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品牌创建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众所周知,企业品牌创建是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是一个艰难的自我创新过程,而且很难有特定的模式给企业进行参考。但是企业又必须在充分审视自身的战略经营规划、资源产品、核心技能和市场环境的条件下,给企业品牌确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角色”。也就是说企业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的理性心态,对于那种脱离企业战略实际的做法,刻意追求所谓的“国家品牌 ”、“行业第一品牌”等那些“想当然”的品牌目标,本质上就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使得企业摸不着头脑,因此讲,企业创建品牌首要关键之一就是要有正确的健康、理性心态,通过心态的调整来确立品牌创建的实际发展方向。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所在行业的发展状态准确把握,要分析评估本行业己发展到什么阶段,当在对行业环境有所认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企业的产品呈现的特色和“含金量”有更为深刻的创意,而这个创意也必须建立在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之上,要知道企业产品所面对的消费者的需求性有多大潜力,以及替代品会在什么时间出现等等,通过思考,从企业的产品结构系统中描绘出品牌的应有价值,从而实现产品到品牌之间的转化过程。现实中,不少企业对产品和项目只知道尽快“上马”,却不知道适时“马下”工作的开展,导致产品结构混乱,使企业的整体品牌价值大大减弱。这就是说创建品牌的成功之道还在于对产品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状态紧密把握,以品牌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宝宝”的做法值得一鉴。
在创建品牌过程中,核心技能也是关键之一。在明确品牌发展方向的同时,企业必须考虑自身推动发展方向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讲,只有技能才会使品牌战略规划轻松出世,确保战略规划得以实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少企业的领导都属于智慧型的领头人,对企业发展具备清晰而明智的指引思路,但企业的发展历程总是跌跌撞撞,甚至失去很多大好机会。很大原是因为企业本身的核心技能较差,企业内各个部门成员的素质很难和企业的战略规划所需要的技能合拍,所以企业本应以良好的态势健康发展,而如今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艰难。可见素质技能是品牌创建的基础,企业必须把提高自身素质技能摆在创建品牌考虑的核心内容之内,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高部门成员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巴大”的实践值得借鉴。
目前,国际市场的竞争已跨越产品和服务竞争的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具有民族特色而国际知名的品牌,及拥有品牌数量及品牌价值的多少,已成为评价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一个城市则应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建符合当地产品特色的知名“特产”品牌,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打造当地城市知名品牌形象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标志之一,也是国际市场经济环境下,外界了解城市的一张名片,关系到国内城市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随着国内城市间的经济发展竞争日趋加剧,在国内各个城市争先打造本地知名特色产品的大环境下,以创建当地自主特色生产的知名品牌为根本目的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品牌创建策略营销”愈演愈烈,力求利用本地特色产品的优势,打造成为能标榜特色城市。最为关注的是首都北京,北京烤鸭、酥糖、冰糖葫芦,通过历年的经营,树立了一系列崭新的能象征特色城市的知名特产品牌形象,为这座中华魅都增添了不同的调味色彩,由此首都成为了世界的骄傲,北京成为了中国的、世界的、我们的。近年来,从天津的“十八麻花”、到河北的“承德山楂”,从苏州的“苏绣”到上海的“绒绣”、从武汉的“汉口精武”鸭脖到重庆的“武陵山珍”麻辣火锅等城市也相继以各种形式,对当地一些特色产品或服务加以挖掘并重新定位,日常、食品、农渔、工艺、艺术品、服饰等特产都根据当地区域特色进行科学地研究、调查分析,实施属于自己的特产产品品牌战略。尽管国内这些城市都相应的对当地的特产进行的创新与创建改造,但知名度与品牌的完善还有待提高,分类显得繁杂没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城市特性需要有一定的地域特性和市场认可条件,而目前区域“城市特产”品牌专业性的创建与推广还处于空白或不够成熟与完善阶段,这些为特色产品资源品牌的创建与推广留有了很大的余地与发展空间,也是基于“城市特产”创建与经济发展的品牌策略研究能够实施的关键。
如今,如何解决好引进外国资本和保护民族产业及对本地特色产品品牌的影响,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已成为影响到地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乃至于民族经济、民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由此,关于“城市特产”品牌创建与推广价值的思考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特产”品牌创建与推广策略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借助特色产业的创建与开发,推动城市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来增强一座特色城市应该拥有的自身综合实力和对国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力。
特产品牌创建与推广为主的竞争,其核心价值是在对城市的资源和潜力进行评估和挖掘的基础上,对城市特色产业的重塑和提升做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构想与决策,意在为具有民族特色产业城市的未来绘制美好蓝图。本课题主要想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特性、人文特色属性、地域环境因素、尤其是现实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出我省特色产业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城市特产”品牌的创建、塑造、宣传、推广策略,对特产资源进行科学研究、规划、整合、策略、视觉化,创立富有民族及时代气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最富有感染力、竞争力比较强的 “城市特产”品牌形象构想及研究方法,进一步构建富强文明和谐的城市,从而推进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特产”品牌是城市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一张珍贵的城市名片、是对外辐射的有效窗口,是营造地域品牌价值取向的血液,“城市特产”品牌创建与推广,最重要的是要有总体规划和精品意识。
我们需要理清城市的历史资源,把握城市现状,提炼核心价值,根据其旅游及农副品特色,确定“城市特产”品牌符号,搭建“城市特产”品牌形象综合诊断与设计联盟机构的平台,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群策群力,大造舆论,提升全社会的对“城市特产”品牌的认知到认可过度的意识。把“城市特产”品牌形象的提升与发展、共同创建和推广品牌“城市特产”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政府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对于偏远城市基地,国家的扶持和全省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使其已经完成了结构性地调整,而城市特色产业相对的比较弱,缺乏一个能够综合地体现独特城市区域文化的“城市特产”品牌,我们没有把“城市特产”品牌的闪光点、历史资源及环境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势的“城市特产”。面临新的竞争,如何有效确认符合当地特色的特产品牌并有效的创建与推广,提高“城市特产”品牌的知名度。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对当地本土特色产业的一个综合性分析后的形象准确定位,进而加以“特产品牌”策略性指导,包含了 “城市特产”标志形象视觉系统的设定、品牌核心要素MI系统、营销策略及设计表现,创造与当地地域特色产业相符合的“城市特产”品牌形象。
总之,关于“城市特产”品牌创建与推广策略思考,有很深的学术价值,通过具体操作与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特产”品牌在国内乃至国外的影响力,通过制定系统的创建及推广策略方案,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优势的特色产业资源,通过品牌建立具有策略性的创建与推广体系,从战略高度及策略角度加强全方位的创建与推广,扩大对外宣传力度及影响力,进行科学行的整体策划设计与推广运行,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具有重要的创新闪光点和现实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化专业群;专业群建设;专业结构;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53-03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决定启动我省“十三五”期间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全省建设350个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职专业群和一批五年制高职专业群。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苏州高职校)对照建设标准,为把学校建设成具有江苏特色、跻身国内一流、接轨国际水准的江苏省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服务江苏经济建设,引领区域职教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学校向江苏省教育厅、苏州市教育局提出创建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建设的申请,以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现代化专业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彰显学校特色,创建现代化专业群
苏州高职校坐落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工业园内,有新区校本部和苏高工校区两个校区,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坚持“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校训,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院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400多人,学生近7000人,设有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服装工程系和经济贸易系等6大系部,共20多个专业。
学校始终遵循“用一流的标准办好学校,用服务的理念建好每一个专业,用科学的精神教好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关爱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四用四好”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五大办学特色:
1.对接地方经济,形成一体两翼格局。学校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传统工艺和现代服务业为“两翼”的办学格局。
2.对接产业转型,实现专业调优升级。学校适时调整,拓宽了专业领域,新设了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等专业。
3.对接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办企业心中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理念,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4.对接岗位能力,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践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5.对接国外职教,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学校与韩国、德国、日本、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职业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韩国忠北半导体高等职业学校定期开展“国际交换生”活动,与德国BBW教育集团共建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学校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的综合成绩位居省市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将建设一流的课程、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实训基地来打造品牌专业(群),用品牌专业培养品牌学生,用品牌学生支撑起品牌学校,建设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以此成就学生的梦想、成就教师的梦想、成就学校的梦想。
二、明确建设目标,创建现代化专业群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努力建设6个现代化五年制高职专业群,其中成功申报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群4-5个,6个现代化实训基地,其中成功申报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专业群4-5个,努力建成江苏省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
第一年,完成首批两个专业群的建设,申报省级五年制高职专业群: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现代机电技术专业群。
第二年,完成第二批两个专业群的建设,申报省级五年制高职专业群:IT信息技术与服务专业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群。
第三年,完成第三批两个专业群的建设,申报省级五年制高职专业群:现代服饰专业群、现代商务专业群。
三、理清工作思路,创建现代化专业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驾驭全局引领学校发展的能力,“十三五”期间努力确保6个现代化专业群的创建目标顺利实施。
1.加强学习,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认真学习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文件与建设标准,对照品牌特色专业的标准以及学校专业建设的现状,找出差距,科学规划6个专业群建设的思路,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高质量的完成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工作。
2.加强领导,建设高效的创建队伍。成立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任务的分解、实施的考核。加强调查研究,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与教师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
3.加强筹措,落实合理的创建经费。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积极落实生均财政拨款政策;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府专项资金;保持适度的银行贷款额度,引入社会资金,增强自身再生造血功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科学规划资金使用,确保投资重点,完善资金使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项目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4.深化改革,建立高效的创建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创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职业学校为主线,以创建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与江苏省现代化实训基地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创建机制。
四、突出工作重点,创建现代化专业群
一、创建学校品牌需具备的要件
学校品牌的形成需经过四个阶段,即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规范化、建设学校项目特色、形成学校整体特色、建设学校品牌。学校品牌是学校个性化发展的最高阶段,创建学校品牌应成为校长办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所学校要成为品牌学校,起码需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是教育教学质量好,在同类学校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二是有足够的自主创新含量,而不是光靠模仿他人的模式来办学;三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是昙花一现。
基于以上三个要素,在学校品牌创建工作中需创造如下条件:1.要有一位具有创新意识的校长。学校能不能形成品牌,关键取决于校长能否成为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的创新设计者。2.要确立一个富有特色的办学思路。以特色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其他方面促进特色更加优化,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工作取得进展,形成品牌。3.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扎实、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并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4.要有与创建的学校品牌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设施。
二、学校品牌建设的突破口
突破口之一:创建品牌学科。
创建品牌学科,能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形成学科建设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创建品牌学科,能推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设,培育优秀学科,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品牌学科是学校内涵的实质,是提高办学品位的窗口,因而它是彰显学校品牌的重要环节。
1.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品牌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其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重视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以奉献精神、师德规范、人文素养、业务精湛为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教育和熏陶,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其专业水平。
2. 课堂教学是重点。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的地方,因而必须聚焦课堂,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是不仅要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要重视校本课程。课堂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的教学特色无疑需要落实在课程上。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的个性化,是突出特色的重要抓手,应大力开发,以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彰显教学特色。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民主的,唯有建立这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和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方式和策略。教师必须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发现教学、分层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教学充满智慧的挑战。四是优化评价制度。建立激励性评价体系,多方法、多途径、多角度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评价中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
3. 教学研究是保障。一方面,要重视校本教研。要善于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东西,采用独特的研究视角,开发校本课程,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并在学校和当地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教师来说,则需要熟悉课程标准,掌握教材体系,钻研学法教法,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善于总结经验,注意发展个人教学的特色。另一方面,要以科研引领教学。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只有通过教育研究才能使学校的办学符合教育规律,才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鲜血液。学科组教师要积极参与省、市、区和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科研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使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途径,尤其是要让每名教师都能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根据所任教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
突破口之二:塑造品牌人物。
首先要形成一个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群体,进而带动全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要成立实施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落实骨干教师培养和评比方案,让骨干教师迅速成长。通过评选和奖励,鼓励教师冒尖,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然后,从优秀教师中筛选有潜力的品牌人物,帮助其策划、设计,促使其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模式,督促协助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丰富,待基本成熟后在校内推广。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名师工程的评选,争取拥有更多市、区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一旦形成品牌人物,就能够使学校步入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的良性循环轨道,最终实现校以师名。
突破口之三:塑造品牌活动。
要围绕创建学校品牌这一中心,策划、开展具有学校特色、切合本校实际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要将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特色学校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开展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具有本校特点的活动,突出特色项目的打造,如国学特色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体育特色学校开展体育健康节活动、科技特色学校开展科技节活动等。通过筛选潜在的、有特色的资源、经验,通过策划设计尽快形成理念并上升为理论,形成创新特色行为模式和特色活动优势形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待基本成熟后在校内推广,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塑造成学校的品牌活动。
三、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的担当
一所学校的品牌,是其校长的管理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的个性和学校的特色所在,是学校的重要资源。那么,校长在学校品牌建设中应该如何担当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对品牌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学校品牌的确立将引领并影响着学校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精神家园,师生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有着共同的理想愿景,学校也因此具有强大的原动力。 因此,校长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学校品牌建设进行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并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带动全校师生全力推进学校品牌建设。
学校品牌建设规划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学校现状分析:对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基础、办学优势、存在问题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全面摸清学校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及特色是什么。
2. 发展目标展望:陈述学校品牌发展愿景以及每一时段的品牌发展目标和程度,包括什么时候形成项目特色,什么时候形成学校整体特色,什么时候形成学校品牌。
3. 发展要素确定:选择学校重点发展的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学校品牌。这是规划的主体部分。
4. 设置保障系统:为服务于学校品牌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资源及相关的学校制度设置。
(二)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
要在坚持引进特色人才的同时,通过各种进修渠道,尽快帮助每一名教师形成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使学校教师队伍逐步具备为发展品牌而教育的能力,包括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并富有教育机智和独特教学风格;另一方面,要善于在工作中珍惜每一个教师的所长、所爱,精心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此外,要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品牌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校品牌建设成为师生的共同行动。
(三)进行长期的品牌建设努力。
高品味的学校品牌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学校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是一蹴而成的事情,必须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做法。因此,建设品牌学校,一方面要有长远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短期的具体安排,使其既成为一种优良传统,又能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而,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使自己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者和行动的组织者;要带动学校的领导班子加强学习,敢于担当,用先进的理念管理学校;要把学校品牌建设融入到学校日常的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渗透到学校的管理制度中;要把品牌建设作为考核学校领导、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强管理和考核力度,促使全校师生做好本职工作;要注重师生情感的熏陶、意志的磨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健康的人格、乐观的态度,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选择品牌就是选择品格,选择格调。品牌实际上是一种公共关系,是人的社会角色的延伸,是企业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具有公益基础行业品性的服务型供电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即服务品牌的创建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品牌和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和管理创新的递延,工作对象都是关注人,目标都是服务人,过程都是塑造人,价值都是成就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发全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和谐发展;全面承担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要,服务发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在服务过程中传承文明和梦想,即品牌创建和管理创新的最终契合点就是服务别人,成就自己;关注他人,展现自我。
在管理创新与品牌培育创建过程中通过确定创建目标、形成品牌培育共识,推动品牌创建实践。同时在品牌创建培育中研究和探索管理创新的机制、方法和径,通过平台创新、载体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动管理创新和品牌创建。
二、管理创新与品牌打造互为动力
品牌创新不断赋予管理创新以新内容、新动力和新要求,管理创新为品牌创建与培育提供新途径、新办法和新目标,两者既互为工具,互为动力,又共同成就目标。在品牌创建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必须锻造优秀的能够创造品牌服务的品牌员工队伍。电网建设水平及其供电能力、科技水平及装备能力,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等都是品牌创建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硬件约束。在这个基础上,人就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排除服务理论、服务技术水平、服务规范要求诸方面与服务者直接关联的内容,即便是电网建设与运营管理包括规划科技进步和设备健康,特别是企业管理同样依赖于员工的责任性、使命感和个人价值愿景。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关注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提升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关注企业的员工队伍,以关心人、带动人、引导人为出发点,以教育人、培育人、造就人为落脚点,最后是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育全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品牌服务提供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