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度社会化;过度社会化;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16-02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发表于1985年美国社会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本文的作者马克·格兰诺维特曾在哈佛接受社会学的研究生教育,师从社会网分析奠基人之一的哈里森·怀特,一直致力于以社会网理论建构起来的新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进行对话。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在与经济学对话,尤其是与新制度经济学大家、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奥利弗·E·威廉姆森对话。通过对话,作者提出了“嵌入性”这一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

在该文中,格兰诺维特首先批判了社会学传统中的“过度社会化”和古典、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低度社会化”两个问题。格兰诺维特引用丹尼斯·罗恩的观点,指出在社会学中存在人被视为对他人意见过于敏感且完全屈从于经由社会化过程内化的共有的价值与规范体系,即过度社会化问题。而经济学中则存在低度社会化倾向,认为生产、分配与消费行为完全不受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影响。格兰诺维特对两种倾向分析的结论虽然表面看来截然不同、相互对立,但却有着惊人的共同点:均以社会性孤立的行动者作为行动与决定的中心,即将行动者孤立于实时的社会情境之外。过度社会化的孤立是由于机械化了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假定个人的社会属性或范畴一旦已知,其行为方式也就被决定了。在文章中,格兰诺维特将过度社会化中的“社会”与自然神论者的上帝相类比,来形容这种情况下社会所拥有的强大的决定性力量。而经济学家不是完全不考虑社会关系,就是将其定型化、一般化。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嵌入性(即嵌入性)的观点。他认为,行动者既不是像原子一样游离在社会网络之外,也不会奴隶般地依附于其所属的社会类别赋予其的角色。人们具有目的性的行动企图实际是嵌在真实的、正在运作的社会关系系统之中的。

最后,格兰诺维特通过与威廉姆森、霍布斯以及古典经济学的对话,针对信任和欺诈、“市场抑或科层”两个问题论证了其提出的“嵌入性”这一理论。

“嵌入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在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均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大讨论大结合,新经济社会学学派由此兴起。针对格兰诺维特《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笔者对“嵌入性”这一理论做了如下梳理与思考。

一、嵌入性理论对于信任与欺诈的解释

威廉姆森发现,经济学往往假设人们是以相当温和的手段追求自我利益,规避了霍布斯命题。而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以骗术追求自我利益;善于伪装掩饰的人更易于找到交易利益”。经济学对这一问题有两个解释:

1.低度社会化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主张。他们使用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制度的形成,认为制度的形成即为解决经济问题。“每一个演化中的经济问题必有一个社会制度来解决它。”因此,会有一个相应的聪明的制度被设计出来以提高欺诈的成本,取代信任本身,解决欺诈问题。格兰诺维特对这一解决方式的批判是:制度的设计不是产生信任而是取代信任。因此就会导致霍布斯所说的自然状态,即有理性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钻制度的漏洞。笔者认为,当一个制度设计出来使欺诈的成本变得很高的时候,人们会推论认为理性的他人考虑到成本不会采取欺诈行为,因此而产生一种新的信任。只是信任的对象不再是他人而是制度。但是其信任的前提是制度要足够“聪明”。

2.过度社会化的“普遍道德”。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会渐渐演化出来某些类型的隐性契约使人们尊重他人。这些契约即使不是一个社会能够存在的基础,至少也对社会有效率的运作贡献良多。格兰诺维特对这一理论的批判认为,道德的约束不是无时无刻的,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一个理智人在离家很远的餐厅吃饭时如果付了大额的小费,在双方过去不认识也不太会再发生一次交易并且交易内容不太会传扬出去的情况下,除非发生暴力或欺诈事件上述情况不可能发生。

相对于上述两种解决方式,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嵌入性的理论强调具体的关系以及关系结构,即网络能产生信任防止欺诈。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如下的假定之上的:(1)每个人都喜欢与信誉良好的人打交道。(2)人们往往寻求比“不欺诈”更好的关于他人名誉的信息。格兰诺维特利用布朗提出的著名的“N名囚徒困境”博弈论来证明其观点。他举了其经典的戏院失火会发生推挤踩踏事件,而家中失火则不会,正是因为大家相互信任,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可预测的,所以没有囚徒困境。因此,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制度安排或普遍道德能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信任。

二、嵌入性理论对于“市场抑或科层”问题的解释

威廉姆森《市场及科层》提出了“市场抑或科层”问题:在什么情况下经济功能会在公司界线内执行,又在什么情况下会越界交给市场。威廉姆森本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在任何情况下组织都以最有效率地处理经济交易为原则。因此,那些经常发生的、结果不确定的、有需要特殊投资的交易较可能会留在科层组织内;那些直截了当、不常重复又不需要特别投资的交易较可能在公司间进行。威廉姆森对其原因的解释有两个:(1)“有限理性”,即将复杂的交易内部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2)诉求于权威关系以驯服机会主义。

格兰诺维特认为,威廉姆森的分析“混合了《利维坦》一书中相同的过度与低度社会化的观点。公司内科层权力的效能被过度强调了。就好像霍布斯过度社会化观点下的国家。”“市场”则类似于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具体来说,他从三个方面对威廉姆森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有力的批判:

1.格兰诺维特指出,威廉姆森割裂了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而实际上两者密不可分。格兰诺维特引用马考利的研究,证明组织之间的经济来往亦具有稳定性,除非迫不得已不会使用诉讼解决纠纷。“大家在协调的时候都不喜欢谈到威胁要上法院。如一个商人所说‘如果你让律师和会计师站在一边凉快,你可以解决任何争端。他们完全不了解商场上让东取西的艺术”。“证据一致显示要有一些 ‘震撼’才会动摇公司的采买政策,使他不再重复地向一家或少数几家供货商下订单”。

2.格兰诺维特认为,威廉姆森忽略了组织之间亦存在广泛而多样性的社会互动网络,这也是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

3.格兰诺维特批评威廉姆森高估了组织内科层力量的效率。格兰诺维特引用道尔顿的《经理之人》描述的中集体欺诈行为以证明组织虽然被“设计成完全与由社会网而来的集体行动毫不相干”,但是“当人员流动低的时候,职务之间的关系会增加私人色彩的内涵,最后会改造关系网络而改变组织的方向”(James Lincoln,1982)。在这一批判的最后,格兰诺维特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市场交易内化成为公司内的交易,的确可以较好地处理复杂而特殊的交易,但却不能明确的认定科层组织就是主要的原因。或许交易内化的主要效果是提供一个焦点,给一个紧密连带的社会关系网络。”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与其之前的批判论证相左。在格兰诺维特对道尔顿研究进行解释时,指出其之所以出现集体欺诈行为正是由于关系网络对组织的渗透和改变。一方面认为关系网络是交易内化的原因,一方面又认为关系网络会导致组织内交易行为效率的下降甚至失效。

三、结论

威廉姆森让复杂经济活动由科层整合的组织处理来解释经济生活中“机会主义”与欺诈的防止及合作与秩序的普遍存在。而格兰诺维特则认为,秩序或者失序、诚实或欺诈与关系结构有关,与组织形态则较少关联。一笔交易是会留在市场还是垂直整合进公司内,要看其他条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网带来的是冲突、失序、机会主义或欺诈时,交易就有要垂直整合入公司中的压力。反之有一个稳定的网络来处理复杂交易并产生了公司间标准行为模式,就不存在这样的压力了。

在批判威廉姆森的观点时,格兰诺维特 一直注意将自己的理论与功能主义和进化论撇清关系。譬如,在论证社会关系能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信任时,格兰诺维特也分析了网络的局限性以强调其不是乐观的功能主义,以关系网络取代道德或制度执行了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

四、笔者思考

在本文中格兰诺维特在与威廉姆森的对话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假设和命题。总体来说,笔者认为,其理论是将社会网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将社会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典范,为后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切入点。譬如,他运用情境解释的范式对经济学理性人的假定做了捍卫,认为对分析者而言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如果把情境限制尤其是嵌入性问题考虑进去仍可能是有意义的。因此,笔者认为,“嵌入性”这一概念不仅仅是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范式,更是一种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新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文宏. 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特征——兼论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的联系和区别[J].江海学刊,2007,(5).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第2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a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span the bottleneck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iming at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has consens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can promote low carbon and no carbo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model. So,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 society.

关键词: 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建设;研究

Key words: two type social;low carbon economy;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65-02

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涵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内容是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是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2.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区别 两型社会主要侧重于一种社会新形态,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两型社会的主要追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目标,它具体要求:人类在建设经济社会的时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低碳经济则专门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关注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在各项活动中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2.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 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第一,两者提出的终极目标相同,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两者的具体要求相同。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要求人类活动保护生态,减少CO2的排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实现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方方面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概念理论,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呼吁全社会方方面面经过共同努力,共同节能减排,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从而才能够奏效。因此,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3.1 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两型社会应明确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要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低碳经济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各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

3.2 加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社会的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积极发展高端高效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工业增长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过度依赖。要注重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3.3 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世界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但一些实用技术已具雏形。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注意降低低碳技术的使用成本,减少技术推广的阻碍。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4 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改革上要有突破 发达的公共交通、通信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城市的专业化分工。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从而增进社会稳定,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4 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走低碳之路既是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02).

[2]李志英,陈江美.低碳社区建设路径与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冲突的世界范围内出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始。生态学科的开启不仅仅是向人类控制自然和管理自然发出的一声警告,还是与内涵更为丰富的环境保护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反思。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谓循环经济,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实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规则,追求自然的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的生态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排放和自然的开发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对垃圾处理的压力;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再循环属于输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求在企业层面上循环生产,而且应当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国民经济重新核算、调整发展战略、重新构建制度组织创新体系,把经济发展调整到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维系地球生态的永续不衰。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5年我国GDP增长10.2%,经济列车一路呼啸高速驶入2006经济年度。当我们庆幸于高速发展经济时,下面的三组数据的对比却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经济快车能持续多久?①国际上称为直接关系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6和1/3。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②我们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远快于其再生的速度。每单位GDP我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12种主要原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倍~10倍。③每年我国生产工业固体废弃物7.8亿吨,排放污水800多亿吨,生活垃圾超过1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11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超过2000万吨,工业废水超过400亿吨。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62%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滥垦滥伐、超载放牧,使我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耕地退化超过40%,草地退化超过50%。

有学者设定污染(从健康角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和其他损害的货币成本在GNP的8.5%―10%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实际上增长的GNP正被用于补偿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形式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必然会延缓甚至阻碍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以末端治理为主,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进入了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阶段,进而实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成功地将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 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的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把不同的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代谢生态链关系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通过贸易方式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三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的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模式。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的发展的共同点:政府的主导,全民参与。①建立高效的管理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②立法。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③建立参与的长效机制。企业和消费者主动承担回收废弃物的责任。在日本,消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费用标准为空调3500日元、电视机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机2400日元。在汽车行业,日本厂家要每辆车承担20000日元的回收处理费。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生态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经济需要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污染控制逐步由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转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从1999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就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近10年企业层面清洁生产推广的基础上,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起步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目前,已建和拟建的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辽宁省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和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正有序地进行。此外,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也正在开展不同规模和类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路径选择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设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标生态标志,实现许可证贸易等加快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加大制度供给。①制定并实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规章,使得对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对企业生产改造、资本运作有所规范。②制定并实施鼓励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实施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企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倾斜措施。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适当的向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倾斜,同时对于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予以优先考虑。④引导民间资本向环保产业投入。

第三,建立全民共建的长效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政府、法人主体、公民全力参与和共同的努力。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教育等工作中去,使循环经济发展由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共建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P93~94、P240

[2]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8)

[3]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版,P8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场运营能力;区域经济社会;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南京禄口国际机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23-03

0 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作为一种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民航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重视。根据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我国运输机场数量将达220个以上,包括63个机场新建、88个机场改扩建、20个机场迁建在内的工程即将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超过4000亿元,较“十一五”增加60%以上。事实上,民用航空运输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其滞后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则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超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会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影响其他行业的投资,最终同样也会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基于此,有关民用航空运输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与否的问题值得研究。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发现,与此相关的研究大多数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如国外学者Keith的研究表明,航客货运量和区域经济、就业之间存在一定数量关系,航空客货运输将持续作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rueckner的研究认为机场运营不但可以改善本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并且优质航空服务还对城市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内学者刘雪妮采用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得出我国的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仅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谢立等根据投入产出法建立了衡量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关联性的相关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推算出航空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力和制约度,管驰明等从论证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出发,剖析民用航空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等。

二是民用航空运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如国外学者Button等将航空运输的社会经济效益分为原生效益、次生效益、衍生效益和永久性效益四个层次,并通过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测算出国际航空运输对美国区域经济和就业的影响,Bowen等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大型枢纽机场对城市技术创新有很多贡献,欧洲国际机场协会通过采取向机场发放调查问卷和分析机场社会或经济影响报告的方式验证了机场对国家经济的重要贡献,对区域可达性及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等等;此方面为国内较多研究所参考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将民航运输的影响分为直接、间接、诱发和催化影响,并利用宏观乘数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对首都机场货运大通关建设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戴福青等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民航空域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齐险峰等以深圳机场为例,运用增加值方法分析了航空运输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并从节省时间、较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等方面对社会效益作了定性分析,王剑雨、陈林则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直接经济效益、前向波及和后向波及效益等方面分别对我国民航运输业、北京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等等。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更多关注民用航空运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对两者发展的协调性关注不够,而科学测度其协调性,对于合理推动民用航空运输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实证角度,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简称禄口机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量化方法,具体分析其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以期为正确对待机场及周边建设等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机场运营能力方面,综合考虑机场的货运及客运能力两大方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主要从现有的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实力、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等角度选择指标,按照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2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1.2.1 原始数据标准化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方法和代表的意义都不尽相同,因此在综合评价之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已有研究较多采用一种非负值的区间处理法,标准化后,对每一个指标而言,各评价对象中最好者的标准化值为1,最差者为0。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的原始功效值,Um为临界功效阈值,Umax为第i个指标最大功效值,Umin为第i个指标最小功效值,U*ij为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标准化后的功效值,反映了第i个指标下,第j个评价对象达到目标值的满意程度1.2.2 指标权重确定

熵权法是根据评价指标信息熵,即评价指标功效的相对变化程度,以及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同层次分析法等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相对客观,对于相对变化程度大的指标,会赋予较大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及公式如下:

步骤1: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ei,计算公式如下:

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1 协调度模型构建

式(4)中,αi、βj分别表示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U*xim、U*yjm分别表示第m个评价对象在各评价指标下的标准化功效值。

将物理学中的协调度模型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相结合,得到协调度模型如下:

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由于协调度只能说明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而无法反映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为更好地反映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如式(6)所示:

式(6)中,D为耦合协调度,C为协调度,T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δ1、δ2及θ为待定系数,一般取θ=0.5,此外,综合文献及类似研究中的观点,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产生的作用并不对等,结合专家访谈,最终取δ1=0.3,δ2=0.7。

2.3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耦合协调度的取值在0到1之间,其值越接近于0,说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越差,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弱;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越好,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力越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设定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等级及其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以2000-2012年为研究样本区间,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情况展开实证分析,研究数据均来自历年的《南京市统计年鉴》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3.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与权重运算

首先根据公式(1)分别对禄口机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子系统中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继而利用公式(2)和(3)求得各评价指标的熵权,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运算

综合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公式(4)、(5)和(6),得到2000-2012年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结合表2进一步对比分析,可以确定其对应的基本类型,结果如表4所示。

3.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特征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3.3.1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由表4的结果可知,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其中2000-2002年这3年为中度失调阶段;2003-2007年为勉强协调阶段;2008-2009年为中度协调阶段;2010-2012年为良好协调阶段。由中度失调发展至良好协调,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

3.3.2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表4中的数据结果显示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综合得分u(x)、v(y)整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影响下,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除2005年为0.4919略低于2004年的0.4927外,均呈现出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从2000年的0.2559增至2012年的0.9496,年均增速约为1158%。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以来连续3年耦合协调度的数值均高于0.8,这表明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两者已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

3.3.3 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

由表4可知,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的2000-200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小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这一结果表明机场运营能力滞后于同期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而机场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的2008-2009年、良性协调的2010-2012年,前者的综合得分u(x)均大于后者的综合得分v(y),且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上述结果表明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换而言之,禄口机场运营能力的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

4 结束语

本文在构建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系统动力耦合协调度模型,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实证分析,并得到如下结论:(1)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阶段性特征明显,研究时间段内经历了中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以及良好协调4个发展阶段;(2)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年均增速约为11.58%,当前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已达相对理想的状态,具备较好的互动能力;(3)禄口机场运营能力增强是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间耦合协调度提升的重要原因,所研究时段内,机场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5.01%远高于同期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得分的平均增长速度19.26%,同区域经济社会子系统相比,机场子系统在两者耦合协调度提升方面的贡献度相对更高。

本文从耦合协调度层面对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比较研究,在重点关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以及耦合协调度标准划分的同时,以2000-2012年为研究时间段,展开评价研究,并针对具体结果,进行特征分析与讨论。总之,本文构建和提供了一个分析与比较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框架与方法,其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综合把握禄口机场运营能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更为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Keith G D. The geography of air passenger volume and local employment patterns by US metropolitan core area:1973-1996[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1,7(3):159-167.

[2]Brueckner J K.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aviation sector to HongKong: a valueadded approach[J]. The Chinese Economy,2006,39(6):19-38.

[3]刘雪妮,宁宣熙,张冬青.区域间民航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J].管理评论,2007,19(7):21-28.

[4]谢立,陈林,田静.航空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9,27(6):37-40.

[5]管驰明,马奇骐.航空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10):47-56.

[6]Button K, Taylor S.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0,6(4):209-222.

[7]Bowen, J. Network change, deregulation and access in the global airline industr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4):425-439.

[8]Burke J.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airports in Europe[R].ACI Europe,2004.

[9]戴福青,李铮.民航空域成本系统用户满意度模糊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21(11):99-103.

[10]齐险峰,胡华清,王延彬.航空运输对地区社会经济贡献研究――以深圳机场为例[J].空运商务,2007(18):28-31.

[11]王剑雨,谢敏.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联分析――基于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7-22.

[12]陈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民航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2):60-63.

社会经济与经济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家资源;基地;系统整合

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充分依靠各方面力量,其中,以各类专家为主体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一支无论在数量、质量、层次上,还是在总体竞争实力上都举足轻重的力量。四川有关部门从2002年开始就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进行探索,初步形成以专家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为平台,完善智力供需双方信息交流渠道的模式。

一、关于基地的认识

(一)“平台”性质

基地是一个在形成初期主要由政府搭建,以充分整合区域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为手段,以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展提供智力服务为主要目的,以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平台。

1.平台搭建者(组织者):按照“政府-政府为主、市场为辅-政府和市场相结合-政府调控、市场为主体”的方式演化。目前的主要组织者是省级人事职能部门,但离不开与科技教育的分工与合作。

2.平台的支柱:是“机制-政策-信息-技术”的“四位一体”,也是典型的政府-市场演化的驱动运行机制。

3.平台的载体及作用对象:是经济建设及社会文化建设主战场。政府“搭台”,专家“唱戏”,专家是平台最活跃的主体;政府“设宴”,企业“请客”,企业是平台最大的需求用户。

(二)示范性质

既要有时限性的重要责任和严峻任务的履行,又要有条件的充分的自由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既讲究成本,着重落实,又鼓励探索和创新。

(三)服务性质

基地从本质上首先是以综合效益优化为主要目标。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性质的载体,可以是偏向经济实体的综合组织,也可以是公益性的社会福利组织。

(四)工程性质

基地在建设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有理念的顶层设计和规划,更有具体的落实和建设;不仅有理念和制度的形成,更有具体的实物配置和工程的建设。

(五)智能性质

基地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综合组织,其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方式往往表现为技术服务为主要形式和特色,具有智能性质。

二、系统整合模式的发展思路

(一)系统整合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体现特色,突破瓶颈,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目标,通过政府综合制度设计、政策导向开辟服务基地建设渠道,促进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共同建立基地平台,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服务开拓、建设、培育专家服务市场,通过政策和激励手段,组织和引导专家积极参与基地的建设和服务工作,通过制度设计、政策导向整合配置各种资源,通过信息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好各主体的利益分配。

(二)模式的功能目标

1.系统资源整合功能。如,相关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资金、行为主体等资源的整合。

2.系统多元驱动及其互动功能。在政策导向下,通过模式的运行机制,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形成正向互动。

3.动态自适。根据市场、社会需求的变化,主动进行系统组织调整,以有效适应变化。

4.系统辐射功能。即系统的先进性和带头示范性,不断强化和拓展服务基地的发展。

5.培育功能。即具有强大的专家队伍建设和培养功能,技术、模式等创新功能,市场培植功能等;6.综合效益功能,即最终有利于形成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三)模式的功能结构模块

1.动力驱动模块:由模式运行机制、政策体系、市场行为、专家行为等构成。

2.资源整合模块:由“制度-政策-信息-技术”平台、组织机构和政府、企业、专家队伍、社会团体、社会公众等构成。

3.服务产品及技术体系模块:由基地所提供的服务方式、途径、内容、特点及相应的技术体系等构成。

4.市场模块:由基地服务的对象、领域、市场细分、市场信息、市场行为、市场预测与分析、市场定位、市场策划及招商引资等构成。

5.服务模块:由项目、合同、经营与管理方式、目标等构成。

6.基地后勤模块:由基地基本建设工程、后勤管理构成。

(四)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1.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使基地建设工作纳入到诸如市场、科技基地、研发基地、产业园区、创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建设规划中,享受政策激励,形成整体优势。2.根据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建设具有经济实体为基础,科技研发为支撑,具体项目为契机,制度-政策-信息为保障,政府“穿针引线”,政府先期适当资助、企业投资、社会筹资相结合,独立核算、成本化运作的基地框架。3.研究制定基地发展规划,编制发展指南,明确核心发展领域,拟定先期具体落实项目,政府先期适当资助,进行市场策划,招商引资,完善和发展服务基地。4.通过政策导向,强化市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企业和社会投资为主体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关于基地建设和发展的平台建设问题

基地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基地建设的主体工程外,其支撑平台建设必不可少,包括制度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与此相对应,必须树立综合发展观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包括专家、企业、市场等信息系统、信息平台及其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科学规划与决策;建立和完善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基地建设和发展的管理体系和相应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切实落实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专家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现基地建设和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永龙.当代西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3.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一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