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经济特征

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第1篇

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广阔,陆上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01年,人口达12.8亿。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如2001年,上海市人均GDP高达37382元,而贵州省人均GDP只有2895元,两者相差10倍以上。因此,研究中国的区域问题,必须把中国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年代,曾经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划分方法。主要有:

(一)三大地带。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在三大地带的概念提出之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曾被视为属于东部;内蒙古曾被视为属于中部。后来,人们对此划法提出了很多异议。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了下来。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8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和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

(二)六大综合经济区。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三)七大经济区。包括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华东(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华中(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华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四)九大经济区。这里有两种划法方法。第一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第二种划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部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西南内陆(四川、云南、贵州)等。

(五)九个“大都市经济圈”。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区域的划分方法比较零乱。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官方比较接受的是“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们认为,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中国区域的划分必须遵循以下九个原则:(1)空间上相互毗邻;(2)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3)经济发展水平接近;(4)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5)社会结构相仿;(6)区块规模适度;(7)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8)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型;(9)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对照以上原则,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各种划分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有的区块过大,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有的没有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不便于搜集整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有的没有考虑历史延续性,提出的概念与常识不符;有的覆盖的区域不全,不是完整的区域划分。

根据以上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种种弊端,我们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如下区域:

1.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9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0696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结构相近,历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二市两省。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12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3582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本丰富,发展优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201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海外社会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三省一区。总面积160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18863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3085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4611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398万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580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二、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的比较

比较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可以从多侧面进行。本报告主要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大区在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上存在较大差异。(1)从地域面积上看,大西北地区最大,地域3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大陆)的41.42%;东部沿海地区最小,地域21万平方公里,占2.14%。(2)从人口规模上看,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3)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

表1

各大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下同。

(二)经济总量与结构

1.经济总量

从表2可以看出,(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最大,2001年,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19.87%;大西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小,GDP3296亿元,占3.09%。前者为后者的6.4倍。(2)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3)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地区,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

表2

各大区经济总量

2.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

表3和表4报告了各大区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等方面的情况。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1)第一产业在西南地区的比重最高,2001年,其增加值占西南地区GDP的22.16%;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比重最高,其增加值分别占东部沿海地区GDP的50.55%和40.66%。(2)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占西南地区就业总量的62.75%;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2.05%;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3)虽然从增加值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已退居次要位置,其份额均小于相应地区的1/4,但是,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其份额无一例外地高于相应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其中,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4)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5)各大区城市化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化水平接近或超过50%的只有3个地区,分别是东北、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除此之外,所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在40%以下,有些地区甚至不足30%。

表3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2001年)

表4

各大区一、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2001年)

(三)基础设施

1.交通运输设施

从表5可以看出,(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4)综合起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交通条件最好;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也相当不错;而大西北地区交通条件最差。

表5

各大区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公里/千平方公里,2001年)

2.城市基础设施

从表6可以看出,(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4)总的来看,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都不充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表6

各大区城市基础设施(2001年)

(四)对外开放

从表7和表8可以看出,(1)无论从进出口状况还是从利用外资状况来看,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都最高,对外依赖程度也最大。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0.42%,进口占41.80%,出口占38.90%,实际利用外资占37.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35.19%;进出口依存度为110.44%,进口依存度为59.63%,出口依存度为50.80%,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3.4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0.32%。(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则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东部沿海又先于北部沿海。(3)如果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的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与开放程度最高的南部沿海地区有着天壤之别。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

表7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表8

各大区对外开放基本情况(%,2001年)

(五)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

1.市场规模

从表9可以看出,(1)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则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北部沿海又先于南部沿海。(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

2.居民购买能力

从表10可以看出,(1)就城镇居民购买能力而言,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

表9

各大区市场规模(2001年)

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2)就农村居民购买能力而言,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

表10

各大区居民购买能力(元,2001年)

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

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已基本上实现小康。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为扼要反映各大区在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上的差异,本报告选择城镇家庭电脑拥有量和移动电话拥有量,以及农村家庭彩电拥有量和摩托车拥有量等项指标进行了比较。见表11。

表中可见,(1)南部沿海地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高。2001年,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27.5台,拥有移动电话76.4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76.9台,拥有摩托车57.4部。(2)总体上看,沿海三大区城乡家庭拥有典型耐用消费品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就城镇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就农村居民家庭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北部沿海地区难分高下。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彩电的水平高于北部沿海地区;另一方面,北部沿海地区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的水平又高于东部沿海地区。(3)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4)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

表11

各大区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台或部/百户,2001年)

4.生活条件

反映居民生活条件的指标很多。这里选择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万人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对各大区的生活条件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

表12

各大区生活条件(2001年)

(六)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

1.投资和财政能力

表13和表14表明,(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百分点。(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

表13

各大区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

表14

各大区财政能力比较(2001年)

2.技术开发能力

从表15可以看出,(1)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量看,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由于改革以后,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不断增多,上述人才总量分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2)从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看,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此项标与前项指标似乎给了人们以相反的印象。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各大区人口总量存在着巨大差异。(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2000年,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2000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

3.产业能力

表16表明,(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1997年,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东部沿

表15

各大区技术开发能力(2001年)

注:a为2000年数据。

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大西北地区开发区建设最不理想。同年,大西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只有0.77%,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0.13%,均不到全国的1%。

表16

各大区产业能力(%,2001年)

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区交流 网络信息组织 社会网络 信息流 社会关系

[分类号]G250

1 引言

信息组织是将处于无序状态的特定信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使其成为有序状态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无序信息变为有序信息,方便人们利用信息和有效地传递信息…。不管是传统的信息组织还是Web1.0时的网络信息组织,就整体而言,它们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信息的生产、获取、组织与呈现进行管理,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随着新一代网络社区的形成,特别是随着Web2.0的兴起,网络社区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用户生产、获取、交流、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微观环境,随着生产的信息急剧增加,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更多的自组织与再组织趋势,新的网络信息组织形式也渐渐显现出来,而且信息的组织也呈现出更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与一般的基于标签与分众分类信息组织的研究不同。

网络社区是一个由网上相邻或相互关联的若干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构成的网上网民共同体,它是一个内容来源开放、Web主体参与、信息的个性化利用的社区网络化、信息化Web。以用户为中心是新一代网络社区的主要特征,用户、信息、交流是网络社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户是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是信息交流的主体;交流是维系社区存在的基础,社区交流是用户联系的纽带;信息则是社区成员之间进行交流的“黏合剂”,从传统社区到网络社区,不仅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交流的范围、内容、类型、深度和广度方面也都是传统社区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交流方式与内容纵横交错、融合贯通。根据动态信息组织的层次与范围,笔者分别从用户、信息流运动、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等角度去探讨信息组织的运动规律及特征。

新一代社会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的Web,信息生产者和消费信息者间的界限逐渐淡化,强调以人为中心信息传递,建立自我体验基础之上的自我需求制定,用户根据自身使用网络信息的习惯和偏好性需求选择性地实现信息的单项主动传递。用户使用现有的信息定制工具,明确信息与自身价值判断体系的耦合来实现信息的获取。用户依据自身的价值观来判断信息是否纳入组织体系以及在组织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2.1 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模式

作为信息交流的主体,用户需要在社区环境中完善“自我形象”与“个性化结构”,用户在网络社区中的“自我形象”与“个性化结构”的建立需要用户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独立于其他成员的个性等。用户在社会网络中通过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来完成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用户间的信息交流互动具有间接性,是基于社会网络的非正式科学交流过程,用户处于信息的中心。在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中,用户是网络社区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信息是用户交流的基础,用户通过相关信息表露出自我,用户交流的信息构成了用户的“个人页”,”个人页”的汇聚及这些用户的关联(链接)构成了整个站点,用户所产生和消费的各种形式的信息都以用户个人为中心聚合,用户是信宿,也是信源,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模式(见图1),网络社区站点不仅在Blog那里发现了该用户,在delicious中也发现了该用户的网络书签(Social Bookmark)、flickr中发现了该用户分享的图片、douban中发现了该用户的阅读与评论。在网络社区站点中“个人页”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页面,它取代了传统站点的首页与二、三级频道页成为新的核心信息组织形式,“个人页”具有比较强的个性,是用户个人在网络社区中的一张“名片”,在这种情景中,信息围绕用户个人信息交流的需求来组织。

在一些网络社区站点中,系统会向用户个人反馈信息,比如豆瓣,系统猜测用户会阅读的书籍或者是用户朋友阅读的书籍或者和某本书有关的其他书籍,此时,系统会针对每个用户来组织相适应的信息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信息呈现,这是网络社区对用户信息交流的反馈,是根据用户的个性来定制的,信息围绕用户来组织,用户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成为信宿。

2.2 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运动规律与特征

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是网络社区环境下的一种微观的信息组织模式,是一种基于用户个人信息组织的形式。处于网络社区的用户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结构”,其信息组织结构体系具有独立于其他成员的个性,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主题与内容可能随着用户的兴趣、爱好等改变而发生转移,但基于用户的信息组织模式具有比较相对稳定的体系结构。网络用户是社区交流的主体,是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各种信息紧随用户而组织,信息具有一定或强或弱的“吸附力”,因此微观的信息组织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基于信息流运动的信息组织运动规律与特征

3.1 社区网络环境中的信息

传统的信息组织大多把信息看作是普通的信息资源,信息的表现形式远不及在网络社区环境下这么广泛。在新一代网络社区环境中,信息的内涵变得更加深化、泛化,显得更抽象,在Web2.0环境中最通常的微内容(Microcontent)只不过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网络社区中的信息是一种各类相关的、不同“粒度”的描述对象,新闻资讯是信息,Blog、Wiki是信息,图书是信息,音乐、电影是信息,旅行过的地方也是信息,网摘是信息,餐馆是信息,在网络社区中社会关系也是用户组织的重要对象之一。在社区网络环境中所描述对象通常处于其他相关微内容的中心,这些相关微内容大多围绕某个对象而产生,或与该对象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见图2),这些相关微内容大多围绕其而呈现,譬如豆瓣对书、电影、音乐的评论、打分、收藏等,不同的用户对相同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都会有各自的评价,这不同的评价都是围绕同样的对象而展开的。

3.2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流运动模式

信息流是指信息的传播与流动。在社会网络环境中,信息流运动是信息的一种时空转移和位移;从本质上看,是信息的一种功能凸显和效用展示,网络信息流运动是依附于网络信道而实现的,信息通过网络从某一特定时空向另一特定时空的流动和位移。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流运动有别于传统的运动模式,社会网络情景下的信息流运动具有双向性,强调信息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和分享,信息流运动模式由单一模式传递发展为多模式传递,由传统的点对点传递发展为点对面、

多点对多点、面对面的传递,如单个网络用户与一个社区或一个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存在点对面的信息流运动,而社区或群体中的多个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多点对多点的信息流运动,社区或群体之间的信息流运动属于面对面的传递。社会网络环境中的网络社区具有明显的社会系统特征,社会网络中的一切信息流动统称为社会信息流,通常分为人际信息流、组织信息流和大众信息流三大类:①人际信息流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从信息交流的功能角度来看,主要有手段型人际信息流和满足型人际信息流;②组织信息流指的是组织内成员与成员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按交流渠道,组织信息流可分为正规组织信息流和非正规组织信息流;③大众信息流指的是社会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规模传播过程,信息流向带有明显的“单向传报”和“广泛播布”的特征。

3.3 基于信息流运动的信息组织运动规律与特征

信息流在社会网络环境中的运动受各种条件的控制和影响,通过这些控制与对信息流施加有效的影响而达到对相关信息进行有序化的目的。首先,社会性网络软件对信息流的运动具有最大的可控性,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就已规划出了信息流的运动轨迹、信息的聚合与分类规则等,信息按设计规则与运动轨迹等而形成有序化的信息结构体系。现在大多社区性网站的信息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和组织的,信息往往存储、聚集于信息源、栈或信宿,比如用户所写的Wiki聚集在相应的Wild主题、分类版块中,用户所写网志集中组织于用户个人Blog中,用户的评论与被评论的对象紧密关联且围绕被评论的对象而聚集。其次,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也影响着信息流的运动。社会关系是社会网络中成员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围绕此核心的则是社会网络建立与维持,社会关系是形成社区交流的基础,社区交流具有一定的群体化趋势,用户往往根据自己的社会关系来建立属于自己的交流社区,社区交流是建立在一定的主题或内容基础之上的,成员对网络社区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种环境中比较容易依据成员的学术背景、兴趣爱好、年龄阶段、共同经验等不同标准形成各种紧密的交流群体,社区的成员彼此之间能借助网络工具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使信息流的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聚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信息按学术专业(学科)、兴趣爱好、感兴趣的共同话题等有序化。

现在许多网络社区、Blog、论坛等因为高频率的点击率、访问率或因一些权威人士的参与而聚集了比其他同类网站高得多的人气,造成了互联网上的一种非常典型的马太效应,结果是使同类信息的聚集、有序化程度得到强化。

4 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运动规律与特征

4.1 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

信息技术在信息组织中已被广泛使用,但随着网络社区的发展,更多的人为因素参与进来,人为因素的不可控性决定了完全想依靠信息技术来解决对信息的组织是不太现实的。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对信息交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信息具有一定的群体化趋势,要求交流的主题或内容是该网络社区内大部分成员感兴趣和认同的,比较容易依据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与对某一事物的认同感而形成各种紧密的交流群体,使信息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聚合性,成为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的一种方式;而且,社区群体通过对一些信息进行评价,可以提高信息的可用性与可信度,这也对用户的信息选择提供了参照,在网络社区的环境中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组织手段与工具。

根据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在《个人知识》中提出场理论,用户在共同参与、有意无意地相互观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共同合作、共同体验所形成的无形圈子,网络社区就是交流信息和知识的”场”。在网络社区中存在着三个重要元素:个人、群体、社区(见图3),个人、群体是网络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度分隔”和互联网的紧密结合,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性网络软件(Social Network Sofware)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关联,使得人与人之间在网络空间中具有真正的互动,由此产生的各种相关的信息通过多种交互关系而联系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紧凑型与松散型网络社区。交互,泛指人与人之间虚拟的或真实的讨论与交流,比如因为一个新闻引发的网络地震,就既包含了小范围内的真实讨论与交流,即用户个人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也包含了大范围内虚拟的对话,既群体与群体或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相关的信息将会形成某种程度的“聚合”。这种“聚合”现象也就是一种有效的信息组织形式,在这种情形中,随着社区的增大,信息量也会激增,因此,有效的信息的比例将会降低。

20世纪初,一些社会学家先后致力于人际互动问题的研究,他们认为,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行为及其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信息沟通被学者们视为社会交往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互动理论自米德(G・H・Mead)开始,经布鲁默(H・Blumer)、库恩(M.Kuhn)、戈夫曼(E・G0胁an)以及后来的斯特赖克(s・Stryker)、霍赫希尔德(A・R・Hochschild)、伯杰(J・Berger)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系统而成熟的社会学理论。以交互为中心的信息组织,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上来对信息进行组织,比如说对一个网站、一个群体、一个社区的信息组织,按互动的关系可以划分为:①单中心互动模式,互动关系是围绕一个话题确立的;②多中心互动模式,互动关系是围绕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话题确立的;③跨网互动模式,互动关系横跨不同的社区甚至不同的网站;④两两互动模式,互动关系在两个参与者之间确立,即所涉话题往往是两者特有且共同感兴趣的;⑤单向互动模式,互动关系呈单向交流状态,一方在独自“演讲”,另一方是听众或观众,即“沉默的互动者”。

4.2 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运动规律与特征

社区成员是具有个性的个体,用户的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随着个人兴趣爱好及需求等的变更而变化,用户的社会关系及参加的社区也会产生不确定性,因此基于网络社区交流与社会关系的信息组织在局部小范围内信息的有序化程度可能会受到多种环境的影响,但就整个社区与群体来说信息的有序化程度不会产大的波动;此外,信息的有序化程度跟社区用户的参与社区交流热情也存在一定关系,用户的参与热情高,成员对网络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越强烈,成员间的社会关系就会得到加强,从而使信息流运动的方向性、聚合性得到提高。

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思想的提出极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也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索的全新改革理念和改革发展思路,能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的现实基础,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时代背景下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全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设定涉及到多方面的任务,即对经济增长潜力和活力的有效释放,促进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的目标,从而促使资本、创新、劳动力等资源逐步达到充分发展状态,实现对生产要素价值的层层转化,在释放经济活力的前提下保障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市场主体的发展动能,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盈利能力。与此同时,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发展高效性和共享性能得到显著的增强,促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在供给和需求得到有效匹配的情况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求。在此基础上,要认识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生产结构实施科学化的调整,保障能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借助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效率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生态等的整体性发展水平,促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进入到全新的发展状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创新

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不是对原有的制度和秩序进行完全的摒弃,而是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的前提下,针对一些在改革发展方面形成的经济问题或者经济危机等实现关键性的制度调整和优化,按照需求侧管理需求的变化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保障管理效能得到显著的提升。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坚持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有效推动多种改革要素的有机协同,从而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效能。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发挥需求侧管理方面的积极影响作用,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按照需求侧管理要求的变化制定全新的管理方案,从而形成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带动作用。在拉动消费升级、促进供给创新的情况下,逐渐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投资效率得到显著的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性问题实施科学化的处理,從而为产品或者服务的创新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改革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生变量

按照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中应将要素供给作为内生变量,并以此为基础使经济发展获得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寻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在具体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从生产、分配等环节践行所有制思想、竞争体系建设,并从全局着眼,全面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优化开展,从供给侧内生变量角度制定建设措施,彰显内生变量的作用,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发展效能。在工作实践中,要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为首要工作,结合劳动力资源要素、技术资源要素和资本资源要素的提升需求,夯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源泉,并以此为根本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实现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使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力的参与度、技术支持度以及资本的协调度都能有所提升,实现产业高端迈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工作,改善传统资源配置情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在工作实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对资源的利用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实现对经济发展活力的有效释放,从而保持经济发展的后劲动力。在组织实践中,要将促进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等作为重要的措施,倒逼产能过剩企业改组和创新,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企业经营自主化,促进企业发展竞争力得到不断的提升,为新时期企业建设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机制

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将主要工作机制定位于寻求经济运行效率的高效化发展。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重点结合制度保障和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形成结构供给、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的全新发展模式,在资源要素供给充分和市场配置优化发展的前提下,使经济运行效率保持持续稳定提升的发展态势。

1.结构供给。借助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对体制矛盾问题的合理化处理。结构的优化和创新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全新的发展空间,消解经济发展方面涉及到的主要矛盾,避免资源要素市场割裂、中国转变发展方式进程缓慢、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实现对资源要素价值的进一步释放,从而有效推动资产供给和配置效率得到不断的提升。

2.制度供给。即发挥制度作用促进政府职能的合理化转变,突破市场束缚促进制度安排的贯彻落实。在工作中,要将资源要素有效供给市场制度以及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市场制度进行完善,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支撑作用,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成效。

3.政策供给。即为了能实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合理化处理,应构建整体协调的政策体系,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发挥政策支持作用,在科学财政政策、活力政策、产业发展结构引导政策、市场主体导向政策、政府公共服务政策、防范风险政策等的共同作用下,发挥政策供给的效能,推动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取得显著的成果。

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统计信息;分类编码;空间信息系统;信息基础数据库

信息分类编码是信息存储、处理、交换及共享的基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各种专题数据库应用系统虽已先后建成,但有关信息采集、处理与共享的技术标准的制定相对为滞后。对信息进行分类能够使信息系统条理清楚,易于管理,并能够方便地从中提取不同类型的信息加以分析利用。而采用信息分类编码是解决信息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自从开展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工作以来,一直没有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因而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与编码,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如何建立起一个可供统计各部门统一使用的国家产品分类编码标准体系,以实现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最终实现信息的共享,已成为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是统计信息标准化工作的一个专业领域,是统计信息化过程中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基础工作。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共享和各类应用系统建立都至关重要。

1统计信息分类编码概念

分类编码是指把研究对象按各自的特征、特性进行分类,并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数字码或数字、字母混合码的过程。统计指标编码就是根据统计指标分类,将统计指标赋予一定规律性的易为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一组有序符号排列。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就是用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对不同的行政级别分属不同类别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形成特定的规则和依据。

2统计信息分类编码原则

2.1分类原则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各类统计信息内容广泛,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的分类与编码,现有数据的检索、处理、分析和信息服务等存在困难,不能满足当前综合指标检索、分析、处理的要求,根据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处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如下的分类原则:①分类的结构采用层级结构,逐级展开形成完整的分类体系;②分类要包括所有主要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类型,适合各种检索、处理需要;③分类要保持统计指标体系的相对完整;④分类要处理好指标层次与指标分组的关系,加强分类的完备性。

2.2编码原则根据国标《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3-2001),结合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特性,将信息按如下原则分类与编码。①科学性、系统性。以适合现代计算机、数据库以及应用和管理为目标,按照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的属性或特征进行科学分类,形成系统的分类体系。②稳定性。分类体系以各要素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为基础,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重大变化。③完整性和可扩展性。分类既要反映要素的属性,又要反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应具有完整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分类编码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包含所有主要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④规范性。分类名称尽量沿用习惯名称,有国标则遵循国标,避免概念混淆。⑤唯一性。保证1个编码对象仅赋予1个代码,1个代码只反映1个编码对象。

3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法

3.1分类方法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有线分类法、面分类法、混合分类法3种。基于统计信息的特性,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线分类法(也称层次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次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法层次性好,能比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用方便,既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也方便计算机的运行处理。

3.2分类设计根据信息分类原则,结合《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GB/T7635-2002)、行政级别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A门类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特点,将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成5个等级:5个行政级别类,5个大类,10个中类,70个小类,900个细类。在数据库结构设计中,每一层都留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类别的扩充。

行政级别类:是按照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划分,依次为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

大类:是依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原则而建立的类别,依次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其他农林牧渔业产品。

中类:是大类中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基于生产实践中种养的植物、动物划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种植业下分粮食作物、蔬菜等。

小类:是中类按照生物学科和农业学科分类法细分成若干分支的类群,如果粮食作物下的小类可划分为谷物、豆类、薯类、油料等。

细类:是小类中细分的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即物种(简称“种”),如具有北方特色的谷物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等等。

3.3编码规则编码规则是分类编码体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根据统计数据的各种属性特征来规定编码的每一位取值和对应的含义,进而约束代码的制定。编码要反映出其对应统计数据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以区分不同统计信息的类别。

4分类编码实例

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编码设计首先确定编码对象。例如编码A01的对象是种植业下的粮食作物。其次建立编码、分层和各码位的规范取值规则,对每一编码对象制定码长。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分类采用9位编码,分6个层次。第1层用英文字母z表示指标标识,第2层用数字1~5表示,第3层用英文字母表示,与GB/T4754—2002A门类中大类的代码相对应,余下3层用数字01~99表示。第3层的代码从A~E,其余3层代码从“01”编至“99”,各码位代表相应的类别。每一层的编码采用数字顺序编码,动态递增产生系列顺序代码号,随着编码的增加而产生新的信息类别代码。其代码结构见图1。

如Z1A010101(稻谷)的结构为:z为指标标识,1为省级指标,为种植业,0l为粮食作物,01为谷物;01为稻谷。最后编制类别代码表(后4层),对每一编码对象按既定的编码规则编制出该编码的数据元素的所有取值表(表1)。

5结论与讨论

社会经济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统计 特点 职能

中图分类号:C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39-01

统计及其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社会和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各行各业的活动都离不开统计。统计学是一门集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归纳和分析于一身的学科,其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微观经济运行工作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统计信息紧密相关。因此,全面系统地掌握统计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及时地收集纷繁复杂的统计信息就成为各经济主体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一、农村统计的特点

社会经济现象包括自然现象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各种现象。比如:国民财富与资产、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生产与消费、财政与金融、教育与科技发展状况、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统计是通过对这些基本的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信息的认识,达到对整个社会的基本认识。因此,统计有着它自己的特点。

1.数量性。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因此,数量性就成为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数量信息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数量特征,即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水平等。(2)数量关系,即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比例关系、关联关系等。(3)数量界限,即引起社会经济现象质变的数量。例如,完成计划与未完成计划有质的区别,计划完成程度100%就是质与量互变的数量。又如,要统计农村国民生产总值,首先要确定国民生产总值的质,在认识国民生产总值质的基础上,才能统计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例如,观察一定时期农民的物质消费水平,就要统计一定范围一定时期的“社会商品零售额”,并与相应的人口数进行比较。统计“社会商品零售额”,首先要明确这个指标的涵义,然后再去统计它的“量”,而确定“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涵义,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什么是商品流转、什么是零售、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统计范围是什么以及怎样收集、整理和汇总社会商品零售统计资料等问题。在确定这一统计指标涵义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当统计了“社会商品零售额”以后,把它与相应的人口数量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就可以观察到相应的物质消费水平。还可以“社会商品零售额”与“社会商品购买力”进行对比,观察购买力的实现程度,分析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由此可见,统计虽然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问题,但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质的研究。

2.总体性。统计通过对某一个或若干个性质相同的许多个体组成的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来反映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状况。由于总体由许多个体组成,因而,“总体性”也可以称为“大量性”。在社会领域里,个别现象往往存在着特殊性和偶然性,呈现出事物整体所具有的普遍性或稳定性,从而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以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活动以总体为认识现象,并不排斥对个别现象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个别现象是构成总体的基础,无个体则无总体;另一方面,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进行典型调查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有利于补充总体资料的不足,丰富总体资料研究的内容,更加生动地说明量的形成和变化。

3.具体性。统计认识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中具体事物的数量信息。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具体事物,都是在一定地点、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量的表现都带有特定场合和特定条件的痕迹,离开具体地点、具体时间和具体条件,是无法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从地区上看,客观事物在地区发展上总是不平衡的,有先进的,有后进的;有自然条件好、科技发达的,有自然条件差,科技落后的。从时间上看,有发展速度快,有发展速度慢,而快与慢又是可以转化的,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环境条件看,环境对事物有时起着促进作用,有时起着阻碍作用。因此,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统计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在研究农民的生活水平时,除了考虑地区因素外,还必须明确是哪一年的生活水平,并联系农业的生产条件、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联系农村消费品的价格等因素进行分析,以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是高还是低,生活质量是好还是差。单凭一个孤立的统计数字是很难说明问题的。因此,统计研究的量是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下的量,这个量总是和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社会性。统计活动通过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的调查研究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这些物质关系,实际上是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引起的。首先,农村社会性是指农村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是人们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的产物,统计数据总是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农村社会性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化将受到其所处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政策、文化背景、宗教、法律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经济统计是为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制度和经济社会管理服务的;再次,从事统计活动的人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具有社会性。

二、农村统计的职能

统计职能是指统计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在社会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国家管理系统应由科学的决策系统、高效的执行系统、灵敏的信息系统、完备的咨询系统和严密的监督系统所组成。统计工作作为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亦称为社会经济统计的整体功能。这是对社会经济统计的职能作用最全面、最完整和最科学的概括,是对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农村也不例外。现就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三大职能加以叙述。

1.信息职能。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系统地采集、处理、传递、储存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的职能。统计资料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信息,统计资料是重要的信息源,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具有数量性和整体性的特征。运用总体、速度、结构、比例关系等特有的方法,反映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咨询职能。统计的咨询职能是指利用已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各种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经济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统计所提供的统计资料、所反馈的经济信息、所进行的统计预测,是农村政府部门和经济决策者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决定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制定长远规划和经济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3.监督职能。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及时、准确地从总体上反映农村经济、社会和科技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定量检查、监测和预警,以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及其原因,并在发出预警信号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持续、稳定、协调的向前发展。

上述农村统计的三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信息职能是基础职能,是保证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而咨询职能则是信息职能的延伸和深化;监督职能则是信息职能和咨询职能的拓展。只有同时发挥统计的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才能体现和发挥出农村统计的整体功能,才能搞好、搞活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为市场经济服务,发挥农村社会统计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