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辩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今天,以理性的自觉态度,认真分析和正确评价传统节庆的精神实质,将为全面弘扬传统文化并积极创造具有鲜活时代气息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新文化,提供立足的根基和发展的空间。
2中外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及传播
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差异。作为文化符号的传统节庆,西方节庆文化是与中华迥然相异的独立发展的另一种文化形态,日本则是受到中华深刻影响并亦步亦趋发展的节庆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将诸多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却大多呈现单一性特征。与中国人注重血缘、群体、物质性的欢娱诉求相反,西方的传统节日除了注重于精神的升华外,也注重于个体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诉求,易于为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这使得西方节日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跨文化移植性。正是这种差异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造成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要使中国节日文化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必须不断融合西方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不但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更加紧密,而且文化上的交流合作与竞争也更加频繁。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相互融合与容纳以及相互碰撞与冲击之中。中美的传统节日同样面临这样的形势,从相互容纳角度看,中国的春节和美国的圣诞节已逐步为对方所接受和容纳,至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容纳与此消彼长,更说明当今的时代已经是一个相互开放、合作、竞争的时代。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列为节日。
如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商业文明不断冲击,即将成为历史,但是通过日本的传统节日和仪式活动,可以再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昔日辉煌。这种现象应当引起国人的警觉与反思,并适时加以调整。
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陵端午节祭成功,刺激了中国对节日民俗研究的重视,提高了对申报世界遗产和中国遗产保护的战略性认识。联合申报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文化交流战略,例如中朝共同申报高句丽文化遗产,中蒙联合申报蒙古族长调,中国与中亚五国同时申报丝绸之路等。
从文化交流角度来看,全球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增加,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传统节日应该保持和弘扬,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民族精神振奋的力量,也是让世界了解和尊重的必要渠道;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需要更民主和开放地倾听文化的各种声音和利益诉求,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人选择和决策的过程。
3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融合与走向
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对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人,作为强势文化对民俗文化有着较大的冲击,挤压了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大众文化中对民俗文化的利用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民俗文化的一些组成部分也卷人了大众文化运作之中,并逐渐渗人到民俗文化各个空间中。
3. 1传统节日文化变迁及其传播
在当下文化情境下,由权力政治、资本等不同资源共同支配下建构起来的宏伟场景、热闹非凡的景象,表面的狂欢被以及地方性文化等资源之间的共谋抽空了内在的精神实质。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评判当前节日文化,洋节盛行,传统节日日益萎缩,最根本的原因是文化认同感的严重缺失。每年定期、反复发生的节日行为是确认民族文化认同的时间契机,有丰厚内涵的传统节日文化行为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契机。只有具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被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虽然中华传统节日在国内逐步势微,海外的华人却仍然有浓厚的传统情结,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仍然坚持过年过节,既强化了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春节到来时,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并喜欢上这些传统节日,开展舞龙、舞狮和赛龙舟等节日活动。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因此,保护好传统节日文化,可使各地华人拥有更为和谐一致的文化空间,充分发掘、利用其文化内涵及其丰富多彩的民俗展演形式,丰富节日文化生活,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发挥要作用。
3. 2传统节日文化融合及其发展
文化融合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地域和模式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国界并从全人类性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
在当今这种多元价值体系里,如何面对洋节文化的输人、融合与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等等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沙特阿拉伯学者A1—Qatta。和A1—Zahrani曾考察了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和古老医术所遭受的冲击与破坏。但民族传统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加强国民教育,推进民族文化竞争力。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在符合自身发展前提下不断发展,而且要合理借鉴西方节日的现代运作手段,将科学的运作模式运用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中。
旅游业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形式重塑甚或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节庆类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花会、歌好等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是最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因民族特征明显和文化价值突出,正成为文化旅游开发的新热点。用文化空间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对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并且促进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种崭新理念,最终达到文化空间和旅游开发的持续生存与发展。
3. 3传统节日文化交流及其走向
Samovar和Porter主张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跨文化群体进行动态、连续和系统化的交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文化适应性和发展潜力,以相互理解现实的不同信仰、价值观和文化模式。这种文化认同不能建立在宏大抽象的文化共性上,而应当是一种存在于具体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凝聚力,应建立在具体的族流和沟通亲和的心理基础上,民族认同的基础是具体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在环境所形成的传统认同和共享记忆,如血缘、地域、习俗、原型等。
在中西交往、文化碰撞与融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积极的原则,取世界文化之精华,创造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努力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个性,保持自己文化的应有地位。以兼容并蓄的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节日,突破所谓如何守护我们传统节日的误区,与外来节日一起共同建构我们新时代的节日文化,复兴传统节日,既要保留和保护传统节日的方式与形态,还要弘扬和发展传统节日的精神与内涵,传承并创新传统节日的形式与精髓。
4结语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 双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4-01
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三部分: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要求: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课程思路较清晰,但在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引导太多,课容量太大,如何既突出重点,又能完成课标要求,这是本人在设计课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2:吃饺子、贴倒福、赏月、划龙舟的四幅图片,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哪种表现形式?学生:“是传统习俗。”教师:“有谁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学生:“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吉祥如意之意。”PPt3:传统习俗的含义。PPt4:北京四合院、故宫、江南民居、夫子庙四幅图片,分析南北建筑的特点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生:“北京四合院以南北为纵轴线,讲究对称,而且按照长幼次序住在不同的房间;江南民居一般墙围较高,体现了私密性。屋顶呈尖形,与南方雨水多有关系。”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南北建筑都讲究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符合儒家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t5:剪纸、脸谱、书法、绘画四幅图片,谁能谈谈你对书法、绘画的认识?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有谁能唱几句地方戏?”一位学生的几句黄梅戏《女驸马》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代表的是哪种思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思想?”学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师总结:“这些思想已深深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地位。”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 传统文化 弥补 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价值被不少教师忽视,没有全面兼顾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对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资源缺失现象进行了初步调查,并从各种现象中挖掘整合语文教学所需的文化资源和改进教学方式的角度,提出了弥补文化缺失的应对策略,以期持续不断地提升语文课堂和语文活动的人文格调,使语文教学更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味。
一、文化资源应用缺乏在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具体表现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不够重视形成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局限性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微缩品,它汇集着本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生活文化等,还包含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民族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中华传统文化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也是华夏儿女得以生存和繁衍的乳汁。语文教学无论如何要把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使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许多优秀文化在青少年身上有断裂之虞。语文教师怎样有效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去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需要广大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来实现。
(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掘不足造成对国语教学的不甚深刻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域范围内人们精神的重要支撑点,是维系各阶层凝聚力的重要标志。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目前有些学生却不愿意谈自己家乡的美好,而是埋怨家乡的闭塞,自嘲家乡的落后,不切实际地向往外面的世界,更有甚者连外地人都慕名来游的民俗景点和山川风物,他们却感觉是那么土气,这难道不是舍本逐末吗?
(三)对学校校园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潜力薄弱
语文教学其实完全可以与校园文化的熏陶结合起来进行。教师在讲到相关教学内容时,可以介绍一点校园文化的内容。学校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内容的一种社会亚文化。中学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而最方便利用的实践阵地就是校园,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可是现今的学校语文教学,几乎全都在学校教室内进行,将学生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严重束缚了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学生在几年的语文学习中并不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明确学校文化的真谛,不能用校园文化的精气神陶冶情操,提升个体的形象。为避免此种情况出现,语文教师应把语文学习和传承校园文化精神结合起来。
二、语文教学中文化资源应用的策略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精髓须大力研究开发和充分利用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催生了遍布全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为传承灿烂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足的养分,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其影响深远而重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无形财富,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用相关教育资源,通过如图片展示、观看视频、现场参观等多种方式介绍这些文化资源,以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大力渗透传统文化
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价值观念教育。教师要力求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开展演讲、辩论、情景表演等艺术活动,让学生体味传统文化的内涵。如教古诗文单元,就指导学生多背古诗文;教散文单元,就指导学生多品味经典美文,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另外,还可根据当地古迹、文物等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
(三)应引导学生去欣赏和体味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铸造出来的民族灵魂,它不能仅由简单的说教灌输来传承,还得让人们在亲身经历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体悟它的文化内涵。只有传统文化深深嵌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对他的一辈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学校应采用各种渠道大力提倡校园文化
(一)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语文活动
语文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的内容总是交叉伴随在一起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举行演讲赛、辩论赛、阅读、写作等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些既是校园文化教学活动,又是语文教学的有效形式。教师要提倡学生多读名著,让学生感受李白的浪漫,杜甫的深沉,鲁迅的犀利,林语堂的幽默……这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像这种阅读活动可以是班级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既能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文化视野,又能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应大力加强学校校园人文景观建设
学生所在学校的校训、文化墙、雕塑等各类人文景观,都是学校校园文化的显著性标志,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不容忽视。
四、乡土文化对学生的文化修养浸润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辩论赛;主体;主导
一、研究背景与主题
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课程改革后推出的一个新内容,它“力求改变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亮点之一。
然而,事实上有几个学校、几位教师真正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课的分数压得教师“实践”不起,“玩”不起;还有一个原因是,实践课往往需要学生踏出校门,融入自然,走向社会,万一出个安全事故谁负责?
扪心自问,笔者也很少实质性涉足,但笔者一直想试试。那天,我班两名同学在熄灯就寝后跑到网吧通宵上网被学校查到了,受到了严厉的纪律处分。对此,笔者左思右想,不知如何对这两名同学进行深入有效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清上网的利弊……
时令已近暮春,但乍暖还寒,一阵冷风袭来,将语文书翻到了单元之末――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对呀,何不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围绕上网来辩论其利弊?通过辩论,往往能将一个道理的正反两面看得更为清晰、明了,而且能深入内心并内化为行动,教育效果自然很好。再说了,以前也组织过辩论赛,学生们对这个活动并不陌生,还十分喜欢。通过辩论的方式,既可完成口语交际的单元目标,又可达到教育学生健康文明上网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个“综合实践”的切入点。
二、班级辩论赛的过程与解说
(一)策划
为了锻炼学生能力,笔者“授意”语文课代表,让她来组织这场辩论赛。课代表事先跟同学们进行了广泛接触,制订了这场“赛事”的实施方案。
经过一个星期紧锣密鼓的准备,我班关于上网利弊的辩论赛开场了,在班干部的帮助下,趁午休时间,同学们把教室布置成辩论赛场地,主持人、裁判、正反双方辩手以及嘉宾的席位一应俱全。
(二)主持人致开场白
辩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主持人(语文课代表)、裁判团(7人)、双方辩手(各4人)各就各位。主持人致开场白:
同学们,今天的辩论会的两个代表队辩手及裁判团成员都是以自愿报名、组内选拔的方式产生的,坐在北边的为正方代表队,南边的为反方代表队。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积极参加比赛的精神o予鼓励,并预祝他们取得好成绩!
同学们,我们还有幸请到了辩论赛的嘉宾――我们的语文老师,有请――
【课代表一个漂亮的邀请姿势指向了我。】
之后笔者宣布了本场辩论赛要求:
(1)当一方辩手阐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对方辩手要认真听,不要打断;辩手要根据对方的论点进行驳斥,不要驳非所论;
(2)辩论程序均有时间限制,辩手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阐明观点或批驳对方观点;
(3)双方辩手应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措辞文明礼貌,不对对方辩友进行人身攻击;
(4)对于精彩辩词,可以适当鼓掌。
【由于在以前的活动中,出现过一些弊端:如语言不文明、喝倒彩、对对方辩友进行人身攻击、驳非所辩等,所以笔者与主持人规定了上述几点注意事项,以确保辩论会能有序进行。】
(三)辩论赛四个回合辩词摘要
1.第一回合
主持人:我们今天辩论的主题是:网络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先请双方一辩立论,限时两分钟。
正方一辩:各位同学,老师,下午好。众所周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操作方式快捷方便,为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网络,认识网络,了解网络,利用网络,已成了人们的生活趋势,同样,中学生上网也是无可避免的。青少年要想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就非融入这个趋势不可。所以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一辩:大家下午好。我认为上网危害多,小而言之,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大而言之,由于互联网这张“网”无边无际,内容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到的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与文化思想会与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受到侵蚀,这对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我方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2.第二回合:
主持人:刚才双方一辩已经作了立论性陈述。下面请双方二辩和三辩选择对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公辩,限时一分三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