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第1篇

我办自今年4月中旬起,由xx乡xx村调整到xx村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在乡镇的统一领导和xx村村委会、理事会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办挂点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突出工作重点,搞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4月底,我办会同xx村村委会和理事会,到xx、xx、xx、xx、xx、xx、xxx七个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并听取有关领导和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作出了规划方案讨论稿,并多次征求村民和理事会意见,于5月底完成了七个小组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xx、xx、xxx三个组的规划编制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其中的环组公路建设和“空心村”改造已按规划逐步实施。

二、以“改路”先行,扎实开展“三清六改”活动

村庄规划编制中的环组公路在5月初开始启动,在路基红线放样过程中,开展了“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的“三清”活动,使xx村的环境卫生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改观,虽然没有彻底改变罗坳村的“脏、乱、差”现象,但是环境的改变使村民们感觉到了“三清”带来的好处,村民在对“三清”的认识上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结合xx村xx、xx、xxx三个组背靠山,其山泉水丰富的优势,在这三个组开展了以引用山泉水为主,改造无塔式自来水为辅的“改水”活动,以“改路”和“改水”活动为主,使xx村的“三清六改”工作全面启动,有序推进。

三、结合村情和现状,搞好产业规划

根据xx村大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兼有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村情,协助xx村规划了四大块产业,一是以种植水稻、甜玉米、花生、蔬菜、柚子为主的种植业;二是以养牛、鸭、鸡、鸽、珍珠鸡为主的养殖业;三是以家俱、生活用煤、回收、捞沙、榨桐油为主的加工业;四是以饮食、电脑培训和运输为主的服务业。

近半年来,xx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从着手至今,短短几个月,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变,3.5公里的环组公路路基工程基本完成,xx组“空心村”改造工作逐步推进,引用山泉水和改造无塔式自来水共计50多户,群众的被动式参与开始朝主动式转变。罗坳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虽然起步晚、基础差,但是经过市乡村组几级的共同努力,可以说是领导重视,行动迅速,重点突出,成效明显。

9—12月,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文明家庭”、“最清洁户”、“致富标兵”等评比活动,促进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第2篇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县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扎实做好2008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选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下发了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度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申报工作的预备通知》。明确了各乡镇的申报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时间,要求各乡镇在11月20日前完成选点申报工作,凡申报点85%以上的农户应签订好协议书,由村理事会提出申请,乡村核实上报。同时,要求各乡镇切实按照省、市新农村建设的选点原则,以30-50户的自然村为主体,优先选择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已经动手筹集资金,完成“三清”,成立理事会,村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地处交通沿线,社会支持力度大的村的村庄作为试点村。

2、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会。12月21日,召开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会,县领导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各乡镇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省市2008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申报工作的有关精神,就申报工作做了重点部署。要求各乡镇严格选点条件,把抓宣传发动、项目衔接和资金落实作为选点工作的重点。

3、严格选点申报。各乡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照申报条件,遵照省里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选点定点工作的“九步法”进行选点,认真贯彻落实“两个预告”、“两个预先”,对新农村建设协议书群众签字率没有达到85%以上的自然村,一律没有申报。目前,各乡镇共筛选了93个自然村申报2008年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4、精心踩点定点。11月26-30日,县新村办成员分成二个组对全县93个申报点进行了踩点。采取了实地查看、上户询问等形式,全面掌握了93个申报试点村自然村的基本情况,对申报试点村的自然村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状况、“三清”整治情况、农民新农村建设参与度等进行了综合评定。

下一步工作: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第3篇

一、围绕发展新产业,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构筑新的产业格局,走好产业强村富民路子。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特色突出、初具规模、龙型体系全、市场潜力大、增收前景好的要求,在全市确立了大蒜圆葱、肉蛋鸭、奶肉牛、瓜菜、食用菌、苗木杞柳、优质果品、淡水产品、甜叶菊、速生丰产林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进行集中开发、重点培植、跨区域发展、产业化经营,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的意见》和《济宁市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配套政策,对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及相关配套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目前基本建成了大蒜圆葱、精细瓜菜、优质水果、水产养殖、速生丰产林等五个百万亩种养基地,形成了南部与西部大蒜圆葱种植、中南部肉蛋鸭饲养、西北和东部奶肉牛饲养、中西部精细瓜菜种植、东部山区与中西部优质果品、微山湖域水产养殖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专业区,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强济宁特色和市场竞争力、惠及百万农民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同时着力配套抓好一批龙头企业、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的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全市目前已形成大蒜圆葱基地130万亩,蛋鸭存栏1000万只、肉鸭出栏4500万只的饲养基地,奶牛存栏7万头、肉牛出栏30万头的饲养基地,200万亩的瓜菜基地,90万亩的果品基地,70万亩的水产养殖基地,100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1500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础,40万亩的苗木杞柳基地、6.5万亩的甜叶菊基地。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家、省级27家、市级216家,年实现销售收入380亿元。各类龙头企业带动农户95万户,种植基地400万亩,养殖规模1亿头只,全市有55%农户和53%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规划建设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50处,市级农牧渔三大检测中心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标准推广实施体系、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489个、面积250.4万亩。

二、围绕建设新村貌,实施“村镇科学规划工程”、“基础设施五通一治理工程”和“清洁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在村镇规划方面,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工作,现已完成22个中心镇、22个一般小城镇及208个中心村新一轮村庄建设规划编修。市建委通过组织专家设计,已经优选了20套民宅新居设计图纸免费发放到全市所有村庄。逐步展开所有乡村的规划编制和修订,三年内实现乡村规划全覆盖。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每年全市用于村村通油路、通自来水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8亿元以上,20__年投资3.2亿元,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275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达到97%;村村通自来水进程快速推进,20__年投资2.8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0__万元,846个村、72.8万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3%;全面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99.85%,开通有线电视的村达到74%,20__年新增农村宽带用户3万户、累计达到5万户,确保“十一五”期间所有建制村实现“五通”;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每年铺开建设项目2万项以上,完成造林25万亩;全市每年投入3亿元,治理采煤塌陷地3万亩。在清洁生态家园建设方面,把“一池三改”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突破口来抓,取得显著成效。市财政每年投资600万元,对全市10%的行政村实施“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发展5万户户用沼气池。20__年,中央、省、市财政安排财政资金1255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一池三改”建设进行补助,新增户用沼气池5.8万户、总数累计达到12.6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7.3%,连续几年来发展速度和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各县市区也展开了以“三清”(清粪堆、清垃圾堆、清柴草堆)、“五化”(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为主要内容的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围绕倡树新风尚,实施“文明和谐乡村创建工程”。积极教育引导农民养成学科技、讲

卫生、弃陋习的新习惯,形成讲文明、守法纪、知荣辱的新风气。突出抓了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结合孔孟之乡传统优秀文化特点,广泛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树文明礼仪新风、推进移风易俗三项活动;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巩固提升“文明一条街”创建成果,开展了以文明小康村和文明生态村为重点的文明镇村创建活动,20__年验收合格文明小康村、文明生态村1058个,争取到“十一五”末全市60%以上的村庄成为文明小康村或文明生态村。进一步深化“平安村庄”建设,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新活动,全市60%的村居达到“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71%的村居实现了综合治理规范化,全市85%以上的乡村常年不发生刑事案件,社会满意率超过96%。任城区投入800万元,在全区按照每10个村建设1处警务室的标准,规划建设了50处规范化警务室,充实警力、配齐设施,分片管理、全天巡查,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群众非常满意。四、围绕培育新农民,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工程”。按照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健康卫生素质的要求,全方位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实行了由组织、人事、宣传、教育、农业、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农民培训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配套联动,协调动作,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和资源,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农业科技、专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近几年来,每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紧密衔接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转移,全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380个,每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上以上,目前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201.8万人,占总数的5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教师工资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统筹发放,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__年投入8200万元,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5万平方米,新扩建校舍11万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4亿多元,改造中小学危房76.7万平方米,“十一五”末力争农村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全市参合农民566.39万人、参合率94.15%,20__年共为303.67万人次参合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24亿元。突出抓了以36处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造和160个中心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1200多个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十一五”末力争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全市基本实现了“科普村村通”,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市每年选派3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集中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城市教育、卫生资源结对帮扶农村活动。探索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四级联保”制度、农村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备。全市农村参保人数达到66.37万人,征缴农村养老保险费552.97万元,为8100名农民发放养老金110万元。制定出台《济宁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将农村低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20__年全市安排农村低保资金2132.9万元,按照每人每年80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低保对象16.04万人。

五、围绕完善新机制,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新农村社会细胞优化工程”。适应新农村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从制度上、根本上探索激活农村内部活力的措施和办法,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水平,推行村党支部每年为新农村建设办几件实事承诺制,并进行跟踪考核。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大力提升他们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强双富”活动。连续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共培养村两委大中专生7256名,每村平均有一名后备干部。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探索开展了村级民主“议事日”、“议事周”活动,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新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

六、围绕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启动实施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围绕构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充分调研论证和酝酿的基础上,20__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全市选择确定了13个试点镇,将全市13个省级开发区与所在乡镇进行有机整合,推行“镇区(园)合一”管理体制,着力在统筹城乡

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目前,各试点镇领导班子和人员整合配备、建设规划修编、行政区划调整和市县部门职权下放对接等工作,正按计划节点稳步有序推进。七、强化保障措施,构建六项工作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协调机制。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新农村建设推进任务要求,调整充实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7个行政编制,加挂市政府农业办公室牌子,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管理职能。各县市区也普遍加强了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组建了相应工作机构。实行了推进“十大重点工程”任务落实的联席会、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制度,适时有效解决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示范引导带动机制。自20__年起,在全市选择发达、欠发达、城郊3个类型的县市区、23个强中弱乡镇、__个强中弱村庄,开展了“321”试点示范工作,利用3年时间实现“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貌、倡树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完善新机制”的目标。制定了对示范单位重点倾斜和集中帮扶政策,各示范单位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兖州市创造了“以企带村、村企合一,小村变大村、建设中心村,改造城中村、村庄变社区,翻建旧村、提升新村,不建新居变内涵、完善设施变环境”新农村建设的五种模式;嘉祥县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政策支持,健全机制、加强管理的办法,20__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农村公路建设和“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上积极探索、率先突破;任城区突出城郊特点,按照改造城中村、提升驻地村、强村带弱村、新建搬迁村、不建新居变内涵等五种模式,加快村庄规划建设。为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__年开始,在实施新农村建设“321”试点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每年集中抓好并确保建成100个左右的市级示范村,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树立样板,为整体推进提供经验。按照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示范带动力强的条件标准和产业带动、生态园林、新村建设、整治改造、社区公寓5种类型,20__-20__年全市共筛选确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385个,其中20__年度有127个村作为首批示范样板村,纳入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考核管理。20__年、20__年分别再有127个、131个纳入考核管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大“百村示范”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按照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和“五新目标”内容,制定了25项具体考核计分标准,实行百分制考核。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每个验收合格的市级示范村给予10万元奖励,县市区按照同等标准给予配套奖励扶持。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第4篇

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街道办事处经过前期的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处农村的发展状况,理顺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措施。

一、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全处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37个村(居),农村住户8972户,28903人,耕地面积16702亩,人均占地0.58亩,海岸线长15.5华里,浅海滩涂面积42000亩,2005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9.66亿元,集体经济总收入11277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8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2万元,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是:抓住北部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实现集体增收和农民富裕为重点,因村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在“五个新”上下功夫,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全处37个村(居)全部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发展壮大新产业,实现“三个增收”

发展壮大新产业的基本思路是,以财政增收、集体增收、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优势品种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形成以农村工业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农村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5%以上,农村劳动力在域内非农产业就业和域外从事劳务输出达到8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水平、供养能力达到自给自足,70%的村(居)留有足够的扩大生产资金。

1、培植财源,提高办事处公共财政能力。一是突出招商引资谋发展,着力引进符合“四大板块,六大产业集群”规划、技术含量高、行业前景好、无污染能耗低的“大高强”和对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重点发展仓储物流、精细化工、家电电子和机械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争取尽快膨胀办事处的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总量。二是搞好对企业的服务,挖掘潜力,巩固和扩大现有税源。三是积极引进快速见效特别是一些纳税额大的贸易项目,三年内财政收入至少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逐年增加地方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2、因村制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培植新产业,实现集体增收。一是膨胀强村经济规模。对管家大村、大殷村、邵家村等集体经济纯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居),以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扩大现有企业规模为主,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建立集体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渠道。同时,引导有势力的村(居)联合到胶南、胶州等周遍乡镇征地,兴办工业项目,建立“域外增收基地”。二是培植经济发展村。对逄家、王家、郝家、山王东、河洛埠等黄张公路及昆仑山路、团结路两侧的村以及河北、河东、河西等北部工业区范围内的村,发挥路域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招商引资搞好土地开发、通用厂房建设、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建立与落户大项目配套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信息传输等配套经营企业,加快集体经济增长。三是加快山区综合开发促增收。对东郭、西郭、山曹、山宋、牛齐前等山区村庄,抓好宜林地开发,积极进行退耕还林,完善水利和道路配套,高标准建设6000亩百果园;抓住北部工业区、海湾大桥、青莱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机遇,合理进行砂石资源开发,实现农村增收致富。四是争取帮扶实现脱贫。对集体经济纯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13个村庄,积极争取财政支农资金和区内结对帮扶单位的支持,兴办一些起步早、见效快、循环发展的经济扶持项目,争取在政府投资集中、社会资源整合、就业门路扩大中,促进尽快脱贫致富。

3、因势利导,增加农民收入。引入新观念、新思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富民经济小区和现代农业园区,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形成“南部村上山采果,西部村进田种菜,北部村下海牧渔,沿路村经商兴企”的农民致富新格局,加速推进农民增收。一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路域经济,兴办个体私营企业和商贸服务业,加快实施旧村改造,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的前提下,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二是加快高效农业发展,重点建设市郊型农业“精品园”,积极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草莓、花卉、果品等栽培基地,使全处的“精品园”面积达到2000亩。发挥海岸线长和浅海滩涂水面广的优势,抓好万亩海珍品增殖、养殖,积极培植海水育苗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搞活农产品流通。依托百果园建设,积极发展观光果品采摘、农家宴等生态旅游农业,扩大收入来源。三是引导农民组建并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机遇,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增加投资收益。在对35个村实施“村改居”后稳步进行集体经济股份化改制,通过持股分红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二)实施亲民乐民工程,建设富足文明的和谐社会

一是抓好农民保障工作,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广泛宣传,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好个别退保群众的工作,确保参保率逐年上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认真抓好城乡低保救助、农村贫困人口救助、残疾人安居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敬老院建设等工作,创造人人有保障的和谐社会环境;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每年培训600人以上,协调落户企业优先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遇,落实好上级各项支农措施,落实“三减免、三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扶贫开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利农惠农政策,保证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是规划建设新城区,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搞好北部新城区详细性规划的基础上,围绕整体规划体系要求,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城区建设步伐。对因黄张路拆迁已批未建户和现住房困难户,今年开始实施农民安置房工程,在严格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群众居住习俗,适地建设占地85亩,总面积61880平方米的安置房,解决728户住房困难。以驻地社区为示范点,积极推进旧村改造,今年力争破题。同时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村村通油(水泥)路”工作,抓好进出村道路、村主街道和背街小巷整修硬化,彻底解决柴草乱垛、土石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五乱”现象,全面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提升新区形象,努力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把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争取区内大企业、大项目扶持,抓好农村校舍修建,完善教育设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农村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农村文化大院和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教育和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向城市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

(三)加大公益事业投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和水平

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们将紧缩财力,每年力所能及地安排一部分公益事业项目,建立年度“实事工程”,加强街村公共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投入,使农民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2006年已经确定重点要为群众办好以下“10件实事”:新上垃圾运输车等环卫设备,改善全处环境面貌;对办事处驻地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并安装人行道板;开展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活动;启动农民安置房工程;继续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抓好农村残疾人安居工程;村村建起老年人活动场所和文化大院;新开通7个村有线电视,使村级有线电视实现全覆盖;新建敬老院一处;培训农村劳动力600人,安置300人,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步伐。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在工作中突出抓好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创造,成效在一线体现,测评在一线进行“五个一线”,组织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赶”机关干部到农村一线问民情、访民意、解民难,把全处36个村按地域和经济发展特点划分为5个管区,每个管区安排2名班子成员,每个村安排1名机关干部常年包村,实行业务工作和中心工作“双挂双考”责任制,将所挂管区和所包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列入年度考核。

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第5篇

(一)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对××中学食堂工程、一中宿舍楼工程的实施进度,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争取在秋季开学前完工;加快××镇中教学楼工程、××中学教学楼工程的各种手续办理并于年底前实现主体完工;加快××明德小学各种手续办理,督促施工进度,争取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落实好下半年的修缮工程,改善师生办公、学习条件,确保校舍安全。

二是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对全县远教工程进行维护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远教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益;积极工作,选择条件较好的学校创建省一级图书馆(室)和自主实验室试点。

(二)继续狠抓教育教学

一是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乡村幼儿园建设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继续加大对已建27所规范化学校的管理力度,全面推动学校的制度化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在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和小学三年级起始学科,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的监管力度,推进我县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大对小学薄弱学科的监管力度,推动小学英语等薄弱学科的教学工作。

二是加快省、市示范性高中建设,重点督导××接受省级示范性高中验收和职教中心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工作。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普及特殊教育县(市)区标准”,做好申报、验收工作。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少年档案,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

三是积极倡导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创新为主体,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配合市教育局认真做好“中小学创新实践大赛”各项活动的组织与筹备工作。

四是加强运动员的选拔、训练与注册工作,为明年的县、市运动会做好准备工作。以“四个一”工程建设为契机,掀起我县中小学校健身热潮,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抓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逐步配备专职卫生保健员,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结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校的食堂和宿舍进行卫生大检查,预防各类各类事故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做好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摸底,10月份进行校长培训;做好校长论坛准备工作,9月份启动全县中小学校长论坛会。按照全市布署,结合进修学校组织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师、图书管理员培训。

(四)重视职业教育

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完成中职招生700人的任务,进一步发挥成人学校和职教中心阳光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短期培训12000人次。

(五)加强教育督导

严格按照《河北省中小学办学水平等级的标准》,认真客观公正的对学校进行督导评估,促进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准备2所示范性小学、1个示范性学区报省市验收认定。继续做好“两基”巩固提高,迎接省市督导评估做好指导、检查工作。

(六)制定政策向农村倾斜,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针对会议我局召开了局务会,专门讨论教育系统如何搞好“平安建设”,如何进一步加强稳定工作,会后采取强有力措施,把会议精神落到了实处。

一是排查梳理问题。我局在全系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排查结果显示教育系统无重大上访苗头,不存在非正常进京上访问题。

二是加强了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和苗头排查制度,认真接待和处理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三是认真完成领导批示案件和部门交办的案件,严格落实《条例》规定的办结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