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适应是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适应也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课应选取最佳的教学时机,安排好教学进程,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活动,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 :高职心理健康 适应教学设计

适应是人一生都要不断面临的问题。学生在进入高职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适应高职新生活的问题。在整个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又要不断面临专业课学习、适应实训实习、适应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的适应问题,如果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就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高职学业,更顺利地走上社会;相反,如果学生适应困难,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对整个高职生活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对于高职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心设计高职心理健康课关于适应的教学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重要课题。以下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适应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应选取好教学的最佳时机

高职心理健康课通常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按照通常的课程教学顺序,会首先安排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单元的教学,然后安排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等单元内容的教学。其实,关于适应的内容最好的教学时机是在学期初。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前两周,正面临着适应的问题,一方面进入新环境必然经历一个适应阶段;更重要的方面是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学校,他们对新环境的想象带有年轻人所特有的理想色彩,现实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因而高职新生很容易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心理健康课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能够打破传统的顺序,首先安排适应单元的内容,就直接起到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职生活的作用,同时借此引发学生对今后适应的思考,总结适应的方法和途径,这样选取教学时机可以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二、要安排好教学的进程

适应单元安排两次课为宜,每次课1.5小时,两次课间隔1周。学生刚进入学校,交往的主体是班级同学,同时心理健康课也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并且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讨论分享需要学生彼此有更多的信任,所以,课程应首先帮助学生适应班级的人际环境,然后引导学生反思适应的内涵、适应的意义、适应的方法等。两次课的顺序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进程。这样的进程安排更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适应的内涵,更深刻地认识适应的意义,更有效地把握适应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达到提高适应能力的目标。

三、要设计好每次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第一次课可以通过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到与更多的同学彼此认识、了解、记住的愉快,并且大家能够归纳并分享在新环境中尽快互相认识、了解、记住的方法。最终学生加入到各自的小组中,对班级、小组建立归属感。第一次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真正适应班级的人际环境。一周后的第二次课,要进一步巩固小组同学之间的信任度、密切度。然后在融洽的气氛下探讨关于适应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入学适应的现状理解适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总结适应的方法。第二次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适应的内涵,理解“调整自己”是适应的关键点。

四、精选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第一次走进课堂,学生在选择座位时的特点是选与自己相对熟悉的同学邻座,比如同宿舍的同学、同乡的同学、同性别的同学等。所以第一个活动教师就要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全班同学,放在更不熟悉的同学身上。这时教师可以安排刮大风的活动,通过减少座椅,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找座椅上而不是跟谁邻坐上。这样,多数学生会与相对陌生的同学邻座,大家都处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

这时教师让学生分享在新环境中怎样与周围人尽快认识,并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与周围同学认识。接着可以安排滚雪球的活动,让相邻的两个学生相互介绍与采访,然后作为一个小组与另外两个同学相互了解。这样学生从两人一组到四人一组再到八人一组,最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在新环境中尽快与人相互了解的方法。第一次课的第三个活动是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能说出小组成员的三个信息,最后全班同学分享在新环境中尽快相互记住的方法。第二次课首先安排同舟共济的活动,让小组学生有更密切的身体接触,从而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紧接着教师安排关于适应的讨论,从高职与高中的不同谈起,到理想的与现实的高职生活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适应是调整自己,让自己的需求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适应的核心与途径在于“调整自己”,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入学适应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认识自我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重要任务,在自我意识单元的教学设计中,要首先引发学生对自我意识问题的重视,然后安排好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以便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的成长。

关键词 :高职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 教学设计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的全部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认识自我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是评价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是健康人格的标志,是自我和谐发展的前提。高职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悦纳自我和更好地发展自我对高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按目前人才评价标准来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评价较低,高职学生生源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建立自信心是高职学生的重要一课。这样,高职心理健康课如何做好自我意识单元的教学设计就显得意义重大了。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自我意识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要引起学生对自我意识相关问题的重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务必设计好问题,引发学生重视。比如,在课程开始部分,首先让学生思考、分享认识自我的途径,帮助学生总结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别人比较、与自己比较等方式认识自己,还可以从别人的评价中、从个人的成就中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途径越多,学生对自我的认识越全面、深入。接着让学生回答20个“我是谁”,并由此分析物质我、社会我、精神我,让学生总结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深入,这时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暴露出来,学生会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高度重视。

二、安排好自我意识相关内容的教学步骤

由于自我意识及相关问题非常重要,而要获得学习成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课时安排必须充分,以3次课为宜。第一次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内涵和认识自我的途径,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觉察自我,更全面、准确、深入地认识自我。第二次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接纳自己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分析影响自己独特性的因素。第三次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关注自己的正向信息,从而培养自信心。通过3次课,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帮助学生更自信地面对生活。

三、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

1.第一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我是谁”,可以先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展示自己,以此引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接着,让学生写出20个“我是谁”,帮助学生理清物质的我、社会的我、精神的我,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怎样使对自我的认识全面、准确、深入,同时发现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个活动“立体我”,可以首先由学生收集来自不同的人对自己评价,然后帮助学生学习扩大公众我与开发潜在我。

2.第二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我是独特的”,可以先让学生填写包括自己各方面特性的表格,让学生小组内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接着,让学生完成气质测验,并进行解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己的独特性。第二个活动“这是我的”,可以由学生拿任何一件自己的物品,说说对这一物品满意的方面和不满意的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我们对自己的物品会有所不满,但物品是一个整体,我们无法只留下对它满意之处而剥离对它的不满之处,对于自己也是一样,自己也是一个整体,有优点、有缺点、有优势、有劣势,我们必须接受全部的自己,只有这样,才可能更好地调整和完善自己。

3.第三次课

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理想的我”,由学生对比理想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引导学生发现有些部分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有些部分是很难改变的,改变可改变的部分,接纳不可改变的部分,关注自己的正向感受。这里可以安排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发现关注正向感受的积极作用。第二个活动“我有我优势”,可以先给出“人类个人优势标准”,使学生对优势有更全面、具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三个优势,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课程到此还应深入一步,由自我意象实验引出发掘自己优势的意义,并让学生感受认识自己优势后的自信,从而真正欣赏自己。课程最后以歌曲《我真的很不错》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效果。

四、小结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如今学生的心理教育越老越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中被融入到了课程表当中,作为心理教育启蒙的小学更应当首当其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当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所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度过就可以了。心理游戏一般都是由团队完成,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学生团结力量和心理素质。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设计

1.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在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这种潜能除了在学习上的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潜能,也是开发小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以长远发展性的视野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会使心理教育课变得有意义,引导小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并为未来全面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

2.以符合学生发展特点为原则明确教学对象

小学是学生们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过程,也是从儿童期走向青少年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之所以格外关键,也是因为走向青春期情绪波动大,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时,学习压力也接踵而至,以及由于家庭因素造成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严重叛逆等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整体,但是应以整体中得个体作为培养对象,有针对性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展全面性发展性的心理教育模式。

3.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

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阶段的学生性格特点都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首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性格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为基础而定,以确保心理教育课真正的起到心理教育的意义。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就可以通过各种新鲜的事物和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创新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稍微加深心理教育的内容,例如教育学生如何面临学习压力,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进取态度。通过小学的心理健康启蒙教育,相信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一名品格健全、善于学习、性格积极、团结自爱的人。

4.教学方法多样化

(1)榜样引导法树立一个榜样在小学教育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学习榜样还是道德标兵,榜样引导法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适用。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们对榜样进行观察和模仿等行为,对自身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学校可以通过挑选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作为榜样树立出来,也可以通过带学生到各处参观访问亲身体会,当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故事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进行思考、学习和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找出别人的优点,让学生主动寻找学习的榜样。

(2)角色扮演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让学生们扮演其中的各色人物来将故事进行情景表演,这种角色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剧中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切身感受,从而达到对某种行为方式和态度的思考与改变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价值观辨析法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这也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求的教育目标。

5.多角度评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来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主张人性化、多重性的评价,在这里我们需要重视全程参与并且在最终实现效果的体验。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能力;在这里我们要求我们实现对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实现自我的管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是我们现在教育的重要价值之一,着眼于学生情绪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

6.完整的教学过程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也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因此我们将对基于多媒体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创设方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的需求,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1 对基于多媒体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的方式各有不同。有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和情境创设相结合,只是直观地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了文本、图片、声音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教学,却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还有部分学校采用简单的情境创设手段。例如,在潍坊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教师只是对学生讲解一些理论知识,这无法达到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效果。因为这些都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情境创设理论体系,所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不能很好地和当下的社会实际相结合。

2 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创设策略

2.1 再现情境,还原真实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结合社会实际的情境创设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源于生活,再现情境对材料的真实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将真实环境再现能够使学生更融于社会,更注重真实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在潍坊学院的课堂上就做出了这样的尝试:教师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电影画面、投影、音乐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情境,唤醒大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在情境中体验、感悟[3]。这样的设置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也充分地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

2.2 渲染情感,加重情感体验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涉及范围比较大、包含的内容含量较广、对学生们的情感学习要求较高,然而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却十分有限,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情境创设的难度。而多媒体课件不仅拥有着较好的信息容量优势,还能够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资料的形式使大容量的教学成为了可能,而且基于多媒体的情境创设手段能更好地传达信息,催生和渲染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情感的表达能够很好地与学生情感认知融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氛围,对于课程的开展大有裨益。教师通过利用渲染情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情感体验,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水平。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能够用来对课堂教学气氛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渲染的最有效载体大概就是音乐了,音乐能够使许多或微妙、或强烈的情感在学生们之间传递,增强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与感知,使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大学教师讲授心理健康课程中的爱情心理专题时就可以在课前放一些比较有借鉴意义和价值的歌曲,如《我最亲爱的》、《问》等,通过歌曲的渲染将学生们引入教学情境,歌曲优美的旋律以及较为真实的歌词,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想象,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具象,从而加重了自己对情感的体验,调动起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不仅不能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也会因为缺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心理认同而产生抵抗或是消极的学习情绪,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3 创设情境,感受自身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许多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是提高人们的知识与经验,以更好地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让人们少走弯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一样,其主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对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预防,给予其正确的指导。所以说,并不是说要让学生们经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后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避免某种经历可能带来的伤害。有些事,并不需要自己亲身去经历,通过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借鉴一样能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大学心理健康课存在的意义。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关于励志奋斗的教学视频,如电影《阿甘正传》等,在观看完影片后,让学生们发表对影片的看法,并对影片中各个主人公的心理进行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就能够从别人的奋斗经历中学到许多知识与经验。

3 结语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授课班级:255班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但也找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