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品牌创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湛江是以海滨风光为主的观光旅游城市,寸金广场、海滨公园、湿地公园、特呈岛、东海岛、硇洲岛等因为有自己的特色,吸引着很多游客。但全国有很多海滨城市,外省的游客问及湛江海滨的特色时,我们真的无言以对。如果在这个旅游品牌中融入文化内涵,从而和其他旅游品牌区分开来,湛江的优势就会一目了然。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多旅游城市相继出现了更好的景观项目,湛江旅游品牌的优势慢慢消失,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对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2.旅游品牌的信息化管理滞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信息化是各行各业的趋势,旅游行业也不例外。虽说湛江是旅游城市,但它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滞后,如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网站,很多旅游胜地信息不完善或没有及时更新,游客无法查到新的旅游项目,或者没有办法了解到该景点的新动向和新的价格项目;网站的旅游电子商务做得远远不够,与游客之间的交互相对不足。
二、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构建要素
旅游文化产业建设不是简单的旅游项目建设,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1.品牌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湛江有不少旅游资源,观海长廊、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玛珥湖等知名景点一直吸引着很多游客,另外新农村模式的马六良村创建了发展循环经济等新建项目,正在丰富湛江的旅游资源。
2.旅游服务旅游消费是体验消费,旅游产品的特色、导游讲解的好坏、酒店客房餐饮服务的水平等将直接影响到游客的体验和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导游队伍建设,旅行社、酒店的信誉建设有利于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延长品牌的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湛江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对策
通过对湛江市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旅游品牌建设体系构建要素的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品牌构建对策:
1.加快环境建设,完善服务体系旅游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注重相关要素的完善,包括城市环境、城市交通、游客投诉、应急救援、旅游标志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2.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湛江应该对现有的旅游品进行升级并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如,观海长廊旅游产品建设可利用海滨开展更多的活动,即游泳、帆船、滑板、冲浪比赛等;寸金公园旅游产品建设可以挖掘抗法斗争的英雄人物故事等;挖掘乡镇民俗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并组织游客参与,经常性地举办主题性的摄影展和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并组织粤剧、雷歌等兴趣活动小组,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并得以继承和创新。
3.注重旅游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注重对“滨海休闲旅游城市”品牌的宣传,把“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价值观融入湛江人的内心深处,旅游企业可通过企业网站与在线旅游商合作,或者通过博客、BBS等方式进行旅游产品的营销。
4.加大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及监管旅游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旅游服务,因此要加强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工商、旅游、卫生等部门应联合对旅游市场进行严格监督,优化旅游市场经营环境。
关键词: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塑造。
青海河湟地区县域旅游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6 年这一地区的循化县被评为县域旅游百强县,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和推广的力度和宽度不够以及品牌定位不准确等原因使这一地区很多的旅游品牌不为人知。因此,从循化县存在的问题来看,青海河湟地区的县域旅游必须要充分挖掘这一地区县域旅游资源的潜力,通过旅游品牌的塑造或重塑,推动当地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一、县域旅游与县域旅游品牌。
县域旅游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由各种旅游相关元素组成的区域旅游,即区域旅游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种层次分级形式,具有地域范围较小的特点。
品牌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从一般意义来说,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是设计,或者是他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他们的相互组合,是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的统一体,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能够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整体形象,大大增加客源,有力地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力。
县域旅游品牌是在县一级地域行政级别的旅游资源基础上,能够展现本地旅游整体形象进而促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向往,并能体现出当地独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体,是县域旅游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核心。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现状。
(一)循化县域旅游资源。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的黄河上游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8.4 度,有“青海小江南”之称。其境内有被誉为“青藏高原西双版纳”的孟达自然保护区;黄河峡谷丹霞风貌为主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和以黄河漂流为主的旅游景点。
人文旅游资源。循化县有以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大师故居,文都寺、旦麻古塔,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等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宗教景观和独特的撒拉族民俗风情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目前循化县域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一是循化县域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近年来,在青海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下,循化县通过举办撒拉族文化旅游节、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等各种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展示循化县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撒拉人家、孟达天池等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前来进行假日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多,循化县旅游收入也相应增加(表1)。二是循化县域旅游资源不断开发。近年来,循化县的撒拉人家、孟达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被评为4A 级景区,2010 年循化县荣获“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成为循化县旅游的亮点;十世班禅故居、文都寺等资源也在进一步的规划和开发中。三是循化县域旅游行业管理不断规范。近几年,循化县把旅游市场管理和整顿作为改善旅游环境的一项突出工作来抓,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重点加强对旅游市场、景区景点环境秩序、安全执法和旅游饭店、旅行社服务质量的行业管理,初步营造了健康、有序、规范的旅游秩序。
表1 循化县近年来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情况。
三、循化县域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开发粗放。
1.循化县文物资源丰富,但规模景区有限。
循化县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 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 处,文物遍及整个循化县境内。但文物旅游景区规模小,且分布比较分散,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
循化县自然景观多样,但开发档次较低。
作为循化县旅游业龙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景区的开发仍较粗放,景区的自然景观成因及生物树种等深度内涵尚未深入挖掘,知识性、趣味性不够,使景区吸引力减弱,五山池、清水湾等自然景观未得到开发利用。
循化县民族历史文化及宗教文化深厚,但是挖掘整理开发不够。
由于受资金、经营理念、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循化县诸如独一无二的撒拉族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及藏族宗教文化等都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除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景点自身几乎没有能力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创新和活力。
总之,循化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长期以来,旅游产品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主吸引物,旅游各要素配置不合理,旅游与文化结合度差,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
(二)品牌营销意识薄弱。
首先,循化县虽然提出了树立高原生态旅游品牌、民族品牌、黄河品牌等口号,但是未真正树立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观念,在宣传推广上没有把旅游业当作产业来进行培育,而是停留在旅游产品的推销观念阶段;其次,和经济发达县市相比较,循化县旅游宣传经费不足,致使宣传的目标群体只能以省内周边县市为主,客源也是以周边县市的短途游客为主,过夜游客比例很低,游客对当地旅游经济的拉动存在局限性,影响当地旅游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三)旅游品牌缺乏运作。
循化县旅游资源难以整合。撒拉人家、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两大主要景区联动性不强,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未形成整体。虽然循化县在2010 年被授予“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的称号,但“撒拉族绿色家园”的旅游形象至今未得到真正推广。循化县旅游客源市场比较单一,集中在西宁和周边州市及海东地区本身,对省内其他州市和邻近省区的吸引力较弱,较远省份的游客更少;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开拓尚处于起步阶段,海外游客人数十分有限,因此很难掌握游客对于旅游品牌的期望。当地群众对于旅游品牌认识模糊,难以形成人人塑造循化县旅游形象的局面。
四、循化县旅游品牌塑造的优势条件。
循化县旅游品牌的重塑拥有诸如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后发优势等许多的优势条件。
(一)生态优势。
循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黄河流经90 多公里,县域面积2100km2,草场面积213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5%,海拔在1760 米到4635 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 米,年均气温10.0 摄氏度,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拥有一流的生态、空气和水质,积聚了旅游、林产、水力能源、特色农业等资源。水力资源蕴藏量达300 万千瓦时;盛产冬果梨、杏、葡萄、苹果、枣、核桃及线辣椒、花椒等水果和农作物。
(二)人文优势。
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一个撒拉族自治县,县内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丰厚。有神奇瑰丽的佛教、伊斯兰教圣地,有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喜饶嘉措大师和已故十世班禅大师 的故居,有独特迥异的民族风情和干鲜果、调料、香料和中藏药材等。
(三)后发优势。
循化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或只是初步开发,因此极具潜力;循化县交通便捷,距省会西宁140km,境内涉及平大公路、清孟公路、循同公路、贵循公路等四条干线公路,为循化县旅游发展提供了便捷通道。
五、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关键因素和措施。
(一)旅游产品建设。
旅游产品是创建县域旅游品牌的基本依据。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在某种意义上,旅游品牌就是当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提供给旅游者的特色旅游产品的组合,品牌的一半是文化,文化支撑着旅游品牌的丰富内涵,是旅游品牌的价值基础。循化县有与其他地方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地方文化,这就为创建旅游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础。在具体的旅游品牌开发和重塑过程中,循化县要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及现代农业文化等资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把文化特色融入到旅游品牌的价值构成中,突显地方的文化特色,从而增加旅游品牌的地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含量,提高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个性,增强旅游品牌的吸引力。因此,首先要进行市场需求调查,挖掘、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循化县地处黄河谷地的优越性生态环境、撒拉族民族文化、藏族民族文化与特色,通过增加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品建设的过程中,注意统筹规划,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游客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旅游是关联度很强的产业,旅行社业、酒店业、餐饮业、交通业、娱乐业等都与旅游息息相关,因此,创建旅游企业的品牌,对于提升县域旅游地形象、促进县域旅游品牌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化县旅游企业应该增强品牌意识,明确旅游品牌发展的思路,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态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开发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优质旅游产品,并不断地对旅游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1山东省旅游品牌建设现状
对山东省旅游的形象定位曾先后出现过“一山一水一圣人”和“走近孔子,青岛”,这些定位大都是对“物”的定位,还没有深入到旅游文化的深层次中,缺乏文化内涵和深度。在高度概括山东文化的基础上,山东省旅游局凝练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作为山东省旅游业的全新品牌在国内外推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紧紧把握了山东人的特质和山东旅游资源的优势特征,具有极强的市场号召力、影响力、感染力、穿透力。
2“好客山东”旅游品牌构建要素
2.1基本价值贡献要素
2.1.1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现代旅游的基础,是吸引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充分条件。具备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基本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就是旅游地最具特色或优势的旅游吸引物,这也是山东省旅游品牌区别于其他省域旅游品牌的最大卖点。
2.1.2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服务或服务与实物的组合。对于山东省来讲,应以“好客山东”为主题,围绕“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主线,整合形成一批具有山东特色,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兼具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功能的旅游产品品牌。
2.1.3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在旅游者和旅游吸引物之间是一种中介和纽带,其主要任务是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山东省应继续实施“三个一批”工程,通过引进外面的一批、扶持行业内的一批、引导其他产业转过来一批等方式,积极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
2.1.4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为旅游者顺利进行旅游活动提供物质保证。在“好客山东”品牌建设中,各相关行业应提高所有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物质和精神要求。
2.1.5旅游服务人员。良好的旅游服务有利于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距离,增强旅游地的亲和力,加深旅游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应出台《“好客山东”服务标准》,使之成为全省服务行业员工的行为操守,人人代表“好客山东”,处处体现“好客山东”,积极打造“细微服务”品牌,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夯实基础。
2.2辅助价值贡献要素
2.2.1旅游地政府。旅游地政府作为国家在某一地域设立的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能运用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对旅游地旅游经济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引导、调控、监督。山东省政府和各级地市政府应在“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来推进旅游地品牌的构建。
2.2.2生态环境。旅游作为人类的一种跨区域系统的空间位移活动,总是离不开生态系统。旅游者的任何旅游活动都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山东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以提供给旅游者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
2.2.3旅游地居民。旅游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旅游者来到旅游地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和当地居民进行交往。现代旅游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为了让好客的山东更好客,省内居民应树立“好客”意识,做到热情、好客、温良、彬彬有礼,树立旅游地良好的人文形象。
2.2.4相关法律和政策。在旅游活动中,旅游组织机构、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其他如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行业间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山东省应围绕“好客山东”品牌建设,修订、完善和制定旅游行业地方标准,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3“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体系构建
“好客山东”作为区域旅游品牌,在“好客山东”品牌整体统领下,可以延伸为旅游城市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产品品牌等子品牌,形成以整体品牌形象为核心,多层次品牌为支撑的旅游品牌体系,提升山东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3.1 旅游城市品牌
山东省内的17个地市应根据区域特色,形成自己的城市品牌,如济南的“泉水之都”、烟台的“山海仙境、葡萄酒城”、潍坊的“国际风筝都”、曲阜的“东方圣城”、聊城的“江北水城”等。在地级城市品牌统领下,各县、市、区可进一步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形成亮丽的城市名片,如庆云的“吉祥庆云”、乐陵的“乐在乐陵”等县级城市品牌。
3.2旅游企业品牌
指行、游、住、食、购、娱为主题的六要素企业品牌以及在旅游行业内部形成的以“细微服务”为代表的服务品牌。按照品牌化、实业化的路子,在省内积极发展“鲁菜馆”、“山东客栈”等品牌连锁企业,积极打造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品、旅游娱乐等知名企业品牌,使之成为“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
3.3 旅游产品品牌
在“好客山东”统领下,着力打造“山水圣人”、“黄金海岸”、“逍遥游”三大骨干旅游线路,积极发展温泉旅游、湿地旅游、高尔夫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品牌,同时,依托“孔子国际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大型节庆活动,积极打造山东的节庆文化品牌。
4“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营销传播
4.1 利用好客文化进行特色营销
将“好客文化”营销理念深入贯彻到“好客山东”旅游品牌营销中,坚持以人为本,用真诚豪爽的“好客精神”全力开拓市场,用诚实善良的“好客之道”真情培育市场。
4.2 统筹协调开展合力营销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参与、上下联动”的原则,创新宣传促销机制,政府与企业相结合,形象宣传与产品营销相结合,采取联合推介、捆绑营销等形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展省、市、企业联合促销,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
4.3 综合各种手段整合营销
综合运用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户外等媒体手段,配合以公关活动、人员推广、行业促销等手段,积极传播“好客山东”旅游品牌,让游客认知“好客山东”旅游产品,吸引目标游客加入到山东的旅游消费行动中来。
5“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的管理
5.1 品牌绩效评估
旅游品牌传播的绩效包括品牌知晓、品牌态度、品牌接受、品牌偏好、品牌购买、重复购买、品牌满意、品牌忠诚八个指标。通过调查对这八个指标进行量化和分析。“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传播的绩效可以由品牌传播者或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5.2 品牌渠道管理
在营销渠道中充分体现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各层面严格按照品牌整体形象的要求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出现,在整体品牌形象下进行各自的渠道拓展工作,避免旅游目的地内的城市、景区各自为战。
5.3 品牌危机管理
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业。应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危机预防管理系统,建立保障旅游发展中的公共安全系统。危机发生时,及时组织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5.4 品牌价值提升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经118度24分-119度48分和北纬34度-35度07分之间,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淮阴市沐阳县毗邻;南与淮阴市涟水、盐城市响水两县相连,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土地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795.4平方公里。
连云港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是中国水晶之都和中国十大安静城市、49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风景名胜众多,历史文化浓厚。目前,全市有各类旅游景区20个、景点200多处,4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区,1个国家AA级旅游区和3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具有“海、古、神、幽、奇、泉”六大特色。
连云港以其悠久的地方文化和多彩的自然风光,为连云港旅游业依托资源优势,创建旅游品牌提供了优越的前提条件。目前,连云港旅游业的旅游品牌,主要是旅游资源品牌为主。
连云港旅游资源品牌:
1.山岳旅游资源及其品牌:花果山风景区、孔望山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高公岛风景游览区。其中花果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5.3米。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名闻海内外。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令游客赞叹不已,是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2.海滨旅游资源及其品牌:连云港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连岛,古称鹰游山,是江苏省最大的海岛,与连云港港隔海相望,以其独特的气候特征,濒临海州湾渔场的优质基岩海岸,形成了连岛植物种类繁多、海产品丰富、海蚀地质独特的资源优势,使其成为集山、海、林、石、滩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海滨旅游度假地。已成为全省乃至周边地区有一定影响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
3.考古旅游资源及其品牌:古朐山风景区,据考古学研究结果证实,远在1万年以前,古朐山即现在的锦屏山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1959年和1978年在锦屏山南麓二涧和东海县山左口乡大贤庄,均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锦屏山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有19处,二涧遗址为中国原始农业最早开发区之一。
4.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品牌:将军崖岩画、孔望山摩崖造像、桃源仙境、龙潭瀑布,1979年发现的长20米、宽10米的“将军崖岩画”,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书”。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孔望山摩崖造像”是我国最早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的佛教造像早100-200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5.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品牌:抗日山烈士陵园占地360多亩,总共分八个坡段,363级台阶,墓区内有752座烈士墓,安葬着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每年清明节期间,苏北、鲁南等地数十万群众前来陵园,瞻仰先烈,凭吊忠魂。抗日山烈士陵园不仅是革命传统的教育基地,而且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胜地。
6.宗教旅游资源及其品牌:云台山海宁禅寺,海宁禅寺地处花果山南麓,上接玉女绝顶,下临九龙幽涧,古树森环,白云缭绕,向称云台仙境。它发迹于唐,复修于宋,重建于明,规制恢宏,金碧夺目,远迩具昭,号称淮海第一丛林,四时香火虔趋不绝。清康熙三十一年,皇帝御笔书赐“遥镇洪流”匾额,恩荣显赫,天下莫尚。期间,古刹屡遭轰炸焚烧,几成瓦砾。海宁禅寺僧人与当地民众自发武装起来,奋起抗击日寇暴行。为纪念死难的爱国僧侣,九十年代在寺西修建了一座义僧亭,今以重建。千年古刹面貌焕然一新,胜概胜于前,香火日盛,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佛教和旅游胜地。
7.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品牌:苏马湾生态园、谢湖村珍果生产基地、朝阳太白涧环保生态园旅游,其中苏马湾生态园,苏马湾的得名于明末将军苏子恒牧马鹰游山的美丽传说这里山林茂密幽深,环抱玲珑金滩,入林寻幽,林翳天日,溪响淙淙,鸟鸣啾啾;入宿木屋,夜闻风涛澎湃,晓望海上日出,给您远避喧嚣,恍隔世外的真切感受。
二、连云港旅游品牌的特点
近几年来,连云港旅游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旅游综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旅游产出水平明显提高,旅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坚持大旅游战略,搞好特色旅游。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本着增强影响、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四区、二山、一水”(连岛、高公岛、海州弯、温泉、花果山、孑L望山、渔湾)的开发。花果山景区突出《西游记》特色,围绕“花、果、猴、石、洞”做文章。连岛、海州湾等海滨旅游景区,以“海”为主题,围绕观海、游海、探海、尝海,增加项目,完善设施。
从1997年开始,每年都举办连云港之夏、花果山登山节。两大节庆活动一届比一届规模大、效果好、延续时间长、带动作用强。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二)坚持科学定位,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全市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市领导带队赴目标市场进行宣传促销,参加各类旅游交易会。举办旅游新闻会和旅游展示活动,加强与客源城市的交流和合作,先后打出了“游大海、尝海鲜、登花果山”、“到孙悟空老家连云港看大海”等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利用客源城市的新闻媒体,加强电视广告宣传,形成良好的宣传效应。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宣传促销投入。
(三)坚持调整结构,不断扩大旅游业规模。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结构,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鼓励部门、企业和个体兴办旅行社,全市国内旅行社由1998年的3家增加到目前的42家。大力开发旅游商品,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水晶、海产品为龙头的旅游商品系列。东海水晶现已形成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水晶念品、工艺品,年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多层次建设旅游饭店,既能满足旅客的需求,又能增加就业和收入。
三、连云港旅游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连云港旅游业的品牌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转(一)打造出的部分旅游品牌基础不牢固
目前,连云港所拥有的只是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打造出的部分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尚未形成对旅游者持久吸引的旅游名牌。
(二)品牌意识还较淡薄,对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大多旅游产品都是从促销的层面认识“信息传播”和进行“形象打造”的,很少真正从“品牌经营”的高度认识品牌的战略意义。
(三)部分地区品牌定位不准确,品牌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形象。
(四)部分地区只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忽略了旅游品牌的打造与宣传。
(五)忽视“品牌管理”。品牌管理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目标是形成“品牌资产”。只有能够形成资产的品牌,才能够具备价值,而品牌形成资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具备长期使用、运作的可能性。因此,要建立旅游品牌,就必须研究、了解旅游品牌,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旅游品牌管理方法。
连云港旅游业的发展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深入寻求旅游名牌的发展之路,主要对策有:
(一)强化品牌意识,准确进行品牌定位
1.应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从价值、文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品牌趋向发展。
2.依据本地已开发和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品牌定位,寻求同类产品的差异化特征,树立自己的品牌个性,增强吸引力。
(二)保护品牌,实现品牌忠诚,提升品牌价值
1.为了防止侵权事件的发生,应对品牌进行专利权注册。
2.积极主动的向全社会大力宣传自己的旅游品牌,扩大影响力,提高旅游者对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创建旅游品牌,必须考虑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旅游地的发育阶段,旅游产品是在旅游需求的拉动下,最早从景区景点资源的开发上进行的,这时的旅游产品处在发育期;其次,在旅游地的成长阶段,旅游地从景区景点的开发进入配套设施开发(食宿性、娱乐性、购物性、参与性等项目的增加),这时的旅游产品属于成长期;最后,旅游地进入成熟阶段,旅游地从旅游设施开发建设转入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和旅游经济体系的提升,这时的旅游产品属于成熟期。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建设、品牌经营管理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工作,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科学地进行品牌的规划与管理。
(四)全方位进行品牌创新
1.随着国际国内旅游需求的逐渐成熟,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的逐渐形成,应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挖掘自身资源的优势,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设计具备比较优势、自身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在体现特色中应进一步实现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完美组合。
2.旅游品牌的创新,应在立足本地旅游资源和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策划,体现出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旅游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以及从事旅游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形成“旅游资源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线路品牌+旅游饭店品牌+旅游服务品牌”的一个多层次、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品牌群。
(五)实施旅游名牌战略
旅游名牌是旅游品牌的延伸,比一般的旅游品牌更有价值,更有知名度、感召力和持久性。因此,连云港旅游业已打造出的旅游品牌要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就必须以旅游名牌为导向,实现旅游品牌到旅游名牌的升华。
参考文献:
[1]P·R·史密斯.市场营销传播方法与技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迭里尔·特拉维斯.情感品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晓钟.品牌经营之道[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王书卿.国际名牌策划与实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5]朱鸿.名牌战略策划[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
[6]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O04.
[7]杨铭铎,等.对旅游业品牌经营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2
[关键词] 重庆市 旅游品牌 创新设计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已成必然趋势。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重庆旅游必须以品牌化发展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提升旅游地整体形象。
一、重庆市旅游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1.旅游资源分布较散,缺乏系统整合
重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目前,全市拥有景点1300多处,已开发300余处。重庆旅游资源分布较散,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景区点很少;且多数景区点各自为政,条块分割,没有形成有机协调的合力。目前重庆旅游品牌主要是以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城都市三大产品来塑造和体现。三者还没有真正整合成精品名牌,更未形成品牌系列。
2.旅游产品品牌形象不稳固,开发层次较低
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陪都”、“反法西斯抗战中心”的城市形象在现代旅游市场已显陈旧、模糊,而真正稳固的重庆旅游产品品牌形象尚未建立。据调查,来重庆的观光旅游者仍占80%,旅游产品中大部分都属于观光层次,体验参与类较少;从建设角度看,有资源分布散,单位体量小,条块分割等问题;旅游路线及项目的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遍地开花、粗放利用、特征不明。
3.缺乏行之有效的品牌运营,协同性差
重庆市旅游区和旅游企业在品牌营销中仍然靠推介会、降价、广告等手段。价格战使许多旅行社成为微利行业。在品牌推介中,各旅游饭店、旅行社处于各自为政、分散决策阶段,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重视,各阶层、行业共同参与的整体协同意识,故不能“串珠成链”,整体旅游品牌缺失。
二、重庆旅游品牌形象创新设计
1.主题品牌设计
设计主题品牌必须对地域绝对优势资源充分认识把握。通过对市内外旅游资源的纵横对比看,重庆的绝对优势在于: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峡谷风光;以宗教文化为基调的大足石刻;以“上帝折鞭处”闻名的钓鱼城;雄伟大气的山城都市风光。故重庆旅游品牌应在这几大旅游产品基础上塑以“高峡平湖、石刻艺术、都市重庆”为主题品牌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
2.旅游地品牌设计
(1)品牌名称设计。品牌名称对提升品牌知名度作用巨大。它必须简洁且高度概括产品特征。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等。市政府推出的“人人重庆”若作为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其不能反映重庆的旅游特色。今后可围绕三峡推出“壮阔大三峡,魅力新重庆”之旅的品牌;大足石刻可以推广“重庆大足,石刻之乡”的品牌名称。
(2)品牌标志设计。作为重庆城市形象标志的“人人重庆”图案以“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展现了重庆“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传达了重庆人“广”、“大”的开放胸怀。标志语可以设计为“高峡平湖,神女无恙”、“火辣新重庆――激情之都”、“上朝四川峨嵋,下拜大足宝顶”的标志语。
(3)品牌商标化。为无形资产的旅游品牌,其无形性极易重复、模仿,必须对旅游品牌进行商标注册。重庆市万州青龙瀑布被他人盗注等类似事件表明许多旅游地和企业都缺乏旅游品牌保护意识。各旅游地、企业及其旅游产品应尽快进行商标设计注册,以加强其品牌的保护。江津米花糖、合川桃片、西兰卡普等诸多特产及民族工艺品都应及早申请原产地保护。
三、 品牌构建策略与途径
1.品牌营销,区域联合
开发地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竞争的根本性战略。重庆旅游应成立“旅游联盟”,统一价格、宣传、调度,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行政区界限,根据优势互补,窜点成线原则,与相邻省区开展合作。设计经典游线以整合分散的旅游资源。继续整合营销“中国巴楚-三峡文化旅游线”,以区域合作力量做大做强旅游品牌。
2.政府主导的品牌传播创新
政府既是城市品牌促销的组织者,也是促销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结合重庆市实际,首先应树立“人人形象”思想,让所有人明确重庆人应树立何种形象,以增强市民的认同、参与感,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其次,重视媒介宣传。可加强各产品品牌宣传力度,以长江三峡为核心,构建品牌系统。最后,要以全国性旅游节事活动来达到轰动传播效应,运用眼球经济原理带动旅游品牌传播,如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等都可成为旅游宣传的极好载体。
3.避免品牌培育中的“公共牧地悲剧”
旅游城市品牌具有消费上的共享性,各旅游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愿在公共品牌上投入,必然形成“搭便车”,“公共牧地悲剧”在所难免,最终以“荒芜”告终。重庆市政府应对公共品牌培育保持一定控制,凭借法律和各种制度,在保护品牌收益者正当权益的同时,督促其履行应尽责任义务,采取激励手段刺激企业自愿加大整体促销投入,共同维护城市品牌。
4.旅游品牌延伸、扩张与更新
旅游品牌延伸是区域旅游做大做强的根本。首先是产品延伸,例如长江三峡游可在观光游基础上向休闲度假旅游延伸。旅游饭店、旅游社等都可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旅游者推出不同的品牌,比如老年酒店,开辟探险旅游品牌等;其次是产业延伸,旅游企业可进行多种旅游项目的横向联合开发,实施多元化经营等,比如向工农业等拓展形成工农业旅游品牌;最后地域延伸,比如实施跨国经营,就地宣传、既招徕客源,也方便国民境外旅游。
在21世纪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重庆旅游只能走品牌化道路,以长江三峡、大足石刻为核心创建并发展优秀的旅游品牌系列,树立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才可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使重庆旅游迈上新台阶,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全市相关产业协同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