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针对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低,教育思想懈怠等情况,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授课,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具体方法,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前拟定学年目标、计划,按照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拟定主题,设计家长学校教案。学科教师的授课主题偏学科性,班主任的授课主题就偏德育性,使德育和智育得到了很好的统一。教师一般会在课前下发听课反馈单,让家长写听课收获,反馈意见和建议,再根据搜集的资料反思自己的课程目标和授课效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与家长距离最近的人,他们能够从学生的表现上最快、最大限度地检验家长受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是否改善,学习中是否有收获。笔者收集了所在学校的大量的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这其中有关于学生变化的,也有关于家长变化的。比如目前四年级(3)班的朱子豪同学,从一年级进校开始,各科教师和班主任就发现这个孩子有学习的兴趣,但是家庭作业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家长甚至从来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阅读,更别提品德教育了。当班主任把家长邀请到学校沟通交流,反映孩子作业错误率高,常常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时,家长立刻对孩子拳打脚踢,场面几乎失控。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委婉地通过授课来教育这位家长,之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都发现这个孩子有了小小的进步,家长也经常会发信息向教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日常行为表现等情况了。因此,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授课行为,大大加强了对家长的教育和监督作用。教育,甚至迫使他们改变自己。
二、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指导纠偏的作用
1.通过领导、专家授课、开设官微指导纠偏。有些家长由于个人文化水平等制约,很容易使家庭教育偏离科学的轨道,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在全校性的家长活动中,由校领导面向全校家长授课,主要向家长们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解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家长们站在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理解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做学校教育的理解者和合作者。同时邀请教育专家来校面对全校或不同年级家长授课,专家对家庭教育独到而科学的见解常常让家长恍然大悟,对自己以往的做法后悔不已。为了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学校还与合肥市家庭教育协会开展合作项目,建立学校官微互动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家长能够随时了解学校动态,在官微中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主题教育活动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需求开展的,比如一年级家庭迫切想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该如何培养,六年级学生家庭更想学习如何与青春期、叛逆期孩子沟通等等,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2.提供书籍等各种渠道指导纠偏。除了这两大类课程之外,我们为了帮助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成功的教育经验,学校免费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读本、《家教周报》以及一些家教类书籍,并以家长读书的形式,将一些家教方面的书籍以赠阅的方式推介给家长,指导家长获得好的家教方法。学校图书馆除节假日外也是对家长开放的,家长可以按照班级借阅时间前往借阅书籍。
3.学校在各个时段定期下发“致家长一封信”指导纠偏。“一封信”的内容涉及面极广,针对不同的季节、时期,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防溺水、防火灾、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盗窃、防拐骗、防意外事故、防黄、赌、毒,以及如何预防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等等。领导专家也加入家长学校授课,不仅仅是提高家长学校活动的权威性,也使活动主题、方法和内容更宏观更科学,和家庭教育书籍、一封信结合在一起,开阔家长的眼界,指导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为其纠偏。
三、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示范引领的作用
1.成立家长教师委员会示范引领。2014年,学校为了更好地配合家长学校活动成立了家长教师会,简称“家教会”,家长自愿报名、学校推荐选拔,在有爱心、有教育理想、有奉献精神、有创新精神的原则指引下首先选出了家委会主席、副主席和常委,然后自上而下选出了由各年级家长代表、班主任代表、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家教会学校组织。常委委员有九人,包括家长代表和负责家长学校工作的一位领导和一位教师,设置了财务部、联络部、义工部和家长安监会(学校安全工作家长监督委员会)机构,家教会成员有一百多人。进入家教会的家长,瞬间就有了较之其他家长更强的责任感,如此一来,对自身的言行自然就会有更高的要求,这些家长在每个班级里乃至全校都有着示范引领的作用。
2.家长轮流“护花执勤”示范引领。笔者所在学校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上下学期间,校门口异常拥堵,家长不顾校领导和老师的劝阻,在学校门口停车接送孩子,造成了门口极大的安全隐患。直到安排每个班的家长轮流在校门口护花执勤以后,我们发现不遵守规定的家长越来越少,纠其原因,一方面,“事非经过不知难”,参与护花执勤的家长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不遵守规定造成的安全隐患和护花执勤的不易,促使他们能逐渐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家长执勤,也更有示范的效果。总之,家长轮流“护花执勤”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显著的。
3.建立家教会qq群示范引领。家教会群即家长教师会qq群的简称,群中有学校领导、全体班主任、部分教师和家教会家长成员,群中校领导、教师经常为家长答疑解惑。家教会常委每天在群里布置工作;学校每月定期召开家教会会议,针对学校每月重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提出建议,进行补充完善,经常组织家长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及时把各班家长代表的意见进行汇总,向学校领导通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家长还会把每天护花执勤的家长照片上传,对那些尽职尽责、风雨无阻的家长,群中经常一片赞叹之声。家教会群是一个优质的平台,增加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交流的力度。这种和谐正能量的沟通交流,也引领了其他家长的改变。
4.优秀家长讲座示范引领。有时候,有些家长认为专家和老师的讲座有说教的意味,于是,学校便从家长中遴选出家庭教育成功的优秀家长做讲座,以便更好地示范引领。一是以电视录像座谈的形式召开。先通过调查问卷选出家庭教育困惑多的家长,这些家长与执行讲座的家长坐在一起,以交流答疑的形式拍摄下来,在家长会时通过学校电视台播放给全校家长观看。二是以报告厅讲座的形式召开。优秀家长尽可能全面地总结、交流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做法,并现场答疑。学校从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入手,发掘优秀家长,这种方式非常接地气,特别容易被家长接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也会对照优秀家长,反思检查自己的行为,从而发生改变。家长学校每学期末还会进行优秀家长表彰大会,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奖,鼓励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学校的发展再接再厉。对优秀家长的表彰也就是对优秀家庭教育的表彰,为家长们树立典范,给予他们做为家长努力的方向。
四、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熏陶促思的作用
1.开展家长开放周活动以熏陶促思。家长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开放日一般持续六天,每天一个年级的家长来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听课,下课后观摩学校的升旗仪式、阳光大课间学生锻炼、参观学校的功能室、了解学校文化,以此方法让家长们知道学校教育的目标、理念、方法,知道教师、学校对孩子的良苦用心,以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逐渐形成了孩子督促家长做模范家长,家长教育孩子做优秀学生的可喜局面。
2.班主任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以熏陶促思。主题队会的主题有价值观、安全教育、文明礼貌、良好习惯等,均诚邀家长参加、参与,让家长与子女一起思考如何表达主题、搜集素材、表演节目,不仅教育了学生,也让家长从中受到了教育,同样潜移默化地熏陶他们,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言传身教,价值观的正确,明确了自己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 家校同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82-02
素质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不少人在思考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重视并行之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走出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家庭教育误区
1.走出认识观念误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爱子女的父母的正常的美好愿望,但不了解社会形势,不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把升学、考高分当作权衡子女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却不知成功的新概念就是做“新个人”,也就是不仅对社会有贡献,而且活出生命的光彩,并不只是考高分,长高一级学校。不顾学生实际和个性差异,不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主体,认为“不打不成材”不尊重学生人格,不让子女享受生命的喜悦,剥夺儿童玩的权利;有的认为“谁的孩子谁心痛”“树大自然直”孩子现在有毛病算不了什么,长大后自然就变好了,失去了影响教育孩子的时机,这当是一种遗憾。
2.走出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与错误的认识观念相应的是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陈旧。有的溺爱过分,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口中,上学、放学来回接送,不让学生外出,不让他们干一点儿家务活,为孩子穿衣、喂饭、洗脸,甚至作业,不让孩子动手动脑,越俎代庖,束缚了孩子的手脚;有的放纵,对孩子挑吃挑穿任其自便,打闹玩耍不管不问,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迟到,逃学也不当回事;有的则剥夺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玩耍娱乐的权利,家庭教育缺乏民主性、科学性;有的动辄打骂嘲笑,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形成仇恨心理和暴力意识;有的盲目夸奖,使孩子变得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如此等等错误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3.对学校、老师的评价有误
认为加班加点,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给学生上课,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多,就是重视教学;组织旅游、参观、访问、小制作等活动,就是不务正业;只要学生分数高名次好,就一切什么都好。
以上这些家庭教育问题都影响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学生来自家庭,和家庭有密切联系,大多数孩子的命运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要实施素质教育,须调动家长参与,以形成教育合力。
二、正确认识社会特点和家庭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使学生家长正确认识这一重要性是争取家庭教育配合,促进素质教育所不可缺的,教育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时代特点要求家庭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观、质观,人才观,成功观。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自由选择,让素质教育进入家庭,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往往对各种考试中的高分得主另眼相看,却不知高分出自高情商,高情商是性格的一部分,而性格不仅是要学校或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家长的工作性质、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政治态度,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儿童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等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重大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都 是说人受环境影响而变化,久而被环境同化。学生长期生活在家庭训,他们的性格形成能不爱到家庭的影响吗?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性格决定命运”,试想一个人太懒,怕吃苦,任性、办知道乱花钱的人,怎么会去努力进取呢?这些不良性格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的命运主要决定于家庭教育水平。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生活上的精心照料,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贴近于孩子的心,尊重孩子的爱好和人格。
只学文化知识,没有健全的 人格,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是不行的。现在私营企业的出现与发展,各种不同类型人才的涌现,说明各行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时代特点要求有志者各显其能。而像牛顿、达尔文、郭沫若的事例不是也能给我们启发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郭沫若家乡的小学挂出了郭沫若当年的考试成绩,这不是更能给人们以启迪吗?通过教师家访,学校召开家长会,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广泛宣传素质教育的意义,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许多学校在家校沟通融合上也做了大量的有效工作,例如: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开辟网上学校等等。这些工作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较好的教育合力,但家校在沟通融合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家长和教师对家校沟通融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家校沟通融合在具体操作上存在着不足,以及家校沟通融合中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老师和家长们逐渐感觉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融合正渐行渐远。
为增强家校的教育合力,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老师与家庭教育的执行者家长,必须共同努力、紧密配合、加强沟通、找准接点,破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融合过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一)家长和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家校沟通融合的重要性。
要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家长和学校必须对两者沟通融合的重要性有正确而充分的认识,并将这些认识落实到行动中去。1、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教师身上,说是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事实上,这种将孩子推给学校、交付给教师的做法是在推卸责任。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关爱。无论教师多么负责多么有爱心,都无法替代父母的作用。因为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家长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让孩子生活在家庭的关爱中。2、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校沟通融合的好坏会关系到教育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家校沟通融合好,有利于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反之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克服困难,在家校沟通融合上充分发挥积极性。
(二)改善家校沟通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
为实现家校的完全沟通融合,家长和学校需要紧密联系、彼此了解,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推进孩子的教育。1、加强双向沟通。吴仪曾说过,我国入世后,应该由单方面的自我开放转变为WTO 成员间双向的、相互的开放。培养孩子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合作,这种合作、沟通也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在家校的关系中,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在进行合作活动时,学校须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家长的情况,满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和要求。同时,家长要积极地运用学校“打开校门,敞开教室门”的机会,参与到学校和班级中去,与教师、学校交流孩子的有关信息,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及策略,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2、丰富交流的内容。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时代,家长和学校都已意识到当今社会需要全面发展、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他们开始重视在培养孩子各种技能的同时,也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性格、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学习成绩不再是家长和教师的唯一关注点。所以,在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也应交流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若家长和学校过分地讨论孩子的成绩,会让孩子产生“重智轻德”的认识。他们会片面地追求学习成绩,忽略人格和心智的发展。若家长和教师过多地提孩子的问题和不足而忽略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话,长此以往,孩子难以成为生存竞争的优胜者。可见,在家校合作中,要丰富交流的内容。3、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工作的间断,使得对孩子的教育不连贯、不完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保持家校教育合力的整体性,不仅有利于调动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增强对孩子的教育效力。学校和家长要避免在协调教育活动时间上形成断层,要保持教育内容的前后呼应,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整体性、计划性。4、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沟通频率。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多种信息互动平台进行沟通合作,如电子邮件、聊天软件、手机短信等。这样,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通过多种沟通方式,提高沟通频率,增强教育合力。5、落实监督工作,加强家校沟通融合重要性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检查结果要与晋升、奖惩挂钩。通过检查评估得出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新的策略。政府部门也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渠道和开展各种讲座、培训等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宣传。
(三)缓解家校合作中的矛盾。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只有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合格的人才。1、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看一看。”在学校,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但如果回到家,家长不以身作则,教育的效力将会大大减弱。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其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长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2、保持家校教育一致。假设孩子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时,孩子应该如何选择,是相信教师说的,还是相信家长说的?长此以往,家长和教师在孩子心中都将失去威信。所以,当家长和学校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产生分歧时,应该积极寻找一个沟通融合点,保持家校教育一致,增进家校共育的合力效应。
(1)使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是建立在婚姻和血缘的基础之上,子女在出生后的第一时间,接受的就是父母以及父母给予的教育,父母通过躬亲示范、信息沟通、情感培养等家庭教育的软环境辅之家庭教育的硬环境,以一种隐性的潜在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施加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此以往,子女的品性和行为特征就会得到父母的感化和感染。家庭教育与其他的教育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相比,对人的影响最长远与深刻,也表现为独有的依附性和信赖性,尤其是目前的社会,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是与日俱增的。使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好处是溢于言表的。
(2)可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的功能。每个人受到家庭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大学生会由于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因此,在加强家庭教育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施加教育,这样,有利于学校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开展。
(3)家庭和学校的矛盾冲突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减少。随着法制化步伐的加快,人们依法维权意识也普遍增强,近年来,家长与学校的矛盾和冲突频频出现。探其原由,多数是由学校和家庭二者之间沟通信息阻塞造成的,沟通信息不通畅、相对滞后是突出的特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积极方面来达到缓解和减少家庭和学校的矛盾和冲突的目的。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大学是个综合体,它是科学研究的阵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社会服务的基础。和谐的家庭来源于每个高素质的家庭成员,那么高素质的家庭成员就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来支撑,由此看来,加强家庭教育这一基础性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一度备受关注的“马加爵事件”、“李天一事件”等无一不反映了大学生缺失家庭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个多种力量多用的结果,必须通过政府引导、学校主导,家长和大学生自身的积极配合来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真正地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
2.1政府提高对大学生家庭教育责无旁贷
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明天的新星,祖国的栋梁,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管理者和建设者。因此,对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工作,政府有责任进行监督和管理,并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家庭和父母认识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对促进高校积极地开展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责无旁贷,尽量让更多的家庭和父母能够认识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生上得起大学已不仅仅是政府唯一的职责了,同时政府还要保证上得起大学的学生在高校要接受良好的大学教育,也要同过社会的各种渠道和其他的各种力量,让大学生切实体会到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那些在大学生家庭教育过程中有困难的家庭应建立应急机制,随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在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时的主导作用。
2.2良好的大学生家庭教育需要
靠高校的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是大学生的主要阵地,生活和学习都在学校里,师生交往时间长、交流的范围广,相互沟通频率也远大于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的频率,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工作的阵地转移到了学校,由学校主导完成。第一,学校要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供条件,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性的文件或者建立健全相关主题网站,同时,学校要抽调专业的工作人员组成服务机构,协调学校各个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学校要做到对各个具体部门的工作加强方法和理论的指导,并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加强考核和监督,争取让家庭教育的工作能够在学校落到实处。例如,学校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家庭教育档案,尤其是对那些在家庭教育上存在困难的学生,更要做好相关工作,可以让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来认真完成这个任务。第二,学校可以建立学校—学生、学校—家长、学生—家长的联系机制,同时,可以开展一些有关的亲子活动。当今网络社会下,联系渠道多样,只有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选择适当的联系方式加强联系,紧密联系,才能推动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上的开展。同时,学校要在每次和学生以及家长取得联系和交流后把相关情况写入家庭教育档案,这样可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沟通。长此以往,学生、家长、学校之间的交流频率不断增加,遇到突发事件和相关的具体问题就能够高效迅速、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时效性。学校可以通过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校庆日和学生的毕业典礼等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日、教育周、教育月活动,邀请家长和学生同时参加,增强家长和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从而让更多家长能够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3大学生家庭教育需要家长高度关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孩子接受终身教育的课堂。由此可见,家长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定好位,时刻清楚地知道自己该扮演什么角色,充分调动自己所具有的独特的情感因素和学校、和孩子多交流与多沟通,“多闻多问”,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及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里状态,和学校保持信息的畅通,遇到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解决,积极配合学校来解决孩子的一些生活、学习的问题。
2.4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
本次参与调查150人,其中独生子女123人,家有二胎27人。就读状况:还未上学的孩子36人,占24%,上幼儿园26人,占17%,小学1-3年级29人,占19%,小学4-6年级15人,占10%,初中7-9年级11人,占7%,高中7人,占5%,大学13人,占9%,其他13人,占9%。居住方式:核心家庭(夫妻二人与子女)51人,占34%,三代同堂90人,占60%,隔代家庭(只有祖父母与孙辈)1人,占1%,单亲家庭4人,占3%,其他方式4人,占3%。经常抽空陪孩子玩或与孩子交流的家长119人,占79%,偶尔31人,占21%。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和孩子商量146人,占97%,打骂孩子4人,占3%。为人父母之前,接受过家庭教育方面的学习和指导的有30人,占20%,未接受过的有120人,占80%。29%与孩子经常沟通,53%比较了解孩子,14%偶尔沟通,3%了解一些沟通非常少,1%基本不了解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困惑的问题,67%是教育方法错误,12%是教育观念陈旧,15%是教育能力匮乏,5%则是相关知识不了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18%关注健康安全,10%关注人际交往,1%注重学习成绩,71%则关注性格发展。
被调查人员中,对于社区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41%非常愿意参加,55%愿意参加,4%则无所谓。涉及的家庭教育内容,32%希望提供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与方法,75%想学习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其处理方法,23%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调查问卷,家长常为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操心,32%的家长担心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23%的孩子胆小自卑,意志不坚定,16%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为他人着想,15%的家长担心孩子不善与人交往。由此,7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状态。在非智力因素方面,74%的家长侧重发展孩子的自信心,67%侧重发展独立性,46%侧重发展持久性,37%则侧重发展孩子的忍耐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由“重智”向“重德”转变,91%的家长认为孩子教育应该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47%的家长倾向给予孩子快乐的生活,对于学习读书技能和知识技能则相对较少,只占32%与43%。
周末或者节假日,53%的孩子会在家看电视,55%选择外出游玩,39%的孩子则会看书,而23%的孩子会帮父母做家务。
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及部分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问题。具体表现在:
1. 独生子女占优势,家庭教育失衡。目前独生子女在被调查人员占了很大比例,而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到太多的呵护与钟爱,家长往往用“情”替代了“理”。因此当今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的思想非常严重;依赖性强,心理素质差,学习怕吃苦,知难而退等现象习以为常。
2. 隔代教育普遍存在,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据调查,60%的家庭为三代同堂,34%的家庭为核心家庭。当父母上班后,这些孩子的教育一般都移交给了祖辈或亲朋。有些年迈的祖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能力。老人都会以溺爱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只顾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至于教育问题,认为自然是父母的事,管不了也不会管。由此,“娇”气严重,性格变得任性而脆弱。
3. 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思想“代沟”严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身心发展还不是很健全,思想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不成熟,特别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长期缺乏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就失去了对其正确引导的机会。有的家长表现为只关心学习成绩,其他的一概不问,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缺乏交流沟通的环境中,感受不到爱与关心,缺乏爱的安全感,容易形成自闭和自卑心理;而有的父母想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趁孩子不在时,乱翻孩子东西,偷看日记等。这种以爱、关心为借口不尊重孩子隐私权利的错误行为,必然在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不仅容易引发矛盾冲突,而且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4.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无从下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怎么教育,如何教育,仍是众多父母所困惑的。有些家长信奉棍棒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有些家长则对孩子采取物质刺激,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
1.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各级妇联协调配合,发挥合力,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的社会氛围。利用多渠道、多形式如微信、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评选先进、树立典型,如从各乡镇(街道)选送“最美家庭”、“十佳母亲”、“十佳好儿女”等,征集好家风好家训,使辖区内的居民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引导广大市民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树立文明风尚。
2. 注重家庭教育组织网络的建设。新北区妇联携手各乡镇(街道)妇联建立家教组织网络,组建家教领导小组、家教指导服务站、“父母课堂”等家教组织,为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市妇联为各乡镇街道免费送课之“科学家教进万家”,
区妇联也为辖区居民搭建教育平台,“幸福课堂进基层”自送课以来受到广大居民热烈欢迎。另外,区妇联与各乡镇(街道)妇联定期举办形式各异的家庭互动亲子实践类活动,如 “五彩夏令营”、“晒晒我的家庭幸福”、“全家总动员”家庭巧手大比拼、“美德在家庭”亲子绘本剧大赛、“为童心插上爱的翅膀”等等,使家庭教育实现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统一。3. 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新北区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家长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抓好示范家长学校建设,通过对示范家长学校的重点指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广,使家长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要加大对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培训的投入,保障家长学校的培训经费,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培训,从而保证家长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