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资源利用方案

水资源利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水资源利用方案

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第1篇

为了加强本市水资源的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用水,防治水害,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利用水工程或者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

本市一切取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本细则第三条规定的情形外,都应当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本细则的规定申请取水许水许可证,并按照规定取水。

第三条(免予申请范围)

下列取水免予申请取水许可证:

(一)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和其他非生产、经营性取水,且日取水量在10立米以下的;

(二)在本市灌区外为零星农田灌溉取水;

(三)《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规定免予或者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其他取水。

第四条(管理部门)

*市水利局(以下简称市水利局)负责本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的协调和监督管理,以及地表水取水许可的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水资源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水资源办)具体负责本市地表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公用局)负责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的管理工作。其所属的给水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给水处)具体负责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市地质矿产局(以下简称市地矿局)负责协同对本市地下水取水许可的监督管理。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表水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审批权限)

下列取水许可申请,由市水利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一)由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

(二)日取水量在2万立方米以上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表水取水许可申请,由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下列取水许可申请,必须经市地矿局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由市公用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一)由市级主管部门审批立项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

(二)供水水源地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由市公用局负责审批,发放取水许可证。

第六条(审批原则)

本市取水许可的审批,应当按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实施,并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用水和航运、环境保护需要。

第七条(年度取水总量计划的制定)

本市地表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由市水利局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经批准的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水长期供求计划和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制定。

本市地下水的年度可取总量计划、井点总体布局和取水层位,由市水利局会同市建设委员会、市公用局、市地矿局,按照本市地下水可开采总量、地面沉降的控制和监测状况以及经批准的本市水长期供求计划制定,并与本市地下水的年度回灌计划相协调。

第八条(地下水开采限制)

在地下水超采区域,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不得扩大取水。禁止在没有回灌措施的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开采地下水。

属下列情况之一,申请取用地下水的,不予批准:

(一)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区域;

(二)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区域;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保护区域;

(四)可用自来水替代地下水使用的情形;

(五)按照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不许可取用地下水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预申请及其审核程序)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申请人应当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按照本细则规定的审批权限向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预申请,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交取水可行性研究报告。

审批部门应当在收到取水许可预申请之日起30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15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申请人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附上审批部门的书面审核意见。

不列入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按照本细则第十条的规定,直接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十条(申请程序)

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经批准后,申请人应当持下列文件和资料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一)取水许可申请书;

(二)取水许可预申请审核同意的文件;

(三)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四)取水许可申请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时,须提供与第三人已达成的协议原件;

(五)审批部门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不列入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管理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持前款第(一)、(四)、(五)项所列的文件和资料向审批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

第十一条(申请书内容)

取水许可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地址;

(二)取水水源、地点;

(三)取水方式、日取水量;

(四)取水目的、起始时间和期限;

(五)退水地点、退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以及污水处理措施;

(六)节水措施;

(七)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十二条(审批程序)

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

需要经市地矿局签署意见的,市地矿局应当自收到取水许可申请之日起30日内签署意见;对急需取水的,应当在15日内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取水许可证的发放)

经审核批准取水的,由审批部门在取水工程竣工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验收合格后,发给取水许可证。

发放取水许可证,只准收取工本费。

第十四条(取水许可公告)

审批部门应当将发放取水许可证的情况载入取水许可登记簿,并定期公告。

第十五条(日常管理的要求)

取水许可证持有人(以下简称持证人)应当按照取水许可证的规定取水,并达到下列要求:

(一)在规定期限内装置计量设施;

(二)定期填报取水报表;

(三)按时向原审批部门报送年度取水计划和取水总结;取用地下水的,应当同时报送市地矿局。

持证人在市水资源办、市给水处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取水情况进行检查时,应当如实提供取水量的测定数据等资料,并接受有关的计量核定。

第十六条(取水量核减或者限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审批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待证人的取水量予以核减或者限制;

(一)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的;

(二)影响本市正常供水的;

(三)地下水严重超采或者因地下水开采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

(四)《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十七条(取水许可证管理)

取水许可证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

取水许可证不得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

第十八条(取水许可证变更)

持证人需要改变取水目的、取水地点或者增加日取水量的,应当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取水许可证注销)

持证人连续停止取水满一年的,由原审批部门核查并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注销其取水许可证。但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保留持证人取水许可证的除外。

第二十条(取水期限的延长)

取水期限届满,取水许可证自行失效。需要延长取水期限的,持证人应当在取水期限届满的90日前,向原审批部门提出申请。原审批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二十一条(行政处罚)

对违反《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本细则的行为,由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一)无取水许可证擅自取水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二)违反取水许可证的规定取水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三)未在规定期限内装置计量设施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四)拒绝提供取水量的测定数据等有关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五)拒不执行审批部门作出的取水量核减或者限制决定的,责令其限期改正;

(六)将按照取水许可证取得的水非法转售的,责令其限制改正。

对有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项所列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原审批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取水许可证的,由原审批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吊销其取水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处罚程序)

市水利局、市公用局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没收入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三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取水许可申请不予批准的决定或者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审批工作人员的责任)

市水利局、市公用局或者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的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取水登记)

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第2篇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东、南、西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兼具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的特点,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且四季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7.99mm,2010年水资源总量为9.39亿m3。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密集的特大城市,2011年全市总人口249.3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为1690亿元,占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的25.5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31∶44.91∶53.78。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城市的天山北坡经济区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区域,成为中国扩大向西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未来乌鲁木齐市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建设的新时期,水资源需求将不断增长。但水资源严重衰竭和水污染加剧导致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大大降低,城市发展和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必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1.2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认为系统的行为模式与特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动态结构与反馈机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系统综合推理,可以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19]。绿洲城市系统内部结构复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进行揭示,而系统动力学对处理非线性复杂反馈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进行长期、动态的定量分析,因此本文选择系统动力仿真模型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进程与水资源利用潜力进行多情景模拟与预测。根据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理论与机制,建立系统动力仿真模型,将区域水资源-城市发展复合系统划分为水资源和城市发展两个系统,其中水资源系统包括供水、用水、水资源利用综合潜力等模块,城市发展系统包括人口、经济和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等模块,对城市发展进程与水资源需求进行多情景模拟与预测。其中,水资源利用综合潜力由本底条件、开发程度、利用效率、管理能力4个方面、15个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计算得出,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由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空间4个方面、16个指标构建的评价体系计算得出[18]。为提高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当规避难以确定的因素,在模型构建时假定区域可利用水资源确定,可利用土地资源不变,节水技术改进速度稳定,城市水平根据设定情景发展[13]。系统仿真模型构建的概念框架如图1.在模型构建基础上,根据控制参量的调控原则和情景预测模型的因果反馈流程,将具有能动调控作用的城市发展系统的7个参量作为控制参量(表1),根据区域现实情况、未来发展环境及城市发展模式选择等进行初步实验调控,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情景进行高、中、低三种发展方案设定,其中,高速方案采用乌鲁木齐市“十二五”规划发展速度,中速方案采用1995-2010年平均增速,低速发展则假定城市发展速度相对保守。水资源开发利用则从供水和用水两个方面设定了现状供水、跨流域调水、现状用水和节水利用四种方案:①现状供水方案假定区域地表、地下水资源量为1995-2010年均值,分别为10.52亿m3、5.82亿m3,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62.68%匀速增至2030年的75%,地下水源供水量占地下水资源量的比例维持在50%不变,到2030年区域可供水资源总量为11.15亿m3;②调水方案中区域调水能力逐渐增强,调水量以每年0.2亿m3的速度匀速增加,到2030年调水量达4亿m3,可供水资源总量达15.15亿m3;③现状用水方案中,工业重复用水率保持2010年70%的水平,农业灌溉用水定额以50m3/hm2的速度逐年递减;④节水方案中,工业重复用水率到2030年匀速提高到85%,灌溉用水定额的降幅有所加大。基于不同方案,以2010年为现状基础年,对乌鲁木齐市2010-2030年城市发展水平与水资源需求进行情景模拟。同时,借鉴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发展潜力综合测度的相关成果[17,18]和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强度模型[20],计算不同方案下的水资源缺口和水资源系统对城市发展系统的约束强度,比较分析各城市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不同情景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进行预测。

2结果分析

2.1城市发展水平的情景模拟采用城市发展综合水平指数反映乌鲁木齐市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水平[18]。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速度下,乌鲁木齐市主要年份的城市发展指标和综合指标的模拟结果如表2。(1)高速发展方案中,区域总人口由2010年的243.03万人增至2030年的422.21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413.7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由303.76亿元增加到8895.62亿元(图2),三次产业结构由1.49∶44.86∶53.65变为0.14∶49.68∶50.18,工业总产值由391.36亿元增至12691亿元,建成区面积由343km2增至433.7km2。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由0.5637上升到0.9226(图3)。(2)城市中速发展方案中,到2030年乌鲁木齐市总人口增至320.94万人,城镇人口增至314.5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2605.6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变为0.48∶54.04∶45.48,工业总产值增至4281亿元,建成区面积增至408.69km2(图2)。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上升到0.7115(图3)。(3)城市低速发展方案中,乌鲁木齐市2030年总人口增至279.42万人,城镇人口增加到273.8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1183.4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变为1.07∶54.43∶44.51,工业总产值增加到2000亿元,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85.82km2(图2)。城市发展综合指数上升到0.6374(图3)。

2.2水资源供需水平的情景模拟高、中、低3种城市发展方案下用水人口与用水产业的不同使水资源需求量有所差异。相同城市发展方案下,用水方案的不同导致用水定额的变化,也带来需水总量的差异(表3)。(1)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情景下,除农业需水呈下降趋势,2010-2030年乌鲁木齐市工业需水、生活需水、生态需水和需水总量均呈增长趋势(表3)。现状用水方案中,需水总量从10.89亿m3增至53.80亿m3,增加了3.94倍,年均增加2.15亿m3,主要用于工业发展,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用水比重由2010年的64.36∶18.00∶13.74∶3.89变为2030年的9.41∶83.18∶4.39∶3.03,工业产值的高速增长导致工业用水需求增加迅速,工业成为乌鲁木齐市用水的重要部门。节水方案中,需水总量增至45.30亿m3,年均增加1.72亿m3,需水结构调整为9.85∶81.35∶5.21∶3.60,水资源利用结构较现状用水方案得到了一定优化。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带来水资源需求的加大,超过供水能力时必然导致较大的水资源供需差额。按照现状供水方案,到2030年乌鲁木齐市可供水资源总量为11.15亿m3,现状用水和节水方案下缺水量将分别达42.65亿m3和34.15亿m3(图4)。若有外调水补给供水,2030年供水总量为15.15亿m3,现状用水和节水方案下缺水量分别为38.65亿m3和30.15亿m3。(2)城市中速发展情景下,农业需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需水、生活需水、生态需水和需水总量均有所增长。现状用水方案中,2030年需水总量增加到23.58亿m3,增加了1.17倍,年均增加0.63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结构为21.48∶63.99∶7.61∶6.91。节水方案中需水总量增加到20.32亿m3,年均增加0.47亿m3,需水结构调整为21.97∶61.17∶8.83∶8.02。中速发展情景下的缺水程度较高速情景大大减小。在现状供水条件下,乌鲁木齐市从2011年开始缺水,现状用水方案下到2030年缺水量为12.43亿m3,节水方案下2030年缺水量为9.17亿m3。调水情景下,现状用水方案使乌鲁木齐市2017年开始缺水,到2030年缺水量为8.43亿m3,节水方案使乌鲁木齐市2021年开始缺水,到2030年缺水量为5.17亿m3。(3)在低速发展情景下,2011-2030年农业需水量和生活需水量呈现下降趋势,工业需水量、生态需水量和需水总量有所增长。现状用水方案中,2030年需水总量增加到15.31亿m3,年均增加0.22亿m3,农业、工业、生活、生态需水结构为33.08∶46.05∶10.20∶10.65。节水方案中需水总量增加到13.46亿m3,年均增加0.13亿m3,需水结构调整为33.16∶43.14∶11.60∶12.11。乌鲁木齐市需水总量大大减小,在现状供水条件下,现状用水方案2012年开始缺水,到2030年缺水量为4.16亿m3,节水方案2017年开始缺水,2030年缺水量为2.31亿m3。调水情景下,水资源处于盈余状态,水资源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约束强度的情景仿真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强度反映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20],水资源条件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其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强度较小,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对水资源约束力的抗拒能力较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资源带来的约束作用。不同情景下的仿真结果显示,由于城市发展综合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提高,水资源系统对城市发展系统的约束强度有所下降(表4)。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较高,使得城市对水资源短缺的抗约束能力越强,较中、低情景下的水资源约束强度更小。但现状用水方式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水资源开发程度的加剧,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导致到2030年高情景下的水资源约束强度反而低于中、低情景。在现状供用水方案下,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强度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0.5083降到2027年的0.4602,后有所上升,到2030年为0.4654;调水方案下,从2011年的0.5080降到2027年D0.4567,后上升到2030年的0.4606。节水利用方案下,现状供水和调水方案分别导致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约束强度从2011年的0.5073、0.5070降到2030年的0.4050、0.4002。中速和低速发展情景下,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均导致各用水方案下的水资源约束强度降低。比较而言,在现状用水方案下,城市低速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强度最小;节水利用方案下,城市高速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强度则最小。总体来看,未来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系统对城市发展系统的约束强度基本在0.4~0.5之间,按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约束强度的分级标准[20],约束强度<0.3为弱约束,0.3~0.5为较强约束,0.5~0.7为强约束,>0.7为极强约束,则乌鲁木齐市未来基本属于较强约束。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发展综合水平较高,有助于提高对水资源约束强度的抵抗能力;节水方案较现状用水方案,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指数较高,水资源约束强度也低于现状用水方案。

3结论

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第3篇

水利工程管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更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必须做好水资源调度工作,而要想促进调度工作顺利进行,必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通信调度系统是其中之一。在通信调度系统支持下,能对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和控制,优化水资源利用和调配,满足当地用水需要,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下面将结合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具体情况,对通信调度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实际工作提供启示。

2.通信调度系统概述

万家寨引黄工程是为了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而修建的,线路总长446.7km,设计年引水量12亿m3。该工程的目的是更好保护环境,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山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合理调配和应用水资源,水利管理单位十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采用通信调度系统,对水资源应用进行监测和管理。并为水资源合理分配和节约用水提供依据,促进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提高。

2.1系统目标。系统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优化调度、自动监控为一体,能及时掌握和预测天然来水量、引水工程输水情况。为水资源合理调配、高效利用水资源提供支持和依据。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2建设原则。通信调度系统的建设涉及面广,工程庞大,结构复杂,为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调度,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坚持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标准性、技术性、开放性等原则。并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更好完成系统建设任务,满足水利工程管理需要,提高管理工作水平。2.3建设任务。首先建成万家寨引黄工程重要控制点水情、工情、雨情、地下水等信息实时采集、监测、集成系统;实现供水区水库、泵站、闸门、闸室的监视与控制;架构通信传输与计算机网络,为系统信息传输提供平台;建设综合数据库系统,提供一致的数据查询、管理、维护功能;构建区域水资源预报子系统,动态监测和预报地表水、地下水。构建区域需水预测子系统,预测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为水资源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

3.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在万家寨引黄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重视通信调度系统应用,以便及时掌握水资源基本情况,为调度水资源,节约用水奠定基础。

3.1系统组成。通信调度系统以信息采集和传输、供水工程运行监控为基础,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为核心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水资源利用进行合理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整个通信调度系统的子系统包括6个:信息采集、供水工程运行监控、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综合数据库、调度决策支持。调度决策支持又包括信息管理、水资源预报、需水预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事务管理等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发挥相应的作用,促进通信调度系统有效运行和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

3.2逻辑结构。一共分为三个层次,从上至下依次为控制层、应用层、信息层。应用层通过人机接口与决策分析人员、决策者交互。在信息层和应用层支持下,完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调度决策的各项工作,包括信息查询,决策方案生成、方案实施、方案实施结果后评价等功能。

3.3功能设计。不同子系统具有不同功能,它们统一于通信调度系统当中,促进整个系统作用的有效发挥。第一、信息采集:采集水情、雨情、工情、旱情、地下水、水质、水资源需求、社会经济等信息,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时调度决策提供依据。采集信息传输至数据库,为水资源调度提供及时、丰富、准确的信息源。第二、运行监控: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自动控制技术等,连续、自动监测水泵、泵站、闸门、阀室运行情况,重点工程采用视频监控,以图像、数据、文本、视频等形式反映监测结果,让调度中心了解水利工程运行情况。第三、通信传输:采集站点信息传输至分中心,分中心信息传输至调度管理中心,作为决策管理的依据。第四、计算机网络:由调度中心局域网和骨干传输网络构成,信息经处理后进入综合数据库,为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第五、综合数据库:包括水情、雨情、地下水、水质、工情、社会经济、图形信息库。第六、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包括信息管理、水资源预报、区域需水预测、水资源调度、水资源事务管理子系统。第七、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数据接收与处理、信息综合查询、结果显示、输出等模块。

4.通信调度系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在万家寨引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通过利用通信调度系统,不仅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还取得良好效果。

4.1缓解水资源短缺。该工程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好满足附近居民和工业、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环境恶化情况,对满足附近人们用水需要,保护周围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2提高灌溉效率。改善附近农业灌溉面积约180万hm2,促进灌溉效率提高。整个区域内约45万hm2耕地的灌溉保证率达到70%。并且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降低灌水定额。

4.3促进水资源合理调度和控制。在通信调度系统支持下,为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情况,促进水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和控制。利用该系统,能够为管理人员及时提供水资源信息,工程信息,并监测和控制引水系统运行情况。进而为科学、合理调水、用水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对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类似水利工程管理可从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应该重视通信调度系统应用。

5.结束语

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 利用研究 规划配置

中图分类号:T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33-01

1 我省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我国整体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量较少,从全国来看,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西北内陆加上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占有量不到20%,水土资源组合失衡,而且年际变化大。就我省城市水资源现状来说,人口密集,重工业发达,用水需求集中,人均淡水可利用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年全国流域分片和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利用指标来看,我省水资源虽然比较缺乏,但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并没有做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作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内陆省份,我省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表1)。

城镇用水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城市生态用水,随着我省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用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所以,必须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分析城市水资源的组成以及具体需水量,分门别类,有效提升城市水资源可利用率,保障城市水资源的安全。同时,也要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研究。

2 城市水资源利用研究的基本内容

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利用研究是合理规划和配置水资源的关键和前提。城市水资源利用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供需平衡分析以及水安全评价等基本内容。

2.1 城市水资源评价

主要包括对特定城市区域各组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评价。(1)数量评价。理论上,只要是城市区域(包括天空、地表、地下),所有能够通过循环和更新的水体都是城市水资源的组成部分,城市水资源总量(W)可以通过公式:W=P(地表水资源量)+Q(地下水资源量)+R(土壤水资源量)+S(污水回用及海水淡化量)-D(以上几者间重复量)来表示。(2)质量评价。城市水资源的污染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城市水资源的污染源既有居民的生活费水,也包括工业生产的“三废”。我省城市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一些小城镇根本没有污水处理能力,即使是有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二级处理率也处于较低水平。据全国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将近80%的河流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50%以上的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资源被污染,即使是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也由于环境污染出现了污染型的水资源危机。做好城市水资源的质量评价,能为更好的治理水资源污染提供帮助。

城市水资源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提供科学数据,为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和配置提供依据,从而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 科学分析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受到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自然条件对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有着决定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类活动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对城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城市水资源现状,发现水资源供需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水资源利用的可能发展方向做出科学预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合理利用水资源。影响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关系的各个要素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涉及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需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以及人与资源、人文以及环境的协调关系考量,寻求全面、多层次的分析方法,为探索城市水资源利用最优的解决方法提供依据。

2.3 分析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系统

城市水安全不但影响到城市的生态安全,还会对区域水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然,城市水安全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这些环节保障了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如果这些环节的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可能会对城市水安全系统造成威胁。

3 优化城市水资源规划配置,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开展的城市水资源利用研究,切实掌握所在城市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并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然后对维持水安全系统前提下的城市水资源的承载力进行科学计算,最终目的是为了合优化配置城市水资源,更好的让水资源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资源配置的原则是资源共有、高效经济、统筹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大的原则下,可以依据各自的城市开展水资源利用研究的成果,优化配置模型,达到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性。

要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规范配置,前提条件是要节约利用水资源,采取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参照城市水资源利用研究成果,构建优化配置模型。城市水资源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一切活动的基础。构建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涉及到多个具体参数,主要由子域、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如下式:Z=Max[F(X)];G(X)≤O;X≥0。其中X为决策向量;F(X)为综合效益函数;G(X)为约束条件集。通过对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得到本城市水资源的最优配置方案。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参考更多对水资源的影响因素,探索水资源可持续性的优化配置模型,例如更多考虑城市所在区域对水资源的配置影响,以及城市各个部门水资源的具体配置,增加水资源利用的约束条件等。

现阶段各国对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和配置重点还是定性分析,缺乏较系统的基础理论来支撑具体的量化分析。所以,加强城市水资源的利用评价,动态分析其承载力,从水资源的压力和支撑指标出发,构建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志人.水资源优化求解示例[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

水资源利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再利用率、淡水比例、浪费。

一、 问题提出:

这个课题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对于我们平时使用的淡水资源,我们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水是我们人类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淡水更为珍贵,所以我想出来关于淡水利用率这个我们身边的话题。

二、 课题研究意义

淡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淡水财富在以很快的速度减少,为了人类的将来,我们就要放眼于现在,把淡水资源在各个方面中各环节的浪费有所减少,或是提高淡水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淡水的流失,达到淡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此来引导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 课题研究方法

首先在网上查找淡水的利率能达到的百分点,浪费能达到多少,查找一些节水,再利用水率高的城市作为例子,借鉴一些好的方法,由于节水日就要到来,所以可以趁此多宣传一下节水知识。

四、 课题研究具体内容及研究过程

淡水利用率

之所以取题名为“关于淡水资源利用率的研究”重点其实并不在于研究“利用率”而在于提高“利用率”,“利用率”这一词只为提醒人们要注意用水的作用效果,不要浪费。

以下是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例。

黑龙江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省份,人均占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根据水利部预测,从现在(06年)到2040年,我省份年均用水量将以每年4.27%的速度逐年增加。显然,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水消耗,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是满足社会发展最为有效的方法。21日(06年3月),省水利厅副厅长胥信平在接受采访时说,未来几年,我省将在保障经建设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农业、工业和城市节水,尽快转变以大量消耗水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形成有利于建设水型社会的用水体制和机制,农业:潜力巨大的节水大户。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田灌溉用水占社会用水量的70%”,而且前全省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7,因此开展农业节水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由于黑龙江省推广了节水灌溉水稻的模式,因此由水稻年均用水量为160~170亿立米,占全省农业用水量93%,在不需花什么钱的情况下减少30%~40%。

此外,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农业节水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目前,黑龙江省除少数试点地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仍沿袭按亩收费的老办法。由于用多用少都要纳税同样的水费,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惊人,按照日前0.47的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全省农业生产中每年被浪费掉的水资源就接近100亿立方米。因此开展农业水价改革,变按亩收费为按方收费,在农村实行计量供水,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就十分必要而紧迫。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用水也逐年增加,据了解,目前我省(黑龙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55%,而在节水措施发达的国家,已经达到90%,此外,我省城市输水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失率高达20%,这一低一高两个指标说明我省工业节水空间十分巨大。

以上是黑龙江对“淡水的利用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几点方法

1结合实际:就是要因地制宜,黑龙江省因为是农业大省,所以在农业浪费水上做出了合理的方案,才有了如年的成绩,因此在提高“水资源利率”的首要方面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

2利用各种手段:从黑龙江省队提高“淡水资源利用率”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常见的收费,用经济来控制淡水浪费,这不仅能控制住水的浪费,而且提高经济效应,同时也带动了人民的节水意识。

3引进器材: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引进先进的器材或是合理节能器材,这样就可以减少淡水的浪费或是再利用。

4树立正确节水意识:怎样做取决人的主观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才能积极与“淡水利用率”提高的活动中来。

以上几点是我自爱黑龙江省“淡水资源利用率”中得出的几点结论,下面,我将提供一些从网络中查找出的方案。

ⅰ要提高用水率和效益,就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生的用水量,通过优化配量水资源,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ⅱ要建立促进全社会节水的机制,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水资源供需关系变化时的经济利益关系变化,使这种经济利益的变化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节水激励机制,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确水权,培育和发展市场。

a:首先要明晰水权,在市场经济中,水交易实质上是水权的交易,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必须要明晰水权。其次,要加强水权管理,自爱水资源紧缺

状态下,取得水权要付出代价,需交纳水资源费并保护水权拥有者的权益,再次,要允许水权交易,培训和发展水市场,必须允许水权拥有者让出水渠并获益。

b:要形成节水机制,就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水权管理制度是一种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通过明晰水权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水资源决策上平的经济和法律地位,形成政府宏观调控过的决策机制、以价格为主的信息机制、以利益关系为驱动的动力机制和通过市场交易配置资源的机制。

c:除了建立水权制度,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制度,还须制定一系列经济政策,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通过用水行为产生的利润,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调整用水行为,从而引导水资源的重新配制。

通过上述的一些建议,“淡水资源利用率”会有一个新的突破,这不仅能够造福于现在,还可以造福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