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手术室护理培训

手术室护理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手术室护理培训

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第1篇

手术室新护士培训计划

。***室管理规则,上、下班与进餐制度。

(2)手术室环境介绍

(3)手术室的服务宗旨与信念,工作人员组织结构。

(4)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

下午:(1)手术缝针、缝线的分类与选择

(2)认识手术常用器械、敷料及其使用、清洗、保养方法、熟悉术后器械清洗流程。

(3)认识缝针、刀片、穿针、取刀片、传递持针、手术刀。

(4)消毒灭菌与监测:认识指示胶带,学习手术器械打包方法,辨别灭菌前后指示胶带的变色鉴别,

工作计划

(5)手术室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第二天:(1)外科洗手、穿脱手术衣、戴/脱手套、无菌升台、铺巾、老师示范新护士练习、播放光盘。

(2)无菌技术练习、示范。

第三天:(1)手术室电外科的安全使用:高频电刀、单极双板、恒温箱、薰箱的管理。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

(2)病理标本的处理。

(3)我科常见的各种消毒液的使用范围和更换。

(4)手术室锐器处理流程与方法。

(5)手术室的职业安全防护和法律、法规。

第四天:(1)手术室各科护理表格的设计与应用。

(2)无影灯的开/关调节,手术间的消毒和紫外线灯的开关。

(3)手术综述。

(4)手术床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常见手术放置方法,老师示范讲解,新护士练习。

第五天:(1)现代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功能与素质要求

2洗手/巡回护士职责,各班职责

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法;效果

手术的成功需要护理人员术前充分准备术中所需要物品,尤其是一些微创手术,因术中使用的器械、设备较为特殊,且消毒方法也较为特别,因此一旦护理人员不明确手术相关要求,或者是对术中使用器械不了解,往往容易出现术中用品准备不全的现象,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的能力对手术成功与否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属于终身性护理学教育,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对新理论、新知识以及新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因此,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成为医院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接下来,笔者主要谈谈护士核心能力层级管理培训方法的措施。

1 成立层级管理小组,明确各层级的职责

层级管理小组由手术室内的护士长与护理人员组成,其中,护理人员需要具备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且学历需要为本科及其以上。由手术室护士长直接负责制定各个层级的培训制度,同时选择一名小组长,要求小组长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1]。此外,组长负责制定层级培训的具体流程、层级培训的指引方法以及层级培训的年度培训计划,同时制定各层级导师的职责以及各个层级培训的目标及其具体内容。此外,小组长还需要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核心能力培训指导内容,并制定各层级晋级的评定考核标准及其内容。

2 设置层级培训的计划,制定层级培训手册

由手术室内的专科组长依据《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中关于手术室核心能力培训的相关内容,在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各个层级手术区内专科需要接受培训的相关内容,同时制定手术室内各个层级的培训手册。针对不同的层级,其培训内容的侧重点应该不同,这就要求各个层级的培训内容应该具有该层级的特点,同时也要求各个层级的考核标准也应存在一定的差异[2]。培训手册中应该包括九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信息、护理人员的晋级情况、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考核情况、临床实践累计项目以及自身的实践记录情况、护理人员的手术笔记情况、护理人员的自学笔记情况、专科小课的记录情况、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以及手术室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护士长在制定组长培训内容与培训计划时,应该在结合组长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护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进行制定,同时还应该安排组长定期参加院内与院外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以及专业培训,从而使组长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掌握专科发展的最新信息。

3 各层级考评的定级,制定核心能力学习本

采用自评方式与他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层级评定,按照能力自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N1、N2、N3级以及N4级,同时要求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明确不同层级对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要求。此外,给每一个护理人员发放一份培训登记本,告知所有护理人员将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登记到培训册,并在护理人员完成任务后由指导老师签名。

4 采用一对一培训,鼓励自学

在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指导。高层级护理人员对低层级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而低层级护理人员遇到疑问时,可以直接向上一级指导老师请教,而上一级指导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对下一级护理人员进行认真指导。这种培训方式不仅能够使低层级护理人员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能够督促高层级护理人员进一步完善自己[3]。此外,自学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与新技术,护理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后,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采用网络、书本等形式,不断补充自己未掌握的内容,使自己不断熟悉并深入理解培训内容。这种方式能够使低层级护理人员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补充。

5 各个层级培训的内容及其方法

5.1 N1级护理人员培训

新的护理人员需要在半年内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内基本操作技能、各种规章制度。采用专人带教与集中教学相结合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临床思维能力及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能力的培训以及应急和协调能力的培训,并分阶段进行多次考核[4]。经多次考核后,在三个月内,新的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手术室内的基础操作,并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中小手术、常见急诊手术,待护理人员接受三个月专业基本功训练之后,再跟班进行临床带教,使护理人员能够进一步掌握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的特点,具备独立应付各种手术的能力。

5.2 N2级护理人员培训

采用各专科定期轮转的方式,将基础护理操作与专科基础护理操作进行有机结合,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熟悉并掌握专科开展的新手术、技术操作以及新技术的洗手配合等方面内容,培训重点应放在新的护理人员在上一级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各种专科常见巡回配合。

5.3 N3级护理人员培训

采用各科轮转的方式,手术配合中主要以大中型手术作为重点内容。在轮转的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性地将某一专科作为侧重点,同时结合各个专科自身的具体需求,针对性地增加某专科手术的配合机会,从而为新的护理人员转变为专科手术护士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5.4 N4级护理人员培训

对于该层级护理人员的培训,其培训内容主要以熟练并掌握专科开展的新手术、新技术的配合方法为主,同时要求该层级护理人员应该负责低层级护理人员、进修护理人员的专科带教工作,并负责其护理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6 监督层级培训,考核层级培训结果

高层级护理人员每次对低层级护理进行指导完毕之后,应该及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提问,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回答结果进行及时记录,同时对低层级护理人员的手术笔记进行认真检查。组长对组内所有成员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与督导,保障各层级的护理人员能够按照培训要求完成培训内容。组长定期对本组护理人员中的2名护理人员进行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的提问,并对其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5-6]。此外,根据各个层级的培训情况,由组长负责出题对各层级护理人员进行每季度的考核,并根据组长的意见评定出可以晋级护理人员的名单,再由护士长对可以晋级的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对于符合晋级资格的护理人员进行科内考评后,再由护士长将名单报告给医院手术室专业的小组组长,待其通过手术室专业小组考评后可以晋级,并对其进行下一级的培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手术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护理操作能力与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与专业的护理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采用层级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进行培训,要求全面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与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满足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龚兰英,杜凤娟,肖斌.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06-107.

[2]宋汝华.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08:266-267.

[3]李佩娜,翁永彩.手术室专科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效果分析[J].临床护理杂志,2011,04:49-51.

[4]杨朝蓉,洪奕珊.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1:85.

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巡回护士;麻醉;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44-02

医院各专科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组成了外科手术团队,团队的每个成员精诚团结、互相协作、密切配合,保证手术安全、高效、顺利的完成。手术室巡回护士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强硬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护理技能、敏捷的反应能力,很好地配合麻醉、配合手术。现就巡回护士的麻醉全程护理配合的工作内容、护理职责和体会做一浅述:

1 麻醉前护理配合

1.1巡回护士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术前宣教介绍麻醉的重要性,教会手术病人积极配合麻醉,解除减轻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取得信任和合作。

1.2提前检查麻醉机、监护仪通过自检,喉镜、气管擦管、喉罩型号合适,中心吸引器、中心供氧状态正常,处于备用状态。

1.3 术晨巡回护士和麻醉医师一同核对手术病人的基本信息,核对药敏试验,术前针,化验单、呼吸、循环、肢体功能等。必须是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合适的麻醉方式。核对正确无误在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上签名确认。

1.4 协助连接检测,观察术前生命体征,给病人吸氧,嘱病人不要紧张,配合麻醉操作,开放中心吸引器,一组给麻醉专用,约束病人。

1.5和麻醉医师有效沟通,确认麻醉方式。根据医嘱按操作规程正确配置麻醉用药,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局麻药,推管内麻醉的合剂配置要严格无菌操作,切不可倒药。配制全麻诱导药,全麻术中维持用药要严格无菌操作,配药的浓度、剂量须精确。药名、剂量、浓度标签清晰。备好急救药品。巡回护士管理好全麻药盘,把全麻药竖立,急救药横放,以防拿错,确保安全术中麻醉用药。配制全麻药要巡回护士一人操作,和麻醉医生有声核对,保留安剖,药瓶至手术结束,以便核查。

2 麻醉中护理配合:

2.1医护三方在麻醉实施前再次核对手术病人。主动配合麻醉操作,协助摆好,充分暴露椎间隙行椎管内麻醉。全麻诱导给药时麻醉开始计时,巡回护士正确执行麻醉医生的口头医嘱,必须要听清楚确认医嘱,再复述医嘱后给药,并口述“××药,××毫克,进”并得到回应。推药时缓慢、匀速。给药后和麻醉医生一同观察用药反应。

2.2 配合全麻插管:协助麻醉师开放气道,压喉结、拔管芯,帮助固定管道,防止脱管。

2.3、全麻病人须保护眼睛,防角膜干燥,用两碟形胶布贴封双眼。

2.4 消化道手术,大手术要配合麻醉医生做中心静脉置管,备好液体,摆好,消毒铺单,给静脉盐水,穿刺成功接液体,注意用三通控制,液体边滴边对接上,拧紧,中速滴液,及时更换液体,并严格无菌操作。外周、中心通路用黄、蓝标签标注。

2.5 配合麻醉医生做动脉穿刺,外展并约束右上肢,铺无菌治疗巾,消毒铺单,无菌操作,穿刺成功,协助接导线和加压输液装置,全术程测动脉血氧,动脉压。整理用物。动、静脉做标记区分。

2.6 协助摆手术,确保病人安全、舒适、便于手术操作。无痛置入导尿管,放好麻醉头架,消毒铺单,清单用物,手术开始前三方暂停再次核对病人、手术部位,术式正确无误,麻醉效果满意,可以开始手术,并计时。

2.7 术中巡回护士坚守手术间,掌握手术进程,供应手术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主动做好准备处理突况、麻醉意外和急救工作。术中追加麻药遵医嘱,维持泵药,注意输液泵工作正常。经常检查病人肢体血运良好,防止受压。

2.8 手术中保证各路输液通畅,滴速合适,确保有效循环血容量,晶体液,胶体液比例合适。术中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安全用药,安全输血,并保留药瓶,记录护理记录单。和麻醉医师一起观察病情,确保麻醉期间病人安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 手术后麻醉护理:

3.1 手术结束前协助麻醉医师及时停药,升高室温,总结术中用药,记录出入量、出血量,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深度,及时醒病人。

3.2手术结束,协助擦净血迹、包扎伤口,帮病人穿好衣裤,盖被保暖 ,升高室温,能使病人麻醉苏醒快。检查各管道通畅,计量,固定牢靠。

3.3 及时抽好,推注拮抗药,急救药准备好,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3.4 协助麻醉医师拔管,病情平稳,符合拔管指征,多观察后拔管。拔除硬膜外管时动作轻柔,不可用猛力,拔管后检查其完整性。气管插管拔管吸尽痰液,观察病人。

3.5 轻抬病人到平车上,对体重大的病人用节力板搬移,避免剧烈移动病人,约束保暖,拉起护栏,确保安全。病人头部对准平车头侧,需要时便于拉起头架改善呼吸。

3.6 带齐病人物品和麻醉师一同安送病人,注意观察病人,与接班护士做好交接班交,双方确认签字。

3.6手术结束整理手术间、补充物品,提醒麻醉师收好剩余麻药,补充药柜,关闭仪器、设备,拔除电源。

4 体会:

4.1手术对病人是一种压力源,会对病人身心方面产生影响,麻药干预、手术创伤使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麻醉使手术病人术中无痛、肌松、无记忆、无不良反应,其技术专业要求高,是手术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做好全程麻醉护理配合工作十分重要。

4.2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维护病人麻醉期间的生命安全,要求具备较的高专业素质,还要掌握麻醉的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麻醉用药及并发症,预防并正确处理麻醉意外,提高手术安全性、安全、高效、顺利完成手术。

4.3巡回护士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执行护理操作制度,认真、密切配合麻醉医师。

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一站式”的分层培训与考核,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达到手术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培训划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对1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这4个层次“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及医师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和论文投稿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可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使护士长能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手术室安全运作,有利于手术室人才建设。

关键词 一站式分层培训;手术室;护士;分层考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3

专科护士培养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重要策略和方向[1]。随着医疗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医师专科化的深化,对于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护士的培训时间漫长,工作5年的手术室护士只能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一现状与外科手术专科化是不相匹配的。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机构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年轻护士的培养是手术室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情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培训采取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123名,男11名,女112名。年龄20~55岁,平均(33.1±0.5)岁。职称:护士42名,护师43名,主管护师30名,副主任护师8名。文化程度:中专28名,大专46名,本科46名,硕士3名。其中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新进护士30名。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证书5名。

2方法

2.1不同层级的人员划分将手术室123名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

2.2师资队伍的建立

2.2.1专职教学老师每年采取选拔的方式由核心小组推选出1名手术室专职老师,负责手术室人员的建档、授课、考试等各项工作。

2.2.2理论授课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手术室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技能,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一般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

2.2.3技能操作老师由手术室专职操作老师担任,要求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强、操作娴熟,并在护理部操作队经过培训方可担任。

2.3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一览表(表1)

2.3.1初级手术室护士针对初级手术室护士,应该注重于手术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或转岗。

2.3.2工作5年内的手术室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应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我院手术室自行编写的专科理论培训习题集[3]中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同时由专科组长根据手术配合考评表进行打分作为操作技能成绩,成绩在80分以上的才能轮转下一个专科。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则相应的延长专科培训时间。

2.3.3中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是经过一轮完整专科培训的护士,必须对手术室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需要进行更深层的专业强化训练、手术和新技术的相关配合等。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书面考核和讲课考核,其中讲课考核为将所在专科手术前沿知识和护理配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由专科组长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评点给出成绩。对于不合格的护士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4高级专科护士对于高级专科护士基本采取固定的专科配合,同时承担专科组长的工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专科管理与应急能力。从科研、论文和本专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5手术室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专业水平上不断的进行自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4评价方法

2.4.1手术医师、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由专职教学老师调查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培训前于2009年12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培训后于2013年1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均有效回收。

2.4.2统计培训前后护士数。

2.4.3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综合理论成绩及英语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进行笔试考核,其余由科室核心小组进行考核。成绩计算方法:总分100分,其中护理部综合考核20分,专业英语5分,手术室理论考核20分,手术室专业操作20分,医德医风5分,手术室授课考核5分,继续教育学分25分。总成绩<80分为不及格,80~84为一般,85~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将每年的总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

2.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分层次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4]。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在入职后进行,手术室护士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

“一站式”分层培训依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年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指标进行层级对应,将手术室的培训变得连续、系统和规范,转变了以前手术室传统的统一培训方式,更是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士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不断强化专科技能水平。表4显示,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一站式”培训达到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职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及时对护士进行考试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讲课、科研论文的数量等,能在考核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将分层考核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帮助手术室护士克服惰性思想,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层考核使得护士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手术室护士培训后所处的阶段,帮助手术室护士长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

我科5年来的这种“一站式”的培训和考核方便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保障了手术护理的安全,但培训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今后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的性格特征、培训需求等其他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合手术室分层培训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江琴,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2):62-64.

[2]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3]高兴莲,田莳主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7.

[4]高兴莲,田莳,胡娟娟.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4):21-23.

手术室护理培训范文第5篇

1.1培训对象

2008年7月—2012年12月入科新护士共有16名,全部为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均为女性,年龄19岁~29岁,学历结构:中专3名,大专10名,本科3名。

1.2规范化专科教学方法

我院手术室新护士培训由1名护士长和2名副护士长负责管理,协同科室教学老师一起制订新护士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考核。新护士入科后由指定的教学老师进行一对一跟班教学,教学老师由科室内资质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6年以上。为保证培训内容的有效性,教学老师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学习及参加上级医疗机构组织的相关技能培训。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护理基础理论、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和手术室专科知识及技能,科室组织每周五下午由教学老师轮流按照新护士培训计划内容进行讲课,通过理论讲述、幻灯片放映、操作示范等方式,使其熟悉手术室专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操作技能学习阶段,护士长排班时,尽可能地安排其连续性配合某项专科手术直至熟练掌握为止;在此过程中,也兼顾让其接受常见急诊专科如妇产科、神经外科、基本外科手术配合的培训,以便参加各班次的值班,逐步成为技术较全面的手术室护士。

1.3新护士专科理论技能评价方法

手术室每2个月对近5年入科的护士就教学内容进行一次评价考核,采用百分制,理论80分以上为合格,操作90分以上为合格,由护士长和教学老师共同制订考核项目和标准,并将每次考核结果进行登记作评价总结后向护理部汇报。

2结果

从2008年我院手术室对新入院护士实施规范化专科培训以来,16名新护士全部参加培训考核,共进行了25次包括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的考核,均达到合格水平,理论知识考试平均得分91.58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得分97.27分,在医院护理部组织的考试中手术室护士的考核成绩在各临床科室排名一直位于前列。

3讨论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医院临床护理管理、护理继续教育和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保持护士个人工作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业务水平提高的基本途径。如何做好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促进护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培养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水平是护理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其专科性强、培训周期长,加上外科各领域分工越来越细,对专科护理技术的要求也较高。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护理基础理论转化为与实际应用的能力较差、操作技术水平低,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手术配合、日新月异的仪器设备常常不知所措[2],因此,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规范化教学培训的必要性也越来越迫切。我院手术室通过临床教学老师带教和指导,使新入院护理人员接受有目的、有计划的规范化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结果显示,其能够使大部分护士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使整体护理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医院手术室招聘的护士来自不同院校,学历层次不一,接受的护理教育、技术水平、综合素质均参差不齐[3]。

面对这种现状,为了使新护士上岗后尽快适应自身角色和胜任工作,只有加强规范化的培训,才能缩小护士之间的差距保证护理质量,达到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以及适应医院发展的要求。教学老师通过自荐、推荐、统一考核选拔的方式产生,承担着科室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考核以及各项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质量控制,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也激励其不断学习,在技术上精益求精,自觉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自信心和综合能力,从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护理骨干[4],成为手术室的精英力量及护士长的好帮手。

通过规范化专科教学方式的实施,主要从强化专科护理效果,培养手术室新护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入手,依据规范化教学方案,采用教学老师一对一指导方法,结合科室实际,每周进行1次业务讲座,指导新护士把手术室护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新护士的无菌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逐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给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手术室专科护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