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训教育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及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于其缺乏一定的制度创新,教育观念仍然较为落后。这给教育管理制度创新设置了思想障碍,导致整个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缺乏民主化的牢固基础。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虽然仍然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它的弊端就是制约因素过多,教育疏导较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在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健全的地方,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师德管理条例也不够细化,致使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活力不足,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任何一项教学改革活动,都离不开学校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其他层面的变革,而这些变革最终应该体现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上。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是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管理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高校保持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金融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竞争中,最为根本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又要依靠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来实现。同时,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也是不断增强我国大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突破当前整体划一的教学模式的局限,向着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三个方向发展,健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二、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
遵循制度创新原则。这些制度创新原则有继承与创新原则、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原则等。此外,高校还有一些需要重建的学校管理制度,比如说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辅助管理制度和少量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具有创新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比如说雄厚的物质基础为研究的开展积淀了第一手资料,雄厚的师资队伍为研究的落实提供了优质软环境,建章立制的硬性化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环境管理相结合,以研促训,教研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培训的教育教学管理运作机制一体化,而信息化硬件环境搭建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则实现了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最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努力保障大学生权利的实现。这些权利,包括其发展权(其中又包含了表现权、选择权、犯错权、休息权和娱乐权)、自由权(其中又包括了思维自由权和疑问自由权)、民(其中又包括了自主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评教权等。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以学生权利为本位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设计相应的制度,保障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维护学生应有的权利,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新变化,从实际出发,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推行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学分制,使用科学合理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特点,切实强化并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并建立导师制,实施多种形式的选课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更新必备的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提供可行的新手段和新方式。此外,高校还应该创新学术管理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各种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真正考虑到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推动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高质高效完成。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建立全方位的目标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管、全面教、深入学的激励机制。如果要在全校范围内建构一个综合性的,能够涉及到学校各项工作、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高校就应该及时更新教育评价观念,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引入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机制,面对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其进行更为全面、更为客观和更为科学的评价;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让教学评价形式更为多样化,不仅要有全国性的教学评价机构,还要有专业性的评价机构,以大力提高评价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纵深化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推进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任务,就是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创新。但是,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下去。因此,高校应该尽快改革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改进现有各种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以实现管理制度必要且有效的创新。这就是说,高校应该遵循一定的制度创新原则,在一定的制度继承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创新,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化解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实践性与整体质量,让人们对高等教育充满信心。因此,高校应该尽快对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以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并发挥出他们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让他们从心理上和理念上都能够认可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从而真正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徐红单位: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学院
中小学又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加强对中小学教育的管理十分重要,把人本理念运用到教育管理中来,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切实关心师生的生活、工作、学习,结合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人本管理; 中小学教育 ;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学校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内在要求。[1]因此,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运用人本管理思想,结合教育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探讨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人本管理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中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在教育中,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本管理切实体现了这一点,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身体、心理、能力的培养。[2]传统的管理制度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和学生缺乏人性关怀,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人本管理打破了传统管理的束缚,制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提高对教师的生活工作的关心程度,大大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2.有利于教学氛围的和谐
中小学教育管理中不断渗透人本管理,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切实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氛围和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整体呈现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的教育氛围。
3.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在中小学教育中,关注师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是非常必要的,根据以往的调查资料显示,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厌学、焦虑、冲动甚至极端行为,教师因为工作压力也会出现烦躁、抑郁负面情绪,对于学习与教学都是非常不利的。通过运用人本管理,切实关心教师学生,给予人文关怀,主动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关心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给予适当的帮助与开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人本管理对中小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管理理念,需要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措施,真正地做到人本管理,从而提高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1.树立人本观念
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所有的管理措施以及管理制度都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首先要全面地了解人本管理的重要内涵以及外在表现,要切实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其次,学校各层级教师领导要加强沟通,对人本管理形成和谐一致的看法,制定出统一、高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管理教师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2.建立健全人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理效果的好坏,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因此,需要结合学校具体情况,以人本管理为核心,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3]首先要发扬民主精神,建立教学制度,要使学生、教师、家长都能够参与进来,集思广益,做到决策科学透明,充分维护师生利益,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制度。其次,制定学校具体规章制度,从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师的工作发展各个方面进行规范性管理,保证规章制度的规范、合理、科学。最后在制度中注重人本理念的体现,要切实关心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发展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环境。同时,在教育制度制定后,要严格执行,认真监督,及时修改,做到灵活运用。不合理的制度要及时淘汰,不断地完善教育制度,促进人本管理的顺利进行。
3.加强实践
教育管理是一种实践活动,人本管理的应用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加强实践活动,有利于更好地运用人本理念。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对教师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性的管理培训,发挥各自的岗位能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其次,要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管理,提供师生参与管理的机会,从而提高师生的责任心与自我约束能力。最后要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能力,端正学习与工作态度,自觉维护学校管理制度,加强自我发展管理,这对学校的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人本管理是一种先进的、适应时展需要的管理模式,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加强对人本管理的应用,对师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英国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朱保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张卫斌.人本管理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40.
(一)办学主体在目标设置上存在误区
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所有高校中具备有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资格的院校只有67所,在这67所高校中,仅仅只有少部分院校具有前瞻性思维,能将院校教育质量作为院校发展的基础,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放到经济效益之上,着力发展质量过硬、效率有保障的院校教育。而在剩余的多所院校中,几乎所有院校都更加看重经济效益,将经济效益发展设定为院校的教学目标,从而打乱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秩序,也降低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二)管理制度的缺乏与不健全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具有思辩特点,主要表现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上。上段所分析的办学主体教育目标设置不合理是内因,对管理有效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因则主要表现在教育市场的管理制度上。现代远程教育市场管理制度的缺乏是影响管理有效性的外因。就外因来说,管理制度是指导管理行为,决定管理效果的关键,它可对管理有效性的内因造成影响,利用强制手段来规范办学主体的目标设置,使其设置正确的教育目标,消除内因,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以及院校教育的有效管理。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市场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建立和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三)管理有效性的保障力度不够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尽管建立了一套相关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但这一体系在实际实施时并不注重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从而导致远程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并降低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四)院校师资队伍不强
有观点认为,现代化远程教育应该是一种普及化、大众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所以在对远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估时,完全可采用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来对其进行评估。从现代教育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水平上来看,这种观点的确具有一定道理,但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用普通高校教学质量标准来评估和衡量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并不是指在师资配置上采用普通的、低水平的教师,反而应该配备教学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教师。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现代远程教育院校都做不到这一点,院校内部所配置的师资队伍能力薄弱,从而导致现代远程教育效果低下。
二、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尽管当前远程教育市场还相对较为混乱,被社会的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在社会人才培养上所起到的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若能够积极转变办学理念,加强远程教育管理改革,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这一教育行业必然成为新的朝阳产业,并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基于对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现状的思考,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管理模式改革,以提高其管理的有效性。
(一)优化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
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下,要提高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先进科技开发更多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课件。在开发网络课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网络课件应该体现出教材的基本特征,其内容要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照应。可以采用超链接的结构设计方式,以方便学生根据需求随意翻看。另外,所开发的网络课件还要具备一定的交互性、及时性和示范性,以便学生更好的交流学习。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开发网络课件的人员应当树立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思想理念,所开发的课件内容需要丰富、新颖、生动,要能够吸引学生,而不能做出单调枯燥的画面来强迫学生观看。除了要做好网络课件开发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模块的开发,这也是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依靠课件是很难全面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的,而通过学生支持服务模块,学生就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和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需要,从而使学生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学习支持服务模块的开发可以通过出版学习指导图书、开发应用软件、建立实际的学习中心等方式来实现。
(二)改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条件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平台以网络为主,因此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提高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前提。为此,我们应当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硬件建设上,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提供完善的现代化助学设备和场所。特别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多种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在课件使用上网学习、免费提供场所和音像光盘等自学辅导资料方面,尽量为学生自主学习,尽快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另外,配备数量足够而又切实的专兼职助学教师队伍对保证远程教育教学条件十分重要。现如今很多教师空有才华,却因不会使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而不能向学生展示。基于这种情况,学校除了要在专业上为教师制定培训深造计划外,还应该为教师制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培训计划,同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三)改革现代远程教学管理体制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保证管理有序、高质、高效的前提。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远程考试和评价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入学管理和学籍管理,通过学生管理系统能轻松地管理学生的报到注册、学习考试、毕业等重要环节。教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管理、任课和授课管理、考核和评价管理,通过此系统能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情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务管理系统包括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管理、课程设计和课程计划管理。教务管理系统是提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选课和学习的重要平台、远程考试和评价系统提供了网络考试功能和成绩评价功能,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这种方式的运用使得考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树立正确的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理念
在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若办学主体不改变当前只重效益而轻效果的思想理念,则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是很难得到全面体现的。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办学主体必须要彻底改变办学理念,以完成教育的社会责任为主要目标,而将以盈利为中心的经济目标放在辅助的位置。只有以教育为基本手段,以学生为服务中心,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为教学目的,才能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办学宗旨,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现代化人才,转变企业对现代远程教育文凭的偏见,从而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长远发展。
(五)强化教育决策层的管理有效性意识
首先,从教育决策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决策层对教育管理有效性的认识,让其深入了解管理有效性的作用,通过决策层来决策和传播与管理有效性相关的教育理念,使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有效性理念在院校教育中达成共识,并落地生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化决策层管理有效性意识时,可通过引入社会效益目标评价手法,采取一票否决制来对决策层的意识进行强化,随后利用决策层领导的作用来影响基层成员的教育管理行为,使其设置出科学、正确的教育组织目标。
(六)尽快出台规范的管理制度
结合我国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情况来看,67所具备了现代远程教育办学资本的院校在真正实施远程教育时,大多由于没有受到行为管理制度的约束而发生了教育管理失效,所以在日后的远程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一定要尽快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现代远程教育管理条款,利用制度手段去管理和约束院校的教育行为,切实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七)建立资源共享的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中心
由于远程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所以在实施教育管理时,可首先圈定一批适用面广的精品课程,通过对外招标的形式,按有偿原则,由中标专家组织建设,试点院校的教师具有优先权。这样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能极大地降低资源建设的成本,突出远程教育的优势。(本文来自于《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扬州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语
(一)以“技能训练为主”,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一系列实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中职教育管理中,应大胆的采用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岗位需要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强化职业能力的素养。当然,学校也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使教师更多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渠道系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加强教学效果。而,同样专业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充分的发挥现代教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实的感受操作原理,结构形成,以便学生进行自己动手和操作,提高教学的实践性,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管理效果。
(二)创新办学模式
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将办学与企业支持和行业作用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号召力及社会影响力,进行多方位的、多元的办学模式。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同时,还要积极让企业专家与教师进行合作,发挥企业专家的专业技术和教师的教学技能,使其二者在教学计划制订、课程建设与资源整合、师资队伍构建、订单定向培养、实训基地的选择、创建与管理等方面都进行充分的合作,发挥其关键作用。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将学校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提升办学效益,扩大社会影响,提升管理效果。
(三)创新教育内容
根据中职院校的办校目的,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因此需要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相结合,教学课程与岗位需求相结合,教材能容与技能要求相结合,专业技能与职业标准相结合,进行“四个结合”的针对性教学教育。学校应以此为指导,成立专门的“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审委员会”,将课程开发与校本教材编写作为各个系部的重要工作,并将学校的主要领导列为主要责任人,并聘请行业及企业专家,与学校内各专业有经验的教师共同协作,发挥各方力量,提高教材使用性,提升课程建设。
(四)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无论任何院校,学生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尤其是中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对其教学水平及质量的优化极为重要,因此,中职学校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效果,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必须明确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学校在重视教师理论素质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于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培养,并结合以老带新的模式,努力在优秀教师中培养名师,以保证教师队伍的“血液流畅”。学校也要帮助教师制定统一的教师培训规划,通过参加企业专业实践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以便其能够更好更准确的教授给学生,提升学习及教育效果。
(五)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要完善中职院校的内部管理体系,首先要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而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又包含教学体制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制度及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其次,要注重内部管理和细节管理,如在教学工程中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专业的查堂工作,而领导也要经常的做到随堂听课,看班级日志等,并组织定期的教学检查,包括备课记录、教学辅导情况、作业批改、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检查等。
二、结语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创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旧有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日益复杂多变的现实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必须紧随时代,树立“科学、和谐”的主导思想,遵循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满足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殊要求,建立以科学化、创新化、和谐化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保障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获得重视,一方面满足了“艺考热”下当代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顺应了艺术学科更加细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可否认的是,革新艺术教育管理的理念成为众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者的第一选择,艺术教育管理领域也有了一定的成绩。随着高校艺术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还形成主渠道和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如以校、院两级教育管理方式为主,并在一些专业上针对学生特点和高校培养目标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还是存在一些并不令人满意的情况,其中有些还是管理中的“顽疾”。例如,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上的疏漏,学校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导致其效能低下、职能混乱。
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策略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就必须走制度化、创新化、科学化的道路。高校通过运用先进的制度化管理,建立一个科学化的艺术教育管理系统,进行教学情况信息反馈、管理决策,继而实现艺术教育的全方位、创新化管理。
(一)制度化
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革新,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要做好制度化管理,就必须综合考虑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完整构建教育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分配奖励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理顺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为高校艺术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化的建立首先是建立规范化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这也是重中之重。
(二)创新化
创新是整个社会的主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之一。要使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尽快步入科学化的轨道,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必须优先考虑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化这一关键性课题。艺术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可延展性、价值性,这与创新的内涵完全一致,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化必须要强调艺术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三)科学化
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合理运行必须置于科学的教育管理决策系统指导下,例如,依据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对教育工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给予科学的教学评估。艺术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要求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科学策略、先进手段来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科学化的管理,一是管理工作者要制定科学而有效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对艺术教学人才队伍建设、艺术科学研究、艺术活动开展以及管理保障等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二是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应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深层次的设计和长远的规划,在艺术课程的设置、艺术教育的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突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三、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要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艺术教育管理方式,以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以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为根基,以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为考量,以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着眼点。
(一)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艺术教育管理者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艺术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的“再生性”动力,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艺术教育活动,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其积极性。高校艺术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其积极性是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学生作为受教者,对学生的激励能够实现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者通过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和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二)加强考核评估
科学的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工作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保证教学检查与监督的常规化,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管理的基础手段;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系统,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客观评价,总结经验,为今后改善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再次,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考核与评估结果,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使艺术教育管理领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师资队伍
为了契合艺术教育体制革新进展的新需要,我们应该以创建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和新手段来激活创造力,完善与健全艺术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是最为重要的途径。高校需要加强高校艺术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构建起一支过硬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之对应的,形成新教师、中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的合理梯队,有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校艺术教育对目前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艺术教育管理理念和构建新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障高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有担当改革先锋的意识,为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智慧与资源。
参考文献:
[1]闫树涛,王东兴.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未来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