2.控制事态发展,做好各方面稳定工作;
3.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工作;
4.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5.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事故状况;
6.组织人员进行现场保护和进行事故善后处理。
三、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一)为了有序地开展施救工作,分组如下:
1.综合协调联系组:由xx主要任务是传达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状况,协调开展救援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通讯畅通。
2.专业抢救组:由xx负责,主要任务是组织本校教职工对受伤学生进行救护,如遇学生乘车出现车祸,应立急赶到现场,开展救护工作。
3.医疗救护组:由xx和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负责,主要任务是与医院联系,开设现场救护所,负责受伤人员的医治工作。
4.警戒维护组:由xx负责,主要任务是设置警界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人员撤离,劝说围观者离开现场。
5.后勤保障组:由xx负责,主要任务是迅速调集车辆运送伤员及救急物品。
6.善后处理组:由xx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负责,主要任务是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并做好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事情,消除各种不安定因素。
(二)出现轻微交通事故后,校园校长及全体班子成员,应组织校园教职工按照上述成立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开展有序的施救工作。
(三)出现一般及以上程度事故后,校园校长及全体领导应在当地党政主要领导和交警的指挥下,组织全体教职工按照上述成立的工作小组分工负责开展有序的施救工作。
四、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和上报工作
轻微事故和一般事故的调查处理,在交通部门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开展调查,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重特大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应在县领导的统一指挥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无论出现什么性质的交通事故,校园都务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2021年交通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预防和减少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精神,结合校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交通事故应急处理
1.发现人报警并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或视情拨打120)。
2.迅速通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
3.校园迅速报告教体局。
4.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5.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6.用心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对广大师生交通法规、安全行车的教育。
2.加强对乘车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个性要教育学生不要把头、手伸出车窗外。
3.要求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不骑撒把车、不并行、不抢道、不赛车、不带人或货物。
4.要求师生行路要做到礼让三先。
2021年交通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与措施
为了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处理好公司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死亡3人以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的规定,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
车辆交通事故以车祸最为常见,如行人、自行车被机动车撞伤,汽车翻车伤及车内人员受伤等。严重的车祸可导致人员作伤亡,伤情以颅脑外伤、脊椎骨折、胸部损伤为主,多发骨折,同时伴有烧伤等复合伤。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头部损伤,严重的复合伤和碾压伤。
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险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
三、应急组织体系
本项目的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项目部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一级反应组织机构,工程施工队设置应急预案实施的二级反应组织机构。项目部一级反应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人员及联系方式见附件。
四、组织机构图
公司车辆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办公室设在安质部,并安排有关人员24小时值班。
项目部设置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明确人员组成及职责。
五、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级反应组织机构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的法规、法令、决议,制定本项目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防范制度,负责车辆交通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制定预防事故发生措施和救援方案,检查应急准备和各项决策落实状况;
(3)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机构进行联络;
(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现场的应急反应组织;
项目部的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制订和组织实施对重大隐患整治计划,组织制订安全生产的规划,认真检查督促落实状况;全面了解事故综合状况;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综合状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及通信联络工作。
(2)事故调度处置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护及现场保护工作;负责维护现场的交通秩序;调查事故原因,报有关上级部门。
(3)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4)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5)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工作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6)与保险部门一齐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六、危险源分析与监控:
发生车辆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驾驶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危险地段行车(陡坡地段、急转弯地段)、无证驾驶等。
对引起车辆交通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大检查,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
七、预防措施
车辆交通安全防范制度
⑴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开工前,编制车辆交通事故预案,并严格执行编、审、批手续程序;务必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的应急预案务必有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⑵安全岗位职责制: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对车辆管理工作应负的职责,建立严密的保证体系,做到定岗、定位、定责。
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所有职工都要在工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每个人员掌握车辆运输及车辆事故抢险的相关知识。
⑷建立生活、施工用车审批制度:生活车辆出车前务必履行审批制度,未经办公室批准,严禁任何人私自驾车外出;施工车辆出车务必经施工队长批准。八八、劳动安全保护制度
⑴根据作业的特点,给现场工人配备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水鞋、雨衣、手套、安全带等。
⑵为每个抢险的职工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
⑶项目部设立救援组,出现紧急状况,做好现场救护。
九、透过复杂地段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透过危险陡坡时,应先换入低速档,持续足够的动力。
⑵透过依山傍水地段时,应选取道路中间或靠山的一侧谨慎行车;转弯时应随时提防对方来车和注意路旁状况,遇有来车,选取安全地带会车。
⑶驶近弯道时务必做到“减速、鸣喇叭、靠右行”,要注意路边是否坚实可靠。
⑷山地驾驶注意持续车距,下坡与前车距离不少于75米,上坡不少于50米。若遇陡坡,应在前车透过后,再行爬坡。
十、炎热条件下行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⑴行驶中随时注意水温,不要使水温超过95℃。
⑵冷却水沸腾时,不要立刻熄火和急于加添冷水。
⑶热车开启散热器盖时,须用手套或手巾裹手,同时脸部避开加水口上方,慢慢旋转散热器盖。
⑷经常注意轮胎气压,如发现气压过高,应停车休息,待正常后再行车。
⑸在高温下不可频繁使用制动,以免造成制动失灵。
十一、雨雾天行驶安全注意事项:
⑴透过引起打滑地段时,务必严格控制车速,不要急转方向,避免使用脚刹,防止车辆侧滑。
⑵选取安全路面行驶,会车时应注意,防止路肩坍塌造成翻车事故。
⑶遇到浓雾天气,应等到大雾散去后再行行驶。
十二、夜间驾驶安全注意事项:
⑴会车时要注意预选平坦、安全的交会地点。
⑵车辆出现故障时,停车灯不亮时,应用手电筒或简便用具显示停车位置,避免其他车辆观察不清发生意外。
⑶禁止疲劳驾驶。
十三、其它安全措施:
⑴车辆下坡时,禁止空挡溜车。
⑵施工现场内行车限速5公里。
⑶禁止无证驾驶,禁止超载
十四、预警行动
现场安全员、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车辆交通事故隐患地段及时发出危险警示信息,加强道路安全宣传教育。并及时安排人员对车辆交通事故隐患地段进行综合治理,消除车辆交通安全隐患。要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机制,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
十五、信息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车辆交通事故,现场人员应及时报现场负责人、安全长、安全员、项目负责人及车辆事故应急办公室,现场负责人接警后立即组织开展救援工作。根据现场车辆事故态势决定是否寻求外部支援,如果需要及时拨打110、120、122请求支援,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统一协调和指挥专项整治工作,局及时成立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翟文华局长担任,副局长王志锋、谷世英、史世刚任副组长,各站室负责人为组员,设立了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督导检查和协调工作。为了使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局制定了《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做到时间有安排,整治有步骤,措施有落实,整改有反馈。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思想意识
为了提高交通系统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防止产生麻痹松懈思想,今年我局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分析安全形势,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有关规定,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及各类事故典型案例。 月份,我局还参加了“全国交通安全生产月”活动,活动中我局对前来咨询的人员就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了详细的讲解,分发了安全宣传材料。结合“春运”、“五一”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我局在运管所、客运站等显要位置设立安全教育宣传栏,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交通安全生产知识,做到交通安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全社会“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创造了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
三、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为了确保“春节”、“五一”节日的运输安全,我局及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能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节日期间,安排人员加强24小时全天值班,维持交通秩序,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四、突出重点,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局党委召开会议,明确各站室职责分工。对新录用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组织考核,合格上岗。对油房、锅炉房、沥青库、油石拌合场、配电室等危险作业区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醒目警示牌,专人管理,杜绝违反操作规程和违章作业。在交通运输方面,对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非法改装、无证驾驶、技术等级不合格的车辆坚决不予参加营运,严查了驾驶员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和违规驾驶,加强了客运站乘车检查,严防“三品”进站上车,严禁超员车出站。运管站进一步加强了我县客、货运输生产安全管理,为每辆车辆填制了安全生产检查督办卡,对不符合规定的车辆进行取缔,同时坚决打击取缔“黑客运”,确保了乘客出行安全。
五、年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责任制,加强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为贯彻全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座谈会精神,建立健全本市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13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52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调查工作方案》,经市应急委主要领导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区县应急委、各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相关部门要逐级传达,认真贯彻落实,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并按时上报预案编制情况。同时,依据本工作方案,结合属地、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各区县应急委要在今年8月份第一次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开展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工作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属地内生产经营单位在年底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一、强化应急管理职能
按照立足现实、细化职责、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逐步建立起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行业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及时调整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区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办理和组织协调。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努力完善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一是理顺内部应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系统自身优势,做好各类应急保障预案衔接、应急装备和应急人员调度,有效处置交通运输突发事件。二是健全外部应急联动机制,建立与公安、气象等部门重大信息通报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反应迅速、联合处置,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隐患排查。一是结合各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汛期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共检查各类运输企业600余次,排查车辆1200辆次,从业人员500名左右,排查出问题隐患200项左右,其中:下发整改通知书141份,整改落实172项,限期整改43项,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联系公安交警部门通过专项整治,全年实现无重大事故,事故起数与亡人数同比下降,全区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三)着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监管能力。加强与市交通运输局、公安等部门的联动,有效打击出租车违规经营行为,及时控制的发生。建立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受理机制,24小时值班,对投诉的问题及时调查取证给予回复。截至目前,受理12328平台反馈投诉63起,已全部处理回复;办理情况全部满意。同时,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畅通沟通交流渠道,密切与各运输公司、驾驶员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动态,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了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四)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和完善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使用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交通运输应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了交运输应急管理人员科学决策水平和应急处置对能力,增强
应急队伍的综合素质。认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配齐配强应急设备,在演练中提高应急水平和处置能力。
(五)严格落实应急管理安全责任。主要领导对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亲自抓,深入一线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培训、演练,提高应急管理意识。组织督促危化品运输企业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应急基础管理
加强交通系统危险源排查统计工作,完善隐患排查、整改、反馈的制度,建立危险源、危险区域突发事件风险数据库;建立完善了交通应急救援队伍,公路管理中心做好应急物资的充分准备,并健全队伍、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基础数据库。
四、强化应急值守
根据应急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在岗值班应急值守制度,做到应急值班常态化,在发生突发事故和重大险情时科学应对、快速高效处置。
五、存在的问题及2021年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辖区新宇客运集团(市政府指定监管企业),子公司遍布整个市各个县区,鞭长莫及无法监管。
(二)2020年工作打算
1、提高认识,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管。履行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做好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
2、建立机制,明确应急管理的工作责任。建立和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3、重视预防,提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全力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做到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安全 管理 技术 预防事故
一、从系统安全角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各种土建工程和车辆等各种机电设备系统,集车、机、工、电、检、运、营等多学科、多专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从系统安全工程的角度出发,轨道交通安全工作应当贯穿于从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等整个过程中。而这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便是运行和管理工作。造成事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土建工程和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达不到要求,信号设备的年久失修或交通设备的维护不善,这些原因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我们统称为物的因素。相较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操作失误往往对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的作用,应加强管理措施。
由事故连锁理论可以看出,人类的遗传和周围生活的环境可能会导致人的缺点的形成,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管理的松散或者其本身的性格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管理者责任心不强,这样他们对于设备的检修及维护措施就不到位。设备就会出现安全隐患,长此以往,必会引发事故。如果他们的业务能力不够突出,对于设备的操作不够熟练或者不按照操作规程办事,就将导致事故的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组事件便是一起特别重大的轨道交通事故,事故的原因正是管理松懈,设备有缺陷。由此可见,只有前面的“骨牌”不倒下,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必须加强管理和技术措施,营造出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环境。
二、从管理角度预防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我国目前的安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全国系统性的轨道交通运营规范,并且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而且项目开工前,没有经过统筹的安排与设计,导致施工混乱无序、盲目赶工期和运营难度加大,这样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后,各地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各运营单位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企业领导和员工的收入直接与安全生产指标挂钩,真正把安全生产管理纳入法制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范畴之内。
(二)解决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来统筹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管理,规范其建设和运行。进一步完善其运营安全管理法制建设,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的层次。完善安全评价也是当务之急,通过安全评价查找分析和预测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措施,指导危险源控制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三、从技术角度预防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大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往往是因为设备自身的缺陷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技术的角度来改善轨道交通设备,提高其可靠性,让其能够更合理及安全的运行。目前我国已建成和准备实施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有:大运量地铁、中运量轻轨、跨座式单轨、城际快速铁路、磁悬浮、直线电机系统,由此可见,新的安全技术的研发势在必行。
(一)完善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机制。“预防为主”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首要原则。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防范应急处置机制,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难的关键。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才能将突发事件的原生灾难和次生灾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构建更高效的线网智能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大,环境复杂,仅依靠人力很难对各种突况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反应。通过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视频画面进行高速检测和分析,从而完成人流量统计、拥挤检测、人脸识别等功能,可大大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所以智能化技术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防范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传统的方式已无法满足安全防范应用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只有将各种安全防范数据通过网络汇聚、处理和传输,才能够深度挖掘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
(三)建立一体化的应急联动体系。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远远高于其他交通方式,但是其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任何一条线路、一个车站发生紧急状态危及安全的突发事件(包括行车设备设置故障、火灾.危险品化学品事故、列车追尾、碰撞甚至颠覆事故,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人为制造的恐怖袭击或爆炸事件,等等),都将直接影响正常乘客运输服务和乘客出行计划,甚至直接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或城市民生,其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即使是遇到一些非敌对性质事件,也极有可能因乘客恐慌造成相互踩踏等次生灾难。因此,建立智能化的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及乘客紧急疏导指引系统、广播视频信息系统和救援联动系统,引导乘客有序疏散,预防因恐慌造成更大的农生灾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联动系统,实现城市一体化应急联动功能,及时为乘客提供安全救援和帮助,进一步降低或消除紧急状态对城市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