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公平正义是我国 社会 主义 制度的重要价值和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大力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任务,表明我党对公平正义问题在理论认识方面的深化,对于在实践中实现公平正义的高度重视。本文所要探析的是经济利益、财富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正义问题。
当今的中国已经初步创建了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体系。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来看,我国在经济上摆脱了极度匮乏的状态,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恰好符合罗尔斯所说的正义适用的背景制度与条件。多种所有制和经济成份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出现了利益的分化与多元化,导致在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中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等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价值领域,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公平正义的基本涵义
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理念,也是社会价值分配的实际结果和状态。然而,更为重要的应当是作为制度的公平正义,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制度 伦理 建设。那么,什么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主旨是指向社会价值分配的,是关于社会价值的分配与分享的。所以,公平正义就是关于实现社会价值的平等与公平分配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诉求,他要反对和排斥的是有关社会价值分配和分享的不平等与不公平。公平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平等又包括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平等,或者结果上的平等。正义也总是意味着公平,正义即人人得之应得,它要求所有的社会价值——收入、财富、基本的权利与义务、职务、地位、名誉、自尊的基础都应当平等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树立和拥有的公平正义理念,应该确立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公平正义的原则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一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理念。社会要建立开放的社会体系,那些对人的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十分有利的机会应当平等的分享。需要实现的公平与平等包括: 教育 公平、就业机会公平,职务地位升迁机会平等;二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的正义与公平;三是在 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平等分摊。本文所要探讨的则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
二、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的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与不平等是一种自然倾向。问题是怎样的差别和不平等才是合理的,才是公平的、正义的,才是社会所允许的?这正是社会公平正义所要解决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的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坚持和实现效率与公平内在结合的差别原则。
(1)效率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以 成本 ——报偿计算的经济理性的核心,按效率分配成为理性“经济人”参与竞争与合作的原动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必须是注重效率的,要在有效益的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以劳动为主,按贡献与投入的多少决定分配份额。趋于平均主义的集中再分配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不公平的。然而,注重效率并不意味着不受限制的效率优先,单纯的效率优先观念只是半个正义观。单纯的效率优先不考虑有利者和不利者之间分配份额的恰当比例关系,也不限定较大分配份额与较少分配份额之间的差别有多大。按照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在人们之间进行收入和财富分配,必然导致等级分明、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失去社会公平与平等。因此,必须有公平原则来对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进行规约与限定。
(2)公平原则。它是对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的规约与限定。是对效率优先原则的自发倾向的矫正,公平原则要求人人得之应得,各得其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要求财富的创造者有权享有劳动成果,公平地分配财富,获得满意的收入,这是一种权利要求。不受公平原则来修正和限定的效率优先原则就是对人们正当的合理的经济利益权利的侵犯。当然,公平原则并不是否定效率原则的公平优先原则,只是要求社会保证使每个人都能在经济的普遍增长与日益繁荣中获得公平的一份,在增加有利者利益的同时,使较少受惠者也获得最大利益,既增有余又补不足,而不是消灭差别,也不是实行平均主义。公平原则是一种权利要求,也体现了对社会弱势人群和较少受惠者的人文关怀,它要求按照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人生倾斜,是对待命运中偶然因素的合理方式。
(3)差别原则。它是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在结合的原则。差别原则要求合理地划分不同利益阶层间的经济利益的分配比例关系。差别原则要求分配制度和主要的社会经济安排必须保证有利者于不利者阶层之间,在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具有双向增递式关系,这有两种情形:一是有利者阶层的收入和分配份额的增进必须同时保证在可期待的时空内增加不利者的收入份额。反之,减少有利者的所得只有在若不这样做则不利者阶层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会变得更 糟的条件下才是可以接受的,那些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人们,只有在改善不利者生存状况的条件下,从他们的幸运中获利,这就是对有利者阶层收入份额增减的限制性条件;第二种情形,若增加不利者阶层的收入份额,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 经济 发展,有利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有益的 社会 公共 产品,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协调,因而也必然使较有利者阶层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的条件下才是合理的。反之,减少不利者阶层的社会经济利益所得,只有在若不这样做则必然影响效率,进而使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的条件下,才是可以允许的,才是正义的。
总之,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内在结合的差别原则既不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不是什么“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它强调效率是公平基础上的效率,公平又是注重效率的公平,收入和财富分配上的差别必须是基于效率与公平原则内在结合的基础上,强调各阶层利益的协调与公正结合。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程序正义
在 社会主义 市场 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的正义性首先必须是一种程序正义的结果,分配正义的程序正义原则就是,平等地分配与分配相关的机会,受 教育 和培训的机会,就业的机会,职务和地位的升迁机会,经济领域中的公平竞争的机会都应该是平等的。机会平等原则又有两个原则,一是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另一个则是机会的公平平等。
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原则。它要求对参与经济与社会竞争的人们确定公平的程序,提供共享的外部条件,拥有平等的对待的权利,大家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遵循相同的游戏规则。同时,建立一种开放的社会体系,那些十分有利的职务、岗位、地位,对每个人都是敞开的,不允许有不平等的限制。形式上的机会平等只是一种初步的权利平等,是不考虑人们拥有资源和手段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的程序正义原则。强调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上的差异与不平等首先必须是基于形式上机会平等的结果,任何基于特权、资源垄断和非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分配结果都是不正义不公平的。
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就是要排除自然的和社会的偶然因素对于真正利用平等机会的任意影响,保证人们在受教育和培训,在就业,谋求岗位、职务和地位升迁等方面的机会平等。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包括两个原则,一个是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平等,即教育公平;另一个是建立开放的社会体系,各种有利的岗位、职务与地位向才能及贡献开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结果正义的程序正义。是基础性的程序设计与社会安排,是纯粹的程序正义原则。所谓的纯粹的程序正义是程序正义的一种,在纯粹的程序正义中,“不存在对正当结果的独立标准,而是存在一种正确的或公平的程序,这种程序若被人们恰当地遵守,其结果也会是正确的或公平的,无论他们可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教育公平是最为重要性的纯粹的程序正义,它是社会分配正义的基础。没有教育公平,或者说基于教育不公平基础上的分配不平等是不能接受的,也是不公平的。教育公平就是人们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的平等,人们获得科学 文化 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应该依赖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与家庭状况,让天资和勤奋发挥作用,使人出生伊始所处的家庭 环境 与条件归于无效,让人的天资在个人的勤奋努力条件下决定人生前景。这就要求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坚持和体现公平原则,教育体系的设计应该有助于填平家庭贫富之间的鸿沟,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
当然,仅有教育公平还是不能保证分配的公平正义,在实现了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社会还要建立一种开放的社会体系,使那些十分有利的岗位、职务与地位向资质才能开放。使所有的人或者说不同阶层出身的人都有一个平等的机会,使那些有着类似才能或才干的人有相似的生活机会,有同样的或者大致相当的成功前景,不管人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怎样的,是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对于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资质才能的人,有相同的机会达到大致相当的成功前景,享有公平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才是允许存在的,才是公平正义的。否则,就是不公平的不正义的。
注释:
关键词:创新理念;柔性管理;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D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47-02
我国运用标准化这一柔性管理手段具有久远的历史,其对社会管理的强化非常突出,可进一步促使贸易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的良好实现,是促使社会经济管理得以优化的重要基础。对此,重视对柔性管理的应用,促使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至关重要。
一、柔性管理优化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持续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迅猛,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而如何促使依法行政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成为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依法行政的推进是促使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严格且促使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执政能力得以强化的重要途径,与我国“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关系十分紧密。所以,党十七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得以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根本是规范性,最佳秩序的建立是标准化的目的,建立并维护秩序则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规范化过程。颁布的标准是约束作用及引导的一种管理资源,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是保障法律强制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基于依法行政的国家实情,应强调两手硬、两手抓:运用“刚性”的法律法规手段进行社会的管理,同时运用“柔性”的技术性手段促使对产业发展的推动和经济秩序的规范,其中公共秩序、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等社会公共活动的规范尤为重要。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
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其正常运行需要依据法律法规来促使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同时规范市场的服务、商品等标准。标准通过“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形式,对自发膨胀进行控制,规范产品规格,可有效避免物力、人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产品质量的提高、市场商品的规范、假冒伪劣的打击也需要标准作为依据。只有这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以有效维护。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促进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其范围涉及社会民生的多个方面。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标准化渗透非常突出,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住行娱乐”,均离不开标准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标准化的贯穿,在流通、生产、消费各环节之中融会贯通,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及活动。正是因为经济社会与标准化的结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维护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保障等社会民生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促使标准化管理的大力实施,使标准的技术的保障作用不断发挥,则是促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良好构建的重要基础。
二、柔性管理对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优化
(一)管理体制的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工业领域正向社会经济及管理各个方面进行延伸和拓展,而随着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全面促使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优化必然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对各方力量进行聚集,促使强大合力的形成,“统一管理、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才能得以有效巩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管理工作的合力形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各级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要恪守“导向性、预期性、实施性”原则,对相关的综合政策及制度进行设计安排,促使对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引导;同时对政策方向和力度进行调整,在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获得更为有利的工作绩效。
2.管理工作主体的企业需要在管理体制创新的工作中凸现主体地位,自觉投入并参与相关活动,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促使标准研发创新的实现,从而推动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形成。
3.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包括学会、协会等应当释放自身的行业优势,协助政府为企业提供专业的管理和便利的服务,并开展培训工作及学术交流活动,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建设和形成。
(二)标准化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
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在近几年得到社会各方的全力支持,使标准化服务保障体系得以完善,并大幅度提高了服务保障能力。然而,资源的重复投入使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得以缺乏;不健全问题的发生在中介服务市场中表现的越为突出。对此,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勇于面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此问题进行处理。对于各类社会资源整合工作的实施是十分必要的,坚持‘政府推动、有关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原则,以联合、开放等形式促使各类标准化社会资源的推进,并促使企业依托、人员、设备、产业协作等方面的整合,对重复建设现象进行避免,同时实现信息与能力资源间的优势互补。另外,还应促使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促使标准化服务中介管理的加强,对有效的运行机制进行建立,推进标准化服务的法制化管理及市场化运作。实践中应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利用其协调功能和资源优势,对标准的制定、效益的评估进行实践,从而加快相关标准的制订与落实。
(三)经费保障、奖励制度的设立和完善
标准化工作资金支持力度得以加大的基础是公共财政导向作用的有效发挥而实现的。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以加大资金投入等形式对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等工作进行支持,条件成熟后则对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进行设立。其次,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对标准化工作经费预算的统计进行加强,针对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对社会预算投入和产出效率进行研究,以此作为相关部门宏观调控及管理的依据和指标。最后,对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进行建立,提供有利的财力支撑促使标准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资金支持得以加大的同时,创新成果奖励制度的标准建立也是非常重要,这样可更好地发挥标准对社会发展、国民经济的保障作用。与激励政策的落实相结合,各级政府应对“标准创新成果奖励”制度进行设立,从而对技术创新、进步的实现进行引导和推动。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同样应与实际相结合,对创新成果奖励制度进行建立,调动标准化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促使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与创新。
(四)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社会经济管理的实践是一项技术性强、面大量广的管理工作,对良好的人才队伍进行建设则是保证社会经济管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结合我国标准化人才队伍的现状,今后的发展应进一步促使动力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以待遇、事业、环境、市场法则挽留人才、吸引人才。同时,还应促使对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的完善,以不同需求、不同层次促使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学校教育方面,应将标准化普及到青少年素质教育体系当中,鼓励院校对相关专业及标准化课程进行开设,对今后发展所需的标准化专业人才进行挖掘、储备;中介方面,对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推行,促使标准化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政府方面,对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并能够促使其参与高层次国际标准化活动,使我国标准化工作水皮得以提高,并促使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需要“刚性”与“柔性”管理的结合,共同促使社会经济管理的实践和发展。其中“柔性”管理对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优化,是基于标准化管理的实践而形成的,对法治国家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应当进一步探索标准化理念的实践与运用,促使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开创社会经济管理发展的新局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基础和贡献。
参考文献
[1] 要兴磊.为人类管理活动的历史性跃升奠基――《柔性管理》评介[J].理论学刊,2010,(4).
[2] 刘洁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当代变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 王鹏飞,袁征.论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2).
【关键词】四年制;高职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现在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不少地方政府(如辽宁、天津、江苏、贵州等)批准实行四年制高职教育,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四年制高职教育的意义以及四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和三年制高职的区别等都是急切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四年制高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四年制高职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一直由于其“职业性”特色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一系列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期盼,从现代服务业内涵的延伸,从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反映,种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给我们一种提醒,职业教育责任重大,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远未完成。当前三年制高职普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集中学习时间较短(比较多的学时分配给顶岗实习),课程内容程度浅(对于“必需”、“够用”的理解不同)等因素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积累少,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逻辑分析少,制约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延长学制,提高培养规格。
2.四年制高职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结果
谈及教育公平,一般会联想到教育部目前花大力气解决的中小学择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现象。广义上,教育公平(或说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均等、产出(学习成绩)均等以及学生从学校毕业后所获得的社会回报均等。目前高考制度仍是是一种选拔制度,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时处于劣势,学习结束后被严格限制在专科层次,成了变相的“断头教育”和“终结性教育”,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这种制度设计上的缺失,造就了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不利于全面的人才素质提升。
3.四年制高职教育是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我国的教育结构两轨并行。普通教育系统从“普通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职业技术教育从“中专(职高)――大专”发展。两条线的交叉只有一个专升本的机会,计划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升本之后,学生转入以学科为特色的普通高等教育深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弱化,也是一种浪费。而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如德国和中国台湾)的经验看,专科教育并非是高职教育的代名词。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应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横向区域方面,绝不应体现在培养目标纵向层次上。四年制高职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在三年大专层次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与工程硕士相衔接。
二、四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
四年制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升级,应坚持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也都是围绕这点运作,以期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进一步提高。
1.人才培养规格
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更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能力精,综合素质强。四年制培养目标的标尺应是职业技能高,且职业能力中的科技文化的含量和水平较三年级高。就如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科学以及它的应用,科学与技术不可分割。近几十年来诺贝尔奖的成果的转化周期越来越短,更是有利的证明。技术层次越高,科技知识和技术管理要素的比例越大,相应的技术实体也越复杂。
在四年制高职的实践中,坚持职业性的特色的同时,需要兼顾学生文化理论基础的学习,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2.人才培养模式
四年制高职在加强学生理论教育水平提升的同时应保持职业性特色,不能与普通本科教育雷同。仍应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导思想,可采用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学校,初期由学校进行教育,注重通用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积累,在企业实际完成工作,从简单的工作做起,充分发挥能力,再次回到学校进行理论总结与提高,为完成高层次、高策略性的工作奠定基础。每个阶段目标不同,逐层上升,分段培养。
其他的人才培养要素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实训条件等应保留三年制高职发展所取得的经验,坚持行动导向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置不应与普通本科雷同,在重视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必须有职业性课程,如顶岗实习等;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建社生产性实训基地。
各地已有的四年制高职实践也是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的需求,专业设置多是针对高新技术行业,承担院校也多是国家级示范校或骨干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特色,在硬件支撑上有实力,可以说具备了有利的探索试点条件。四年制高职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应该予以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立交桥的构建,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良性互动 政策 建议
适当合理的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又奠定了收入分配状况改善的物质基础,因此,保持经济的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在互动的基础上共同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目标所在。但这一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包括制度和体制条件、结构条件、政府政策条件等等。因此,要从各方面入手,努力构建实现两者良性互动的有利条件。
一、加快促进市场化体制的深化转型,以便尽快的形成行之有效的市场型体制环境
一是要尽快建立和健全各类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逐渐消除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方面的障碍,从而形成平等竞争,统一开放,自由流动的要素市场。如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间的就业歧视和择业差别,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利益追求和特长自主择业,形成劳动要素合理配置的局面。二是要打破垄断,消除不正当竞争。应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特殊的垄断行业,要加强监管,审计企业利润,规范员工收入,防止分配差距过大。应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税种将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收归国家所有。三是要完善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创造平等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管理,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整治假冒伪劣,查处欺诈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四是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一套公平、规范、透明的制度框架来与市场体制相配套,形成一套社会公众监督体系来约束政府行为,在经济发展中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步伐,逐渐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模式,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从而构造有利的结构条件
一是要能较多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特别是运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从而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技术、信息含量,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二是要缩小地区差距,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1)通过有利的政策和优惠的条件去鼓励外地投资者到西部投资, 通过各种形式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人才引入西部,从而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此缩小东西部居民收入的差距。(2)要定位中部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原有建设的基础上,包括东部产业梯度推移的承接基地建设、国家基础产业的重点建设区域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桥梁与中转站等等,以“自主发展、蓄势待发的起飞前‘蛰伏’区域”作为新的发展方向,从“主要服务于东部”转向“内挖潜力、自强兴区”,努力实现西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三是要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步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逐步消除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财政对农村科技、教育的投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要能充分发挥政府对再分配的调控职能
一是增强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GDP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全国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对再分配的调控职能。二是加强政府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财政转移的支付调控力度。需要中央财政支出的规范化和严格的审批程序,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改革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三是强化个人所得税这一调控手段。国家已经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度,把2000元作为征收起点,进一步强化了所得税累进的性质,提高了税率。同时,需要完善征收办法,逐步完善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者通过现代化手段进行重点监控。对于利息税的征收,则由目前的按比例征收转为了按累进征收,此外,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也是势在必行的。
四、健全法制法规,创设平等有效地竞争环境
一是对各种非法非规范收入进行依法取缔,特别是一些不合理的收入,诸如侵吞公有财产、欺诈行骗、巧取豪夺等非法行为。对于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的惩治,要通过政府体制改革,形成权力监督和约束机制,要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不断减少行政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公权参与的机会和介入的空间。二是要加强有关立法工作,从法律层面来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从而通过法律来保护各种合法的收入来源。对于那些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旧体制下的种种收入分配政策,要加快清理,对于那些陈旧的、不利于公平收入分配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不合法收入的种种地方性政策法规,也要加快清理,从而使收入分配行为尽快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鹏飞,唐铁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兼评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J].福建论坛,2002;3
关键词:地理;学习心理;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14-01
性别、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相比个人因素,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环境因素更为重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因素,且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更大的影响力。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进而再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质量的对策,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师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 研究方法
以调查问卷为主,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张家港、常州、南通、泰州各取一所中学(教学质量在当地排名中等,较能代表地区实际水平)的中学生及其家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共400份/期,前后进行3期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63份/期)。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心理学上提到的环境有两种分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本文选用前者,即以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为线索,结合调查结果,对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进行多角度剖析。
(一)自然因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区域文化,同时也是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外部因素。譬如一般农村的学生对乡土地理、土壤、植物等感兴趣,而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则对城市的学生较有吸引力。
(二)人文环境
1.教育环境。教育本身所处的环境是影响教育效果、教育方法以及其他各方面教育问题的最直接的因素。教育环境又可具体分为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
社会教育环境对地理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理教育的定位以及对地理知识的需求程度上。地理地位一直相对较低,新课改的实施、08新高考制度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况,并影响了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社会对地理知识的需求程度并没有随之增加,这使得地理成为高中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的跳板,初中地理却仍处于尴尬状态。社会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功能也对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生的地理观、资源观、环保观的形成。
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要因素。课程所包含的文化产品是学校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构成,好的地理老师是处理地理教育情境中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是地理课堂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通过“对你们学习地理影响最大的人是谁”这一个问题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个人因素与教师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家长的影响力仅占10%不到。
(三)经济环境。物质决定意识,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开展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教育设备的配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投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理教育所应有的硬件、软件设施的逐步完善,为中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相对而言,社会组织的地理兴趣活动如夏令营的开展是极少的。受调查的81.27%的学生表示都没有听说过相关地理的活动,这走回那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劣势又进一步影响了学校及家庭对学生地理学习的经济投入。
四、探究与思考
根据上述对影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中的环境因素的探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中学生地理学习质量,提出以下策略。
首先是做到因地制宜。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生所在的自然环境极大的制约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师应善于在有限条件中寻找尽可能多的“实践”,增强课堂的饱满度,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体会地理学习的有用性。
其次是营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学校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地理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且涉及知识面广,学习地理可以使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都将得到发展。如学校可以创建一些实验室和地理杂志书刊室,为地理学习提供物质条件。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除了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状况。教师的地理素质,和对地理科学的态度是一种隐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无论在什么条件和状况下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地理老师不仅要牢牢掌握课本知识,还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扩充,要尽量做到见多识广、阅历丰富。
教师还要懂得如何“教”学生、与学生沟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他要能根据所在班级制定正确、适合的教案,使用正确的教具,引用正确的教材,布置合理的实验。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2]夏志方.地理学习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8,92~103
[3]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244~259
[4]王树声.21世纪中学地理教师的职责[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
[5]胡斌.地理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海拾贝;2003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