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实训 职业化 渗透

职业化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及个人的重要竞争力。简单地说,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基层、办出特色”。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后必须实现职业化,社会化和成人化等几大转变,其中职业化的转变对于这些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高职院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这样的转变中担负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何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让会计实训课中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化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会计实训课如何提升高职学生职业化能力。

“培养什么样的会计人”是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问题,而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会计实训课的教学项目单一,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实训资料更新慢,实训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原因,造成学生的职业化程度不高。会计实训课作为会计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根据职业化的标准,制定会计实训课的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教学计划是贯彻、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同样的会计专业岗位,甚至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职业需求。会计实训课的专业教学计划要立足于把学生作为一个将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看待,根据不同企业会计专业岗位的用人标准和国家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专业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去设计。这个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化精神的培养、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职业化会计人的形象设计等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化标准,使学生通过会计实训课程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职业内涵。

二、强化模拟实验室建设,实现手工模拟与电算化模拟一体化

实训教学项目要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的多样化相适应,《基础会计模拟实训》《财务会计模拟实训》还是《企业综合模拟实训》都要避免只以工业企业会计为例的现象,在实训内容上,除了会计岗位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功能之外,建立以ERP企业经营实战模拟沙盘为基础,同时纳入企业内部供、产、销、财务、信息中心等各部门,企业外与本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单位及部门的一个多维空间的大型校内仿真实验室。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还要会用会计软件进行一系列诸如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控制、财务决策等技能,会计实训课程中可以选用某一企业的典型业务,先让学生以手工模拟的方式完成企业一个月的会计核算业务,然后将手工实训后取得的一系列资料再输入到电脑里进行处理,输出财务资料,利用会计软件把本期和前期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预测、决策和控制,为下一阶段的财务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实现手工与电算化模拟一体化。

三、利用毕业顶岗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毕业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强化专业技能的最好途径,要使这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好,应采用“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管理模式,依照“手工账、电脑账、纳税申报”等模块进行,通过在企业实际岗位的操作,通过参与真实的账务处理,独立完成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工作,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素养。

四、建立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需要,目前的高职会计教师普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自身的动手能力不强,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会计实训课的教师应广泛吸收企业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同时,利用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能定期接纳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实践,通过鼓励专职教师脱产竞聘企业专业职务,或定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师资队伍的职业化素质,从而建立起一支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职业化。

五、改进会计实训课的考核方式

会计实训课的考核方式一般采用在实训期末在学生上交的凭证、账簿、报表上计分,再结合实训期的出勤和表现综合给出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客观,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采用单人现场测试和职业资格证取得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单人现场测试就是在学生完成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的基础上,将实训考核内容由学生在考核现场进行实际处理。另外,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相关证书后,可以在实训考核成绩中加分。在职业资格证的获取过程中,必将引导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而产生对职业的期望,也就是他们职业价值取向的逐步形成过程,可以更好地唤起他们学习和实践的兴趣与驱动力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贯穿于会计实训课的各个环节。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说: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才少,而是所谓的人才都不够“专业化”。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与管理工作一线的实用专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课的教学要具有较强的职业倾向。我们要在会计实训课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部分,同时,把会计职业资格考证的标准融入教学各环节,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化方向,增强学生的会计岗位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注:本论文是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基金指导项目《高职院校基于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实效性研究》(09SJD880073)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新思路》.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要素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维修电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与实践两门课分开讲授的,学生先进行电力拖动理论部分的学习,然后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领进行维修电工的技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分割,造成理论基础较差学生对学习理论课感到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在参加实践操作课的时候,因理论学习效果差,对操作技能课的操作要点和故障检修原理与方法不能全面、系统的掌握,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很累,学生的听课效果却不理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学实践中,我探索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在此我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要素。

一、好基础知识的传授是整个教学的基础

掌握好低压电器的选用、识别、拆装、维修与调试是搞好电拖实习的前提,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是搞好电拖实习的关键。这些知识对安装控制线路和排除控制线路的故障不可或缺。通过低压电器的选用、识别、测试、拆装、维修、调试的方法理实教学,学生能获得选、装、调、修低压电器的能力。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教师可利用示教线路板进行通电演示,让学生反复仔细观察电路中各电路元件的动作过程、动作顺序,并要求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对照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基本控制线路的原理。

例如:在讲解组合开关时,首先教师在理论上对组合开关的作用、功能与应用场合进行简单讲解,再通过实物使学生对组合开关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组合开关进行拆卸和安装,在拆卸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按顺序将所拆零部件放好,再按逆序方向安装回去,并检测自己组装的开关是否正确,熟悉组合开关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这样学生很快就能掌握以地组合开关的整体的认识,教学效果相当明显。又如,在讲接解器的结构和作用时,教师可以先拆卸各部件并按其所起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将接触器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教师所示范的顺序拆卸,对拆卸下来的每个部件进行整理,了解各部件故障处理方法,然后按逆序方向组装回原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较快地认识各元件并掌握其工作原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好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做好示范操作,是整个教学的重点

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示范操作必须在“范”字上下功夫,严格按照生产实习教材的要求进行,力求操作正确、规范。示范操作前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包括观看的目的、重点、方法等,在示范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边演示、边讲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调动学生的两个感觉器官比只用一个感觉器官的学习好的多。”示范操作最好要有“慢动作”,以放慢的速度演示循环完成的劳动方式,使学生看清楚操作中的要领,必要时要重复示范。

那么,本课题学生在掌握低压电器知识和基本控制线路原理的基础上,就可以在控制板上进行安装。安装前,教师强调注意事项,再把安装工艺、步骤进行示范操作,示范操作要准确无误,边讲边示范操作,从而使学生心领神会,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本课题示范操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选择,根据电动机的容量,对电器和导线进行选择;(2)电器在控制板上的定位,只有确定了合理的位置,电路配线工艺才会完美;(3)电路的配线,如硬导线的调直,剥皮不伤线,不浪费。导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不压绝缘,不反圈,不漏芯,配线不交叉,不跨越,横平竖直,美观合理;(4)电路的接线是否正确;(5)通电试验运行;(6)示范检修。

三、巡回指导是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中心环节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巡回指导的主要内容是检查学生生产实习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操作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设备工具使用是否合理,等等。从思想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细致的了解和指导。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提醒学生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安全第一,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其次,巡回指导目的要明确,灵活运用指导方式,注意每个学生是否能按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发现错误后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时帮助学生独立纠正错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如果在巡回指导过程中发现同一类型的错误,教师要暂时中止实习,并进行集体指导。

在巡回指导中,教师还要注意后进生的情况,加强对他们的个别指导,表扬较好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积极的态度帮助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要对每一位学生倾注爱心,使他们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得以开发。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中,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装练习接线,从元件的选择、布置到线路的走线方向都要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对于较简单的电路可对照原理图进行接线,无需绘出接线图。对较复杂的电路,则需绘出接线图,按接线图进行安装接线,并对每个电路进行反复的练习,直到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线路的安装、检修操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安装练习,学生对原理比较熟悉,对接线方法全面地掌握,可以进行排除故障的练习。在排除故障时,确定故障范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下列情况:(1)一个故障上表现了一个故障现象,但抑制了另一个故障现象;(2)在原理图上,一个线号有多路分支,而实际接线时我们不能完全照原理图上的分支情况进行分支接线,等等。上述情况造成的理论规定很难把握准确,只能靠实际的准确演示方能准确标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进行故障现象的演示。因为故障现象的演示有利于学生准确地判断故障范围。教师在示范检修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进行这一步,这一步在整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指导是理论知识向技能技巧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后总结可加深对操作技能的理解。首先简述该课题的内容和要求、重点和难点,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简评上课学习情况,对学习认真的学生给予表扬,点评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要求大家理论和实践相合,做到举一反三,最后布置下一节实践课题的内容,为下次的操作训练做好准备。

总之,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基础,把握好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关键,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是重要保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对全面提高《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质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石信.调整课程结构,培养“四有”新人[J].实验工作通讯,2003,(11).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情报人才 能力结构 优化机制 干中学

[分类号]G351.6

1 问题的提出

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指开展科技情报工作所需的能力类型及其内在关联,它直接决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建国初期,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是跟踪前地区的科技进展,编译、引进有关的科技成果,科技情报人才也主要是外语专业出身。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理工科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加入到科技情报工作中来,情报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逐步得到改善。改革开放后,科技工作重新定位,正规高等教育全面恢复,情报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步入正规,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能显著提高。特别是1992年的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使我国科技情报界的改革步伐加快,大批科技情报人才大胆进入市场,承揽企业的竞争性情报业务,如图1所示:

如今,科技情报不再是从属性的、纯粹服务性的,这就对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从总体来看,“现有的情报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论证不到位、不准确、不规范”。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学者沿着两条技术路线,展开了相关研究:

・强调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具体途径,以应对信息时代到来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其中,王灵扬(1994年)较早地从情报人才业务培训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情报人才业务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具体路径;李子臣(2005年)对新时期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研究;肖安琪等(2009年)检讨了科技情报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情报高、中、初级人员培训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强调立足长远,从多方面系统陶建和重塑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其中,王秀芬等(2002年)提出应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相关知识的补充教育、高新技术教育、外语知识能力教育、新观念教育6个方面着手,并适当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学习潜能,适时培养科技情报人才;余志红(2005年)提出了科技情报人才知识结构形成需要遵循整体原则、比例原则、层次原则和动态原则;刘敏榕(2008年)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新体系的逻辑选择。上述研究成果为本项调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

2010年5月,本课题组面向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漕河泾开发区等地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业企业,以及一部分大型科技情报(信息)类事业单位,针对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情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书面调查问卷216份,回收201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

2.2 问巷调查的基本内容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的基本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岗位性质、在现岗位的工作年限等。

第二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发挥情况,主要包括:工作稳定性、对本人能力结构的满意度、在现有岗位上的能力发挥程度、是否经常出现工作倦怠、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是否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是否经常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或看电影等。

第三部分: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状况、未来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紧迫性、优化能力结构的基本目标,及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具体路径的看法和建议等。这一部分以单选题为主,最后有一道主观题。

2.3 数据处理

对调查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for windows版)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采用5点记分法,即每个项目上得分是1~5之间的整数。比如,在填答“对本行业发展前景是否充满信心时”,5表示“非常有信心”,4表示“比较有信心”,3表示“一般”,2表示“信心不足”,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赋值之后,对选择该项的人数比例作加权平均统计,平均值越大,需要程度越高。

关于单项选择的问题,某特定选项的比分结果是该项选择人数除以有效问卷数,各选择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M。用公式表示即为:

X%=选项X数目(N)/有效问卷数(M)×100%

下面,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4 对自身能力发挥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2.4.1 对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 在全部189份有效样本中,在填答“对本人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时,表示“非常满意”的为11人,占5.82%;表示“比较满意”的为36人,占19,05%;表示“一般”的为85人,占44.97%;表示“不太满意”的为54人,占28.57%;表示“很不满意”的为13人。占6.87%。经过加总可以看出,填答者对自身能力结构的平均满意度仅为3.06(见图2)。

2.4.2 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情况的满意度 在填答所学专业实际效用的满意度时,认为“对工作非常有用”的仅为29人,占15 34%;认为“对工作比较有用”的为51人,占26.98%;认为“有一定用处”的为57人,占30.16%;认为“所学知识用处不大”的为33人,占17.46%;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9人,占10.05%。经过加总可得,平均满意度仅为2.85。如图3所示:

2.4.3  对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在填答“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选题时,认为“非常重要,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为8人,占4.23%;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一般”的为27人,占14.29%;认为“比较重要,社会地位还可以”的为65人,占34.39%;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8人,占14.81%;认为“总体上看,一般化”的为15人,占7.94%;认为“不重要,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9人,占15.34%;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1人,占5.82%。加总可得,平均认知程度达到4.07,充分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的使命感,并与学术界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有所差异。相应地,科技情报人才对于行业前景的研判,也趋于乐观。如图4所示:

2.4.4 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等的满意度 但是,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形态不断变化的宏观背景下,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在单位(部门)

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如: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等),却呈现出明显的不满意态度。在填答“所在单位(部门)为员工所提供的进修、培训、岗位训练等活动”选题时,感觉“非常满意”的为8人,占4.23%;感觉“比较满意”的为21人,占11.11%;感觉“一般”的为83人,占43.92%;认为“不满意”的为49人,占25.93%;认为“非常不满意或者从未参加过”的为28人,占14.81%,这一方面暴露了我国在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对于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的迫切需求。如图5所示:

2.5 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

2.5.1 各种能力重要性的排序 不同岗位的科技情报人才所需的工作技能有很大差异。这里参照李国秋教授(2009年)等人的技能分类方法,主要调查信息检索技能、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市场调研与分析、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相天行业知识,并增设一项: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这是一道三选题,所自样本均选出了三项。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果显示,9项知识技能的排序如下: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60.84%)、信息检索技能(53.96%)、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50.26%)、信息组织能力(39.15%)、计算机与网络技术(32.80%)、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21.16%)、相关行业知识(19.05%)、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13.23%)、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技能(11.11%)。

这一排序充分反映出,专业化的情报技术操作能力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主体,而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力、信息检索技能。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则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

2.5.2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包括在职教育、在职培训.岗位锻炼、脱产进修以及自学。这是单项选择题,具体填答结果如下:在职培训(74人:39.15%)、岗位锻炼(49人;25.93%)、在职教育(45人;23.80%)、自学(14人;7.4%)、脱产进修(7人;3.7%)。统计结果显示出两个特点:①绝大多数填答者不愿意“脱产”,这就引出了当前我国的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问题;②教育在受调查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高,相对而言,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更受欢迎。

2.5.3 在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对于“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在职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与缺点”时,高达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理论性太强,对实际工作的作用不大”;另有21.16%的填答者(4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师资及教材质量跟不上,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有13.23%的填答者(25人)认为“费用太高,难以承受”;另有3.70%的填答者(7人)选择了“其他”。事实上,这一点与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程度的满意度(见图3)相互验证。

2.5.4 在职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职培训是科技情报人才提高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最优先选择。但是,我国目前的在职培训体系很不健全,针对科技情报从业人员的很多培训模式甚至还没有建立。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在职培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议题,高达37.04%的填答者(7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31.22%的填答者(59人)认为“培训形式不规范,培训内容之间无法衔接”;有16.93%的填答者(32人)认为“缺少真正有经验的培训师,培训机构的资质不够”;有8.99%的填答者(17人)认为“接受培训的机会太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有5.82%的填答者(11人)选择了“其他”。

2.5.5 岗位锻炼面临的主要问题 岗位锻炼是促进科技情报人才成长的重要形式,也备受关注。但是,岗位锻炼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诸多的约束条件。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机会太少”126.98%的填答者(51人)认为“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与现有岗位关系不大”;7.94%的填答者(15人)认为“机会分配不公”;另有3.18%的填答者(6人)选择了“其他”。

2.5.6 脱产进修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访者全部是在职人员,因此,在探讨脱产进修问题时,他们的倾向性非常明显。统计结果显示,32.80%的填答者(62人)认为“重新找工作的风险大”;29.10%的填答者(55人)认为“对进修效果心里没底”;19.58%的填答者(37人)认为“经济成本太高”;12.17%的填答者(23人)认为“机会不公平”;另有6.35%的填答者(12人)选择了“其他”。

3 实践性: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优化的关键

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专业技术,实现有效信息的有序化,以便降低信息检索成本,提高信息的产出效益,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能力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通过“干中学”而形成的。本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情报人才实践性的增强面临着如下两点制约:

3.1 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很难形成学习型的工作方式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疲惫、厌倦或烦躁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本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在工作中出现过烦躁、焦虑等职业倦怠现象”这一选项,其中有7人选择“几乎每天出现”(占有效样本总数的3.70%),73人选择“经常出现”(38.62%),56人选择“偶尔出现”(29.63%),39人选择“极少出现”(20.63%),另有14人选择“从未出现或从未意识到”(7.40%)(见图6)。加总可得:职业倦怠的平均值为3.11,明显偏高。职业倦怠带来的是工作缺乏动力,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日常工作环境感觉厌倦,因此,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打扑克,甚至炒股等。无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倦怠,并直接反映了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

3.2 在职培训、岗位锻炼等的实践性不强

在本项调查中,工作不足三年的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占到77.78%。尽管普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他们对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的平均期望值高达49.23%和37.11%,远高于全部有效样本的平均值。但是,很多部门负责人担心培训和岗位锻炼会占用工作时间,不重视甚至“封锁”进修、培训信息。同时,很多高校勉为其难地开展了实践性差、理论性强的所谓继续教育,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缺乏相互交叉和融通,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不够。另外,对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识滞后,甚至停留在传统的“保密”

思维阶段,致使民间资本无法、也无意涉足这一领域。正由于缺乏基于“干中学”的后续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没有专业性的社会化培养机构,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优化只能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而这显然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符。

4 干中学: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基本路径

“干中学”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路径之一。在情报筛选、信息分析、研判与预测的复杂过程中,科技情报人才高度依赖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往往通过“干中学”的情报工作实践,对知识技能及技术手段等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调整能力结构与技术路径。随着科技情报工作的市场化、社会化与专业化,科技情报工作者的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也必然是“干中学”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4.1 投资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优化过程就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过程。借助于“干中学”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依附于科技情报人才自身。其中,科技情报人才个体(及所属家庭)是首当其冲的投资者。本项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情报人才自身的“干中学”动力不足,对情报工作的社会及市场价值认识不够,不愿对自己进行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组织(部门)作为科技情报人才人力资本的实际使用者,无疑需要承担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鼓励并资助科技情报人才积极参与各种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另外,政府也是科技情报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尤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高达10万的竞争情报人才缺口,政府更加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培育一些专业性情报人才培训机构,为科技情报人才的“干中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4.2 流动机制

大批科技情报人才长期工作在体制内,流动性不足。据相关统计分析,科技情报机构人员年流动率约有10%。工作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对体制的高度依赖以及对外部信息及形势变化的敏感度降低,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优化能力结构的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特殊性不能成为制约流动的借口,而只是需要建立相应的诚信流动机制及专门的信息保密机制。尤其随着企业对科技情报人才的巨大需求,体制内与体制外、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情报人才诚信流动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而提高情报人才的配置效率。

4.3 激励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在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三个方面。具中,发展激励对中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尤为重要。“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对具有个人成长导向的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本项调查显示,青年科技情报人才非常期望能得到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发展机会。现有激励机制过于强调物质激励,曾经的精神激励机制逐步虚无化,发展激励尚未提上日程,而这恰恰是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关键环节。

4.4 评价机制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科文化;中学化学教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0–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学科文化是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知识体系、学科价值体系、语言系统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总和,它在理想人格塑造、价值取向引导、思维方式养成与行为方式导向各维度上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影响力。承担着学科文化传承任务的相应课程,既是学科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科文化的载体。从学科文化视角研究和探索中学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能够丰富和发展中学化学课程的教育价值,更多地体现出对人的一种训练和培养,使中学化学学科教育真正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服务。

1 化学学科文化的构成

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化学科学成果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化学发展成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经历了古代化学时期、近代化学时期和现代化学时期3个阶段。今天化学已发展到拥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等几大分支,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

化学学科文化是指在化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化学学科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思想、方法、概念、定律,所采用的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和人文精神、文化产品,以及教学和行为习惯的总和[1]。而化学学科知识、价值、思维、语言、教学和行为习惯等是化学学科文化的核心要素[2~4]。

1.1 化学知识和价值观点

化学学科知识与化学学科文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化学学科知识的发展是化学学科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存在的依据,并丰富了化学学科文化。如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实心模型、汤姆逊糕枣模型、卢瑟福行星模型、玻尔模型和量子力学模型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原子结构的知识和理论,其“依据事实-提出假设-抽象建模-实验验证”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也丰富了化学学科文化;人类对酸碱的认识经历了朴素酸碱概念、酸碱电离理论、酸碱溶剂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和软硬酸碱理论等发展过程,丰富了“坚韧不拔、不断求索”的化学学科精神。另一方面,化学学科文化是维系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基石,也是化学学科知识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科共同体成员坚信化学学科是造福人类的,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遵循化学学科研究的行为规范,以伟大的化学家为榜样,不断探索化学科学的真谛,使化学学科知识得以丰富和发展。如新元素的发现、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等,正是化学科学方法得以科学应用所取得的成果。

从哲学意义上说,学科价值是指学科对人类的有用性。这种学科的有用性包括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有用性,个体与社会层面上的有用性等等,不同的学科有用性反映了不同的学科价值,形成学科之间区别的重要标志。化学是理论和实验结合、基础和创新并重的学科。化学学科的价值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揭示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规律而得到价值体现,二是通过创造和识别能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物质而得到价值体现的。

1.2 思维方法和语言系统

学科方法实际上是学科内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与途径,不同的学科往往以不同的方法论指导学科内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科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思维方式)是学科文化的内核,是学科共同体所有成员特有的研究和思维方式。

化学学科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科学实验法、归纳法、数学方法、假说与模型等等。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习惯于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概括、抽象推理的思维,习惯于从实物粒子的微观结构视角揭示物质变化本质的思维;习惯于关注环境因素对体系状态和性质影响的思维;习惯于提出假设、建构模型、实验论证的思维。

化学实验方法在化学学科方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化学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科学,即使是计算化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化学实验依然是检验化学原理和计算结构的唯一标准。正如化学教育家傅鹰先生所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载体和现象,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与呈现形式,是学科文化的窗口。每一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或言语体系,学科共同体成员用这些专业言语体系进行学术上、思想上和情感上的交流,传递建立在学科知识和信仰体系之上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知识观。

化学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和丰富了自身学科语言。化学语言主要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等。普适、通用和简捷的化学语言,能将众多的物质结构、组成、变化和性质等化学事实表达出来(如化学符号CO,表达了一氧化碳分子的组成、共价键成键情况、孤对电子数目等信息)。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用化学语言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语言是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进行化学思维、学术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中介。

1.3 化学研究和教学行为习惯

学科研究和学科教学是学科最主要的学术活动形式,学科研究习惯和学科教学行为不但是学科文化的重要要素,更是学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科共同体成员的学科教学与研究习惯具有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保证了学科及其学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学科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和观点逐渐内化成学科成员的学识和信仰,逐渐改变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取和传授,学科文化就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影响着所有学科共同体成员的思想、规范、行为和习惯等,并成为他们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经验和手段。

化学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生掌握系统的化学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能力,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和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化学教学行为体现了化学学科前辈们进行研究和教学的行为习惯,化学教学行为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价值观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化学研究和教学行为习惯。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促使化学研究和教学关注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化学研究着力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化学教学关注对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化学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价值取向,要求化学研究应具有怀疑的、思辨的品质,促使化学教学教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重视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而“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这一学科特点也同样决定了化学研究必须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化学教学也应引导学生进行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方式的探究学习。

2 化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

教育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这就表明学科教育存在两个维度,一是知识维度,即以知识为中心,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理论体系的完备性,把对事物的认识作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二是文化维度,即以文化为中心,在知识教育基础上关注文化,使学科教育成为关注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学科文化是教育最主要的文化资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从文化视角研究和探索学科教育思想、方法,可以丰富、发展和完善当前的教育理论,有助于开阔教学的视野,优化师生的知识结构。

今天的化学教育已经不单纯是化学知识的教育,通过化学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作为中学课程结构中科学领域的一个科目的化学,既是一种科学知识体系,又是一个教育科目。这就决定了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既必须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规律,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要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要在化学课程实施中,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要通过化学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因此,化学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指化学学科文化主体、学科文化场域,以及包括知识理论体系、学科价值体系等在内的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对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念的形成、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施加影响的能力[5~7]。化学学科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语言系统等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定向和规范作用。在中学化学课程实施中,在重视化学学科知识的教育意义的同时,关注化学学科知识背后潜藏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的教育意义,既能引导学生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又能培养他们形成认识世界的科学态度与高尚理想人格,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2.1 运用化学学科文化,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人格是人的内在品质结构与外部行为方式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综合特征。人格既是个人所独有的特质,又是个人经社会化所获得的整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代学生的理想人格应该包括“有理想、有信念,具有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学生人格的塑造事关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基础教育承载着帮助学生建构既适应时代的需求又不失学生个性特色的理想人格的任务。

徐光宪先生曾经说“化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中心学科”。他认为科学可按照它的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学是上游,化学是中游,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朝阳科学是下游。化学是中心科学,是从上游到下游的必经之地。尽管今天的化学看上去没有那些学科炫耀和光彩,却始终默默地发挥着本学科必不可少的作用。化学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产生的化学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打上了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烙印,化学学科共同体成员在化学学科中所进行的研究都是以服务于人类社会为终极目标的。化学学科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密切相关,而且通过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而产生了众多新兴的应用性更强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其成果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并造福了人类。化学学科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报效社会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化学科学发展进程中,许多化学家为化学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为科学而献身的事迹是化学学科价值的核心内容。化学家们的事迹是我们进行学科文化教育,塑造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资源,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居里夫妇对放射元素镭的发现、候德榜制碱工艺的发明,无一不闪烁着为科学进步和为社会发展坚持信仰、勇于创新、不懈追求的人格力量。而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每一进步,都体现着“在争论中坚持追求、在合作中取得创新、在坚守中获得成功”的特点,更能对学生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

2.2 运用化学学科文化,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不同的学科中有着各自公认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衡量标准。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在耳濡目染中习得了该学科文化定的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即学会了本学科特有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形成了该学科特定的专业习性。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的学科习性不仅限于专业领域之内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方式,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学生观察社会和世界的方式。

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具有化学学科特征的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是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素材。化学在研究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创造和识别物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分析比较、假说、建模、概括、归纳和抽象演绎等科学方法,推动了化学科学的发展。例如,化学对物质结构认识所经历的“归纳事实提出假设建构模型发现新的事实实验验证……”的发展模式,化学原理和理论发现(如酸碱理论的发展)经历的“归纳实验事实提出理论假设实践检验……”的发展历程,都是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整套科学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使得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不断内化形成看待问题的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辨的实证精神。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形成和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不仅有利于化学学习,而且更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3 运用化学学科文化,规导学生的行为习惯

化学教学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实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线索,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演进变革的总轮廓,并透过历史过程,认识它们的发展规律;通过化学课程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具体地展示化学学科发展是如何依赖于化学实验的进步,在实验的推动下发展和更新理论,新的理论又如何反过来指导和开拓新实验、新技术;通过化学课程学习,能让学生明确化学发展的动力,认识化学发展同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通过化学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化学发展历史上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不畏艰难、孜孜以求、勇于创新的化学家,在曲折崎岖的科学征途上,为后人留下他们的业绩,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大胆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的治学道路,是永远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层次的实物粒子及其聚集体,实物粒子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化学学科具有真实性的特征。教真实的化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讲真话、做真人的行为准则。化学坚持将化学实验作为衡量化学理论和原理的准绳,以实验为基础,让事实说话。教实验的化学,在做中学化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顽强执着的科学精神。化学学科产生于社会实践,化学学科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而实验教学、情景教学、探究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合作学习等化学教学方式的应用,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传承化学学科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化学课程的实施,一定要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一定要重视化学方法教育,重视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教育;一定要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学习;一定要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要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126.

[3]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72~74.

[4]高山,游玉佩,向应明.大学学科文化核心要素及其认知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8,(3):9~12.

[5]陈何芳.论大学的学科文化及其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16~21.

化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学科观念;CO2气体制取;教学片段;化学价值观;化学方法论;实验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0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4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1]化学教学是让学生识记、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还是以核心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以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面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化学的学习是期待化学知识量的累积还是以化学观念为本的能力提升?答案不言而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2]。

观念是深藏在知识背后的一种思想,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智慧[3]。化学学科观念是学生对化学学科认识的结果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些超越事实性知识的基本认识。内容涵盖了化学学科本质、基本规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等,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它不仅能让学生洞悉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得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统领与整合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处理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生活事情,对化学学科有客观积极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之后,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其科学素养的一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中学生,化学学科的知识储备量的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对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观念与方法的领悟,不能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学习表现为对事实、概念、原理的简单记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思路与方法,这对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将教学重心转向对学科核心知识与结构的深层理解。只有让学生明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应用,才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同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去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本学科中要掌握的知识外,还要帮助他们建立什么样的化学观念?怎么帮助他们建立化学观念?如何通过化学观念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下面结合“CO2制取的研究”的教学片段探讨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及分析

1. 巧设情境,于无声处渗透化学价值观

教学片段1:

【师】[猜一猜]它是什么物质?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大棚作物的气肥;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晚会导演说更不能少了它;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气象学家说它能降雨;而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生】CO2

在初三学生的印象中,对CO2的情感和O2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O2对人和大自然是有益的,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传递正能量,而CO2则更多是与温室效应、窒息等负面效应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如谜语、游戏、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化学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近距离接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始学会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初步形成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认识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于无声处渗透化学学科的观念。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实用性的和创造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上述片段中一些鲜活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了CO2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也让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更清楚了为什么要研究CO2,进而为后面的CO2制取的研究作铺垫。

2.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中体验化学方法论

教学片段2:

【师】[议一议]在已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能生成CO2呢?能用于实验室制备吗?

学生讨论,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后投影展示:

【师】很遗憾,上述反应因为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难控制、原料不易得、价格等原因,都没能上榜。下面,再向同学们介绍几个能够生成CO2的反应,请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后,看看能否找到适合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

[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记录现象,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制得的气体较纯净;反应条件易满足;反应易控制;反应速率适中;原料价廉易得等。综上所述,上榜的应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故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

教育的本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上述片段中“议一议”环节中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能生成CO2的反应思考,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而“做一做”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切身体验控制变量法这一学科思想。控制变量法是中学化学中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当有多个因素影响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综合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讨论,对比实验,及时小结,最终完成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确定因素的完整建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从中感悟到学科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思维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科观念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3. 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化学实验观

教学片段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相信你会思考]

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两种方法,请同学们回忆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O2的反应装置?(2)如何确定O2收集装置?

小结让学生体会并思考实验室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思路?

[相信你会设计]

【师】现给出若干种实验仪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来。愿意试一试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合理的实验装置,也可画出实验装置图。

媒体呈现仪器,学生点击组装。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同时投影学生设计的其它的合理装置)

[相信你会操作]

【师】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包括哪几步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归纳操作步骤。实验步骤:连、查、装、收。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相信你会总结]课堂小结(学科知识、方法论)

[相信你会实践]家庭小实验(课后作业):

制备一瓶二氧化碳。下节课展示你的成果并交流实验方案。

提示:水垢、鸡蛋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最重要特征,实验观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之一。化学实验是根据实验目的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学科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其意义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物质和利用物质,创造和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服务于社会。化学实验也是检验假设和发展假设,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实践基础。上述片段中的几个教学环节中知识与观念的形成如表1。几个环节层层推进,学生拾级而上,实现由简单模仿到灵活选择,再自己设计并解决问题,螺旋式上升,逐渐形成自己的化学实验观。

三、思考与建议

布鲁纳曾指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4]。“每一个知识上都镌刻着观念”[3]。现阶段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通常是侧重学科知识,而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等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较少在教材中注明,这种处理方法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体会,但由于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我们教师尚且不能充分了解学科知识中隐藏和承载的学科观念的全貌,更何况刚开始接触化学的中学生。国外研究表明,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科观念的构建,因此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学科知识背后的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当然学生的学科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不断深化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希望更多的化学老师关注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超越事实的高水平思维空间,让学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学科观念,成为终身学习的利器,提高学科素养,让“叶诗文服用兴奋剂‘一氧化二氢’”等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磊.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 化学教育,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