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供应链管理理念

供应链管理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供应链管理理念

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第1篇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MBA、EMBA等管理教育均将企业供应链管理包含在内。

2、供应链管理就是协调企业内外资源来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我们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看作为一个虚拟企业同盟,而把任一个企业看作为这个虚拟企业同盟中的一个部门,同盟的内部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只不过同盟的组成是动态的,根据市场需要随时在发生变化。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

4、供应链管理的七项原则: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更贴近客户的产品;时间延迟;策略性的确定货源和采购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企业竞争力 竞争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由供应商卖方主导变成了顾客买方主导,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呈现出动态化、复杂化、激烈化的特征。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环境变化压力,企业都在积极寻求一种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 又能整合利用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基于共赢原则的经营管理新模式。在此情况下,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便应运而生。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将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全球竞争环境, 提升企业竞争力, 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继而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本文在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和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各环境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迅速以最小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值。它强调的是一种网络式管理,目标就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保证成本最小化。总的来说,供应链管理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博弈。原有供应链上的企业由企业物流的博弈对立发展到企业物流经营的共生。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促进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涉及各种企业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跨行业的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现代供应链管理体现了以下的基本思想:

1.供应链管理强调运用系统的战略管理思想

供应链管理是基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具有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基础之上的管理,它不再孤立地看待各个企业及各个部门,而是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并把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以高度关注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各节点企业集中精力培养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负责优势责任, 使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管理和信息优势得以集成, 并通过有机的协调来共同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从而提升整体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实现链上各企业利益最大化。

2.供应链管理强调利用集成化的信息管理

为使供应链担负起对最终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供应链必须建立一条贯穿所有节点企业的信息高速公路。链上企业在主动地关注整个供应链及其管理的同时,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的业务伙伴关系得到了强化,变过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敌对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业务伙伴,这主要体现在共同解决问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即供应链管理强调利用集成化的信息管理,链上企业要把与供应链运作有关的信息及时传送到信息高速公路上, 再由核心企业进行信息总集成, 保证节点企业在实时状态下获悉与己有关的信息, 同时进行快速响应来满足用户需求, 保证供应链管理准确、高效的要求。

3.供应链管理强调链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开发

只有链上企业本身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才会持久。所以,供应链业务伙伴关系的形成不能以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代价,应做到能够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保证供应链组织在管理、运作上的高度集成与优化,最终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高质量、高柔性、快速响应、低成本以及整体效益最优的共同目标。

二、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 企业竞争力最直观地表现为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品或者服务, 并且能够使自身得以发展的能力或者综合素质。而所谓“更有效地”是指以更低的价格或者以消费者更满意的质量持续地生产和销售(统计上表现为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所谓“使自身得以发展”是指企业能够实现经济上长期的良性循环, 具有持续的良好业绩, 从而成为长久生存和不断壮大的强势企业(统计上表现为长期具有较高的盈利率)。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1.供应链管理可减少物流流通时间, 加快交货速度, 增强企业竞争的时间优势

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利用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可以提高节点企业信息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消除由于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而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从而使链上企业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形势, 实现供应链各环节即时出售、即时生产、即时供应, 也就是在需求信息获取和随后所作出的反应尽量接近实时及最终消费者, 将消费者需求的消费前置时间降低到最低限度, 加快交货速度, 保证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有效的响应,大幅度地缩短从订货到完成交货的周期,实现即时生产、即时交货和即时配送,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为企业在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创造条件。

2.供应链管理可减少库存, 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的成本优势

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整体合作和协调,从而实现物流畅通,促进供给和需求信息的快速流动,在加快物流的同时避免盲目生产,有效减少各个环节的库存量,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库存成本消耗。另外,供应链的形成消除了非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嫁,从整体意义上降低了各自的成本,使得企业将更多的周转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制和市场开发等,以保证企业获得长期地持续性发展。

3.供应链管理可充分发挥链上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竞争的专业优势

企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决定了企业不可能在所有业务领域都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条件下,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的业务都不是大而全,而是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提供其业务范围内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突出自己的核心业务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自己的优势。至于非核心业务,则转包给业务伙伴。通过非核心业务的外包,建立一个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保证每一个成员企业都能轻装上阵。这种合作竞争使每一个成员企业既可以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又可以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享用联盟中的其他资源,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实现核心竞争优势集成和资源共享,共生出强大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协作精神,确立多赢思想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实施中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各组织传统观念的阻力,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多赢基础上的,企业要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把握核心优势,乐于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承担利益与风险,在合作方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和信息共享机制,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供应链企业相互封锁的弊端,使信息等资源在供应链各方得到充分相互共享, 共同对付市场上的竞争者, 谋求最大的合作利益。由此,供应链管理超越了企业之间的界限, 通过培养协作精神, 确立多赢思想,把有关各方都联系起来,遵循互利互惠,互信互补的原则,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携手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共享成果与收益。

2.塑造优秀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文化

在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内部贯彻“以各成员企业和顾客满意为核心”的供应理念。在改善供应水平的同时,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的观念导向作用。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优秀的供应链管理文化往往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统一和沟通各节点企业及其员工的思想,从而使各成员企业及其员工产生对本企业的供应目标、供应观念、供应行为规范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企业自我激励的动因,它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精神,使员工自觉地为实现企业的供应目标而努力工作、持续改进。企业要努力实现这样的转变,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制订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强化员工的供应链管理意识,从而使该管理文化深入人心。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有必要形成趋于统一的供应观念,互相促进与学习,增进沟通和相互理解,最大限度地从行为和思想上保持其正相关性,甚至是一致性。这样,就可以从供应链的内部结构方面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稳定性,提高“链”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链上企业的竞争力。

3.加强供应链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

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只有几年时间,许多企业界人士对此知之尚少,能进行供应链管理运作的人才就更缺。供应链管理作为一个跨组织、跨行业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许多高新技术,不但需要懂得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信息技术,而且需要了解供应链上各行业管理理念、方法、手段及与供应链有关的管理技术,然而,在知识更新日益频繁、知识量极度膨胀的时代,无论个人如何努力,一个人想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是几乎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实施供应链管理就必须将各类专业人才组织协调在一起。因此,目前我国除了加快培养与供应链管理有关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外,最迫切需要是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培训和介绍其相关技术,使他们迅速地成为具有供应链管理相关知识背景的又具有协调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觉寻找并建立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使供应链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得以普遍推广应用,形成我国企业在经营国际化的形势下的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供应链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为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施供应链管理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杨晓雁: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

[2]刘鑫:实施供应链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J].高等职业教育,2004.2

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第3篇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在行业中的生存多数都是通过营销或者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在这样的互相合作中逐渐建立起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企业的供应链最重要的环节因素就是产品的消费者,也就是产品的客户,在二十一世纪的企业竞争中,说是供应链的竞争,还不如说是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和产品之间的竞争,因此加强企业对于消费者的管理才能够真正保障供应链的质量与效率,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从营销的视角来说,在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如果缺乏了强大而稳定的企业作为核心领导力量,就不会形成如今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企业都在其中从事着不同的市场功能,在整体的发展中通过合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发展成为供应链终端之间的竞争,也就是消费者和顾客之间的竞争。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企业的供应链主要环节有顾客、制造商、供应商和销售商资格环节,供应链的每个成员都为企业起到了互惠互助、平等互利的市场竞争作用。以营销作为基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供应链意义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供应链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企业在产品上会面对共同的消费者与顾客,每一个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基本的供应和需求之外,还存在互相合作的关系;其次,在企业的供应链中,其所提供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价值上的,还是产品上与需求上的,并且这样的关系是企业之间自发形成的,也是一种虚拟的销售体系;最后,在供应链体系中,每一个企业成员都是互惠互助的关系,因此在其中并没有绝对的领导型企业,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对其它所有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或者组织任何商业活动。

从当前我国的市场环境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为了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利用营销的视角,强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升竞争力以获得更加长远的生存空间。下图展示的就是典型的供应链改进模型:

图1 营销角度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改进模型

二、基于营销角度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一)树立供应链管理理念

企业要想提升管理质量,就需要首先从思想上建立起管理的理念,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根据企业发展中的供应链成本为核心理念,对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组成环节进行成本优化。企业生产活动中,每一项设备、原料的购买以及其它之处都需要建立清晰有条理的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的理念树立中,企业不仅需要针对影响发展的内部因素进行管理理念的深入渗透,也要对外部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传递。

(二)应用先进信息化技术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信息化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时,企业的管理也应当抓住这样的机遇,将其应用到发展中的供应链管理优化,并有效利用企业内部所有的生产资源。企业在发展中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就需要在供应链中与其它环节成员形成良好紧密的合作关系,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同时利用网络技术,为企业的产品制定好发展方向,提升企业的产品营销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三)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要想提高当前企业的产品销量,提升市场地位,提升企业在产品上对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就需要提升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产品的物流成本,提升产业链中与其它合作伙伴的紧密程度,这样能够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发展中的成本,提升产品的流转效率,为产品的顾客提供更加快速和高效的服务,给企业在社会中建立好优秀的形象,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发展水平也会同步得到增强。

(四)重视供应链合作

企业在供应链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个环节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而企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意味着要提升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在供应链中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合作,因此企业需要全面重视与供应链中环节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完善自身的供应链体系,为自身打造良好的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促进企业在行业中更加稳定地发展。

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成为当代建筑企业应当共同思考的问题。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很多企业已经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植入到企业的管理中,但此种管理方式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知到绿色管理的重要性,改变管理的模式,使行业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一、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一) 材料获取威胁环境健康

由于建筑企业的规模较大,其在进行施工时占用了大量的农田和土地,降低了当地的耕地面积,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另外,建筑企业在获取施工材料时,通常要通过采砂和开矿来完成,易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过量的开采还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影响资源的重建。

(二) 噪声污染影响人们生活

由于建筑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到大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产生了巨大的声响,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完成施工任务,不分昼夜的进行施工,引起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三) 施工生产导致环境污染

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灰尘和悬浮颗粒,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建筑活动所释放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会破坏臭氧层的结构,引起温室效应。研究表明,在我国十大严重污染的城市中,有半数以上城市的环境问题是由于发展城市建设所引起的,城市发展的速度已经不及城市污染的速度。

二、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符合现代生产要求的管理模式,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建筑企业必须认清自身的不足之处,加深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开展绿色施工,减少不良施工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一) 开展绿色施工

建设行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能源和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尽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所在地区空气污染的程度。在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环境展开详细的调查,制定出符合当地环境要求的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加深其对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等概念的了解。做好施工场地的节水节电工作,降低环境压力。在施工中要尽量使用预制构件,提高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研究表明,采取绿色施工的方式能够降低城市污染的程度,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我国香港地区多年来一直坚持绿色施工的理念。香港地区地少人多,土地资源十分短缺。该地区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秉承绿色施工的理念,将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整齐的摆放,使空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香港地区在进行施工建筑时,很少出现尘土飞扬的现象。我国其他地区应当效仿香港地区的施工方式,加强对绿色施工理念的了解,减少因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施工中的关键步骤,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不仅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也能够使工程满足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在选择施工材料时,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选择信用度较高的供应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降低运输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综合评定,确保施工材料的应用价值。其次,管理者应该建立评估竞争机制,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展开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绿色施工的标准。设置淘汰标准,将不符合施工标准的建筑材料淘汰出去。即使施工材料满足绿色施工的标准,也要定期对材料进行复核,保证各个施工阶段能够合理的衔接。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材料的替补工作,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合格的施工材料,企业要及时更换其他的供应商,以保证施工能够正常进行。最后,管理人员要设立专门的材料监督小组,对原材料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 做好绿色回收工作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施工中,当建筑物达到使用年限时,一般要对其做报废处理。而绿色供应链管理强调施工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要固守两个原则,一是合理的利用施工材料,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要对无法利用的资源进行妥善的处理,降低报废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人员要详细了解材料的性质,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废弃材料的处理上,要争取将材料进行二次利用,使建筑材料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材料显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如欧洲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有85%的钢铁炉渣被回收利用,且大部分用于民用建筑。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有97%的钢铁炉渣被用作水利工程和道路工程的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我国的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开展的较晚,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要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必须认识到绿色回收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资源二次利用率,使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结语

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施工管理中,能够减少资源上的浪费,增强建筑行业各个项目之间的有效合作。由于建筑施工所涉及的范围较大,所使用的施工原料较多,其造成的土地浪费和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建筑行业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冷静的分析,改变管理制度。开展绿色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做好绿色回收工作,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真正的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秋良,康海贵,周鹏飞,陈栋.建筑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型与实施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04).

[2]谢婷婷.基于建筑工程承包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1(23).

[3]张月h.建筑业绿色施工过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

供应链管理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意义;现状

一、煤炭企业为何要改革物资供应管理体制

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煤炭企业改革物资供应管理体制

传统的企业制度下,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着制度不严明、决策随意性大、管理方式粗放等问题,为尽快彻底的改变这一现状,顺应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潮流,煤炭企业必须切实加强企业管理,高度重视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完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达到科学管理水平,这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煤炭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以生产经营为首要职责,企业自负盈亏。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高低,进而影响企业利润。改革物资供应管理体制对于企业节约生产成本、创造利润最大化有很重大的意义。所以,物资供应管理部门的改革应首当其冲,解放思想,实现创新管理、信息化管理。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革物资供应管理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商品市场逐步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煤炭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况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卖煤难,煤款收回困难,煤炭库存积压等。这时煤炭企业就要转变战略发展思路,市场经济条件下指令性计划已不复存在,要求企业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认识“市场需求决定煤炭采购”,牢牢把握市场供求规律展开煤炭生产工作。这种情形下,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必须进行体制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煤炭企业改革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的意义

1.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煤炭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作用,煤炭企业的发展好坏决定着煤炭产业的兴衰。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又取决于生产成本的高低。物资供应费用占据着煤炭企业生产成本很大部分的比重,所以,如果能更新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系,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很重大意义。

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进内部管理

物资供应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企业降低材料成本、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浪费的有效途径。因此,对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迫在眉睫。长期以来,传统的物资供应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管理人员不专业,预算管理不够精细,进货质量无法掌控等。现在已经有一些煤炭企业进行了改革,然而因改革力度小、旧体制残留因素较多,物流指导思想不先进等使改革效果不明显。若想改革力度大,产生明显效果,那么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管理,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其优势渐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是势不可挡的。供应链管理不是单一的管理理念,而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与用户服务水平间的关系,所以供应链上的各个部门应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力量。

三、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物资供应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煤炭物资供应体系大部分是单一供应型管理,储备、领料都层层分管,库存管理不分级,用大量的库存来保证煤炭生产造成了大量资金的占用等,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加重了物资供应成本,对于企业实现利润目标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宏观层面上,物资供应管理的现状为:

1.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应用。供应链是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用户、用户的用户连成一条链形成的。它具有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面向用户需求等特征。供应链管理就是将这一复杂的供应链系统进行有效协调管理的过程,它和传统的物资管理有很大不同,它将物资采购作为产品增值的起点。物资供应管理虽只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但企业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生产环节,把它作为供应链当中的一个环节。虽然,供应链管理思想提出的时间不长,但颇受国际知名企业的瞩目。8O年代中期后,工业发达国家中有80%左右的企业选择全球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模式。

2.物流管理活动应引起足够重视。

物流管理与企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另一方面,物流管理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率有一定影响,同时,有效地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达成利润目标。所以说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益处。然而,有些企业并未对物流管理引起足够重视,甚至都没有成立一个单独的物流管理部门;传统模式下的物流管理虽然能保障生产物资所需,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物料储备体系显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所以,企业要迫切加强物流管理,对物流管理应引起足够重视,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微观层面上,物资供应管理现状分析:

1.物资计划的管理问题颇多。

物资计划一般分为需求计划和采购计划。需求计划由采区材料员从生产现场自下而上层层上报,采购计划则是公司供应处根据需求计划编制。需求计划编制由于层层上报,导致效率低、信息不畅,易造成存货积压,并且供应处对现场实际情况不了解,只负责用料计划易导致舞弊;而物资采购计划由于一般以年为编制周期,时间过长易导致少次大批量订货,造成采购资金占用过多,资金周转率差。

2.信息系统建设不够规范,稳定性差。20世纪80年代后期,煤炭企业开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目前虽小具规模,但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涉及面广、数据交易频繁,而企业又受制于管理模式和资金量的影响,要么一味求简单,但需要优化时又不得不做第二次开发;要么追求一劳永逸,期望保持永久使用,然而,信息化建设瞬息变化的今天,高大全的目标难以实现。并且,整个行业存在着信息系统标准不一致、管理不统一的缺陷。

四、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体制改革及应用

1.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要一味追求简单或者高大全,应把实用性、有效性放在首要位置。所以要求企业进行系统开发时既要科学先进,又要满足管理环节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硬件本身实现信息化,更是与管理理念有机结合的信息化。所以,管理理念的创新也应紧跟步伐。只有这样,信息共享才成为可能。而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基础,各节点只有使资金流、信息流彼此知晓,才能彼此协调。也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由消费者需求来驱动供给。

2.推行供应商管理建设和准时化采购。

传统采购管理中存在着与供应商合作不紧密的问题,所以,供应商对需求反应迟缓,沟通中缺乏柔性。所以,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建立新时代的供需合作模式。准时化采购思想提出后,物资供应管理就应转变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转而为订单而采购,对外部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同时对产品质量实施时时控制,达到系统性、集成性、协调性和同步性。

3.完善库存管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传统采购模式下,各企业各自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管理,无法共享库存信息,有时会产生需求信息假象。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需企业都是各个链条上的节点,之间是合作关系,数据在供需企业间是透明的,可以实现数据共享,这样决策便有效很多。同时,供需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可以解决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由此便可以降低不可预测风险,彼此提供便利,双方共同解决采购供应问题,信息共享的同时无形中双方都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为准时化采购创造了条件。

4.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键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减少人的劳动量,但是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人才的使用不在多而在精。信息的传递不在是依靠人与人间的传递,而是网络传递。所以,信息技术的掌握、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物流管理已成为了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应用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帮助巨大,所以,企业务必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同时加强人才培训和职业教育,打造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管理团队。

结束语: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大爆炸的今天,煤炭企业更应高度重视物流管理,规范采购行为,重视物资供应管理部门建设,结合以供应链管理为典型代表的“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考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资供应管理新特点,构建物资供应管理新体系。不仅要实现优化物资采购流程的目的,更要通过科学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建立供需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信息共享,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用活资金,形成合理库存的目的。煤炭企业只有从战略角度,紧跟时展步伐,不断推进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长久的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利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马兰矿供应科 山西太原 030205)

参考文献:

[1]李强林.试论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改革[J].煤炭经济研究,2004(2).

[2]付晓刚.关于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研究的意义[J].知识经济,2011(8).

[3]黄东艳.论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现状及研究的意义[J].知识经济,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