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第1篇

一、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基本情况

绥化市所辖3市6县1区共10个基层种子行政管理机构,所有种子管理机构都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没有参公管理单位。全市人员编制为229人,总从业人数207人,其中编制内实际从业191人,编制外人员16个;学历结构情况: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51人,大专学历135人,中专以下学历21人;年龄结构情况:55岁以上10人,50-55岁49人,45-50岁58人,45岁以下90人。

二、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农民科学选购种子。在品种未审先推、套牌侵权问题突出的区域,加大品种清理整顿力度,同时,在购种季节加强宣传引导,主要通过领导电视讲话、专家讲座、电视台制作宣传片、滚动字幕、打公告、走村进屯入户发放《致农民一封信》、印发《种子安全常识宣传单》、在种子市场醒目位置悬挂过街宣传横幅等方式,结合当地种植实际情况制定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区域布局规划,引导农民科学选种,理性购种。

(二)严格种子市场监管。一是市场检查中我们根据审定品种目录,对所有种子市场和门店以及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品种进行清查,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为重点检查对象,并对其涉及品种进行立案调查并严肃处理。二是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及时发现邻省越区销售及外购劣质种子等违法案件;三是重点检查企业和门店的经营资质、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标签、经营档案、销售凭证、进货凭证、相关合同或委托书等,对种子直销入户比例较高的地区,我们组织进村入户倒查,寻找问题种子线索,查清种子来源,对来源不清品种要抽样检测品种真实性;四是进村入屯调查无证经营行为和农户购种渠道。同时对农户指导宣传如何正确选购种子;五是健全种子监管长效机制。采取多部门、全方位联动手段,把打假与维权、督办与问责相结合,大力查处影响恶劣的重点案件并公开曝光,从而有效地震慑违法行为,由市政府牵头,农业局、公安、工商、质监、种子管理站、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行动,对农资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将联合执法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使之形成种子及农资市场检查的一种常态,从而达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最终达到健全和完善种子监管长效机制的目的。

(三)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确保种子质量安全。

我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应组织执法人员和种子质量检验人员,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经营的所有品种的种子进行扦样,加强种子质量监管,杜绝假劣种子下地。对省外非正常渠道流入的种子,加大了监管力度并依法进行抽样、封样、鉴定。

(四)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在良种的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先区域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以区域试验、展示观摩、示范引导的严格流程推广优良新品种。能够让群众在众多审定品种中选择最适合的品种,能够让种子管理部门发挥技术指导职能,推进种子管理部门看禾推介品种、农民看禾选用品种、种子企业看禾营销品种的重要工作。逐步建立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让农民通过观摩去选择种子,种植放心的优良品种,降低种植风险系数,提高良种覆盖率,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三、县级种子管理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职能方面:由于上下种子管理职能不一致,给种整个行业管理带来很多弊端,由于种子管理站缺少了约束种子经营企业和业户的权力,使得种子管理站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举步维艰。

(二)人员方面: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还很缺乏,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受指数的限制得不到聘任。

(三)经费方面:受地方财政财力不足限制,种子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种子办案、种子检验经费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种子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执法方面:执法力量弱(由于执法单位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执法独立性、法力辐射范围等方面所决定),法律效率不强,没有独立的强制手段,对种子企业、经营业户的规范、管理、监管只能达到乡镇级水平,对经营活动频繁的村、屯就显得鞭长莫及,致使村、屯农资产品经营混乱,种子事件发生频繁。这种现象应在执法力度,法律效力,执法体系建设和法律受权强制手段上加以解决。

四、几点建议

(一)基层种业执法机构权责不清,需要明确种子管理机构在执法中的职责地位。建议国家给予种子管理机构授权执法。以便更好的发挥种子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的职能。在即将开展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职能定位国家授权执法,负责种子市场管理,打击无证经营和假劣种子,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等。建议上级主管理部门在种子管理机构参公管理中以文件形式下发统一口径。

(二)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源头、打假冒,重视种子生产基地的规范建议。恳请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行为上要注重源头治理,对种子生产环节要严格清理整顿,对私繁乱制、抢购套购行为要严厉打击,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2、抓企业、打套牌,重视种子侵权行为的规范建议。恳请国家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有独立品种权企业的品种在销售之前进行认真核查其真实性,属套牌行为的要坚决给予严厉处罚,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利益,也是规范市场品种的根本环节。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财务管理;创新

Post crisis era the petroleum business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Wei Jie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to increase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cerns, financial capital operation risk manag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of the petroleum business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problem.

Key words: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financial management;and innovation

一、后危机背景下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

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于全球的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国内持续走高的CPI物价水平和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都对作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特别是其资金利用情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挑战,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并且其对于石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系数也在不断增长。

后危机时代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环境和新的财务管理挑战客观上要求石油企业在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和创新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和思考:从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方向的角度进行总体思考和战略统筹,增强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防范等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强财务管理及运行中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增强对石油企业财务运行的内部监督控制力度。

二、目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伴随着石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环境的变化,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活动也逐步得到了其经营管理层的普遍认识和认可,主要表现在其财务管理认识、理念和技术手段等发生了重大改变,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主要业务业绩指标的提升、经济效益的好转以及整个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攀升,显著地弥补和改善了宏观经济态势对于石油企业的不良影响和预期水平。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归纳总结起来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由于缺乏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方向和规划的充分关注和思考,使得财务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其实施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和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由于缺少战略的确认也使得其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外部阻力。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得不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的确认势必会增加其执行过程中的难度和阻力,实践表明这也是阻止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第二,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资本运作风险的来源、作用机制及其防范措施的了解,使得在动荡的金融市场中石油企业资本运作的风险和损失不断增大和攀高,而相关机制迟迟没有得到建立和健全。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动荡局面给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特别是资本运作带来了诸多隐患和潜在威胁,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企业缺乏对于石油资本市场运行机制的深刻了解和解读。

第三,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由于缺乏对于内部控制体系在财务管理及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使得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及其作用职能的发挥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同时也使得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相应风险识别和机会发现的作用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目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中内部控制体系的诸多环节和关键领域还处于初步阶段,然而在后危机时代的众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就显得相对脆弱和抗风险能力不足。

三、后危机时代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后危机时代背景特征及其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意义作用和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参考相关财务体系建设理论和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借鉴国外同行业的先进做法,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其加强和改善的方法和建议。

第一,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应该从企业自身长期发展战略方向和规划的角度来做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的战略统筹和全局部署工作,增强其对于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战略支撑和支持能力。后危机时代财务管理体系及其创新对于石油企业的作用意义客观上要求要从自身发展战略的方向规划上进行全局和战略性思考,从而确保其获得稳定持续的资金资源投入和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支持力度。

第二,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应该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风险特别是资本运作风险的识别防范及其相应机制的建立,这就必须加强对现行资本市场运作特点和规律的了解。石油企业根据其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其对于资本的大量需求要求其拓展融资渠道,借助多层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并进行相关领域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工作,这个过程中要根据资本效率最大化原则进行操作。

第三,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中应该根据后危机时代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要求加强和提高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增强其对于财务管理的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和事后测评的能力。内部控制体系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贡献率主要体现在其对于运行状态的检测和预警作用,这在后危机时代市场波动幅度及其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扩大化的情况下表现的尤其重要。

四、总结

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的特征及其对于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及其创新的作用意义和要求,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的建议和对策,即从石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的角度和层次去认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中资本运作风险识别和防范机制,同时加强其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增强对于财务管理过程的监督控制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沫言. 浅谈石油企业财会管理工作的改革方向[J]. 金融经济, 2010, (10)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第3篇

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优化的过程中要从投资目标和指标优化的基本思路出发,确保各项管理符合投资目标的基本要求,实现对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全方位控制和优化,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公路投资建设管理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从资金筹集的基本模式出发,确保公路建设投资投放与调配管理工作符合规划和监督的要求,实现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全方位控制和管理,为公路建设目标实现创造良好的管理体系,从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风险等管理指标体系建设入手,全面提升公路综合管理效益,为公路的综合管理改革创造良好的平台。公路投资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从资金投资规划的长期模式出发,建立适合公路投资管理整体架构,实现对公路建设的全面优化,提高公路的整体调配水平。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突出资金融通,提高投资资金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规划建设研究

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要确保各项指标能够有序推进,提高公路建设投资规范化水平,为公路投资管理体系优化创造良好的平台。为公路建设和公路投资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实现长期目标,必须要从投资效益出发,对投资管理的各项目模式进行系统性分析,实现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全方位控制和管理,提高公路投资创新管理水平。公路投资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从项目可行性角度出发,对各种投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防范。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要从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出发,确保经济效益能够在公路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公路投资项目资金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从融资环境建设出发,确保各项投资改革能够符合根本性融资管理模式的要求,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管理效益,为公路建设和公路整体投资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投资风险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融资的基本思路出发,对各项融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融资管理效益。通过公路投资管理机制建设,可以完善公路投资项目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对各项投资进行质量论证,实现对公路投资决策的全方位控制,为公路整体投资优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公路投资管理体系指标建设

公路投资管理体系指标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交通量预测管理的基本指标出发,确保公路投资的过程中能够符合交通量的基本要求,对交通量的预测值进行整体方案管理,提高公路投资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公路投资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控制管理平台。交通量预测的过程中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出发,公路投资管理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交通量的保守值和乐观值出发,针对不同的运输方式采取不同的交通投资管理策略,为交通运输科学化投资创造良好的指标控制平台。公路投资体系指标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方案的优选,最终能够选择最合适的投资建设规模,提高公路运输的整体投资控制管理水平,为公路综合投资管理创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指标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投资建设管理方案符合投资综合模式的要求,实现对公路建设管理的总体部署。公路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收费指标建设出发,对公路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合理的预判,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的整体效益,为公路投资创造良好的管理平台。公路建设投资指标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选择适时的投资时机,确保投资符合整体公路建设的要求,让投资更加有价值和效益,为公路投资整体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须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提高公路投资的管理水平,为公路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对交通运输投资指标体系建设的整体出发,在选择投资方案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投资思路,为整个投资创新机制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公路建设投资管理必须要从公路养护、建设、收费等方面出发,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的整体水平。

四、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风险指标建设

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从风险指标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出发,对公路投资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风险有效防范的架构,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效益,为公路建设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公路建设投资风险管理要从建设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建设成本要进行系统性分析,确保建设投资符合风险控制管理的基本思路要求。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项目综合管理和交通量风险控制的基本模式出发,确保交通量风险控制能够符合交通运输管理的基本规律要求。公路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从客观因素出发,确保交通量估计能够符合经济增长的要求,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的质量。通过对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模式出发,通过管理指标体系建设,提高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基本水平。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要从公路质量建设的基本思路出发,确保公路投资质量体系建设能够符合效益管理的要求,通过公路投资建设的货币风险分析,提高公路投资的综合管理水平,为公路投资创造良好的风险控制平台,为公路风险优化创造良好的管理思路。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从工期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各种成本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和管理,为公路建设投资的整体水平提升创造良好的投资管理环境。公路建设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从贷后管理的基本思路出发,通过建立正常的双联机制,提高公路投资管理的效益。公路投资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从主动沟通的角度出发,对各种项目投资的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按照风险评估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质量。公路建设投资管理体系优化的过程中要从不同的投资参数出发,对各项投资指标进行优化控制和管理,提高公路投资的整体水平,为公路投资各项风险的防范和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公路投资管理要从风险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基本模式出发,确保各项风险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提高公路建设与投资的整体质量。公路投资建设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效益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出发,确保各项投资估算风险能够出现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实现对公路建设与投资的全方位控制管理,实现对公路建设的机制建设,实现对公路投资的优化创新管理,为公路建设和投资模式优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总结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体系 档案资源 事业单位 安全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38-01

引言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一、事业单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1、地域化原则

每个地区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地的地域特色,这些地域特色以各不相同或者相同、相近的方式融入到社会群体工作、生活等活动的多个方面,成为了推动区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用区域特色来建设事业单位档案资源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收集事业单位档案时要对该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行充分考虑,将那些能够反映本地区特色的档案资源收集进馆。受历史问题影响,很多档案馆都没有丰富的馆藏文化方面的档案,所以档案馆在收集反映本地区特色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档案资源时,还要收集有关文化方面档案资源。档案馆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表现形式、生存环境等方面的文书档案、音像档案收集进馆,并为其建立起档案数据库。【1】

(2)档案资源整理必须要突出地域特色,并按照最能反映区域历史真实的肌理整理卷宗和编辑展示。事业单位档案资源体系的构建要从源头开始抓,不仅要重视起档案收集工作,还要注意在整理的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从而使档案的归集形式能更加符合历史,也更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此外,从原则上来说,档案馆可以在保持过去文本档案卷宗不动的情况下,将馆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建立成专题数据库,达到丰富馆藏利用路径,发展服务科学的目的,这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也有重要意义。

2、多元化原则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多元化原则主要包括档案资源内容的多元化和档案资源收集手段的多元化。

(1)档案资源内容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各级档案馆接收的主要是现有机关和撤销机关档案,由此出现了各级档案馆馆藏资源内容单一的问题,所以为了给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打好基础,就要先解决好档案资源多元化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实现:一是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改变过去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做法,扩大档案的接收范围;二是不断丰富接收档案的种类,从多个角度去收集各种档案资源,不仅局限于文书档案,还可以延伸到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从而促使档案资源的准确度得以提升。【2】

(2)档案资源收集手段多元化。事业单位档案资源收集作为整个档案工作开展的一个重点,其收集工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档案资源的建设水平。所以,就要运用多元化手段去收集档案。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定期举办展览等档案利用活动,以该类活动作为契机,加强收集档案资源;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前介入到重大活动的筹办举办、重要事件的处置,通过相关档案资源的收集,构建出专题数据库,这也是丰富档案资源的一个有效方法。

3、规范化原则

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根据新的政策精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健全的规范、制度、标准,提高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1)健全归档规范。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认真调研当前不适合档案事业发展的条款,完善归档范围、健全归档制度。

(2)健全流程规范。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良性发展,只有将档案资源体系各部分、各环节的建设流程都纳入规范化管理,才能使整个体系能按照预定的设计轨道发展。【3】

二、拓展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1、增加档案利用设施,对信息查阅平台进行不断完善

为了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应该积极的改造查阅环境,可以为档案馆多添置计算机、打印机、视频监控等查阅利用设备,从而为档案查阅提供便利条件,人们也能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

2、健全资料检索体系,完善档案利用制度

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要健全资料检索体系,完善档案电子目录,及时更新档案目录数据库。此外,还要完善档案工作人员职责、工作流程、查档须知及现行文件查阅利用办法等,在网上公示出查阅利用指南和查阅须知等。

3、规范档案服务窗口,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能突出为民服务主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档案馆还应该设立档案保管利用室,并由专人查档。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检索体系,熟悉馆藏内容,了解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使服务的针对性得以提高。

三、提升档案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安全是档案部门的第一要务,同时也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所以,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就要先加强档案人的安全思想建设,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并且执行安全法规。

1、建设安全的档案室

应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具体要求,建设起能满足未来几十年查阅需要的高标准档案室及确保档案安全的档案库房。

2、完善安全设施建设?

在档案室内应该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配备灭火器材等。而对于那些温湿度不利于档案安全的档案室,则有必要安装温湿度调控设施,对特殊载体档案,如电子档案、音像档案等就要安装特殊的温湿度调控和防磁等设施。总之,所有涉及档案原件的场所,都有必须安装监控设施。【4】

3、管理好电子文件,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

统一技术应用标准,明确归档范围,保证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内容真实、有效。电子文件的档案室,要安装经过检测的档案信息系统,以确保电子信息在传输、存贮中的安全。用来扫描、复印、存贮、缩微档案的设备必须经过安全检测才可使用,以免档案信息被窃取。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不仅记录着每位员工的成长、也见证了整个单位的发展。虽然当前来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是只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就可以将这些问题解决。为此,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档案管理体系建设,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优化事业单位档案室的建立,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促进档案管理效率以及效果的顺利实现。

五、参考文献

【1】李东《“三个体系”建设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4年02期。

【2】杨波《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天地》2013年10期。

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管理框架;组织机制;规范化机制;运作机制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53-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76

1 概述

为有效贯彻国资委“管理提升”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在2013年的工作会议上,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列为2013~2015年工作重点,并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同年,广东电网公司在深化创先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了2013~2015年全面风险管理总体创先关键举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已经成为了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在供电企业中仍然缺乏成熟有效的建设方案。针对目前的情况,江门局认真学习《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南方电网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研究与探索了江门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案。江门局通过建立风险数据库、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和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等措施,建立起一套运转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获取了丰富的风险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2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现状诊断

随着创先工作的有序开展,江门供电局在安全生产风险、财务与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洁风险四个领域开展了专项风险管理工作,但是对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2.1 风险体系覆盖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江门局虽然在安全生产风险、财务与经营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洁风险四个领域开展了专项风险管理工作,但并未建立覆盖全部领域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如战略、市场和公共关系等方面的风险仍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

2.2 专业风险管理的协调性有待加强

目前,江门局安全、财务与经营、法律、廉洁四个领域已经开展专项风险管理工作,但是各领域之间的管理工作尚未有效的统筹协调。专项风险管理工作由各专业部门牵头开展,各专业领域之间交叉和重合的风险管控工作尚未得到有效统筹。随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战略风险、市场风险、公共关系风险也纳入风险管理的范围,自此风险管控涉及专业面更广泛,如果各领域之间缺乏系统运作和协调性,这七大类风险管控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无法全面管控。

2.3 风险数据库的实用性有待提升

各专业领域的风险数据库只是对风险信息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具有大而全的特征,不适用于日常工作。目前各专业领域都识别出大量的风险点信息,但是对于一些真正影响企业决策、安全生产、经营策略的重大风险,没能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导致风险数据库只是风险点的累加而实用性不强。

2.4 风险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有待加强

风险文化和风险意识的建设水平不高。目前,江门局风险管理文化氛围亟需提升,部分人员对风险管理不够积极主动,对于风险的危害性、易发性不够重视。各领域风险文化建设举措执行力不强,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此外,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也有待加强。

3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针对现状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江门局以公司战略为导向,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按照“统筹规划、探索创新,专业归口、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规范运作”的原则,参照公司一体化管理的规范要求,坚持“整体部署、分专业分步实施、逐层推进、持续改进”的思路,建立了一套既符合一般风险管理要求,又符合电网行业特征,既符合国资委风险管理要求,又具有南网特色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

3.1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管理组织机制、风险管理规范化机制、风险管理运作机制、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文化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3.1.1 风险管理组织机制。指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主体以及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公司风险管理组织应包括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办公室、风险管理专业小组、审计部、下属分子公司等各主要参与主体。

3.1.2 风险管理规范化机制。指运用一体化工作方法,对风险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结构化设计后形成的规范化管理机制。该机制包含了风险管理工作的业务分类、流程设计、管控策略、统一规范策略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3.1.3 风险管理运作机制。指各级单位在组织职责要求和规范化要求的指引下,于业务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并产生成果的过程。风险管理运作机制要求公司各级单位在清晰的职责划分和协同下,在业务管理PDCA循环中,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督等工作,并形成风险库、风险评估结果、风险应对方案、监督评价结论等成果。

3.1.4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指公司用于支持风险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公司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与业务应用系统结合,具备风险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传递、报告等功能,支持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监督等风险管理流程。

3.1.5 风险管理文化。指公司各级员工对待风险的价值观、理念、态度和行为方式。公司风险管理文化应承接公司整体文化体系,覆盖上下各级员工,将风险管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3.2 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制

江门局按照风险管理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设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组织支持。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包括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风险管理归口部门、业务部门和监督部门。

3.2.1 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局领导担任主任,成员由部门主任及县(区)分子公司主要负责人组成。各县(区)分子公司需按照市局要求成立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1)统筹领导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2)审批风险管理方面制度和流程;(3)审批并签发风险环境分析报告、风险管理工作年度计划、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监督报告;(4)审批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5)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推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6)审批、决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其他重要事项。

3.2.2 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挂靠在企业管理部,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由企管部负责人担任。各县(区)分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或综合部,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主任由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职责:(1)组织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工作;(2)组织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制定、完善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3)组织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开展风险环境分析、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计划、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4)组织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制定跨领域重大风险应对策略及方案;(5)指导、监督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开展风险管理工作;(6)组织开展风险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3.2.3 风险管理归口部门。按照“专业归口”管理原则,市局风险管理由七个风险管理归口部门负责,各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分工详见表2,县(区)分子公司风险管理归口部门详见表3。

主要职责:(1)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落实专业领域风险管理工作;(2)指导、组织业务部门进行风险环境分析;(3)负责专业领域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和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评价工作;(4)组织制定专业领域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5)指导、组织业务部门进行风险自我控制,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6)负责开展专业领域风险评价工作,撰写专业领域风险管理报告。

3.2.4 业务部门。业务部门在风险管理归口部门的指导下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业务部门应指派一名风险管理联络员作为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在业务部门的联络窗口。主要职责:(1)配合风险管理归口部门制定风险管理工作计划;(2)落实风险自我控制,执行风险环境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活动;(3)配合制定重大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方案;(4)配合开展风险管理评价工作,配合编写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3.2.5 监督部门。监察审计部作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部门,主要职责:(1)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制定风险监督相关制度;(2)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监督方案,并组织实施;(3)按照风险管理委员会统一部署,对业务部门风险管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4)根据监督情况,编写风险管理监督报告。

3.3 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化机制

为规范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江门局制定了各类工作指引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价标准。

3.3.1 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为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防范和控制能力,江门局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相关规定,按照网省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部署,结合风险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遵守以下原则:(1)全面控制原则。将风险管理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实现全员参与、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监控;(2)突出重点原则。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指重大风险发生后的事实)和重要流程的管理为重点,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3)有效落地原则。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力求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嵌入日常业务流程及管理规范,确保实效落地;(4)成本效益原则。风险管理工作开展与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应兼顾成本与效益,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3.3.2 制定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指引。编制《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指引》《绩效考核工作指引》《基于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表梳理工作指引》《基于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修编工作指引》《全面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机制工作指引》。各项工作指引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地提供指导和规范。

3.3.3 制定管理体系评价标准。江门局按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求,运用风险管理评价理论、成熟度理论,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价标准。

江门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价标准包括四个维度:风险管理基础、风险管理过程、风险事件管理、审核与改进。风险管理基础是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在具备风险管理基础后,企业按照风险管理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当风险事件发生时,应该启动风险事件管理,最后定期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审核和改进。

3.4 全面风险管理运作机制

3.4.1 梳理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梳理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是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与运行提供制度化、流程化的保障,确保其有效运行并受控。

风险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1)应详细收集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及其重要业务流程,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并填写各领域的风险识别表;(2)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结合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风险管控措施;(4)对风险事件的结果保持跟进监督,并做出客观评价,为后续的风险预警工作提供支持。

3.4.2 构建规范化的风险分类体系。在风险分类上,江门局根据历年风险情况,按照七个重点领域,建立了一套规范的风险分类体系。

3.4.3 完善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企业识别各业务领域的风险点、评估风险点的等级、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等。江门局针对地市层级、县区层级和供电所层级分别制定了满足各层级需求的数据库。

3.5 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省公司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安排,江门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信息中心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3.6 全面风险管理文化

为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的提升,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供支持,江门局从表7所示的四个层面开展了风险管理文化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