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庭经济地位 儿童发展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又称社会阶层,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用以衡量家庭经济地位的指标有三个:家庭收入,职业和受教育水平。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家庭,由于所拥有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资源的不同,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不同家庭经济地位会对儿童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不同影响,比如说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Letourneau1,2011)。

在国外,对于SES较低的儿童的研究,尤其是对贫困家庭的儿童发展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儿童家庭贫困现象的急剧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人们贫富差距的加大引起了人们对SES的关注。

2主要研究内容

在当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认为个人努力是通往成功的一个途径。因此,在对成功进行归因的时候,我们更乐于承认是个人特质的影响,而不是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但是,根据以往研究,除了个人对于成功的作用,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可以说个人的发展结果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说,有研究者发现,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也许会从几个方面影响儿童的发展:较低的儿童的学前准备程度;限制儿童接受较好的教育的机会;引起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良(Elizabeth ,2007)。除此之外,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机制。最近的实证研究和理论阐明了这种作用机制的两种路径:家庭压力模型和家庭投资模型。

2.1家庭压力模型

家庭压力模型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会间接影响儿童发展。较低的家庭经济地位会使得父母有较大的经济压力,从而会对父母的情绪、行为等产生影响,并对儿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早在1992年,Conger等人研究发现父母的心情和行为在SES和青少年男孩之间的问题行为中有中介作用。Elizabeth等在2007年的研究中支持了该压力中介模型,在该研究中发现家庭收入通过父母压力和教养方式对6岁儿童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情绪能力产生影响。此外,还有大量关于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如Browne等的研究发现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儿童早期健康情况有消极影响,但是父母的温暖教养方式能够缓解这种消极影响。

2.2家庭投资模型

家庭投资模型则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了这种中介过程。该理论认为父母的收入影响了父母的资源分配,进而影响父母花费在儿童身上的金钱、时间,以及发展特长的机会等,进而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也会有重要影响。Jennifer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考察了母亲的职业、教育水平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较高的教育水平与职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发展较好的原因是母亲有更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这些都会影响母亲在与儿童互动中的投入程度。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会更乐于参与到儿童的活动当中来,而这可能会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成绩(陈会昌,2009)。

3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影响的评价与展望

从以上研究述评可知,国外关于经济社会地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比较丰富,对因果关系的两种中介模型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是目前研究大量集中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发展影响这一因果探索之上,还缺乏个体特质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这种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只有一个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个假设,或许是因为这种研究需要漫长的一个追踪研究,成本较高,不方便实施,但是将来或许可以从这一方面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方面,国外的研究手段比较生态化,而中国大多采用的是问卷法,将来国内的研究或许可以借鉴这种研究方法,多种方法并用。

参考文献

[1] Leslie Morrison Gutman,Vonnie C. McLoyd,Financial Strain, Neighborhood Stress,Parenting Behaviors,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Urba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5,15(4).

[2] Joyce L.C. Ma, Timothy K.Y. Wong, Yuk K. Lau,The Effe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Family Structure on Parental Warmth and Parental Control in a Chinese Context: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J],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6 (2012) 265C281.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第2篇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感恩问卷对15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低家庭SES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2)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表明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而感恩在其中具有显著“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风险缓冲作用有限。

关键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社会适应;感恩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61-06

1 引言

社会经济地位的过大差异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不公正因素。在青少年发展研究中,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个体人格特质、父母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研究表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严重妨碍青少年发展(Huston & Bentley,2010;Matthews & Gallo,2011)。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转型,我国贫富差异逐渐扩大,贫困和低收人口具有相当数量。因此,避免“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发展不利,发展不利又导致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恶性循环,促进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正是缘于此,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我国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面的概念,一般而言,指根据家庭所获取或控制有价值资源(如教育、财富、社会地位等)而对其进行的层级排名,它反映了个体获取现实或潜在资源的差异(Matthews & Gallo,2011;张卫,李董平,谢志杰,2007)。目前,SES往往从受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职业等级三个方面进行测量,但由于地域差异,收入状况并不能准确反映购买力和生活标准,因而,有研究者建议采用直接测量家庭经济困难替代收入评定(Matthews & Gallo,2011;Wadsworth & Compas,2002)。此外,职业等级评价存在诸多缺陷,它不能用于测量无工作的人,且等级划分过于主观,当前分类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职业等级的划分也主要是依据职业所需要的教育程度、收入的高低等,因而研究者建议仅采用受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两个指标也能较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地位(Matthews & Gallo,2011)。因此,研究采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困难测量家庭SES。就社会适应而言,社会适应是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人们期望的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群体相适应的发展标准的程度(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积极青年发展理论指出,青少年社会适应不仅仅是指问题的减少,学业、社会能力等积极结果的发展也同样重要(Lerner,Phelps,Forman,& Bowers,2009)。因此,研究采用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来考察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家庭投资理论和家庭压力理论阐释了家庭SES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Conger & Donnellan,2007;Matthews & Gallo,2011)。家庭投资理论认为,高家庭SES的青少年拥有较多的发展资本,如财政资本,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教养方式等社会资本等,从而促进了积极发展;而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发展资本较少,妨碍了其积极发展。家庭压力理论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父母低温暖、严厉惩罚等不良教养行为,从而使得青少年发展不良。两理论均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Matthews & Gallo,2011;Yoder & Hoyt,2005;张晓,陈会昌,张银娜,孙炳海,2009)。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1: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均发展不良,有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仍然发展良好,甚至比高家庭SES的青少年发展得更好,这可能是由于个体或环境某些保护因子的作用(Huston & Bentley,2010;Matthews & Gallo,2011)。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个体积极特性对促进积极发展的作用备受关注,感恩就是其中重要一员(Bono & Froh,2009)。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大量研究表明,特质/状态感恩均可促进个体压力应对、目标追求、心身健康等积极发展(Wood,Froh,& Geraghty,2010)。因此,感恩是非常值得考虑的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得以发展良好的重要保护因子。然而,上述研究结论大多数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群体以及临床案例而得到的,有待在青少年中进行检验。此外,当前有关感恩促进风险逆境下个体积极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很少,亟待充实。明晰感恩起作用的具体机制是科学预防和有效干预的基础,因此,研究拟考察感恩促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

第32卷第1期

叶 婷等 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心理学探新2012年

感恩促进低家庭SES的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作用机制可能存在两种模式:补偿效应模式和调节效应模式(Huston & Bentley,2010;Matthews & Gallo,2011)。补偿效应模式认为在控制了低家庭SES后,感恩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感恩可有效抵消低家庭SES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见图1)。调节效应模式考察的是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关系的方向(正或负)和强弱受调节变量的影响(见图2);研究的被试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面临相对低家庭SES,感恩可能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起风险缓冲作用(Burton,Stice,& Seeley,2004;Matthews & Gallo,2011),即对较低感恩水平个体而言,低家庭SES会妨碍其社会适应,而对较高感恩水平个体而言,低家庭SES的不利影响倾向于没有或相对小的多;研究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重要韧性因子是该模式的依据(Johnson,Gooding,Wood,& Tarrier,2010)。

感恩的拓展建构理论、应对假说、成就动机理论和道德情感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的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喻承甫等,2010)。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可启动和拓展认知,扩大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人际支持等众多个体资源;因而,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和丰富的资源提升了青少年在低家庭SES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应对假说认为感恩个体在面临风险(如低家庭SES)时表现出更多的积极应对评价,同时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以及失败后更持久坚持和更少通过问题行为逃避等。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感恩有助于激发个体目标奋斗和追求,如学业成就动机,因而可促进学业成就的提升。道德情感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强有力地促进亲社会动机和行为,从而问题行为较少。实证研究也表明,感恩与多种消极情绪、消极应对、风险行为等显著负相关,同时又与大量积极情绪、社会支持、亲社会动机和行为、积极应对、学业成就、幸福感等显著正相关(Wood et al.,2010)。Johnson等人(2010)在分析自身研究和总结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重要韧性因子,但有待实证研究证实。因此,研究提出假设H2: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补偿效应显著;假设H3: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综上所述,研究拟考察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提供实证性依据和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为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和东莞市多所普通中学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四个年级的学生1518人。其中,男生780人,女生726人,12人性别信息缺失;初一至高二各年级的人数分别为348、384、429、357人,平均年龄分别为12.78、13.88、1604、16.93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测量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困难两个方面。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测量是在参考师宝国和申继亮(2007)研究基础上,采用两个项目分别测量父母各自的受教育程度,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研究生”、2表示“大学(专科或本科)”、3表示“高中或中专”、4表示“初中”、5表示“小学及以下”。家庭经济困难测量采用王建平等人(2010)使用的家庭经济困难量表,共四个项目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测量,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计算四个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家庭经济困难越大,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根据师宝国和申继亮(2007)研究,计算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均分代表家庭SES,分数越高表示家庭SES越低。

2.2.2 外化问题行为问卷

采用Zhang等人基于以往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和问卷并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实际编制的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问卷。研究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2011)。该问卷共16个项目,如:“喝酒”、“打架斗殴”等,要求被试对最近半年来自己在这些行为上的发生频率进行评定,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外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

2.2.3 焦虑抑郁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Achenbach,1991)来测量内化问题行为,共16个项目,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等,要求被试根据最近半年来自己的情绪体验进行评定,采用三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内化问题行为越多。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2.4 学业成就问卷

采用文超等人(2010)研究中使用的学业成就问卷,要求被试对自己在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主科上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很不好”,5表示“很好”。计算3个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学业成就越好。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5。

2.2.5 感恩问卷

采用喻承甫等人(2011)修订的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的感恩问卷GQ-6,共6个项目,如“我的生活里实在有太多值得让我感激”,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定,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其中项目3和6为反向计分题,对其进行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感恩倾向越强。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2.3 问卷施测

由心理学专业学生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表示知情同意,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为20分钟。

2.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主要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3 结果

3.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相关分析表明,低家庭SES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即家庭SES越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就越多,学业成就越低,因此,假设H1得到支持。

相关分析数据为剔除性别信息缺失数据后的1506份数据。

3.2 感恩的补偿效应检验

以低家庭SES和感恩为预测变量(预测变量均中心化处理)、社会适应为结果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检验感恩的补偿效应。如果在控制了家庭SES的作用后,感恩仍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那么感恩的补偿效应即得到支持。如表2所示,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β=-006,p

3.3 感恩的调节效应检验

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感恩的调节效应,将自变量(低家庭SES)、调节变量(感恩)、调节项(低家庭SES×感恩)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见表3),若调节项对社会适应的预测作用显著,则表明感恩的调节效应显著。结果发现,低家庭SES与感恩的调节项对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

4 讨论

4.1 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研究表明,低家庭SES与外化、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即家庭SES越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多,学业成就越低,这与研究假设H1一致。大量实证研究表明,家庭过程、教养方式是家庭SES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路径。家庭投资理论指出,低家庭SES通过贫乏的物质、经济资源、更少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低水平的教养能力等妨碍了青少年的发展;家庭压力理论也认为,家庭经济压力会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父母低温暖、严厉惩罚等不良教养行为,从而使得青少年适应不良(Conger & Donnellan,2007)。具体而言,低家庭SES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相对于经济良好的家庭而言,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的学习资源较少,且其父母往往忙于生计而疏忽了对孩子的行为管教、情感关怀和学习督促,因而孩子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较多,学业成就偏低。此外,低家庭SES的父母由于高家庭经济压力使得心理压力较大,而这不可避免地转移到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上,往往表现为亲子关系较差,低温暖、严厉惩罚等消极教养较多,积极教养较少,这直接导致了孩子适应不良。

4.2 感恩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尽管低家庭SES不利于青少年发展,但并不是所有低家庭SES的青少年均适应不良,有些低家庭SES青少年仍然适应良好,甚至比高家庭SES青少年适应的更好,依据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观,这可能是由于某些个体或环境因子的保护作用(Huston & Bentley,2010;Matthews & Gallo,2011)。鉴于此,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考察了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保护作用,探讨了其补偿效应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和学业成就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这与假设H2一致,但其调节效应均不显著,这与研究假设H3不一致。换言之,感恩可一定程度上有效抵消低家庭SES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但其风险缓冲效应不显著,这初步阐明了感恩保护低家庭SES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具体机制。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或物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喻承甫等,2010)。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感恩可拓展个体注意范围、认知灵活性等认知能力,建构身体健康、人际支持等个体资源,也可促进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目标追求和成就动机。此外,感恩还可以促进个体亲社会动机和行为(Bono & Froh,2009;Fredrickson,2004;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 Larson,2001;Wood,Joseph,& Linley,2007)。就研究所探讨的问题而言,感恩通过促进上述个体和社会资本,主要通过补偿来保护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的不利影响,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心理资源。此外,Johnson等人(2010)研究指出感恩可能是人类的韧性因子,但研究中感恩的风险缓冲效应不显著,这表明感恩可能不具有韧性效能,或可能感恩的韧性效能发挥在低家庭SES与家庭过程、教养方式等家庭SES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中介路径的关系上,有关感恩的韧性效能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4.3 教育启示

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方面,中国文化背景下低家庭SES对青少年发展具有跨领域的不利影响,如研究中的风险行为、焦虑抑郁、学业成就等,可见,低家庭SES的影响相当严重,这提示人们,全社会都应积极关注低家庭SES青少年的发展,尽可能减小贫富差距、完善儿童青少年福利保障制度等。另一方面,感恩对低家庭SES青少年积极发展的不利影响具有“滞后的”补偿作用,“同步的”压力缓冲作用不显著;然而,尽管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大量研究表明,补偿作用和压力缓冲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发展同等重要(Huston & Bentley,2010;Matthews & Gallo,2011),这提示人们,通过感恩教育可促进低家庭SES青少年积极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感恩在风险缓冲上的局限性,即将感恩与重要韧性因素结合培育,则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

5 结论

5.1 低家庭SES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5.2 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补偿效应显著。

5.3 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关系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参考文献

师宝国,申继亮.(2007).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3(1),30-34.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2010).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22-32.

文超,张卫,李董平,喻承甫,代维祝.(2010).初中生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6(6),598-605.

喻承甫,张卫,李董平,肖婕婷.(2010).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18(7),1110-1121.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王姝君.(2011).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7(4),425-433.

张晓,陈会昌,张银娜,孙炳海.(2009).家庭收入与儿童早期的社会能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心理学报,41(7),613-623.

张卫,李董平,谢志杰.(2007).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04-160.

Achenbach,T.M.(1991).Manual for the Youth Self-Report and 1991 Profile.Burlington,VT:University of Vermont,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Bono,G.,& Froh,J.J.(2009).Gratitude in school:Benefits to students and schools.In R.Gilman,E.S.Huebner,M.J.Furlong(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schools(pp.77-88).New York:Routledge.

Burton,E.M.,Stice,E.,& Seeley,J.R.(2004).A prospective test of the stress-buffering model of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No support once again.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72(4),689-697.

Conger,R.D.,& Donnellan,M.B.(2007).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8,175-199.

Fredrickson,B.L.(2004).Gratitude,like other positive emotions,broadens and builds.In R.A.Emmons,& M.E.McCullough(Eds.),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pp.145-166).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ston,A.C.,& Bentley,A.C.(2010).Human development in societal contex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1,411-437.

Johnson,J.,Gooding,P.A.,Wood,A.M.,& Tarrier,N.(2010).Resilience as positive coping appraisals:Testing the schematic appraisals model of suicide(SAMS).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48,179-186.

Lerner,J.V.,Phelps,E.,Forman,Y.,& Bowers,E.(2009).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In R.M.Lerner,& L.Steinberg(Eds.),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3rd ed.)(Vol.1,pp.524-558).Hoboken,NJ:Wiley.

Matthews,K.A.,& Gallo,L.C.(2011).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athways linking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hysical health.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2,4,1-4,30.

McCullough,M.E.,Emmons,R.A.,& Tsang,J.(2002).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2(1),112-127.

McCullough,M.E.,Kilpatrick,S.D.,Emmons,R.A.,& Larson,D.B.(2001).Is gratitude a moral affect?Psychological Bulletin,127(2),249-266.

Wadsworth,M.E.,& Compas,B.E.(2002).Coping with family conflict and economic strain:The adolescent perspective.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2,243-274.

Wood,A.M.,Froh,J.J.,& Geraghty,A.W.A.(2010).Gratitude and well-being:A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30(5),890-905.

Wood,A.M.,Joseph,S.,& Linley,P.A.(2007).Coping style as a psychological resource of grateful people.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6(9),1108-1125.

Yoder,K.A.,& Hoyt,D.R.(2005).Family economic pressure and 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Application of the family stress model.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35(3),251-264.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 Family SES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

Adolescence:Gratitude of Compensatory and Moderation Effects

Ye Ting1,2,Wu Huiting3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

2.School of Management,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

3.Mental Consultation Center,Guangzhou Technician College,Guangzhou 510410)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D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1-0090-02

一、前言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对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经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法律是最能有效满足宏观调控需要的,认为离开法律宏观调控必然失灵,也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可见经济法对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形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国民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在世界整体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政府这双有形的大手和市场经济体质自身这双无形的大手之间相互合作的默契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然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单凭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和国外的教训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明显的问题和漏洞,现代市场上出现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不断增多,很多人冒着触犯法律的风险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钻经济法的空子完成自身对利益的追求等等,这些现象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急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弥补市场经济自身调控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而经济法则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工具,是实现宏观调控最具权威,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发挥其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的特点,最有效的满足宏观调控的需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性、规范性和长期性。

二、经济法及其一般作用分析

(一)保障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政府职能的发挥

宏观调控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工具,我国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单纯依靠市场经济自身的调节功能并不能够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调节工具。经济法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法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对于政府改善市场恶意竞争,惩罚市场上的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成为政府职能有效发挥的内在推动力量。

(二)制定市场活动规则,维护市场健康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需要一系列完整的规则,市场经济各个主体在不破坏这些规则的情况下完成各项经济活动。经济法则是将这些已有的规则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将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法律化,并依照法律规定制定更详细的市场行为法律规范准则,对社会主体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规范,保证市场主体的规范化,帮助维护市场的良好运行秩序,从而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操纵者,其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整体经济形势的能否向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经济法在约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同时也对政府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保证政府各职能部门不会滥用权力做出危害经济发展的事情;其次,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范围和程度进行限制,防止由于政府过干预导致市场经济向着与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

(四)维护经济秩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维持健康、良好的经济秩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秩序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总体是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的,整体趋于稳定。经济法的重要作用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经济社会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的经济秩序不被打乱,经济发展格局不被打破,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工具

经济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秩序,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共同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经济法是是政府干预经济而设置的法律规范,是调整以社会公共行为为根本特征,发生在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和法律规范的总和,其调整对象具有社会整体的特征,这句话很有力的说明了经济法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其自身调节功能的加强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诸多的有力影响,但是市场经济体制自身也是存在很多缺陷的,若不利用经济法强加干预,反而会削弱市场经济自身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取得相反的效果。

(二)经济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不动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无论在时间和成熟程度上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坚定不移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各方面的思想非常有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有过另外一种声音在质疑这个经济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然而事实是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体制共同作用之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越是处于顺境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应该居安思危,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缺陷和漏洞,找出解决这些缺陷的办法。经济法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来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的重要手段,它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整体方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法律的途经予以解决。

(三)引导、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经济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法律体系,对引导、推荐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它有利于引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法律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经济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经济法,经济法的建立和完善对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肯定了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取得的成就,也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社会主义社会中艰难生存下来的诸多事物,将这些事物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逐渐形成经济发展改革的方向,逐渐引导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整体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双重目的。

四、市场经济与经济法的宏观调控干预

(一)经济法干预市场经济的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身对市场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而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部分,与市场经济一起推动者经济的稳步向前发展。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经济法的协调干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济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干预程度应该松弛有度,既不能干预的太深,影响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也不能干预的太浅不能发挥经济法应有的职能,也就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法干预市场经济

面对经济法干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协调功能,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不用的观点,但是总结出来就是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经济法干预程度的多少,例如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经济法干预的程度就比较少,市场与政府之间也只是税收等关系,反而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国家,经济法干预则应该多一些,依靠法律的权威来震慑住整体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此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利运行。

五、总结

经济法的主要调节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公共性的事物,它的出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引导、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然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利用经济法宏观调控的程度应该依照社会发展的水平条件来确定,这样才能保障经济法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发挥,也保障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民工;经济地位;社会态度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55-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类型从封闭式流动逐渐转向开放式流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者都达数千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尚未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关的身份,但是在经济收入方面却又一定的收获。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但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农民工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农民工遇到的种种问题并不意味着其生活水平不如从前。相反,这正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因而农民工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农民工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十分必要。

一、农民工经济地位现状:

1.工作条件、工作待遇普遍低于城市

由于受年龄、地域、职业、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与获得收入不成比例的是农民工的劳动时间远远高于城市工人。此外由于身份差异带来的工作待遇差异,农民工与城市工人在社会保障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2.收入增长速度与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严重不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高度增长。与高速增长的GDP相比,农民工工资水平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工工资增幅仅为48% ,远未达到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增长速度。

3.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农民工收入的不稳定性主要来自于雇用单位拖欠甚至克扣工资现象以及农民工自身就业的不确定性。在外一年的辛苦工作,却只能拿到少量甚至拿不到工资。因而也造成了频繁跳槽常态化。

4.社会保障水平偏低影响相对收入

有图表1可以看出,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的拥有比例都远远低于城市工人。分析进一步证明, 即使在同样的工作地点、人力资本、工作内容,城市工人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费报销的机会分别是农民工的2.99 倍、3.22 倍和1.62 倍,农民工和城市工人拥有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异。

农民工 城市工人

养老保险 16.3%, 67.3%

失业保险 6.2% 44.5%

医疗保险 28.4% 66.3%

图表 1

二、农民工社会态度现状

1.与较低的经忧虑感和济地位相对应的是,农名工呈现出高于城市工人的安全感、公平感、满意度,并没有因其经济地位而表现出更突出的社会不满情绪。

2.农民工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较高。农民工切身感受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跃。特别是近十年来,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农民生存环境的日益改善,使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同样感受着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因此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在官僚腐败、政府办事效率方面,农民工也表现出极强的反对情绪。

3.农民工的压力感较大。伴随着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各阶层普遍感觉到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农民工作为一个“非城非乡、亦城亦乡”的特殊群体,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买房难、教育难、养老医疗等问题的难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的积极性。

4.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不足。在城乡待遇、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农民工的公平感较低。例如在教育方面,让子女回原籍就读书,远离父母在教育上会有所欠缺; 若让子女进城接受较好的教育则需要付出高昂的学费,这对收入偏低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三、农民工当前社会态度的原因

(一)农民工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

1.农民工收入普遍偏低,生存状况较差

农民工的收入普遍低于城里工人,但一般农民工家庭人口却多于城里人,因此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里人,尽管目前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农民工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依然没有被彻底改变。

2.政策性、体制性因素,限制农民工融入城市

由于农民工没有户籍,因此他们的就业受到很大限制,农民工因而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工人更高的成本。大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寻找一些城市人的“剩余”工作。

3.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环境不利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由此可见,农民工的就业领域基本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和建筑业。在全国就业形势不太乐观的条件下,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相较于城市工人每周平均47.9 小时,农民工平均每周需多工作8小时。据调查,81.4%的农民工劳动时间超出规定的每周40 小时,约34%的农民工每周工作在60小时以上。

(二)拥有积极的社会态度的原因

1.与农民工对自身境遇的原因有关

虽然农民工的社会待遇和经济状况较低,但他们普遍并不将其归结于社会因素造成的。

2.农民工的比较对象较低

与过去进行比较,农民工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相对于过去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现如今良好的政策为农民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提供了可能。相较于一生走不出大山的老一辈,今天的农民工会有一种满足感,他们很现实,而不好高骛远。

3.与农民工的生活期望与权利意识有关。

一方面,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工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都不强;另一方面, 因为农民工的生活需求层次较低、受教育水平较低,所以对自身的生活条件也更容易满足,对社会公平感、信任感、安全感、满意感等社会评价也更高。

参考文献:

[1]李培林, 李炜.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 社会学研究, 2007, 3(11).

[2]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社会经济地位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254-02

应用型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课程作为应用型技能基础课程,它的建设必须围绕适合本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中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索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应用型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素质,增强学生对于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1]。

一、以“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的内涵

所谓“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是指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根据院校所在地的社会需求为基础,使之不断地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它的建设必须以服务地方,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不能离开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进行自我的发展。也就是说,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学校所在地经济发展大方向和人才的需求不断地调整课程的相关组成,专业实验课程的建设与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要相互促进,在和谐统一中得到发展[2]。

二、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日渐突出,实验教学环节受到影响导致现行实验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长期以来实验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仍以注入式实验教学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课前做好实验的一切准备工作,然后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实验室备齐了全部材料、药品和仪器,本科生完全按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毫无探索、创新可言,学生对实验结果不去分析,不去总结,从根本上忽视了实验的实际意义,使本科生养成了不善思索、“照方抓药”的不良实验习惯,日积月累使得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没能得到培养[3]。

2.部分教师对学科现有发展现状和生产实践技能缺乏深入分析,对社会经济需求了解不够,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很少能在教学实验中得到及时的反映,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综合、交叉和与专业前沿结合的新兴实验项目,不能充分利用现代仪器、技术和方法。本科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较缺乏,阻碍了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达到注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3.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增多,但实验室场地、设备、人员难以大幅度增加,这严重妨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失去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单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分散,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少,不利于本科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引入新的实验技能,难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实验存在知识点分散、欠缺系统性。这种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如果比例过大,显然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验课的开设是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各专业课程都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实验室重复建设,不利于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资源共享;各课程之间一般联系松散,内容重叠而又有遗漏,学生实验素质和能力训练零星而不系统,实验内容单调而不丰富,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修订教学计划,削减总学时的同时,实验时数和实验项目也在减少。这种相对分散而未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主要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如何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呢?首先,地方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学校的一切课程设置都必须体现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适应本地的人才需求,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与规划同样都不能脱离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必然既适应经济发展,又要突出人才的应用性特征[4]。

1.突出生物科学专业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真正厘清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突出本专业特色,建立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力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愿为教育事业服务、体魄健全、心理素质良好,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需求为依据,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专业基础和实践教学,强调个性教育。提升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实现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

2.建立系统的实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结构体系的效能,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对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宗旨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课程建设,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来达到使本科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到“有用、能用、实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具有动脑能力还具备动手能力[4]。

3.统筹课程中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实验内容是实施实验课程体系最直接的载体。由于目前各实验课程之间交流不充分,联系不紧密,会存在实验内容重复与遗漏的现象,并缺少明显的指向性与针对性。对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必须优化实验内容的质与量,并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为价值取向[5]。

4.围绕“个性化”生物科学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开设实验内容。首先,坚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使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生物科学教育特色,增强学生的兴趣和适应就业的需求。

其次,在“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实验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生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按由易到难、从校内走向校外的步骤组织实践教学,构建由实验课程、专业见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组成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内容分散到各阶段的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作为一种教学实践,其中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是实验课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与评价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实验教学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科学严谨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有效引导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优秀的中学生物学教师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参考价值[6]。

总之,如何围绕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与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强化本科生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有助于毕业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驱动学生内心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培养具有实践开拓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生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深入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7(2):3-5.

[2]罗鸣,吴定敏.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J].Overseas English,2015,(01):37-38.

[3]金冶.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动因与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413(31):31-32.

[4]冯唐锴,韩文华.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