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文学新发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这两个新出炉的黑洞冠军分别居住在离地球约3亿光年远的两个不同星系里,可能是由一些早期宇宙黑暗类星体的遗骸所形成的。伯克利大学的天文学教授马中佩表示,早期宇宙有很多类星体或活跃星系核,一般认为,它们的能量是来自于质量有100亿颗太阳那么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像这次新发现的这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在质量大小上与年轻的类星体近似,未来它们很可能会在天文学解释类星体如何演化成超大质量黑洞时扮演关键角色。
黑洞因物质密度极高而形成强大重力场,甚至光都不能逃脱它。一个质量如一颗太阳的小黑洞,或许由恒星爆炸或超新星就可以产生,但是一颗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来源又是什么呢?一般认为,应该是由于黑洞合并,或是由于攫取大量恒星或者大量气体而来。马中佩教授等人组成的团队新发现的两个黑洞,一个位于椭圆星系NGC 3842中央,在狮子座方向,是狮子座星系团最亮的一个星系,距离我们有3.2亿光年远。第二个黑洞和第一个的质量在伯仲之间,位于后发座方向,椭圆星系NGC 4889的中央,同样,它也是该星系团中最亮的星系。
据研究人员指出,以这两个新科黑洞的“状元”和“榜眼”来说,其事件视界的大小约等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200倍,亦即冥王星轨道的5倍大。若以环绕在事件视界以外,球体状的一个黑洞重力场影响所及范围而论,宽幅达4000光年。以质量论,和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央的黑洞相比,这两颗超超大黑洞质量是我们的2500倍,并且银河系这颗黑洞的事件视界,大约只有水星轨道1/5而已,差得远哕!
这些先前从来没被发现过的超大黑洞虽然有着相当于100亿颗太阳的质量,非常惊人,不过有可能因为它们所居住的邻近区域相当“安静”的缘故,所以它们一直在静默中低调而行,从不曾被发现。马中佩教授表示,100亿年前,当时景象的叙述可能像这样:那时,这些黑洞只是一些极活跃的年轻类星体,大量地吞吃着附近的气体和尘埃,几乎把四周物质都吃得精光。侥幸存留的那些气体后来形成恒星,继续安安静静地在各自轨道上运动。这些黑洞不但是过去有着像“巨兽”一样“大吞猛吃”的特性,就连它所住的星系本身也实在是超级大的“巨兽”星系,里头蕴藏着约1兆颗恒星。经过时间的洗礼,现在它们低调地定居在星系团中央大约核心的位置。
大多数天文学家相信,几乎所有星系中央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星系越大它的黑洞就越大。目前所发现最大的黑洞,清一色全都位于椭圆星系,而椭圆星系则被认为是由两个旋臂星系合并的结果。马中佩发现,要是两个椭圆星系再进一步合并的话,就可能会产生最大的椭圆星系,或是将近100亿颗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些超大质量黑洞还可以经由吃下更多由星系合并所遗留的气体而增长,使身形更加壮硕,“多重合并是超级巨兽的最佳养成法之一”。
1781年3月13日,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注意到了双子座中的一个天体,最终确认它是一颗行星。它以希腊神话中天空之神的名字――乌剌诺斯命名,中文称为天王星。发现天王星后不久,人们就计算出了它的轨道,却发现观测数据与理论预测的总有差异。英国科学家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威耶分别提出,这可能是因为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它的引力导致天王星轨道出现偏差。他们还计算出了未知行星应该在什么地方。
1846年9月23日,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在预测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新行星。这颗行星的颜色好像海水,因而以海洋之神的名字――尼普顿命名,中文称为海王星。海王星的引力部分解释了天王星轨道的误差,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天文学家相信海王星轨道之外还存在一颗未知行星。
而天好者出身的美国天文学家洛威尔基于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详细计算了这颗未知行星的位置。
然而事实上,这个计算在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正是这个错误的计算,帮助汤博找到了冥王星。
1929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洛威尔天文台台长的邀请下,年轻的天好者汤博加入到了寻找未知行星的行列。根据洛威尔的计算,汤博对太阳系进行了一次仔细的观测,冥王星进入了他的视野。
由于这个新发现的行星身处太阳系黑暗的角落,与人们想象的冥界相似,因此以希腊神话中冥王普鲁托(Pluto)命名,中文习惯称为冥王星,当时位列九大行星之一。
但之后,人们很快就发现,冥王星太小且与其他行星运行轨道有差异。
冥王星与太阳平均距离59亿千米,直径2 300千米,平均密度大约2.0克/立方厘米,质量相当于0.006个地球。公转周期约248年,自转周期6.387天。表面温度在-220℃以下,表面可能有一层固态甲烷冰。
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而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时隔39年之后,捷克首都布拉格终于迎来了第二次天文学的盛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次大会。
从8月14日至25日,为期12天的会议上可谓话题多多,但真正在公众眼中热度不减的,还是关于太阳系中行星数量的争论。会议开始之前,科学家都已经意识到,无论结果如何,“九大行星”的传统说法都将不复存在――惟一的悬念,不过是“加法”还是“减法”。
当地时间8月24日下午,最后的悬念终于揭晓:太阳系今后将只有八颗行星,冥王星在被发现76年之后正式“降级”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所谓矮行星,是指那些围绕太阳运行、近似圆形的天体,其公转轨道与其他天体的运行轨道存在交叉,亦不属于卫星。
冥王星失位
“行星”(Planet)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意为“徘徊者”。
冥王星的发现,最初来自一个错误的计算:科学家对于海王星轨道的研究表明,之外必有一颗行星。1930年,美国洛韦尔天文台的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观测到这一天体。当时由于行星定义模糊,只是习惯性地猜测它的特征应与其他行星类似,因此把冥王星称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冥王星并非一颗典型的行星。最初人类一度认为,冥王星的质量可能高达地球的6.6倍。但到了1978年,科学家最终确认其质量尚不足地球的1/400;即使与其他行星的卫星相比,其个头也不算大。
质量大小,还不是惟一让它“身份”存疑的因素。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而其他八颗行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此外,冥王星的公转平面也与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有着很大的夹角,而其它行星的公转平面却基本一致。
“如果冥王星是在今天被发现的,那么它从来都不会被认为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焦维新教授对《财经》记者表示。
实际上,天文学家在行星问题上摆“乌龙”已非第一次。早在1801年,科学家在火星和土星之间发现了一颗名为“谷神”(CERES)的小行星,就一度将其定位为太阳系的“第八个行星”(当时海王星和冥王星都还未发现)。
如果仅仅如此,即使冥王星厕身行星之列显得有些异类,或许仍然可以被容忍。但在过去十多年来,新的天文发现,不断把冥王星的行星“身份”逼到了墙角。而2005年被确认的2003 UB313(齐娜,XENA),则成了压垮“棋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科学院院士、夏威夷大学教授大卫杰威特(DavidJewitt)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这一切皆由“柯伊伯带”(KuiperBelt)而起。
所谓“柯伊伯带”,是一个经过海王星轨道的圆盘状区域,其中包含数以千计的彗星和行星物体。1992年,天文学家逐渐意识到这一区域的存在;一些人甚至估计,其中仅直径在100公里以上的天体可能就不下7万颗。目前,科学家在柯伊伯带中已经陆续发现了上千个天体,其中包括2001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2002年发现的“创神”(QUAOAR)、2003年发现的“赛德娜”(SEDNA)。
最重要的,还是2003年被拍摄到且于2005年被最终确认的“齐娜”――这是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原本地位就摇摇欲坠的“第九大行星”,终于无法固守最后一道防线。
“根据现有的数据,齐娜的直径比冥王星大100公里。如果冥王星叫做‘第九大行星’,那么新发现的这个天体,有什么道理不叫它‘第十大行星’呢?”中国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对《财经》记者说。
并非行星“政治学”
随着齐娜被发现,重新定义行星已经成了天文学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从2003年起,成立于1919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就开始筹备成立一个“行星定义委员会”(PDC),来处理冥王星的地位问题。
今年6月底至7月初,由七人组成的PDC正式在法国巴黎成立。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其中包括主席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在内的三名成员均来自美国。
8月16日,PDC在布拉格的会议上递交了一份新的决议案,提出把太阳系的行星数量由现在的九个增加到12个:即除了齐娜和冥王星的卫星卡戎(CHARON),谷神星也将恢复大行星的地位。为了解决冥王星、齐娜以及卡戎等独特的轨道特点,决议还建议引入一个专门的称谓“类冥行星(PLUTON)”,来定义此类行星。
然而,这个决议一经提出,就在大会上引发激烈争论。一些人指责说,新定义无疑更多地代表了“美国的声音”而不是“科学的声音”,因为冥王星是惟一由美国人发现的行星,美国人当然不愿意其被“降级”,所以才出台了这样一个“加法”方案。
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教育官员拉里A勒博夫斯基(Larry A Lebofsky)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承:“我必须承认,我倾向于把冥王星列入行星范围之内。同时我愿意看到谷神星也成为行星。从谷神星被发现起,我就希望它能够被划入行星的范围。”
“美国的天文学界存在不同的团体,有一部分团体在强烈维护冥王星的地位。重新定义行星的核心,就是保持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中国国家天文台科技计划处处长、研究员薛随建也对《财经》记者表示。而美国宇航局在一份官方声明中,就曾称齐娜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但是,据出席了这次会议的中国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透露,尽管意见分歧很大,但反对这一决议的声音逐渐开始占据主流。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是――“加法”将使得太阳系的行星图景变得无比复杂――天知道柯伊伯带中还有多少这样的天体等待发现?
最终,在8月24日通过的第二份决议案中,冥王星被正式排除出行星行列――它与新发现的齐娜等,一起被列为“矮行星”。根据新的决议,要成为行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围绕太阳运行、自身因为流动动力学呈现圆形,以及足以清空所在的轨道。由于冥王星的轨道与海王星存在交叉,显然难以满足最后一个条件。
尽管行星的定义的确充斥着一些个人感彩,甚至带有政治的意味,但是,不少专家亦并不赞成把此次会议过分“政治化”。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院士王绶涫表示,科学家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被认可,这无可厚非。在他看来,国际天文学会作为权威性国际机构,其决策过程不会受到非科学的压力。因为这是一个学术问题,科学家应该不会犯这种错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学副教授肖显静博士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由表决来通过这样的定义及冥王星的归属认定,从形式上看好像是一个游戏,“但这样的游戏并不是一个毫无规则的游戏,而是基于一定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交流协商认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超越太阳系
在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看来,真正决定行星重新定义的,还是天文学自身的发展。
对于重新定义行星的重要性,即使在天文学界内部,看法也不尽相同。北京天文馆学术委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李元对《财经》记者强调:“我认为用不着小题大做,我们应该平静对待。”
“新的定义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微不足道,就是这样。”大卫杰威特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整个过程只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而已,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科学问题。”
但是,众多科学家还是高度评价重新定义行星的意义。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阳飞行中心科学家艾米西蒙米勒(Amy S. Miller)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即使从科学上而言,重新定义太阳系的行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物理特性的基础上做出的统一的定义,能够使科学家更加容易地将这些天体归类。
中国国家天文台科技计划处处长、研究员薛随建也对艾米的观点表示赞同,他指出:“将冥王星划分到柯伊伯带里,这就与木星和水星等天体作出了区分,这会激起科学家新的兴趣。科研工作者真正感兴趣的是整个太阳系天体如何演化而成,要将未知领域探测清楚。如果将柯伊伯带里的这些天体归入到大行星的范畴,那么科研工作者还有什么动力来研究这些天体呢?”
对重新定义行星的社会学意义,则获得了普遍认同。韩国西江大学言论学院院长、韩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金学铢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小学时起,我们就知道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永远正确的基础知识。“然而,这个知识突然改变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学校里的考试都要发生变化。”他补充说。
中国教育部已经正式表示,由于时间关系,今年秋季的学校教材仍然将沿用传统的太阳系行星的说法,但进行修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不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学副教授肖显静博士指出,在中国的科学教育中,绝对不应该仅仅把这个结论告诉学生。如何通过这个过程重塑科学理念,或许才是最关键的。
几乎没有人否认,这次行星的定义,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我们对于行星的了解仍然是相当贫乏的。
今年3月,九年前升空的卡西尼(CASSINI)探测器在土星的卫星恩克拉多斯(ENCELADUS)上,发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迹象。此前人们一直认为,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只有木星的卫星欧罗巴(EUROPA)上可能存在液态水。7月下旬,卡西尼又在土星的另外一个卫星提坦(TITAN)上发现了可能由液态的甲烷或者甲烷、乙烷混合组成的“湖泊”。这也是人类在地球之外首次发现液态湖泊,虽然其组成并非地球上常见的水。
在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对时空的描述是:在根本上是光滑的,只有当受到能量或物质的作用时才会发生扭曲。然而一些量子物理学家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时空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由大量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不断出现和消失。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时空是平滑的而不是泡沫状的,这可能意味着在这方面爱因斯坦战胜了其后的许多量子物理学家。
一个科学家小组对三颗穿越漫长恒星际空间的光子展开追踪。这些光子是从大约70亿光年外的一次伽马射线暴事件中被释放出来的。经过漫长的旅途之后,在2009年5月,这些光子最终被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捕捉到,每颗光子之间的时间间隔仅有1毫秒。
研究结果强烈支持爱因斯坦的理论。这些来自伽马射线暴事件的光子波长极短,因此理论上它们将可以和量子物理学家提出的时空泡沫颗粒发生反应。
如果这种泡沫真的存在,那么这三颗光子在其长途跋涉中其路径应当会受到轻微影响。研究者指出,考虑到这种情况,这三颗光子几乎同时抵达费米望远镜的几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从此次探测结果来分析,这项结果对于认为时空泡沫存在的量子理论是一个重大打击,尽管这还并非致命性的一击。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密歇根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罗伯特·涅米洛夫表示:“如果这种泡沫真的存在,那么其直径必定小于普朗克长度,这就可能意味着需要涉及其他的物理学领域。”
发现潘多拉
科学家最近认为,像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一样的卫星可能是发现外星生物最常见的地方。天文学家是在识别了多达15颗环绕恒星宜居地带运行的新行星后得出这个结论的,它们都是和木星或海王星一般大的气态外星世界。研究人员相信,这些行星本身或许并不适合地球生命居住,但在环绕它们运行的卫星上可能有森林、海洋和生物,就像影片《阿凡达》中虚构的潘多拉一样。
牛津大学的克里斯·林陶特博士说:“木星拥有几个多水的巨大卫星。最常见的宜居世界可能是在与木星或海王星一样大的行星周围运行的卫星,而不是太阳系内的岩态行星。”
公众可以用家庭电脑登录“行星猎人”网帮助天文学家识别这些候选太阳系外行星。英国盖茨黑德市的71岁退休警官罗伊·杰克逊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很难用语言形容喜悦、惊叹甚至自豪的心情。我从一些小的方面帮科学家发现一颗行星。”
“行星猎人”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的黛布拉·费希尔教授说:“我们正看到‘行星猎人’计划一个时代的到来。志愿者的参与加快了我们的研究进展,他们用家庭电脑为我们帮了不少忙。现在,搜寻工作不仅仅把古老的太阳系外行星当做目标。”在这一最新发现前,其他19颗太阳系外行星已被确认位于宜居地带。
发现宇宙最大结构
天文学家近期发现了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其巨大程度甚至让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其不可能存在。
根据来自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数据,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创纪录的类星体集群结构,其延伸长度超过40亿光年。相比之下,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的直径不过仅有数十万光年,而银河系所处的上一级结构,即室女星系团,其延伸长度也仅有数亿光年。
克洛斯表示,天文学家多年前便已经知道类星体可以形成巨大的集群,延伸长度超过7亿光年。然而此次所发现的由73个类星体组成的超级集群延伸长度超过40亿光年,这一规模让人吃惊。
天文学家之所以感到惊愕不已,是因为现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似乎限定了宇宙中结构的尺度不应超过12亿光年。克洛斯表示:“这一发现对我们现有的知识构成挑战,因此我们此次并不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是新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一巨大的结构被简单地称为“大型类星体团”,其发现的同时还颠覆了另外一项基本宇宙学原理,那就是当在大尺度上进行观察时,宇宙应当是总体均匀的。克洛斯表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对于宇宙的数学描述过于简单了,更好的模型或许应当是远比这更加困难和复杂的。”
这次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巨大的规模打破了原有纪录,其本身还将可能有助于开展对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在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类星体是一类在宇宙尚年轻之时存在的、发出强烈能量的活动星系,也是宇宙中最明亮,最强大的天体之一。它们代表了一种存在于星系演化早期,然而却十分短暂的阶段。
一种理论认为,类星体的这种规模巨大的结合形式可能是现代宇宙中超星系群的前身,然而二者之间的真正本质联系目前仍不得而知。
吉拉德·威灵格是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他认为这项研究作为计算机模拟的主要目标之一,也应当更多地通过望远镜的实际观测进行验证。他说:“这种结构之大超出了我们根据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冲击波理论得到的预期。很有可能有某种机制在大尺度上操控着类星体的行为,这可能对早期的宇宙环境产生影响。”
加利福尼亚州沙缅度一名男子在2012年12月20日下午,目击到空中一个疑似UFO的物体发生爆炸,便用智能手机把画面记录下来。
当地的CBS—13电视台引述伊莱亚·普莱寇兹柯的话说:“我目击了一些此生从没见过的东西。我看到另一个物体环绕着它。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一生从没见到过这种东西。我希望有人能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
在这段影像中,他说:“哦,我的上帝,它炸毁了。有些东西刚刚爆炸了。”
伊莱亚联系了CBS—13电视台《日安沙加缅度》的节目主持人柯迪·史塔克,并且把影片传给了他。史塔克说:“这段影片是伊莱亚用Iphone手机透过望远镜拍摄的,我们必须把它放大、再慢速播放才能看得比较清楚。但它看起来的确很像是一次大爆炸。”
史塔克把影片传给天文学家、同时也是美国天文学会新闻处官员的马兰。马兰表示,他并不认为这一起爆炸是天文现象。
末日小行星掠过地球
1月11日消息,欧空局所属的空间望远镜捕捉到了那颗据称可能会撞向地球的近地小行星阿波菲斯的照片。有计算显示,这颗小行星可能将在2036年与地球相撞。而此次观测带来的还有另外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这颗小行星的大小要大于我们此前的估计。
阿波菲斯小行星长期以来都被很多人视为“末日星球”。欧空局宣布,根据该局所属在轨运行的赫歇尔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这颗小行星的直径约为325米,这一数字比人们之前的估算高出大约20%。此前人们认为这颗小天体的直径约为270米。
土卫六巨型湖泊或存奇异生命形式
科学家称,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巨大的碳氢化合物“冰山”湖可形成奇异生命形式。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最新理论或许还能解释来自这颗卫星上的巨大湖泊和海洋的奇怪数据。
土卫六是我们太阳系里除地球以外唯一地表永久拥有液态水的天体。然而,我们地球上的降水和蒸发循环涉及的是水,而土卫六涉及的却是碳氢化合物,例如乙烷和甲烷。乙烷和甲烷是有机分子,科学家认为,它们能够成为促使生命诞生的更复杂的化学作用的组成成分。
科学家推测,土卫六湖泊没有浮冰,这是因为固体甲烷的密度比液体甲烷大,它们应该会下沉。但是最新模型认为,湖泊和大气之间的互动导致这颗卫星上形成不同混合成分、氮气囊和气温变化。科学家发现,如果气温下降到甲烷的凝固点以下。冬天形成的冰将会漂浮在土卫六上甲烷和乙烷形成的湖泊及海洋里。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公元前1182年-公元前1151年,法老王拉姆西斯三世统治埃及。他的死一直被层层迷雾包裹。根据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位法老王在遭人割喉后死亡,幕后元凶是他的儿子彭塔瓦尔。
古生物学家近日在中国辽宁发现了一种长有古怪牙齿的鸟类的骨架化石,距今已有1.25亿年历史。研究者称,奇怪的尖牙使这种古老鸟类能够咬开昆虫或蜗牛的坚硬外壳。
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1月15日向媒体宣布,俄将于2015年从新建成的东方发射场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考古学家近日利用声呐设备在得克萨斯州加尔维斯敦港附近17米深的水面下发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沉没的军舰“哈特拉斯”号的残骸。据考古学家介绍,声呐设备的清晰度非常高,几乎就和照相一样,扫描结果似乎让人亲眼看到了150年前的那场激烈战斗。
近期,中国长江流域淡水豚类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全流域不足千头,其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如果种群数量锐减得不到改善。未来15年-20年江豚可能灭绝。
邻近阿里山与玉山的鹿林天文台夜间尽是星海、银河与动物声,陪伴着观测员浪漫又寂寞的冷冽时光。鹿林天文台是鹿的原乡,天文台南面是旗山溪上游的楠梓仙溪,在美浓与害浓溪会合即是高屏溪。天文台北面是神木溪,往下游汇入陈有兰溪,再汇入浊水溪。可见鹿林是水、星星、鹿的原乡。人类在此探索宇宙,观察星空,找到新发现,来满足好奇心。
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一生坎坷的遭遇、奋斗的事迹、对原乡故土的怀念,及其写作的历程感动着人们,他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原乡人》,藉以表达对这位台湾文坛先驱由衷的敬意及追思。钟理和来自广东梅县,与父母来台经营农场,因与爱人同姓,婚事遭到父母反对,私下带着恋人平妹远走沈阳,后经数年再返台湾。以近代华人作家命名的小行星“钟理和”,目前已在台湾文学馆举办庆祝仪式,纪念这位“倒在血泊中的笔耕者”。发现这颗小行星的鹿林天文台表示,岛内天文界已为二十多颗小行星命名,名称多是科学家、县市地名,以文学作家命名是第一次。钟理和于1960年去世,享年四十四岁,一生贡献文学,染肺疾仍不断创作,最后伏案写作中咯血而死。
鹿林天文台的观测员与观测助理的血液里有着传统勇士的精神,不眠、不休地观察天地宇宙的变化。白天片刻的休息时段,便将来自星星的讯息,利用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传送给各地的天文学家。在科学教育者的眼光下,每个人都在与时间竞赛,想为人类提供宇宙的新发现。每年偶有遇到特殊天象时,也就是鹿林山最热闹的时候,民众与媒体记者都聚焦于来自鹿林天文台的第一手讯息。
然而,“钟理和”小行星的发现,只是利用我们鹿林天文台望远镜所看到的一颗石头而已,此发现并不特别,但是经过大家的巧思就能激发科学与文学的创作,引起人们重新欣赏钟理和文学巨作的兴趣,作品中有着北京、沈阳、台湾的故事。看到钟理和与钟平妹在北京的足迹,就像搜寻到小行星一样,令人兴奋与陶醉。人们的原乡,由祖先的迁移可知当时的原乡。而人们想知道宇宙空间的原乡,可从小行星的探索开始,人类宇宙空间原乡的探索可以凭借科学与人文的创意发觉。“钟理和”小行星形如不规则的马铃薯,直径约2千米左右,与阿里山的海拔高度相当。“钟理和”小行星是鹿林天文台发现的800多颗小行星中的一颗,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通过命名,在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永久编号是:237187。鹿林巡天计划(LUSS)的环境、设备与全球五大巡天计划的设备相比,有如小舢舨与航空母舰般差距悬殊,只能算是“小虾米对大鲸鱼”,而且鹿林天文台没有修路,不过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我们没有缺席”。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统计资料,鹿林天文台已成为亚洲发现小行星最活跃的地方之一,全球排名第47位。此排名公布于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网页上()。
天文台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后,筹划人员从过程中理解到,天文台所在的这块宝地,潜藏着许多从前所未知的奥秘。所以扩建施工过程中为了不干扰栖息的动植物,工程要细心而缓慢,对防火逃生、仪器运送、环境监测、施工时的安全,更是需要严格遵守注意事项,而且现有观测团队的运作,又不能因施工而停滞。这些要求在平地并不困难,但在海拔近2千米,又没有正式道路的情况下,2米望远镜要能开光使用,甚至比太空探测任务还要艰巨。一如俗话所说:“比登天还难。”
如果我们从环评报告中仔细端详,会发觉每次鉴界的过程,是如此冗长与繁复,参与的单位和人数众多,把鹿林山头挤得满满,甚至已无立锥之地。这时天文台助理最头痛的是如何在沸点只有86摄氏度的水温下煮好一大锅面条,好让这次鉴界的人员能够在工作之后填饱肚子。在此过程中,由于这个山头是嘉义、南投的县界,涉及很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使得每一次会议都未必能当场得出结论。可以说鹿林天文台要进行一项申请案,必须从地处土石流区域的道路开始,风雨无阻冒险上山地进行联合会勘,依各单位表述后,才可进行下一个流程,而每经一个流程都会出现未曾接触到的陌生规定。土地界线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想起小时候,看见邻居大吵一架不相往来,其纷争的原因往往就是房子土地鉴界产生的。
天文台每个月都会接受三个团体的参观,有一次一个学生说,“中央大学”怎么那么小,只有两栋校舍,因为他只看到三角点旁立牌上写的大字“中央大学”,没继续看完下方的小字,就很大声地在山顶上笑着说:“‘中央大学’好小!”天文台助理听到后急忙出来解释:“这是学校的天文台,校区在北部的中坜,你不相信再好好看清楚立牌下方的字,亦可上网看,更可以了解。”我们辛苦奋斗了22年才有的小基地,两栋建筑物:一栋是嘉义阿里山乡自忠78号,另一栋是南投信义乡鹿林1号。往下方看到的鹿林山庄是依我们的门牌号,才申请编定出的鹿林2号。2米口径望远镜观测室完成后的门牌号应该是嘉义县阿里山乡中山村六邻自忠76号,与玉山的排云山庄同样是中山村。我曾经说过一段话:“要在台湾的高山上建天文台要有不怕死、像疯子的精神,才能安然为望远镜开光。”当然此话是喝了会令人陶醉又能壮胆的饮料后才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