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4+2”教师培养模式;背景;意义;现状;特点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351-02

一、“4+2”教师培养模式概述

“4+2”教师培养模式开启了教师教育模式的新篇章,是中国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标志。“4+2”教师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将本科生四年与硕士生三年打通以缩短学制,一共用六年时间完成本硕两个学位。学生在本科四年中主要学习专业的课程,达到大学本科专业水准,并且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中学习教育类理论课程参加教育实践,完成与教育现实问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修业合格后可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学术化的表述“4+2”教师培养模式是学士后教师培养模式。

(一)育人目标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宗旨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型的师资。其中对输出人才有两层要求:第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厚的理论基础;第二是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4+2”教师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且强调对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选拔和招生方式

在“4+2”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之初,确定的招生对象是本校非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的本科生,不限定专业性质,即无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均可,只要志愿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均在选择范围之内。学生自愿报名,各个学院自行审查筛选,经学校审核通过后,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然后进入“4+2”教师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各高校选拔工作时间安排略有不同,但一般在本科第六学期期末或第七学期初,与正常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同步进行。在选拔程序上,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基本一致。

(三)培养方式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培养方式大致是学生本科四年中主要学习专业课程,由所在学院进行管理,达到普通大学本科的专业水准,并获得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进入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开始学习教育类课程,然后参加教育实践,按标准完成学位论文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当然各高校也根据自身情况拟定具有特色的培养方式,如东北师范大学采取双导师制,即与知名中学合作,建立实习支教基地,由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导师和中学实践导师(一般聘请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共同指导“4+2”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本科和研究生两部分,单独设置两阶段的培养计划。

本科阶段的课程包含三部分: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基础课程三类。通识教育类课程包括:公共政治、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等;学科专业课程,是为学生从事专科教学应具备学科专业知识而开设的一系列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育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基础心理学、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习(见习)等,主要培养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目前,我国师范类专业培养计划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占30~33%,学科专业课程占52~68%,教育基础课程占10~12%左右。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宽厚的理论基础,注重教学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体系坚持“拓宽知识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强调教学实践,以增强职业能力”的理念。将“4+2”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类课程、教育学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

(五)修业年限

“4+2”教师培养模式的修业年限均为六年,分两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个阶段“4”为本科专业培养阶段,第二个阶段“2”为硕士培养阶段。按年份划分,各高校前三年基本为本科教育阶段。从第四年开始有所不同,体现为不同的本硕衔接培养方式,一种是第四年开始本硕衔接培养,在这一年中学生要完成本科学习任务,还要修读部分研究生基础课程,一般为通识教育类课程。另一种是第四年仍为本科培养阶段,从第五年开始进行硕士培养,没有本硕衔接培养阶段。

(六)学位授予

学生在本科四年中完成本专业的课程,达到大学本科专业水准,获得本专业的学士学位。研究生两年中学习教育类理论课程、参加教育实践,完成与教育现实问题相关的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修业合格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二、对“4+2”教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一)“4+2”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优势

1.修业年限较短,生源质量较高

“4+2”教师培养模式把大学本科4年和研究生3年贯通,缩短1年学制,用6年时间完成专业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缩短了修业年限。

为了确保本科第四年被选的“4+2”教师培养模式的学生能够学习部分研究生课程,做好本硕衔接工作,“4+2”教师培养模式采取免试入学,招收对象为本专业成绩优秀,具有保送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高。

2.培养目标明确,体系完整

“4+2”教师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兼具教学、研究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通过4年的专业学习和2年在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和专业学院的研究生学习,使“4+2”的研究生不仅掌握了坚实的系统专业知识和学科基础理论、懂得了学校教学与管理方法和现代教育理论,而且熟练掌握了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4+2”教师培养模式的学生一般是本校各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其在本科期间也学习一定的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一般为本校教育学院的教师,这样学生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培养体系严密,不易形成教育资源浪费。

3.课程设置合理,注重实践

“4+2”教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混合设置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理论实践课混合开设。这种课程结构使“学术性”和“师范性”完美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4+2”教师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进行重大突破,突出强调实践环节。

4.为教师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职前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在职前阶段的坚实基础上,职后培训和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效能。“4+2”教师培养模式不仅注重本科阶段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还注重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专业训练,为教师职业发展打下了非常宽厚而扎实的基础,为教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二)“4+2”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体系庞大、管理难度高

“4+2”教师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为我国的教师培养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但由于经验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困难。

“4+2”教师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结束本科学习后进入教育学院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但硕士期间仍要修读原专业的专业学科,因此教育学院必须同参与“4+2”教师培养模式的各学院进行教务方面的沟通,形成了庞大的教务管理系统,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偏高。

2.招收对象范围及数量受限

各高校开展“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工作大多以本校非教育学院应届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也就是说只有实行“4+2”教师培养模式的高校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到该培养模式中学习,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招生对象的范围。“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工作与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同步进行,录取的学生要达到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要求,且占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名额,这样“4+2”教师培养模式的招生数量就受到一定的制约。

3.专业知识领域跨度大,不利于学生掌握

“4+2”教师培养模式进行两年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确实使学生在教育学科知识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开拓了其视野和思维,使学生不再把思考局限于任教科目的学科范围内,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然而,就学科专业知识方面而言,理科背景的同学由于学科背景不同,难以达到学习目标。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教育学科的基础课程为主,理科背景的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适应文科的学习,容易顾此失彼削弱对自己学科的学习。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教育技能,形成教师职业能力,做到专业和技能“两条腿走路”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结语

“4+2”教师培养模式并不是简单的本科阶段专业训练和研究生阶段教育专业训练的简单叠加,而是专业训练与教育专业训练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与传统的师范教育相比,不仅提升了教师学历,并且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更具有发展潜力;与普通的教育硕士相比,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训练更系统、更深入。“4+2”教师培养模式是教师培养模式的革新,适应了我国基础教育对教师需求的变化。总之,该模式是一种适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师培养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4+2”教师培养模式最终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师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丰捷.“4+2”改变了什么―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创新[N].光明日报,2004-06-24.

[2]丁秀棠.“4+2”模式下的教师是啥样?[N].中国教育报.2004-02-27.

[3]安云波.我国高校“4+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

[4]陈娟碧.“4+2”教师培养项目的有效性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广博;精专

一、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

编辑的专业素养对期刊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性是倡导做学者型编辑的今天,编辑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和有效策略。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编辑在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化过程,就是形塑其专业素养的过程。之所以将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视为专业人员,一则有利于职业教育领域相关工作者对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的认识与尊重,二则有利于学术期刊编辑形成正确的编辑观,从而有利于其专业素养的形成。而编辑的专业化,不仅包括道德的专业化、知识的专业化,还包括能力的专业化。也就是说,从其本质结构出发,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涵盖专业知识、专业道德以及专业能力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推进了我国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对职业教育编辑的编辑素养和学科素养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知识、技能不同,素养是个体成长的内在核心,因为它更注重内化与养成,并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性、统领性、黏连性和终极性等特征[3]。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编辑的工作量日益增加,因此编辑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提高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编辑效率,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相关科技领域的知识,更应该具备转型和发展理念,以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一)专业道德素养

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道德素养是指编辑在编辑出版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过程中“调整和处理与社会、作者、读者和出版社等各种关系的准则”[4]。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道德素养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道德规范层次的素养,二是道德理想层次的素养。前者强调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道德要求,这不仅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对编辑职业伦理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现有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道德水平的直接反映。后者则是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完美职业道德层次的要求与体现,这不仅是编辑个人对理想编辑品格的设想,同时也是从应然层面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专业伦理行为提出的要求。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尺与方向,是外界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伦理行为的理想性要求[5]。因此,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道德,是其正确行使选择权利的重要标尺,规约着其在对来稿筛选中的行为与行动。

(二)专业知识素养

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业务知识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编辑的业务知识主要是指熟练掌握编辑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编辑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知识、人文知识、某些专门的学科知识、编辑学知识等内容。换言之,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编辑学、职业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相关的边缘知识或专业知识[6]。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是其编辑专业的基础,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指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具体包括教育学专业基本知识、职业教育学专业知识以及职业教育学交叉学科、跨学科知识三个层面。之所以要具备教育学专业知识,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教育科学中,就人们在获取就业和生存的资格与能力并使其在社会公众生活中采取对社会和生态负责任的态度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的子学科”[7]。因此,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首先需要具有教育学专业的基本知识。职业教育专业知识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在采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而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则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具备广博的跨学科及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因为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培养学术敏感性的关键。

(三)专业能力素养

编辑活动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较强的活动,编辑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期刊质量的高低。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编辑学科研究的专业能力和编辑学的专业能力,也就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对职业教育“专业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评判能力和对于编辑活动规律的掌握以及编辑技能的熟练运用能力”[8]。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顺利运行,离不开编辑的前期选题策划、中期的审俢稿件及与作者的学术交流以及后期的刊物校对、排版、出版等,而这些都直接体现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能力。当然,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就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能力而言,主要包括编辑对职业教育领域问题的认知能力、与职业教育研究者往来的业务能力、对有研究价值及意义问题的选择能力等要素。

二、科学权衡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的“博”与“专”

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理念是对其编辑实践的总结与凝练,而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而言,科学权衡其专业素养的广博性与精专性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始终应当秉持的重要理念。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不仅需要具备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文化基础与积淀及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而且需要对职业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与掌握。因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术专长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准确判断来稿文章学术水平与价值的前提与关键。也就是说,良好的职业教育学术素养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有效甄别稿件优劣及提升职业教育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前提。作为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学术思量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学术争鸣、展示学术成果[9]。关于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只需要掌握职业教育学科知识,精通职业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及编辑学专业知识即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职业教育学科知识、编辑学理论,更需要掌握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跨学科专业知识及交叉学科相关知识,成为教育领域内的“杂家”。事实上,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需要既“博”又“专”。因为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与丰富,唯有紧跟本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及新动态,才能提升对文章深度与新意的把握度[10]。因此,虽然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在不同的标准下有不同的素养要求,但广博与精专是对诸多素养在广度与深度上权衡与取舍的直接投射,也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一)广博与精专密不可分

广博与精专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衡量,二者均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但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也就是说,不能只强调广博性忽视精专性,也不可只强调精专性而不重视广博性。因为所谓的广博是精专基础上的广博,而精专也要是在广博基础上的精专[11]。只有既具有广博性、又具有进一步的精专性,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作为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选择性与判断力。一名称职的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一定是既有精专的职业教育专业基础知识与编辑学专业知识,又掌握丰富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及职业教育交叉学科、跨学科的专业知识,从而开拓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这是由职业教育学的专业性、开放性及跨界性决定的。职业教育学的专业性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前沿、历史及热点,了解职业教育学科中的概念及知识点,掌握职业教育学科知识体系架构,并对职业教育学科中有争论的地方有自己独到且深入的思考。职业教育学的开放性则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涉猎职业教育社会学、比较职业教育等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从而拓宽编辑的知识面。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学习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不只是停留在单一的教育学层面解读教育问题。

(二)需要在广博基础上实现精专

掌握多学科、跨学科专业知识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必修课,广博是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知识素养的重要特征,但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术期刊编辑,还需要在广博的基础上以职业教育专门知识为依托,因为练就扎实的编辑专业功底需要以深厚的专业修养为底色。因此,杂志社一方面要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吸收新编辑,比如重点吸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进入编辑队伍。因为只有编辑自身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研究水准,才有能力驾驭各类书稿,明辨来稿质量的是非优劣,从而实现恰当取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区别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其与市场的联系最为紧密,立足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学科型专家,其教育模式也不能只有思维图式而没有实质内容。而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需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密切关注职业教育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与作者、读者及审稿专家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职业教育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的新变化,达到及时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的效果,从而保持对稿件科学性与前瞻性的正确判断。

三、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的培育路径

作为学术信息的收集者、整理者以及学术思想的传播者与促进者,学术期刊编辑不仅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学术前沿和热点,而且是传播学术思想与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12]。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学术期刊作为职业教育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应该发挥好其在职业教育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桥梁与载体作用。而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也需要及时关注学术动态,甄选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章来提高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的质量。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专业素养。

(一)重视编辑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一门二级学科,其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对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意义重大。因为编辑的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知识容量,可以说只有在具有系统学科知识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选题、组稿、加工、审稿等一系列工作。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结构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既具有广博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专业知识,又具备本专业及编辑学的专业知识,从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科发展趋势。在确保刊物导向正确的情况下,刊发论文的学术水平是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要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学科专业素养,就需要将学术期刊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入编辑学科素养提升的计划。因为如果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功底不够深厚,其对来稿质量及水平的判断能力就会比较弱。因此,职业教育学术期刊要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编辑人员往往需要具备相当的学科专业素养。

(二)鼓励编辑参与或组织职业教育学术活动

参加培训和各类学术活动是提高学术期刊编辑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13]。职业教育学术活动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编辑与作者、读者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因而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主动参与或积极组织学术活动,这不仅可以提高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而且有利于保证职业教育学术期刊杂志的学术水平。因此,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要组织或参与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在每一次的学术活动中,编辑交流学术观点,开阔学术视野,了解职业教育学术研究的动向、前沿与热点,在掌握丰富学术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学术敏感性与判断力。此外,职业教育学术期刊杂志社也可以通过让编辑组织或参与职业教育相关科研课题的方式,使编辑有机会在开展职业教育相关课题的具体实践研究活动中提升学术素养。

(三)为编辑人员参加学术交流、社会调研提供条件

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作为职业教育的“研究者”之一,应当向着“学者化”的方向发展。而所谓的学者不应该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因此,如果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只是局限在狭小的编辑部,而把自己与鲜活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区隔开来,将非常不利于编辑自身学术素养及能力的提升。职业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也要积极地与外界接触,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专业素养。参加学术交流和社会调研可以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提供多样的条件与机会,比如通过课题申报、学术会议、实地调研等形式单独完成或与相关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合作完成相关的学术研究与调研工作,是学术期刊编辑了解职业教育实践、不断充实自身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感知的关键。因此,为职业教育学术期刊编辑提供参加学术交流、社会调研的条件,有利于编辑在不断充实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素养,从而激发编辑的学术潜质,紧跟职业教育学术发展的步伐。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编辑的专业水平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专业融合 路径 安徽工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43-01

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及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及其体系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交叉特征、创新轨迹及演化分析研究等,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和科研成果。然而,成果大多集中于课程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缺乏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对各相关学科进行融合以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等方面的探讨。本文立足于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之间互补性强,工管交叉融合的特点,以ERP为主线对学院的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进行融合,最终实现以信息化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相关学科为辅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并形成规范的、多学科融合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从而改变目前学生知识面窄、专业知识单一、缺乏实践能力的现状。

一、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成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较早的院校之一。学院拥有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物流工程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近年来,学院以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安徽工业大学的综合资源和良好声誉,突出学院在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特色,实现了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创新和突破,培育了能够满足安徽及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大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

本文结合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的专业设置情况,绘制了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图,如右图1。

二、现有教学体系及培养计划中存在的弊端

安徽工业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个融合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的交叉学科,各学科专业知识需要高度融合、知识结构需要符合科学比例才能培养出有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但目前三个专业各自为政,在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共享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影响了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在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导致专业课程体系封闭,各专业间存在壁垒;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没有很好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在交叉学科专业知识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在师资共享机制方面不健全,学院按照系别管理师资的方式与专业要求相冲突,使教师固化在某一个系,阻止了师资有效的流动和调配,多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只承担一至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无法满叉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此外,配套教材、实践环节、学生培养模式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以ERP为主线融合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指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ERP不仅是一个软件系统,更是将企业资源进行集成管理的思想。借助于ERP,可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物流工程三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融合。

四、结论

鉴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属于多专业交叉融合学科,本文立足于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通过ERP对各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力图实现以专业为核心、以学科为基础、以相关学科为辅助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规范的多学科整合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通识+专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精通本专业方向,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同时能够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通识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知识技术,能在所从事领域将各专业知识融会使用。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模式

[作者简介]包姝妹(1978-),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航空法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王凤珍(1964-),女,吉林洮南人,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天津3003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88-02

一、民航院校法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民航领域,目前我国专门的航空类院校中只有中国民航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置了专门的法学院。但这几家民航类院校的法学通常没有将学校的民航专业与法学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民航领域中对于专业方面法律知识运用的需求,不能很好的解决民航资本运营、民航市场与调控监管等方面的各类法律问题。面对这样的困境,民航院校的法学专业更应该利用自身的行业院校优势和特色,进行跨学科多元化的法学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民航实务的多元化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民航特色与法学结合的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

民航类院校法学教育的跨学科多元化模式改革就是将法学与其他学科,如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航空工程学、航空自动化等学科专业进行交叉融合,实现跨学科的联合授课。通过多个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借助院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和合作培养体系,民航类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具有民航系统性知识以及法学专业知识,具备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法学基本功,实现民航领域中的法律功效。

(一)跨学科多元化教学模式

目前各国在进行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改革上经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主辅修复合型模式”,简称主辅修模式。即学生以一个学科专业为主修学科,以另一个学科专业作为辅修学科。主修和辅修的专业课程经考核合格,达到国家、学校有关规定要求即可在毕业时获主修学科专业的毕业证、学位证与辅修学科专业证书,或者获主辅修毕业文凭与主修学科专业的学位证。学生成为掌握两个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主辅修复合型跨学科人才。

2.学际型模式。“学际”就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联系的边际,主要通过学校的选课制度进行。学院之间设置合理的课程选项,允许不同学院的学生进行跨学科之间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双主修制模式和第二学士学位制度模式。基于民航类院校的现实情况,可采纳主辅修模式或学际型模式。如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推行的学际型“四加一”课程,允许法学院的学生通过选拔考试进入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学习相关民航交通运输课程,将空中交通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纠纷问题与法学理论知识融合。

(二)制定符合多元化教学改革要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为了配合民航类院校法学教育跨学科多元化教学需求,各院校还应当立足自身特点,制定具有民航特色的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

1.培养目标。立足民航服务界,结合民航院校特色和优势,注重强化航空法和民航法律实务基本技能训练的学习,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知民航运输业务知识的复合型学生。

2.教学理念。民航类院校以工程专业为主,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设有航空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航空自动化学院等。在这样的学校开设法学院,要发挥资源优势,把握特色发展法学教育就应开展CDIO理念下的法学教育。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O理念下民航类院校法学专业的跨学科多元化改革主要包含下列四个方面:(1)C——构思。即将工程理念下的民航院校法学教学进行全盘构思,搭建内容结构。(2)D——设计。即根据各民航院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心设计法学教学改革,实行项目化实践教学。(3)I——实现。即将法学专业教育与民航特色教育涉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融为一体,按照多元化跨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贯穿在教学行为中。(4)O——运作。即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将上述构思和设计转变为学生个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使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变成学生以后工作就业中受益的知识或能力。

具体而言:(1)从学校角度,就是将学生的学习、就业,教师的培训以及学校的发展整合起来。(2)从管理者的角度,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习场所、为教师提供适合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并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民航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法律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从而寻求符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法学教育。(3)从教师角度而言,就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体现工程教育的方式方法,与民航业界的专家人员进行法律科研和教学项目的合作,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进行研究开发。(4)从学生角度而言,CDIO法学教育理念下的学生必须具备民航与法律的基础知识、个人分析解决案例的专业知识与推理能力、团队合作与人际沟通表达能力以及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四个层面。

3.课程设置。依据民航院校的不同特色和优势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优势不同,发展方向各异,因此课程应依据各校的特色和发展目标来设置。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基础理论课程。16门法学基础课: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法、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

第二,专业特色课程。各院校应根据本校特色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法学人才。如中国民航大学民航学科齐全,包括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安全航空电子等,所以法学专业可以重点将涉及航空公司法、航空运输法、航空保安法航空电子服务平台的法律以及民航行政课程作为其重点内容;而北航和南航是以我国航空航天、宇航、信息化等高端科技专业为其主要特色,故在法学教学方面可结合相关的国际法、知识产权法,以外层空间法、国际航空法、航空航天知识产权法为特色课程。

第三,实践技能课程。主要包括民航案例演析和民航法律实务两大类。民航法律实务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院实习及选派学生到民航实务部门实习,其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帮助将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

4.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法律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以案例教学、实地教学、课堂讨论等多元教学方法。在现代化多功能的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仿真模拟实验室进行授课,穿插案例,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设计制造、仿真、模拟案例研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演示、提问、学习后反馈能够在现场充分领会航空法的内容。除此之外,考虑到民航特色,需要聘请民航业界的专业人士,如民航法律师、民航法务部门和各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兼职授课、举办讲座,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和研究优势选择自己熟悉的部分与学生进行讨论。

5.构建法学跨学科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考核与绩效评价机制。教学考核改革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对于实行跨学科法学教育的学生,应结合所跨学科专业的特点、难易程度等方面灵活处理。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理解法学知识内容的能力和角度不同,一律采取统一的方式考核太过单一,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学生的专业知识。具体考核标准如表所示。

法学跨学科多元化改革是将管理学、经济学、民航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学科知识引入商法学、经济法学、工程法学、刑法学以及其他部门法学的教学当中,从整体上构建法学教育的立体多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学生和院校的整体配合,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因此它的实施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以及对应的绩效考核方法,既便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也便于对教师的资格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也是对学校改革措施的一个评价。

三、总结

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将空管、航空工程、航空自动化等多个航空专业学科与法学融会贯通,形成以航空法为中心,涵盖民航安全法律、民航电子服务法律等鲜明民航特色的法律学科。这样民航类院校不仅可以培养兼具法律与民航专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法学学生,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创造性、适应性以及自身的就业能力与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构建行业院校独具特色的办学方针,落实“文理交叉、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民航系统从业人员的综合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2]郑世保.工科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3]王永全,金惠芳,刘琴.关于“计算机”与“法律”复合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和培养途径的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

[4]黄锡生,陈德敏,曾,等.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5]冯秋燕.文理交叉背景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2).

[6]陈莉.高等农业院校法学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7(1).

[7]饶艾,李永泉.利用工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21世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1(12).

[8]史卫民.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2).

[9]陈文琼.论高校法学教育的跨学科多元模式[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10]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

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 培养模式 对策

[作者简介]范艳萍(1962- ),女,河南开封人,开封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南 开封 475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中原崛起背景下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240045036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14-02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高度信息化时代,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人文科技知识相互渗透与融合,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一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社会更需要有外语与其他诸如经贸、法律、新闻、管理、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结合培养的既具较强的外语思维能力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由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①,外语教学也必须从单一学科性的教学转向以某一学科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以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已成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复合型外语人才

复合型外语人才是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且能熟练运用外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一专多能的人才②。《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③《大纲》还提出了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④扎实的基本功是指要牢固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及基本的文体学与语用学等外语语言基本知识,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外语人才的安身立命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含外语专业与复合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贸易、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⑤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和融合以及不同专业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都基于外语人才宽广的知识面和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宽厚的外语专业知识不仅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基础,而且还是复合型外语人才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先决条件。“一定的专业知识是指除外语专业知识外的某一复合专业知识,这是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方面”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择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知识、复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⑦,它是复合型外语人才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上,复合型人才实际上是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复合,“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不同学科以及不同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⑧

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学校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学生制定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和实施方式,反映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框架、程序与方法。由于21世纪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外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转向了“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语言类,学生主修一门外语,辅修其他专业知识;二是专业类,学生主修一个专业,兼修外语。具体为:

1.外语专业型,包括各种外语语言文学专业。该模式一般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基本功,从三年级开始增设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等专业方向课程,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大学系统的语言专业学习,学生除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娴熟的外语交际能力,还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主要从事教学、翻译和情报处理等工作。

2.外语+专业/专业方向。与第一种模式的培养方向不同,外语专业型模式重点是为各级院校培养师资,而该模式是为社会输送一些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该模式在前两年进行外语基础学习,后两年在外语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及将来择业志向选修一两门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边学外语边学专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订该模式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专业与语言的兼容性,也就是说在专业选择上一定要选择那些与外语融合程度高的复合型专业,如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经济管理、计算机等,这样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既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学科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和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多元化外语人才的需求。

3.专业+外语。除“外语+专业”模式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还有“专业+外语”模式。“外语+专业”模式是指以外语为主修专业,兼修其他相关专业课程;而“专业+外语”指的是以其他专业为主,外语为辅,主要针对的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该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辅修外语。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会话、翻译与写作等口、笔头表达能力的大幅提高使得这类非外语专业人才如虎添翼,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教师和学生、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及教学管理等多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所构成的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因此,为顺应外语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各校应根据本校所处地域、相关专业师资和设备情况及自身优势,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设置,彰显各自特色,使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1.转变教育观念,准确理解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传统外语教学忽视了复合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就语言教语言的单一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树立以外语为主体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观念。复合型外语人才实际上就是专业综合化的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就是把语言能力与别的专业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能力培养。为了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首先必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及专业之间课程的融合。其次要根据社会需求适当扩展外语专业的学科覆盖面,通过校内选修和外语加专业、专业方向等形式来协调外语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的传授和学习,以达到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在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外语的工具属性和载体作用,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本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相邻学科知识以及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此外,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时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倾向,以培养更具特色的高质量的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

2.构建科学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构建目标明确、结构优化的课程体系。根据课程内在规律、学生认知发展、专业要求和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增设与复合学科相关的专业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探索如何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实现多学科知识的交融,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合,从而达到“专业渗透、方向交叉、知识宽厚、突出素质”⑨的培养目标。

在构建科学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方面,首先要分清哪些是主干课程,哪些是相关课程;然后采取课程模块建构的方法,先把课程按照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及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分类,然后再按照不同专业方向优化组合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课程模块。《大纲》把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1)专业技能模块。由基础英语、听说、写作、翻译、选读、第二外语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专业技能课程模块。(2)专业知识模块。由语音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语言结构和实用规律的语言理论课程模块以及由英美文学、大学语文、英美概况等课程构成的旨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跨文化意识的专业知识课程模块。(3)相关专业知识模块。由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及市场需求选择的与英语专业相关联的旨在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此外还有以公共外语、文秘外语、物流外语、商贸外语、旅游外语、酒店外语、涉外法律等课程构成的旨在配合学生跨学科专业培养的实用语言课程模块。

由于复合型外语人才既要具备外语基本功又要兼备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教学内容设方面,我们要注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重点,适当加入人文科技等相关复合知识,处理好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之间的关系。

3.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优化教学方法。鉴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外语教学应在侧重语言技能和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交际法、情景法等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仅凭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行的,学校可以通过建立第二课堂体系来实现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在各种环境下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由于复合型外语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外语从事与复合专业有关的具体工作的实践技能,学校可以利用学术讲座、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形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操练机会,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业务技能,采用校内外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联合实习基地,多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指导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尽快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完善所学知识,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把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提高他们在相关专业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及语言应用技能,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性。

4.构建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工程涉及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知识结构模块的设计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目标和对就业市场的充分调研;二是建立有效的适应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

培养既具良好外语素质又具一定专业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开放式、多样化、突出学习者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系保驾护航,教学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的强力支撑与保障。教学体系包括通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课的理论授课体系、实践授课体系和素质教育活动体系。通修课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须按统一规划实施,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不合格可以重修或另选;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专业方向课可以设置几个专业方向模块,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学生必须选择某一专业方向模块中要求达到的规定课程门数和学分;实践课需在相关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外实践的方式来完成。

实行严格意义上的学分制和与之相配套的选课制。学分制是以选课自由为主要标志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手段。学生可在统一培养目标要求下,在时间和内容上完全按自己的意愿选课学习,学校则通过弹性学分制,根据学生实际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生在校学习年限。

5.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有一支年龄、知识、学历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专业主要讲授外国语言文学课程,这种单科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外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所以就现阶段来讲,我们的师资队伍还难以胜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任务。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以解当前复合型师资不足的问题:(1)进行跨学院资源共享,整合教学团队。将一些复合型外语教师充实到外语师资队伍中,以改善外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加快复合型外语专业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2)加大与兄弟院校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我们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国内外培训实现教师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更新;还可以积极采取措施,激励外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根据学科需要及个人兴趣和爱好,进行跨专业深造,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鼓励非外语专业教师学习外语,力争达到专业与语言复合,实现知识的交融,更好地适应复合型外语教学模式的要求。

四、结语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需要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关心与投入,需要有关专家的缜密思考与通盘研究,更需要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的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和无私奉献。

[注释]

①③④⑤⑥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5,17,18,19.

②杜瑞清.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及实践[J].外语教学,1997(2):33.

⑦李悦娥.创建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8):92.

⑧韩高军.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科教文汇,2007(11):92.

⑨崔建立.大力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N].光明日报,2008-09-14.

[参考文献]

[1]范艳萍.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需求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科技,2012(8).

[2]高翔,穆从军.关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思考[J].外语界,2002(2).

[3]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