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根据处内工作分工,本人负责旅游、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民政、档案及残疾人事业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编制、落实和检查工作,以及与上述社会事业领域发展相关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调查研究工作,同时还分工负责处内文字综合工作。一年来,在分管主任的领导和处长的带领下,较好地完成了分担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分别与相关部门合作,先后完成了丹东市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档案事业、老年人事业及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的中期评估以及年度计划的编制、落实和检查工作,跟踪相关计划的日常运行情况,及时做好计划运行情况分析,为领导正确决策当好参谋。

工作中注意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搞好调查研究。在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为加快中职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我们对我市中职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丹东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的调查与建议》的专题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事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建议。该调查报告获全市计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调查报告获市政府机关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树立公仆意识,热心为基层办实事。社会处的工作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较多,每年都要回复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提案和议案,自己都能给予积极协调、热情回复。去年初,接人大代表关于民办养老院所水电费负担过重的提案后,本人多次到供电部门和公用事业局组织协调,终于使上述部门同意对民办养老院所水费减低30%。去年省政府决定对我市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大规模扩建、改建,但基于我市财力不足,抗馆难以完成改造任务的实际情况,我在分管主任和处长的带领下,多次主动前往抗馆,帮助馆里拿方案,出主意,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还在领导的带领下多次到省计委汇报,争取省和国家的支持,终于使其项目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并争取资金2700万元,为今年能够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奠定了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生活化 情景模拟

一、中等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中等职业学校为更好的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的实用性人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作为基础文化课程的语文同样面临着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将应用文教学提高到新的位置,进一步突出了中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然而在应用文教学实践中因为应用文本身具有文体结构固定、格式呆板、语言平实等特征,不像文学类作品那样具有强烈的情感、意境、韵味和艺术感染力,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欠佳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影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对应用文教学赋予生活气息,让广大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应用文学习的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等,并切实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的要领与技巧。

二、赋予应用文写作教学生活气息的方法

首先,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应用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的高素质技工人才。社会需要、生活需要才是是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出发点。然而应用文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教学中不可能涵盖所有,更不可能精通所有类型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必须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有所选择。此外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一般年龄都偏小,社会生活阅历有限,生产、生活经验也欠缺,因此应用文教学目标的难度要适中,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能领会并掌握学习的内容,不至于太过疲劳且不能懒散。此外更要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即结合学生专业背景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未来职业的要求来确定,而不能信马由缰脱离生活实际以及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

其次,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应用文虽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有些是比较生僻的,再加上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未来的职业倾向和职业要求也各有不同,何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应用文写作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应用文教学中讲述所有种类应用文写作方法,而是将常用应用文类型,特别是紧随时展、紧贴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相关度高、与未来工作职业紧密结合的类型进行教学,比如调查报告、启事、计划、总结、申请书、演讲稿、开幕词、通知、报告等等。

在具体操作上则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如写生活学结时,以自己的生活、学习为总结对象,而非公司全局或者政府工作等;就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与应用文写作结合起来,如在新生报到的校园销售旺季之时写作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营销策划书、市场调查报告、海报等;对于机械、机电类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实验、调研等实践经验后,学习说明书、实验报告的写作等;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则可以通过导游实践来提高解说词的写作。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活动来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如利用各学生社团招新之机,让学生学习写作招新启事、竞选演说辞等。

总而言之,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来确定,还要根据变化的形势及时进行调整。

再次,教学形式的生活化。应用文的教材大多停留在理论、原理的讲述上,侧重于范文分析和原理陈述。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讲述,势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低下,因此需要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改善教学形式,采用生活化的方法,避免课堂枯燥乏味、气氛沉闷。要做到这一点,主要方法是为应用文写作设置具体的情景,特别是跟校园生活、未来职场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或者进行情景模拟,采用案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努力营造一种轻松自如、逼真灵活的气氛。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生活情景应该是真实生活问题的反映,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为应用文写作教学赋予生活气息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常用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它对于提高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成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还可以端正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获得成长、收获希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应用文写作与学生学生、工作的契合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赋予其浓郁的生活气息来开展应用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世皇.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讨[J].文学教育(上).2007(11).

[2]张素琴.在“应用”中学“应用文”[J].江苏教育.2001(05).

[3]张利.应用写作训练方法初探[J].秘书之友.2008(0l).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现今迫切需要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对此,我们必须首先对中职教育的主体――中职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有了充分的分析和清醒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结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现状,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步入社会以后的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学有所长的有用人才。

一、文化知识基础现状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中有64%是参加过中招考试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一般普通高中的入学录取分数400分为线,成绩高于400分的仅占21.1%,低于400分的占78.9%。另外,在没有参加中招考试的另外36%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初中成绩较差登记入学的,有10.3%是初中没有毕业提前分流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仅有2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

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调查中,相关调研小组对全国1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45886位在校生和45596位刚报到的新生分别进行了数学和英语测试。从数学成绩来看,46.60%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59.69%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从英语成绩来看,38.63%的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

结合以上调查和测试的结果,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新生文化基础知识总体水平处于不及格状态,而且大半处于50分以下。在调研的8个城市中,只有一个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招考试平均分为53.82分,其余7个城市大多在30-49分之间,还有一个城市仅有15.02分。

(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招考试“主要科目”水平更低:英语最低,数学次之,语文稍高。8个城市中,英语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0.45分,其余城市英语成绩在24-46分之间;数学平均分最高的城市为54.48分,其余在26-50分之间;语文有6个城市超过50分,最高的城市语文平均分为58.67分,最低的两个城市分别为45.93和33.70分。

(三)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离散程度很高。既有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很高的学生,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测试中,有27.75%的学生达到英语初二及格水平,其中有9.6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有40.31%的学生数学成绩达到初二及格水平,其中有20.92%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

二、学习情感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此情况,有关学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感进行了统计调查,具体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学生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动机,却不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稳定的学习愿望和兴趣,缺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尽管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但在学习过程和活动中却表现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

学生厌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比如学生对学习消极应付,不求上进,上课不专心,讲话,说笑,玩手机,听MP3;有的甚至还置老师的批评教育于不顾,顶撞甚至辱骂老师;课下作业不认真完成,相互抄袭,或者根本不做;有些学生经常无故旷课,迟到早退,东游西逛,无所事事;还有些学生天天热衷于上网聊天,打网络游戏,无心读书学习;更有甚者晚间翻墙外出上网打游戏,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曾有一位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在与班主任谈心时说:“老师,我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一上课心里总想着游戏,心总也静不下来。一玩上游戏,我就收不了手,游戏里的情节,倒过来我也能背得出,但一提到学习我就学不进,记不住书上的东西了,打开书本见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晕,不如玩游戏这么轻松……”。这些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有些学生考试多科不及格,个别学生甚至连补考也不参加。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不进,听不懂,专业课也不愿学、不好学。几年下来,知识和技能没学到,却学到一些不良风气,染上一些抽烟、喝酒、上网、打架之类的坏习惯。这些都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以及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学习能力现状

根据教育部组织开展的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中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行为习惯等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文化课学习的自觉性较差,教师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比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分别高达60.8%和53.01%。这一评价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窘困。

(一)学习价值观不正确。据相关调查统计,约有43%的学生认为学习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重要,学习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对于学习目标,有5%的学生理解为考试获得高分,72%的学生理解为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这种对知识价值和学习作用的片面认识,正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学习动力缺乏的根源。

(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中职生中,大约有近40%的学生希望由教师制定学习目标,另外约有29%的学生基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不太难的知识内容,约有51%的学生仍然希望由教师讲解,12%的学生从未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仅有5%的学生表示能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种种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过分依赖,只是充当着知识的容器,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欠缺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在调查中,约有68%的学生承认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约有77%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总结学习方法,31%的学生根本不喜欢在书上写、划、做记录,许多学生的课本学完以后依然是新书一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做笔记、不会做笔记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总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情感水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水平还普遍较低。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和现状,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知识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培养并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念和学习的信心,大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快乐学习,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从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力争开创出一个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的课程模式,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参考文献:

[1]吴铭.中职课改:学得会用得上才是有实效的文化课[J].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8,(7).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一、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措施

中职学校首先应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软硬件建设,健全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巩固和完善“学校领导――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班班主任”的就业工作管理机制,形成专兼结合、校企结合、点面结合的“三结合”式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要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各项职能,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来研究、开展各项工作,从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形成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 切实发挥就业服务指导机构在就业信息采集、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创业指导、毕业生跟踪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做好中职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就业服务队伍,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要切实加强中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相关单位、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形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从中职学校本身来说,就业服务工作不是一个部门或几个人的事情,要充分调动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潜能,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人人关心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来推动就业工作的整体开展。

二、加强校企沟通,充实校企合作内涵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所必须走的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西部地区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合作不深入、合作质量不高等问题,急需校企双方不断创新合作形式、切实提高合作内涵,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学校就业服务工作。

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牢牢把握住“提高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这一核心,不能仅仅满足于毕业生有一份活干、有一份收入即可的状况,而应该着眼长远,从学生长远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出发,做好校企深度合作,提高校企合作内涵。中职学校要广泛考察、筛选合作企业,搞清企业规模、性质、业务方向、发展状况、岗位要求、技能需求、员工待遇等情况,通过与用人方积极沟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要主动融入企业内容,及时作出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调整,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和模拟企业的强化实训,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以适应合作企业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地进入职业角色,适应职业环境。

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要针对中职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个人职业期望过高、就业目标理想化,导致学生适应能力差、就业不稳定的特点,选派老师驻扎合作企业跟踪指导服务一段时间,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加强思想疏导,解决相关问题,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提高学生就业的稳定性。

三、建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指导教育

中职学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认真构建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在教学中以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规范、劳动法律法规、职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创业指导及行业职业规范等内容为基本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职业发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和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明确自己职业发展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结合各类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思想、道德、学识、技能、心理、信息、技巧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他们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和发展自己,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中等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 

从1985年我国提出教育体制改革,到今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我国各级教育单位的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更是在近几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这给我们职业教育一线工作者打了一剂兴奋剂,让我们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认真地回头思考这些年来工作中的不足与经验。笔者从自身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七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从课堂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做出思考。 

一、在教学理念上德育课程应指向塑造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对2004年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行了修订,做出了许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修改。但同时笔者认为,德育课开设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的教育,其终极目的更应当指向塑造学生崇高的精神世界,并且为其将来能过有意义的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当强调学生个人人格力量的培养,应当指向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积极地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发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肯定,帮助学生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地更好地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未来。 

二、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年龄特征 

近年来,德育教材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完善中,尤其是2014修订版的新教材增加了许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时代的新案例,但是仍有部分教材内容不是很合适,要么落后现实很远,要么超越现实太多,不利于课堂教学。同时,对于2014新修大纲中提出的关于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体现很少,而且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应该得到更深刻、更艺术性的表达与传播。此外,信息时代瞬息万变,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与老师之间处于获取信息的同一个平台,这就要求教学资料研究者和教学实施者有更广阔、更新颖、更前沿的视野与知识储备。 

三、在教学形式上要灵活多样,不要太注重纯理论或纯知识的灌输 

德育是思想教育,是精神教育,是修养教育,是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习德育的目的不是学知识,而是学品质、学思想、学修养等。因此,德育教材的具体内容不能太注重纯理论或纯知识的灌输,应当更紧密联系实际,坚持以价值观教育引领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探索指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动起来。比如网络多媒体运用得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教学进程,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拘泥于课堂,教学效果不一定比课堂差。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 

四、在教学评价方面德育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不能与专业课等同 

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教学效果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矫正、判断等功能,好的教学评价这四种功能都会发挥作用。德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评价和激励,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此外,其评价标准更不能与专业课等同,其手段也不能是卷面考试、课堂测试等传统方法,而且评价结果也不应该是一种量化的分值。评价改革应更多地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对象的层次化和评价结果的人性化。 

德育课程其实是一种精神修养和灵魂塑造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用正确的观念帮助学生去实现人生的目标,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生活,它指导学生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和指向愉快的职业生涯。通过德育课堂教学,应该使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应该彰显人与社会的正能量。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才是我们德育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真正目的和归宿。 

参考文献: