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及县卫生局关于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要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增强做好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和头等大事,切实抓紧抓好。5月5日上午,我院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我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鞠炎田书记传达了××省政府、省卫生厅以及市、县卫生局关于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精神,并就我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制订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实施方案。医务科连续组织召开了三次专题会议,进一步落实预案、人员部署、物质储备、设备到位、流程安排等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原则,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强化协调,统筹全院医疗卫生资源,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医院成立由县卫生局党委书记、院总支书记鞠炎田同志任组长,各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我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的总体协调、统一指挥,整合与调配全院医疗资源,做好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成立防治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重点指导做好医疗救治和会诊。成立了三支防治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备队,队员均由呼吸科、感染科、icu、急诊科、放射科、检验科等技术骨干组成,其中大多数均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以及个人防护知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所有有关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协调及调度工作。

三、完善应急预案,建立诊疗流程

我院于5月5日全院印发了《××县人民医院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红头文件,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以及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诊疗流程,并组建应急队伍参加培训,熟悉了卫生部确定的诊疗流程,认真学习了医疗救治的过程。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一、

领导重视,机制健全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落实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应急准备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厅《关于成立江西省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赣教字〔2009〕8号)等文件精神,迅速行动起来认真抓好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成立了××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校医院,甘筱青校长亲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开展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校医院也成立了以院长贾宗林为组长的医疗应急工作小组,制定并启动了《××学院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公布24小时应急电话。校领导多次召开党委和行政工作会议,专题研究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分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相关责任人;校医院认真执行校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的相关决议,落实各项措施。针对外教、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校长助理杨耀防教授在尚未成立校领导小组之前就召集国际交流学院、国际交流处和校医院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传达省、市有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精神,要求将防控知识和手段宣传给外教、留学生,动员他们近期不要出入境。由于宣传到位,防控措施得力,确保了校园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

积极应对,措施完善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求我校师生员工注重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的防护意识。校医院甲型h1n1流感医疗防控医疗应急小组发放宣传单(册)3000余份;在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等公共场所张贴相关宣传单100余张;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板报、校园网开展甲型h1n1流感专题知识的宣传;还利用教职工来校医院体检的时候进行现场宣传,让广大师生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从而消除了广大师生的恐慌心理,做到内紧外松,使大家既保持高度的警惕,而又无过度应急反应。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我校未雨绸缪,行动迅速,由校医院组织开展了2期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大大提高了应急小分队的防控能力。全院30余医务人员都得到了相关知识的培训;另外还培训义务卫生宣传员(学生)230余人次,真正做到了医务人员100%掌握防控知识,学校每个班级学生都知道甲型h1n1流感有关知识和预防措施,确保学校的防控措施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依法管理,强化疫情报告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用科学方法防控甲型h1n1流感。同时,建立疫情监测网络,由学生管理干部和义务卫生宣传员两条途径共同承担学生班级的疫情监测,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甲型h1n1流感在我校人群中发生与传播。

4、加强后勤物资供应保障力度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校医院及时安排专项资金,采购用于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设施和药品,购买医用防护隔离服4件;n95防护口罩100余个;84消毒液4桶;另外还加大了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性中成药的储备,做到有备无患。

三、

存在不足与下一步工作要求

存在不足:

1.部分人员认识不足,由于我省、我校目前还未出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或疑似病例,个别人还存在麻痹思想。

2.校医院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防控应急能力,培训尚需进一步加强,适时开展应急演练。

下一步工作要求: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展,及时调整工作布署,制定相应办法,进一步加强全校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实施,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

2.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继续做好相关的物资储备。

3.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按照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通知》,区政府组织发改、卫生、财政、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全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药物供应保障等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鲁政发〔2009〕90号),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人口62.6万,其中区属人口35万、农业人口16万。20*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现有区直医疗卫生机构3处(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处、镇卫生院2处,职工68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6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66处、村卫生所1*处(在岗社区、乡村医生588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区、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全区医药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范优化医保医疗服务管理流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区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年,全区医疗保险参保47098人,其中在职人员37019人,退休人员10*9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2848万元,个人帐户1215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2677万元,当年社保基金结余3*万元,基金结余率7.5%;累计滚存结余374万元,结余率7.34%。

(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实现全面覆盖。我区新农合作制度从20*年开始试点,20*年被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个人筹资从20*年的人均10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20元;各级财政补助由20*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人均80元,达到了人均筹资100元标准。工作中,我们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加强监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90号),在全市实行合作医疗统一报销比例和结算模式,推行参合患者在全区就诊和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一证通”制度。调整印发了《2009年度新农合实施细则》,加强对管理人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基层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等相关人员新农合基本知识培训,让参合农民及时了解上级政策,熟悉就诊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同时,区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对各镇(街道)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逐级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报销比例,实行医院结算、合作办审核、财政拨付、封闭运行制度。区审计部门定期对全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门审计,确保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规范操作、封闭运行。定期将收缴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农民报销情况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目前,我区的合作医疗、药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定点医院与市、区新农合办公室微机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达到了全市共享。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加完善。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2002年正式启动,参保范围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医疗保险基金建立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由区医疗保险处统一调度使用,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门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费用实行网络结算,患者出院时,只负担个人部分,其余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保局结算。转诊转院的患者,须根据转往医院所在区域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一定比例的费用,即:转往本省省属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5%;转往省外公立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10%。然后再自负最高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剩余部分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结算。

20*年,为降低困难企业负担,全区推出了住院统筹,降低了企业缴费比例。20*年为推进全区企业改革,我区制定出台了《区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将2324名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20*年度,全区实际发生住院人数4655人,已出院人数为4367人,发生住院医疗费用3883万元,人均住院费用8892元,其中医疗保险统筹内住院费用3428万元,人均7850元,占医疗总费用的88.3%。统筹基金支付2464万元,为住院费用的63.46%,统筹内费用的71.9%。个人负担率为36.54%和28.1%。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开展。我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认真总结*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年把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计划”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区政府两次举行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对121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21号),允许参保人员在一个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内随时参保,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他相关政策按照《*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泰政办发〔20*〕45号)的规定执行。我区已多次为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试点工作座谈会提供现场。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一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求,20*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局,具体承担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下沉工作,设立街道镇卫生监督机构5处,聘任街道镇卫生监督员15人,把卫生监督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村,并聘任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1*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构建了全方位、无缝隙监督体系。(2)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扎实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工作,成功实施了省级“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社区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为全省城区结核病控制提供了经验。申报了省级心脑血管病防治示范县,目前已通过省卫生厅中期评估。全面开展艾滋病防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检测和自愿咨询监测工作。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从20*年6月份起实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分发、免费接种。从20*年5月份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新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行免费分发、免费接种。

(3)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突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目前,通过省、市、区卫生部门认定的A级单位9个,B级单位36个,C级单位813个,全区食品安全形势得到切实改观。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规范持证卫生机构,统一标识、统一布局,通过年度校验督促全部达标。先后针对无证私自行医、药店非法坐堂行医、超执业范围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空挂单位对外服务等开展了专项治理,净化了医疗市场。积极开展“星级社区”、“星级道路”、“星级店铺”创建活动。结合泰城综合整治活动,制定了餐饮、公共场所、商店等星级创建方案,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卫生管理水平。二是科学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处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方面,以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镇村两级医疗单位为框架构建了全覆盖的医疗救治体系,承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

完善了急救中心建设,配齐了“120”救护车和基本医疗救护设备。(1)建立组织,完善预案。区政府成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设立了流行病学、消毒技术、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放射事故调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八个专业技术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霍乱、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十一运会保障、救灾防病等各种情况下的领导小组、各专业技术小组,做到人员、物资、技术、培训四到位。健全完善《*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了《*区突发霍乱应急预案》、《*区突发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禽流感应急预案》、《*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方案》、《*区2009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区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十一运会保障等相关传染病应急预案,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2)健全机制,及时处置。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处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全区设立了49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疫情值班电话为主线,各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公共卫生监测点为依托的传染病及突发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ICU建设。(3)强化演练,提高能力。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年开展应急队伍各专业小组专题培训,对49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每月召开例会,对各处镇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要求,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霍乱腹泻病防控等应急演练。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区域位置和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状况,对城区的区级医院着力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植了“中医治未病”、“中医骨伤”、“中医中风”等一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专科;两个镇卫生院分别列入了全省乡镇卫生院“360工程”和“1127工程”建设单位,新建和改建了业务用房,优化配套了医疗设备;五处街道卫生院(防保站)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通过转型,建成了高标准的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加大村级卫生所的改貌配套建设力度,结合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新建的村级卫生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每建成1处符合标准的新卫生所,区财政和镇财政各给予扶持资金1万元,形成了区、镇、村共同参与卫生所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目前,全区1*处卫生所全部达到“五室分开”和设施配套要求,6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群众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医疗机构设施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社区)”。二是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通知》(*政发【20*】125号)等文件,理顺了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处镇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由区人事局进行核定,其机构、人员上划区卫生局实行统一管理;处镇卫生机构实行主任(院长)负责制,主任(院长)是本单位和所辖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的法人代表。主任(院长)实行选聘制;实行卫生服务机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管理体制。对区直和处镇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深化基层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制定岗位薪筹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推行以“三制、四管、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定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使他们才有所用、老有所养,切实解除了广大基层义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为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遵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突出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目前,全区所有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的转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四)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20*年成立区监察、卫生部门及各处镇组成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和区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在全区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供应,实行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竞标采购药品后零加价配送至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修订完善关于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的制度、办法,实行药事委员会例会制度;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杜绝假劣药品流入,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目前,我区有定点医疗机构23家,其中处镇卫生机构8家(6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药店47家。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利用“协议”的形式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环境、设施、药品品种及质量、服务质量、专业人员配备、医疗费用结算、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医疗费用出现的问题,随时抽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三是建立走访制度,认真听取患者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严重违约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取消其定点资格,有效维护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参照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我区的医药卫生事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太低。*区老企业多,老职工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不高,而且地域狭小,市直、岱岳区、*区三家共管,扩面难度很大。如20*年医疗保险人均缴费基数为1100元,企业人员缴费基数为920元,基金筹集水平不高。

二是公共卫生职能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需增强。公共卫生的补偿机制尚未得到真正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不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装备落后,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公共卫生机构对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三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体系,政府补偿不到位,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下降,服务意识不强、群众看病不方便、用药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等。新农合筹资水平偏低,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偏高,要求回报概率大,且直接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人数偏多,小病大治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压力较大。

四是基础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城区外的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有较大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待遇不高,尤其是聘用制护士收入偏低;卫生系列职称晋升相比其他行业难度大,取得资格后由于受职位所限多年得不到聘任。

三、几点建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牢牢把握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改革,使改革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目前,几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存在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重复补贴、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在整合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整合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结算系统,扩大基金的共济范围,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建议尽快实现市、省级医疗统筹,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异地结算,逐步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根据统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多层次医疗政策,建立医疗三险衔接、接续制度,加快参保人员医疗异地结算的步伐。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现状;管理

在医院临床标本检验检测中,检验科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来自临床的各类感染性标本和面对大量的门诊患者,因此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到感染源。本文就当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薄弱环节的加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现状

1.1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检验科未遵守相应要求进行感染控制小组的组建,并不具备一整套健全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标准操作规程,包括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程序,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程序,医源性感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生物安全意外情况登记与处理记录等。同时,检验科科室入口处以及微生物室等应张贴警示标志的地方并未张贴警示标示,可能会造成无关人员的进入。

1.2制度未落实到实处 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常常不戴薄膜手套会仅戴一只薄膜手套,并有上班穿拖鞋和不戴口罩的现象,不戴口罩具有极大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进行感染性材料可溅出或可雾化的检验检测工作时。进入休息室时仍旧穿着工作服,或离开感染区时未脱下工作服以及手套。

1.3标本接收环节不规范 检验科中接收的标本包括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这些标本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成分,需要规范接收和处理,但检验科中无明确的标本管理流程。如检验科中无专门的标本接收区,盛放标本的容器不合格等。

1.4无扎实的消毒知识 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对消毒剂的配制、浓度要求、使用对象以及作用时间等了解不足,工作中随意性较强,容易导致消毒达不到预期效果。工作人员也会因无扎实的消毒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而在工作过程中忽视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皿的高压消毒工作,对其不进行高压消毒或在消毒处理中直接清洗。

1.5缺乏防护设施 检验科设置的紫外线灯不足以有效覆盖工作区;必要防护用品配置不足,如感应洗手器、洗眼器、生物安全柜、护目镜等。未对各专业进行合理科学的分区。通风设备少,安装不科学,可能会导致叠加污染现象的发生。

1.6废弃物处理、管理不到位 感染性废弃物与损伤性废弃物、生活垃圾混放。将未经消毒处理的生化分析仪、洗板机等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将未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各类培养基、菌液、菌种和毒种等高危废弃物直接收集处理。

1.7意外事故处置不规范 标本倾倒、菌液溅出时,用抹布或拖把直接处理;在对被污染的破裂试管,玻璃碎片进行清理时未使用镊子;当爆炸等意外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未进行安全规范的操作;在出现针头刺破、锐器割伤以及粘膜暴露等现象时,未进行恰当的预处理,未配备应急药箱。

2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的管理措施

2.1合理布局科室 检验科中,将出、入口隔开,实行人、物分流措施。将功能区划分为三大部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服换衣室)、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会议室)。同时,在各专业室张贴相应的警示标识,如"生物危害"、"限制区域"等。此外,在出入口设置换鞋柜,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原性感染物的对外传播机率。

2.2建立感染控制机构、加强感控知识的培训 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在检验科进行感控小组的组建,感控小组需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领导下进行相应的工作。检验科在制定和健全科室工作制度和专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制定,并定期对检验科中的工作人员进行感控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应囊括《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灭菌办法》以及相关操作规程。同时,医院感染控制科可对检验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以加强监督,有效提升全科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处置能力。

2.3科室内消毒措施 应用固定式紫外灯管照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若条件允许,则可应用移动式紫外灯消毒车进行空气动态消毒。空气消毒可安排在早班前1h、晚班后1h进行,安排专门的工勤人员进行空气消毒;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的酒精对工作台面进行擦洗消毒;清洁区和工作区的地面消毒分开进行,清洁工具各使用一套,避免交叉感染。对于工作人员会频繁接触的门把手、遥控器等物品,也要应用75%的酒精进行擦洗,以降低携带传播的机率。

2.4加强防护,规范操作 在检验科,可能会造成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标本检验时的直接接触感染;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意外感染;各种污染的物表而引起的携带感染等;因此,必要的防护设备必须配置充足,如洗眼器、感应洗手器、生物安全柜等。同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必须穿防护服,戴口罩及薄膜手套和橡胶手套;在进行末梢血采集时,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二棉球的方式;在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加热固定、菌液加样、菌种开封、转种、研磨、稀释等可能会产生飞溅或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培养皿、鉴定管、枪头、棉签、针头、微量吸管等物品废弃后需经过高压灭菌或消毒剂处理后才能打包外送。

2.5 加强检验单管理 纸质检验申请单可携带医源性微生物,是医源性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尽管有许多医院采用了LIS系统管理,但仍有纸质单在使用。对于临床送检单,主要采用的是班后集中消毒、统一存放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结果报告单中包括有住院报告和门诊报告两部分,前者由打印机打印好后,尽量避免与工作台面发生接触,直接分科室放入相应的验单柜中,再由护士送回病房;后者应用凭条形码或卡片索取IDE方式进行临时打印。以最大程度减少检验单携带污染的发生。

2.6 废弃物处理 严格遵守《废弃物处理办法》的要求和感染控制工作规范,在科室中依据各位置的功能进行专用垃圾桶的摆放,同时,按照废弃物的种类进行分装,分装所用的塑料袋也选用不同的颜色,以帮助快速区分。将感染性废弃物高温灭菌或消毒液浸泡灭菌后再打包待送,将损伤性废弃物消毒后放入专用纸盒再打包待送。经专用通道将检验科全天产生的病源性废弃物送至医院无害化处理待转站代转。

2.7 其他 建立和完善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不定期的操作演练,规范操作,提升员工应对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邓丽梅,刘征彦,陈小芳,等.浅谈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3):418+420.

[2]夏厚才,罗小兵,刘小玉.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控制的工作现状和管理[J].海南医学,2014(06):902+903.

[3]陈玉宏.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1):2221.

[4]胡冰冰.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1):142+143.

医院院感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及时到位,县政府成立以王军方副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副主任夏文清和县卫生局赵志新局长为副组长,并由发改委、县政府督查室、县政府应急办和县财政、宣传、卫生、教育、环保、爱卫、质检、公安、药监、物价、工商、农牧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县应急准备工作开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局赵志新局长兼任,办公室按照领导小组的指示,制定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协调各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办公室下设以下四个职能工作组:1、应急处置组:由县卫生局、县爱卫办承担,负责做好疫情现场应急处置和患者救治的准备工作;2、物资储备组:由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承担,负责疫情应急处置所需物资的采购、管理工作,做好疫情处置所需物资的准备工作;3、疫情监测组:由卫生局、农牧局、公安局、商务局承担,负责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疫情的监测和境外疫区来*人员的查寻和实施医学观察等,做好疫情的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4、督导检查组:由政府督查室、政府应急办、药监局、质监局、卫生局、爱卫办、文体教育局、物价局、工商局、环保局等承担,负责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应急准备工作的领导。

二、工作任务

针对当前疫情已波及到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在疫情尚未传入我国及国务院和省政府未启动全面应急响应之前,我县要迅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疫情应急处置准备。主要包括疫情现场应急处置的准备和重点区域环境消杀、消毒工作及患者医疗救治的准备。

1、疫情现场应急处置的准备:①制定下发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②组建疫情应急处置的流调、消毒、检测队伍,开展相关知识培训;③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患者、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者样本的采集、运输、保管等的准备;④开展医疗机构等重点部位疫情的主动搜索,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研判;⑤指导开展对境外疫区来*人员实施医学观察;⑥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开展防治知识宣传。现场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县、乡两级均要在5月5日前到位。

2、重点区域消杀、消毒工作。乡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加强对所辖区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设施清洗消毒的监管,尤其是要组织人员对乡村、学校、托幼机构和车站、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登记,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四害”消杀和环境消毒的任务。爱卫部门要做好技术指导。疾控机构做好疫源地消毒的各项准备工作。

3、患者医疗救治的准备:①下发医疗救治工作方案和诊疗指南;②调查、整合全县医疗卫生人力、设备、药品等资源;③组建诊疗救治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培训工作;④确定县医院为全县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使其尽快符合收治患者的条件,同时规范接诊程序、患者诊疗方案等。⑤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主要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进行筛查。⑥规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流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要在5月5日前到位。

(二)物资储备准备。县卫生局根据疫情应急处置需要,立即提交应急处置所需药品、防护用品、消毒器械、现场处置器材等的储备计划,县发改委、财政局立即确定购置计划,采取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的方式,尽快增加药品和物资的储备,县疾控中心要严格应急储备物资出入库登记和领取审批制度,确保疫情应急处置所急需。县政府将拨付专项资金,尽快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

(三)疫情监测工作。公安、卫生和商务等部门要建立完善从境外疫区回*人员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报告自境外疫区返回人员情况。对来自境外疫区的外籍人员,公安部门应责令接待单位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指定联络人员,有情况立即通报卫生部门。县级疾控机构接报后,要立即规范医学隔离措施,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县农牧部门要加强动物疫病的监测,做好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管理,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县卫生局在强化县、乡、村三级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的同时,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日报告和网络直报的准备工作。县疾控中心要做好流感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做好采样送检,密切关注流感疫情动态,认真分析研判疫情和做出疫情的预警。各乡镇也要建立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切实做好本辖区内境外疫区来*人员的管理,落实好疫情的监测措施。

(四)下大气力搞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是防治各类传染病的基础工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入开展以“清洁城乡,保护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活动,严格按照《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造浓厚氛围的基础上,层层实行责任制,建立健全组织、经费、标准、考核等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彻底改善生活环境。

(五)督导检查工作。县政府督查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组成督导检查组,采取综合督查和专业督查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对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其落实应急队伍的建立和培训、定点医疗机构的设置、应急物资的储备、宣传教育和疫情监测工作的开展等。二是对车站、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等重点部位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加强市场防控物资的监管,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和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三、工作要求

为确保全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准备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建立“两个机制”、严格“三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