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文学培养方案

天文学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文学培养方案

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一、天文社团组建

学校每学年都会在开学初召开社团招新大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报各种不同的社团。天文社团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社团,一般每次都有五六十个学生报名。根据调查分析报名同学现状,严格选拔社团成员,着重从有兴趣、精力、坚持不懈精神、数学成绩好、有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选拔成员,每次录取三十个新成员,加上高二、高三老社团成员,社团总人数六十人左右。社团全体成员通过民主选举三位社长,一正二副,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另外选举六个小组长,每个组长负责十个社团成员。社长和组长负责社团活动的主题策划、组织、通知、宣传等日常事务。教师积极和学校主管领导沟通争取社团活动的各种软硬件配备。硬件配备:如电教室(主要用于讲授天文基础知识、播放科普视频及课件)、天文望远镜等观测仪器、天文科普读物、学校网站开辟“天文社团在活动”专栏。软件配备:《天文基础入门指导》电子教材、天文演示软件等。在天文社团组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要求每个社团成员不但有集体意识,而且有团队协作精神。

二、天文社团活动设置

社团活动主要采用专题讲座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方式。首先根据社团成员的天文基础知识水平,分年级进行基本内容讲座。随着学生天文知识水平提高,逐步将实践活动(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培训和观测活动)和开放性学习(做一个小的天文课题)引入社团活动。在此过程中还将穿插介绍国际国内的最新天文活动信息(如天宫一号、嫦娥二号、神州飞船的发射等消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专业意识,提高探索和创新能力。

(1)天文基础知识讲座―天文初学者必经阶段。该部分从天文学简介开始,让社团成员对天文学有一定认识,然后讲解星座、星空和天体运动等。可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的社团成员选择不同内容,但太阳系及其行星、恒星的结构与演化、宇宙的大爆炸等内容也应有所涉及。讲座主要由辅导教师完成,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专题(如四季星空、地球系统等)也可由社团资深成员完成。

(2)观测技能培训―天好者主要任务。内容包括天文望远镜、活动星图、指星笔的使用方法和流星雨观测、记录方法以及野外观测的注意事项。社团成员在参与观测技能培训中,可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观测能力明显提升。例如,望远镜使用方法教学。先利用课件或视频资料,介绍天文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名称,由天文社团骨干学员现场安装并进行演示,然后由参加培训学生自行再次组装。安装调试完毕后,通过望远镜让学生观察远处高楼,学会和熟悉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望远镜后,有条件学生可以自己购买一个望远镜,自主完成小的主题观测(如观测土星环、一年中行星位置变化等)。

又如,电子星图使用方法培训。随着电脑技术发展,现代家庭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日益普及,在天文观测中,电子星图辅助作用越来越大。主要使用starrynigh观星软件。starrynigh是较专业的一个软件,软件安装的步骤比较复杂,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完整的软件资料包,并给予具体演示,确保每个学生能顺利安装软件。安装后该软件能实时模拟设定地区的星空。软件使用主要包括如何确定方向,如何让软件显示星座连线、星座名称、星座想象图以及显示选定星星的名称及星座等。

三、天文观测活动

天文户外观测是整个天文社团活动核心内容,一般天文观测活动的开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观测内容和观测计划。由社团的核心成员确定整个学期观测计划和每次观测内容,观测内容的确定可以结合当时当地发生的重大天文事件(如流星雨、月全食、日食、日环食、火星大冲、火星合月等天文现象),也可以是一些常规的天象观测(如太阳黑子、日冕、耀斑、土星环等天文现象观测)。核心成员要制定详细观测方案(包括观测时间、地点、集合地、行走线路、交通工具准备、观测仪器准备、结束时间、后勤保障、应急预案等)。这个准备过程也是社团成员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过程。

(2)观测前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确定观测内容后,及时通过各个组长通知组员,并在每次观测前进行与本次观测主题相关的培训。如观测狮子座流星雨前,让社团成员复习狮子座的位置、形状,主要亮星的位置和名称,狮子座流星雨成因及出现的位置等。天文观测大部分是在夜间,所以安全问题是天文观测活动成败的关键,要求所有参加观测活动的社团成员由家人负责接送,特别强调观测纪律。

(3)实地观测活动。观测活动当天,教师和社团核心成员要提前到达观测地,架设和调试好天文观测仪器,等社团成员到齐后,按照预先分组进行有序观测活动。对于天文观测经验少的同学,教师安排有经验的老社团成员指导观测方法,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成员,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观测任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确定主题进行观测和研究。

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追逐梦想,放飞梦想的摇篮。诗人说,梦想是如春风般了无痕迹;科学家说梦想是推动他们从事研制创造各种的原动力;哲人说,梦想是主观思想对客体世界的希翼。共同阅读青春理想演讲稿大学,请您阅读!

青春理想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大家上午好:

我是油气工艺室的王旭锋,演讲题目为《我的理想》。

列夫·托尔斯泰以前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并且随着岁月的推移,观念的转变,理想也在不断的蜕变。然而一个人的理想就应与国家的理想相结合,与行业的理想相匹配,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公司的文化熏陶。领导的谆谆教诲,以及师长的奋斗经历令我感到成为一名卓越的设计工程师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又光荣的理想。工程师是现代社会的创作者,是物质礼貌的缔造者。是幸福生活的筑梦者。他将抽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生产、生活设施。他以人类生活的健康、安全、环保、简单为己任。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刚刚迈出象牙塔的我们怀揣理想来到CPE华北分公司。恰逢公司实施“二次跨越”伟大战略,这是我们的机遇,是实现自我价值,完成职业理想的舞台。然而对于初出茅如的我们亦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做事的热情,没有做事的方法;只有“三分钟的热血”,没有持之以恒的韧劲。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卓越的工程师,为二次跨越助力呢?

首先,卓越的工程师需要认同并践行公司文化。CPE以造就优秀员工,建立卓越工程为使命。是我们实现职业理想的舞台。

而CPE文化是公司的灵魂,CPE先教我们如何做人,再教我们如何做事,先学会做到“诚、正”再学会做到“精、进”。提出一系列卓越工程师就应具备的品质,素养以及价值观念。然而初出茅如,认同公司文化易,践行公司文化则是恒久之事,在今后的工作中,就应在CPE文化力的驱动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理想。

其次,卓越的工程师应始终持续学习力。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新思想,新技术如雨后春笋,想要成为卓越的工程师就要不断的学习,跟紧时代的脚步。然而对于站在理想起跑线的我们更需要努力学习,这需要我们端正态度,虚心,勤恳,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最后,卓越的工程师就应具备高度的职责感与使命感。我们不仅仅仅是在设计工程,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信誉,设计人生,设计未来。设计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半点粗心大意,我们的每一个笔画,都涉及到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要始终带着高度的职责心与使命感做好每一个工程。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奔赴理想的道路上崎岖而坎坷。让我们坚定信念,肩负起二次跨越的职责,扛起自己的理想,在那里启航。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青春理想演讲稿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这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有志者,事竟成。谈到理想我相信许多同学都立下宏大的志愿:有做经理的,有做商人的,有做环保卫士的……然而,我的理想——做一名教师。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远大的理想是黑暗中的明灯,它,会成为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水,不会激石则鸣,人,不会激志则宏。

记得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要给最有贡献的人颁奖。首先,上来了个医生,他说,他在疾病流行期间,曾救过9999个病人。国王摇了摇头。然后,上来了一位诗人,他说,他的诗和李白、杜甫不分上下。国王依然摇了摇头。之后,许多人都陆续登上台,可没有一人获奖,沮丧地离开。突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拉着一位小孩,并拿着一本厚厚的课本走上台她亲切地对国王说:“祖国和春天,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累累的果实需要园丁去培养。”国王顿时笑逐颜开,他激动地说:“你是最有贡献的人!”之后,献上花环,自己亲自给她颁发奖牌。

从此,我对教师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又激起了我宏大的志愿,崇高的理想。

教师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啊!罗国杰也曾称赞过教师,他说:教师好比一支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前进的道路;又像一根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渐渐磨损着自己;又像一只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的确,生活中,那个伟人又能离开老师的帮忙呢?

我想,有了理想,就有了生活的目标,才不至于虚度光阴。但是,有理想而不奋斗,也是徒劳。正如一句话“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露。”我要为理想而学习,在通往理想的航程中,我要不断努力奋进!

我的演讲讲完了,谢谢大家。

青春理想演讲稿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相信各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些同学是想当影星,有些同学是想当老师,还有些同学是想当工程师……正因如此,也使我们的这颗小小的心灵中,也寄托了一个更令我们向往的理想,这个理想伴随着我们学习和成长,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长叶……朋友们,你们想明白我的理想是什么吗?就让我来告诉你吧亲爱的朋,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令人羡慕的天文学家,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

宇宙以他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我,我每次来到书店,只要看到有关天文学的书或杂志都回翻一翻,资料如果很新颖,我还会买下。每当我从报上、新闻看到有流星雨、彗星到来的消息,我都会兴奋不已,有可能的话就想亲自看过过瘾,不行的话就看报刊。我的书架里有许多天文学方面的书,像《科学探索者-天文学》、《宇宙未解之谜》等;我的电脑上也有许多关于宇宙知识的藏书,如霍金的《时间简史DD从大爆炸到黑洞》、《宇宙奥秘探索》、《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等书。这些书使我受益匪浅,了解了以前不明白的知识。我要超过枷利略,哥白尼这些伟大的天文学家

也许,实现这一切很难很难,但是,我敢肯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磨难,我都必须不会放下的!就算是伤痕累累,也没有关系。理想给了我一双隐形的翅膀,我必须能够展翅飞翔!

理想,指引我未知的前方……

青春理想演讲稿4马丁·路德·金曾站在美国林肯塑像前为美国的黑人诉求自由与公平。这是他的,是全美国黑人的,更是全美国的梦想。

我也有一个梦想,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梦想。这个梦想,也正是所有想保护大自然的人们共同梦想中的一小部分。这个梦想,就是保护森林。

如今人类社会发展迅速,发展越快就越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能量和物质。来自自然界的能量多种多样,就比如水力、风力、太阳能等直接能源,和煤、石油、木材等间接能源。其中木材源自树木,而树木又是生物所必需的物质——氧气的制造场所,且有吸收生物呼吸的主要产物——二氧化碳的功能。我们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

但是,在现在看来,我们无声的朋友并没因其重要性而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乱砍乱伐的现象依旧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曾经未被砍伐的热带雨林也开始遭到电锯的横扫。

于是,大自然开始出现一些由此带来的征兆:暖冬、厄尔尼诺、沙尘暴……沙尘暴是由于乱砍伐树木直接引起的后果,而暖冬和厄尔尼诺则是由于温室效应,实质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引起的。我们也许认为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是世界人口的剧增,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长期的乱砍伐树木造成树木锐减,使得自然处理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大部分国家政府都已经出台或正开始制定有关保护植物的法律法规,例如我们中国就出台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但是人们对于纸制品的还有能源的极大需求依然在影响着树木的砍伐,再加上对树木砍伐的限制力度不够,以及再生林建设面积不足与树木本身生长时间的影响。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仅希望政府出台更多的法律法规,而需要提高所有人(包括那些与树木砍伐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的环境意识。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土地上有更多的绿;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感受到温室效应与因此导致的天气现象的消失;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感觉到沙漠的减少与树木的增多;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让森林的问题不再是问题。

青春理想演讲稿5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一个远大的理想。包括我也是。我的奋斗,只为实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的梦想。

从小到大,我一直想当一名设计师。一名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无忧无虑的高级白领。

当一名白领,每天优哉游哉。让父母住在一个好的环境里,也算是报答父母了。他们从小把我拉扯大,教育我,指导我。他们是我的路灯,照亮我,让我迎向成功的彼岸。爸爸妈妈从小,从我和姐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更加努力、拼命的赚钱,为我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我成为一给幸福的小孩。假如我成功了,有个美好的未来,想必他们也觉得这么多年的教导苦尽甘来了。

我想当一名设计师,不仅仅是为了报答父母。更是为了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祖国添上彩色的翅膀。

或许,在十多年后的我,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手握着笔,下面一叠纸,我正挠着头,想着我的方案,创造灵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张张草稿纸,撒满一地,脑子里没有一丝灵感。我想,那一张张纸下,那优秀的作品,是我用尽心血换来的。在许多年后,人们开始穿上我设计的衣服,戴上我设计的珠宝。让社会迈入新的时代,为社会服务,为我们的子子孙孙创造更舒适的环境。然而,那些祖国的小花小草,个个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国家栋梁。

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好的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课堂引入的形式,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学生原旧有的物理知识出发,过渡到新的知识;二是给学生经感性认识或利用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然后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积极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现根据结合高一物理教学,谈谈常用的几种新课程下的常用导入方法。

1、创设实验情境,将学生“骗”进课堂。在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比如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时,可以在收那个可以开始告诉大家做一个杂技:水流星试验。学生的积极性会在上课的一开始,经他们的激情点燃,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引出围绕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学生或人能容易想到速度,自己将自己引入到了课堂之中,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明白联合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物体的受力,寻找向心力的同时,解释水没有流下来的原因,在学生初步明白之时的明白阶段,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和做过过山车的同学谈论感受,类比过山车中的人和水流星中的水类似,从而有效将学生引入课堂,教科书上实例的分析进行适当的调整,当学生的热情到达时分析拱桥,是学生具有学习的成就感,最后分析较难的火车弯道问题。

在此环节中,水要学生自己加,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感受,也可能会出现水洒的现象,此时要恰当利用,分析水洒的原因。此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事物的情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把学生骗进课堂,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新课知识的探究。但骗要骗得真,绝不可做作,提前打招呼。

此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

2、复习导入法。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和引出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一般又可分为复习提问型导入和知识回顾型导入两种。

⑴复习提问型。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障碍,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法一般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导入。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时,可提出问题: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太阳、行星的的质量不可能按常规直接用天平来称量。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计算出来,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回顾型。这种导入法,适用于一个新的单元的开始即复习前面学过的主要内容,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法一般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导入。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时,可提出问题: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太阳、行星的的质量不可能按常规直接用天平来称量。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计算出来,从而导入新课。又如:在讲解生活中圆周运动拱桥时巧妙铺垫,将地球夸张成一个巨大的拱行桥,再讲解下章宇宙航行的时候,可以启用以前的铺垫,顺利导入新课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种方法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欲与求知欲,从而精力集中地投入学习。

3、检查预习导入法。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预习情况,引入本节内容。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教师先布置预习后,提出:“本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别加以叙述”。这样易抓住重点。然后逐一讨论和讲解。除以上四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外,还有讲故事导入法、使用电教媒体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等等。

4、随机应变法。随机应变法是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的变化,临时随机地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要求用得恰到好处,而不牵强附会。随机不是随便,必须切合本节课的内容,引用得自然而巧妙。

比如有一次我在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时候,恰逢窗外下起了小雨,风刮着使小雨成一条斜线,很多同学不时的向外看,我就适时的抓住这个机会,问如果没有风,雨滴讲沿什么方向运动,同学很自然的说沿竖直方向,由此从有效的将他们的注意里拉回到课堂上,导入新课正是时机。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虽说是“随机应变”式的,但“机”的几率很小,我们不能刻意地去找“机”,再“变”。相反,要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良机,加以利用。

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物理学理论的研究是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总结和解释,这也成为一种非常通用而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物理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程目标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这一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用准确简要、逻辑清晰的物理语言来描述物理现象、阐述物理概念、陈述物理规律等。然而,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很多学生的物理信息处理能力和物理表达能力不高;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少学生很难读懂科技文章或者对此类文章和新闻毫无兴趣,无法有效提取新闻报纸阅读材料中包含的物理学信息,也不能够将科技文章和平时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物理中的科技写作是指对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逻辑推理,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或问题进行解释,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成报告或小论文[2]。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对一部分有志于物理学研究的学生来说,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开始撰写一些有创新性和学术性的科技论文。此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第一,重视科技写作可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应该成为教材学习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先以美国流行的《物理:原理与问题》教材为例,该教材分为30章,在每一章节的课后测评都设有“科技写作”栏目,至少一道题,多则三道题,从题目的分类情况来看,主要是以下这么几个方面[3]:

 

1、物理学史:

 

1)实验发展类:例如研究并描述人类测量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发展史。

 

2)物理学家的生平和影响:如研究并阐述伽利略对物理学的贡献

 

这类型的科技写作需要学生对物理学史的参考资料做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充分了解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可以在研究中发现物理知识的突破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发展的联系。

 

2、生活中的物理学:这类型的题目很多,例如要求用物理学原理解释过山车竖直的环形滑道大多数并不具有圆环形状的这种设计思想,还有研究体重计的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的作用等等。

 

学生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研究,能够真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也会更会深刻,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物理学与其他学科:

 

1)物理学与生物学:研究一个人能够无眩晕地忍受的最大加速度。

 

2)物理学与艺术:研究某些乐器,如小提琴或者小号的构造。

 

3)物理学与天文学:研究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4)物理学与医学:研究和解释衍射在医学和天文学中的作用。对每一种领域,至少描述两种应用。

 

这类型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物理学科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而是跟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物理是万物之理并不是一句大话,特别是现在诞生了很多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等等。学生越能够了解物理和其他学课的关系,就越能体会自然科学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也能发现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重大影响,从而对物理学科的学习也会更为重视。

 

4、物理学前沿:例如研究迄今所见的最大质量的粒子的干涉效应,描述实验过程,并说明干涉是怎样产生的。

 

了解物理学发展前沿,对学生的物理学学习十分重要,通过对前沿的了解,学生不仅可以知道物理学在高新科技上已经取得的成就,还能加深对这些成就中用到的物理学理论的了解。有时候,前沿科学中涉及到的物理学并不复杂,以中学的物理知识完全可以理解。而当学生了解这一点以后不但能建立起学习物理的信心,减少对物理学科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会对当前物理学的应用产生兴趣,增加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二,目前的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物理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现在高考题目的改革使得题目都会有一定的生活或科技发展背景。以近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就能发现大量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或者与科技前沿相联系的题目。

 

如2015年北京卷的18题,以“蹦极”运动为背景,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以及功能关系。20题又以常用的一卡通(IC 卡)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感和电容以及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又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II 中的第18题,是以指南针为载体考察磁学基础知识;而在第25体总,以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和泥石流为背景,考察摩擦力、压力等受力分析以及物体的运动等知识,可以说综合应用性很强。

 

尤其是2012年浙江卷的25题,是设计一种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安全性的“闪烁”装置,在第四问中还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评价,这就直接考查了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其余各省的考题中这样的题目屡见不鲜,如2015年四川省的物理部分第9题联系到了目前人们关心的严重雾霾天气,并从“铁腕治污”出发讨论地铁的运动,并且计算燃油公交的气体污染物,这就极大增加了物理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应用,就能让学生在高考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心里有底,从容应对。特别是在回答非选择题时,能够对题目给出的材料细致分析,从而给出清晰的回答和明确的解释。

 

第三,科技论文写作有利于加强多学科联系,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有益。

 

关注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的。而且,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科联系,不仅可以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效果。

 

科技论文的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简洁明朗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论证观点的严密性。而在完成论文写作中,学生不可避免的需要查询资料并分析整理,这样也会积累很多有用的科技素材,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在语文课上的议论文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学生在论述物理学史上的一些物理发现的地位、物理人物的成就时,会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并对科学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物理学的发展常常会受到哲学宗教以及国家政局的影响,因此训练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对政治历史的理解。

 

如果让学生分析猎豹适合奔跑、鱼鹰能够捕鱼的物理原理,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学生还能对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体态特征有更深的感受,对生物学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物理和化学之间的联系就更为紧密了,为何收集氢气试管开口朝下、为何收集氯气试管开口朝上,为何我们可以通过火焰的颜色或者液体的色彩来初步判断化学实验的产物,这里面都蕴含了大量的物理道理。

 

物理和体育就更有关系了,在投铅球时为什么老师强调出手速度要快、角度要成45度左右,为何跑步时手臂要前后摆而不是左右摆,这些都是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的。所以学好了物理,对提高体育成绩也有好处。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科技论文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多关注最近的物理进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自动发掘生活中的物理学应用,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物理课程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而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在教学中实现这一课程目标。

 

5、总结

 

通过如上三点论述,可知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科技论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知识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学生能够发现学科间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编辑点评:科技论文写作是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这些新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些目标的达成并非易事,需要从物理学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深入研究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才有望实现。撰写者可参考以上相关内容进行写作。

天文学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笔者试图从STS的角度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设计。

一、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设计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核心是科学探究,技术教育的核心是技术设计;科学探究的起点是“问题”,而技术设计的起点是“难题”;科学提出了对自然界的解释,而技术给出了人们在改选环境时遇到的难题的解决方案,STS教育把教学探究和技术设计融合了起来。

1.在科学探究中适当结合技术设计内容。科学探究中体现的技术设计的全部标准,它更强调与设计的关的能力的培养。在推导万有引力定律前,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万有引力有什么规律?而且引导学生设计出了推导框架,即一个简化:椭圆运动转化为圆轨道运动:一个模型: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个假设,如果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也就应该和太阳的质量成正比(对称思维)。在学生自主探究得到万有引力公式之后,教者又提出引力常量如何测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确定的实验思路,分析测量中的主要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设计有效的测量方案。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了解卡文迪许实验装置和测量原理,思考卡文迪许实验的精巧之处(特别是测量转换思想),明确这些精巧的设计解决了测量中的哪些困难,深刻剖析卡文迪许实验的理论背景(G是一个常量;任何两个物体间都有引力;天上和地上的引力性质相同),进一步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路。

2.在技术设计中以科学理论为依托,利用科学知识对该设计做出解释。牛顿早在1687年就比较了抛体和星体运动,提出了发射卫星的原理。1957年人类终于发射了和一颗人造卫星,实现了人类的社会愿望。教者引导学生用牛顿的人造卫星运动原理图理解卫星发射技术,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改变社会的工具,是个人发展的文化资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自制水火箭”,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并通过对影响火箭飞行速度和稳定性因素的分析解释,不断改进“火箭”的性能。

二、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求真务实,人文求善求美。STS支持者认为,科学同时又是人文主义的,有价值取向的。

自古以来,天体运动问题举世瞩目。遨游太空,探索太空,探索宇宙奥秘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它对制定历法、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古代,人们根据直觉和美学原理,得出了“地心说”,后经古希腊天文学家、教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的推演论证,使它进一步系统化了。“地心说”认为地球静止不动地居于有限的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运转。教会借助这种理论来证明:地球中心、人类中心的教义,并说上帝创造了地球,并让它居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有于点缀宇宙的装饰品。

起始于14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追求思想自由,尊重科学,崇尚人文主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哥白尼用自制的简陋仪器,经过30年的天体观测,对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了大胆地怀疑。他在《天体运行论》中写到:“中心就是太阳,在这华美的殿堂里,为了同时照亮一切,我们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更好的位置上吗?太阳被称为宇宙之心,宇宙之灯,宇宙的主宰”。

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哥白尼本身就是弗罗恩堡大教堂的教士,他知道他的“太阳中心说”将给封建教会以沉重的打击,所以他踌躇了很久,直到已是60岁的老人时,才同意将他放置了36年之久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旧的宇宙观,揭穿了宗教神学伪造的谎言,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变革。恩格斯称《本体运动论》是自然科学向神学递交的一份绝交信。

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对天体运动进行了详细观测确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为了避免教会的迫害,他竭力想分清宗教和科学的界限,认为前者属于人们的道德行为范围,后者属于自然界和人的关系的范围。在写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之间的对话》时,教皇马尔班要求他把对“日心说”赞成和反对的论点一起写出来,但不允许他得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结论。伽利略在书中巧妙地阐明了自己支持哥白尼学说的证据,而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人的辩解却愚蠢而无力,以“曲折”的方式宣传“日心说”。不久,伽利略便一次又一产次的押上宗教法庭,受到残酷迫害。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公,并且在罗马成立了一个由不同的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它们宗旨之一便是研究科学同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过程,技术发明过程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通过一定社会情境中的合、交流和对话进行的。牛顿在科学的伟大上吸收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与他和同时代的科学家象胡克、惠更斯、哈雷、等的社会交往是分不开的。惠更斯首先提出“向心力”的概念,雷恩悬赏40先令求证平方反比的力场中物体的轨迹形状。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平等地对行星运动原因进行各种猜想等,都体现了科学活动的文化性。

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一书中指出:“我们的理性总是要求任何东西都处于最完美的秩序之中”。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始终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下的完善、和谐,体现着一种价值取向。即使在观测数据已经表明行星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完美的圆,行星运动是变速运动的事实面前,开普勒有点无奈地说:这是上帝地开玩笑。其实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就会认识到椭圆比圆包含了更丰富的信息,椭圆比圆更美,椭圆运动虽不是匀速运动,但仍是一种匀面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