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七年级生物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学期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我担任的工作是初一生物教学。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在教学方面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充分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参考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自己选购的资料《初中新课标优秀教案》和《完全解读》三本资料书备好每节课,充分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把握重难点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发生在人身上的生命现象,引起的疾病等。
③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前准备好演示实验、自制肾小球模型、提前选用教具模型等。
⑵课堂上的情况。
本学期的内容与学生身体发育密切相关,学生对相应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高的兴奋性,也充满了好奇心,致使课堂难以把握控制,因此,在进行第一章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我必须谨慎用词,充分调动自己的应变能力来应答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起哄、混乱、吵杂状况。其余内容的教学也同样要做到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一定要注意简洁明了,基本克服了以前重复罗嗦的毛病。
课堂提问能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生难以答出问题时,能做到耐心引导、适当提示,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推得答案,从而大大鼓励了学生,此外,我注意了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用语言、用模型、用生活中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例子,渐渐地喜欢上生物的学生多了,课下向我问问题的学生多了。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
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并通过参加本学期教育局组织的教学评估准备的课例研讨,充分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且向其他老师取经,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生物教师而不懈努力。
四、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听老教师的课时,我大量汲取了许多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并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形成我独特有效的教学。
五、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思考,不做笔记、作业;有些同学考试复习不到位,不重视生物的学习;有时我对课堂的控制和调动欠佳。
一、教师专业化思想方面
政治思想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方面,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胜过一切。服从并做好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工作积极主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作为从事义务教育多年的老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确定义务教育发展方向,不断学习,不人云亦云,寻方向,找出路,也不断提醒、鞭策着自己,不管付出辛苦,都不能使义务教育教学工作误入歧途。
二、专业化水平能力方面: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己的思想观念。我在这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实验技能仍处于不断的摸索中。为了全面透彻的理解课程标准,面对的确是活生生的学生与活生生的教材,改变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的现状,我感觉如盲人在摸索,摸到什么就是什么。后来从校本理论学习、和一些教育著作、教育教学杂志上,获得了比从前翻阅书籍时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找到了支持与鼓励。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今年本人,承担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和七年级生物、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组织科技活动小组的教学活动,还担任研究性学习学科的研究工作。工作量大。备课量大,任务繁重,年近半百的我每周还有3个晚自习,其中的劳累自不必多言。准备实验消耗脑力和体力,实验课上和科技活动实践指导学生的实验技能是劳累和辛苦,每天要转换角色,转换思路,每天上不同的课,做不同的工作,接触不同的人,锻炼了我心里的调试能力,而且使自己更快的再次熟悉教材,知识量也飞速增加,并融会贯通。这对提高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种跨头的独特经历的感受是:痛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
这一学期,我们除了圆满完成教学工作,还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生物实验考试任务。记得今年6月,初中实验考查,为了取得鲜活材料,避免阳光暴晒,影响实验效果,我起早贪黑去寻找,爱人曾经抱怨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干别人看不到的活。纯属傻瓜!7月骄阳似火,我不顾酷暑,不顾风雨,并且设法准备取得实验材料。,路边的雨水曾冲刷过我的汗水。在教学中,本人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通过教育,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拥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能够提高生活和工作的质量,使自己成为一个睿智和有财富的人!本人深切的明白,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本人一直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心里的重头戏,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好的话,整整一天,都会欢欣鼓舞。我们的七年级科技活动利用每周三的7、8节组织学生完成了燕山中学校园内植被、北外环西段、西外环北段人工植被的调查,完成雾灵山西南面人工资被和天然植被的考察,初步进行雾灵山山前南侧冲击平原植被种类的调查,认识了菌类植物,采集了小叶红波的果实,学会了探究学习。本人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同徐成林、李国栋结为“师徒对子”互相听课,促进两位年轻教师的迅速成长。为了配合领导和老师的工作,遇到同事有事,生病等事情,我都会主动的迎接领导派来的新的教学任务。
今年,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初中推广以小组团队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人欣喜地加入到改革的行列中,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自己只做导演。因为课堂改革,组织科技活动课,从科技活动内容,,从修改到上课,细节的处理,时间的安排,我都会和七年级的领导、教师,活动小组的学生商量,让我感觉不是我一人在开课,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我在此感谢每一位给我无私帮助的人!
三、遵守纪律、考勤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在业务进修和工作成绩方面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藏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背景,为本地区的生物学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地学生的实际开发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适当充实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另外,由于中考的原因,生物被认为是一门小学科不被重视,利用藏区生物课程资源使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解藏区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笔者就所在学校对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一、学生方面
1.对生物学的学习态度和所在班级的课堂气氛。七八年级学生都比较喜欢生物课,七年级占85%,八年级占66.67%。但随着年级的增加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这与目前合作市的考试制度有关,目前合作市的初中毕业考试科目中不包含生物这门学科,由于升学压力,学生、家长甚至学校最关心的是毕业会考的成绩,所以部分学生越来越不重视生物学习。
2.对学习素材的认识。超过80%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对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更有帮助。所以开发与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在生物教学中发挥本地生物资源的优势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对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态度。超过8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生物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并且80%的七年级学生、86.67%的八年级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由于八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更多一些,认识也更深,所以86.6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生物学知识对自己的未来和生活更有用。大多数被调查学生认为,合作市的本土资源很有特色,当老师在教学中列举了本地区的一些自然资源、生活现象时会觉得更有兴趣,并且增进了对自己家乡的了解。七年级80%、八年级86.67%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渗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并且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所以,学生对开发和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的态度是比较认可的。
4.对教师使用地方课程资源的反馈。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本地资源为例介绍教材中相关内容的频率不高,而只有25%的七年级学生和16.67%的八年级学生会经常尝试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生物有关的问题。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所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当务之急,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5.对本地特色资源的了解程度。卧奶是合作市的一种特色美食,大多数学生都了解卧奶的制作,八年级有46.67%的学生自己家里制作过卧奶,并且有36.6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卧奶的制作过程和生物知识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学生对本地特色资源了解比较多,有利于开发和利用地方生物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教师方面
1.教师普遍使用的课程资源是教材、教参和教辅材料,因为适用于考试。学校实验室和网络资源的使用也比较多,因为前者学生比较感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后者则比较方便实用,有利于教师查阅资料。
2.教师对本地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较多的是本地常见的动植物资源,并且主要用于实验教学当中,但是本校一线的生物学教师中外地人占了半数,对本地生物课程资源了解相对较少。
3.教师对生物课程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狭义的课程资源概念上。对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一定的意识,但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工作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深入学习和开发,更愿意去利用现成的资源。
三、分析与结论
1.学生对本地生物课程资源比较熟悉,更希望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本地生物课程资源;教师也普遍认为在课堂中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初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对口率比较低,虽然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进行了很长时间,但目前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
3.初中生物学年轻教师居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限,加之老师的工作压力大,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4.合作市目前的初中考试制度对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影响。目前,合作市的初中毕业考试中没有生物这门课程,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也很少,所以学生及家长对生物学科不够重视。
总之,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使本地区的课程资源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而且通过利用本地生物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加学生对本门学科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曾秋珍.客家地区生物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2.
按照《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坚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a全面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设计上注重突出重点,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试卷分析(二)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初中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既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又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生物试卷分析(三)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主要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知识点突出重点,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题量比较适宜,知识点灵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帮助。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基础,重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放到实际情景中去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去交流和讨论,寻求解答途径。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问题;建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实施,而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培养、发展学生探究的能力,还要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是压力,也是挑战。在改革中换掉的不只是一本教科书,而是一些过时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转变。
新课标下的生物教材,改变了沿用多年的知识体系,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进行编排,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素养教育,加强实践技能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总之,虽然课程改革后的教材给初中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但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还需重视教材存在的具体问题。据此,笔者对“生物新教材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粗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一、新教材自身因素问题
1.新教材有些地方知识阐述不当,探究实验不切合课堂教学,造成教师备课难度大,教学实施难。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用全新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然而,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对教材的很多内容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例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28页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在观察与思考中有这样的叙述:“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但在讨论教材中设置的三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运动系统由骨骼、骨骼肌和骨连结(关节)三部分组成。概念阐述前后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了困难,也给教师讲解造成了难度。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35页“动物的绕道取食”这个探究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更进一步体会动物为了生存而具有学习性的行为。笔者认为这个实验改用下面的设置更利于课堂教学。如图,用一铁笼,中间设一铁丝网,铁丝网上开设大小不同的小孔所有孔只有最上面的一个能让猫通过。实验时,一边放猫,一边放一块肉。通过这样的设置,更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2.新教材知识铺垫不够,或前后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的发展认知规律,造成学生理解难,教师教学难。
新教材摆脱了“学科中心论”,淡化了学科意识,教材的编排理念和编排结构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不管怎样改,都应给学生掌握一定的学科系统知识。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被子植物的一生——开花和结果”一节中,没有介绍花被、花蕊等知识,就直接问学生花的哪个部分最重要。“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中,没有介绍茎的木质部、韧皮部等,就直接讲导管、筛管。这些知识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若不加于补充,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知识的。由于知识的铺垫不够,表面上留给教师和学生探究的空间似乎增大了,但实际上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极大困难。笔者认为,这不利于初中教学。
另外,在这套教材中,还存在知识的安排不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笔者认为对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只要简单提及即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到八年级下册中的遗传这一章节中具体讲述较好,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新教材内容量大,课时紧,很多活动课只是一种摆设,这一问题七年级尤为突出。
活动课本身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由于教学时间过紧(一般学校生物课一周仅安排两课时),教材内容量大,没有充足的时间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上应付每年的年度统考,教师教学不得不避重就轻,这就造成很多活动课只能成为一种摆设。
二、现实因素对新教材施教的影响和制约
1.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新课改难于实施。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迎合考试,真正的课改精神难于在教学实际中根深蒂固。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更多的是围绕着考试来组织的,而不是从更全面的方向去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2.在学生、级组、学校,甚至相关教育领导部门看来,生物课只不过是“副科”,不参加中考,不会较大影响教育的走向。因此,生物学科上面这张无形的“副科商标”有意无意地影响了学生对该门学科的认识,进而影响到学习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施教。
3.生物实验配套跟不上。老教材换掉了,新教材上许多在教学中用到的东西无法找到。特别是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学校,即便有些挂图,但很多已经不适用,更不用说在探究实验中用到的一些材料了。
因此,现实因素的制约,也给实施新教材授课设置了许多难度和障碍。
三、实施教材的几点建议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以及学生认知规律与水平出发,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笔者在使用了两轮新教材的基础上,提一些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1.在教材编排中,对知识铺垫不够的地方加于整改。如“水分加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节,在“观察与思考”后,先对植物茎的木质部、韧皮部做简单的介绍,再叙述导管、筛管的知识。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2.探究活动的选取要利于取材,利于学生操作,在客观上能够让多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能完成相关实验。从而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
3.各学科之间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教学中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解放思想,认识教育的全局性。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奠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和领导要充分认识教育的整体性,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忽视非中考科目,确实做到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做到各学科协调发展。要做到这一点,笔者建议从以下两点入手:
(1)建立一套合理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机制,不以升学为唯一评价标准。
(2)教师应全面认识教育的整体性,不能完全受制于应试教育,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与认识,来适应不断改革的教育。
总之,教育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孔之见,希望能“抛砖引玉”,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参考文献
[1]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福,丁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3]周小山.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