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秸秆回收利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日前,农业部下发《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形成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农业面源污染解决方案,力争到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
“一控”是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两减”是指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为此,要推进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积极探索有机养分资源利用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引导农民积造施用农家肥。提升植保装备水平,发展一批反应快速、服务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三基本”是指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为此,大力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要加快生态友好型可降解地膜及地膜残留捡拾与加工机械的研发,建立健全可降解地膜评估评价体系。在重点地区实施全区域地膜回收加工行动,率先实现东北黑土地大田生产地膜零增长。
《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机、植保、农技和农业信息化服务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服务性组织,构建公益和经营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营组织,鼓励新型治理主体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为搞好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乡成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乡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环保办负责人和各村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必须相应地成立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辖区负责制
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委会要加大宣传和监管工作力度,敦促辖区生产、使用者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归集、集中堆放义务,确保不随意弃置、掩埋或者焚烧。
三、分门别类,科学处置
对废旧农膜,要根据废旧农膜的材质和再利用价值确定回收利用方式,对于有二次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由使用者回收后实现二次利用;对于无二次使用价值的废旧超薄地膜等残膜,由使用者从农田中移除、归集后,可纳入农村垃圾收集系统进行处理,或者交由有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分塑料废弃物和玻璃废弃物分类收集,最后交县上集中处理。种子包装废弃物分有毒和无毒分类收集,有毒的塑料废弃物归入农药塑料包装废弃物,无毒的纳入农村垃圾收集系统进行处理。
对于农作物秸秆,严格按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处理。
在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方面,一是认真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近期重点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余热利用、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二是重点抓好200户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明确节能降耗目标,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应用、节能器具推广和节能设备改造。三是加强节约用电。进一步优化供配电系统,提高输变电效率,在公用设施、服务业、居民住宅及商用建筑开发中全面推广高效节电产品。2006年底前各设区市全面推广绿色照明工程,县级城市五年内达到绿色照明。四是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和建筑节能。
此外,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煤油气回采率和强化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工作。
在深入开展节约用水方面,一是严格执行《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对重点行业用水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强化用水定额管理。抓好西安、榆林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步伐,将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0%以下。积极开展节水产品研发,加大节水设备与器具的推广普及力度。三是加强农业节水。加快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衬砌等防渗和管道输水技术。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运用,推广微灌、喷灌、滴灌等,力争关中灌渠节水率达到30%以上。四是强化工业节水。在电力、纺织、造纸、钢铁、石油化工等高取水行业,积极利用先进工艺设备进行节水改造。五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对水资源的地区和行业进行合理配置,解决好建设和发展的用水问题。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管,制定沿渭河流域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和保护方案,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加强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加快渭河、汉丹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确保水源安全。
在推进原材料节约方面,一是加强重点耗材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近期重点抓好机械、兵器、航空、电子、煤炭、轻工、石化、有色、冶金等九大耗材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管理,控制万元产值对钢、铝、铜、木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和设备,使物耗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更新改造投资,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节材项目。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金属材料,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三是鼓励包装材料节约并加快推进木材的节约和代用,减少原材料消耗。
我们还要严格限制过度用地;促进农村节约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新型节能筷子;节能环保;安全卫生;回收利用
现在一些餐馆、牛肉面馆虽然已经用消毒筷取代了一次性筷子,但是这些消毒筷的安全卫生性能可信吗?消毒效果又如何?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大家。虽然消毒二次使用的筷子可以比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了资源的利用,但是仍然要使用大量的木材,并且要求的木材质量更高。
1.新型节能筷子的简介
新型节能筷子不仅减少了木材的浪费、确保了用餐的安全,而且用餐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膳食纤维以及锌、锰等人体所需又不易从外界摄取的微量营养成分。最重要的是减少了秸秆燃烧带来的污染,实现了对秸秆的再利用,减少了对木材的使用,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同时具有成本低,适合大范围推广的优势。
2.新型节能筷子的设计理念
我们设计的节能筷子以秸秆为主要材料,成本低,无污染,利于推广。并且,目前全球能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而节能筷子减少了木材的消耗,使秸秆实现了加工成筷子、使用完喂养牲畜、牲畜的排泄物用作肥料的三次重复利用,再加上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产品就满足了现代人要求低碳的心理,这使我们的产品在销量上有了很大的保证。并且我们设计的筷子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用餐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膳食纤维以及锌、锰等微量营养成分,不但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在使用时还会使人体吸收营养成分,正可谓是一举多得。
3.设计方案
(1)秸秆的重塑设计
新型节能筷子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秸秆原料;b.对秸秆原料加压,挤出其中的水分和糖分,再加入食用胶、可食性防腐剂、可食性色素等辅助材料之后,对其进行压缩使其成型为筷子坯;c.对筷子坯进行加温使糖分炭化从而成型筷子;d.经食品级硫磺熏蒸漂白,此时二氧化硫含量极低,一般不会超过一次性竹筷国家标准规定的600mg/公斤;e.装箱或进行运送。此加工技术使秸秆这种可再利用农作物得到充分利用,这样既减少了木材的消耗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2)添加剂的含量控制
在筷子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因为需要加入食用胶、可食性防腐剂、可食性色素等辅助材料,所以我们会严格的控制其含量,采购合格的原料,索取相关质量证明并验证合格后才投入生产。在生产中按工艺要求配料, 严格按照GB 2760-2007的标准要求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添加非食用材料,避免将非食用材料混入。消毒过程中严格按照《GB 19790.2- 2005 -次性筷子第2部分竹筷》国家标准,对于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加以控制。工作完成后要求及时清理、清洗工器具,产品库房内不得有其它杂物或有害物质堆放,以避免受到污染。
4.新型节能筷使用分析
(1)现在的大小饭店,由于消毒餐具的出现,连筷子都成了收费对象,不禁让众多消费者惊呼“以后外出就餐,该自备筷子了!”但是,新型节能筷子的使用就节省了消毒所用的成本,并且也避免了洗刷、消毒不彻底带来的安全隐患。用完之后可以将其通过加入动物饲料、发酵成肥料的途径进行三次重复利用。
(2)由于新型节能筷子是用秸秆加工制造的,所以它的造价非常便宜,不会让消费者支付使用费用。因此也就减少了对木块的使用,这不仅缓解了木材紧张使用的状况,也减少了秸秆燃烧带来的污染,并且秸秆中有一定含量的膳食纤维,营养安全。
(3)形状多样是我们产品的一大特点,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加入一定含量的可食用色素,是筷子的颜色多样供消费者的选择,促进食欲。在筷子的造型上我们可以将秸秆压缩成不同的形状,增强其美感。
5.新型节能筷的创新点及应用
(1)采用秸秆作为主要材料。首先,原有木筷由木材制作对木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8.2%。因此,寻找新材料替代木材作为筷子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发现秸秆是一种可以代替木材的新材料。其次,现在很多餐厅对筷子消毒要求不高,容易引起疾病传播,不够安全卫生的问题,所以将筷子一次性使用又不造成浪费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发明了这种即安全卫生又不会造成浪费的新型节能筷子。
(2)秸秆中原本含有的膳食纤维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在营养界被称为“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的作用很强大,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承担不可或缺的角色。膳食纤维在消化系统中帮助人体快速移除体内有毒和致癌物质,控制胆固醇水平,减少有害物质在体内与肠壁的接触时间,能够起到促进消化,甚至能够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3)款式颜色多样,适合大众人群。我们设计的节能筷子使用秸秆作为原材料,成本较低,当然也就不需要广大的消费者为我们买单,就算是家居使用也比较便宜。形状多样是我们产品的一大特点,我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秸秆压缩成不同的形状,增强美感。
6.总结
新型节能筷子使用秸秆为主要材料,成本低,使产品更利于推广;产品的核心技术易于掌握,便于批量化生产;有效缓解农村焚烧秸秆现象;目前全球能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而节能筷子减少了木材的消耗,使秸秆实现了三次重复利用,再加上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节能筷子就满足了现代人要求低碳的心理,是一种合理的新型节能产品。
参考文献
[1]韩旭.一次性筷子的危害[J].2009(01):22-23.
[2]师帅.秸秆的应用领域[J].2008(01):5-6.
[3]刘智慧.保定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探索[A].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56-58.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衢州上海推介会”、***农业博览会、***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阮小二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湖南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