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司管理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集团公司属下国有控股企业文化建设上的差异与阻力
企业价值观不同产生的差异。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表明企业必须明确一贯地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事情是重要的或不重要的,怎么做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从而为企业职工提供一种共同目标,为企业职工的日常行为提供指导。当前,国有控股企业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和冲突有:
其一,经营管理者风险观念上的冲突。一方面,有部分经营管理者来自国企,受传统文化和长期的政府行为,在企业经营中他们“求稳怕变”,不愿冒险,唯恐失败,怕丢“乌纱帽”,丧失了作为企业家应有的狼性,难以把握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所出现的机会。另一方面,部分经营管理者来民企或三资企业,主要表现在狼性太足,风险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弱化,唯利是图、盲目决策、盲目投资、大胆冒进,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两种极端偏移的风险观与国有控股企业优秀企业文化所具有的风险观念格格不入。
其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价值观的冲突表现在对待工作和成就的态度上。在许多国有企业,由于存在“吃大锅饭”和“排资论辈”现象,很多员工既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也很难施展自身的才华,因而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很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有较强的优患意识,普遍缺乏安全感,害怕被“炒尤鱼”,通常做事情急功近利,不看过程,只注重结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获得老板的肯定和加薪,追求更多的物质满足。员工普遍奉信上班拼命干活、下班拼命享受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冲突给国有控股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带来巨大的阻力。
企业性质不同产生的差异。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差异,必然造成文化差异。如房地产企业强调营销,而发电企业则强调安全、满发;民营、三资企业重视资产营运,追求最大效益回报,而国有企业则是企业效益与社会责任兼顾。
在决策方面,许多国有企业习惯于集体决策、集体讨论、重视党政联席会议的作用,而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则是权责分明、分层决策,实行独立决断,个人负责,以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这在不同体制在组建国有控股企业中就形成了决策方式的差异。
劳动报酬和选人用人观念不同产生的差异。在企业员工的劳动薪酬方面,大多数国有企业着重考虑员工的学历、职称、资历和经历。在人才选拔使用上,强调高学历、政治素质和人际关系,重用政治素质好、人际关系好、听话、有文凭和技术的干部,但不一定是懂经营、善管理、廉洁自律的优秀人才。有人把选拔干部的“秘诀”概括为“年龄是个宝,文凭不能少,领导是关键,马屁要拍好”。而在外资和私营企业则把工资的调整与从事的工作性质挂钩、与工作的业绩挂钩,选拔和使用人才则把能力放在第一位,量才适用,谁能帮公司赚钱就用谁,不重视员工的思想品质。两种不同的工资报酬和选人用人观念,不仅给组建中的国有控股企业管理带来矛盾,也增加了企业文化整合的难度。
地域和员工素质不同形成的差异。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来自全国各地,风俗习惯、文化素质、嗜好、秉性差异大。来自不同投资方的企业经营者个人素质、偏好及其感召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个性,经营者个人素质不同就造成了企业文化的差异,同样,普通职工的素质也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模式。这种新的文化不易与保守的企业文化相整合。
财务管理方式的不同产生的差异。目前,大部分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坚持以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为中心,形成以资金运营管理为重点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较大地降低了资金成本,但这种制度与典型国企的财务制度差异较大,不利于整合。
二、应对集团公司属下国有控股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正确、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对于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聚萃百年积淀,力铸卓越之道。集团公司属下国有控股企业要信奉“合和笃行,守正出新”的企业哲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管理思想,凝练企业多年经营管理实践所积淀的优良传统,基于股权多元化等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面向未来打造卓越企业,形成具有粤电特色的亚文化体系。
选定企业文化模式。国有控股企业要认真分析识别企业文化差异,选取各企业文化之精华,确定新型的企业文化模式。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模式,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使企业完成既定的目标,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竞争力。我们可以汲取百年粤电品牌企业文化的精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组建新的企业文化,大力泓扬“团结、创新、诚信、高效”的企业精神,肩负企业使命,真正做到创造股东财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客户期望、成就员工价值,做强做精,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电企业品牌”的远景目标。
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应包括企业的背景材料(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企业目标和企业文化的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及要素构成的内容。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物质要素,如厂区、厂房、设备、产品,其他设施等;制度要素,如规范、制度、纪律、条例等;精神要素,如企业精神、企业理想、企业目标、企业价值、企业作风等。
方案的制定要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确定建设重点,如有时重点在于培养企业精神、企业意识、企业道德、有时重点在于塑造企业形象、企业规范、企业制度、有时重点在于树立厂风厂貌、端正经营风尚、提高企业素质等等,同时制定方案要注意可行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参照粤电的文化体系《卓越之道---粤电集团文化大纲》要求,结合自身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的需要,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首先,企业文化工作要得到股东方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关键,有了股东方的支持,才有财力与组织上的保证。企业内部的磨合及文化塑造是个漫长的过程。要通过企业文化适应性训练,加强员工对不同企业文化和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高管与高管、高管与员工、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具体运作上,可以进行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也可以通过工作岗位交换、人员之间的组合、组织机构的调整等方式改变原来分离的人际环境;还可以通过组织演讲、文体活动、情景对话、生产经营实例分析,群体讨论等方式来缓冲文化冲突和缩小文化差异,进行企业文化磨合,达成企业文化的认同。
(一)创新管理工作
1、不断完善管理与评估制度。创新与改善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年我们更加注重创新与改善的有机融合,一是将《管理创新活动实施办法》和一年一度的《群众性性质量管理活动方案》优化整合,重新修订成《创新与改善活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创新与改善活动的分类和范围、工作程序与激励办法。二是将创新与改善活动纳入了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同时每半年组织一次改善成果评比,不断激发员工创新与改善热情,有效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
2、强化创新与改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加强培训,为切实提高各级人员对创新管理的认识及成果选题、成果材料撰写水平,6月10日聘请了专业老师来厂现场培训并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二是认真组织管理创新课题及改善项目的申报工作,截止6月底,全厂共申报管理创新课题18个,经审核筛选向公司申报了6个课题;经审核立项改善项目8个。三是注重过程跟踪辅导,对审核通过的申报项目要求各部门提交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职能部门进行跟踪辅导,目前各个课题和改善项目都在实施之中。
(二)绩效管理工作
1、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及其评价体系。一是根据公司对我厂的考核要求以及厂长工作报告,组织对厂部年度目标和主要工作、重点工作进行分解,制订了《2011年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部门年度绩效合约》,明确了各项指标考核评价方法,建立了部门关键绩效指标(kpi)及其考核评价体系。二是指导各部门按照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部门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订内部员工考核方案,组织了员工绩效考核的实施,并根据一季度员工考评情况,督导各部门进一步修订完善员工考核方案。
2、加强督导,逐步提升绩效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一是一如继往开展部门绩效规划的辅导,每月对提交的部门绩效合约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辅导,尤其注重绩效目标的描述,以提高各部门工作计划的可行性和充分性,为部门绩效目标有效达成提供支持。二是强化执行力的考核,一方面将年度重点工作按实施进度纳入月度合约,另一方面对各种会议部署及领导和职能部门布置的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由职能部门以纪要、专项工作计划等形式明确工作任务、目标要求和责任部门,作为补充合约,按每项5%的权重纳入责任部门当月绩效考核。三是每月组织召开绩效考评分析会,总结分析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查找影响绩效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四是对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督查,定期反馈和通报。通过月初、月中、月末督导,强化了部门工作的执行力,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落实,部门工作绩效得到逐步提升。
(三)对标管理工作
1、完善对标指标体系。一是对标指标以国家局的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指标体系为内容,分为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成本费用指标、实物消耗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等5项一级指标,细分为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卷包设备有效作业率、卷烟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市场抽检合格率、卷烟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单箱制造费用、单箱管理费用、单箱烟叶消耗、单箱嘴棒消耗、单箱卷烟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等10项二级指标。二是紧紧围绕厂部工作思路和年度工作重点,认真分析、查找制度和流程上的缺陷,寻找管理上的短板,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找准工作突破口,结合管理创新课题确立了一批管理性对标项目。三是选取行业生产规模在20万箱以下的18家卷烟工厂中的最优水平为标杆,设立对标目标值。力争通过不断追标、达标、创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推进我厂对标工作上水平。
2、完善对标考核评估制度。为切实把对标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对标管理考核细则》,该考核细则更加注重对标过程的管理以及有效措施、方法和经验的固化,同时以年度考核达标分为基准,对超过达标分的部门予以奖励,低于达标分的予以处罚。二是为不断追标、达标、创标,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营造全员参与对标工作良好局面,继续对tnpm管理、生产效益(质量和消耗控制、设备有效作业率)两个专项对标项目组织实施内部对标活动,按季度制定内部标杆评价办法及奖励措施。
3、完善对标工作运行机制。一是明确要求各部门指定部门对标管理责任人,负责部门对标管理工作的组织落实和与厂对标管理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络与协调。二是指导各部门将对标工具运用到管理创新课题的实施当中。三是按照“月度协调、季度分析、半年总结”的要求,加强了对各部门对标工作的沟通协调和检查督导,及时总结,定期通报。四是运用pdca循环法,及时针对指标波动大或管理短板制订改进计划,确保对标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四)制度/流程建设
为做好与标准化工作的对接,今年我科仍加强了制度/流程的督查、评审工作,重点从“制度是否完善、流程是否顺畅、操作是否规范、执行是否到位、监督是否有效、记录是否完善”等多方位、多角度对10项制度11个业务流程展开督查,从检查情况反映总体较好,但也存在个别制度实际操作与现行管理要求不太匹配现象,已及时提出了改进建议。二是继续抓好制度/流程的废、改、立工作,今年组织修订管理制度(不含体系管理文件)3项,新建7项。
(五)统计管理工作
1、加强统计检查与督导。一是为做好中烟对我厂2011年度内管监督检查的迎检工作,今年1月5日,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厂的统计报表、工序记录、原始资料、台账等结合内管监督要求进行了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要求,并加以落实。二是不定期帮助指导统计人员健全统计台账。三是每月不定期检查各部门的统计工作,确保各种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准确,统计资料完整齐全,从未出现任何违法乱纪现象。
2、充分发挥统计参谋职能。一方面为全面掌握我厂生产物耗水平,及时发现解决生产物耗指标异常波动问题,坚持月度收集数据,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另一方面积极收集省内兄弟烟厂指标进行对比,及时纠偏,较好地发挥了统计参谋职能作用。
(六)信息化工作
1、认真抓好年度预算管理。根据公司和我厂《关于认真做好2011年投资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做好年度预算工作的精神,信息化建设总体设想以符合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政策导向,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相一致,符合公司资产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坚持注重投资效率和效益为原则,去年10月至年初,针对各部门提出的需求,结合我厂具体实际,在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完成了年度投资项目立项和预算申报工作。
2、认真抓好信息化项目管理和实施工作。在接到公司正式批复文件后,综合实际情况,4月,制订了《2011年度公司批复预算项目执行计划进度表》,明确了各个项目具体实施内容、责任人和完成验收时间。同时启动项目实施,在进行了市场再调研后,二季度配合物管科完成了今年it投资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和采购工作。5月配合物管科完成了其它数码设备招投标前期工作。其它资本性支出和预算项目也都在按计划安排实施。另外,4月建成了我厂图书室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3月中旬至4月初,按公司安排部署完成了行业卷烟准运证制证及到货确认模式调整项目。4月中下旬,认真组织开展了公司财务及供应链系统内部常规调研和重点调研工作。
3、认真做好企业网络与信息系统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信息系统的后台管理与日常维护,开展季度巡检和问题处理。二是及时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升级工作,做好节假日安全部署与检查工作。三是结合信息网络与it治理,3月分别对两个机房ups电源进行了检修和维保,做好6s改善与危险源辨识,开展企业网络和办公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保障各设备正常运行。
4、抓好信息化日常工作管理。按照行业“三查”日常工作和我厂标准化体系推进以及6s管理要求,一是一季度开展了办公流程梳理,二季度,梳理了机房和数码设备管理3项制度。二是规范信息化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管理台帐。三是4月和5月,围绕今年信息化工作创新与改善这个主题,结合落实我厂6s管理要求,针对全厂网络与通讯线路开展了创新改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整理整治活动。
5、抓好信息化队伍建设和业务学习培训,提升应用水平。一是1月4日组织实施了公司举办的行业卷烟生产经营数据统计应用项目培训。二是3月20日至4月5日,完成了行业卷烟准运证制证及到货确认模式调整实施应用培训。三是5月9日组织开展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类书籍读书报告征文比赛活动。四是分期组织it知识和业务系统知识培训。四是6月,结合我厂2011年“安全生产年”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开展了中心机房和国家烟草专卖局行业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两项应急预案演练。通过这些培训活动,锻炼和提高我厂信息化人员综合素质。
(七)质量体系建设工作
1、积极部署和开展体系年度策划与月度计划工作。年初,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对以往工作的总结和调研成果,以工作的创新与改善为出发点,切实做好新的一年质量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先后编制并经专题会议讨论通过了2011年度《质量体系建设工作策划书》、《内部审核计划书》、《产品质量专题内部审核策划》、《年度质量体系建设工作检查方案》、《2011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计划》和《年度质量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等指导月度和日常工作的文件,全面策划好全年体系管理工作。月度各项工作按年度总策划文件执行,做到有条不紊开展体系日常工作。
2、认真确定并分解年度质量目标,确保目标实现。2月,针对公司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新要求,通过召开专题会议、部门宣导和讨论等形式评审和确定了厂质量目标,部门分解目标。接着,指导各部门分解到岗位(机台)和个人,针对各分解目标提出具体对策措施,明确各目标实现情况检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改进提高措施,同时明确促进目标实现的跟踪检查责任。通过这些举措,促进全员树立起“大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做到公司的方针目标、企业的目标的层层落实,让每一位员工都把质量方针和自身目标牢记于心。
3、加强体系组织建设与培训,按期落实各项工作与考核。一是强化了体系组织建设。1月中旬,根据国家局及公司大体系的要求,重新调整了质量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认了各部门体系负责人、体系兼职管理员、文件管理员和内审员,明确其职责和工作考核。二是抓好体系宣贯与培训。1月上旬,召开标准化和体系管理专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烟草行业和公司标准化体系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各部门按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总结。3月21日,召开了标准化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并请北京东方易初咨询公司专家到会指导。3月23至24日,组织人员参加了公司在我厂举办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培训。5月,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对国家局近期的6个行业标准以及公司正式实施的93个标准化文件学习培训。三是落实管理体系各项工作与考核。4月和7月初,根据我厂《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考核细则》要求,结合一、二季度内审工作,认真完成了部门和内审员考评工作,建立了考核明细台帐。
4、认真组织体系文件梳理与评审,按期开展文件(记录)专项检查活动。2月中旬,按标准化文件的要求组织各部门对本部门编制与执行(使用)的文件(记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并建立清单。2月下旬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评审了中旬修订的《文件清单》和《记录清单》。3月中旬,根据年度检查活动方案要求,以评价本厂审核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改进机会为目的,开展了一次专项检查活动,检查了我厂11月份内审发现问题整改措施实施效果;验证12月份认证监督审核发现的问题以及公司12月份内审发现质量管理体系问题的整改措施实施效果。4月份对我厂现行各类文件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汇总,同时结合标准化工作要求,按计划,组织开展我厂质量体系文件评审和记录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开展专项检查。对我厂现行的管理文件和流程进行了调查和评审。5月,对我厂引用中烟的记录和企业自行制定的记录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汇总,建立了我厂现行的标准文件、体系文件、规章制度、红头文件分类汇总清单。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公司标准要求,5月13至25日组织开展了一次质量体系专项检查活动,评审了生产设备和品管两个部门的质量体系文件。5月18日-30日根据《公司2011年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交流检查工作安排》和《交流检查工作分工表》的内容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自查和整改工作,将结果向公司作了反馈。
5、按期组织季度内审工作。3月中旬,我厂组织开展了本年度第一季度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活动。采用集中审核的方式对3个大过程9个子过程进行了现场检查活动,共提出整改项4项,一般不符合项4项。检查各受审部门的文件执行率都在95%以上。6月27日至30日,组织开展企业本年度第二季度的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并完成了公司组织的对赣南卷烟厂进行的内部交叉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
6、做好体系问题统计分析与改正工作。一是2月份对各部门历次审核发现的不符合及整改项分别建立了台帐。4月中、下旬又对今年一季度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和整改项分部门建立了明细台帐。通过建立的台帐,认真对历次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改正措施。二是积极开展问题整改工作。12月中旬至1月上旬,积极组织责任部门对认证监督审核发现的4个一般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于元月10日将整改结果提交上海审核中心进行验证。1月中下旬,积极开展对公司12月份内审发现的13个一般不符合项及52个观察整改项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将65项问题的落实整改责任,并对实施的整改进行了效果验证和归档。5月13至25日主要是针对2011年一季度审核发现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专项检查,认真验证了其实施效果。
二、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员工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岗位绩效指标的提炼仍比较粗放,细化和量化做得不到位;二是岗位管理不太规范,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岗位规范化手册;三是岗位素质测评基本无标准,绝大多数是凭印象打分,致使岗位评价有失公平;四是月度合约的制订不太规范,绩效标准、完成情况描述不到位。
2、管理创新与改善活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不善于寻找工作中的改善点;二是不善于从工作亮点中挖掘管理创新课题;三是课题的选题、成果的总结提炼水平还不够;四是创新不注重过程管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
3、对标管理工作有待深入推进。一是全员参与对标的良好局面还未真正实现;二是虽然每季组织开展了内部对标评价工作,但对标杆部门或机台好的经验和做法未进行总结提炼,予以固化;三是创新与对标的融合度不够,大多数部门还未开展对标改善工作的立项申报,未将创新课题以对标方式制订实施计划。
[关键词]老子思想;无为而治;公共管理;人本理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道家思想则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管理的执行主体作为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承载者日益成为第一资源,能否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并且已经演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由单极转向多极,从区域遍及全球,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盛行的西方管理哲学与理念越来越显“苍白无力”,世界上许多管理学家都把目光由西方的管理模式转向了东方道家的管理原则与方法,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弹性极佳的管理策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与重视。
一、老子思想的形成
《道德经》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就老子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来说,它是哲学思想。但就其现实意义而言,不论是在中医研究,还是养生之道,抑或是用兵之道,以及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道家思想都用其特有的方式阐述着自己的主张,对许多具体科学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道德经》上,提倡用“无为”“守柔”“简政”等方式来消除社会矛盾,使社会得以安康、太平。“道”和“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居核心地位。“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有六种涵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应用于治人、治国与管理企业,必然引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中的“治”即是治理,其中“无为”是手段,而“治”则是目的。道家思想主张对国家的治理,对人的管理以及对企业的管理都应该遵循它们自身的“道”,不随意干涉,主观地强制要求一切都遵循管理者的意愿发展,应努力创造条件、制造机会使一切都达到它们自身的最佳状态、最适合的发展方向。简而言之,“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
二、当代公共管理中的“用人”思想
在公共管理中合理地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是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公共管理中的人才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在所有要素中,人才是企事业单位一切活动的主体,员工的使用情况决定了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合理地使用人才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减少组织“内耗”、降低行政成本,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相反,当人员使用不当,有的人没有事做,该做的事没人去做,在人员使用上该用不用,不该用滥用,事情人人负责,问题出来又人人不负责,这样将有损组织的团结与发展。因此,合理用人、科学用人的用人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树立合理的、富有弹性的用人理念。科学用人主要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人事相符人事相符是指员工与工作相适应,即按照工作的需要挑选最合适的员工,达到工作岗位和员工能力之间的最佳组合。由此可看出,人事相符意味着要因事择人和量才使用的有机结合。因事择人主张员工使用从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的要求出发,以职务对员工的要求为标准进行。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有适合的人相匹配。这是一种与因人设岗相对立的一种用人方式。然而人事相符并不是片面的否定人的特殊性。它在主张因事择人的同时还强调量才使用、用人所长。量才使用是按照个人实际情况的差异合理安排适合的工作,它包含两层含义:充分考虑员工的特长和能够容人所短。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程度的差异,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特殊的才能,实际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才,它强调的是在特定的岗位有适合的人才去担当。
(二)权责利相适应原则权力、责任、利益是管理者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使用所不能忽视的三个因素,三者必须保持一定的、相适应的关系。一般而言,它们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三者各是三角形的三条边,它们是相等的,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力;赋予权力的同时,也要受到相应责任的约束。其中,职责存在是权力存在的前提,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个员工都要承担一定的职责,履行一定的义务;而权力则是员工履行职责的必要保证,没有相应的权力作为支持,各项工作都将难以展开;另外,履行职责就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风险,没有谁会自愿的无偿承担风险,而利益则是促使员工去承担责任、承受风险的驱动器。通常情况下,权责越大,相应给予的利益报偿就应当越丰厚。
(三)柔性管理原则对人的管理可分为两种性质的管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在过去的几百年中,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刚性管理在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种刚性管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都逐渐发生了变化,柔性管理日益成为主流。在用人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冲突在所难免。然而由于人才是一个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用柔性的方法冷静、理智地处理与下级的冲突,缓和双方的矛盾,减少冲突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需的。柔性管理并不是盲目地迁就与退让,简单来说就是要求管理者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信动人,真心实意地关心下属、尊重下属、相信下属,以下级对上级的拥护为根本出发点。建立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是实现柔性管理的另一条捷径。
三、老子“无为而治”与当代公共管理的融合
(一)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观念老子重视“无为”,认为它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即是倡导人民自己管理好自己。这些“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质上是第一次把人放到了前所未有的卓越地位上,并要求管理者要服务于人,充分肯定人才的力量,相信人才,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肯定、尊重人的个人利益,并且努力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包括员工的自我发展,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双赢。这无异于倡导传统人事管理想当代人才管理的转变,提倡一种新的用人理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管理,又称人本管理,是把人的因素作为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组织运作的一切管理活动,以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当代的许多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环境对人本管理有重要影响;感情管理则是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拓深。
(二)“无为而治”与权利下移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用人观,蕴涵了利用下级或民众力量来减轻领导负担的思想。他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其意思是说:世上最好的统治者,其实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存在。世上与最好的统治者相比较而次之的统治者,人们还是亲近他赞美他的。世上比次之统治者再次之的统治者,人们是害怕他甚至畏惧他的。世上最坏的统治者,人们是很轻蔑、很鄙视他的。只有统治者本身不值得信任,人们才会有不信任感而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的悠闲啊,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这是很自然的”。由此看来,这样的“无为”是把“有为”交给民众的“无为”。因此,结合到当代的用人思想中也就是强调使用适度放权或有效授权,使权利下移。充分利用下属员工的力量来突破领导者自身的精力、能力、专业知识等局限。使管理者从繁琐的公务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大局和战略。并且管理者在减轻自身负担的同时,加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无为而治”与合理分权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思想,不仅蕴涵了权利下移以减轻领导者负担的内容,同时也蕴涵了合理分权,不越权管理的内容。老子以“爱身”和“无为”为出发点提出了以不越权和不越位的用人方式的思想。他说“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手者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木匠用斧头去砍削木头,代替木匠去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到手的。用现代的管理学观点去理解它,也就是说管理者不要超越自身的责权和职务范围去插手属于别人该干的事,否则会伤及自身,给自己带来祸害。这意味着权力需要合理分割,分割出的权力要具体落实到个人,这有利于发挥个人特长和能力;它还意味着不越权越位,越权越位不仅会导致冲突,而且还会造成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害到管理者自身利益。
(四)人才激励与人才使用同步进行在公共管理中,人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资源。它的使用价值能够随着其载体的情绪与状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是一种潜在性极强的资源。因此,对人才的管理使用也不能片面的等同于一般资源的使用,而对人才进行有效激励是使人力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必要手段。而激励并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人才使用的始终。因此,有必要将人才激励与人才使用同步进行。
(五)用人要制度化、规范化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这说明“无为”本身就是法,用这种法理治理国家,人民将可以自然化育,国家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稳定。老子这里已把“无为”确定为法,虽然他所说的“法”只是自然的“法”,但他说的:“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和“我无为,而民自化”,却是把法的确立和实施作为实现民众自我化育的前提条件。用现代组织管理的观点来理解这种“法”,也就是组织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在组织的制度体系中,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单位所要遵循的准则,一个组织要想提高其自身的优势,管理就必须善于利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人,使用人,为人发挥其创造性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制度、规范充分、合理的“有为”必须以制度制定的规范化为前提。制度制定的规范化要以遵循各种性质的“道”为基础。这包括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现实情况;不违反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该组织发展的长远需要;不损害广大员工的个人利益,这包括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利益;另外,制度创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但值得注意的是制度的创新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前提。
四、总结
“无为而治”思想是老子整个道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方向的指引。从公共管理的用人角度去理解,老子思想以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观点,给予了当今时代公共管理以极大的启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日益成为第一资源,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当代的用人理念相融合成为时代的必然。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与当代公共管理中的用人理念相融合,决不应是断章取义、生搬硬套的融合,而应是深层次的精神上的融合;同时它们的融合也并不意味着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科学理性地去学习。引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能够打上本时代特有的印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石兴国,安文,姜磊.组织行为学:以人为本的管理[M].北京:北京电子出版社,2005.
[2]田云刚,张元洁.老子人本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常桦.老子国学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林语堂.老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曹军.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一、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
为了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年初,经理与各工段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把安全目标层层细化、量化,落实到每一个人。2009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签订9个工段,签订率100%。形成了分部领导总负责,各工段长重点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模式。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因此今年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重新修订了14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了分部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重新对分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修订等,为分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建立健全了各类消防设备档案、资料,做好各种消防设备、环保设施的运转和保养记录,做到安全工作心中有数,确保分部的安全生产运营。
三、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今年我们重点强化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
1、分部从员工一入厂开始,组织开展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从厂级的教育“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公司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到车间级的“车间工艺生产情况、危险源辨识”,最后到班组的“工位操作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一步步确保的我们的新员工受到一个系统的、有层次的、全面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教育。确保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率达100%并保证了培训的效率。
2、在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组织全体员工通过板报、录像的形式积极学习安全、消防知识。“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广大员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3、消防演练、消防知识培训:在去年组织分部职工参与的应急疏散及消防灭火演习的基础上,今年分部又组织了一次消防知识培训,结合最新的消防知识和技术,为广大员工讲述生动形象的一堂教学课,不仅**员工一些日常中使用的灭火常识,还重点讲解了如何正确的使用各类灭火器,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在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时分部厂房内悬挂了安全警示标志,醒目位置张贴了安全宣传标语,以提高人们的防范能力,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5、今年共组织了多项安全专项培训工作:其中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资质证书复审培训3人,特种作业资格证的培(复)训,其中叉车2人,电工1人,电焊6人,起重3人。
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大大提高了全员的法律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增强了全体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意识、水平和责任心的问题,有效地加强管理的执行力。
四、加强“源头”管理工作,坚决制止“三违”现象
1、安全检查是消除事故隐患的主要手段,2009年共组织各类抽查20余次,日常检查每天1次,对查出的隐患基本按时进行了整改。
2、继续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临时电审批》等安全制度,杜绝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加大外包服务单位管理,强化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一是进行安全资格审查,不具备安全资格的外来施工队伍不得进入厂区施工。二是要求外来施工队进厂施工前,必须先签订《外包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协议》,经过相应安全资质验证,外来供应商人员接受安全告知后,方可允许施工。
4、居安思危,开展“警示性”安全教育,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2009年螺杆泵分部共发生各类事故0起,同时将公司内发生的事故在分部进行通报,为广大职工敲响安全警钟,让职工在真实的事例中加深认识,使职工从教训中得到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能力和事故应变能力。
五、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消除事故隐患。
为了正确处理改造施工和生产同时进行的矛盾,确保改造施工和生产作业的安全,着重做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动火作业审批》、《临时电审批》等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2、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加强施工队伍施工前和施工后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后方予以上岗,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真空现象的发生。
3、通过修订《外包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协议》强化对承包商的管理,落实承包商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监控,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4、不管大小的项目,由双方事先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防护方案,双方同意后在安全措施落实后再开始施工;
5、及时总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抓紧工程进度。
六、健全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
为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009年下半年公司组织人员对QHSE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并请专家进行了外部审核,建立修订了各类安全质量标准化文件,对提升我分部的整体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各部门通过内部培训、宣传等方式对质量、环境及安全方针进行了宣传贯彻,确保了全体员工对质量、环境及安全方针的理解和标准化贯彻落实。
七、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为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和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公司组织职工认真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9年8月对20余名接触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岗位一线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查体。同时为各个岗位的员工配备了适合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了员工的身心健康。
八、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事故隐患。
为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促进各项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发挥安全职能“监管”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各项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查设备,看有无漏油跑气、部件失灵、损坏现象;查电气运行,看各种防雷、防静电装置是否良好;查消防器材、设备,看齐全、有效情况;查训练,看操作是否熟练、迅速。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安全基础工作扎实有效。
九、安全绩效
在2009年公司安全工作计划中,我们制定了了本年度的安全考核指标。
1、全年死亡、重伤事故为0;
2、重大厂内交通事故为0;
3、中毒、中暑事故为0;
4、轻伤事故频率≤6‰;
5、火灾事故损失0;
6、尘毒点合格率100%。
以上指标均顺利地完成。
十、存在的问题
1、个别员工对安全工作存在松懈麻痹思想,存在事故与我无缘的麻痹心态,工作中违犯劳动纪律,存在侥幸心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使其从思想上重视起安全工作。
2、09年分部内安装、改造、施工等项目较多,外来施工单位人员水准参差不齐,工具装备良莠不齐。为此在今后的安全管理中,我们要加大对外来施工队伍的监管力度,真正做到“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
一、2010年安全工作规划
为确保2010年无事故灾害,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分部将继续巩固成果,在新的一年工作中重点做以下工作:
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2、突出重点,继续深化安全生事故隐患的专项整治,进一步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现场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加强现场检查力度,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3、加强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特种设备等各类突发险情,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职责和要求,编制岗位应急响应预案。为了不断提高员工的事故处理能力和应急技能,组织一次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活动。
4、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法做好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定期组织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健全员工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杜绝发生职业病。
5、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保证外来施工人员和公司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
我认为,创业理念在我们金百邦物业公司已经形成。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1999年7月金百邦物业公司诞生到现在,金百邦人经历了创业的艰难、发展的困惑以及成功的喜悦,我们一步步走来,如今,我们已经是服务多个辖区的大厦物业管理单位,是第二矿区管理服务公司外闯市场的一面旗帜。在近年来的实践和摸索中,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创业理念:让追求卓越成为我们的习惯。这条企业理念,逐步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转化为潜意识,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对公司的认同感,使员工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念,把金百邦的全面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这条理念贯穿于我们各个岗位和每一名员工,真实地表现在我们金百邦人爱业、敬业的精神上,主要有:
(一)业主至上。作为物业管理人员,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物业大楼里的业主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我们不能对业主要求太高,从自身找差距,靠自己高水平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服务去赢得住户的理解与支持。并与业主建立友好的关系,倡导交朋友的公关模式。
(二)以人为本。提供“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这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挑战,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业主的满意是衡量物业公司工作的最终标准。我们在更新服务观念,吸纳优秀人才,建立系统化的人员培训、学习制度等方面,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硬件管理上的同时,更注重了如何对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从方便业主的角度出发,提供高水准的服务,以诚信、积极的态度对待业主、关心业主、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追求卓越。这是我们创业理念里的一个词语。事业在追求中创新,奉献在追求中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这些,我们每天都在不断追求。卫生间里的鲜花,墙上的壁画,随处可见的贴心话语,等等,从一点一滴中,处处渗透着我们的创业理念。
二、关于如何使创业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贯穿于企业经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行为,我认为,这个问题正应了我们创业理念“让追求卓越成为我们的习惯”,也可以理解为“如何让创业理念成为我们的习惯”。而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努力培育企业文化,凝聚人心的一个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强:
(一)打造环境文化,营建温馨家园。如何使企业象一个家,让员工在企业就象在家一样,既有现代企业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又有家一般的温馨感受,我们积极寻求企业与家的结合点,确定把环境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进行精心打造,环境变化加之文化氛围的日益浓重、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创造了一个注重需求,人尽其才的工作、生活空间,使员工思想上有归属感,精神上有寄托感,从而激发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员工各种潜能的最大发挥。全行干部员工达成一种共识,企业是家,员工是主人,爱行如爱家,企业才发达。营造环境文化氛围,润物无声地感受文化熏陶。注重从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人生价值、发展目标等多个方面精心提炼企业文化,并根据环境特点,通过图板、字画、相片等多种形式,展示于办公室、楼道、会议室等各种场合,员工置身其中,抬头可见,举手投足都能得到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
(二)培育行为文化,实践人本思想。行为文化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培育行为文化的基点是视员工为真正的主人,根本点是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着力点放在以决策、管理、示范行为影响人、激励人、鼓舞人。
一是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政治上爱护人,在工作上帮助人,在生活上关心人,在全行努力营造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浓重氛围,大家心平气顺,比学赶超,形成一个一心一意,干事创业的小气候。
二是积极为各类人才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如何保护利用好这笔财富,应制定详尽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包括出台一系列关于选拔、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措施,在体制上要保证人才脱颖而出,使能力强、素质高的同志充实到不同的管理岗位。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特别注重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创造一切必要条件,使人人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场合,真正做到“企业提供发展舞台,员工演绎人生精彩”。
三是精心实施“民心工程”。领导班子应坚持深入基层,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如解决学习、就医、子女等问题,尽可能多为员工办实事。同时,注重引导员工用积极的思维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保持旺盛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